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汇总5篇}

2024-07-18 10:50:01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地理考察是地理学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考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景观,掌握各种地理技能,让学生亲近自然,树立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地理考察就是以地理环境为对象的调查和观测。地理考察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气象观测、天文观测、地震观测、地形地貌观察、游园、探险、露营、休闲游、登山观光、定向越野、垂钓、漂流、野炊等等;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的地理考察,组织性、目的性都很强,是未成年人参与的团体活动,具有一定特殊性。

探索总结出地理考察活动的规律、原则,让地理教师掌握地理考察的基本方法,不仅对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增强地理教师组织开展地理考察活动的信心。

一、组织中小学生地理考察活动原则

第一,组织性原则。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组织学生外出活动的相关规定,办理各种报批备案手续,争取相关部门如教育行政部门、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将活动方案告知家长,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般来说,规模较大(1个班以上)、外出时间较长(6小时以上)的应由学校牵头组织,规模较小(1个班以下)、外出时间较短(6个小时以内)的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组织。成立活动组织机构,机构一般由领队(校领导、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员、安全卫生人员(校警、校医)、考察管理指导教师等组成。为便于管理,将各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指导管理教师。明确细化每个成员的任务、职责;每个成员都要明白自己担负着确保学生安全的重任,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制定考察活动纪律要求,印发给师生,人手一份,并组织他们开展学习,逐条弄清要求。严格的组织纪律是地理考察活动的根本保证。

第二,安全性原则。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到影响考察活动安全的各种因素:(1)目的地应选择无地质灾害,无危险动植物,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2)选用证照齐全合法、状况良好的交通工具。(3)注意收集目的地天气的预报,避开台风、雷阵雨、大风雪、高温酷暑、低温冰冻等灾害性天气。(4)准备一些应急物品、用具,如干粮、饮用水,防暑、防冻、防虫药品,镰刀绳索等,条件许可的每人配备一个安全应急包。(5)制订应急预案,万一出现险情或事故时,师生能够得到及时、妥善、有效处置。严密细致的安全措施是地理考察活动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第三,循序渐进原则。(1)目标要求要与学生的心智相适应,学生只要作出努力便有所收获,让每个参与者都享受到活动成功的喜悦,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不宜对大多数学生要求进行深度的研究。(2)考察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先实践课本中的地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印证课本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再进一步过渡到掌握课外知识与能力的要求。(3)考察地点选取,由校内再到校外,由近到远。例如有关地形方面的考察活动,先要求学生收集本校地形地貌资料,观察、了解本校地形地貌,再到校外考察,了解本村镇或本市的地形地貌。

二、一般地理考察活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筹备阶段。(1)组织者制定《考察活动工作方案》和《考察活动应急预案》。《考察活动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组织领导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的职责与分工,考察时间、地点、形式,考察目标、项目、内容,实施步骤,预期成果等。(2)规模较大的考察活动,开动员会,让学生及其家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3)搜集考察地点地图、自然人文地理数据资料,了解活动期间的天气预报和交通状况等。(4)组织者还应事先对考察点进行踏勘,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5)培训学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如摄影技术、标本制作技术、绘画素描基本功、地理观测方法与技巧等。(6)准备地理观测专用设备,生活用品,摄影设备、笔记本设备,对讲机、手机通讯设备,指南针、砍刀、绳索、应急包等。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后,中央领导层形成共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利用国外的有利因素,加快经济发展

1966至1976年的结束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徘徊了两年。这种局面同广大干部群众要求纠正“”的“左”倾错误,迅速消除严重后果的强烈呼声极不适应,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斗了几十年的早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极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尽快结束徘徊局面,迈出新的前进步伐,使党和国家的历史来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实现中华民族新的崛起和腾飞。

当全国上下重新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最高奋斗目标时,中央领导层把眼光投向了国外。1977年9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英籍作家韩素音时说,我们已经损失了20年或者30年时间,再不能搞关门主义,不能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那末,我们就是有希望的。1978年2月,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经济部分的会议。他指出:对于欧洲共同市场,要迅速派人去进行技术考察。对于共同市场,对于日本、美国,要专门成立一个班子,不干别的事,集中力量,专门研究。要注意国际动态,现在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时机。总之,要抓紧时间,多争取一年时间都合算。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挪威外交大臣时说,要接近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不是很容易的事。我们不能闭关自守,我们要善于学习,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包括国际上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要同先进国家交往合作。4月19日,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今后八年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的规划要点》时,邓小平插话指出:我已经说了多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得好一些快一些……目前的时机是有利的。粉碎“”以后,思想解放了,可以拿资本主义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我们所用。要想一想,现在思想解放得够不够,到底还有什么障碍,看看上层建筑、生产技术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有些事情不能总在北京转圈子,一拖就一两年,要尽快研究解决。

邓小平关于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中央领导层大多数人的心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利用国外的有利因素,加快经济发展”的思想渐成共识。在中央决策层,当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决心已经下定,他们思索和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怎么搞对外开放。恰好“真理的检验标准”与“两个凡是”的日益激烈的交锋打开了人们思想解放的闸门,最终促使中央领导层到国外和港澳地区去寻求开放的最佳模式。于是,在1978年,一个又一个的考察团相继从北京启程了。

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作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掀起出访活动的高潮

1978年2月16日,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作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 “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中国政府派到国外和香港考察的人员共达529批,3213人,其中专程去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13位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先后21次访问了51个国家,连邓小平也连续4次出访,先后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在一系列目不暇接的出访活动中,对中央确定改革开放的决策影响较大的,是被称为改革开放“侦察兵”的三路考察团。一路是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织的以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为团长的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另一路为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李一氓任团长,联络部副部长乔石和国家科委副主任于光远任副团长的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团,再一路就是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自率领的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的西欧五国考察团。以对西欧和南斯拉夫的考察为标志,中国高层的出访活动进入高潮。

1978年4月初,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前往香港、澳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考察组的目的很明确:探索弹丸之地的香港、澳门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吸取有益的经验。考察组成员亲眼目睹了港澳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尤其是香港在耕地和资源奇缺的情况下,却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使考察组成员的思想倍受震撼。

5月31日,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回到北京,写出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汇报提纲)》上报中央。报告强调: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对港澳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内容称:“广东省的宝安县、珠海县紧邻港澳,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条件十分有利,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比不上的。”提出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在内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报告呼吁“现在要解放思想,放手干了”,从现在起,要把经济工作放到重要日程上,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6月3日,中央政治局听取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的汇报。汇报指出,港澳发展比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廉价劳动力,并大胆建议:对宝安和珠海两个出口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有必要实行某些特殊管理办法”,把两个县改为省辖市,派得力干部加强领导力量;进出口直接与我驻港澳贸易机构联系,不再事事上报;两县所需原材料、设备由广东省负责,有困难的可以用贷款通过港澳进口,物资免税,手续简化;出口创汇部分留给当地;对到两地的港澳同胞和外宾只凭港澳居民证和护照,检查从宽,简化手续;恢复1967年被废止的边境小额贸易和给渔民一部分外汇。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人同意考察组的建议,还作了批示说“总的同意”,要求“说干就干,把它办起来”。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的报告和汇报,实际上第一次提出了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是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思想的伟大起步。

1978年3月11日,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李一氓率领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访问团前往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进行访问。在南斯拉夫,访问团了解到南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工人自治。企业的工人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选出的工人委员会对企业进行管理,掌握生产、分配、人事、财务等权,经理对工人委员会负责。自治制度的基础是社会所有制。南共联盟认为,社会所有制不是国家所有制,也不是集体所有制,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整个社会,为全体参加劳动的人所有。

3月31日,访问团离开贝尔格莱德前往罗马尼亚访问。在罗马尼亚,访问团同罗马尼亚高级党校、社会政治科学院、历史和社会政治研究所、劳动部、全国科技委员会的负责人举行了会见和座谈,还参观了许多工农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方面,最引起访问团注意的是他们的劳动报酬制度。罗马尼亚不用工资这个概念,这一点同南斯拉夫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用劳动报酬这个概念,这又同南斯拉夫不一样。而且,工人组织了劳动者代表大会监督工厂生产,厂长、经理、部长的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考察这些人的指标也由上一级来制定。此外,用净产值代替总产值来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也是访问团此前从未听说的。总之,访问团对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总的印象是,人家这些年发展得比我们快。

4月10日,访问团回国,很快向中央提交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访问团对南斯拉夫考察的报告》。这份报告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南斯拉夫政治、经济现状和改革措施。其中指出,南共联盟把马列主义原理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经过不断实践,创造了以社会主义自治为中心的南斯拉夫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报告认为斯大林企图把苏联经济体制的模式强加给南斯拉夫,被铁托坚决拒绝,但南斯拉夫不失为社会主义国家,南共不失为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党,我们过去跟着苏联否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对的。因此,报告提议恢复中南两党之间的关系。

中央政治局对这份《报告》极为重视,指出:“南近几年来强调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通过自下而上层层协调,制定社会计划。同时,南仍实行市场经济,力求掌握价值规律。南主张以计划限制市场经济的自发势力,以市场经济弥补计划的局限性。”“南共联盟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通过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实行无产阶级,在坚决镇压一切敌对势力的同时,充分发扬无产阶级的民主的一面;发挥社会计划对国民经济的指导作用;贯彻实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应当肯定,南共联盟是马列主义的党,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认同了报告中提出的“同样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可以有多种模式”,这也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问题上,中共中央的观点有了变化。这对于党内在思想认识上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起了作用,更对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工作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三路考察团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团,由于是建国后中国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所以规格最高,也最引人注目。其主要成员包括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农业部部长张根生,国家建委副主任彭敏和办公厅主任李灏,北京市副市长叶林,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王全国,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杨波等,共30人。出访前,邓小平听取谷牧和钱正英、彭敏等汇报前往西欧五国访问的准备工作情况。邓小平强调:访问中,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好的也看,坏的也看,看看人家的现代工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也看看他们的经济工作是怎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应当把它学回来。从5月2日到6月6日,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法国、西德、瑞士、比利时、丹麦五国的25个城市。一个多月的访问,使代表团成员眼界大开,所见所闻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

谷牧一行在西欧五国参观的项目以工业交通为主,在参观中确实看到不少先进的东西,从电力、冶金、机械,到公路、机场、港口等。就港口来说,参观了法国马赛附近的福斯新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丹麦的哥本哈根港和埃斯堡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不莱梅港。这些港口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此外,这次参观的电站比较多,有火力发电站、水电站和核电站,在参观中对西欧工厂、企业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农业方面,访问团注意到西欧这几个国家对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十分重视。比如,法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重要的一环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培训农业人员,提高农庄的管理水平和使用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瑞士规定,只有经过一定劳动和考核及格的农业学校毕业生才能取得独立经营农庄的资格。丹麦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生产单位的联络网,农业科研单位聘请的农业顾问经常为农民提供如何改进农业生产的意见,农业科研成果也通过这个联络网加以推广。谷牧在访问中多次表示,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主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的东西。

通过欧洲之行,考察团达成的共识是:我们现在具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大体上落后20年,从按人口平均的生产水平讲,差距就更大了。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开会,专门听取考察团的汇报。谷牧着重讲了三点:第一,二战后,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很大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大大落后了,形势咄咄逼人;这些国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二,他们的资金、技术、商品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的关系,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个良机。第三,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用的办法,包括补偿贸易、生产合作、吸收国外投资等,我们可以研究利用。听了谷牧的汇报后,、、李先念等均表示,该是下决心采取措施实行的时候了。随后,邓小平单独听取了谷牧的汇报,指示:引进这件事要做,下决心向外国借点钱搞建设,要抓紧时间。

谷牧的秘书胡光宝后来曾说:这次出访,为后来紧抓不舍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打开了思路,为创办经济特区以至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东西。

??考察强化了中央领导层的紧迫意识和改革意识,直接推动了国务院务虚会的召开

1978年的出访高潮是中国在封闭半封闭几十年以后,再一次打开国门看世界,再一次向西方学习。考察团带回来的信息使中央领导层的思想发生了强烈“地震”,中国这才如梦方醒,对中外经济科技之间的巨大差距有了真实认知。正如王全国后来回忆说:“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国属于世界落后的那2/3!”

考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许多人明白了,正是在中国开展一个又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期间,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增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但没有一天天地烂下去,反而迅速摆脱了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相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却政局不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一系列情况使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东西并不是大毒草,尤其是经济制度方面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要求出国考察的人共同研究,提出几条,在国务院务虚,一面议,一面定了就办。

1978年7月6日至9月9日,国务院务虚会召开,这是酝酿改革开放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速度问题。9月9日,李先念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为了大大加快我们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的速度,必须积极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这比关起门来,样样自己从头摸索的爬行主义,要快不知多少倍。”正是在这次务虚会上,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我国首次提出对外开放。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检察机关;年度报告;困惑与破解

一、年度综合报告的目的和现状

按照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制度的设计要求,当年年底至第二年年初,从最基层的县级检察院到最高人民检察院,各级检察机关都要对过去的一年里,本区域内发生的职务犯罪的现象、特点、原因、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以及管理上、制度上、体制机制上存在的缺陷、漏洞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措施,提交给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从而不断增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效应,大力推动党委领导下的社会大预防工作格局。

从目前各级检察机关的年度综合报告来看,一方面各级检察机关的综合报告有相对统一的体例格式,比如说综合报告都是紧密结合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内容上涉及到查办职务犯罪的基本情况、当地职务犯罪呈现的主要特点及发案原因分析、职务犯罪发展趋势、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建议等。另一方面各级检察机关的综合报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撰写的形式和范围上不尽相同,比如说有些综合报告除了翔实的数据、周密的论述外,还穿插了大量生动的案例和直观的图表,有些综合报告则同时连带分析了近3年或近5年的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情况。总体而言,各级检察机关的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都能反映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都能为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发展。

二、年度综合报告存在的困惑

根据各地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查办和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际,各省市院的职务犯罪预防年度综合报告较为全面地反映出了职务犯罪案件的共性和特点,为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参考。但是,相对于省市院的年度综合报告而言,基层检察院由于受地域范围局限、自侦案件查办数量不多、预防工作人员配备相对不足等限制因素,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所反映的内容也相应受到全面性和系统性的限制。基层检察机关在撰写年度综合报告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困惑。

1、案件查办领域偶然性较大,综合报告无法准确表述案件变化趋势。

按照预防职务犯罪年度综合报告制度的设计要求,检察机关要结合本区域内发生的职务犯罪的现象、特点、规律、原因和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在工作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交给同级党委、人大、政府参考。也就是说,年度综合报告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要对本地区的案件查办情况进行一个总的分析,找出规律,分析出案发趋势。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职务犯罪查处的偶然性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简单根据案件查办的情况来客观地表述本地区的案况,比如说这一年自侦案件查办的领域,并不一定是职务犯罪发生最为严重的领域,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主要原因也很简单,比如说自侦部门年初得到举报,初查之后立案查办,结果查出一大批案子,由于精力有限,一年可能就只查办了举报的一两个领域,其他领域有线索可能也要等等;再比如说,自侦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突然对某一领域的侦查能力大大提高了,或者根据工作要求对某一领域的侦查力度加大了,那么有可能这个领域在这一年查办出来的职务犯罪就比较多,但是这显然不能表述为该领域一定是这一年职务犯罪最为严重的领域。

因此,基层检察机关在撰写预防年度综合报告的时候,对如何科学客观地表述本地区案况的规律性和案发趋势的变化情况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预防部门参与自侦案件不够,综合报告无法作出对案件的深入剖析

对于基层检察机关而言,预防部门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侦部门的案件查办工作,比如说案件剖析和检察建议工作的开展,如果对案子没有深入了解,那么只能泛泛而言。根据近几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级检察机关在研究试行职务犯罪的侦防一体化建设,要求侦中有防,防中有侦,具体而言是自侦人员要参与预防工作,预防人员要参与自侦工作,但是对于具体的工作规则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文件,所以在现实工作中,对于基层检察机关的预防人员参与到自侦案件中,对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基层检察机关自侦部门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案件查办本身就是自侦部门的工作,跟预防部门关系不大,如果要专门抽出时间来配合预防部门开展预防工作,迫于办案压力,自侦人员的积极性显然不高。另外,由于跟考核没多大关系,自侦部门在拿下笔录之后,对悔过书的质量基本不会提出什么要求,因此移交给预防部门的悔过书基本无法深层次地反映当事人的案况。另一方面,就目前的预防工作而言,不少基层检察机关的预防人员配备不充足,因此在完成日常的预防业务工作之后,很难再有精力参与到自侦案件查办时的预防工作之中进行深入剖析调研。

因此,基层检察机关在撰写预防年度综合报告的时候,对本地区案况的原因和特点如何避免泛泛而言,切实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预防对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写好年度综合报告的思路

最高人民检察院宋寒松厅长指出,建立职务犯罪预防年度综合报告这一制度的初衷就是引起同级党委、人大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推动社会大预防建设。既然年度综合报告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本地区的职务犯罪查办和预防情况,通过撰写高质量的预防年度综合报告来受到当地党委、人大、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领导最好能作出批示),从而强化各地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落实,最终减少和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那么基层检察机关在撰写年度综合报告的过程中,就要开拓思路努力克服客观局限,在对本地区的案况进行必要分析之外,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预防工作亮点和预防工作创新之举进行研究强调,不断为当地党委、人大和政府的职务犯罪预防建言献策。

1、做好预防基础工作,加强自侦部门预防联系。

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要坚持依托于自侦部门案件的查办,这是职务犯罪预防的基础。对于基层检察机关预防部门而言,坚持立足自身职能,紧密结合自侦部门的执法办案,开展预防咨询、预防调查、案件剖析、检察建议、警示教育、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才能做出预防成果,才能总结出有质量的综合报告。考虑到实际工作情况,预防部门要主动积极联系自侦部门,通过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沟通协调,将预防工作合理深入自侦部门工作,通过对自侦案件当事人的谈话交流,深入了解案发原因。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预防部门可以通过选择性地找几个典型或者新型案件的当事人进行约谈,对于普通案件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对承办人员的咨询了解,要求当事人认真撰写悔过书即可。在自侦部门撰写剖析报告之前,对承办人员进行要点提醒和指导,同时通过内部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考核机制,及时敦促自侦部门完成高质量的案件剖析报告,另外在制作检察建议和进行预防咨询、预防调查过程中,加强对自侦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在预防工作中取得有效成果,为撰写年度综合报告提供真实、客观的内容。

2、开拓预防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基层检察机关预防工作是当地反腐败工作全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紧紧围绕当地党委中心工作大局,不断开拓预防工作思路,积极融入惩防体系建设全局,撰写出来的综合报告才会有广度和深度,只有这样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才能及时转化为党委、人大、政府的决策参考。同时,为制作高质量的预防综合报告,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加强预防工作认识,提高预防工作地位。

预防工作是个全局化的工作,只要手段好,方式方法恰当,产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比单纯的职务犯罪查办还要好,而且更容易融入当地惩防体系建设的总体格局。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近年来预防工作宣传较多,但是一些基层检察机关依旧只重视职务犯罪的惩处,对预防职务犯罪的功用认识不足、经费投入不够。因此,首先要提高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提高预防工作的地位,同时保障充足的预防经费,这些是顺利开展各项预防工作,撰写综合报告内容的基础。

第二,加强预防队伍建设,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科学、有效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仅要在观念上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预防工作开展地好不好,能不能为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和参考,关键还是要看预防人员的工作能力怎么样。预防人员不仅要能看到案件中暴露出来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要有发现线索,突破线索的能力,甚至还要有相当的初查能力。另外,预防人员不仅要会说,会宣传,还要会写,会调研,这些都是把预防实际工作有效转化为综合报告的关键。

第三,加强预防工作创新,提升预防工作实效。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系列报告框架内容词频分析

[分类号]G350

在许多领域中,国家政府、机构团体等经常会发表一些年度系列报告,如中国政府的年度《中国国防白皮书》、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等,对于这类系列报告的研究通常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读具体报告内容,根据他们自身的学科知识和经验观点对报告内容进行定性判断、各抒己见,这类研究根据各个专家学者的学识背景、政治立场、生活经历等情况的不同,所阐述的观点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方式。

与此同时,由于数字化文本的普及应用和相关工具的逐步成熟,对文本内容的进一步定量分析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笔者认为,对单篇文章的定量分析往往会因为参照物的缺失而难以立论,在这方面,系列报告可能恰恰是一个突破口,因为一般而言,系列报告无论在格式还是用语上都属于比较严格意义上的同类文献,因此对系列报告进行的各种定量分析实验,可能会比其他文献在系统性方面略胜一筹。

本文以《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作为研究样本,尝试采用图情领域的方法,对系列报告进行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文献研究。

1 《中国军力报告》简介与研究目的

1.1《中国军力报告》简介

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其中要求美国国防部长必须每年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前与未来的军事战略递交报告,内容包括人民目前及未来20年间军事技术的发展走向,以及中国大战略、安全战略、军事战略、军事组织与作战概念的要旨和可能的发展。由此,每年一份的《中国军力报告》诞生了,这份美国国防部递交国会的年度例行报告,除2001年因总统换届而取消外,每年都会,到2008年一共出版了8份。

1.2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文试图采用图情领域的分析方法,尝试对系列报告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的分析样本是美国国防部公开发表的《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本文的研究基础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精英对华研究的信息源分析”,该项目主要研究美国精英在对华研究过程中撰写著作、报告等文字性资料时参考的信息源情况,课题研究对象选取了10本图书、51份报告和50份期刊论文,研究这些文献的引用情况。经过统计,样本总计文献类引文数量超过16 000条,而在这些被引文献中,由美国国防部发表的《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出现频次居首位,由此可见,该系列报告在美国精英进行对华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由此,本文将美国国防部2000年至2008年公开的8份《中国军力报告》作为独立样本进行研究,从图情方法角度考察该份系列报告的重点内容和变化趋势以及美国精英对华研究主要信息源的一些特点。

2 系列报告的框架内容研究分析方法

由于系列报告与其他类型文献相比具有周期性、连续性,各年度报告之间有时间和内容上的承接关系,因此在报告关注主题和具体内容上也存在着许多关联之处,分析系列报告的框架结构,可以从总体上考察各年度报告的内容变化发展,了解报告出版和撰写者的主要目的与内容重点,同时又不必逐字逐句研读所有报告的具体内容。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系列报告的框架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从总体上研究系列报告的框架体系内容,可以较为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有重点的了解这些系列报告的核心内容,挖掘系列报告重点内容的变化趋势。

研究系列报告的框架内容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析对比报告的主要章节标题内容。章节标题是对报告各个段落部分主要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从时间角度纵向对比研究每份报告章节标题的内容变化,可以从总体上发现各时期报告关注的主题变化和研究重点,同时考察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与规律。

以《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为例,对报告的一级章节标题的文字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由表1可以发现,报告写作框架格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4年,报告逐步形成规范格式;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报告按照固定格式撰写。2005年与2006年的报告一级章节标题完全相同,2006年与2007年相比仅仅在第四、第五章顺序上改换了一下,其他内容没有改变。2007和2008年报告相比,后者仅在最后增加了一个特别专题章节,其他一级章节标题也是完全一致。

从报告框架的章节内容也可以看出历年报告主要关注内容。首先,中国军事战略和台海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军力报告关注的重点,每份报告都有章节论述。另外,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发展也引起的美国国防部的关注。从2002年开始,中国军事现代化一直有独立章节进行介绍。

由上述分析发现军力报告已经按照固定格式撰写,说明《中国军力报告》在整体内容上已经定下了基本框架,以此还可以判断今后《中国军力报告》的主要撰写框架内容。在中美关系、中国军事战略未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框架内容分析,可以推测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依旧会采用已经形成的框架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12月底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精英对华研究的信息源分析”中的“《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研究”专题报告,也通过采用框架内容分析方法得出过以下结论:“在报告的写作班子和美国政府对华战略没有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判断2009年的《中国军力报告》将仍然沿用之前已经形成的写作框架体系,改变之处可能就是像2008年版那样对于某一主题做一特别专题研究。”而在2009年3月25日,美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了2009年版《中国军力报告》的主要框架内容正是如此,其主要框架仅将第一章节与第六章节位置互换,名称虽改为“每年更新”,但二级标题内容仍然是关于“中国的主要发展”,并且也继续保留特别章节内容,而其他章节标题没有改变。由此,系列报告的框架内容分析结果也得到了印证。同样的框架内容分析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各个领域的系列报告。3词频分析方法考察系列报告:关键词、用词模式和变化趋势一

词频分析方法的词频统计、关键词分析经常被用于描述某学科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而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也采用WordSmith分析软件的几个词频分析功能来考察《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的关键词、用词模式和变化趋势。

3.1 总体词频统计分析

首先采用WordSmith词频分析软件对《中国军力

报告》系列的文献全文内容进行词频统计,研究其用词规律,考察中国军力报告关注重点。通过词频分析软件的Wordlist功能,统计出历年报告共用到近7 500个词汇以及每个词汇的词频数量并按照词频高低排列。表2列出了2000-2008年全部报告内容去部分虚词后排名前50位的统计结果:

由表2的词频列表可以考察《中国军力报告》的主要关注内容。“China"和"Military”分别是排序最高的两位,随后排名前十中“PLA(第4位),Defense(第5位),Force(第7位),Forces(第9位)”这些表明军事防御和军事力量的词汇占据了主要位置,理所当然的,美国国防部出台《中国军力报告》研究的主要对象就是中国军事和军力情况。另外,“Taiwan”一词排名第三位,显然是军力报告关注的重点。

进一步研究词频发现,在军事领域主题中词频中,依次有“Operations(第13位),Strategy(第16位),Technology(第20位),Modernization(第23位)”,这些词汇相应表明军力报告关注的军事主题包括军事行动、战略、技术和现代化等领域内容。

在军事武器装备方面,通过表2的词频列表还可以发现表征各类武器装备的词汇,依次有“Aircraft(第18位),Missile(第22位),Weapons(第24位),Missiles(第25位),Nuclear(第37位),Space(第40位),Ground(第49位),Naval,(第53位)”,基本可以看出军力报告主要关注的武器装备有飞机、导弹、核武器、空间武器、地面武器和舰船武器。

从表2中还能发现,除了表示军事领域的词汇外,还有一些其他领域的词汇也列入了前50位。如经济方面有"Economic(第30位),政治方面有“Political(第45位)”,还有和人物有关的有"People(第34位),Training(第38位),Leaders(第44位)”,表明军力报告还对经济、政治、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人员培训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3.2词频分析考察系列报告用词变化趋势

至2008年年底,《中国军力报告》已经出版了8份,除了可以从总词频中发现报告的关注重点,还可以通过对历年报告的词频分析研究各个年度报告用词的变化,考察各年度报告关注的内容的变化趋势。

3.2.1各领域关注度变化趋势 结合表2的词频列表,选取“Military,Strategy,Technology,Economic,Poli-ey"五个词汇分别代表军事、战略、技术、经济和政治5个领域,并且将一些单复数、词性变化的词汇也进行合并,如将“Economy,Economics,Economic”合并入“Eco-nomic”,“Strategic,Strategies,Strategy"合并入"Strategy”等,汇聚成一类词频,可得到了历年《中国军力报告》关于5个领域的绝对词频变化情况。每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的词汇数量各有不同,因此,根据各年度报告词汇量对词频数据进行修正后得到了相对词频变化趋势。

从图1中可以发现表示军事的"Military”词频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而且词频一直高于其他几个领域的词汇,差距也逐年拉大,到2006年达到最高峰。可以说报告对于军事领域的关注度逐年加大。而表示技术领域的词汇“Technology”则逐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8年才稍有回升。分别表示战略、经济和政治的词汇"Strategy,Economic,Policy”一直保持较为平稳的词频,相对军事领域来说,报告对于中国战略、经济和经济问题关注度变化不大。

3.2.2军事装备关注度变化趋势历年《中国军力报告》关注最多的还是中国军事领域情况的变化,而各种武器装备的情况也是历年报告主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对"Space,Nuclear,Ground,Aircraft,Navy”这几个词进行分析,考察报告对于各类武器装备的关注度变化。其中将"Naval,Navy"的词频合并入"Navy”进行统计,然后再根据历年报告词汇量考察各词汇的相对词频变化趋势。

从图2看出,2000-2003年之间,各个词频略有变化,但"Aircraft,Navy”词频量一直高于“Ground,Space,Nuclear”,其中表明核武器的“Nuclear”排在最后。而2004年开始报告对各种军事装备的关注度开始有了较大的波动和差异,特别对于核武器与空间武器装备,“Nuclear"的词频从2004年开始快速上升,到2006年超过其他所有领域词汇到达最高峰。而"Space”的词频在2007年突然骤然上升,并在2007年和2008年都保持在各个领域第一。表示地面部队和装备的“Ground”一词,从2003年的第三位开始下降到2005年以后的最后一位。而表示海军和空军的“Navy,Air-craft”仅在2002年有所上升,之后一直小幅下降,2004年以后基本保持恒定。应该说这个词频变化情况大致反映了历年《中国军力报告》对中国各种军事力量和装备的关注变化一一从常规性武器装备逐步转向核武器、空间武器等装备。

3.3关键词用词模式分析

Wordsmith软件具有Concord用词模式分析功能,可以进行词组研究,特别是分析指定关键词的用词搭配方式,以此了解关键词用词规律和模式。

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为重要和敏感的话题之一,每年度《中国军力报告》都会有对进行专门论述。采用WordSmith的Concord功能对所有年份报告中"Taiwan”一词进行模式分析(见表3),在去除部分虚词后可以发现"Taiwan"之前的动词主要是“Preventing,Compel,Degrade,Attack,Prevent”这类具有进攻、迫使、防止等敌对意义的词语。

另外,通过用词模式分析也可以发现,除了“TheTaiwan Strait”一部分名词词组外,和"Taiwan"搭配使用频率较高的动词词组主要有“Force Agajnst Taiwan”,“Invasion 0f Taiwan”和"Action Against Taiwan”等。这表明《中国军力报告》在方面主要关心的是台海军事力量平衡以及台湾地区受到武力威胁的问题。

当然,其他任何关键词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用词模式分析,分析它们在文中主要的词组搭配,寻找语义规律。

4 图情方法在《中国军力报告》中应用研究的结论和体会

本文采用图情研究方法对《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进行了研究分析,考察系列报告的总体框架结构、关键词、用词模式和变化趋势,研究方法与结论是对相关领域专家及学者研究的一种补充,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并非取代或驳斥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观点。

通过采用框架内容研究发现了《中国军力报告》系列报告已经形成固定框架格式,同时在中美关系、中国军事战略未发生重大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框架内容分析,也可以推测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仍会采用固定的框架结构,并且也得到了相关印证。通过采用词频分析中的关键词用词模式和变化趋势分析,可以发现历年报告的关注重点以及各个领域内容的变化趋势。因此,由于系列报告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续性,框架内容研究和词频分析在系列报告研究中可以发现相关的规律与特点。

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工程勘察;管理;技术;差异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及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工程建设有了新的追求,除了满足现有的居住条件外,对建筑的理解有了更新的理念。高层建筑及构筑物从城市到乡村、从无到有、从低到高,开始逐步蔓延。这就对工程地质勘察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工程地质勘察行业也有了长远的发展。

工程勘察公司的建立决不是只为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中淘一笔金而已,相反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担负起了更大的社会责任。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人永远是真正的核心,一个好的工作氛围会使企业与个人得到共同的发展。对于技术性公司企业,首当其冲的要有真正懂得技术的人才,再就是一个好的管理模式。工程勘察企业中的主要工作就是外业的勘察施工工作和内业的报告编写工作。

通过比较工程勘察行业中的大小公司之间的技术水平及管理制度,现总结出其之间的制度差异。不光是勘察行业,其实某些弊病在各个行业中都是类似存在的,现总结如下:

1 分工要明确、各司其职

有的小公司刚刚成立,人员水平和制度管理都不是很完善,于是就出现了分工不明的现象。钻探施工是完成勘察工作的手段和方法,钻探人员只知道自己操作钻探机械,而不知道针对具体的地层使用什么样的钻探工具、钻进参数、成果整理等,而由技术人员去整理和准备,由此带来的弊病可想而知。一方面养成了钻探人员的懒惰心理和工作的单一性,对具体的地层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理解。只是按照技术人员的安排去做,麻木于简单的原始劳动,就像开车一样,只是学会开车,而在处理具体事务中缺乏判断力。与此带来的后果也可想而知,岩心不完整,采取率低,岩心摆放错误,岩心排列及隔板不准确,于是给技术人员提供错误的编录信息。好的钻探施工水平是做好勘察的前提,是对地层正确理解和揭示的基础,没有外业的数据保证,内业报告编写工作是不可能做好的。另一方面技术人员精力有限,只是注意现场的施工状况,把好质量关,无暇顾及技术的深入分析,容易出现技术漏洞,技术得不到提高。工程勘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行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外业的数据采集及施工又显得泥泞不堪、毫无技术含量,这就给技术人员形成一种假象,以外业为己任,而疏忽了对技术的管理和提高。与此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勘探及技术均有可能失误。

对于小勘察公司,锻炼一批严谨细心的钻探人员,养成优秀的施工习惯。在外业现场把技术人员从这些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以技术要求为准绳、不能放松,才是小的勘察公司作到长远发展的当务之急。

2 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达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

鼓励技术学习,提高公司整体技术水平,重视个人发展。有了每个人的技术成长才有企业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提高报告的编制水平,为建设方及设计方提供高质量的报告。有了人才有了制度,制度是为人服务的,是人做事的准则,而不是制约和束缚人的工具,好的管理制度会让员工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形成制度与人的和谐共存及良性互溶。

鼓励员工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允许的话提供必要的培训资金,鼓励员工对个人水平的提高及各种执业资格的攻坚,进而提升企业资质,面对竞争更加严厉而又开阔的市场。

3 规范工作流程

重视勘察纲要的编制,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考虑到每个细节,避免错误的发生。为技术人员的野外施工提供完善的工作流程、适宜外业施工的工作方法,减少不必要的弯路和浪费,减轻外业技术人员的施工压力。

4 控制报告质量,确保勘察工作的全面、真实、准确,为施工方提供成本控制决策

在做好安全建设的前提下,提供符合安全系数而又合理的的技术参数。勘察企业不能为了多挣钱,为了一味的避免勘察方的责任,为了自己的技术安全而故意提高施工的抗风险能力,造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根据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按照设计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提交有质量的勘察报告,同时也是对企业形象的一个提升。

5 正确解决好外业钻探与技术要求的矛盾

钻探作为工程勘察的主要手段,为勘察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钻探的施工工艺相对过去已经有了更好的发展,绳索取芯工艺、气举反循环工艺、全液压钻机以及旋挖钻机的应用,使得勘察及施工建设行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技术方面,各种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使得技术人员的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现场施工的把握更加的到位。这两方面的提高相对来说使得之前的矛盾在逐渐的减少。在钻探施工受限制时,技术在允许的前提下适当让步,但一定不能忽视技术要求,一味蛮干。如遇到特殊地层及突发事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埋钻、钻孔坍塌等事故的发生。

6 提高外业操作能力和应对各种地层的钻探施工能力

现代化钻探工艺的实施确实为勘察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是对行业中人员操作水平及职业素质的提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艺的提升及钻探设备的强势投入使得整个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技术集中型产业转变,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的损失会比以前更大,所以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养势在必行。怎样取芯、怎样护壁、怎样防止坍塌以及化学浆液在深孔钻探中的使用等,都要由专门的钻探人员来掌握。只有他们见多识广,提高应变能力,应对各种地层,熟悉各种现场试验及操作规程,才能做好技术人员的得力助手。

7 关于报告要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相应软件使用水平

相对之前的手工报告,现在的电脑制图速度毕竟提高了很多,但还是存在处理大量数据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技术人员对相应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文档写作能力,提高对现场勘察数据、实验数据及现场试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计算能力。掌握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的更新,加强对其的学习,做到灵活应用。

8 通过以上方面树立企业形象,承揽更多工程,使得企业得到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处于起步时的关键时刻,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和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是重中之重,在其成长中有必要借鉴和参考大企业的一些管理模式和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少走弯路,避免时间和金钱的不必要浪费,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梁春雷.岩土工程勘察中几个常见问题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3).

[2]王晓伟,赵志强,杨苏楠.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出现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方案[J].科技创新导报,2009,(05).

[3]陈荣法.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06(3):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