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欣赏的此篇文章共有27175文字,由鲁盛爱尽心厘正后,上传在。功能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gōng néng,注音为ㄍㄨㄙ ㄣㄥˊ.意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语出《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_语言文化论文感谢大家一起来收藏,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 浅论“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_语言文化论文
提 要:本文力图运用认知隐喻理论解读曹禺名剧《人》。其中,“上”与“下”构成的垂直隐喻建构一个和谐的隐喻体系,形成强大的评价功能,为我们解读该剧提供重要的认知参照。在它们构筑的时间、数量、状态、等级、方所以及距离等隐喻域中,“上”基本表示积极正面,“下”代表消极负面因素。该剧尽管“上”的原型用法多于“下”,但“下”的隐喻性用法却两倍于“上”,这意味着在曹禺建构的文本世界中,负面因素超过正面因素,也与该剧压抑、绝望的主题一致。
关键词:认知隐喻;《人》;“垂直”隐喻; 上;下
?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vertical metaphors innative beijing
si jian?guo?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 518055,china;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3,china)
this is an attempt of evaluating modern chinese drama native beij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e vertical metaphor composed by shang and xia forms a coherent system and assumes evaluating functions, which are insight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literary effects of the play. in their various mapped domains, shang stands for positive elements, while xia for negative ones. the amount of the prototype model of shang is more than that of xia, whereas, the number of the metaphorical extended model of xia doubles that of shang, this implies negative effects prevail in the play, and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iterary meaning of the play.
key words:cognitive metaphor; native beijing;vertical metaphor; shang;xia
1 引言
“上”和“下”构成的垂直隐喻(vertical metaphor)属当前国内外隐喻研究中的焦点之一:空间隐喻(林书武20xx:443)。www.meiword.coM“我们的大部分基本概念都由空间隐喻构成。”(lakoff & johnson 1980:17) 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imagine schema)结构映射到非空间域上,使我们可以借助空间概念解释和理解非空间概念。
lakoff & johnson和kovecses认为,从认知功能角度看,垂直隐喻属典型的方向性隐喻,它源自于up-down等人类基本空间倾向,具有两大特点:评价功能和系统性(lakoff & johnson 1980:14,kovecses 20xx:36)。比如,up往往具有正面意味,而down表示负面意义,它们构成的大量隐喻相互连贯,自成一体(lakoff & johnson 1980:41)。
与英语up 和down相似,汉语“上”和“下”也具有较强的评价功能和系统性(戴浩一 20xx,蓝纯1999,吕叔湘20xx)。“上”与“下”构成相互对应、结构严密的隐喻体系,这个体系具有鲜明的褒贬取向:“上”表示积极正面,“下”意味消极负面。在“上”与“下”建构的6个拓展域中(数量、社会等级、时间、距离、方所、状态和范畴),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如工资上调/下降);地位较高为“上”,地位较低为“下”(上/下级/;上/下流社会);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晚为“下”(上/下一代;上/下次);距离较近为“上”,距离较远为“下” (围上来/退下去,追上来/拉下一大节);方所较好为“上”,较差为“下”(上房/乡下); 状态域包含道德、质量等5个分支域,状态较理想为“上”(如高尚道德:上德;质量较好:上品;公开状态:上市;较紧张:上班;完成正面行为:考上大学),状态较不理想为“下”(如低贱道德:下作;质量较差:下品;私密状态:会下;较放松:下班;完成负面行为:拉下功课)。
本研究旨在观察主要基于英语的西方隐喻理论是否可用于现代汉语戏剧文本研究。我们先对文本进行定性,甄别出剧本中的垂直隐喻,并对拓展域进一步分类;再定量探讨,统计各种拓展域的出现频率以及涉及的语境、人物等;而后与戏剧意义对照,从而发现隐喻的语篇意义和文体功能。《人》是网
20xx年司建国 “上”与“下”的隐喻意义及其文体功能第1期
2.2 隐喻域个案
剧本中,“上”与“下”构成的隐喻不但投射(mapping)到几乎每个拓展隐喻域,形成一个和谐的隐喻体系,而且具有鲜明的倾向性:“上”基本表示好,“下”基本表示不好,这与英语up和 down的情形相似,也与蓝纯对汉语书面语的调查结果高度吻合(蓝纯1999)。为什么“上”意味着肯定,“下”意味着否定? lakoff & johnson指出,英语有“自我优先倾向”,人类认知都是从自身出发,向外界其他物体和事物引申和投射(lakoff & johnson 1980:132),正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卢卫中20xx: 472)。我们文化中2024原型成员的观点决定概念系统中的概念倾向。典型人构成概念参照点,概念系统中大量的概念倾向于看它们是否与典型人的特征相似。“因为人体是直立向上的,双目长在前额而非脑后,所以,人类总是偏爱上和前,不偏爱下和后……这些普遍的感知约束在人类的一切语言里都有表现……在英语和汉语中,‘上’和‘前’都表示正值,而‘下’和‘后’表示负值”(戴浩一 20xx:227)。下面,将观察某些隐喻域。 2.21 社会等级域
在社会等级域,地位较高为“上”,较低为“下”。例如:
① 曾文清(长叹一声,把那张画扔在地上,立起来苦笑)嗳,有饭大家吃。
曾思懿(悻悻然)有饭大家吃?你祖上留给你多少产业,你夸得下这种口。(曹禺 1994:26。以下剧中引语,只标页码)。
“祖上”是对先辈的尊称,与其相对应,“下”表示低贱卑微。
② 江 泰 (睁圆了眼) 给他钱!什么样子? 住房,给房钱,吃饭,给饭钱。
曾文彩你不要这么嚷,弄得底下人听见笑话。(51)
底下人指女佣、看门人、奶妈等这些社会地位卑微的群体。剧中相似的表达还有“下人”、“乡下人”等。
2.22状态域
较理想状态为“上”,较不理想为“下”。例如:
③ 曾思懿 我真恨不得拿起一把菜刀,(微笑的眼里突然闪出可怕的恶毒)把你这双巧手斫下来给我按上。
愫 芳(惊恐)啊!(40)
斫是将整体拆散和削减的负面性、破坏性动作,所以为“斫下”;而“按”具有将散件结合和添加的正面意义,具有恢复性、创造性意味,所以为 “按上”。这类似于英语to cut trees down和chop onions up. 将有生命的树放倒,具有破坏性,所以为cut down, 但将洋葱切开用于烹饪,便具有主动正面意义,所以为chop up.
2.23方所域
地方较好为上,地方较差为下。例如:
④ 江 泰 ……我刚才到上房看你爹去了。
曾文彩 他老人家跟你说什么? (134)
上房为一家之主曾皓的卧房,“上”为尊,“上”表示显赫至高的家庭地位。“下”则表示低贱卑微。例如:
⑤ 曾思懿别磕了,怪麻烦的。
陈奶妈(笑着说)你瞧这乡下孩子!教了一路到了城里又都忘了。(17)
2.3 例外情况
总体而言,这些拓展模式构成的目标域有一定方向性和和谐性,但并不是绝对的。例外有两类情形,一类是“上”、“下”构成的隐喻并没有评价功能,无所谓好与不好,“下”不表示负面含义,“上”也无正面意义,这主要体现在范畴域中。“上”构成的范畴域正属此列。另一类隐喻仍然具有评价功能,只不过与常规方向相反:“下”表示好,“上”表示不好。这主要体现在使用动词的状态域中。lakoff & johnson和lakoff详细说明了其成因(lakoff & johnson 1980:15-18,lakoff 1993),因此不再赘述。须要明确,剧本中的这种例外情形只是局部性的,且数量很有限,并没有改变“上”、“下”总的方向性,不足以影响垂直隐喻的系统性和评价趋势。
3 “上”与“下”的文体功能
3.1 总体情况统计
总体而言,剧本中“上”形成的隐喻大大少于“下”构成的隐喻,这意味着在曹禺建构的文本世界中,负面因素超过正面因素,这与该剧的另一个重要概念隐喻“家是牢笼”相呼应,也与该剧灰暗的主题一致。下面,进一步对“上”、“下”形成的各个隐喻域逐一考察,找出“下”的隐喻域何以占绝对优势的原因,表明垂直隐喻的文体功能,即作品中“上”与“下”表达的隐喻意义如何为作品的主题服务。我们将重点关注社会等级域和状态域,因为它们的文体功能明显强于其他隐喻域。
结果发现,在“上”、“下”构成的拓展性隐喻中,等级域和状态域(包括道德、质量、公开、正面和紧张)大大多于其他隐喻域。垂直隐喻在各个隐喻域中的分布如下:(1)数量:上5,下1;(2)时间:上0,下21;(3)等级:上13,下22;(4)道德:上0,下1;(5)质量:上3,下6;(6)公开:上3,下8;(7)正面:上4,下8;(8)紧张:上5,下10;(9)距离:上0,下1;(10)方所:上4,下5;上下总比为37:83。范畴域无评价倾向功能和文体功能,所以略去不论。
上述结果表明,除却数量域,在所有投射域中,“下”的频率都大于“上”,而且基本上都超过后者一倍。在“时间”、“距离”和状态域中的“品德”项中,“上”构成的隐喻甚至为零。总体而言,“下”占压倒性多数(83:37)。下面,逐项。
3.2 数量域
该域是唯一“上”超过“下”的隐喻域,但仔细观察,发现在5次“上”中,“上了年纪”出现3次(98,99,101),“上了年纪”中的“上”属于表负面意义的例外情况,并无肯定和积极意义;相反,它具有动体“年纪”失去控制,老而无用的负面因素(lakoff & johnson 1980:15-18,lakoff 1993)。所以,尽管在数量域“上”多于“下”,但该域的方向性主流依然是消极的。
3.3 时间域
在时间域中,共有21个隐喻,均为“下”构成。其中之一是⑤(下次你来泼我!),其余都由状语“下去”构成,“表示动作仍然继续进行”(吕叔湘20xx:570),即表示从现在到较晚时间段内动作或状态的延续。例如:
⑥ 曾瑞贞 就一生,一生这样孤独下去——两个人这样苦下去?
愫 芳(凝神)苦,苦也许;但是并不孤独。(154)
“苦下去”、“孤独下去”都具有鲜明的消极意义,都是对人情感的折磨。相似的表达还有:我忍不下去了(113);我等不下去了(113);愫芳劝正在想烦心事的曾瑞贞“不要像个小大人似的想下去了”(56);曾瑞贞请求正在向她念离婚协议的曾霆“不要再念下去了”(146)。类似的例子还有多处,限于篇幅,此处省略。
3.4 等级域
在等级域中,“上”达到空前绝后的13次,超出所有投射域。这与曾皓及其代表的家长制文化2024。“下”构成的隐喻更多,达22次,形成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的格局。尤其是等级域中的指称域和动作域承载着曾家尊卑分明的关键信息。
3.41 指称域
始终以“上”指尊,以“下”喻卑,无一例外。
⑦ 曾文清 你这是何苦?
曾思懿我也算替你曾家生儿育女,辛苦了一场,我上上下下对得起你们曾家的人!(60)
“上”指比曾思懿地位高的人,如曾皓,“下”指代低她一等的人,如瑞贞等。
3.42 动作域
在上尊下卑的原则下,有几种情况:“曾皓你看,这种家教怎么配得上愫方?”(74)“配得上”意思为 “与……般配”、“不逊于”,其对应的否定为“配不上”。“曾思懿现在家里景况不好,下人少,连我也不是下厨房帮着张顺做饭。”(31)
人们去较好的地方为“上”,去较差的地方为“下”;所以,农民进城叫“上城”(如“陈奂生上城”),城里人去农村为“下乡”。同一地方,地位较高的人去为“下”,有屈驾、屈就之意,地位较低的人去,则不用下。有“夫人亲自下厨房”之语,但无“佣人下厨房”之说。曾家太太屈就下厨,说明家族内部尊卑体系紊乱,其根源是“现在家里景况不好”。与债主盈门的窘境相联系,极易得出曾家濒临破产的结论。
⑧ 曾思懿我看,爷爷——
曾 皓跪下!(霆只得直挺挺跪下),也叫袁家人看看我们曾家的家教。(74)
下跪和磕头为典型的
3.5 状态域
表示状态的隐喻不但数目众多(达48 次),而且门类齐全,涵盖状态域的所有种类。在所有状态域名下,“下”概念隐喻都多于“上”,无一例外。
3.51 道德域
道德域由唯一的一个“下”构成:“曾思懿……(不由自主地往愫方身上一瞟) 这种女人看见就知道想勾引男人,心里顶下作了”(43)。“下作”意味着道德败坏。 3.52 质量域
表示质量的“上、下”之比为3:6,“下”刚好是“上”的两倍,质量差盖过质量好。
⑨ 曾 皓 败坏了曾家的门庭,教出一群不明事理、不肯上进,不知孝顺,连守成都做不到的儿女——(138)
江 泰(开始有些烦恶)……
“上进”本来有积极正面的意义,只可惜这个词前面加了否定词。须要指出,剧本中凡是表示质量好的概念隐喻大都指过去,表示质量差的“下”概念隐喻都指现在。过去的荣华反衬托出现在的没落。
3.53 公开/私密域
就公开/私密而言,“上”、“下”构成的差距更大(3:8)。这意味着大多数人、情感和事件处于隐秘、压抑的状态中。例如:
⑩ 愫 方(焕发的神采又收敛下去)瑞贞,你走了,我会更寂寞的……
曾瑞贞 不,愫姨,你不能这样……(151)
“低下头”(154;155)几乎是愫方的标志性动作,而且表示私密的隐喻贯穿于全剧:“思懿也沉下脸”(65);“夕阳……又暗了下去”(125);“太阳下了山”(127);而表示公开的集中在结尾处,如:“愫方压不下的欢喜,两手举出一个非常美丽的大洋娃娃”(159)。这与该剧总体上压抑绝望、结尾处透出一线希望的格局2024也解释了为何愫方在剧末突然由懦弱变为明朗坚定。
3.54 较紧张/放松域
放松刚好为紧张的一半(5:10)。这与曾家众多“啃老族”的生活态度2024与他们无所事事、坐吃山空的生活方式一致。
3.55 正面/负面行为域
正面行为也是负面行为的一半(4:8)。这与委靡不振的家庭氛围吻合。更重要的是,正面行为都涉及具体、琐屑的日常生活,如“点上蜡”(87,89),“上点七里散”(35);而负面行为却大多关乎人物的事业成败和命运走向:“江 泰 没有钱,下了台,你看他们那副鬼脸子……我叫他们累得丢了官,下了台……”(52)。
此外,就方所域而言,“下”构成的拓展域依然大于“上”(5:4),负面因素多于正面因素。距离域中只有一例“下”构成的拓展域,是曾皓向讨债者怒斥:下去!混帐(80)。“下去”表示由近至远,从眼前消失。
4 结束语
隐喻不但具有反映现实的作用,而且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功效,并可能因此引导人们的行为。(lakoff & johnson 1980:156, 196,211) 《人》中的垂直隐喻不但展现了曾家家族内部的权势关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这种失衡的权势关系,并为我们对该剧的解读行为提供了参照。我们讨论“上”与“下”构成的垂直隐喻在《人》中表现的隐喻意义和文体功能。《人》有大量“上”与“下”构成的垂直隐喻,尽管“上”的原型用法多于“下”,但“下”的隐喻性用法却两倍于“上”。它们形成一些汉语独特的“截搭式整合”,建构一个和谐的隐喻体系,在它们构筑的时间、数量、状态、等级、方所以及距离等隐喻域中,“上”基本表示积极正面,“下”代表消极负面因素。这意味着在这个曹禺建构的文本世界中,负面因素超过正面因素,与该剧压抑、绝望的主题一致。等级域中指称、动作等方面的隐喻信息揭示曾家严密而又面临崩溃的尊卑伦理体系,而状态域中道德、质量、公开/私密、正面/负面以及紧张/放松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有效解释该剧的文学主题。本文说明,认知隐喻学不但可以用于英语古典诗歌和莎士比亚诗剧的解释,也可在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媒介的现代戏剧诠释中发挥独特作用;将认知隐喻理论用于《人》和其他汉语文本,不但可拓展认知隐喻理论的应用范畴,而且有利于完善和发展这一学说。
?
参考文献?
曹 禺.人[z]. :文学出版社,20xx. ?
曹 禺.人[z]bbs.cubefrance. com/simple/index.php?t25737.html 20xx-12-12.?
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a].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202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林书武. 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和趋势[a].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202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z].:商务印书馆, 20xx.?
蓝 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 [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4).?
卢卫中. 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a].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202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2024[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xx.?
kovecses, z. 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m]. oxford: oup, 20xx. ?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
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ht[c]. cambridge: cup,1993.?
langacker, 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第二篇 试论英语幽默生成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_语言文化论文
编者按:王牧群与刘鸿宇合作的文章以特点鲜明的英语幽默为对象,深入探讨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这是认知语言学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是我国语言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司建国以《人》为语料,“上”、“下”的隐喻意义,提炼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此外,司建国和高红云、蒯振华分别从认知语言学与文体学、语用学的交叉点出发,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学科交叉是推动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提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幽默中指称转喻、言外义转喻和因果关系转喻在语言幽默生成过程中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在妙句中对指称转喻的曲解是造成乖讹的基础;在言外义转喻幽默中,言外义转喻句对默认框架突然切换,造成幽默意境所特需的反差效应;在“程度幽默”的理解过程中,凸显结构的优先权靠因果关系转喻句式实现;转喻语言之所以能够创造幽默意境,是因为转喻思维和幽默语言具有共同特征。
关键词:语言幽默;概念转喻;认知机制;幽默生成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xx)01-0017-4?
?
cognitive mechani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verbal humor production?
wang mu?qun liu hong?yu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verbal humor production. it is found that in punchline based humor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s the key factor to form incongruity, in indirect?speech?act metonymy based humor it is the metonymy of implicature that makes default frame shifting take place and thus sets up the basis for the effect of striking contrast, inscalar humor it is the sentence of cause?effect metonymy that presents the priority of salient structure.
key words:verbal humor; conceptual metonymy; cognitive mechani; humor production
1 引言
近年来,2024言语幽默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wwW.meiword.Comkoestler说,“幽默是对高度复杂的对象进行所激发的巨大的、独具一格的心理反应回声,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绝无仅有的现象”(koestler 1989: 3)。 “引发-缓解论” (arousal?relief)认为幽默和笑声属于某种缓解机制,可以消除由于敌视、焦虑、摩擦、性问题等造成的紧张(freud 1905,mindness 1971)。 “敌对论”认为幽默是攻击他人的策略,幽默使用者用抱怨等手段让痛苦得以缓解、让人破涕为笑(gruner 1978,1977)。幽默的语言学理论主要研究由于语言模糊或者相互矛盾因素造成的不同参照框架关联后产生的不协调,或者打岔促成的脚本转移(script?shifting)(raskin 1985,attardo 1994)。raskin的语义脚本论认为幽默可激活两个不同脚本。在第一阶段,受众从某一特定脚本视角出发,以参与者的心理期待识解事件和背景。之后,妙语激活另一与背景不相容的信息,进而向第二脚本转移,矛盾之处在过程中变得和谐。minsky认为幽默涉及出人意料的框架替换,人们首先从某一视角2024某场景,然后用一个关键词突然切换到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与其相关的问题(minsky 1980)。
言语幽默最常用的方法 “乖讹-消解论”(incongruity?resolution)认为幽默的妙语是正确读解幽默的关键。乖讹指事物间相互矛盾。妙语出乎意料、不落窠臼的释义一经呈现,乖讹即消解,幽默效应生成。suls认为解读幽默有理解幽默和欣赏幽默两个步骤(suls 1983)。首先,受众听到某种与背景知识矛盾的不和谐信息,输入信息与心理期待冲突,导致期待落空。然后,认知机制付出更大努力,重新识解先前信息,消解矛盾,事物变得协调。fauconnier & turner提出2024语言理解的复合空间理论模型。他们认为,复合空间模型是一种概念整合模式,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类聚、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属于一般性认知操作过程(fauconnier & turner 1994)。复合空间理论揭示认知活动的普遍形式,更有效地解释动态、随机和模糊的认知活动,为解释语言幽默的生成机制另辟蹊径。接着,coulson提出解释幽默生成机制的框架移位理论(frame?shifting)。她认为,幽默生成过程是有意识地提出和创建一个框架,继而激活与另一框架相关的元素,通过转移到另一框架重新调整已经确认的信息。框架转移是通过对语用和语义的再,重组语篇表征存在的各种元素;通过激活背景知识,在新旧框架的对应结构中建立映射(coulson 2000:32)。
20xx年王牧群 刘鸿宇 英语幽默生成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第1期
lakoff& johnson认为,转喻概念也是根据人的经验形成的,其认知理据比隐喻概念更明显,因为转喻包含直接的、源于身体的、有缘由的联想(lakoff& johnson 1980:39)。隐喻基于事物间的相似性,转喻基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并列、从属、主谓、动宾、因果关系等。赵艳芳认为,与隐喻相同,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的生活体验,其实质是概念性的、自发的和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丰富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隐喻与转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后者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认知方式。在邻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凸显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内容、容器与其功能之间的替代关系(赵艳芳20xx:116)。
2 指称转喻的认知功能
指称转喻一般指词汇层面上的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lakoff& johnson将这类转喻划分成以下7类:(1)部分代替整体;(2)生产者代替产品;(3)物体代替其使用者;(4)控制者代替被控制物;(5)机构代替负责人;(6)地点代替机构;(7)地点代替事件。其他学者发现的关系包括:事物特征替代事物,具体替代抽象,人体器官替代器官功能,事物替代事物功能,容器替代容器内容等。
我们先用头脑替代其功能的指称转喻。例如: ①sergeant:why important not to lose your head in an attack?
recruit: because that would leave no place to put the helmet.
在中士的话里,head是转喻词,是人体部位代替其功能,意指冷静的头脑。中士有战斗经验,他期待的答案是惊慌失措会打败仗。新兵按照head的字面意义将中士的问话理解为:为什么进攻时一定不要丢了脑袋?然后答:“丢了脑袋就没有地方带钢盔了”。新兵和老兵的认知结构有差异,新兵有可能下意识地曲解转喻词。由于缺乏战斗经验,他可能仅靠字面意义曲解信息意图(新兵也可能极富幽默感,刻意曲解转喻词)。
我们可以用“乖讹-消解论”上述幽默的生成机制。根据suls提出的这一理论,理解幽默包括理解幽默和欣赏幽默(suls 1983)。受众首先听到不合情理的信息,与背景知识相互矛盾,输入信息与心理期待发生冲突,导致期待落空; 之后,认知机制付出更大努力,重新解读原信息,把相矛盾的事物纳入情理中,于是矛盾消解了,不协调变得协调。这里的转喻词(妙语)是正确理解幽默的关键,它出乎意料、不落窠臼,一经呈现,幽默效果也就产生了。例①中,受众听到新兵回答“丢了脑袋就没有地方带钢盔了”会感到此话牛头不对马嘴,他期待的回答是“如果惊慌失措,就会打败仗”。消解矛盾须要经历 “自圆其说”的过程。受众期待落空后,重新斟酌新兵的话,考虑新兵缺乏战斗经验,不能识别转喻词,犯类似错误情有可原,不合情理的话被善解,不协调变得协调,幽默给人带来愉悦,额外认知努力得到补偿。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不能仅靠字面意义判断话语意图。话语解释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语境的任何变化都对会话含义产生影响。语言交际是逻辑推理过程,推理在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进行(sperber & wilson 1986)。交际双方具有类似的客观环境和认知能力。当认知环境显映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交际双方产生“互为显映”或认知环境重叠,由此建立逻辑推理基础。上述幽默中形成乖讹的基础是新兵和老兵由于认知结构不同造成曲解转喻,这是促成幽默生成的第一步。理解命题相互矛盾的原因,理解新兵曲解转喻词的缘由,是促成幽默生成的第二步。两个构成最佳关联的关键步骤都需要转喻认知能力。另外,转喻词构成幽默妙语,对乖讹的形成和消解至关重要。奇巧、机智、婉转是幽默语言的基本特征。从心理学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循规蹈矩和独出心裁,幽默审美通常满足后者。可见,幽默转喻词营造幽默审美所特需的新奇感和陌生感,拓展幽默审美的空间。
3 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功能
言语行为理论由j. l. austin1962年提出,j. searle予以修正和发展。根据他们的假说:人们说出一句话就是在施行某种行为,说话者在每一句话中都同时实施言说行为、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人们在用语言表达意义时需要一定惯例,在不遵守惯例而用反常规的语言形式表达时就出现间接言语行为。(1)语言的间接性可以表现在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不一致方面。语言基本功能决定它存在三种基本句子形式: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陈述句用来2024;祈使句用来提要求;疑问句用来提问。这三种功能代表语言基本句式的典型用法,但是句式在语言使用中和功能并不对应,如可用陈述句提出请求,用疑问句提出请求或者陈述事实等。(2)语言的间接性可以表现在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不一致方面。人们在运用反语、夸张、隐喻等修辞手段时都会出现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不一致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具有明显转喻认知的特点,因为用一个言语行为代替另一个言语行为就是一个概念实体给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过程。祖利军指出,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转喻,所有间接语言行为都含有替代关系:x stands for y,是用间接话语方式代替直接话语方式(祖利军20xx:9)。英语幽默利用间接言语行为作文章,创造幽默意境的例子很多。例如:
①cal was putting flowers on his grandmother’s grave when he noticed a man nearby, in front of a tombstone. the man was on his knees, rocking back and forth, tears streaming down his cheeks, moaning softly, “why did you die? why did you die?” over and over again. cal was over come with emotion at the sight and went over to the poor man to console him. “why did you die?” again and again. cal put his arm around the man and half whispered to him, “my grandmother is buried just over there. is a loved one of yours buried here?” the man sniffled: “it’s my wife’s first huand.”
男人为什么反复哭诉“你为什么要死呀?”通过幽默的妙语知道“你”指的是他妻子的前夫,此话言外之义是:你不死多好!你不死,我就不会娶你的前妻,现在也就不必跟她遭这份罪。男人用转喻句——疑问句式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你死了,我娶了你的前妻,跟她活受罪。这属于间接言语行为。男人哭诉的施事行为是表达懊悔。取效行为是让人对饱受不幸婚姻煎熬的男士感到同情。转喻句式用反常规的句式深刻揭示男士万般无奈、复杂的心理活动。显然,表达如此深刻的内容,平铺直叙的陈述句无能为上文库 力。
可以用coulson,seana 的框架移位理论解释这类幽默生成的认知过程。coulson认为知识框架是构成幽默的重要因素,理解语言幽默要根据已有信息再隐含的发生、转变的语义,从而推断出新意义。 coulson认为幽默话语的理解分为两个过程:听者在理解幽默前半部分时通常先启动常规默认知识框架;当发现它与后来输入的新语言信息冲突时,则舍弃默认框架而启动另外一个框架,以便使它能与新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概念整合并且重新解释话语的前半部分(coulson 2000:32)。在这个幽默中,读者首先启动常规默认知识框架:一位男士跪在墓前,泪流满面地反复哭喊:“你为什么要死呀?”他好像是在哀悼已故的亲人。读者接着往下读,发现言外转喻句即幽默的妙语,得知男人并非在哀悼自己的亲人,而是在哭自己妻子的前夫,原框架与新信息发生冲突。读者不得不放弃常规框架而启动另一框架,使它与新输入信息相适应,继而通过概念整合重新识解前半部分,结合世界知识,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的整合过程,恍然大悟:原来此男士饱受不幸婚姻摧残,满腹苦水无处倾诉,竟然跑到妻子前夫的墓前抱怨自己的不幸,可怜、荒唐之极。概念整合的结果与心理期待发生冲突,导致强烈的心理反差。人们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常规认知框架。幽默理解过程中,框架转换和概念整合产生的新框架与常规框架产生极大反差,导致乖讹,这种反差效应诱发幽默意境。而百科知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使乖讹得以消解,完成幽默欣赏的全过程。
4 因果关系转喻的认知功能
英语幽默有一种常见的“嘲笑幽默”,danforth 的幽默集里收入112个(danforth 20xx)。bergen & binsten称为scalar幽默。如yo’ mama is so ugly, when she walks into a bank, they turn off the camera. 这类幽默讽刺某人的某一反面特征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以至于导致极其荒唐的结果,可译为“程度幽默”。bergen & binsten将其公式化为:x is so y that z. x为讽刺对象,y为程度谓语,z表示荒唐结果(bergen & binsten 20xx)。转喻也可以表现在语篇层面上,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式比较常见。原因或结果在英语程度幽默中常常处于缺省状态,人们常用原因代表结果或者用结果代表原因。例如:
①he forgot to pay his brain bill (so that his brain doesn’t work).(原因代表结果)
②(because he is stupid) his antenna doesn’t pick up all the channel.
例①:他忘记给脑袋交电费了(这是他脑袋不好使的原因),不付电费,结果不言自喻:他的大脑就不工作。例②的幽默生成可分为两个步骤:(1)命题的荒谬与认知主体的世界知识形成强烈反差,比如世界上没有给脑袋交电费的;(2)转喻推导,作为认知参照点的概念实体与目标概念形成最佳关联,于是不协调现象得以消解。人们对转喻思维规律的掌握和认可导致对矛盾命题的理解,完成幽默欣赏的认知过程要依靠对世界知识的共享。从幽默欣赏得到的愉悦使额外的努力得到补偿。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程度幽默的理解过程中,要实现凸显结构的优先权,必须依赖因果关系转喻句式。
根据giora的分级凸显论,在隐喻、惯用语、幽默等语言的处理过程中,显性意义享有优先权。显性意义是规约性的,取决于使用频率、熟悉程度以及典型特征,属于心理词典里的编码意义。认知参照点是认知域中凸显的成分,通过参照具体事物或概念以及认知域中与其相关但相对不凸显的概念激活,完成认知过程(giora 1997)。①中,认知主体依靠“脑袋没有付电费”这一原因理解事实:认知对象“脑袋不好使”。②中,认知主体依靠“他的天线不能接收到所有频道”这一结果理解认知对象“愚蠢”的事实。可见,在同一认知域,可用凸显部分代替全部信息,省略不言而喻的部分;可用原因代表结果或用结果代表原因。如果原因是特定认知域中最凸显、最容易感知的概念,就由它充当概念实体,为激活另外一个概念实体(结果)提供心理通道,使语言表达更加快捷。可见,因果关系转喻对英语语法中的省略结构可以进行认知性解释。而且程度幽默中的因果关系转喻既可以创造“入木三分”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又可提高交际频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密度。
5 结束语
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其本质是概念性的。概念转喻可以作为理解部分语言幽默的认知方式。可见,转喻机制在英语幽默生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转喻具有强大的语用功能,可以增强语境效果,让语言表达简约化,创造新奇感、陌生化等幽默审美效应。幽默话语具有间接、含蓄、奇巧等特点,最忌讳“直白”,而转喻表达方式正是“借此言彼”。转喻能够创造幽默意境,得益于转喻思维和幽默语言各种共同特征。
?
参考文献?
王牧群. 英语幽默的谬误与诡辩及其语用功能[j]. 外语学刊, 20xx (5).?
王 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xx(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xx.?
祖利军.礼貌语言的转喻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 20xx(2).?
attardo, s. 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4.?
coulson, s. semantic leaps: frame?shifting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bergen,b. & k. binsted.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scalar humor [a]. in m. achard & kemmer, s.(eds.). language culture and mind[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20xx.?
danforth,m. et al.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pretty good joke book [m]. minneapolis: high bridge company, 20xx.?
fauconnier, g. &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m]. new york: perseus books, 20xx.?
freud, s.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05/1976.?
giora, r. 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and literal language: 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7(7).?
gruner, c.r. under standing laughter: the workings of wit and humor[m].chicago,il: nelson—hall, 1978.?
koestler, a. the act of creation[m]. london: arkana, penguin books, 1964/1989.?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mindness, h. laughter and liberation[m]. los angeles: nash, 1971.?
minsky, m. jokes and the logic of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m]. mit: al memon1mit, 1980.?
raskin, v. semantic mechanis of humor[m].boston, ma: reidel, 1985.?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
suls, j. cognitive processes in humour appreciation[a].in p. mcfee&j. goldstein(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c].new york: springer?erlag, 1983.?
wang, m. function ofhumor in classroom teaching[j]. asian efl journal, 20xx(10).?
第三篇 On Translating Emily Dickinson’s Poems_语言文化论文
?? emily dickinson’s poem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other poets’, so when we read, understand and try to translate them, we need to adopt some other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ies.
here i would like to talk about how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it is to understand her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in order to translate dickinson’s poems successfully.
点击查看全文
第四篇 title:A Genre Analysis of Job Application Letters_语言文化论文
英语求职信的体裁?? title:a genre ysis of job application letters
摘要
?本文详细地对英文求职信进行了体裁,并总结了此种体裁的语言特点。
体裁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的解释,它是语篇和文体的一个新课题,“体裁”指的是能实现一定的交际目的特定的一种文体结构。体裁的目的在于该种体裁的“语步”和“策略”,语步的逻辑顺序和语言特征。英文求职信作为商务语篇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独特的语篇体裁,它的交际目的在于获得求职者追求的职位,最低目标是获得面试机会。
本文先从体裁入手,解释了什么是体裁和体裁;然后在对30篇英文求职信进行体裁的基础上,探讨了英文求职信的体裁特征和语言特点。英文求职信分为七个语步:1)提出候选身份;2)确定任职凭证;3)提出足以激励对方接受申请的凭证;4)附寄2024文件;5)采取施压策略;6)索求回音;7)礼貌收尾。此七个语步构成了英文求职信的认知结构。毫无疑问,认识求职信的体裁特征和语言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写出地道的英文求职信。
关键词:体裁,体裁,英文求职信
点击查看全文
第五篇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_语言文化论文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 分类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austin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由searle继承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套更加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此理论已成为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是现代语用学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对两位学者就言语行为理论所作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评析,并指出了其作用与不足。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分为“语言”和“言语”。到上世纪s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分为“语言能力”(compr(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performance)。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牛津大学哲学家austin。他于19ss年在哈佛大学进行讲座时提出了2024言语理论的观点,此后于19s7年发表了著名的论作《论言有所为》。书中不仅探讨了语言的使用问题,而且对“为何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具体的论述。他提出:“语言不仅是描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
??(二)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成果
在((论言有所为》书中,austin明确地把话语分成叙事句(performatives)和指陈性的语句,即施为句(consta-lives)。wwW.meiword.Com前者描述所做的事情,而后者是说事同时也在做事。他指出叙事句的功能在于断言或陈述、报道事实,是有真假之分的句子,如:1?am?an?english?teacher.说此话时,此人只是陈述了自己是英语教师这一事实。施为句则不具有报道,描述或表述的功能,而是在说话的同时实施了某种行为。austin认为对施为句不能用“真假”衡量,而是用“适宜性条件”或“得适宜性条件”“诚实”或“不诚实”“真实”(authentic)或“不真实”(inauthentic)“使用得当”(i?n-yoked)或“使用不得当”(misinvoked)来衡量(张莉,20xx)?如:i?declare?the?ceremony?open.此外,两者的句法特征也有所不同。前者可以用副词hereby来修饰,而后者则不可(张春隆,1994)。
??austin把言语行为分为五类:裁决类(verdictive),如“描述”、“预估”;施权类(exercitive?),如“命令”;承诺类(commissitives),如“应允”;阐述类((expositive?),如“否定”;表态类(behabitive?),如“埋怨”。austin后来还根据施为动词的有无,把施为句进一步划分为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explicit/implicit?performatives)。显性施为句即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包含有施为动词。隐性施为句间接实施某个行为的语句,它们不包含施为动词。
在此书的后半部分,austin重新讨论了在什么意义上说话就是说事这个问题。他开始尝试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提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层次的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所表达的是字面意思,如:i?have?a?gun.其言内行为所表达的就是说话人有把枪。言外行为表达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力。如上句如果是抢劫者在银行里对银行工作人员说的话,其言外之意就是他将威胁银行人员交出钱财,否则将威胁其安全等。言后行为又称取效行为,涉及话语对听话人产生的效果。通过告诉听话人某事,说话人可以改变听话人对某件事情的观点,误导他,令其惊讶等。例如抢劫者说完“i?have?a?gun."这句话威胁的话之后令银行人员交出钱财,银行人员或,或害怕得不知所措等都可理解为这句话的言后行为。换句话说,言内行为包含意思,它能产生可理解的话语;言外行为体现一种语势,它通过语调、态度、感觉、动机或意图来实现。言后行为包含因果关系,它对听话人产生影响。
??二、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会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给后人带来启示。austin的学生searle对言语行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其著作影响深远。searle系统地发展了austin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指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原则及标准,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的相关问题。
??(一)间接言语行为概念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在austin言语行为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指的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执行另一种言外行为。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听话人如何从说话人的“字面意思”中,推断出其间接的“言外之力”(searle,1969)。听话人想要明白话语中的言外之意,就需要依靠他与说话人都知道的背景信息来进行推理。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和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用法或语言形式。例如“请人关门”这一功能,人们常用间接的请求形式如“would?you?please?close?the?door?”非常规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它更多地取决于共知的背景信息,取决于语境。searle以下面这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具体地进行对间接语言的理解和推理:a:i,et?usgo?to?the?concert?tomorrow.??b:i?have?to?prepare?for?the?finalexam.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碰到的间接言语行为无处不在。为了理解言语行为,听话人需要根据当时的语境、说话人的语气、双方共同的背景知识、语用推理等判断。
??(二)言语行为的分类
searle修正了austin对言语行为的分类,他将言语行为划分成以下五类:
1.阐述类(representative)。表示言语行为必须具有真实性,即发话人相信自己的话是正确的,所表达的心理状态是相信。例如:i’?m?certain?that?this?toy?is?made?in?china.
2.祈使类((directive)(也译作指令、指示类)。这一类言语行为目的在于发话人尝试让受话人去做某事,表达的心理状态是希望或愿望,愿望的表现程度可强可弱。如:iorder?you?to?come?here?early?tomorrow.
3.承诺类((commissive)。该言语行为的目的在于发话人承担做某事的义务,表示言语行为的功能为发话人对未来某一行为作出承诺、保证或威胁,表示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心理状态是意愿(intention)。例如:give?me?yourmoney,?ori’llkillyou.喊胁)
4.表态(expressive)。该类言语行为表达的是发话者对某种事态、某种事情所持的感情或某种态度。指没有话语与客观世界是否适合的问题。表示该类行为可能表达的各种心理状态:祝贺、欢迎、感谢、道歉等,说话人的心理状态是这类行为的主要特点。例如:i’m?so?sorry?thatyour?father?passed?away.
5.宣告类((declarative)。该类言语行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如果该行为是成功的,那么命题内容就是事实。即该行为可以带来即刻的变化,说话本身即是一个动作的执行。这与austin的施为句较为类似。例如:"i?now?declareyou?huand?and?wife.”牧师在说这句话的同时,对方即刻成为了夫妻。与此类似的还包括任职、解聘、提名等行为。
上述言语行为通常称为“语言的功能”,searle通过对言语行为的这些分类得出结论:语言的用途不是无限的,也不是不可限定的。 ???(三)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
为了解释控制言语行为的规则,searle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规则,即“谐调规则和构筑规则”。前者对业已存在的活动进行调整,这种活动在逻辑上于谐调规则而存在,如礼仪、交通规则等;后者不仅调整而且创造或定义新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或活动在逻辑上是依赖于规则而存在的。因此,在描述诸如球类比赛这一类行为或活动时,可以不涉及它的谐调规则,但必须描述它的构筑规则,而控制言语行为的正是构筑规则,searle将其简化为“实行x算作y”的形式。searle的这一观点建立了语言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他认为:“为了得出控制言语行为的构筑规则,成功地实施言语行为,就需要有一组充分和必需的条件。”
??为了进一步研究言语行为的一些规律并寻找发话人表示言语意图及受话人理解发话人意图的相关规律,searle提出通过对一些条件的,可以得出控制言语行为的构筑规则。searle以“许诺”为例,确定了9条充分和必要条件并由此概括出适合一切言语行为得以顺利实施的4种有效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本质条件,命题内容条件。searle又以“请求”和“许诺”为例,比较了实施上述两种言语行为所必备的4种有效条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条件差异,见下表:(孙淑芳,1999)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作用与不足
austin和searle都对言语行为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对人类的言语行为进行了与分类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将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指导理论应用在对外语教学进行的各种实证研究中,尤其是在语篇上的应用更为广泛。这些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总的来说,言语行为理论并不是无懈可击,其理论本身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人对行为动词的数量看法就不一致,有人说是上百,有人认为是上千。对言语行为的分类各位学者也存在分歧,其分类界限和标准不清晰。比如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中,虽然searle的分类思路清晰、全面、较为完善,可操作性较强,然而其分类的最大弱点就是过分追求“材料的压缩”,导致将话语的各种不同内容压缩到他的五大分类中,并强行将语句归到这类或那类中去。例如,如何解释发话人能够说一句话,借此表达该句话意思的同时还意味着别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听话人听到一句话时既听懂了句子本身的意思又听懂了话外之意(张春隆,1994)。对此,不同的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如推理论、规约论,但至今尚无一种理论可以令人信服。这些不足为语言学家的研究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正是这些不足的存在为当今语言学家们提供了一些突破口可以对言语行为这一理论进一步进行深人研究。无论如何.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理论、言语行为理论仍然是当代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篇 试论间接言语行为为理论_语言文化论文
论文摘要:间接言语行为就是说话者未按照其真实的意图来进行言语交流的一种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分为两种: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它可以用于向别人提出请求、对别人表示礼貌或者委婉的拒绝别人等情况。
论文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规约
语言作为人类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化的产物,是人类研究最早但了解最少的东西。语言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交际地产物。语言的交际功能既是约定俗成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常常并不对应,并且受到语言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在语言的使用中,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使我们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成为可能。但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又不存在着一一对等关系。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问,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语言现象必须把它和它依赖的语言环境联系起来。言语行为是说话者借助谚语来传达其意图以实现其意图的行为。在现实的言语交流中,存在大量非直接的言语行为,说话者未按其真实的想法来进行言语交流,他将他的实际想法以不同的背离句子字面意思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间接言语行为。sc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间接言语行为的经典理论。
1理论基础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j.l.austin在1962年提出了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一言语行为理论。ausitn在探讨语言缓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简单地说,语言不仅是描述和陈述客观事实的工具,而且是一种工具,即言语行为。austin认为,从实用的角度把句子看成言语行为的一部分来研究,可以解决一些哲学上的争论。因此,他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为寻求解决哲学问题而研究语言的。之后,他又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言内行为(1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it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docutionaryact)。在以上三种话语行为中,研究者最感兴趣的是言外行为,因为他涉及说话者的意图,这正是研究语言交际的中心问题。
在austin之后,美国著名哲学家j.r.scarlc在继承和批判ausitn的日常语言哲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系统化、严格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specehacttheory)。他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何通过“字面意思”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或者说听话人从说话人的“字面用意”中如何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意”。
在scarlc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之后,为了弥补其不足,oirce提出了语用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irnciple),即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而继grice的“合作原则”之后,英国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sespirnciple)。礼貌原则解释了合作原则中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有时候为什么不用直接的方式来遣词达意,而用问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及愿望,让听话人去意会其言外之意呢?说话者为什么有时候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去说谎呢?礼貌原则比较令人信服的解释了这些问题:为了对听话人或第三者表示礼貌,可以说leech的礼貌原则更具说服力地解释了语言中的间接现象,从而进一步的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
2间接言语行为分类
根据seade的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指的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间接的完成另外一种言外行为的情况。也就是说,交际者在实施问接言语行为时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说的话,而是凭借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的表达其用意。我们知道,句子的形式和功能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在日常谈话中,人们为了讲求礼貌,在想让别人做某事的时候,往往避免直接使用命令句,而寻求一种比较婉转的表达方式。seade认为在间接言语中,说话人和听话人沟通,能让听话人明白活语中字面意思之外的用意,他所依靠的是他同听话人共知的背景信息。于是,searlc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1)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也就是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以立即推导出间接的“言外之力”。这类行为就是那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表达了的间接言语行为,而且已经形成一种习惯用法或语言形式。人们之所以采用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主要是出于对受话人的礼貌。规约性问接言语行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问接言外之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固定在语言形式之中,并为人们普遍接受。例如:
a、w?ouldyoumindopeningthewindow?
b、couldyoupasethepen?
c、1wouldapprceiateifyoucouldutm?ofthelight.
d、i’dratheryoudidn’tdoitanym0i_e.
上述表达“请求”的例句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非常常见。听者可以非常容易的理解说话者问接表达的意义,即“请求”自己去傲某事。这类间接言语行为是人们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交际过程中基本不会造成交际失误。
(2)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非规约性问接言语行为要依靠语境和说话双方的共知语言信息来推导,因此较复杂和不确定.它更多的取决于互知的背景信息和所处的语境。在这种言语行为中,人们所使用的间接言语行为旬并不是间接言语行为的习惯表达方式,因而说话者的用意与其所使用的语句的字面意义之问的联系较为复杂,较不固定,而且因不同的语境而异。例如:
the bellisirnging.studentsinclassarctalkingwhen?theteachercom?es?in.
teacher:thereiuchnoisehere.
studenst:yes,thereis.
teacher:w?ouldyoubealittlemore?quiet?
sutdents:allirght,sir.(stoptalking)
在此例中,教师首先是用—个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意欲让学生安静下来,但是学生并没有领会老师的真正意图。于是教师再用一个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来表明其意图,学生最终得以领会老师此翻话的目的。由此可见,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比规约性问接言语行为的间接程度要大,听话人必须作出正确的推理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旨。
3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
(1)向别人提出请求。向别人提出请求的行为一般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策略都可以来完成,但在实际交往过程中因为涉及面子的社会文化心理,人们多数采用间接交际策略实现请求行为。析使旬等方式提出的请示或发出邀请在一些场合很不足取。因为这些句子听起来令人感到很不愉快,不容易披别人所接受。因此,鉴于这种情况,人们常常用疑问句或陈述句来间接的提出请求。例如:
can?you?pick?me?up?at7:00tomorrow?monr?ing?
对于听话者来说。用这种问句形式间接的表达请求,会显得既得体又有礼貌因为这种问旬具有双重功能,形式上是询问有无能力,实质上是一种请求。这样听话人既可以回答yes,也可以回答no。因而听话人多了一份选择。即使被拒绝了,说话人也不会因此感觉自己的面子太过折损,也不会过于生气,这样,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的社会关系也能够继续维持良好。 (2)对别人表示礼貌。人们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交际双方均应该遵守合作原则。但是有的时候,在一些交际场合,人们说话或转弯抹角或避而不谈,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例如:
a、w?e’l1?all?miss?bill?and?agatha,won’t??we?
b、w?el1.we’11?all?miss?bil1.
这里b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没有回答足够的信息。因为a提到大家将非常想念bill和agatha,而b只肯定了想念bill,故意不提agahta,间接的表达了我们不想念agahta的观点。但是,如果b直接说出来“we’11allimsillnotagatha.”,这样就会使a和agama很丢面子,因此,b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来对a和agatha~示礼貌。由此可见,人们在交际中。不仅要遵守合作原则,还要恪守礼貌原则。
(3)对别人暗示拒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别人的言行不可能一直都表示赞同,有时候也需要拒绝他们。在拒绝他人时,为了使他人不感到难堪,或最大限度的减少有损于对方的观点,我们一般不直截了当的拒绝,而是想方设法寻找托词间接的拒绝,以减少说不的机会。如:
father:linda,som?ebodyisatthedoor.
linda:i’m?washingmyhair.
father:m?ary,someoneisatthedoor.
mary:i’m?watchingthebaseballmatch.
从linda和mary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女孩都理解了父亲“someoneisathtedoor.”的言外之意,是间接的要她们去开门,然而linda正在洗头,无法出去开门;而mary正专注于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不愿意走开。但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她们不能说“no”来直接拒绝父亲。因而两个姑娘均使用陈述句陈述自己正在忙于做的事情,脱不开身,让父亲自己来推断女儿的陈述是一种间接的拒绝。
(4)强调自己的陈述当说话者觉得直陈言实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为了强调他的真正思想,他就有可能说出话语含义和字面意义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从而达到了强调或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效果。如:
a、~w’hodoesn‘tknow?tilattheearth?isround?
b、exeryoneeknowshtatht?eearthisround.
a句是以疑问旬出现的反诰旬,b句则是一般的陈述旬。很显然,疑问句强调了事实,语气更为强烈。
4结语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阐述了语句字面意思和话语意义两个层面的关系,揭示了语言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多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言外之力的关系问题,为解释语言的形式和功能之间的不一致现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弥补了早期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进一步使之趋于系统和完善。
由于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它在人们的实际交际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交际中。人们或多或少都在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表现社交距离,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对某些敏感、尴尬的局面作出回避,或者为达到直接言语行为所达不到的目的时使用间接言语行为巧妙迂回,不露声色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语言的间接性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从语言外部找到解释间接言语行为的动机,而且对于理解间接言语行为和使用间接言语行为进行成功的交际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