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欣赏的本篇文章共有52187文字,由姜佩丽经心改正,发表到。道德是社会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现代教育从国学中寻求发展的新思路_国学论文欢迎大家看看!
第一篇 现代教育从国学中寻求发展的新思路_国学论文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之总和。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上文库其核心价值观在于“和”与“生人”,形成和发展了一个“和而生”的价值体系,包括了个体之间的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社会在内的群体和谐,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此种思维方式对解决当今世界诸如人与自然的关系、国际争端等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天地境界”的人生追求、以孝悌为本的道德哲学,对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都有积极意义。今天,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着工具理性的扩张和商品意识的泛化,面对着眼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价值迷惘和“自我”丧失,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新重视国学价值,发展以国学为切入点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当前是很有必要的。
至圣先师孔子最早设立"私学",整理六经,开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课程,传授"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形成了古代完整的国学教育体系。正是这一体系代代相传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才能在十七世纪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创造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同时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但是,元年(1912年),中国在全盘西化浪潮的影响下,当时颁布废除经学科的命令,从此在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诵读传统经典在各级学校教育体制中消失,这是中国教育的巨大损失。wWw.meiword.COM国学被抛弃后,出现了道德沦丧、人文精神失落、思想空虚、信仰缺失等严重现象,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发扬民族文化、重振国学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重振国学,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国学存在了几千年,但真正声势浩大且影响深远的国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鼎盛于2o世纪20年代,20世纪80年代又有“寻根” 热,90年代国学再次掀起。当前,我们既需要对国学进行重新反思,又需要不断对其精华进行传承与弘扬。而国学的现状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国学经典读物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一些名扬四海的童蒙教材也不被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西方的文化和礼仪,对我国古代圣贤先哲的名字及思想十分陌生;语言表达缺乏古风的典雅,变得浅白粗俗。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社会伦理道德滑坡、民族精神家园失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此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觉悟到我们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国学教育,忽视中华文化在建立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的重要作用,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是极不相称的。
现代教育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一输,全盘皆输。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人生当怎样度过,人类应当怎样存在。如果重智轻德,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必然导致学生发展的不全面,培养出来的人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文化,有文化无修养,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和作用。它所提倡的忠、孝、仁、爱等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旨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教养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当然,这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有其时代局限和理论局限,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也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利用。国学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涵养自身德性,提升自身修养,丰富精神世界。
通过学习国学,必将有助于丰富和提升我们的精神生命,使我们获得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学会优雅、积极地对待人生,不断地完善自我。传统文化给我们的将是更多的灵感,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帮助我们应对各种人生问题,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帮助涵养的新道德、新秩序,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夯下坚固的基础。
二、重振国学,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推进教育观念创新
2024教育的使命,传统观念认为是传授前人知识,现代教育则认为是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受到时代质疑。仅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难以与时俱进,满腹经纶不会转化为能力的人无法成就大事。现代教育既要给人以知识,更要给人以能力。现代教育应当赋予学生三个层次的东西:给知识;给方法;给视野。其中视野也是方法,是高层次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这代的学生,他们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都是我们始料未及的。面对思维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我们将不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出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传统文化就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优势。当前我们应当在新的背景下赋予国学新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古代“学”的意义主要在求“觉悟”,班固的《白虎通义》中曾讲到:“学之为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这里的觉悟是一种身心方面的活动,它透过文字的媒介,敲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文字中蕴含的旨意,内化为自身的智慧。这里的“悟”便是一种思维的探索,视野的拓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国学,不仅是我国、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2024人生思考的主张和理念,这些思想对于应对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都能提供重要的启迪,乃是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迈出自己坚定的步伐。
转贴于上文库第二篇 浅谈国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_国学论文
一、国学的定义
“国学”一说,产生于20世纪之初,正值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2024国学的定义,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
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兴起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对于本国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稳固基石。国学大师季羡林曾断言:“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显,为这项工程所作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开始意识到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新世纪的“国学热”正逐步升温。而且世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文化,目前全球有10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孔子学院349个,孔子学堂400余个,注册学员约50万人。Www.meiword.com所以国学启蒙教育的兴起也是顺应潮流不可逆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渗透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支撑,而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创新。”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以提高人才竞争力。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青少年的优秀人格,是实现青少年素质、奠定幸福人生的基础,而且能够凝聚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教育和塑造人们的心理、性格和自我意识,是青少年能够自觉的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产生一致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塑造,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升华。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从出生开始发展,一到六岁即有明显快速的发展,六到十三岁则是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利用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无疑能达到文化熏陶、智慧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小学生是社会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现在的小孩子可以唱很多流行歌曲,却对充满先贤智慧的经典毫无知晓,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吗?国学启蒙从幼儿时期开始,还因为他们拥有两项上文库得天独厚的本钱,一曰“德性净、记性强”,二曰“时间充裕”。一名小学生假若不自xx年级开始启蒙, 那么他顶多只有三四年时间接触经典,然而一名幼儿园中班开始启蒙的小朋友则大不相同, 他可以有八年的时间浸润在经典世界中。
四、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如何有效地使国学渗入到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呢?
首先,在不影响孩子正常活动同时,选择适当的时间,以游戏、故事、儿歌等多样化的形式,在集中教学或分组或个别的进行。
其次,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简单易懂。幼儿期孩子的思维直观形象,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选材上要2024要通俗易懂,最好配有图画,便于幼儿理解,内容要少而精。如《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记忆诵读,内容丰富,浓缩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和伦理道德。通过学习孩子们知道了孟母三迁的故 事,懂得了孔融让梨的道理。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有的还模仿有些精彩的故事。再者,选取对培养幼儿德育、智育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内容。为了形象生动,尽量配合幼儿喜闻 乐见的形式。国学教育不能眉毛胡须一把抓,“经典是本,诗文是末”,在内容上要循序渐进,先养德,再启智。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主动的获取新的知识和理念,而不是传统的 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所以要求老师在尊重幼儿天性和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还是要有一定的组织和引导能力,以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循循善诱。学习《规》时,我们很多时 候都配以情景表演,“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教育幼儿尊重父母,孝敬老人。“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告诉孩子到哪里去都要告诉父母,回家也要禀报父母,做事要有规律。幼儿对这样的学习形式很感兴趣。电视是孩子生活的必需品,把有意义 的经典故事制成幻灯,在多媒体上播放给孩子看,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教之道,贵以专”,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你做到了十分的功夫,幼儿就能从中获取新知。
最后,家庭、学校紧密配合,使国学经典成为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幼儿阶段,如果单靠孩子的机械记忆的话,其中的教育价值将大打折扣,尤其是那些2024
转贴于上文库做人礼仪的方面,故而国学启蒙教育要靠教师、家长和幼儿的三方互动式教学才能实现。在学校老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家里父母要督促孩子“亲师友,习礼仪”。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他们几乎是家里的小霸王。要改变这个现状上文库,现代家庭更要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 加强德育教育,教会他们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做一个诚信、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不需要孩子背诵的了多少内容,而是看孩子做到没有。“好读书,不求甚解。”凡是十分在意孩子背诵的成绩或成果者,乃是由家长“欲速”与“见小利”的心态所致,请诸位家长牢记孔夫子的一句名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我们不要求每个经典孩子都能理解,只希望在孩子记忆里有美好的东西,在以后的人生中慢慢去体会。
五、国学启蒙教育旨在“正德”、“启智”
国学教育秉承“修正德行,启迪慧智”的宗旨,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继承传统经典中的智慧和道德,联系契合时代特色的教育,引导学生塑造完整的人生品格,通晓为人处世的生活礼节,培养对自我和社会的信心和爱心,提升精神境界和生命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总之,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帮助青少年“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
转贴于上文库第三篇 探索我国大学生的国学教育_国学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国家的综合实力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尽管如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成正比例增长,反而有所下降。人们普遍缺乏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略显空虚,很多人不断追求着金钱,希望用钱来获得安全感,但是,最后却适得其反,并且,感到身心疲惫。这种现象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当代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具有良好的思想觉悟,正确的世界观与方,对于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国学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益的建设者。
一、大学生国学教育的意义
(一)完善知识结构,夯实文化底蕴
国学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形成文化底蕴都是十分具有重要意义的。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且,实行文理分开,将教育的文化功能大大削减,从而导致现在的大学生“做事情,向钱看”,对于基本的公文书写格式都非常生疏,像不会写求职信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不能不令人深思。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了解古时候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人生哲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字功底以及阅读能力,体会美学真谛。
(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中华民族自古就拥有很多传统美德,这些道德规范通过国学经典作品表达出来,大学生对国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被这些思想道德熏陶的过程,并帮助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www.meiword.CoM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狭隘,诚信的可贵。
(三)培养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国学中也是有所体现,在其中不仅能够看到爱国主义的经典范例,还能够看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经典故事,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得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报国之志,更能在实际行动中将这些精神发扬光大,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
二、大学生国学教育的实践途径
(一)开设国学课程,发挥教学渗透作用
针对大学生的国学教育,开设国学内容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思想理论的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关心国家的发展动态,树立爱党、爱国意识;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邀请知名人士来校进行国学方面的知识讲座,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促进学生注重个人道德情操的培养,树立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灌输,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立足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和价值观形成,通过对优秀事迹的生动描述,激发学生的道德需求,令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并以这些道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科技发展到今天,为我们提高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演示过程中,能够更为真实地感受到先进人物带给他们的震撼,犹如亲身经历一般。这样的感情触动,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辩论、讨论、主题演讲等活动,使得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举办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实践感悟作用
国学的教育工作不单单局限在课堂教学上面,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有效资源,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或者上文库是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在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帮助学生领悟国学的精华。可以利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也可以是一些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在这些日子里,组织学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有意识地进行相关国学内容的宣传,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升华。
结合社会实践,积极开展包括暑期“三下乡”、学生的课程实习、社会调查与考察、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文化古迹、文化艺术参观学习调查活动等。通过探究文化源地,考察文化遗址,走访博物馆、历史古迹、革命纪念馆等,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认知历史、认知祖先、认知中华文化,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把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民族优秀文化发掘过程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设计好校园空间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校园环境建设上,通过国学元素的介入搭建国学教育的平台,发挥校园环境潜在的育人功能。1.以传统文化之精髓提炼校园精神文化,如校歌、校训,这些校园精神虽然抽象,但又客观存在,能内化于心灵,外作用于实践行动。2.以传统文化之气息构造校园景观文化,包括校园内的楼、桥、路、馆等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建筑物以及种植、山水等自然条件,用国学元素来命名或美化设计,赋予他们特定的文化内涵,让国学经典既能无声地熏陶和感染,又能有形地引导和教育。
四、利用新媒体创新国学教育方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已经真正进入了网络时代,对于当代的大学生而言,网络就如同手机一样,与他们牢牢地拴在一起。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学形式,利用网络进行国学教学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其覆盖范围之广,渗透力之强,是课堂教学无法相比的。因此,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国学的教育工作。构建网络平台,并向广大学生2024各种精品网站。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国学的征文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自觉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
五、小结
国学教育是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有效方法,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前提。因此,作为高校的建设者和教育者,应该真正将这一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为我国未来经济建设打造品德高尚的接班人。
转贴于上文库第四篇 中小学图书馆为国学教育服务的方法和途径_国学论文
1.前言
在当今网络环境影响下,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纸质图书,他们更热衷于读图、读网、看视频,一些新的语言、符号、音像,渐渐形成了一种与以往全然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多元媒体时代的信息泛滥,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引起全社会的浮躁。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建筑等诸多方面,慢慢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精神追求和学术方法的总结①。
在国学教育中,引导中小学生了解中华的古典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可行而且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中小学图书馆是课堂的延续与拓展,也是学校教育的第二阵地,图书馆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有目的的阅读、组织有意义的国学教育活动,帮助引导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理念、树立正确的理想。
2.中小学图书馆为国学教育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国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慢过程,制定强制性的条例要求青少年去执行,往往会引起他们的逆反,贵在让他们体验情景、获得知识、汲取智慧,因为“读书方恨知识浅,观海乃觉天地宽”。只有品味了国学的深沉和深厚,才能懂得什么是肤浅,什么是真知。www.meiword.COm
2.1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国学资源
每一个地区都有独特的历史,都有令当地人们自豪的地域文化,都有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也有传诵不绝的经典故事。我县是水浒英雄宋江的故里,这里有许多广为流传的英雄传说。中小学图书馆应利用各种渠道,吸收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国学资源。例如:某小学图书馆与班主任合作,在一次寒假中,给小学生们安排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听长辈们讲两个故事,或者两首童谣,并认真地记录下来。开学后,每个班组织了一次交流活动,图书馆员将这些资料2024在一起,整理成册,不仅留下了具有特色的国学资源,小学生们也上文库增加了与长辈们交流的经历,是有益的尝试。
2.2扩展馆藏建设,设立国学图书室
随着近年来,国学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中小学图书馆已先后购置了部分国学内容的文献,我们在对这些文献进行整合、编制的同时,还应继续补充、发展,使其更加丰富。小学图书馆可根据条件,购置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书的绘画本、图文本,降低难度,提升小学生的兴趣。中学图书馆可购置如《论语》、《尚书》等,既与所学知识有衔接,又可扩展视野、端正品行、锻炼毅力、提高综合素养。
中小学图书馆应开辟专门的国学图书室,备有特设的借阅书架和阅览区域,若建筑条件实在有限,也应在原浏览室内划出一些空间,形成有特色的国学小天地,吸引学生去阅读。
2.3开展丰富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国学教育不应流于说教,必须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寓教于乐,雅俗共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以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如征文、知识竞赛、趣味沙龙等等活动,吸引中小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播国学知识。如: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节日,开展国学兴趣沙龙、读书竞赛等国学体验活动②。
2.4组织学生成立、推广国学教育的课余活动社团
以“学习中学,提升自身素养”为目标,倡导学生一起读书、讨论、创作,引导他们在社团活动中感悟国学精髓,寻访古人印迹,陶冶高尚情操,探索人生真谛,提高自我素养。并以国学社团为中心,辐射到各个班级、各个年级,逐渐到全校,使大多数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关注国学和了解传统文化,促进校园中学习研究国学的氛围更加浓厚。
2.5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
中小学图书馆不仅要请来一些国学专家,为中小学生深入浅出地解读国学。也要与本校的语文教师共同研讨,设计出既能满足本校学生需要的,又符合学生实际认知发展水平的国学教育计划方案,充分调动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与图书馆员一起,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相关活动。更应该着力培养掌握国学文化知识、熟悉图书馆业务、精通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2.6继承国学精华,不断开拓创新
国学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国学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要继承,更要创新,将历史中的优秀文化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国学才能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源泉,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③。
国学阅读要有目的,要有方法、策略,最终要形成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模式,指引阅读国学的人认识自我,增加阅读热情,了解未来目标,不盲目,不浮躁。如果中小学图书馆能推进全国青少年阅读国学,使阅读国学顺利成为一种习惯,并且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那么青少年最终能从热爱阅读习惯的养成达到热爱学习的理想境界。
转贴于上文库第五篇 论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_国学论文
国学教育之所以在沉寂近百年后能够重新进入国人视域,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学教育具有显著的文化向度,可以对当代应试教育起到很好的纠偏补弊的作用。它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二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文化气质的人。新闻工作者在国学教育的熏陶下,在对新闻知识的理解上可以更进一个层次,更多的新闻知识和优秀的新闻报道也逐渐成了明天的国学,为博大精深的国学库存注入了新的生命和鲜血。那么新闻知识与国学教育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国学教育与新闻知识的联系
国学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我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沉淀和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结,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影响
至今为止,对国学的定义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国学在《英汉词典》中被翻译为汉学,当然此处的“汉”是指中华民族。通常认为,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家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诸子百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把国学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上的国学是指经、史、子、集;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总和。国学教育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道德的操守、知识的学习、语言表达及综合表达的能力。其中,国学的教育以道德为基础和中心。进行国学教育有助于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个人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底蕴的积累。它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对新闻知识的理解把握。WWW.meiword.CoM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有着对新闻知识通透的理解,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他是深受国学思想影响的。国学是一个历史沉积的过程,其博大精深经历了千百年的时代熏陶和检验,而新闻是为历史作准备的。新闻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到每家每户,大到国家之间。有价值的新闻事件也成为了未来时代发展的一个向导,也为国学增添了内容,丰富了国学体系,使得国学更有活力。
(二)国学教育和新闻知识相互补充
国学是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为研究的对象,它还有两个称呼:“古学”、“旧学”。而新闻知识突出在一个“新”字上。新闻知识的广泛性也涉及了对他国新闻知识的把握,这是国学内容里面欠缺的地方。作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通晓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等新闻知识,还要对新闻业发达的西方新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新闻知识的广泛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学内容的不足,也扩展了国学的教育体系。
国学教育的现状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在衰退
在某一时间段里,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入侵致使国内兴起了崇洋和全盘西化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一些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在国内传播所做的努力,而导致国学教育衰退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今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二)国人对国学教育的渴求程度在上升
20xx年,新浪网2024国学教育渴求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4%的调查对象希望他们的孩子接受国学教育。相关调查数据显示:73%的家长和77%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国学教育中受到了不少优良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近90%的家长和96.7%的教师表明国学教育对孩子人格修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由于西方文化,在今天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国人渐渐意识到重振本国文化迫在眉睫。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能够有效提升个人素质、提高文化底蕴和陶冶情操。国人对国学教育上文库的渴求程度提升还跟国内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2024。
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言论和,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中国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它并不是仅供炫耀的资本,而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
其次,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千百年来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国学作为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国学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不仅体现在它的历史性、民族性,还体现在综合性、全球性。一个国家有没有自己的学术文化特征,与这个国家有没有自己强劲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不再只是经济实力的比拼,更
转贴于上文库 多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当然,文化实力的竞争也被列入了竞争的范围。最后,进行国学教育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前,我国的新闻界沿存诸多问题,有偿新闻、假新闻时时刻刻影响着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国学教育的熏陶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素质起着很好的提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本质的理解和把握。
新闻工作者该如何理性地对待国学教育
(一)新闻工作者需要系统地学习国学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积极学习新闻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主义知识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学术,扬长避短,立足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予以取舍。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现阶段一些文化快餐所带来的问题,如:没有深度思维,没有文化内涵,知识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较为空洞。虽然,现在国学教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传播国学思想的书籍也应运而生,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接受国学教育的途径主要还是靠媒体的传播,媒体渠道大大加快了传播速度。若因为新闻工作者相关的新闻知识缺乏,对国学的教育不能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国学教育扭曲化或让民众长期停留在文化快餐上是不利于人们精神文化健康发展的。所以,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化自身对国学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对历史文化的解释才能经得住民众的考验,同时有利于对国学教育的接受程度。
(二)对国学教育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
所谓开放就是要正确地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树立民族意识又要对外来文化进行正确取舍,善于学习和引进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学习先进的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本国文化,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新途径,有利于对新闻知识的全面把握,又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三)要时时刻刻维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加以宣传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新闻工作者对于弘扬先进的优秀文化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兴起的“国学热”,新闻工作者不能陷入热炒的泥潭,新闻工作者的报道和产生的效应不能仅仅是一场无意义甚至破坏社会秩序的炒作。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因为自己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骄傲和自豪。现阶段,国学教育的作用不再仅仅是安邦定国了,在社会生活中,国学教育体现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个人生活伦理方面。国学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任务,是一场深厚的民族文化运动,它不同于当前的电脑热、明星热,进行国学教育需要理性的心态,它的发展、弘扬和创新需要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体力行,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转贴于上文库
第六篇 2024宋代书院儒学教育的几个问题_国学论文
书院是唐、宋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古代教育深刻变革的产物。它的兴起和发展既带来了教育上的一系列变革,也更加促进了儒学的传播和普及,使儒学教育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向。并且,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的书院,在传递与发展文化、培育人材与化育人生乃至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全面、真实地了解和认识一部中国儒学发展史,就必须谈到书院。
一、??? 书院是私学和官学相结合的产物
书院教育历来都受到学者的重视,大多认为书院既不是官学,也不是一般的私学,而将之称为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然而,对此“独特”的具体含义如向理解?却未及提示。而这恰恰是研究书院问题的关健。大量史实证明,所谓书院是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主要表现在它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了传统的官学和私学,并在二者基础上形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质言之,它一方面吸取了历代宫学系统具有积极意义的办学传统,另方面它又是直接对传统私学的谜承和发展。在对传统的宫学和私学综合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不是官学、却又有一定官学成分,是私学、却又不是吨义上的私学这样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或者说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
(一)书院是别于官学的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曾存在着官学教育和私学教育的两种平行线。但在宋代以后,
教育史上出现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教育发展的第三条平行线,即产生了新的书院教育组织形式,形成了宋代之后直到清代末年,官学、私学和书院的鼎足之势。WWw.meiword.CoM它仍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带来了宋代乃至以后的文化教育与学术思想的繁荣,极大地促进和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历史的发展。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是在宋代出现的,它一开始就是以的教育组织形态出现的。首先,书院作为独特的教育组织,有自己一套完整的手官学相区别的教育体系。其区别几乎表现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但最主要区列则是二个方面:其一,书院是民间集资创办而不是官办的;其二,与之相联系,书院向下层社会开放,入学生员不受身份和地或限制,具有平民化教育的特色。这不像官学专以士宦子弟为教育对象,把教育严格限制在上层社会,是少数人垄断的权力。这两方面虽不是书院与官学相区别的全部内容,但这的确概括了书院自主办学的最基本特征,概括了书院独有的办学传统。对于书院的基本特征,史学家马端临曾概言之曰:“盖州县之学,有司奉诏旨创建也,故或与或否,不免具文。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而其田土之赐、教义规,往往过于州县学,盖皆访四书院云。”(1)马端临所指出的书院与官学客观存在着的根本区别,符合历史实际。概而言之,有如下几点差别:其一,州、县学是有司奉诏创办的,即由所办,而乡党之学、尤其是书院则系学人“留意斯文所建也”,即是学人或者说少数学人团体自主创建的。这样,前者显属官办,后者则由民间所创,二者的创建是根本不一样的。其二,书院虽非官办,但“皆务兴起”,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这样,尽管书院的历史比官学短,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远远超过了官学和一般私学的发展速度。其三,不仅如此,“而其田土之赐,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学”,办学的规模、经济实力以及教育方面的章程和管理,都超过了州、县的官学。唯其如此,故乃“盖仿四书院云”,即都以宋代的岳麓、白鹿、嵩山、睢阳天下四大书院为榜样。书院已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成熟的办学体制,以致为其他学校所效法。
大量史实表明,宋代从太祖到仁宗朝是书院的兴盛时期,然而开始时期所创办的书院几乎都是民间自主创办的。以后书院虽历千年的发展,但这种民间自主创办的格局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这是书院与官学的一个显著的区别。此外,书院与官学的区别还表现在教育对象和为育向谁开放的问题上。在这个问题上,书院所走的是一条与官学相反的道路。追溯历史,官学从它创办开始就有明确的办学目的,即为统治阶级培养和输送人材服务。历来的官学都是以培养官家子弟为特定对象的。为了保证教育上的特权,历代朝廷对入学生员都作了严格的身份性的规定,非官员子弟则被排除在官学之外。以唐代为例,对一般不同层次的官学学生分别作出了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员子弟方可入学的规定。(2)对朝廷设置的弘文馆和崇文馆,入学生员身份性限制更严,不要说平民子弟,即使一般官员子弟也无之无缘,只有“皇太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等子弟方可入学,这是官学中的官学、是十分典型的贵族学校。地方的州、县一类的官学,规定必须由州、县长官选送生员,这很显然也与般平民子弟无缘。宋代的情形与唐代一样,只是有的官学在官阶的级别上有所松动,但仍规定必须是官家子弟方能入学。后历元、明、清各代,官学始终坚持以官家子弟为特定的培养对象,始终维护统治者在教育上的特权。官学之所以是官学,以官宦子弟为培善的特定对象乃是其基本特征。这也是衡量官学的一个重要标尺。然而,起自民间的书院则与之很不一样,它以培养平民子弟为办学宗旨,向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平民子弟敞开了大门,向社会下层开放,打破了学生入学的身份性限制,打破了官学地域性的限制,儒家“有教无类”的主张得到了实现。从宋代书院开办伊始直到书院改制,以平民子弟为教育、培养对象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
以宋代书院而论,平民子弟包括很广泛,既包括乡党的子弟,也包括以家族为主的子弟,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书院还明确规定吸收贫寒子弟入学,并且在经济上给予资助。清代学者范能浚在追述其宋代先祖范文正公(仲淹)创办书院的历史时就仔细叙述了这一点。(3)在书院自主创办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以什么人为培养对象的重大句题上,构成了书院与官学两种教育体系的本质区别。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区别始终存在着;直到清代末年,书院依旧保持其特有的教育传统。
书院发展至清代,并不像有些学肴认为的那样,即书院走上了官学化道路,似乎书院已与官学合流。但综观清代几千所书院,尽管也出现了县、州、府、省的各级地方的书院,而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却仍是民间的书院,计有家族书院、乡村书院、商人书院、社团书院、少数民族书院等等,这其中又以乡村书院占主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四川遂宁县,全县计有21所书院,19所分布在18个乡镇,均为民办的乡村书院,占全县书院总数的95%。(4)在全国,其情形大概与此相似。这表明有清一代绝大多数的书院,是由民间自主创办,向社会下层开放,以教育和培养平民子弟为目标的。总之,书院始终保持了它的办学特色,始终是一种于官学以外的一种与官学相平行发展的教育体制。它在文化教育、尤其是儒学教育以及使儒家伦理普及化、社会化、平民化和日用生活化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始终是官学与一般私学所不能达到的,也是它们无法取代的。
(二)书院不是一般的私学。
书院教育组织出现较晚,在宋代才正式形成为一种的教育制度。由于书院起自民间,受到官学的排挤,在其所处的地位上颇与私学相同,二者之间存左着许多共同点,因此,私学长期积累的一些办学经验,特别容易被书院吸收。似乎可以这样说,私学夕拙院教育组织形式的形成和确立有最直接的影响。这成为了它与官学相区别的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另外,书院衫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对官学也不能漠然置之;就是说,它必须主动吸取官学的积极成份来发展自己。而这又构成书院不是一般私学的重要根据。
书院站在当时历史高度上,对官学和私学进行了全面审视,从而对这二种教育制度进行了综合与改造:它一方面以私学去改造官学,另方面又以官学去改造私学,由此而形成了既非私学、亦非官学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
它与官学的区别已如上述,而其与私学的区别也很明显。首先,书院虽然起自民间,但它与私学不同,它有自己的固定的教育经费作保障,这就是它建立了类似于官学的以学田为中心的教育经费体系。学田最初是学宫置田,是官学所独有的。本来,重视学田田租对学校教育的投入,这是历代朝廷共同采用的兴办学校的重大举措。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它创建之初就吸收了官学设置学田的作法。一般来说,除了极个别的情形外,书院都有自己的学田。学田主要由民间学人、宗族、乡邑名流捐献,此外,书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学田往往请求赐拨,据孙彦民在《宋代书院制度研究》所作的统计,宋代书院得到官府学田或捐钱者就有87所,如著名的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就都曾请求朝廷赐学田。书院的经费开支巨大,名目繁多。要而言之,学生的膏火费,“学士大夫远方游士往来供应”即学者接待费、祭祀费、山长及教授的俸禄、房屋维修费、图书购置费、讲义出版费、学生奖励费等等,计有十余项之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的支持,长期而稳定的教学活动不可能维持的。由此可见,解决经济来源并建立可靠的教育经济体制,乃是书院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前提。这对一般私学而言,是不可能具备的。这是书院与私学之间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其次,书院与私学的另一个重要分别是,书院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这是对官学的综合和改造的结果。稽考历史,作为系统的一套管理体系最早也是从官学开始的。自有官学以来,就有与其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官学不仅有的隶属和管理系统,而且有严格的教师编制,有明确的教师岗位,除此以外,招收生员也有定额限制,实行计划招生。由于官学有一套教育管理系统,因而使官学教育得以稳定而有序地进行。书院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官学的教育管理经验,打破了传统私学办学的旧模式,建立了类似于官学的一套管理系统,建立了类似于官学的教师编制和岗位。如岳麓书院和白鹿洞书院均有以书院最高负责人山长为首的一批教职管理人员,且每一个职务都有自己的固定岗位职责,分别管理学生的授课、考核、生活和书院的经费、祭祀、保卫安全等等。(5)不仅如此,书院为了改造私学教育的自发性状态,在生员定额、课程设置、学生考核等方面,建立了与官学颇为相似的制度。再次,书院建立了一套为官学和传统私学所没有的而又颇具特色的教条、学规、学训等,著名的有《白鹿洞教规》(又称“朱子教条”)、《丽泽书院学约》、《岳麓书院学规》等。这些学规、学训充分表明书院已经建立了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表明书院教育是一种、且又成熟的新的教育制度。
综上所述,书院与私学有极紧密的联系。极而言之,甚至可以说它是从私学脱胎而出的。但它又非一般的私学,书院不同于私学的特点可以举出许多,如课程的设置、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等等。不过,最集中或者最能概括书院特点的是其具有为私学和官学均不具有的开放性的特点。换言之,书院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它在形成和确立过程中广泛吸取了私学和官学的有益经验。正因为如此,书院才会既接近于私学传统而又不是一般的私学;既与官学有质的区别而又吸纳了官学中的许多积极成分。从而,书院与私学和官学都有一定的联系。书院的这个特点,贯彻在其教育的各个方面,贯彻在其整个历史过程之中。?
二、书院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产物
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教育系统,都应当有几种类型的教育,有不同层次的学校。社会越发达、文明程度越高,教育就更会表现出多层次性,因为社会发展既需要培养国家和社会的高级人材的高等教育,同时也须要以普及文化和提高整体文化素质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结合的。中国是一个有着十分悠久历史、文化传统根基又很深厚的国家,素来重视教育、尤其是作为文化传统之核心的儒学教育。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书院,就是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的产物。
(一)书院是多层次教育的体系。
如果说书院打破了官学与私学的界限,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将此二种教育制度进行了综合与改造,那末,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结合也是此种综合与改造的重要方面。在中国历史上,高等教育一般属官学、尤其主要属于官学的范畴,而私学则不同,它一般属基础教育的范畴。
为什么官学、首先是官学属高等教育呢?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官学的规格和地位特别高,无论太学或国子学等都直接归属朝廷领导;无论是学校的主持人、教师的聘任、学生入学挑选以至学生的出路等都直接由朝廷的重臣管理。不管哪一个朝代,都将设置在京都、且由朝廷领导的官学视为最高学府,视为全国学校之首。其二,最为主要的是其乃历代王朝“养士储材”的基地。早在汉代,董仲舒就曾说:“养士之大者,莫大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6)太学即官学,兴办太学这样的官学目的就在于培养统治人材。尽管后世官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官学如律学、算学和医学等,但这皆乃为了培养朝廷直接需要的天文历算和太医一类的高级人材;这在古代既是一种高级的特殊人材,同时亦均为官职,是朝廷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官学,几乎都毫无例外地以培养官吏为宗旨,这自然是一种为入仕作官的高等级的教育。至于地方官学,虽然情况比较复杂,但总的说来,它不属基础教育而属高等教育,如唐代的地方官学即是如此,此后历朝历代也都是这样。并且,不仅地方官学实际是官学的预备学校,而且其本身也是以培养和输送官吏为宗旨的。
在中国古代,基础教育并不受朝廷重视,因为这种教育妨碍了统治阶级对教育的垄断,因而往往遭到压制。战国的“塞私门”、秦代的“禁私学”以至明代的“毁书院”等就是这样发生的。一般的基础教育为私学,多存在于民间。真正把基础教育纳入国家的教育体系,似乎在唐代才出现。唐代宗宝应二年(768年)给事中李栖筠在其2024广开学校的奏议中说:“虽京师、州、县皆有小学,兵革之后,生徒流离。”(7)虽然在以后宋、元、明、清各朝都提到小学和社学的设置,但都很不发达,且无法与高等教育相比。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是相互脱节的,二者的发展极不平衡。但自从宋代书院出现了以后,改变了这种教育畸形发展的格局,打破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隔绝的状况,把二者都纳入到了书院教育体系之中,形成了书院逃盖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担负着培养人材、传承和发展文化以及化育人生等多方面的教育职能和功能的作用。完全可以说,教育、尤其是儒学教育诸方面的耽能和功能在书院教育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据渐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辞典》的不完全统计,中国书院发展至清代末年已达七千余所。这个庞大数量的书院,我们虽很难确切划分出高等、中等和初等三级学校的具体数量及釐定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但书院包括了高等、中等和低等教育,且多数书院属基础教育,尤其是数量可观的家族书院和乡村书院更以基础教育为其兴办宗旨,则是可以肯定的。这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儒家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向平民化和社会化方向的发展。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包括了少数民族书院,这无疑是书院教育文化中的一大优良传统。元代即已有少数民族书院,至明、清时期日益增多,瓶涉及到苗族、瑶族、高助矣、、淮族、蒙古族、满族等诸多民族。从此以后,不仅基础教育覆盖了中华大地上的所有民族,覆盖了整个神州大地,从落后山区到祖国边陲都在展开基础教育,而且,正是通过书院的基础教育,儒学渗透到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之中,对诸少数民族产生了或大或小、或明或暗、或深或泼的影响。这肿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以及中华民族疑聚力、向心力的形成等都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当然,在中国古代,基础教育绝不仅仅只是限于书院这样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还包括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私学。但诚如前述,传统私学是一种自发性的基础教育,很不稳定,且其发展又受到相当限制。而书院教育则不然,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而又有严密制度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因此,书院的出现为基础教育增潻了生力军,引起了基础教育的一种本质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书院又是对私学亦即是对旧的基础教育的一种改造与发展。
另外,在书院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中,包括了高等教育和中等育这二个层次。书院除了担负着普及文化的重大使命外,还有长育人材和为统冶者输送官吏以及为高等教育提供后备生源的职能和使命。这就使书院教育必然包含着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两个重要的教育层次。一般来说,省城的书院和府、州、县的书院属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教育层次,它们共同的特点在于均分布在城市、规模大、程度高、招生地城广、对学生考核严格。这类书院在清末改制以后直接成为了大学,如岳麓书院之于湖南大学、求实书院之于浙江大学等等。当然,也有部分在清末改制后直接变成了中等学校。书院改制后而产生的不同层次的学堂,归根到底是由书院本身不同层次的教育类型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原来高层次的书院改制后直接变为高等学堂,而大量较低层次的书院则成为小学堂,此二者之外的则直接成为中等学堂。这表明古代书院确实包含着多层次性的教育体系。
(二)书院是负有多种教育职能的2024体。
举凡社会教育都具有多种教育职能,培养人材只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绝非其唯一的职能,不是它所承担的全部使命。它还应该在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方面负有重要使命。教育是教育者以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传递给受教育者,如此不断反复,方使知识经验不致中断,文化得以连绵。此外,开发民智,使人摆脱落后与愚昧,提高国民的素质,这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越落后、文盲越多,其国之国民的素质就越低,人材就趣住培养,文化就无法传承,社会也就难以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这就使以开发民智为主旨的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或为了衡量一个社会文月忚步程度的标志。总之,教育的职能和使命是多方面的,理想而又符合整个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应该能够体现出上述多种职能,这也是千百年以来社会和人类所希望和期求的一种教育理想。
但是,这种具有多种职能的教育理想在中国古代的官学和传统的私学中都不能得到实现,只有自主办学并以儒家根本精神为指导原则的书院才具有多种教育职能,才相对言之具有上述教育理想的可能。书院对官学与私学的综合与改造及其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融合或结合,固然是中国古代教育的深刻变革,而书院所具有的多种教育职能并因之而使教育理想得到相当程度的实现,无疑也是这种深刻变革的重要方面。书院之所以成为多种教育职能的2024体,乃是上述变化即对官学与私学、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综合和改造过程中逐渐造就而成的,其本身就是中国以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创新意义的深刻变革。
培养人材始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历代统治者看来,培养为其所需要的各类统冶人材乃是办教育、兴学校的根本目的。至于对传承和发展文化、特别是对开发民智这一类的教育,他们并不真正重视,因为在他们看来民者冥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故而无需去开发民智和提高的文化素质。在统治者内心深处,办教育、兴学校并因之而掌握思想理论和文化知识乃是他们的特权,是只有统治阶级才能具有并享受的一种专利,故其必然要千方百计地加以垄断。为此,学校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一个“官”字,无“官”便不成学。凡与此相抵触者,他们都要加以反对,甚至扼杀。如北宋王安石在变法中也把教育改革作为重要内容,但他重视的只是与王权专制主义紧密联系着的官学,而反对开发民智和化育人生的教育。他认为“民”根本就不是教育的对象,对“民”只能实行“无知无欲而愚之也”的政策,而如果对“民”进行教育,使其有了文化知识和思想理论,“民”便非“冥”者,就将由愚而智,这就会带来统治上的麻烦:“民多智诈,巧伪滋生,所以难冶。”(8)就是说,向被统治阶级及其子弟开放教育,无异于“家异道”、“人殊德”。中国历史上绝不是只有王安石才这样想,所有统治者无不具有这样的认识。在这种政冶文化背景下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官学,尽管也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本质上乃是“学在官府”的专制主义传统在教育文化领城的体现。
书院教育则不然,它是向下层社会、普通民众开放的,充分体现了儒家开创者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的优良传统。虽然它也把培善人材、输送官吏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并因之而期求自己所培养的人材有入仕作官皆,但书院从来不排除对平民子弟的教育,也并不把为统治阶级培养、输送官吏作为自己的唯一使命。自其产生确立以来,书院就十分自觉地肩负起其他教育职能和使命,甚至将之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如岳麓书院主教张栻在叙述书院办学宗旨时指出:
……岂特使子弟居佚读,但为决科利祿计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9)
就是说,书院教育更担负着“传道”和启迪民众、救济斯民的重要使命。何谓“传道”?朱熹释曰:
所谓教之道也,何也?古者天子诸侯,自国至于乡党皆有学……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此谓之道也。(10)
“传道”就是向受教者传授“礼乐刑政之事”,凡是能“为天下国家之用者”都要传授;“先王之法言德行”自然是理应传授的重要内容,张栻谓:“立庠序以谨其教,孝悌为先。申云者,申其义以告也。”(11)因此,“传道”就不仅仅是教育典章制度之事,不仅仅是传承先王己道,而且还担负着道德教化、开启民智的重要职能和使命。这就使书院具有了多种教育职能,而与完全受专制王权支配、宰御着的官学有了质的区别。就此而言,儒家教育文化的优良传统更多地体现在书院教育而非官学教育上。
正是基于其对所肩负的“传道”使命的自觉体认,主持书院教育的真正儒家学者无不反对把书院变为“声利之场”,反对书院教育“以钓声名、取利祿而已”,(12)主张士应与利禄分离,应该把培养以弘道济民或从事文化和教育为专业乃至毕生之志向的平民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在前者的培养及其效果方面,正是通过书院儒学教育而建塑起比较理想的文化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宋代的平民以一种新的文化姿态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不以身世界微而甘居下层,而是强烈的人文关怀的入世精神积极干预现实与社会生活,力争权力的再分配,如北宋仁宗朝十三榜进士第一名中即有12位出自平民之家;《宋史》列传所录平民出身者有1077位,占1958名列传人物的55.12%,这种社会下层上的升迁变化打破了过去“农之子恒为农,士之子恒为士”的局面,反映了“大臣世守禄位”的没落。并且,平民出身的士大夫“以直言傥论倡于朝”,史称其“善谈世事,尚气大言,慷慨不少屈,而忧国闵时”,(13)改变了传统士人“卷而怀之”和“独善其身”的精神状态,在当时和阶级矛盾交炽的复杂社会环境中骤然增长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其时社会生活增添了清新气息。在后者的培养及其效果方面,以著名的岳麓书院为例,即可看到书院教育对宋代平民学者阶层的兴起所起的巨大作用。据史载,岳麓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走的不是利禄之路。他们来自于民间、起于社会中下层,学成之后,秉承师训,创办或主持书院,热心教育,致力于文化普及,如钟震创办湘潭之一书院、钟如愚主持衡山南岳书院、吴雄创立平江阳坪书院、曹集主持白鹿洞书院、李埴讲学于夔州、周奭讲学于湘潭昆仑桥等等。(14)可以说,宋明时期在现实社会实际生活中向普通百姓从事文化教育事业的平民儒家学者多为书院学生出身。他们在发展地方教育、传播文化知识、普及儒家思想并由此而开发民智、提高国民(尤其是普通劳动民众)素质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宋代所以会出现“虽牧儿盍妇,亦能口诵古人语言”(15)的现象,与书院教育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密切相关。如果说宋代出现了上层文化向下层文化的转移(而理学又正是在这转移过程中兴起的),那末,书院教育则是这种文化下移的关键环节。由此亦可见传承和发展文化学术确为书院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而这一重要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理学的兴起、传承、普及以至整个宋学的繁盛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传承文化固然要靠教育来承担,发展文化和学术也要靠教育。朱熹指出:官学是“以追世好,取世资为事”(16),故其既不明修齐冶平之要,又不懂儒学之本。张栻亦认为:“今日大患,在不懂儒学,争驰乎功利之末。”(17)因此,书院教育把传播和发展儒学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把振兴儒学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带动了儒学的复兴。小而言之,书院成为传联发展儒学的基地;大而言之,书院成为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地。稽考历史,主持书院并对书院作出重大贡献的理学家,几乎都把书院作为传承和发展儒学、弘扬圣道的基地。宋明时期的一些重要儒家学派都是在书院形成的,如湖湘学派之于岳麓书院、陆象山心学派之于鹅湖书院、考亭学派之于考亭书院、东林学派之于东林书院,如此等等,无一例外。总之,书院担负着传承和发展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化学术的重要职能。
正因为书院自觉担负了此一重要职能,并造就了一大批平民学者,所以,宋代的学风为之一变。最突出的是许多硕学鸿儒致力于下层社会教育的勃兴,热心于文化和学术的普及。宋代大量的通俗童蒙读物及教材多出于名儒之手,著名的有吕祖谦的《少仪外传》、陈淳的《小学诗礼》、王令的《十七史蒙求》、胡寅的《叙千古文》、黄继善的《史学提要》、朱熹的《小学外篇》、方逢辰的《名物蒙求》等等,乃至今日仍然广泛流传的《百家姓》、《三字经》都是宋代童蒙所乐读的通俗教材。这些读物内容很广泛,涉及识字、道德、历史、诗歌、名物五大类。诚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者所评:其“意求通俗,词句不免鄙浅,然大要明白切要,使览者易知易从。”大批童蒙读物和通俗教材的出现说明了社会下层的文化的渴求和迫切需要,表明文化教育重心下移之趋势在宋代确已形成,也反映出由书院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士风已经影响到学风的转变。
三、南宋理学与书院教育
北宋时期,书院初兴,且甫一出现即产生了一些闻名全国的书院,但这些书院尚未与当时新兴的理学思潮结合起来,它们主要致力于补官学教育和传统私学教育的不足。朱熹、吕祖谦对此均有所揭示,他们认为:“予惟前代庠歑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而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若此山(指石鼓书院)、若岳麓、若白鹿洞之类是也。”18“窃尝闻之诸公长者,国初斯民新晚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生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是洞(指白鹿洞)为尤著,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19)
南宋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几乎所有的理学家都在创办书院或主持书院的教学,许多理学学术活动都在书院进行,大多理学学派也是在书院形成。南宋时期也出现过一些著名书院,但其所以闻名于世,与朝近赐额等恩遇并无关系,而完全在于它们成为那些著名的理学家、理学学派的基本学术基地。这样便与北宋有别,南宋的书院就与日益勃兴的理学思潮形成起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有机联系。至于理学家为什么会高度重视书院教育,则如前已略有点示的,是与其立志振兴发展儒学、传播和弘扬圣道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分不开的。理学家们向来不讳言其创办书院、重视书院教育的目的,如声称:
窃叹世降俗敞、学失师传。梏章句者自谓质实,溺空虚者自诡高明,二者交病而道愈晦。书院之建,为明道也。(20)
……祀事毕,俾幹(即黄幹)讲明先师教人之意,愚不肖何足以当此重理。念废学日久,政有望于讲学之益,故敢僭言之。窃谓先师之道本诸无极二五流行发育之妙,具诸天理人心,常行日用之间,存之则为圣为贤,去之则为下愚为不肖。……迨我先师剖晰毫厘,穷极幽渺,推明演绎,炳如日星,为学者虑至深切也。(21)
这些理学家创立书院、主持讲事,都声称是为了“明道”。而其所欲明之“道”,正是理学的根本学术宗旨。他们反对汉唐诸儒拘泥于对儒家经典的笺注训诂而不甚讲究道德义理、心性修养,认为如此不能“明道”。而理学的学术宗旨则是要将儒家伦理上升为“太极之本、二五流行”的宇宙本体,并以此作为儒家的“道统”。他们明确提出“书院之建,为明道也”,使书院成为其振兴道学、讲明道学的基地。由此可见,南宋理学家纷纷创建、主持书院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研究和传播理学的学术基地,而直接为专制王权统御着的官学以及被专制王权深深忌虑着的传统私学都不可能成为他们所需要的这种学术基地。这种儒家学说思想发展的需要是南宋理学和书院教育得以有机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学和书院的有机结合,使相互之间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首先是理学思潮从根本上影响、制约着书院教育,使书院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向题上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从而形成了自己能够于官学之外的风格和特色。兹仅举析三端:其一,唐宋以来的官学教育与科举取士相结合,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最终目的是应付科考以使士子能够走上仕途,官学教育因此而流为科举的附庸,出现了许多弊端,如“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导致“风俗日敞。人材日衰”。有鉴于此,理学家们为书院提出的新的教育宗旨,即要求恢复先秦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以道德修身、人格建塑作为最重要的目的。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谓: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张栻在《潭州重建岳麓书院记》中也认为书院教育的目的在于“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斯民”,故其在《孟子说·序》中要求书院学子须“潜心孔、孟,必求其门而入,愚以为莫先于明义利之辨”。他们都把道德教育、义利之辨作为书院的教育宗旨,这就奠定了书院以儒家伦理精神培育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唯其如此,尽管南宋后期书院教育也与科举考试有一定联系,但总体来看,大量书院仍保持着自身的教育宗旨,尤其是那些由名儒主持的书院更始终以启发良知、使士子“学为圣人”作为教育目的,并未因理学渐渐趋向官学化而使书学亦失去办学、施教的自主性。其二,北宋书院教学内容沿袭汉唐的传注经学,主要从事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诂及辞章方面的教学,而南宋书院则因教育宗旨的改变,其教育内容亦有相应变化。南宋理学家也很重视儒家经典,但他们在将“五经”作为书院基本教材的同时,更把“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纳入儒家经典系列,且其地位常高于“五经”,成为更为重要的教材。“四书”从此与“五经”並列,垂及千年,奉为经典,影响至为深巨。并且,理学家不似汉唐诸儒通过以名物制度的考据训诂来阐述儒经,而是直接强调儒经的道德教化意义,要求学子从儒经中“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22)。此外,南宋书院还以理学家们的著作作为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其中包括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张载的《正蒙》和《西铭》以及《朱子语类》等等,至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更是南宋及其后历代书院必读的教科书。其三,理学内部有不同派别,不同派别的理学家又有自己的思想。以书院为传播其学说思想基地的理学家们,有着各自的教学方法,要皆积累而成丰富的办学和培育人的经验,成为中国书院文化的重要传统,其中有不少至今仍给人以启迪。譬如,以“理”为世界本体的朱熹,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认真读书、泛观博览的途径来获取知识、培植学养,认为:“《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君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23)“格物致知”虽是朱熹的哲学认识论,但他用以指导书院教学时就使之同时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方。而从教学法角度看,“格物致知”论特别注重对外在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这使朱熹在指导书院教学时尤为提倡泛观博览的读书方法。与朱氏思想相异趣的陆九渊,在哲学上主张“心即理”,认为作为宇宙律、道德律的“理”只存在于人的“心”中,故其在教学方法上更注重“明心”、“立心”。在他看来,既然“天理”存在于吾心之中,那末就应教育、开启学子以反省内求为途径,从“吾心”出发来认识世界、体悟“天理”,而无需像朱熹那样以“格物致知”为求学方法和途径。在著名的“鹅湖之会”上,他力倡“以尊德性为宗”;而在其书院教学实践中,则一直主张“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24)。《年谱》记载陆氏在象山精舍的讲学活动:“先欲复本心以为主宰,既得其本心,从此涵养,使日充月明,读书考古,不过欲明此理、尽此心耳。”吕祖谦在理学思想上有“驳杂”的特点,在哲学李体论上既崇“天理”、又尚“本心”,而这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就是“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25)。他在书院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各派学术采取兼客并蓄的宽容态度,主张“大抵为学须当推广大心,凡执卷皆是同志”(26)。由此可见,南宋书院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丰富多彩,完全在于各具特色的理学思想对书院的影响和渗透。
书院对南宋理学思潮的推演亦有重大促进作用。举凡著名书院都是理学的重镇和基地:一方面,理学家们充分利用书院的特殊条件潜心研究学问,建构他们的理学思想体系;另一方面,理学家们又在书院培育传人、传播其学说思想,造就理学人材群体,形成发展诸理学流派,并借书院的特殊环境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使理学获得愈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当时兴办书皖最盛的江西、湖南、福建皆为“理学名邦”、道学传扬基地,这也反映出书院对理学的发展确有重要影响。限于篇幅,对此就不详加叙述了。
[注释]
(1)《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考》。
(2)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上》。
(3)《范文正集补编》卷五。
(4)所刊《遂宁县志》卷七《书院》。
(5)参据《岳麓书院志》、《白鹿书院久规模仪》等。
(6)《汉书·董仲舒传》。
(7)《新唐书·选举志上》。
(8)《老子注》,引自《道德真经集注》。
(9)《南轩先生文集·岳麓书院记》。
(10)《朱子语类》卷一0一。
(11)《南轩先生文集·雷州学记》。
(12)《朱子大全·学校贡举私议》。
(13)《宋史·陈东传》。
(14)详参《宋元学案》卷七十一,光绪《湖南通志》卷六八、六九,同治《湘乡县志》。
(15)《宋史·舆服志五》。
(16)《朱文公文集·送李伯谏序》。
(17)《南轩先生文集·答朱元晦》。
(18)《朱文公文集·衡州十石鼓书院记》。
(19)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见《白鹿洞书院新志》第六卷。
(20)《蒙斋集》卷十三《象山书院记》。
(21)《勉斋集》卷一《竹林精舍祠堂》。
(22)《朱文公文集·中庸集解序》。
(23)《大学章句·补格物传》。
(24)《宋元学案·槐堂诸儒学案》。
(25)上书《东莱学案》。
(26)《东莱文集·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