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计划内容页

专业培养计划

2024-07-02 13:04:02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1“卓越计划”在地方农业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方面的应用

目前,高校的常规模式为单纯的理论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课程,轻视实践内容,进而导致在当前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陈旧僵硬的实践教学模式。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制药、食品、农业以及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操作能力在产品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才则变得尤为重要。那么,高校在学生培养方面,就需要注重实践能力。而相关的专业实践课程,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农业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的特色的了解,也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为培养具有农业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尝试将“卓越计划”应用于生物工程专业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科研水平。

1.1理论课教学方面

理论课方面,将以教师的“教”的传统模式,改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课程模式,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例如,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严格考核学习过程,每次课都给学生设置开放性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针对生物热点和工程难点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者工艺流程。根据学生设计方案的合法性、安全性、环境效益、能源评价及经济效益给出设计成绩。每次课的设计成绩累计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50%。在此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1.2实验课方面

实验课,是大学最常见的实现实践技能锻炼的方法。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实验方法观察和了解各种现象,研究和探索各种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学会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材料,就某些特定问题进行观察、测量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得出或验证某些科学结论的课程。传统的实验课,通常是教师们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学生们根据拟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完成,这样通常实现的是一些单纯的验证性实验[2]。在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实验教学方面,在未来的课程中,努力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设设计型实验。例如,以简单的工程实际案例作为实践训练的内容,请知名企业的项目主师、总工为学生实践制定具体方案,使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更加接近企业要求。

1.3实习方面

通过进入公司和工程进行社会实习,使学生参与实践生产的过程,让他们了解实际生产的相关手段,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基于“卓越计划”的培养需求,应改进原有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采用校企联合培养,分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尽量做到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1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在校尽可能多的掌握理论知识。在企业这1年的时间中,主要通过企业指导学生解决完成各项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结语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发表电子信息论文-职称

“警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并不单纯是让学员用其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日常的交通管理工作,学员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在日常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各有不同,在面对具有极大偶然性的工作任务时可以使用“警学结合”模式中所积累的理论经验,而不是单一的理论指导。用“警学结合”模式来完善学员初期的工作实践经验,达到真正提高学员上岗后在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效率和质量。真正的“警学结合”模式是在实践工作和理论指导之间搭建一条通道,这一通道将弥补学员实践经验不足所带来的短板,而这一短板的补齐才是“警学结合”的真正效力所在。

一、在“警学结合”模式下对学科建设的理性认识

公安学科具有社会性、应用性、群众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公安学科建设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决定了“警学结合”的必然性,决定了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也必须走“警学结合”的道路。

(一)公安交通管理学科建设“从实践中来”公安交通管理的基础理论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实践的第一手资料作为建设发展的基础,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的形势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使得交通违法犯罪的方式、手段和特点不断变化,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随着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交通流的增加,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普遍成为焦点问题。路网不畅、设施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行车难、停车难、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对城市交通管理造成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已经变化的情况,并从中分析规律,找出对策,以此来指导实际工作。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只有从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的养分,才能不断创新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否则,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和交通管理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致最终失去生命力。

(二)公安交通管理学科建设“到实践中去”之所以要建设和发展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和公安交通管理学科,是因为它们能够指导实践,能够使公安机关承担起政治和社会责任,实现公安机关的事业目标。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目标是保证人们出行安全和保障道路畅通有序。交通管理理论紧密结合网络技术,开辟与道路交通相关的网站,设置《交通便民服务》、《出行安全服务》、《道路交通信息》等栏目。

在网站上发布主要交通干线的信息,及时提供动态的路面信息、行车指南、天气预报、交通地图、行车常识等便民服务信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结合学科理论,交警部门切实加强了交通组织规划,在主要路口、路段增设一批电子警察、电子卡口、信号灯;通过合理优化路口、优化信号配时、增加停车泊位、进行交通诱导、快速处理轻微事故、增设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措施,逐步形成集约、高效、安全、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这些技术大规模应用于道路交通管理中,有效、科学、合理地配置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极大地减轻了交管部门的管理压力,切实提高了道路通行率,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快捷出行的需求,为道路交通管理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提供了重要保障。理论和学科建设的生命力是否强大,不是由某个领导或专家来评判,而是由公安实践来检验。如果公安交通管理理论和公安交通管理学科不能指导实践,它必然会被淘汰和废弃。正因为这样,理论和学科建设不仅是公安院校所关心的,也是公安机关所关心的。

二、在“警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设立

(一)根据交通管理职业能力的需要,构建配套的交通管理课程体系在“警学结合”模式下开展交通管理教育工作,必须以培养交通管理工作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构建专业课平台、拓展课平台等,完成对交通管理工作职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的设置,既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必须对过去的道路交通工作手段、方式、程序有一定的了解,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工作规律,完备课程体系,并能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根据交通管理工作的岗位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专业课的基本内容是交通管理知识和交通管理技能,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这就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实践应用为主导,适应社会立法规范和先进技术的要求,把岗位核心知识和技能写入交通管理课程中。尤为重要的是充分吸收警务改革成果和典型实战经验。同时,对实践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模糊认识、困难和瓶颈也纳入教学内容,让学员了解现实工作,并启发、引导学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三)以实践调研工作为手段开发交通管理技能类课程课程开发人员必须通过对交通管理工作岗位职能的实践调研工作来了解实践中所需的技能,开发出能够切实反映交通管理实践技能的课程。

三、在“警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践教学

(一)科学安排学生的集中实践教学时间将入学的交通管理本科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由过去的最后一学期进行上调。原因在于学生在第四学年中,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东奔西走去应聘、面试,有诸多从业考试科目以及上岗培训课程,时间紧,任务重,将不会安心实习。如果在此学期安排大段时间的实习工作,可能会使实习工作名存实亡,形同虚设,不利于学生对个人时间的合理分配,对日后的就业工作无法起到良好的促进效果,甚至会影响就业。

(二)将实习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分阶段实习将入校的交通管理本科学生的实习工作安排由过去的最后集中实习调整为各学期阶段性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二学期,安排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实习工作,目的在于让学员们对交通管理工作在整体上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实践上的初始工作体验,更让学员树立安全意识。在执法工作中,保护他人的安全和自身的安全都非常重要,“安全”是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学员入学第四学期进行为期两周至三周的实习工作,目的在于使学生结合入校两年以来的理论知识进行中期的实践工作,把理论融合到实践当中。最后在学生入学后的第六学期进行整学期的实习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实习工作中,在实习工作中检验自己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并充分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现实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在经历三个阶段的实习后重返校园,回到课程学习中,这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以及在实践工作中自身的局限性。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为日后投身于交通管理工作夯实基础。通过这样的实习工作,使即将步入社会的警校学员学会交通管理工作的方法,了解交通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三)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有的规律,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在工作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出行人群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人们通过认识规律、通过感知规律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再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经验和认识,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有生命力。因此,毕业提前进行的交通管理实习工作,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在于通过在校学习转向社会实践,然后返回校园学习。这是一种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和升华模式,这种模式的优越性与创新性是让学员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社会的实习工作充分融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将个人的书本知识运用到工作实际中,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真情实景地了解到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威武雄壮”、“光鲜亮丽”的背后充斥着很多酸甜苦辣。通过个人的反思和每日的实习工作,使其更加明白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积极接受实习单位指定的工作任务,认真地完成各项实习工作,无论自身擅长与否,也要保持积极肯干的工作态度,只要认真去做,努力去做,就会逐步适应工作、学会工作,使其在思想认识方面有更为突出的进步。然后返回学校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完成这次由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学习的循环和升华之后,学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职业素质基本能够达到工作要求,具有一名正式干警的素质。

(四)构建完整的交通管理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满足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最基本的能力培养需求,交通管理专业必须形成一个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建设与交通管理实践工作对接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营造真实的交通管理职业环境,紧跟公安科技发展前沿,体现公安实用技术,在建设对接实训基地时要充分凸显“警学结合”的特性,按照交通管理工作的形势和环境来设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情、实境、实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在模拟完成交通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单项或综合技能的训练。要使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训”的作用,并使其逐步成为推进“警学结合”模式的实践领域。

(六)形成适应交通管理工作特点的实习模式为了适应交通管理工作常规性、服务性等工作特点,要求我们及时变革以往按部就班的固定毕业实习的方式,转向采取灵活实习的方式。要根据公安机关的实际需求,适时安排学生实习,形成开放性的实习教学模式,兼顾基层单位对交通管理警员补充的实际需要和提供学生进行交通管理学习岗位的现实要求。在提高了实习效率的同时,也使交通管理工作的实习效果更加明显。

四、在“警学结合”模式下交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无止境时展瞬息万变,各种科学知识日新月异,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融入交通管理工作的社会实践中,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使学生了解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业务技能,才能更好地投身于交通管理工作中只有多学、多看、多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各项公安业务技能。

(三)使学生认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理念实践是不断取得进步的基础,通过交通管理实习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交通管理专业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其在实习中克服急躁情绪,积极、热情地对待每一项工作。

(四)“警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培养学员总结经验、形成经验知识的思维模块,这一模块将弥补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理论知识指导所引发的理论性思维模式在交通管理的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交通问题是多元化的,有着极大的偶然性与突发性。在学员面对这些书本上没有的突发性工作任务时,理论便不能再满足学员在工作中的需要。警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产生的。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Abstract: Aiming at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this paper takes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nalyzes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Our program is positioned clearly to meet the logistics engineering talent demand after comparing with logistics engineering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dvantages of disciplines of ou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and positioning, curriculum systems of logistics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e built to embody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o combine with th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to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关键词: 物流工程;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校特色

Key words: logistics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program;curriculum system;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中图分类号:G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61-03

――――――――――――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2年物流教指委项目(JZW2012083)和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项目(A-2600-12-0000-19)资助。

作者简介:李军涛(1974-),男,湖北荆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 “第三利润源泉”的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备受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高校仅仅有72所[1]。由于各高校依托的基础千差万别,对物流工程存在着不同的理解,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且当前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着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的设置有很大的重复性和零散性,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持续进行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1 我国物流工程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缺乏系统;课程与教材不匹配;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

1.1 物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12月,简称高校物流教指委)多次组织和指导2024专家学者对国内各高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或修改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物流类专业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调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及外在环境制定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方向不明确,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欠缺,导致学生毕业后岗位适应性差。

1.2 课程体系中课程孤立,未形成课程群 物流工程高校教学计划大都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组成。物流工程类设置课程门类较多,系统性欠缺[2]。没有紧紧根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确定其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往往按照知识点知识单元课程课程群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的。这样所构建的课程体系过分注意了专业的知识点,而缺乏系统的整合,导致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

随着设置物流工程本科专业高校数目的迅速增加,物流类教材建设步伐尤为加大,各出版社、各层次的学校、各层次的编著者、各相关专业均竞相制定不同名目的系列丛书,虽一时缓解了教学燃眉之急,繁荣了图书市场,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良莠不齐,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3]。

1.3 实践环节独立零散,不利于能力的综合提升 虽然多数高校院校对物流教育越来越重视,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教学手段落后、实验室投入不足,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比较低,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过去,在相关的物流专业培养方案中,大多把实验环节设置在具体的专业课内。例如,物流信息系统、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第三方物流、运输管理等课程,每门课均设有6-8课时不等的实验课,实验教学显得很分散、不系统,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提升[4][5]。

2 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2011年上海市教委对我校物流工程专业进行了检查,为了促进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建设,加强本科生的培养,利于学生就业,我们根据物流行业人才需求要求,集中调研、明晰定位,对“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以及课程体系进行了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总结培养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其他院校成功的经验,本着体现本校特色的原则,通过多次开会讨论,听取专家意见,制定了新的 2012级物流工程专业新的培养方案。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比较相关院校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确定明确的培养方向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物流业的服务能力,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2010年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2024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现代物流是提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鼓励制造企业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分离物流业务,创新物流管理模式。可见,加强制造业领域中物流的研究与发展对降低物流成本,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根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2024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指导性文件中,2024物流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原则及基本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调研了物流工程专业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同济大学(定位:轨道交通物流)、上海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西南交通大学(定位:铁路物流)、大连海事大学(定位:港口物流)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定位:制造业物流)。本着错位发展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定位和食品学科优势,明确了我校物流工程专业的定位:培养面向制造业、食品行业所需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使之具备从事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以及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

2.2 课程体系中课程融会贯通,形成课程群 依据2008年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中2024课程的设置要求,以及我校《物流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定位,在对2024高校调研的基础上,我校把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梳理分类整合为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等三大能力培养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群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这一路线图逐步构建,具体操作逆向进行。由此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完全可以消除不同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也必将是一种比较优化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整体的优化。

根据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及我校培养计划中三大能力培养的要求,按照三大能力培养模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和调整。

①物流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

调整后,新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装备设计与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流机械制造技术”、“人因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物流装备”以及“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绘图”、“食品包装技术”。学分:28,学时:448。

②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

调整后的方案中,支撑物流信息集成与自动化能力培养的相关课程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数据库应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自动识别技术”、“控制理论基础”、“物流自动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化仓储设计与运营”、“冷链物流”。学分:2时:464。

③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

新的培养方案中,支撑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能力培养的主干课程为:“管理学概论”、“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与运作管理”、“现代流通学”、“国际物流学”、“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项目管理”、“交通运输工程”、“运筹学与系统工程”、“运输经济学”、“食品仓储与配送”。学分:29,学时:464。

结合三个能力的培养,调整后的培养计划中,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情况与教指委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对应情况,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也较好地满足了物流教指委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求,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匹配度好。

在物流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础上,本着“体现特色”并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错位培养”的原则,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原则,依托学校在“食品科学”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体现“食品冷链物流”学科发展特色,力求满足食品行业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直接体现专业特色的主干课为:“食品仓储与配送”、“食品包装技术”以及“食品物流管理”,“冷链物流”。学分:6学时:96。

2.3 综合实验的开展能力的提升 物流是实务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专业,因此学校的物流教育不仅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物流人才。物流实验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设定物流实验课程体系,并建设满足培养目标的物流实验室是其中的关键。新的培养方案中除了158学时的独立课程实验外,还有集中实践环节,包括“物流工程认知实习”(1周)、“金工实习”(2周)、“物流机械与技术课程设计”(2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设计实践”(2周)、“物流系统仿真”(2周)、“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2周)以及“物流工程毕业实习”(3周),“毕业论文”(20周)等实践教学内容,满足了三大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满足了物流教育指导委员会对物流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建立实习基地,直接和专业相关的4个企业签约学生实习基地,加强了教学与实践部门的联系,在学生实习环节的过程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将进一步提高,切实达到实践环节的教学目标。

3 结语

目前,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本文受物流教指委2012年基金课题(JZW2012083)的资助,上海海洋大学物流工程专业全体教师对物流工程培养计划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得到2024专家的肯定和鼓励,但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绝不是一劳永逸,应当根据时代市场的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慧.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8):80-81.

[2]王忠伟,庞燕.物流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6-148.

[3]马建,李晓霞,胡大伟,王来军.物流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思考[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2):111-113.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2-0100-02

1 引言

随着中国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企业人才储备状况面临巨大挑战,然而高校毕业生却面临找工作难。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具备的专业基础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设计和制造难题,不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基础上[1],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一批联合培养平台,加强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依据“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对各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以及行业标准从行业层面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专业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构建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

融合行业需求,编制机械工程学科教育知识体系 安徽理工大学依托特色鲜明的煤炭行业办学经历和办学条件,摸索构建适合煤炭行业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教育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工程专业知识、企业知识四个方面:通识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相对稳定;工程专业知识随煤炭行业机电装备发展逐步调整;企业知识随行业现状动态变化,知识内容随应用需求不断深入。

全面改革核心课程,动态配置自选专业课程模块,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 为适应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对机械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学校的“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正确处理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对应结合关系,结合本校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对不适宜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基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两项工程系统整合的基础上[2],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完善课程网络资源库,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和课外学习的资料;修订选修课程的设置,拓宽专业知识面;设置机械学科前沿讲座,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动态配置自选专业课程模块,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满足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基础上,增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比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系列讲座、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训练。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

秉承工程教育理念,建设工程能力训练体系 在科学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3],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部分课程及工程训练体系构架。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

在实践教学阶段,一方面要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即根据机械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联合设计三类课:与专业课程同步的验证性实验(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与教学计划同步规划的课程设计(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与课程体系同步规划的工程实践(工程实训、阶段性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验证性实验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设计可以强化学生构思、设计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理念,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工作指导思想,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模式,以服务化、人性化管理为核心,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以培养结果为导向,加强教学管理的绩效考评;以竞争为动力,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 “卓越计划”的实施措施

为确保“卓越计划”的开展和实施,贯彻落实国家2024工程教育的精神,必须积极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健全考核评定办法[4]。

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构建教学―科研、学校―企业双结合的实践平台;探索和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机制。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完善政策,转变观念,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拓思路,创新途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积极调整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激励制度,逐步完善工程型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等政策。

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联合培养平台 成立由企业指导教师参加的工程实践教育教研室,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校企实验室和实训中心资源,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教育。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推进大三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大四学生进企业工程训练力度,提升工程设计能力;以学科竞赛为手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健全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评定办法,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以“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为基础,结合对矿山机电行业的分析研究,确定知识体系,并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工程能力训练体系、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作为煤炭高校,安徽理工大学一直高度注重与矿企合作,强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进人才交流与培养,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自身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2]张洪田,叶树江.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59-60.

专业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中图分类号:TP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从近几年就业率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或无法就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对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教学模式的不合理。用人单位急于招聘到符合自身发展所需的计算机人才,但刚毕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不硬不软、适应期过长、博而不精”的缺陷。“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作为高职院校,更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

一、传统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培养目标不清楚,学术化倾向严重,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3)工程性缺乏和实践环节薄弱,产学研合作教育不到位。虽然开设上机实验、课程设计、实训等常规实践课,但知识点还是局限在固定的课堂理论上,系统的知识缺乏连惯性;(4)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教学内容陈旧,专业教学与市场脱离,课程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5)教师队伍缺乏工程经验,“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较少;(6)考核方式单一,考核的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的教学重点导向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能力的培养;(7)教学情境设计简单,只根据课程的内容划分教学单元,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实际目标。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讲授。(8)专业课理论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但与实践结合少,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深入理解平台,无法掌握专业技能;(9)教师无论是在课程研究方面,还是在授课和实践指导方面都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由不同教师讲授的紧密联系的课程之间也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

二、计算机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思考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

教育部工作的目标是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专业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基于以上目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以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仅培养他们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也应关注企业的人才结构与需求,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本着“优化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计算机实际应用型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是践行人才培养理念,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模式选择。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首先,应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其次,知识、能力大纲要真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中去实现。高职院校可实行“2+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所谓“2+1”是指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同时结合课程实验、项目教学以及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累计学习一年,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能力、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在企业学习阶段要有具体的“企业培养方案”。

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需打破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传统结构,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和以工程训练为依托,将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突破口,建立既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对于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面向应用”为依据,进行合理划分,引导教师组建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一体化团队。对于联系密切的课程组建课程群,利用课程群的整合,设计完整的实际应用项目,形成实践指导项目组,连贯地进行实践教学指导。例如: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与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整合;网页制作、、JAVA程序设计、C#以及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整合。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模块在实践中的交叉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小型项目,设置项目集成型实践。实践课程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学时的有效性,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以课外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

(三)创新并建立基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计算机专业应建立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建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企业实习基地。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从校方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设计实践课程。学生到企业去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的,而不应是添乱。计算机专业应开展以企业实际任务为基础的模块化课程建设,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建立课程标准,课堂采用情境教学、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将整体课程知识点分解于模块化任务的教、学、做中,创建“项目型课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与技能。针对实际应用性强的课程,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企业的应用,创建“培训型课堂”。学校应积极创立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一方面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社会需求对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降低取得可用人才的成本,最终实现校企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

(四)建立应用型“卓越工程”实践模式

为了更好的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可以建立校内虚拟软件公司,在学生真正进入到企业实习前,需要在虚拟软件公司工作。教师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设立不同的部门,学生采用招聘方式被录入公司,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及就业方向等方面,学生被应招到不同的部门,完成软件设计、网站开发及项目测试等工作。教师可以与企业联合,承接小型项目,建立仿真公司,学生可以免费或是以较少的报酬为其设计软件管理系统、网站等。从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到熟悉业务,这些都是课堂上无法真正练到的,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可以得到职业素养的锻炼和提高。学生在这种模式中不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自己任务,而是真正投入到工作状态,以团体的形式独立去完成某个项目开发,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体验企业工作环境,学校需要单独建立一个仿真工作室,桌椅及电脑等设备的摆放也要按照公司的模式做,学生可以自主的掌管该实训室,但必须确定一个负责人。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整个“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大力引进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优良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鼓励并为青年教师参与工程实践创造条件。建立校内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工程教师师资队伍,坚持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既鼓励有实践经验、有学术水平的工程师到学校兼职任教,又鼓励计算机教师到企业兼职,达到知识技能互补、相互学习提高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如果不改革,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许多高校因为计算机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不断压缩专业、压缩招生人数。如果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模式来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生毕业后会基本具备用人单位所需五大能力: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施卓越计划是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要进一步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办法和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最终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成功模式推广应用到高职院校的所有专业。

参考文献:

[1]周秋生,马俊海.构建工程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J].测绘工程, 2008(2)

[2]孟正大.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加强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S1)

[3]黄维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4]王小青.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8(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