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文案策划内容页

合同管理策划(甄选5篇)

2024-07-02 17:02:01文案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同管理策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策划 目标 合同分解 组织 责任分工 计划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管理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批准的费用内,交付符合功能需求、技术性能规范要求的成果。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项目管理的任何策划失误都有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项目管理策划作为项目管理的依据,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1 项目管理策划的类型

项目管理策划根据项目管理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为业主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为设计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以及施工单位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其中,为业主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最为普遍,所涉及的问题最多,也最复杂,需要系统运用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本文所述内容主要是针对为业主服务的项目管理策划。

2 项目管理策划的内容

项目管理策划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解、项目合同分解、组织架构的建立、项目管理目标的策划、项目管理责任分工策划、总控计划分级管理、管理制度建设等工作。解决项目管理“做什么” 、“谁来做”、“何时做”、 “怎么做”的问题。

2.1 项目管理目标策划

项目管理的目标,是项目管理公司接受业主委托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的方向,解决。项目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五大目标,项目管理工作将围绕这五大目标而开展,并随着项目工作的逐步推进,而相应调整。各目标的主要内容如下:

质量目标:1、质量达到国家质量合格标准,2、项目技术性能、功能最大限度满足业主功能需求。

进度目标:工程形象进度节点完成时间,如完成正负零以下工程的时间,完成结构封顶的时间。

投资目标:工程结算合同价不超工程概算总额。

安全管理目标:杜绝死亡事故、特大、重大伤亡事故,创建文明工地。

环境保护管理目标:不发生环境事故、事件。

2.2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解

项目管理工作内容分解是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功能需求、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特点等,分工程实体与管理工作两个维度进行分解,以便帮助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确定和有效地管理项目的工作,清晰地表示各项目工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展现项目最主要工作内容,说明为完成项目所必须完成的各项管理工作。如竖向维度为工程内容,包括:施工类、设备采购类,施工类又具体分为:建筑安装工程、幕墙工程、室内二次装修工程、智能建筑工程、人防设施安装工程、钢结构工程、白蚁防治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永久用水用电工程、高压变配电及外电工程、燃气工程、园林绿化工程;设备采购类具体分为电梯采购、发电机采购、空调主机采购、厨房设备采购、会议灯光音响、其它甲供设备材料。

横向维度为管理内容,分为报建工作、设计管理、招标管理、施工管理、投资控制等。

2.3 项目合同分解

目前综合性的建筑工程,往往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的专业面广、参建单位众多;一个项目往往由若干个不同的合同组合构成,在项目管理策划时,要在前期做好合同分解工作,如首先将合同分为设计勘察类、咨询服务类、施工合同类、设施采购,设计勘察类又分为:建筑安装设计合同、幕墙设计合同、室内二次装修设计合同、智能建筑设计合同、地质普勘委托合同、地质详勘委托合同、基坑支护设计合同、园林绿化设计合同、高压变配电设计合同、通信工艺设计合同、燃气工程设计合同等。合理分解合同有利于招标、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开展。

2.4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在项目管理中,根据项目特点选择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是在组织上保证项目实现总体目标的关键因素。

项目组织通常包括职能式、项目式、矩阵式和复合式等形式,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所具有的唯一性、一次性、产品固定性、系统性、风险性等特征,项目式的组织形式更有利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是目前通用的较为合适的组织模式。

2.5 项目管理责任分工策划

项目管理的精髓之处在于其对所有的项目(无论大小)都进行了清晰的执行。责任分工界面的界定,责任分工不仅仅包含了:人力资源的职责、岗位,还要包括对项目的范围、成本、时间、费用、风险的制定,好的职责分工其实就是一个好的总控执行规划。

为了解决参建单位之间职责不清晰的问题,首先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责任矩阵,左侧是项目基本工作包WBS,通过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沟通管理,这样子作出来的分工才更加的合理和清晰。

2.6 项目管理总控计划

项目管理总控计划是其它各子计划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对项目总体计划的规划,它从整体上指导项目计划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协调所有项目计划的文件,帮助指导项目的执行和控制,并作为二级计划、三级计划的编制依据,其他各级所创建的计划可以认为是整个项目管理总控计划的补充部分。

在项目计划管理中,项目经理必须运用项目整合管理技巧,用来自建设项目方方面面的信息,与项目团队以及其他的干系人一起工作来创建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项目经理负责指导项目的执行并理解整个项目。一个综合性的建设项目,可以按下图进行计划总控管理,分别编制各级计划,并定期评估、调整。

图-1 计划总控策划图

2.7 项目管理制度策划

项目管理制度是项目成功管理的主要支撑之一,是为了达到管理目标,需要项目团队成员遵循的一些程序规则、规程和行为的规范。常用的项目管理制度应包括:沟通制度、考核制度、工作流程等。

总结:

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策划能力不仅是进入项目管理市场的敲门砖,也将是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管理目标的保障,同时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做好项目管理策划,将为后继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管理基础。

合同管理策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发项目;工程策划;总平面;建设单位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亦指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前筹策的重要性。地产项目开发有资金密集、施工期长、建设环节多而且复杂的特点。同时受政策调控、市场竞争等因素制约,存在比较多的不确定性和相对较高的风险。因此地产项目开发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销售、研发和工程管理等统筹策划。目前,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销售策划、产品研发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而对地产项目开发中工程管控的研究和制度化尚显不足。

近年一些知名的地产开发公司在工程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工程管理体系,其中不乏有“特色”和“亮点”的经验,非常值得在我们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就予以借鉴。

1.工程管理策划作用

为促进工程质量、成本、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工程管控目标的实现。进行工程管理策划,而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统一安排。

进行工程管理策划,可从工程管理角度对分期分区划分、施工图出图顺序、选材定样时间和建筑、结构、安装形式选择提出具体要求,促使建筑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发展总目标的要求。

进行工程管理策划,可从工程管理角度对工程标段划分、工程分判(是指标的物的分解和合作方的选定)和甲供材采购、工程成本控制等合约管理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促使建安成本管理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成本控制总目标的要求。

工程管理策划,应从工程角度对销售区的部位、分期开盘销售、销售货值等限制提出建议,促使营销计划能更好地满足开发公司销售指标要求。

进行工程管理策划,可使施工各阶段的总平面布置更加合理、有序,为施工期间安全文明管理奠定基础,使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能在工程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得到更好落实,使项目开发进度能按照公司总体进度目标全面如期推进。

2.工程管理策划时间及适用范围

在《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公司内部评审和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完成后,项目公司应根据《项目定位报告》、《规划设计方案》等项目文件,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管理内容进行总体策划,编制《项目工程管理策划报告》。

3.工程管理策划内容及相互关系

工程管理策划包括总平面布置、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成本、安全文明施工、项目公司架构及运作模式、公司内外关系协调等策划内容。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成功的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在质量、进度、成本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因此工程管理策划中的总平面策划、进度管理策划、质量管理策划、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划等主要内容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体地说,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文明管理策划是总平面策划的主要依据,各阶段总平面布置也是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相关内容的体现。

4.《项目工程管理策划报告》的核心内容:《总平面管理策划》

4.1总平面管理策划概念

总平面管理策划是在设计方案及营销针对项目分期开发意见基本确定的前提下,以施工总平面规划为依据,建设单位项目公司根据项目开发进度,分阶段对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调整、补充和修改,明确总包单位分区、土方平衡、临时施工道路组织、施工顺序等内容,以作为本项目合约策划及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据。简单概括,总平面管理策划是从建设单位工程管理的角度进行项目的施工总平面规划,区别于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总平面布置。

4.2总平面管理策划作用

总平面管理策划是工程管理策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合理、前瞻性强的总平面管理策划可以有效地降低项目成本,保证项目开发进度。总平面管理策划作用具体体现为:

4.2.1 前期规划,事前沟通,利于建设单位各部门梳理思路,形成共识

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甲方工程管理提前介入非常必要,通过项目总平面策划,与研发、销售、成本等部门事前沟通,对工程的施工步骤、交通组织等形成共识,利于各职能部门及时有效相互配合。

4.2.2 作为合约规划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

总平面策划中的内容基本都与工程成本2024这些内容要在相应的合同条款上体现。如:临时施工道路、材料堆场、机械布置等内容应作为总包单位招标的依据。在招标时明确与造价相关的条款内容,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措施费变更,便于控制成本;总包单位分区、土方平衡调配、施工工序穿插等内容对合约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总平面管理策划也是后续进度策划、质量策划、安全文明施工策划的基础。

4.2.3 作为现场安全文明管理的重要依据

总平面管理策划作为总包合同的附件,明确雨、污排放方式、沉砂池、排水沟具体做法等安全文明措施,以上内容总包单位均在措施费清单内逐项报价,建设单位要求总包单位落实安全文明措施时,既有具体项目、做法又有相应清单造价,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5.结束语

合同管理策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铁 WBS 平行承发包模式 合同体系

由于地铁项目投资庞大、工期长、专业系统复杂、风险高,涉及的单位和合同数量众多,并且建设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靠合同体系来维系的,在工程建设前期工作中进行合同体系的研究与策划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是十分必要的。地铁工程合同体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同体系的策划、建立和协调,是项目造价管理、进度管理和招标策划的基础,是项目建设模式与项目管理思路的具体体现。

一、合同体系策划

合同体系策划是指根据工作结构分解出工程项目范围内和实施周期内的全部工作,根据业主确定的承发包模式对每个合同承包范围进行初步划分,构成工程的合同体系 合同体系策划要尽量做到工程项目内容落实到各个合同中后,没有漏项[2]。

二、合同体系策划过程

合同体系策划的基本过程是首先确定项目的总目标来确定项目的实施策略和项目管理模式,根据合同的目标进行项目的结构分解,对分解后得到的项目工作进行分类和打包,形成合同体系,本文以平行发包模式为例来讨论地铁合同体系策划的过程。

1.合同体系策划目标的建构

地铁项目合同体系策划之前,要对项目的目标进行分析,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最终实现项目目标,策划要围绕目标进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对各方案的比较与选择业主的目标,产生具体的项目目标体系,在对方案进行合同体系策划的时候,要把项目目标体系与合同体系相关或者需要通过合同体系策划来保证实现的目标列出来,以形成合同体系策划的目标体系。

地铁项目的目标体系一般包括:向社会提供满意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创造经济效益。合同体系策划的目标体系包括2024质量、费用、时间和环境协调等具体的目标。

2.地铁工程业主WBS分析

确定了项目建设模式与管理的实现方式后,要对项目专业工作分解与打包,根据确定的承发包模式,形成具体的合同体系。

(1)WBS概念和意义。WBS(工作分解结构),是通过逐级分解,把项目可交付成果和项目工作分解成较小的,更易于管理的独立活动。通过定义这些活动的费用、进度和质量,将这些活动的责任赋予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建立责任体系,达到控制项目的目的。

对于合同体系策划而言,WBS是合同体系策划的重要依据。合同体系策划时,须把项目所有的工作都考虑周全。运用WBS建立的合同内容结构图,能够反映各参建方之间的合同关系,通过合同分解图能够清晰的了解一个项目有哪些合同,每个合同的投资报价,以及项目各参建方的合同组织关系。

(2)地铁业主WBS。地铁项目是由多专业、多工种组合而成,众多工程活动组合成了整个建设过程。建设实施过程又可分为相互联系的过程和阶段,为了合理安排工程活动,加强地铁工程的管理,可通过WBS将建设活动中的各项工作活动完整的分解,以合同决定参建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所承担的工作范围,将策划的内容和结果以合同呈现。

3.承发包模式的策划

承发包模式的选择是合同体系策划中重要的一部分,业主根据WBS,将不同的工程活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来确定承发包模式。对于承包模式的选择,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业主的需要,双方的实力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确定。

在设计方面,推行在总承包的基础上,一家牵头,多家共同设计,可以综合各家设计单位的强项,做到优势互补,业主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使得项目设计的整个风险得到分担。

施工方面,根据以往地铁项目的实例证明,技术资料相对完备,方案较稳定的情况下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更利于减少变更和降低成本,值得大力推广。

采购方面,地铁项目的材料、设备采购的供应协调,质量责任的认定,运输、交货管理和价款支付是合同策划的重点。采购要与工程施工过程相协调,保证多批次和连续性,涉及的参与方较多,合同也较复杂。

三、平行发包模式合同体系的建立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铁工程采用平行发包模式。平行发包模式按专业进行打包,可以是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等各个发包,也可以相互结合分别发包,然后形成合同体系。通过WBS,以平行发包模式为例,结合专业化分解的WBS,建立合同体系。

四、合同体系的协调策划

地铁这类大工程要签订各类合同几百份,包括业主与参建方签订的主合同,承包方订立的许多分合同,这些合同构成了合同体系。根据WBS,只要完成各个合同,就能实现总的目标。要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要对合同体系的建立和协调做出计划和安排,以免各合同之间不协调而造成失误。合同之间关系的安排和协调通常包括以下内容[3]。

1.技术上的协调

地铁项目技术复杂,主合同之间设计标准要保证一致性,各专业工程间有好的协调;各合同定义的专业工程间要有明确的责任界面和合理搭接。

2.价格上的协调

合同体系策划时,业主可以将投资分解到各个合同中,防止超算,控制投资;设计阶段对工程总投资影响较大,地铁工程可以根据结构和配备的类比性进行限额设计;承包商在估价前可先向分包商询价,进行洽谈,在分包报价的基础上考虑管理因素做为总包报价。

3.时间上的协调

各个合同确定的工程活动不仅要与项目计划的时间要求一致,而且它们之间时间上要协调,各种工程合同形成一个有序有计划的实施过程。

五、结论

地铁合同体系策划是在项目WBS基础上,对工程项目范围内和实施周期内的全部工作,根据项目条件和业主要求转化为相对应的各阶段,各专业的合同,合同相互联系,架构成完整的合同体系。由合同体系的策划,确定合同体系的主要内容,承发包模式的选择,合同类型的确定为减少矛盾和争执进行的合同体系间的协调等,总体策划目标是促使各个合同能够圆满执行,保证项目成本、进度、质量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合同管理策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结算;管理;预算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1

项目结算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生产、技术、经营等多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项目结算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1]。

一、项目结算管理概述

项目结算是指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或补充协议)进行的工程合同价款的结算[2]。项目结算分为项目工程的定期结算、阶段结算、年终结算、竣工结算。

二、项目结算管理工作的要点及措施

结合项目自身特点,结算管理工作的要点是必须加强项目的合同管理、预算管理、施工现场管理及竣工结算管理,如果能够有效的管控好以上各项基础工作,我们的项目结算管理就不可能是无源之水,相反一定能够水到渠成[3]。

为了做好结算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最主要的是应该将商务策划工作融入我们实际管理工作中,同时结合结算管理工作的四个要点,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策划意识就能保证项目结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提高投标策划意识

投标阶段清单报价时将策划融入进去,采用不平衡报价,中标后再对此专项策划,找准策划点,集中一点发力,确保策划项顺利实施。中标后在签订施工合同阶段,为了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需要仔细研究合同中的各种条款,针对每一板块,由负责相应板块的工程师研讨,最后统一由富有经验的合同洽谈人员把关。然后再对合同进行合同交底,公司合同管理人员对项目相关人员合同交底时要及时、全面细致,能够使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全面履约[4]。

2.提高预算策划意识

“把预算当做结算来办”,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结算管理工作的好坏。越来越多的施工总承包合同约定:结算价=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合同价+定额计价模式部分核对定案后施工图预算价+合同约定的合同价款的调整项。预算是结算的一部分,同时预算是中间进度款支付的依据,故做好预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预算的时候当做结算来办,预算阶段,深入策划,将预算的项指标全面提升上去,为结算打好坚实的基础[5]。

3.提高施工过程中策划的意识

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目标核心是通过成本管控、策划,提高盈利能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项目开工后要进行策划,策划围绕合同条款、工期、质量、签证变更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确认好实施方案。此方案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策划实施的指导依据,并在过程管理过程中重申、明确好分工及责任人和对其落实情况进行公示[6]。

此阶段为项目施工阶段,项目主要的工作围绕找降本及寻找签证点,主要是通^以下几点来进行:首先是提升预算员及其他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其次是做好施工前的现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为后期工作做准备;然后是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过程管理意识,尤其是成本管理的意识;最后是及时搜集相关资料,归类整理,做好现场的签证索赔工作[7]。

4.提高竣工策划意识

项目运营过程中实施好投标前策划、编制预算时策划、过程中策划后,在项目竣工后,项目组织好熟悉施工现场的技术力量及全过程管理的造价人员,整理出全套的结算资料。编制竣工结算书的时候,将前期的策划及留存的资料进一步融合,及时编报出完整而又合理的竣工结算,做好对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审计的全部协调、配合、准备工作[8]。

三、工程项目的结算要素

1.建议工程项目长期配备经营人员1-2位,具体视项目复杂程度进行配备。这样的经营配备为完善项目成本控制和工程项目的结算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9]。

2.建立并完善工程结算管理机制。为使工程结算工作得以有章可循,企业内部必须建立相应的结算管理机制,做到制度规范化、操作电算化、审查严格化和市场科学化。

3.适当建立激励运行机制。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所盼望的是工程项目结算值达到了企业目标的期望值,故项目结算管理企业在各项经济管理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所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想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企业的目标值,从企业内部产生动力,建立适当的结算管理激励运行机制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在工程项目的结算管理中,监督手段也是不可缺少的,除了适当的激励运行机制外,监督的关键就是为了因弥补内审的而存在的各种缺陷。

四、结语

项目结算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结算管理工作对项目、公司的运营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对项目阶段性结算的管控,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度情况,企业能够统一谋划,统筹安排;其次加强对项目的结算管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内部运营成本,资金快速回笼,资金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再者项目为实现企业经营收益最大化,规避经验管理中的风险,可以通过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手段,而项目结算则是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故要求每个项目造价人员都应该将结算管理当做工作的重点来做,提高四个阶段的策划意识,为项目竣工结算时时刻刻准备着。

参考文献:

[1]王翔宇.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结算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11):54-55.

[2]李志中,杨柳.加强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结算管理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5(21):227-229.

[3]李明.项目结算管理平台的研制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5):3552-3553.

[4]王剑辉,赵阿宁.加强地质项目结算管理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5):47-49.

[5]李立芹,鲁黎明,卜贵鲜.镉胁迫对烟草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0(5):35-37+41.

[6]瞿晓伟.浅析工程项目的结算管理[J].建筑经济,2008(S1):363-364.

[7]李敬章.浅谈目前政府投资项目中建设业主的工程结算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2006(9):308-309.

[8]胡家端.工程项目结算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石油,2000(3):56-58.

合同管理策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发达国家;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2-

1.发达国家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类型

就美国、英国、日本三个国家来看,它们分别形成了宏观调控型、法规导向型和综合管控型等不同的土地利用政策特色。

1.1美国:宏观调控型

美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大致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用地增长管理规划3类以及区域级、州级、亚区域级、县级、市级5个层次,县级规划和市级规划是对辖区内的土地利用在数量和空间布置上起到调控作用。同时建立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定程序,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引导城市的发展,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控制土地开发的区位速度、公共设施的服务水平。

美国的土地规划管理系统表面上是分散的,国家对规划不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也不强求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绝大部分权利集中在地方政府手中,管理也是由地方政府负责。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来约束、引导、影响地方的土地利用及规划管理,其核心与实质在于:宏观控制、科学开发、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

美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以尽量减少由于土地私有制而引起的土地利用中的矛盾,鼓励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化。虽然不存在独立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但美国土地利用规划都是其各层次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把土地规划视为公共规划和社会控制的一个方面,是其社会和经济计划中最重要的规划。

将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的区划与建设标准及相关规定结合在一起,将使用权编制与实施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事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既有利于执行,又方便使用。

用地区划覆盖全市,全纽约市按限制性用地号、区划图号、街区号和地块号四个层次组成编号等系列。并在全覆盖的前提下,按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开发状况予以区别对待。

在严格的控制之中留有机动灵活的余地,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对土地使用和开发强度的冲击,并随发展变化而不断补充和修订。按照发展的需要及势头,及时划出“特殊目的区”进行专门区划。既防止出现空白而造成开发失控,又配合新情况而采取应变手段。

1.2英国:法规导向型

英国国土总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自1066年以来,英国的土地在法律上都归英王或国家所有,个人、企业和各种机构团体仅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英国1947年通过的《城镇和乡村规划条例》规定,一切私有土地的发展权即变更土地用途的权利归国家所有,土地所有人或其他人如欲变更土地用途,在进行建设用地开发前,必须先向政府以缴纳发展税的形式购买发展权。

英国城市土地规划包括法规体系和执法系统。其立法系统包括制定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法案和编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开发规划;其执法系统则是指以签发规划许可控制地区的土地开发活动。

英国规划法明确指出,由于市场本身无法产生一个合理的、有效的土地使用机制,除少数例外,所有的开发与建设必须通过规划得到政府的批准。英国法律规定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还必须有三个月公众参与的阶段等法定的公众参与程序。形式有公众评议、公众审查、公众讨论、公众审核、公众意见等等。2024城市规划方面的分为规划和强制执行。

1.3日本:综合管控型

日本的土地利用通过国土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基本规划进行宏观管理,并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使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结合起来。其特点是着重于宏观的综合管理,同时实行间接的微观调控。

日本土地规划体系由国土综合开发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基本规划和城市规划等构成。为确保公共事业建设所需土地,日本制定了整备计划,确保土地开发顺利进行。为缓和土地供需矛盾,日本鼓励建设高层公共住宅。同时,大力开发地下交通,发展地铁体系,努力扩展土地经济供给能力。为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日本实行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严格控制农地转用。

另外,日本建立了一整套土地交易管理制度,主要用来限制土地交易,以直接控制某些地区的地价水平及土地使用为目的。日本的都、道、府、县各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行政区范围内确定“限制区域”。

2.美英韩土地管理政策的基本特点

从美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演变来看,均经历了主要从农地管理到开始分功能、分产业、分地区管理的阶段,而又呈现出不同的管理倾向性。

2.1美国:政策灵活变动

从美国政府200多年来土地资源政策和法令的变化可以看出具有以下特点:

土地资源管理政策的演变以对农地管理为主线。美国土地资源管理政策自建国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1776年至20世纪30年代,为鼓励西部开发,期间大量土地被转让。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实行分区制控制土地使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保护自然资源环境,控制农用地向非农用地转换。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保护农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公众健康安全和福利。

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从重开发到重保护,强调政策的灵活性。由重开发转为重保护:由于西部掠夺式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生态脆弱。20世纪30年代以来开始注意广泛的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农地保护: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政府就一直注意城市化过程中的农地保护问题。1981年农地保护法特别强调了对农地的保护。强调政策的灵活性:美国宪法将土地使用的管理权赋予各州,在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上具有很大灵活性。在农地保护方面,不同区域公众的干预程度各不相同,农地用途变更存在着区域差异。重视市场手段应用:美国联邦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体系是行政与市场配置土地的混合体系。从土地资源进入市场的过程来看,要经过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估、司法审查和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复杂的程序。

2.2英国:分类指导规划

英国在中央一级没有统一的土地管理机构,而是实行土地分类管理,并由下级相应机构执行土地管理职能,如副首相办公室主要负责住房政策制定,环境、食品和农村事业部负责农地和农村发展用地,林业委员会负责森林管理和统计,土地登记局从事土地所有权的审查、确认、登记、发证以及办理过户换证等。

在土地市场经济中,英国政府以指导性计划、法律、经济政策等间接手段指导和干预土地市场,土地市场发育比较完善和成熟。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次。中央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包括制定各种相关的法律、条例和法令,通过立法使土地经济活动行为法制化、有序化;实施无偿或有偿资助政策和减免税收政策,通过各类经济计划和税收政策(如废地复垦基金、城市计划开发费、工业商业改善区基金等)干预土地经济活动;建立国有化开发机构和公共组织干预土地市场经济行为等。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包括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审核批准“规划许可”和强制征购土地三个方面。

2.3韩国:积极调节供需

韩国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为解决土地资源与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之间的矛盾,韩国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管理政策,其主旨是根据国家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节土地供需。可分为三个阶段:

1948年到20世纪50年代。韩国新政府成立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实施土地制度改革。核心是清算殖民时期的租佃关系并重新分配农地,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农地分配,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原则;二是财产权的保有和限制,以此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1962年韩国开始实施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全面进行蔚山工业区和京釜(汉城―釜山)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其时的土地政策也主要是围绕上述开发事业制定,偏重功能性而忽视了调控性。20世纪70年代后,继续为支持经济持续成长而制定各种2024土地法律,土地政策游离于调控土地投机和活跃房地产市场之间。80年代后进行政策调整,侧重于稳定价格及调控投机。此外土地开发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1980年《住宅开发促进法》的制定使得公营开发事业开始替代土地区划整理事业。1989年以后,为纠正由地价暴涨而引起的分配不公平现象,韩国政府制定了3大公概念法,从多层次入手调控投机,强力下调房地产价格和地价变动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90年代中期开始采取需求调控政策与供给扩大政策齐头并进的办法,积极调节土地的供给和需求,确保土地市场透明度,及时掌握土地市场动态,从小范围的、对症下药的、直接的需求调控政策转化为大范围的、根本的、间接的市场调控政策。1998年以后进入开放化及先规划后开发时期,逐渐重视针对产业发展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

3.发达国家工业用地管理政策比较分析

从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发达国家工业用地管理的情况来看,均具有严格法规基础上结合市场交易和产业发展而进行适宜管理的特点。

3.1管理相关法规

国外对工业用地实行管理的基础是各种严格的法律法规。例如,韩国《国土利用管理法》是其最基本的土地管理法律,其中对工业用地的管理特别作了详细规定:(1)对工业用地的交易严格实行交易许可制和申报制,即在指定管制区域,一切土地交易、土地分割行为均须由政府审查其利用目的和价格并配发许可证。(2)规定交易面积的许可下限。如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域内的住宅地域、商业地域为330m2,准工业地域、绿地地域为600m2等。(3)若申报价格在基准价格一定水平以下时,劝告申报者按基准价格以上的价格再申报,或由政府经营的土地开发公社使用先买权,按申报价格购买。目前韩国实行的土地交易制度是为抑制地价飞涨及土地投机而专门制定的。

日本也实行土地交易许可制、申报制及交易规制制度。而美国和加拿大对工业用地的管理则主要依据《城市规划法》的分区限制以及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3.2供应和定价方式

韩国对工业用地价格的定价方式,是采用开发公社指定估价机构进行的价格评估值及居民指定估价机构进行的价格评估值二者的平均值来进行定价的。而土地供应主要是采取企业立地(团地)、计划立地(团地)等方式,由国土开发规划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工业团地的开发个数及位置。

目前,韩国土地公社对于工业团地的供应方式采取再开发,即走内涵挖掘的道路,其再开发的条件:(1)建成20年以上;(2)随着城市化进程,其城市周边的发展必须以土地再开发为内容来满足现代产业发展需要。同时,针对国内工业地价高涨的现状,目前韩国政府正积极以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对土地首次实行“年租制”,以较低租金来吸引国内投资转移回国和国外投资。

美国对工业用地的供应主要有如下方式:(1)工业用地进行分级供应,即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确定本区域内的工业用地总量,并绘制工业用地地图,将工业用地分成不同等级分别供应;(2)计划性供地和定期审核,即以上所确定的工业用地地图及利用方式都须交由相关机构及民众进行审核和听证;(3)平衡工业用地供给措施,即政府加强其与用地部门间的对话,提高工业用地需求意识,地方政府、私人企业、利益相关的居民都要共同监督工业用地的供需机制。

3.3管理模式和工具

国外对工业用地供应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公开拍卖、招投标、其他方式),使得工业土地所有者(共有、私有)找到合适的工业土地取得者(企业、开发商)。而交易的平台包括网络和中介组织,其政府所实行的管理是通过规划、用途管制及市场监控来实施的。

加拿大对工业用地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完善的用地战略计划,对存在的工业用地地段和可能扩张用地的基础设施进行重新审查和规划。工业用地出让模式是公司制,对待出让地块信息采用各种途径实行综合、完整的信息披露,对招投标的要求也很全面,同时采用综合评价的原则,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素质。

而在美国,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和法规手段管理工业用地的交易,其土地市场是一种“准完全竞争性”市场。同时,针对自身市场特点,采用一系列与之适应的辅助措施,以保证市场实行的效率。

4.发达国家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借鉴

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与中国在资源状况和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区别,但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根据以上分析,报告总结出当前土地政策管理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4.1耕地保护应以土地农业生产能力的保护为核心,加强监测

在美国,耕地数量是否足够以及是否需要各级政府通过公共政策来保护高质量农地的争议持续了30多年。这从侧面反映出2024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信息十分有限,同时说明对于耕地保护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这一问题在我国同样存在,因而应加强这方面的科研与监测工作,建立耕地保护监测系统,重视产业升级后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4.2土地管理政策应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续性、多尺度性和适当的灵活性

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变迁,土地政策不能一概而论,制定政策时尤其应注意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上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即全方位考虑土地资源对于产业发展的合理配置。在报经政府批准的前提下,可允许一些省市根据其特殊的资源情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结构和战略以及实际需求制定一些处理土地利用问题的方法,增强政策的灵活性。

4.3土地管理政策应注重与其它政策的衔接,通过全面综合调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在美国,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主要通过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来实现,在规划的制定上,政府会与多部门进行沟通,加强合作,综合考虑各种政策之间的衔接性,使得土地管理更加具有方向性和宏观性。

4.4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土地资源管理应充分运用市场手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