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华民族 5000 年灿烂文化的丰碑。岭南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群众基础良好。在国家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和深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2024部、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及深圳市卫生、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医资源配置有较大投入, 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科教工作成绩斐然,中医行业管理力度加大,基础内涵建设得到夯实,中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管理体制改革、医德医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部分指标处于全国或全省领先地位。
1. 中医立法的背景
为了使我市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根据中医立法工作计划安排,2006 年 1 月 11 日至 18 日,市卫生局与市法制办联合组成调研小组,就我市中医事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法律障碍、立法需规范哪些法律关系等问题,采取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在市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2. 市内调研的基本情况
在实地考察和召开座谈会期间,各层面的中医从业人员均一致认为我市中医立法十分必要且非常急迫,就我市中医发展的现状、立法应解决的问题畅所欲言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想法,为《深圳经济特区中医事业发展条例》的起草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起草思路。
3. 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不足 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和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我市仅有 3 个区设有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也只有福田区有 1 家,且规模很小,仅 30 张病床。各区中医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存在,作为深圳面积第一大区的龙岗区,至今无一家中医院。
3.3 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人员编制及构成比例不合理 医院人员编制少,留不住人才,且现有人员构成比例不合理,有的中医院中医师的比例甚至低于西医师。
3.4 中医医疗收费过低 许多治疗效果很好的中医医疗技术得不到与之相符的价值体现,如中医手法复位骨折治疗费仅几十元钱,而如果进行手术治疗其医疗费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许多医院及中医师就放弃中医最传统的简、便、验的治疗方法而选择西医疗法,从而导致中医西化。
3.5 适宜的中医医疗技术得不到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 由于中医的自身特点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而现行的医疗保险政策却是重治疗轻预防,住院标准一直以西医为标准,使得许多具有中医住院治疗征象的病人无法收入院,白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此外,许多适宜的效果良好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熏蒸、耳穴按压等疗效极佳的中医技术等),被误认为保健方法,不列入医疗保险记帐范围,从而制约了中医的发展。
3.6 与中医药2024的评审或者鉴定活动 如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医医疗事故鉴定、中医师的继续教育、中医科研课题评审、中医医疗质量评估等,没有体现中医药特色,没有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
3.7 现行的对中医药制剂的管理,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我国目前2024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对中医药制剂的保护和利用。对中医药的秘方、偏方和验方的管理、利用和对院内制剂的管理没有体现中医药的传统特色。
3.8 假中医、中医推拿、针灸减肥充斥市场 目前,社会上许多无牌中医师、针灸推拿按摩减肥,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在水疗和按摩保健中心等非法的医疗机构中也处处可见,大多是没有资格的人员也在从事中医推拿、按摩、针灸等医疗活动,且假医假药假广告的泛滥,已严重败坏了中医的声誉,更使中医技术贬值。
3.9 中医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力不足 市卫生局中医处是我市唯一中医机构的行政管理处室,定编 5 人,目前到位 2 人,无论从制定政策法规、宏观管理,还是具体中医执法等正常管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则,各区卫生局没有设立中医科,个别区卫生局学中医专业的科员尚未配备,影响中医事业的发展。
3.10 科研机构分散,绩效差 目前,我市有两所中医药研机构,市中医药研究所挂靠市中医院,几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挂靠市第二人民医院,硬件软件建设都受到牵制,难于发挥较好作用。
4 建议和意见
针对上述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层面的中医从业人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经整理,将主要的建议和意见归纳如下。
4.1 政府应当逐步加大中医经费的投入,立法应明确政府的投入比例,并随着财政收入的逐步增长而逐步提高投入比例,设置中医药发展的专项经费,用于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科研立项、人才培养及基层中医发展等,并鼓励国内外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资,恢复深圳市中医药发展基金,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4.2 设立市中医药管理局和深圳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设立市中医药管理局为市卫生局的二级局,主管我市的中医药工作,区级卫生局应设有中医科。每个区至少设立一所中医院或中西医结合医院,区以上的综合医院应设置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床位数不低于医院床位总数的 5%。另外,中医医疗机构的业务用房、医疗仪器设备、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应达到国家和本省的建设要求。另外,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应当充分发挥中医作用。与此同时,整合资源,科技体制创新,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和中医药研究所合并,成立深圳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机构。
4.3 加大人员编制,使优秀的中医人才得到足够的社会肯定,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以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4.4 各级政府应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捐献具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诊疗方法和有价值的中医药文献、秘方、验方及偏方,并给予法律保护。
4.5 建立合理的中医价格体系,以体现中医技术价值和劳务价值。
4.6 将尽可能多的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记帐目录,以促进中医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成果的推广。 医疗机构自制的具有其特色的中医药制剂,可以在指定的医疗机构间调剂使用,并纳入医保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应制定中医入院标准。
4.7 对于中医科研课题的立项和成果的鉴定、中医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评审、中医机构的评审及评估、医疗技术事故鉴定时应由中医专家来评定。此外,在评选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药品目录评选范围的中医诊疗技术、中药制剂时,也应吸收中医药专家参加。
4.8 鼓励具有较高学术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名老中医、专家带徒授业。对于经结业考核及出师验收合格并取得出师证的中医药学徒,应给予足够的社会认可,并在晋升技术职称上给予肯定。加大中医药人员的再教育力度,多开展些2024中医学术研讨会,以促进技术交流。
4.9 对中药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严厉打击假医假药假广告;单位或个人开办医疗性按摩、针灸及医疗美容等服务项目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给执业许可证,其从业人员也应经卫生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后方可上岗。
4.10 由于深圳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源,建议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人才、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双边、多边合作关系,借鉴、吸收国际现代医学成果及其他民族传统医学的精华,引进高新技术,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24—2030年)》,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相关意见建议典型经验。
加强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具体行动,是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客观要求。x省x市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新路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
一、服务能力建设路径探索
1.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x市把高位推动、营造氛围作为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制定《x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x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纳入人大、政协重点督查内容、纳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项目分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合格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实行半年一督查一通报,年底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地区进行约谈。
2.夯实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基石
x市把优化环境、完善保障作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实施健康x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入养生、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休闲度假理念,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出台《2024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中医药项目优先立项,利用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方式筹集资金4.76亿元,新建面积为10.1万平方米的x市中医院,预计2024年竣工并整体搬迁。投资1亿多元的新建分宜县中医院,预计2024年实现整体搬迁。
在机构改革中,市卫生计生委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县级卫生计生机构增设中医药管理股;市(县)设立了综合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设置了中医科(康复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村卫生室设置了中医角,民营医院(中医门诊)设置了中医体验点,基本形成以市(县)中医院为龙头,市(县)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康复科)为骨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医角为支点,民营医疗机构中医体验点和中医门诊为补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
3.激活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动力
x市把创新载体、提升素质作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每年安排中医服务能力和设备建设专项经费300万元,重点建设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基层特色专科和中医优势病种区域治疗中心。
制定并实施《x市创建热敏灸应用示范村镇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热敏灸技术推广“老有所艾”惠民工程试点,通过建立组织推进体系,推进热敏灸进家庭,加强专业技术团队建设,组建中医药志愿者服务队伍,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艾草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重点打造5个热敏灸应用示范乡镇、10个热敏灸应用示范村。
二、几点建议
x市在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赋予的新要求新内涵新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基层中医药保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对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适当提高中医服务尤其是非药物治疗等项目价格,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编制数,确保基层有人干事。
中医药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药品是用来预防、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1]。但药品也存在危害人体健康的一面——药品不良反应。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紧迫性
????????为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必须对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确的认识,但这需要一段较长时间,尤其是新药在上市前不可能全部完成这项工作。大量事实说明,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十分重要,因为经过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观察与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