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团课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团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经过上两次团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团的各方面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也使我们对共青团有了更深刻的感情,并为能够成为一名共青团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第三次团课是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次团课。也是我们收获最大的一次团课。
在这次团课上,大家深入讨论了共青团员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的心里都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且大家都承诺做团的合格成员,发扬团的优良传统,为共青团增光!在这次团课中,同学们也互相交流了感情。刚开学不久,同学们之间都比较陌生,在这次团课上,同学们互相交流,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我,使大家记住了一张张鲜活的笑脸,而不是一个个陌生的名字。
这次团课很好的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使大家不再有隔阂,不再有陌生,真真正正地成为了一家人!团会在同学们的歌声和欢笑声中度过,在主持人说到“:佛家常说:‘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得来不易的缘分,共同努力,做一辈子的朋友!”后全班同学自发的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这次团课,在温馨的歌声中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团课,正是这次团课是同学们的心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相信通过这次团课,我们会电二班一定会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无坚不摧的集体!最后,再一次中心的感谢这次团课的举办!
?
团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学习习总书记讲话感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讲话内容跨度大、内容广、意义上深,习总书记提出很多了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梦的提出和详细地阐述,描绘了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中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祖国的希望,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应义不容辞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梁启超曾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大学生作为被知识武装的青年,应当发扬五四精神,把握好深化改革开放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的理想融入祖国建设中。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我深刻领悟到国家对广大青年人的重视。习总书记在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一定勇于创新创造,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是习总书记对我们广大青年提出的要求。希望我们能承担历史给我们的重任。就如习总书记的讲话那样,我们广大青年要有一番作为,必须先有理想信念,有了信念才有前进的方向:然而仅有信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为了自己的信念付出实践。所以我们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就像总书记的那句"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样的道理。作为广大青年我们要学习好理论知识,同时要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是告诫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创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强立民族之林。"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吃苦,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成才。"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是告诫我们只有高尚的品格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成功,高尚品格是我们的基本素养,是我们为人处事必须遵守的。我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员,我深刻领会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这是我作为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在工作,学习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
团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团体心理辅导;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10-02
目前,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从形式上看,个体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测量、心理热线电话、心理小信箱、网络心理咨询等都有实践,从范围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德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那么,哪种形式的实践能取得更佳的效果呢?这是高中心理教师最迫切研究的问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灾区师生尽快走出地震的心理创伤、恢复心理平衡最适合、最有成效。所以,从教育部到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文件里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并在灾区各中小学中广泛实践。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在高中学校的开展有着更加显明的优势。
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适合高中学校客观环境
高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处在各种各样的团体中,如一个寝室集体、一个社团、一个兴趣小组等,其中最基本的团体就是以教学为单位的班集体。心理学研究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因为人是社会动物,人必须作为团体的一分子,需要和期望才能满足。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高中生年龄相仿,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并且有着共同的发展课题和成长困扰。例如学习问题、升学问题、价值观认同问题、青春期异往问题、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以及其他2024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的问题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目的就是为参加者提供一个正面成长的机会和有效处理他们所关心问题的情境,从而使他们自己解决自己共同的心理困扰并取得共同进步。团体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同学支持的。由于团体的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因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这对班集体建设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辅导效率高,省时省力
一般说来,由于学生的年龄相仿,生活的环境基本相同,因此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需要一对一地进行个体心理辅导,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心理辅导的效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可分两方面进行:一是面向全校学生,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由心理教师将学生分组,组建不同主题的团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二是根据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团体规模分解至班级,就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心理辅导,这种模式比较符合我国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特点,效果较好,1]而且可以将它纳入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和考核之中,有利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持续性、规范化开展,也有利于心理教师的考评和晋升。
三、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感染力强,对学生的辅导效果好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集体讨论、趣味游戏、角色扮演、心理小品等方式,模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活动,掌握以此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在模拟情境中,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改变了自己不良的行为,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且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特别注重协作性、互动性、实践性,这样可以达到团体间相互帮助、相互治疗、共同成长的目的。“我助人人,人人助我”,团体情境可以使参与的学生相互感染,互相影响,多向交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以活动为载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同学们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重复的辅导中得以巩固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效果较好。
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团体辅导强调辅导中预防的一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种辅导坚持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想,符合现代学校心理教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层次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质不可能培养起来。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2]而团体辅导活动课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重要工具,在这一方面它具有个体心理辅导无可比拟的功能。因此,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高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总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对解决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及成长性烦恼有其独特的效能,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帮助是在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中不能获得的。当然,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生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在活动中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全面等。
参考文献:
[1]唐慧敏,李志德.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团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育活动课;高原期;专业标准;专业门槛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1-0012-04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育活动课开设的状况,大致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是“心育活动课已被公认为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另一句话是“心育活动课已经成为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这两句话折射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即发展性心理辅导虽然很重要,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呈现出一种“不上不下”“不死不活”“不进不退”的“胶着”状态。换言之,心育活动课已“进入了一个高原期”。
“高原期”往往是一个动力不足、充满争议、观念混乱、自我质疑、左右摇摆、令人心力交瘁的时期,但同时也往往是一个百家争鸣、在“无序”与“混沌”中逐渐走向“有序”与“明朗”的时期。
在诸多的争议与“莫衷一是”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就是:心育活动课到底是“指导性”的,还是“非指导性”的?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专业化的”心育活动课?
其实,这一类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提出来了,那时候说得更为直截了当:“这到底是心理辅导课,还是主题班会课、思品课?”而当时在某国家级期刊上提出这一问题的不是别人,正是我自己。然而时隔15年,我今天想与各位同道,特别是年轻同道们分享的观点却是: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专业门槛”不宜设置过高。我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认识上的大转变,理由有三。
理由之一,心育活动课的课程定位决定了它不能照搬“团体咨询”的专业标准。
在美国,学校里的心育课程被称为“团体指导”。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约翰·施密德对此有精辟的解释:“指导”,这个词用来描述与情感教育或心理教育2024的课程。一般而言,指导课程的组成非常广泛,每个年级有对应的目标和任务,而且从理想层面来说,最好在任课教师和咨询员共同努力下把它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
施密德认为,这样一种“团体指导”课程的优点是:
(1)团体指导比个体辅导涉及更多学生,并开放讨论和分享的渠道。(2)团体指导不要求在咨询理论和技巧上有特殊的训练,因为它更注重的是教学过程。有强大推进能力的教师即可以在带领团体指导上大获成功。(3)在学校课程中,团体指导活动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4)团体指导通过强调人类发展和关系的积极方面,在改善班级和学校的整体环境方面有一定的潜力。
施密特认为“团体指导”的局限是:
(1)因为团体指导更多是教育和提供信息,不是治疗性或个人提高性的,这种形式对那些生活中有严重冲突或困扰的学生不会有太大作用。但是,课堂指导活动有助于识别这些学生,教师可以将他们转介给学校咨询员,获得更多的干预。(2)依据团体的规模,团体指导活动无法像团体咨询那样在成员之间引发很多互动。因此,指导活动中的个人支持、关心和信任的发展都不像团体咨询中那么深入。(3)团体指导并不一定会给所有的成员提供针对个人的教育或生涯目标方面的帮助。学生个体的需求有可能被忽略。而团体咨询则直接关注个体需要,对每个成员充满希望。(4)因为团体指导更注重教学过程和技巧,团体规模可达25名或者更多的学生,咨询员的活动设计需要更富有结构,更具指导性。这种领导风格看起来与咨询关系中倾向于让学生更自由地表达有些矛盾。
施密德的上述观点清楚地界定了“团体指导课程”(即“心育活动课”“心理辅导课”)的定位。这一定位的基本要点就是:(1)它更多地属于“指导性”课程,所以会更多地偏向于情感教育和提供信息,而不可能像“团体咨询”(即“小团体辅导”“小组辅导”)那样,重在体现自我成长或发挥矫正、治疗的功能;(2)它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受学校教学总体计划的制约,所以不可能像“团体咨询”那样在改变个人认知或行为模式方面那么深入;(3)它涉及更多的学生,所以一般教学过程为四十分钟左右,它不要求教师在咨询理论和技巧上受过特殊的训练,也就是说,不要求开课教师像“团体咨询”的带领者那样表现出更多的专业技术。
这样一种课程定位,对许多专职心理教师来说也许是一种“颠覆性”的观念,因为我国的师范教育对心育活动课的研究目前依然比较薄弱,并且远离中小学第一线的实践,所以谈及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时,很多人常常是照搬“团体咨询”那一套理论体系和技术架构,少有人对中小学心理课堂上发生的真实情况作比较深入的探究。
但我们无法否认,施密德所描述的“团体指导”的课程定位,实际上是国际学术界早就公认的理论定位。比如美国团体咨询理论与实践大师欧文·亚龙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许多团体治疗方法把正式的指导或心理教育作为课程中的重要部分。”美国学者卡普兹也曾指出:“发展性指导的团体训练是学校指导课程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发展性的团体训练可能会有具体的预防性目标,但总的来说,其本质是为了‘并不要求发生较大个人转变,更关注……种种发展性问题’而设计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柯瑞在谈到学校中的“心理教育团体”时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心理教育团体开展的团体活动具有多种功能:传达信息、分享共同经历、指导问题的解决、提供援助、帮助来访者学会在团体情境之外建构自身的支持系统等。这种围绕特定主题的结构式活动,既能传达信息,又能促进自我发展。所以,这种团体活动又可称为教育性团体。”
又如我国学者刘伟认为,“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之间其实是一个连续体,彼此之间有一些重叠”,“三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并不是团体干预实施过程上的差异,而是实施的力度以及工作对象、工作层次和实现目标的不同”。他将这些不同列出一张表来加以比较(见表1)。
表1 团体辅导、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的区别
团体辅导 团体咨询 团体治疗
对象 正常人 有轻度心理
问题的人 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
目标 增进知识、传递信息、改变观念 促进自我认识、宣泄不良情绪、改变不良心理和行为 人格重建、人格
改变和行为矫正
功能 预防性、
发展性 补救性、发展性 矫正性
指导者 教师或心理
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心理
层面 认知活动 认识、情绪、
意志和行为 意识及潜意识层面:认识、情绪、意志和行为
方法 一般教学活动技术:传授知识、提供信息 小组分享、自我探索、自我觉察、自我完善 治疗技术:分析、解释行为
规模 以班级为单位 8~10人 8~10人
台湾学者夏林清则认为,学校中的大团体辅导往往围绕着大部分学生的共性来进行,辅导教师帮助儿童探索和理解他们如何感知正在发生的事情。通过直接参与某个讨论或者活动而产生辅导效果。经验证明,学校团体辅导产生的一个很好的附加作用是:不论学生是安静地坐着看,还是直接参与,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在那儿”,他们也能学到东西,获得成长。
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是对我国本土国情、学情非常了解的心理学研究者之一,她再三告诉我们,团体辅导主要强调的是认知或知识层面的功能,主张用间接的方法来改变人的思想或行为。团体辅导的主要目标在于资料的提供或知识的获得,以作为个人拟定计划或做决定的参考,其功能是属于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辅导主要用来预防问题的发生,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的教育和学生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等。学校团体辅导多以班级为单位,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和活动课中实施,一般30~40人左右。团体辅导通常由辅导教师或班主任带,重点放在要探讨的主题上,而主题一般是学生们共同关心或要面对的。团体辅导使用的方式通常有讲解、讨论、电影、幻灯片、闭路电视、学生报告、专题演讲和座谈等,与一般教学方式相似。
樊富珉对“学校团体辅导”的上述界定,是对“心育活动课”属性的一个相当清晰的概括,相信我们的专职心理教师大多都读过她的著作。但十几年来,在一线教师队伍中,对心育活动课的课程定位仍有许多似是而非的争议,让人感觉似乎“专业化”就一定比“不专业”好,这恐怕源于我们对理论的研读和思考还欠深入。而理论上的浅尝辄止往往导致实践上的左右摇摆,这种摇摆在短期内是难以避免的,但若是反复地用团体咨询的“专业标准”来评点心育活动课的操作过程,就会对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大范围推进造成障碍。
理由之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心育活动课的实施要靠许多非专业的班主任“扛起大梁”。
1999年10月,在某市举行的一次初中团体辅导研讨课活动中,我第一次提出了要防止心理辅导课的四个“误区”,并将其概括为“四个不要”,即:“不要上成思品课”“不要上成班队活动课”“不要上成文化知识课”“不要上成‘实话实说’一类的谈话节目”。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这“四个不要”大体上是正确的,它是我们坚持心理辅导课基本专业标准的表现。但是,在十几年前,我过分强调了这“四个不要”,结果加剧了许多班主任上课的挫败体验,而我却全然不知。
直到2001年的暑假,我应邀去外地给班主任培训,我带去的两位杭州地区的班主任上了两节公开课,当地听课的有400多人。我在课后作了即席点评,分析了其中一位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四个误区”。当时台下有位班主任给我递了条子,上面写着“您这样评价这位老师的课,是不是太伤这位老师的心了?”我当场回答:“不会的,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评课坚持‘不论成败,只讲得失’的主张。”但事后我认真反思了这位班主任提出的批评意见,才意识到自己对广大班主任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难处缺乏人性化的理解。班主任在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下,习惯了灌输与说教的教育方式,现在要他们一下子转到心理辅导模式上来,他们是很难适应的。至于“专注、倾听、同感、回馈、引导、重述、面质、具体化”等一系列辅导技巧,都需要班主任在辅导实践中慢慢体会和逐步掌握,绝不可能仅凭短期的培训就彻底解决问题。所以,过分强调“专业化”,过分指责开课教师的“教育”色彩,有时反倒会使他们手足无措,甚至丧失了做好这项工作的信心。
所以后来我改变了培训策略,不再过分突出“四个不要”,而是从正面加以引导和帮助。我现在对班主任常讲的三句话是:“要求不要太高了”“转弯不要太急了”“换个角度想一想——即使你上得有点像思品课,那也是一节融合了心理辅导理念的思品课嘛!就算你这节课很像班会课,那也是贯穿了心理辅导主题的班会课呀!大胆去尝试,不要怕像不像,凡事总有一个过程的嘛!”然后,我再和班主任作一些探讨:应该如何去发问、引导、回应才能体现辅导的理念、技巧和方法。我发现,当我以这样一种态度去和班主任交流时,常常能和他们产生许多共情,而我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也往往更能被他们所接纳和认同。
心育活动课作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应该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级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和实际困惑,在每一个学年段都开设。换句话说,心育活动课只有始终伴随学生的成长足迹,才能真正起到推动学生智力和社会化发展的作用。如果在某个学段三年或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只是某个年级(如高一)开了课,而在其他年级(如高二、高三)却不开课,那么就不能认为这是真正的发展性、预防性的辅导。而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因为师资不足,配置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往往只能在一个年级开设心育活动课。
林崇德先生在十几年前曾说过: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即使在全国所有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都开设心理学系,而且所有的心理学系都设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那么五十年之后也无法实现全国每一所中小学都配置一名专职心理教师的目标。
这就告诉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性的心育活动课是要靠广大班主任的参与来实施的,其可行性路径就是在每学期的班会课总量中,拿出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开设心育活动课。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则是为班主任提供一个符合学生成长“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开课主题架构,以及一套有详细操作设计和具体素材的心育活动课实施教案。而且,这套实施教案的“专业门槛”不宜设置得太高,以免让“非专业”的班主任们心生畏惧或退却之意。
同理,将中小学发展性团体辅导称为“心育活动课”而非“心理辅导课”,也可以减少其专业色彩,降低“专业门槛”,拉近心育课程与广大班主任的心理距离。
理由之三,在这个多元观念相互交融渗透的时代,心育活动课的专业界限也难以做到“独善其身”,与其他教育载体“泾渭分明”。
在当前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的价值选择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认知空间,也为各种新事物的生存发展创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然而,在面对多元世界绚丽色彩的同时,我们也会承受前所未有的迷茫甚至是混乱,有时我们会觉得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界限越来越难以分辨清楚。举个通俗的例子,现在手机的功能好像越来越像电脑或电视,而电脑的功能也越来越像电视和手机,那么,将来电视机的发展趋势是否会越来越像手机和电脑呢?假如我们一定要坚持某种价值标准,说手机只能是手机,电脑只能是标准化的电脑,而电视机也不能搞成“四不像”,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将会变得何等刻板和无趣?而学校中教育媒介的发展变化也是如此,现在有很多教师在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后,都在尝试改变自己的班会课或者思品课,他们会把大量的心育活动课的素材和活动形式融入自己的课堂,这就使得心育活动课、班会课、思品课三者之间的界限正在被突破,可能会呈现出部分交错、部分相融的趋势。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心育活动课要完全坚守一种独立的“专业标准”,让自己长出一张完全“与众不同”的面孔,恐怕也是一种苛求了。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团体指导课程”的研究业已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比较有包容性的提法,完全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业内人士对“心育活动课”在专业技巧上的种种过高期待。因为一个必须考虑的前提是:“心育活动课”这种“团体辅导”载体,说到底是带有“教育”性质的,它的“专业门槛”不应设置过高。
最后还要强调一句,心育活动课有自己的运作规律,它应该有适度的专业标准,而且随着这一新生事物的不断成长发展,它的专业标准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
主要参考文献:
[1]施密德.学校心理咨询实用规划[M].刘翔平,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戴维·卡普兹.团体咨询方法——培训师手
册[M]. 孙时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刘伟.集中·封闭·大型团体咨询[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4]夏林清.大团体动力[M].台北:张老师出版公司,1996.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团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课 “90后” 团体式教学 团体助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简称“基础”课)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把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改革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也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对立德树人工程的要求。可以说,“基础”课是一门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相伴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积极实践人生理论的课程。这门课程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教育部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讲授本门课程时的目标是“让学生真心喜欢并终身受益”。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才能让大学生在“基础”课中真正“有所感、有所得、有所为”。授课中的学生基本是“90后”,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更擅长于竞争而忽视了合作,因此,难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笔者在今年的教学中进行了团体式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什么是团体式的教学模式
团体式教学的理念是: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团体的陪伴和支持。团体不仅能协助人们达成目标,而且还可以满足人的多种心理需要。尤其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更看重自己在同龄团体中的地位和评价,更愿意在同辈团体的互动交流中改变并稳固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和价值观念。可以说,同龄团体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础”课中团体式教学的根基是:第一,大学生有着团体生活的基础。高校统一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第二,新生们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困惑,如学业、人际关系的处理、未来的择业或升学等。上述的问题构成了“基础”课中团体式教学的主题。团体式教学的特色在于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通过团体的助力作用,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并学会推己及人,由课堂泛化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这就是“小课堂,大社会”的模式。
二、团体式教学在“基础”课中的具体应用
(一)科学地确定“基础”课团体式授课的教学目标
以“基础”课为例,笔者在尝试团体式教学时所确定的团体共同目标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法律精神,结合上述理论共同解答当代大学生共同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在团体的氛围中寻求解决的办法,切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合理构建“基础”课团体式授课的“四要素”
团体式授课的四要素在“基础”课中的构建是尤为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团体能否成立以及团体式授课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团体的领导者要始终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要避免“一言堂”、“独断专行”等问题的发生。
首先,由教师宣布团体的成立,并制定相应的规范。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必须在团体中成长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在人成长的各个不同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团体来支持,尤其是当人彷徨无助碰到困难时,团体往往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助人的功能。教师在首次授课时就要鼓励学生树立团队理念,并将这种理念拓展到工作和生活中。实践的操作是教师和学生同唱《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边唱边感受团体的力量和温馨。然后,通过“叠罗汉”的活动形成了“基础”课教学的初级团队。然后,教师宣布规则:每个成员都要表现自己,并学会2024他人,最终让团体中的每个人在掌声中自信、在掌声中成长、在掌声中走向成功。
其次,“基础”课教学中,学生们很容易在互相影响中达成共识。教师明确这门课的共同的目标,即明确成才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复兴而献计献策。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容许学生们在上课时各抒己见,在问题的争鸣中达成共识。
(三)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团体完成“基础”课的教学任务
团体的类型很多,笔者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几种团体类型的尝试:
1、教育团体
这是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模式,即由教师演示课件、讲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与学生互动交流。尤其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高尚的人生观等重大理论时,教师务必自己要做到“真信”才能“真讲”,学生也才能“真听”。此外,可以开展军歌大联唱,在嘹亮的军歌中感受团体的魅力和爱国的情怀,进入爱国主义的讲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进行配乐诗朗诵等。
2、研究团体
进入大学后,学习的形式、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作为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在“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总结的研究专题分配给不同的小团体,由他们发动自己的力量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变传统的讲授式为发现式、探究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树立“创新学习理念”。在实际的操作中始终坚持三个并存:第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存;第二,教学专题的统一与学生思想多元化并存;第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的并存。
3、讨论团体
在“基础”课中,教师可以适当开展1-2次讨论课。讨论式教学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有重要的意义。在“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展开“爱情与人生”的话题讨论,让新生们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爱情”观点,这样不仅能够释放他们身心发展不协调导致的负面情绪而且还能在团体助力的帮助下纠正一些偏激的伤人又伤己的爱情观点。
4、成长团体
如在讲解“适应大学生活”时,教师进行了“自画像”的活动。自画像用非言语的方式将画者的内心投射出来,是一种独特的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展示的方法。通过团体内交流,可以促使成员深化自我认识,加深对他人的认识和理解。在讲解“科学对待人生环境”时,可以应用“撕纸”、“画人际关系树”、“棒打薄情郎”等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探索。成长团体对人数没有限制,在“基础”课教学中完全可以以全体学生形成的大团体为对象,在活动中注重“此时此地”产生的“此情此感”。成长团体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能够使学生在亲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认知,求得体验。
(四)创意性地结束“基础”课的团体式教学
“基础”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也代表团体将结束,但是师生之间的感情却日渐浓厚。因此,在最后讲“结束语”的时候,可以灵活地安排一些趣味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团体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中结束,如“我的收获”、“真情告白”等活动。最后,播放《感恩的心》,全体一起用“手语”将爱和感恩传达给团体中的每个人。
可以说,“基础”课在歌声中开始又在歌声中结束,团体良好的氛围促进了成员的自我开放和信任,使得我们成为一家人。在40个学时的课程中,我们有过争执、困扰,但更多的却是感恩、信任和成长。这种教学模式的推行将有利于学生能以互助合作的态度更好地步入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逻辑结构与特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罗国杰,夏伟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修订版).
[4]卫岩伟,李慧超.2024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J].文史资料,2009,8.
[5]贾美珍.讨论式教学设计的研究[J].文化与教育技术,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