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整合5篇)

2024-07-06 12:15:05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活动目的:

1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操,增进同学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

2引导同学们增强新时代中国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3促进班级之间及年级之间的交流,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并培养良好的班风。

活动对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0级一班全体团员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待定

活动形式:播放爱国主义电影,培养团员爱国主义热情。

活动内容:播放《我的1919》,影片表现了1919年巴黎和会上,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与列强抗争的种种过程和爱国志士肖克俭为国请命最终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悲壮之举,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

活动具体流程:

1 全体起立,奏唱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2 主持人至开幕词: 介绍“一二·九”运动背景及其意义

3 电影展示:通过历史片段回放,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一二·九”运动。

4 知识竞赛:以寝室为单位进行问题抢答,在娱乐中了解历史,更深入的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调动活动气氛。

5 主题演讲:同学激情演讲,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畅谈心声。

6 合唱《我的中国心》:全体同学共唱《我的中国心》,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敬爱。

7 主持人及学生干部做总结。

活动预期效果:引导同学们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使同学们增强爱国情操。

活动注意事项:注意场地的安静与严肃,各个工作人员要协调好自己的工作。

“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主题团日活动总结

活动背景:75年前,“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一年年国土的沦丧”,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率先展开抗日救亡斗争,数千人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回顾历史,为了那些为新中国建立而鞠躬尽瘁的革命家,为了那些孤独的向我们证明历史的纪念碑,现在的我们,更应该珍惜无数先辈用献血换来得胜利,用理性的方法护国爱国。把自己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建设祖国的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为缅怀“一二·九”,抒发共同的爱国情怀。特拟定本次团组织生活会。

活动要旨总结:不忘国耻,成就未来。

活动对象: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2010级一班全体团员

活动地点:法学院102

活动形式:

1活动具体流程:全体起立,奏唱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2主持人至开幕词: 介绍“一二·九”运动背景及其意义

3电影展示:通过历史片段回放,让同学们更直观的了解“一二·九”运动。

4知识竞赛:以寝室为单位进行问题抢答,在娱乐中了解历史,更深入的了解“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调动活动气氛。

5主题演讲:同学激情演讲,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畅谈心声。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1.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的形成 D.华约的形成

2. 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

3. 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马歇尔计划 D.北约成立

4.历史复习课上,李老师在幻灯片上呈现如下两幅图片。本节课复习 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B.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C.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D.多极化格局下的世界

5.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 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

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 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

6.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瞬息万变,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更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下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①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 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8.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这表明欧盟( )

A.各国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B.各国的经济差异不复存在

C.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 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调一致

9.2010年12日4日《广州日报》消息:韩朝炮击事件发生后,中国为避免局势恶化,多次敦促2024方保持克制,建议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紧急磋商。“六方会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

A.两极化 B.单极化 C.多极化 D.全球化

10.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

A.苏德战争 B.巴以矛盾 C.美苏争霸 D.海湾战争

11. 2013年张华同学与其父母一起到国外某地旅游,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持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请你判断他们去的是

A.西欧 B.东南亚 C.非洲 D.南美洲

1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两极格局

C.一超多强 D.多极化

13.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现了美苏长达40多年的冷战局面。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华约的建立 D.苏联解体

14.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往。这个组织是( )

A.国际联盟 B.欧洲联盟

C.联合 国 D.亚太经合组织15.下列最能体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标志是

16.巴勒斯坦人用“人肉炸弹”在以色列超市、公共汽车制造爆炸案;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定居点进行残酷报复。造成双方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因素包括

①宗教信仰不同 ②种族不同 ③争夺水资源 ④领土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质上体现了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本土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

18.2012年叙利亚内战、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实施制裁甚至扬言动武、中国周边部分国家多次在中国近海挑起事端、日本在中国钓鱼岛进行挑衅。这些问题说明当今世界

A.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B.地区冲突主导国际关系

C.威胁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D.大战的危险日益临近

19.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 D.正式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

20.当前,世界上打着各种旗号的恐怖主义组织有几千个,各种恐怖主义行动每年都要发生数百次,鲜活的生命化为冤魂,宝贵的财富化为灰烬。这一严酷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 )

①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紧张

②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公害

③打击恐怖主义必须加强军事同盟

④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制止恐怖主义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1.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组织是(   )

A. 七十七国集团  B. 八国集团

C. 欧佩克组织   D. 亚太经合组织

22.美国“冷战”中虽然没 有同苏联发生直接军事冲突,但仍然侵略过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他们是 ( )

A. 朝鲜和波兰 B. 朝鲜和匈牙利

C. 越南和波兰 D. 朝鲜和越南

23.下列反映美苏争霸的事件是 ( )

①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②展开疯狂军备竞赛

③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④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以下2024“冷战”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敌对的美苏双方没有任何的接触,互不干涉

B. 直接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仍不断发生

C. 是在两级格局形成后才出现的政策

D. 双方相互对峙,但谁都不敢轻易动武

25.1947 年3 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这表明 ( )

A. 美国欲推行霸权主义 B. 美国要无私地援助欧洲

C. 美国要改善与苏联的关系 D. 美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26.两极格局结束后,下列“冷战”的产物至今依然存在的是

A.杜鲁门主义 B.美苏争霸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7.2013年叙利亚武装冲突进一步恶化,叙国内对立双方互相指责,人民生活困 苦不堪。中方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与冷静,坚持政治解决的正确轨道。这说明了

①当前世界和平依然受到威胁 ②中国在叙国内矛盾解决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形成的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29.2013年3月26日,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举行第五次会晤,会议主题是“金砖国家与非洲:实现发展、融合、工业化的伙伴关系”。这表明

A.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B.金砖五国的各种利益趋于一致

C.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D.金砖五国合作共赢不再有竞争冲突

30.下列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用经济的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B.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C.用局部战争的手段打击亲苏势力 D.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二、填空题

31.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的是______________。(1分)

32.20世纪,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敌对的大国集团形成往往使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动荡不定。在这一世纪,曾形成三组敌对的政治军事集团。

(1)一战前,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___________。

(2)二战前和二战中,形成了德意日轴心国和___________。

(3)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北约和___________。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世界现代成立的国际组织。

(1)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 。

(2)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 与以苏联为首的 全面对抗。

(3)当今世界上的经济体是 。

34.苏联曾经是历的大国,在世界历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3分)

(1)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 的形成。

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的战役是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苏争霸中,一度使得美苏双方形势紧张,并差点引发核战争的事件是三、问答题

35.(14分)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一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3分)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1分)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1分)这次技术革命把美国带人了什么时代?(1分)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3)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2分)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请写出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性事件。(1分)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1分)请写出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3分)

材料五 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5)材料五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1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联盟体系,他们的较量是现代的祸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2年夏季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态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陷入了被动局面;德、意法西斯丧失了东北非战场的主动权;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不断遭到失败,……人们确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已经到来,战争正在朝着有利于盟军的方面发展。

——改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的全球霸权的破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战争”具体是指哪场战争?在“该死的联盟体系”中展开较量的是哪两大集团?他们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4分)

(2)材料二中的“转折”开始于哪一事件?“盟军”采取的什么军事行动迫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2分)

(3)材料三中“新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两个大国主宰?这一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3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分)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 力。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ABC三项都属于“冷战”政策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是在1947年提出的,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被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故选A。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盟建立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建立了欧盟,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西欧对抗苏联称霸世界,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相关知识,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古巴导弹危机和暂时形成的“一超多强”的局面,这讲述的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所以答案是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设计这种感觉的多极化趋势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史实。四个选项中,很容易选出D项,因为《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签署于1942年,在冷战之前。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图片反映了当今国际关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下,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成为制约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安全与稳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7.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以上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北约成立和苏军占领阿富汗是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北约轰炸南联盟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挑战世界多极化的表现,世贸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全球化的表现。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欧洲联盟的相关史实。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说明了欧盟成员国逐渐使用统一的货币,这表明欧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故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新闻材料作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六方”是包含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六股政治力量,其中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三个常任理事国,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多极化

10.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60年代的美苏争霸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从图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可知,是苏联与美国的较量,事实上这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时事漫画,它不仅反映了美苏争霸,还反映了当时的优势在美国。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争霸21.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发展中国家相关史实。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为维护主权和独立,反对国际剥削、掠夺和控制,促进各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经济合作与发展而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组织。为此发展国家发起不结盟运动,组建了七十七国集团,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开展南南合作。故此题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亚非拉 的奋起。

22.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美国冷战的相关史实。美苏冷战政策主张针对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出武装进攻外的一且敌对手段,所以在欧洲实行没有军事武力冲突的战争。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亚洲相继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和越南的战争。故此题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3.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美苏争霸的相关史实。从19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对外开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双方大力发展军事工业,1962年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到高潮,双方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苏联出兵阿富汗。③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是一个为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被动地位的经济组织,于1964年成立。77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史实。首先学生要知道冷战政策的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了武装干涉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故符合题意的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5.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美国推行霸气主义的相关史实。考察的学生的理解能力。从题干中,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表明美国统治领导资本主义世界的国家,防止他们走上共产主义道路。本来这些都是别的国家的内政。所以明显表达了美国要干涉别国内政,推行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故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2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相关问题。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冷战政策是二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提出的。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随着1991年底苏联解体,杜鲁门主义失去了竞争对手。美苏争霸也就不复存在。华沙条约组织是为对抗北约而成立的。1991年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故答案选D。

考点:冀人版九年级下册?冷战局面下的全球性竞争?冷战局面的形成;冀人版九年级下册?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两极格局的终结

2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仍然威胁世界和平,①④正确;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中国不会干涉叙利亚内政,因此不可能在叙国内矛盾解决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②错误,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

2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内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针锋相对,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美苏两极格局由此形成,所以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冷战中的对峙?冷战政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世界的发展问题。发展问题:指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 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各国都致力于发展科技、振兴经济。各国都在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中,进入世贸组织、参与成立金砖国家的合作等。“金砖国家”走到一起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金砖国家”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成为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的自然推动力。“金砖国家”在改革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有相同的关切和主张,加强协调、携手合作是大势所趋,也成为新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新特点。ABC的表述都有问题。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亚非拉的奋起

30.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小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不得不面对拥有超强实力的苏联,因为苏联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的政治军事大国。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的希腊、土耳其。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

31.跨国公司(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准确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具体表现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32.三国协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华约。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一战前,世界上形成了德奥意三国同盟集团和英法俄三国协约集团;二战前和二战中,分别形成了德意日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苏争霸形成了北约和华约。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争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国家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冷战中的对峙?冷战政策

33.13.(1)联合国;(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或北约与华约)(3)欧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现代成立国际组织的准确识记。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945年,英法美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确定了对德国军事占领,彻底打败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极格局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相对抗的两极格局。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欧盟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93年欧盟成立,加强了成员国的合作,提高了成员国的国际地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使欧盟成为世界上经济实体。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欧盟成立

34.(1)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斯大林格勒战役 (3)古巴导弹危机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 制定,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2)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期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沉重打击了德国法西斯,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3)本题考查的是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古巴导弹危机。这一事件一度使得美苏双方形势紧张,并差点引发核战争。

考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动荡与变革?苏联的崛起?斯大林模式;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全球战火再起?正义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两极下的竞争?冷战和热战?美苏争霸

35.(1)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1点1分,共3分) 君主立宪制。(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电气时代。(1分)

(3)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次会议1分,共2分)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1分)

(4)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提升。(1分)措施: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1点1分,共3分)

(5)多极化。(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指的是工业革命,它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英国能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率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它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将大量资金投入于发展科技,而英、法两国则将大量资金投入殖民地,因此美国才会赶超英、法两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第二次工业革命把美国带入电气时代。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二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而两极格局形成的机动性事件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不断提升的变化趋势。西欧、日本为实现这一变化采取的共同措施是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五说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 的作用,反映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蒸汽时代”的到来;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冷战中的对峙;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36.(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

(2)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诺曼底登陆;(1分)

(3)美国、苏联;(2分)1991年底苏联解体;(1分)

(4)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1分)

【解析】

(2)此问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材料二所描述的内容是整个世界大战的战局都发生了转变,开始有利于盟军即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说明战争发生了转折。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主要战场在欧洲,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争。第一战场东欧苏德战场,第二战场西欧英美盟军对德作战。使法西斯德国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3)此问考查的是二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材料三说的是“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了新的世界格局”,有这些特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确定二战后新的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确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小问根据学生的记忆就容易答了。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复习;中考对策;明确要求;确定策略;讲究方法

按新课标的要求,各省市各地区将历史纳入中考的范围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历史学科到九年级时所处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首先是课程安排相比其他学科课时量是最少的;其次是中考等级要求是最低的;再次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七科当中是最不热情的。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参加中考的学生都必须过“历史”这道坎,再者,学校领导在中考成绩出来之后会将历史成绩纳入总成绩之列进行比较。这就使每位历史教师在思想上越来越重视。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中考历史总复习既要明确考试要求,又要思考复习策略,还要讲究复习方法。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把中考历史总复习搞好,中考成绩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一、明确考试要求

中考历史的命题以教学大纲为基准,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每个地区的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都包含对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对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都有明确规定。各地的考试命题都同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融合在一起的。

二、确定复习策略

1.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以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为依据,有方向地进行复习

要仔细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考试方向,根据考试说明划定的范围复习;此外,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知识点考查方向的描述,了解历史考试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的考查要求,明白哪些是识记内容,哪些是理解和运用范围的内容。这样,就能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了。

2.要夯实基础,步步为营,抓住框架,定位考点

中考命题的难度不大,基本史实的再现和主干知识点的考查仍然是重点,因此夯实基础,掌握和记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会大大减少查阅课本的时间,从而加快做题的速度。

3.要关注周年的纪念和时政热点

历史中考的命题不会回避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如政治家们的改革精神、中外交往问题等等,复习时应多多留心。同时,周年纪念也会成为中考命题的另一侧重点。如,2012年需注意的周年纪念有:《联合国家宣言》发表70周年等;2013年需注意的周年纪念有:同志诞辰120周年等。

三、讲究复习方法

明确了考试的要求,确定了复习策略,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复习方法了。中考历史总复习不能像平时一样在课堂上讲一些趣味性的东西,也不能像平时单元测试一样进行简单的重复,除了和平时一样采取一些常规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既要体现要点,又要进行系统的概括。

1.提炼要点法

每个初中生到了九年级后,学习都是十分紧张的。如果按一课一课复习,中考时间过去了也复习不完。面对时间紧张的问题,就要采取提炼要点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高效率的复习。如复习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一课时,就要抓住以下五大要点:(1)文艺复兴的原因;(2)文艺复兴的代表;(3)文艺复兴的意义;(4)新航路的开辟;(5)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些要点可以以选择题、辨析题和材料解析题等多种形式出现。只要记住了这些知识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历史史实。按照这种方法把六本历史书中的要点逐一进行过滤,就等于抓住了考点的命脉。

2.由点成线法

这种复习方法就是在复习到某一个知识点时,联系到相同类型的其他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如复习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时,可由丝绸之路联系到玄奘西行、戚继光抗倭等;复习到国际重要会议时,可由巴黎和会联系到雅尔塔会议、万隆会议等;复习到中国古代建筑时,可由都江堰联系到长城、大运河等。这样就把一个一个点连成了一条线,学生就能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3.三位一体法

任何知识都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一个立体。如果只掌握零散的知识,单独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是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的。中考复习要求学生必须抓住范围之内的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知识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历史知识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条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把这三个点串起来就组成了中国人民屈辱史的一条线;把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等串起来就组成了中国人民抗争史的一条线;把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康有为等推动下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陈独秀等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串起来就组成了中国人民探索史的一条线。这三条线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立体的面。有了这个面,学生的思路就会立马清晰起来。

4.列表法

有些历史知识通过列表的方法进行复习,如思想、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点,学生看了就一目了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5.比较法

这是历史知识复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方法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纵向”就是把同一国度不同时间的类似事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如:把美国的“独立战争”“美国内战”和“罗斯福新政”进行比较。“横向”就是把不同国别而在时间上比较接近的类似事件进行比较。如:把“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进行比较。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学生就可以发现问题,感悟历史现象,加深对历史史实的认识。

6.分析探究法

学习历史并不是简单地记一些历史事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指导学生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问题或某一段材料进行分析,作出客观的评价。在迎考复习中,学生除了反复练习过的题目回答起来比较容易外,其他课外的材料解析题,学生就感到比较难下手。针对这种现象,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材料,如何理解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然后准确判断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或哪个历史人物,再把它放在具体的时间和事件中去审视去分析,让材料与事件和人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材料解析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地图;初三历史教学;重要性

历史教学强调论从史出,笔者认为这里的“史”主要包括文字材料、图片、地图和视频等史料,然而地图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被忽视。南宋郑樵曾在《通志?图谱略》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中指出:“读史不明地理而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由此可见,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辅助,尤其是世界历史,若没有地图,只有简单的文字描述恐怕很难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为依据,谈谈历史地图在初三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材的编写和考试命题思路发生了显著变化,将诸多史学观念渗透到教材编写和学科考查中来。何谓史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观察和解释历史的角度,主要包括全球史观(整体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阶级史观)、唯物史观等,无论哪种史观,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史观的培养。那么,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主要内容是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更应该贯穿全球史观的培养。所谓全球史观,即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一种历史观,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世界史的学习必须让学生学会将历史事件放在整个世界中思考,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将欧洲、美洲或者西方与东方割裂开来。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世界的范围太大,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也很模糊,不要谈全球史观的培养,就连基本的史实掌握起来都不容易。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文字进行讲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学习世界史,历史地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史料。

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二课《探险者的梦想》为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新航路的开辟。学生除了要记住几个重要的航海家如哥伦布、麦哲伦等,更重要的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新航路开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是由欧洲人主导的,对于欧洲的意义重大,但是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以外的世界被发现,亚洲、非洲还有美洲新大陆开始联系在一起,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对于今天世界来说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没有新航路的开辟,就没有今天的全球化。学生要理解这一点,仅靠书本对航海家探险文字的描述是不够的,毕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欠缺。此时,书本第9页的地图却能很直观地展现该事件。学生通过看图、读图,加上教师的指引,就会较容易地理解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意义。

又如,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改变人类社会的蒸汽革命》,主要讲述工业革命,学生通过文字可以获知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但是对于工业革命造成的影响,书本只是着重介绍了对英国的影响,对于世界的影响并未说明。工业革命是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它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开始形成和加剧了殖民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得更加紧密。要理解这一点可借助《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以英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积极对外殖民扩张,将亚非拉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幅地图进行讲解,就更加直观易懂,学生也就学会从世界的角度去评价这一事件。

总之,有了历史地图的辅助,学生在世界史的学习过程中会养成把一个历史事件放到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中考察的习惯,探究不同历史事件之间、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对世界史的认识趋向于整体化、全球化,为高中更为系统化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教材资源的充分利用

美国历史学家诺维茨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笔者认为,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历史头脑”不是简单的知识记忆的头脑,而是分析理解历史的头脑,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不会健忘。那么要做到真正理解,就离不开教材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实施,历史教材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相较于以往教材“繁、难、偏、旧”的弊端,北师大初中历史教材力求做到“简、易、活、新”,减少了文字的冗长,增加了地图和图片的点缀,既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丰富了内容。文字少了,并不意味着学生学到的知识少了,如何做到活用教材、深挖教材资源,是值得每位教师和学生思考的。笔者认为教材中的地图就是很好的资源,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思考,那么获得的知识将更加丰富。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为例,在分析归纳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时,文字仅总结出了华盛顿的正确领导、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人民的支持等原因。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查看书本第22页《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还可以归纳出另外一点原因:法国军队的援助这一外部因素,这样归纳总结的原因才更加全面。又如,九年级上册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这一课,在讲到“解放者”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争取独立时,提问“第一个获得独立的是哪个国家?书本文字上并没有答案,而在书本56页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形势图》上,学生若能认真看图、读图,就很容易找到答案――海地。由此可以看出,历史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的运用。学生在看图、读图的过程中,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并能从各个侧面很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轨迹。

三、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顺应佛山市中考改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些都说明了学习能力和方法的重要性。历史地图作为很好的学习工具和史料,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位前苏联教学专家曾经说过:“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这意思不仅是知道它的点线符号,象征意义,城市、边界、河流等等,而且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待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学生利用地图进行学习,不仅能将抽象的事件具体化,而且自身的思维和能力也能得到提升。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19课《缔约结盟的狂潮》为例,书本100页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不仅形象地展示了一战前的世界形势,而且为一战德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提供了依据。学生通过读图探究,便可以发现德国战败跟它所处的位置2024它夹在法国与俄国中间,战争中面临两线作战,因此,容易战败。又如,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第7课《疯狂的战车》这课,书本37页的《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不仅清晰地反映出德国进攻路线,也从侧面反映出英法坐视波兰灭亡,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就是希望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利用德国进攻波兰的邻居苏联。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这种读图明史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能够顺应当下佛山市中考改革的潮流。从2016年开始,佛山市中考不再单独命题,改由广东省统一命题考试,所以,初三历史教学要围绕《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历史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展开。《考纲》十分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运用,其中包括对历史地图的运用。以近三年的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为例,2013年共有2道题利用地图考查,其中选择题第8题,根据给出的地图,考生选择出与之对应的《南京条约》的内容;材料题27题的材料四中展示出《北约与华约所控制区域图》,让考生概括出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的变化。2014年选择题21题,给出四幅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让考生选择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形势图。2015年选择题第14题,展示了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考查学生对这次战役意义的掌握情况。这些都足以说明对地图的考查已经成为广东省中考试题中常见的一种形式了,对于平常的历史教学也是一种启示。考试在不断改革,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既然历史地图如此重要,那就更要培养学生读图思考的能力。利用好地图不仅仅是考试的需求,也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历史包含时间和空间两个基本因素,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而地图则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概念。

教学实践证明:历史地图以其直观化、形象化的特点在初三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和史料,也是历史知识在空间上的延续,比文字更容易被接受。利用好历史地图,不仅能丰富课堂,更主要的是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时空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图文并茂,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感知历史,并实现史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此外,这对于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学科素养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内容重组;德育效果;网络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5-011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5.07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各种新的课堂理念和教学手段也贯穿到了我们备课过程的始终,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永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优质的教学设计,才能保障实现课堂的优质和高效。现笔者就《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备课谈谈本人的观点和做法。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通过“谁点燃了火药桶”“凡尔登绞肉机”“人类的灾难”三个子目来讲述一战的导火线、转折和结果。它既是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的终结,又是九年级下册世界现代史的开始,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在世界史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达成教学目标,我充分考虑到九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预设和备课。

一、要重视历史知识的线索和前后联系性

历史教学中,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孤立、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整合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如一战爆发的原因,第19课《列强缔约结盟的狂潮》中虽涉及到,但很不全面,为此在学习第20课时,我采取图标数据分析法、地图演示法、学生自主阅读法、视频再现法等多种方法,精心布局、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最终突破了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具体原因、直接原因,这种做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多种方法的巧妙搭配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和学习历史的方法。最后,较完整地归纳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识记,利于学生积淀历史知识。

二、依据学情和教学内容将教材内容大胆重组

北师大版教材为凸显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忽略了它们发生的原因,不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深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就如本课三目内容“谁点燃了火药桶”“凡尔登绞肉机”“人类的灾难”,三者的因果关联不是很强,不能使学生系统了解一战,因此,我采取思维导图形式,将其整合成一战爆发的原因、过程、影响三大块,并用屏幕出示知识结构。学生看到标题便一目了然,其历史知识逐渐形成体系,避免了思维上的断层和知识积累的碎片化。又如一战的经过,经凭课本的辅助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一战的了解,为此我用屏幕展示了一战东、西战线形势图,西线主要战役形势图,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一战对英、法、美、奥、匈帝国的影响,战后的世界格局等内容,边展示边引领,既帮助学生理清了历史知识的脉络,使整个教学内容显得完整而清晰,又在各个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整个课堂设计显得流畅、自然。

三、相机引入“时政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在历史教学中适时引入一些“热点”问题,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本节课教学中针对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我先采取新闻回放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云南省昆明火车站、新疆鄯善县、法国巴黎等地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对比今天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与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的相同之处,在学生明确它们的共性之后,我又采取视频播放“2024近期巴黎系列恐怖案件的致电及态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恐怖主义危及人类生命健康,造成社会恐慌,威胁和平与安全,必须严厉打击。“时政热点”的引入,不仅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又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掌握了历史知识。

四、善于抓住德育契机,达成情感价值观目标

学习历史离不开评价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评价历史问题,从而使学生自身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抓住德育契机,并有意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正确评说历史,如“若没有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一战会不会爆发”“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刺杀行为”等话题,使学生在评说中借助历史人物形象来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和历史观。

在讲到一战的影响时,我精心选取一战牺牲的士兵、二战惨死的人民、阿富汗战争无家可归的孩子、伊拉克战争流泪的士兵、叙利亚内战逃难中失去生命的男孩等一些凄惨的画面,并配以悲怆的音乐,让学生在观看中产生共鸣,在体验中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多借助网络媒体,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设计、经验、方法为己所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