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视力的活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护视力的活动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组织管理 档案 文献遗产 保护技术 推进 作用
客观上,长期以来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十分重视保护技术的开发,形成了以技术研发为主导的基本特征,却忽视了如何组织实施技术的研究。当代文献遗产保护及其研究工作也暴露出一些缺陷,诸如对文献遗产的结构与分布研究不够、对保护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部门各自为政、部门间保护工作失衡、专指性保护法律缺位、专门性教育匱乏、技术研究项目重复、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等。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成效。如何科学地认识档案文献保护技术推进过程中组织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并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组织管理的优化使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成效最大化,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对组织管理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作用的正确理解
“组织”含有多种含义:是社会实体;有明确的目标;有精心设计的结构和协调的活动系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管理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一种目标责任活动过程,它以人为中心,以决策为基础,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协调组织活动中的各项关系和工作,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见,组织与管理的含义是不同的。组织管理,相对于档案文献保护的技术层面而言,是影响技术推进的各种因素的总称,是档案文献遗产技术性保护以外的各种因素的统称。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标准为例,不论是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它们本身并不是技术,但直接影响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的实施,故将其归纳到组织管理层面。
《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第4条规定,遗产保护需要各国竭尽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国资源,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这体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遗产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框架是技术层面与组织管理层面的有机结合。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指出,要用十七大精神推动当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一是要积极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开展调査研究,着力思考研究各项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讨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一批富有成效的调研成果。二是要抓住文物保护法修订颁布五周年的时机,大力开展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活动。三是要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査工作。目前各地都积极启动普查工作,但是工作进度还不平衡。调査研究是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而法律宣传、组织以及人财物的保障,都是文物保护技术房面之外的部分,归属于文物保护的组织管理层面。
可见,保护遗产并非只是“技术“一枝独秀,需要百花齐放,多方合作。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是硬性的,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是软性的。只有硬性和软性的有机结合,即技术的应用及其组织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才会产生成效。也就是说,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的过程中,技术性保护的优先使用具有必然性,而树立以技术为主、多方兼顾的基本思想,才能取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成效的最大化。
2.组织管理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的作用从定量的方面进行研究
为了定量分析组织管理各个因素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中的作用,有必要对影响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因素进行剖析。
因素是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在档案文献保护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必然存在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成效。按照视角的不同,这些影响因素既有社会方面的,也有机构方面和个人方面的;既有行政管理方面的,也有业务工作方面的;还可以分为人、财、物方面的,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国内和国外的,保护系统内部的和外部的等。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全面地考察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相关的各种因素,从中发现组织管理所起的作用。
一般认为,影响保护档案文献成效的因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内因方面,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管理机构、业务机构、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护物质条件与经费投人等。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直关档案文献保护的效果。外因方面,档案文献保护系统与外界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联系的实质是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着广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这些外界因素不仅包括宗教、政治体制、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等社会环境因素,也包含人为因素,毕竟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遗产保护意识和行为。因此,社会保护意识的强弱、
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健全、遗产保护信息传播通畅与否、经费保障是否得力等都直接决定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发展步伐,影响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未来。由此可见,不少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水平和速度。其中,组织管理方面的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实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过程中,需要加强组织管理方面的工作。
3.组织管理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技术推进之间的定量关系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过量化研究。层次分析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创建,是对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构成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连接的层次结构图。因此,对于因素的分析与判断是层次分析法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其基本要求和逻辑起点。
在实际应用方面,层次分析法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正是由于能够将复杂问题中各种因素通过划分成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并使之条理化,它不仅在旅游资源评价方面有突出的应用,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管理规划、能源开发利用与资源分析、城市产业规划、人才预测、交通运输、水资源分析利用等多个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法时,需要将各种2024因素分为目标、准则和措施三个层次。其中,目标是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希望达到的目的;准则是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措施是实行目标的方案、方法、手段等。
参考文献
[1]马建华,管华.系统科学及其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保护视力的活动方案范文第2篇
瑞斯康达公司基于面向未来的融合一体化智能承载平台,推出iTN8600系列产品。iTN8600融合OTN交叉、MPLS-TP,SDH特性于一身,具备高集成度,全业务接入以及灵活的多核心交叉调度能力,助力运营商实现专线,FTTX,LTE,高清视频组播等多种类型业务的统一承载,为城域接入和汇聚应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随着LTE持续演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和三网融合的持续深化,带宽需求持续高速增加,个人和企业IP业务迅猛增长。高速发展的移动、视频、互联网等多种业务形态向承载网络提出了更大带宽、灵活管理、统一调度的演进需求。未来的传送网在实现全业务的统一接入、调度和承载的基础上,要求具备无缝扩展带宽以适应海量数据传输的能力;具备智能化管理和弹性管道设计能力以最优化带宽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具备融合简化网络层次能力以提升网络健壮性。这些特性向新一代业务承载设备提出了新的挑战。
iTN8600产品定位于城域边缘接入层和城域汇聚层,具备如下特点:
内嵌OTN/PTN/SDH三大平面,融合电层承载汇聚和光层传输调度,轻松实现网络扁平化,灵活应对复杂网络及未来网络演进。
一款设备实现任意业务接入和汇聚,一次调度完成ODUk,分组,VC任意颗粒交叉,一个平台兼备软管道和硬管道设计,灵活配置可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同时简化配置,提升运维效率,减少OPEX;
智能化管理平台上提供全业务统一管理,灵活调度;新旧业务统一承载运维,实现业务快速部署和开通;
自主研发的光传输技术不断发展,并可无缝升级满足未来网络带宽和调度需求。
业务发展,承载先行。一方面新兴业务层出不穷,LTE、云平台、4K/8K高清视频、VR/AR沉浸式体验等各类业务风起云涌,带宽需求日新月异;另一方面,精品业务的低延时,刚性承载,高可靠性需求与传统IP业务的柔性传输,弹性调度两种需求并存,带宽占比需要灵活分配。iTN8600产品深刻理解市场需求,在移动业务、视频业务及综合业务承载等各种应用场景中提供高效、灵活、完整的解决方案。
视频业务承载方案
方案特点:
节省光缆:只需一对光纤完成视频、宽带、专线业务承载;
支持组播、单播功能:组播功能可通过基于刚性管道的ODU0实现,也可用基于柔性管道的分组功能实现;
业务灵活可扩展,平台可平滑升级至400G;
为WLAN回传和700M应用预留通道。
移动业务承载方案
方案特点:
iTN8600 PTN+OTN承载移动业务;
利用PTN核心实现接入环的GE柔性收敛;
利用OTN核心实现汇聚环的GE/10GE的刚性传送;
双核心简化网络层次,维护便利,减少投资;
带宽扩展便利,适应未来无线网络演进需要。
专线业务承载方案:
方案特点:
全业务接入,保障设备利旧和业务升级;
ODUk/PKT/VC统一交换,子波长和波长灵活调度,搭建智能承载体系;
构建低时延的精品业务平面,支持服务分级;
简化设备形态,降低投资成本,业务快速开通;
多层保护方式确保业务安全可靠。
综合业务承载方案
方案特点:
采用OTN+PTN+SDH三平面;网络拓扑简化,投资减少,提升维护便利性;
100M-10G全业务接入,可平滑升级到100G;
OTN/SDH刚性管道和PTN柔性管道灵活结合,按需配置;
业务多层收敛,带宽利用率高;
传输时延远低于IP网络,为精品业务保驾护航;
网络可扩展性好,利旧现网设备;
保护视力的活动方案范文第3篇
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保持金融稳定、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会议中对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县(市)支行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真正从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深刻理解人民银行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应然责任。要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机制建设,定期研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把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作为增强人民银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要通过会议落实、研讨交流、学习培训等方式,大力营造勇担重任、敢于实践、乐于服务的良好风尚。同时,要结合“两管理、两综合”的工作要求,运用综合执法、综合评价、窗口指导等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理性认识,督促金融机构变被动应付为主动作为,共同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着力构建公正和谐、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并最终实现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新方式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各地要紧密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县(市)支行要通过多种渠道调查摸底、分析比较,准确把握当地的金融消费整体水平、金融机构基本构成,以及金融消费者的消费理念、维权意愿与维权方法。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履行央行职责需要,加强与地方消协组织、新闻媒体的交流沟通,通过发放问卷、征求意见、座谈交流、征文评比等方式,鼓励金融消费者献计献策,在积极完成上级行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花大力气探索更适应地方实际的方式、方法。要注重案例搜集分析工作,保持对多发性、常见性案例的敏感性,建立健全投诉案例档案,详细记录案件的发生原因和处理过程,注重分析案例的表现特征和案例背后体现的问题,积极探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有效方法。对案例处理过程中的难点、易错点和容易扩大矛盾点,认真探讨普适性的经验,用于借鉴、推广和运用。对日常工作中受理的特殊案例,应于受理当日及时上报中心支行,疑难案例应积极主动寻求上级行的帮助和指导。中心支行将于一季度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创新方案,各县(市)支行要在充分把握当地实际的基础上,于2月底前完成创新方案的报送工作。创新方案应包括指导思想、组织机构、方法步骤、活动载体、预期目标、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为推进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的开展,中心支行将不定期编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简报》,刊登辖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创新工作动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案例分析以及境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经验等内容。
三、加强学习培训,努力适应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新要求
各县(市)支行要进一步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政策文件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要根据人民银行履职的需要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具体涉及的范围,对照市中心支行下发的《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实施细则》及《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手册》中权益保护一览表的2024内容,组织法律干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各成员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相关人员专题学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常用法律法规,特别是2024权益保护一览表中的具体条款要烂熟于胸。中心支行将于二季度组织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相关知识测试,测试对象包括各县(市)支行分管行领导、办公室主任、法律干部及市、县各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联络员。与此同时,各地可通过专家讲座、会议交流、案例评析等形式,进一步熟悉金融消费纠纷的处理流程,更好地掌握投诉受理、了解案情、沟通调解、最终处理、落实反馈等各环节的处理技巧。
四、定期评价监督,不断注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新动力
各县(市)支行要将本地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纳入“两综合、两管理”的范围。要根据金融机构工作开展情况,按照本地区《实施细则》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金融机构履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义务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评价,定期在同业内通报,对认真履行义务、保护积极的金融机构要给予表彰,侵权较多或保护不力的金融机构要向社会通报、披露。对于评价等级低或被投诉情况较严重的金融机构,将其列入下一分析评价期重点监督对象,并视情节严重程度有条件地选取部分金融机构进行专项检查或综合检查。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专项检查或综合检查的单位要在检查结束后及时向中心支行报送检查报告,一年内未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专项检查或综合检查的单位要提交不予开展的理由。中心支行将建立全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全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必要时随时召开),通报各县(市)支行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视工作需要,将要求各县(市)相关金融机构参加此项会议。为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中心支行在年度工作考核中将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比重,并专门出台《市县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考核办法》。
保护视力的活动方案范文第4篇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关系国计民生。党工委要求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三电”设施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把“三电”专项斗争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三电”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水平。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经办事处研究,成立由吕维钦同志任组长,陈建军同志任副组长的景区办事处“三电”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治办主任韩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从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社会事务服务站、城建大队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三是制定方案。为切实履行职责,制定了2024保护电力、电信和广播电视设施工作方案和检查考核标准。
四是明确目标任务。通过开展“三电”专项斗争,破获一批盗窃、破坏“三电”设施的重大案件,打掉一批违法犯罪团伙,依法惩处一批违法犯罪人员,坚决遏制“三电”案件的高发势头;严格废旧物品收购站点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被盗“三电”设施器材的违法犯罪活动,清理取缔一批非法废旧物品收购站点。
二、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8月7日,办事处“三电”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2024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和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工作会议,并结合办事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工作方案。打击盗窃破坏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违法犯罪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将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8月15日至8月20日制订专门方案,成立专门组织,建立办事机构,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动员、部署工作。
(二)摸底排查阶段(8月21日至29日)制订摸底排查表,安排基层村、社区及公安机关对近阶段“三电”问题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登记上报。
(三)集中整治阶段(7月15日至8月15日)针对排查出的问题,组织专门力量,集中开展查处整治活动。
(四)总结验收阶段(8月16日至8月30日)认真总结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经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三、健全机制,防控先行
一是加强巡逻防护。由综治办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在重点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线路建群防群治护线队伍,切实加强对案件多发线路、地段、时段的日常巡逻防护工作。
二是强化企地共建。充分发挥农村村级“两委会”、警务室、治安巡逻队、治保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大对“三电”线路设施的保护力度。
三是加强日常巡检。加强对“三电”设施的日常巡检,及时2024、提供各种违法侵害的犯罪证据和损害评估,为及时抓获违法犯罪分子和准确定罪量刑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提高防范能力。电力、电信、广播电视企业事业单位要贯彻落实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内部治安保卫机构,配齐配强内部治安保卫人员,建立落实企业专业巡护岗位责任制、内部治安保卫责任制,加强重要部位保护,提高防范能力。
五是健全防范机制。综治办协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进一步明确打击盗窃、破坏“三电”设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适用法律问题,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牵头协调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等企业事业单位,切实加大对三电工作的指导力度。
保护视力的活动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设施;保护;问题;对策
一、电力设施保护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城市,有很多新开发建设的企业厂房、居民住宅区等建筑物日渐增多,且这些建筑物有不少是沿电力高压输电线路通道修建。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很多电网地区辖区线路下方及保护通道内违章建筑。造成该隐患原因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能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电力2024规定进行规划建设;如有些地区规划部门在规划用地时未考虑电力高压线路安全运行距离,有很多电网设计和选址都未能达到《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五条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 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城市郊区电力设施破坏严重,犯罪活动十分猖獗,因此我国电力设施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电力设施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输配电设施被盗窃、破坏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城市和农村交界地区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输配电线路设施被盗频繁发生,被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等级和规模也不断升格。从停运的不带电设施到运行中的带电设施,从低压设施到高压设施,从一次盗割几十米线路发展到一次盗割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盗窃方式也由单独作案发展到团伙作案,由偶然作案发展到专业作案。
(二)电力设施保护意识不强,法律不完善
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视电力设施为自己的“露天银行”,非法从事盗窃、破坏电力设施活动,从而使此类案件不断发生。由于电力设施点多、面广、线长,保护起来难度较大,且人防、技防等防范措施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而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通讯工具、交通工具却越来越先进,防不胜防。虽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未经2024部门依照国家2024规定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收购电力设施器材”,但有些单位或个人受经济利益驱动,特别是个体收废旧商铺等不顾法律法规的规定,仍然非法收购电力设施器材,给偷盗电力设备器材行为提供了销赃渠道。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对电力法律、法规不甚了解,和电力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或只站在自己部门的利益上,擅自批准或支持违章建房、作业、种植等,有意或无意中助长了违反《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行为的势头。
(三)电力设施保护体制存在问题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政企职责分开后,电力部门行政职能移交给了政府部门,不再拥有行政执法权,但电力企业作为电力设施保护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改变,电力设施保护的主要工作仍然需要我们电力企业来做,由于没有了行政执法权,增大了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难度,给电力设施保护的日常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三、电力设施保护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法制宣传措施
由于被盗电力设施往往处在偏僻的城市郊区,或者乡村和山区,以及各市、县行政区划的交界处,因此加强对这些重点区域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对这些区域的电力设施情况进行普查,建立翔实的保电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宣传车、张贴公告、散发传单、播放案例录像等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线路杆塔上悬挂警示牌,在变电站、供电所等处的墙涂刷2024电力设施保护的标语,还可以协调乡村中小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2024电力安全知识,以学生来带动家长,宣传电力法律法规及破坏电力设施造成的危害性,让他们知道破坏电力设施会给其生活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提高他们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
(二)加强与政府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
保护电力设施工作,离不开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扶持。一方面要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反映2024违法情况;另一方面要联合公安机关打击盗窃电力设施犯罪活动,联合当地政府开展违章建筑清障活动,联合林业部门开展防山火、防线下植树等活动。
(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防范处理措施
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不断创新防范方式,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强调“以人为本”,加强线路运行人员的责任心、使命感,制定电力设施保护工作考核办法,提高巡线的到位率、准确率和处置率。(1)打击电力设施盗窃行为一方面要堵住销赃渠道,联合公安机关对废品收购站收购盗窃电力设施给予打击,并定期实行暗访了解情况。另一方面要采取防盗技术、防盗措施(提高防盗螺栓的安装范围),对重点区段线路及时改装、加装防盗设施,提高线路本身的技防水平;(2)对一些重点电力设施保护区的施工情况采取建立危险点监测档案跟踪处理办法,及时掌控第一手资料,并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上报2024行政部门;(3)对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已建成危及电力线路安全的建筑物,及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并做好统计。在提出整改意见和具体措施方案时,要首先考虑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拆除、封堵门窗、更换绝缘导线、悬挂警示标志等方法补救。
(四)努力解决“三违”问题
危害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另一大隐患是“三违”问题(违章建房、违章植树和违章爆破采石)。“三违”问题的出现,不仅严重威胁电力设施的安全运行,而且也给存在“三违”问题地段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同时也是涉电赔偿诉讼案件逐年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切实解决“三违”问题。一是各级保电组织应按电力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认真履行职责,同2024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沟通协调,使这些职能部门真正认识到“三违”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履行电力法律法规明确的职责和义务,在规划城乡开发区、居民点、林区、批地建房等实际工作中严格审批,从源头上杜绝“三违”问题。二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少数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处理“三违”问题难的情况,各级保电组织和保护电力设施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电力职工要做到嘴勤、腿勤,平时要勤走动、勤观察、勤巡视,一旦发现“三违”问题,要立即向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汇报,取得其大力支持,使“三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