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年度预算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年度预算报告范文第1篇
一、各中期收入与费用不合理配比的问题
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准则采用独立现作为理论基础固然有很多优势,但容易造成各中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不合理配比。这将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业绩的正确评价;二是导致各中期列报的收益波动很大,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年度结果的预测。
很明显,上市公司执行中期报告准则后,就人为地将一个会计年度细分为几个更短的时期,并提供了每个中期的财务报告,会计信息使用者将会利用这些中期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决策。而在现实中,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生产经营特点,其年度内的各项收入和费用很可能是不均匀发生的。例如,对于季节性较强的企业来讲,其主要收入可能发生在年度内的某一个中期,另外的中期没有收入或收入很少;同时,企业的许多费用在年度内是不均匀发生的,例如周期性发生的年度大修理费用等。如果按照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对于季节性、周期性和偶然性取得的收入以及年度内不均匀发生的费用,除了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预提)或者递延(或者待摊)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得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预计(或者预提)或者递延(或者待摊)。”这样就可能会导致各中期收益的较大波动和收入费用的不合理不配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年度结果的预测。因此,为消除季节性因素对预测的影响,企业必须在中期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企业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特征,这将有利于投资者较好地预测企业全年业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对年度收入或利润的预测误导问题。而作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应主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并关注各项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和不重复发生的特殊费用,以便准确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并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与年度报表的关系问题
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即在中期报告中根据准则要求所提供的报表应当是完整的会计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上年度会计报表一致,如果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如当年新实施的会计准则)对当年度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进行了修改,则中期会计报表应当按照修改后的格式和内容编制;同时中期财务报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确认与计量原则同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其所应用的会计估计、成本分配和应计项目的处理等也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
然而,中期财务报告与年度财务报告也存在一定的区别。首先二者时效性不同。由于中期财务报告以一个季度或半年作为报告期间,而年度财务报告以一年作为报告期间,显然前者所提供的信息更及时有效,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短期决策,而后者则更有利于使用者的长期决策。其次,二者适用的范围不同。年度报告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而中期财务报告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起规范和约束的作用。再次,对于季节性、周期性和偶然性取得的收入以及年度内不均匀发生的费用,除了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预提)或者递延(或者待摊)之外,企业都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得在中期会计报表中预计(或者预提)或者递延(或者待摊)。最后,中期财务报告要比年度报告应用更多的会计估计。基于中期财务报告编报时间比较短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考虑,企业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可以比年报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估计。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若干问题解答(下),“在每个中期末或者年末都涉及到存货数量的确定和成本的计价等问题,而为了节约成本和时间,企业在各中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可以比会计年度末采用更多的会计估计。”
三、中期所得税问题
1、计算中期所得税的必要性。一般来讲,企业所得税都是按年计征,企业在每个年度末才计算所得税并进行汇算清缴,而我国在中期财务报告准则中同样要求企业计算所得税,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计算中期所得税是必要的。因为所得税实质上也是一种费用,而会计要求费用要与收益相配比,因此必须计算中期所得税。如果不计算中期所得税,将影响企业的利润分配项目和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即将影响企业中期的财务成果和中期期末的财务状况。
企业年度预算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全面预算;酒店
一、酒店业全面预算控制背景分析
1.全面预算是酒店业重要的管理控制体系。全面预算是一种系统方法,以销售预算为起点,对企业的生产、采购、现金流量、存货、利润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基础,制定目标、设计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的一种管理控制方法。全面预算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控及考评,具有企业目标战略导向,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业为满足目标客户群体的服务需求,其提供服务较多,经营范围较广,组织结构倾向扁平化,部门之间经营业务主要集中于娱乐服务,除服务人员工资外,不同部门其所耗用其他资源差异较大,对于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在经营控制上需要一个系统依据标准来进行常规控制,需要一个完整全面的基于全面预算的控制系统。
2.有效的全面预算控制可规避经营风险。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在快速发展的成长期内,酒店业所关注的是市场份额,随着酒店业进入到行业成熟期,进入行业完全竞争状态以后,酒店行业中酒店企业或酒店管理公司所面临经营风险成为其首要关注重点。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流程可以预防和防范经营过程中遇见的常规经营风险,同时面对非常规经营风险可以较快的应对,减少偶然事件给企业经营带来的损失。从内部控制建设的根本出发,经营过程中不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及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与执行提供保障。
二、酒店业全面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
1.酒店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积极性弱。2012年起法律强制性要求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实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实施强制要求。以A股上市6家酒店公司为例,自2012年开始每年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披露,在对6家上市酒店公司公布的四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研究分析发现,酒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并未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人员变动等及时更新。其中华天酒店(股票代码:000428)于2015年更换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共计6人次,其中监事会更换累计3次占监事会总人数60%,控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并未在2015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进行披露相关变化导致的内部控制更新。金陵饭店(股票代码:601007)同锦江股份(股票代码:600754)两家上市公司2015年并未披露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占酒店业上市公司的33.3%。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作为一种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承诺,借助“自我评价”来约束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向预期使用者公开表明上市公司的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立场和态度,公开并不代表其内部控制一定不存在缺陷,但是未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则充分表明其对于内部控制建设主动性较差。
2.酒店企业全面预算控制缺少监督。根据A股上市的6家酒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报告显示,公司均有成立审计委员会,但全面预算编制、调整的主导部门为公司财务部门,同时财务部门负责组织资产盘点,负责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组织编制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定期向管理层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对月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差异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虽然成立审计委员会,但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内控建设报告中并未体现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监督。根据事务所对A股上市的6家酒店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出具的审计报告显示,6家酒店上市公司四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为有效,而针对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则没有任何事务所进行评价和提供合理保证。上市公司需要会计师事务所2024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出具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成为上市公司的重点关注领域,6家酒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报告显示其均建立了相适应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审批授权、合同合法合理性复核以及制度建设等组成,对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责任人的明确、签字审批权责、留档备案制度等有明确的制度设计。酒店上市公司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高,对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全面预算等非财务报表内部控制的建设则相对薄弱,缺少与之相对应的评价监督机制与体系。
3.对控制结果分析考核欠缺。酒店业现有的预算考核方法考评以结果为导向,主要的注意集中点为预算目标的实现程度,收入或利润等预算点将超额完成预算作为考核的依据,根据预算以超额完成数量计算奖励;在成本或费用等预算点将节约量作为考核的依据,根据预算以节省支出金额计算奖励。在结果导向的预算考核体系下,责任中心会通过高估成本费用类预算来追求优秀的考核评定,在可预见的优秀考核结果情况下,会造成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责任中心也会通过低估收入利润类预算来追求优秀的考核评定,在可预见的优秀考核结果情况下,会造成企业收入或利润的流失。考核工作以财务部门为主,注重年末的经营结果,忽视预算执行的过程,虽然进行全面预算模式,但实际管理则依旧为传统预算管理方法,忽视了全面预算的效用性。
三、建设酒店业全面预算内部控制的的措施
1.建立预算基础搜集数据与资料,增量预算同零基预算结合。增量预算在以前期间的业务量水平和成本费用消耗水平基础上进行增减调整制定未来期间的预算方法,适用于各期间内在勾稽关系较为明显或预算期同基期无较大业务范围变化的企业,如企业稳定期固定资产的折旧、稳定期应付职工薪酬、稳定期毛利率等。一旦发生较大的变化,基期的数据则不具有代表推测性,此时零基预算则能较好的避免出现较大的预算偏差。零基预算以零为基础进行编制的,不受上一年度实际发生的业务量水平的影响,一切预算工作从零开始编制。零基预算需要2024并整理大量的原始数据,并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进行分析推测,这就使得预算的偏差率同数据的精准性挂钩,需要基础数据库来进行归集。零基预算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质量,提升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得企业资源利用最大化,提高预算管理资金的效用性,适用于全面预算的各个方面,但由于成本效率因素的考量,将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相结合,建立企业自有的数据库,可以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效率和效果。酒店企业数据库,是在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地域特点、人文环境、国家同地区政策走向、员工素质能力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基础上,酒店服务定位的消费者不同,提供的相关设施不同,所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不同省份利好政策的扶持,维持酒店的必要的成本,全年游客的入住比例以及毛利率也会因酒店不同而有所差异。建立的适合本企业的实地情况的数据资源库,在发生变化的年份进行更新,节约了全面预算的成本,避免了编制预算基础的不连续性,使得逐年预算具有可比性,为全面预算的控制提供了基础。
2.树立全面预算控制全局观念。预算是下一个经营期间的目标,全面预算涵盖了酒店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同营业部门的工作,需要酒店企业全员参与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基层人员在计划时全局观念较弱,容易造成预算编制的短视,有效的全面预算要将长期决策以及长期发展目标囊括,长期决策往往会涉及资金筹资与投资、固定资产的等资本支出预算,这就需要成立专职预算编制部门或预算编制系统,对酒店的战略起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在企业整理立场上来对全面预算进行修改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站在酒店集团的角度,可以将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组成领导组作为预算管理最高权力机构,各部门作为责任中心是预算的执行机构,同时需要专职全面预算监管人员,直接向领导组进行汇报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处理预算执行过程中遇见的非常规事件。酒店在经营期间需要对企业经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并分析财务数据之间和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时间的关联,分析的数据由某一期间形成,这就需要预算监管人员从酒店未来发展的长远角度结合国家总体经济形式来进行分析并预测未来趋势,确定酒店未来发展方向。
3.分析责任中心的预算偏差并问责。全面预算的效用主要体现在对于预算期间经营的指导作用,虽然以销售预算为起点,酒店业其服务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现金流量的重要性,酒店服务行业消耗品占其成本比例较大决定了生产预算为其关键预算点。酒店业对于全面预算的评价忽视了预算的偏差率,也就是预算的合理性,全面预算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向,在排除影响较大的偶发事件后,效用高的预算制定后和实际经营成果不应有较大差异。将预算差异率作为考核的指标可以减少企业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各责任中心在编制预算时会积极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因素,使得全面预算的效用性提升,更好的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4.定时更新内部控制系统。全面预算是完全或部分基于以前年度的数据,根据预测未来的经营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制定下期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的内部控制系统是维护、监督、评价全面预算的执行,酒店业人员变动频繁、市场环境变化以及目标客户群导致的营销手段发生变化等都会引起新的经营理念或经营模式,这就使得一成不变的内部控制系统无法适应新的要求,流程并非一成不变。内部控制系统是根据企业经营环境以及组织结构量身定做的控制流程,宏观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旅游业快速发张带动酒店业进入完全竞争模式,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需要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来实时更新内部控制流程,注重对于流程的查漏补缺,及时修复漏洞,使得内部控制流程完善精细,使全面预算的效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四、结语
酒店业提供服务业务种类众多,标准难以统一衡量决定了全面预算是酒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全面预算流于形式是目前酒店业全面预算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于预算的控制可以很好的发挥全面预算的效用,实现当期的合理预算,将成本与费用类、收入与利润类均衡,提升酒店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内部动力,调动企业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设计科学的全面预算控制体系,实现酒店的全面预算管理以及内部控制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程平,范珂.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集团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会计之友,2015,(18):110-113.
[2]邓德强,刘昊天,谢华.外在控制与自我控制在抑制预算松弛中的作用:基于差异调查和道德认知的实验研究[J].会计研究,2014,(4):49-57.
企业年度预算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信息披露
年度财务预算是企业为规划未来一年内资金的筹集和分配而编制的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预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具体包括现金预算、预计利润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它们采用与传统财务报告相同的报表形式,反映了企业在未来一年的现金收支情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财务预算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做好财务监督、业绩考核等出资人监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度财务预算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报告是财务预算的重要工作,应注重把握以下原则:
1.注意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的完善。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应注重以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资金为核心指标,并考虑指标之间的衔接。对不同的项目应设计不同的指标及预算方法,以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注意指标之间的纵向与横向比较,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指标设计,努力向行业及国际先进水平不断靠拢,实现整个指标体系的平衡和合理化。
2.年度财务预算报告要有覆盖性。即要求将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报告考虑的范围。如在业务上,应包括: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规模、质量及结构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实现的经营成果及利润分配情况;企业预算年度内为组织经营、投资、筹资活动预计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达到的生产、销售或者营业规模及其带来的各项收入、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企业预算年度内预计发生的产权并购、长短期投资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资金来源。在编制上,应包括企业所属的所有子公司或其所属独立核算的组织、投资项目等。
3.应对企业对外投资、收购兼并、固定资产投资、期货(权)及衍生品等投资业务的进行集中的风险评估,以合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运营的可持续发展。当编制预算时,发现资产负债率过高,投资回报差,企业偿债能力的不良苗头时,就不应再将高风险投资编入预算范围,以进行事先控制。
4.年度财务预算应注意对收支的控制。一方面,要提高现金利用效率,注意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以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保障足够的现金供应。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和费用开支,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如果成本费用过高,已注意压低成本的预算规模。
5.年度财务预算应特别注意不良债权、投资不当、逾期担保等问题的注意。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出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时,为免出现新的损失,不得再安排担保预算。在企业对潜亏挂账合理预计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安排与业务无关的对外担保预算。
6.年度财务预算应注意上下结合,除了财务部门外,企业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预算,同时将分别的预算指标予以测算和落实。
二、年度财务预算中信息披露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中国航油集团这样的上市企业来说,对于年度财务预算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由其应该注意把握。
这里所说的信息披露的“信息”二字,并非是对客观历史事件的信息表述,而是指一种预测性信息,一般说来,大致包括发展规划、发展趋势预告和盈利预测等几种类型。
通过年度财务预算中信息预测,可以使人们对企业未来一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出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从而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其意义在于:
1.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可以弥补现行财务报告的时效性问题。由于财务报告时效的不足,往往使人们难以正确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很难评价企业的价值。这就放大了投资风险,可能使人错误的评估企业的价值。
2.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更好的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打击内幕交易的违规行为,保障市场的效率和公正。
3.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确立的民事责任,可以促使企业明确自身的责任,努力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纠正问题的根源,使企业的财务预算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实处,实现各项预算指标。
因此,企业在对下一年度进行财务年度预算时,就需要保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比较,展示真实的企业财务数据。需要注意的是:
(1)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应以自愿为主,为不应笼统的强制其进行信息披露,由此也能较好的防止企业管理者在信息预测上造假,使信息披露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目前除美国外,西方国家和地区所采用的并不是纯粹的自愿性披露,而是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的结合。因为在美国,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披露已成为惯例,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性披露之间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企业极易出现选择性披露行为。因此,目前我国适宜采用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预测信息披露制度。同时,通过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加强企业在信息披露上的责任感。
(2)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必须由注册会计师加以审核。注册会计师对预算信息的审核,也是一种国际通例,从国际上的做法来看,注册会计师必须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对证券业务较为熟悉,由其对预测信息的审核,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也加强了预测信息本身的价值。当然,从目前的一些实践来看,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往往是形式审查,只重视报告本身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的问题,而不太专注于财务预算是否有财务上的合理性,是否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等现实问题,对这种现实困境,更应加强会计师审核的专业资质。
(3)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应明确这种信息所依据的财务预算的背景资料,并附带相应的警示,以明确这种信息披露能够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起到提示和谨慎的作用。
(4)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应考虑相应的市场和政策风险。对于财务预算可能因上述风险而无法实现的情况,信息披露时就应做相应的预测,并随着风险的判断及时进行更正和说明。
(5)对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必须引入民事责任。不仅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查信息披露中的违规行为,予以警告和罚款等行政责任,更要注意赋予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以民事责任。只有加强民事责任,加大违规成本,才能确保这种信息的真实性。首先,应对企业编制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和界定,什么是企业的责任,什么是个人的责任,这种个人责任不仅包括企业的管理者,即董事、经理,也包括对财务预算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通过明确责任以遏制造假者的行为。其次应对年度财务预算的披露增加保险制度和赔偿制度。在信息披露可能造成的风险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由保险公司做相应承担,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可以对财务预算不能实现,导致其相应损失,作为案由提出民事诉讼。值得注意的,在目前法院的案由管辖中,由于财务预算被认为仅是一种预测,不具有确定性,法院往往以此为由,不予立案,使企业的投资者的损失利益无法保障,也使年度财务预算中的造假现象严重。而若建立了相应的民事责任制度,投资者就有了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依据。同时,为保障企业免于承担证券欺诈责任,对于善意发行人也应制定一定的免责条件,以保护企业自愿披露财务预算的积极性,鼓励企业诚实合法地披露年度财务预算。总之,企业诚实合法地披露年度财务预算可以使投资者更好地做出投资决策,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6)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应由会计准则和审计规范加以约束,在制度层面上构建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的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
(7)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对经营业绩需要给出了比较具体的增长幅度预测,而不是简单粗略的估算,必须有相应指标作为披露的依据。笔者在公司实践中了解到,目前对业绩的描述,都已由纯粹的文字叙述,转向比较具体的数据。但这种预算数据主要是在企业内部进行披露,而较少进行公开披露,无疑是制造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 吴昌秀: 企业全预算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斌 陈毓圭:企业预算管理理论框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企业年度预算报告范文第4篇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经历1997年的改革后,在会计分类、会计语言、会计要素、会计核算内容、会计记账基础、会计报表等问题上已经显示出了积极向国际惯例靠拢的新局面。但局限于为预算管理服务的特点,一直未改变。
我国的预算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在国外称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政府会计体系,也就是未能建立全面反映政府经济资源、现时义务和业务活动全貌的会计体系。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特别是财政总预算会计,既类似于政府财务会计,又不同于政府财务会计。说类似于政府财务会计,主要体现在:财政总预算会计既反映了政府预算执行的宴际情况和结果的信息,也反映了与当期预算执行相关的财务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比如政府在执行收支预算过程中产生的债权债务等。说不同于政府财务会计,就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只反映当期预算执行相关的财务收支情况及财务状况。并没有从连续、全面、系统、完整的角度反映预算收支对政府财务活动情况及财务状况产生的当期影响及连续影响。
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不能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会计制度滞后于会计实务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建立公共财政,实行部门预算,建立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都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对财政资金的管理由过去的“切蛋糕”、重分配,向事先的部门预算、事中的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以及事后的监督管理与追踪问效转变。各级财政部门也顺应公共管理需要,逐步建立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公共财政体制。
公共财政的基本理念是:政府财政应当侧重于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包括公共服务),如社会保障、科学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规范、公平、稳定的竞争环境。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要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透明,考察部门预算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效果,考察政府采购成本的公允性,对财政资会的使用实施有效的监控等,都需要相应的政府会计信息作支撑。与此同时,政府出于向纳税人、国债购买者和投资者提供有用信息的需要(如纳税人对于政府资产管理的关注,国债购买者和投资者对于政府债务结构和偿债能力的关注等),出于监控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加强政府自身资产和负债管理的需要,也需要有相应的政府会计核算标准和财务报告制度。
从西方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一般都有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政府财务管理法规等相配套,我国也不应例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新兴经济国家正在改革它们的公共支出管理体系,但“这些国家已经面临着一个持续的压力,即需要更加完整的会计信息,这需要改革其会计体系”。
(二)不能从财务的角度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只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不能提供整个一级政府的营运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比如各级政府代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应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这些国有资产犹如企业对外投资一样,必须将原始投资及未分配的留存收益等作为企业的产权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然而,我国的预算会计恰恰遗漏了这个重要的政府财务活动内容。
(三)现行会计制度在防范财政负债风险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财政负债核算的范围过窄。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负债是一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付及暂收款项、按法定程序及核定预算举借的债务等”。从定义理解,只要是财政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就是财政负债,它既应包括直接负债,还应包括或有负债。根据我国政府财政目前承担债务责任的实际情况,直接负债和或自负债可归纳为:直接显性负债(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政府借款等)、直接隐性负债(主要包括政府欠发工资、社会保障支出的缺口、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挂账等)、或有直接负债(主要包括政府担保的各种借款、政府未决诉讼等)和或有隐性负债(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潜亏,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坏账,农村信用社、供销社系统以及农村合作基金的坏账等)。但在现行制度下,核算财政负债的会计科目有三个,即:“暂存款”、“与上级往来”、“借入款”。其中前两个科目反映的是在预算执行期间,上下级财政或财政与其他部门结算中形成的债务,在实际核算过程或者转为一级财政的收入,或者由一级财政归还或退回,它们并不属于通常所探讨的财政负债的范围。“借入款”科目反映的足按照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包括中央政府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数额举借的国内和国外债务,以及地方预算根据国家法律或国务院特别规定举借的债务,这部分负债就是通常所称的“政府债务”或“国家债务”,简称“国债”,属于直接显性负债。由此可见,现行预算会计只核算当期实际收到现金的直接显性负债,未核算当期已经发生而尚未用现金偿付的直接隐性负债,以及可能引起财政支出增加的或有负债。大量的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仍游离于预算会计的核算之外。
——财政负债信息披露不完整、不真实。现行的预算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他附表。其中财政负债信息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和财政支出明细表反映。资产负债表通过“借入款”项目,反映截止到某一时点政府财政实际拥有的因政府借款和政府债券引起的债务本金数额。财政支出决算明细表通过“债务利息支出”科目,反映当期归还的到期债务利息数额。与财政负债的核算范围相适应,预算会计报告也只能够揭示和披露直接显性负债信息,对直接隐性负债风险和或有负债风险的状况就无法作出客观评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预算会计披露的财政负债规模远远低于实际存在的财政负债规模,可以预计到的财政负债风险也远远低于实际存在的财政负债风险,政府偿付债务能力和承担负债风险的压力均被低估。
(四)不能向公众和监督部门提供更多的政府会计信息。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会计报表适应了国家宏观调控以及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但预算会计报告仍过于简单。
——现行政府预决算财务报告制度不利于人们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目前我国政府预决算报告只是反映政府收支预决算的单一模式,缺少反映政府债权、债务、资产状况的报告制度。严格说,我国各级政府至今还没有编过一份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
——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固定资产没有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