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计划内容页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

2024-07-09 11:08:02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2016年妇联双拥工作计划一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共建合力

多年来,市妇联一贯重视双拥工作,将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注重调研,确保实效。市妇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双拥共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制定全年双拥工作计划,按照工作安排开展工作,形成了组织有领导、工作有目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积极发动引导基层妇女组织、妇女群众发扬光大太行太岳老区妇女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开展拥军活动,着力树立和增强妇女群众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营造双拥格局,不断开展形式活泼、富有实效的双拥活动,进一步夯实了双拥工作基础,确保了拥军优属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市妇联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在今年八月份组织全市各级妇联干部和部分市直机关妇委会主任参观市里在物贸广场主办的国防教育图片展,通过参观图片展,使我市妇女干部亲眼目睹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了解了我国目前的国防形式,促进大家接受了一次良好的国防教育,学习和掌握系统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增强对军队的理解,使我市妇联干部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国防、热爱人民军队的情感。

三、丰富活动形式,做好拥军优属工作。

拥军优属是妇联的的优良工作传统,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市妇联联组织成立一支由妇联主席成爱蓉、正处调研员任改英、副主席崔玲玲、许素平、张连平参加的20余人的拥军文艺宣传队,专门排练了体现军民鱼水情深,共奏和谐曲为主题的舞蹈、小品等节目,于7月22日,23日由妇联主席成爱蓉带队,冒着酷暑深入水东部队、河西部队驻地进行慰问演出。在拥军慰问演出期间,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在水东部队,我们市妇联的演出人员与水东部队官兵同台演出,军民互动,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拥军主题,慰问演出不但使部队官兵度过了一个 难忘的八一节。

2016年妇联双拥工作计划二

拥军优属是光荣传统,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按照县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切实抓好工作任务的落实。

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县妇女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特别是在春节、八一建军节期间,县、乡妇联以军地双向纳入为主题,充分发挥妇女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特点,广泛开展为老复员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军烈属等重点优抚人员做好事、办实事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并积极配合民政部门落实了部份人员的优抚安置政策,使军人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广大妇女的关爱之情。

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宣传教育。

借助八一建军节日期间,县、乡妇联组织因地制宜利用标语、上街设点宣传、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开展了大范围、大规模的拥军优属专题宣传活动,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加强《国家法》宣传,加强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军民团结一家亲,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知识宣传,引导广大妇女群众从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结合党的先进性教育,充分认识开展双拥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国防观念,争做拥军优属的先进模范。今年来,县、乡妇联共张贴标语1多幅。

三、发挥妇女优势,开展情系军队,爱心献功臣活动。

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心灵手巧的优势,发动广大农村妇女为军人千针万线做鞋垫,这一项活动已成为县妇联组织全县广大妇女开展的一项传统性的妇女拥军活动,近五年来,共为入伍新兵和接兵部队官兵做送鞋垫276双,深受各级领导和军人的好评;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在“三化”建设中明确妇联组织的定位及职能

西山农牧场各级妇女组织成立后,农场妇联带领基层妇代(委)会围绕党委中心工作,结合农场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积极履行妇联组织的教育、代表、参与、服务等社会功能,对促进农场妇女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农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加快推进团场“三化”建设中,农场妇联组织应当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正确给妇联组织定位,真正发挥妇联的群众组织角色;组织性质定位上要突出群团组织的社会性和服务性;工作方式上要聚焦适应妇联组织的社会功能。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实现工作机制、工作方式、工作内容的有效接轨。

1.完善工作机制。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是“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建议上级妇联做好积极协调,给团场妇联定编制、配人员;基层单位妇联组织以连队整合后社区妇联组织建设为主体,在今后“三化”建设中,城镇化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职工集中在小城镇居住,社区的妇联组织作用凸显。师、团两级建立妇联组织开展活动专项经费,以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保障资金有力来保证妇联组织作用的发挥。

2.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工作能力。在推进“三化”建设中,越来越体现出妇联组织的社会性和服务性。一是要求团场妇联组织要创新服务理念,强化为妇女服务的意识,树立“工作服务化、服务职责化”的理念;二要按照现代社会的管理要求,努力把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提高市场化、项目化、社会化的运作能力。

3.拓展服务内容。突出妇女主体地位,做强妇女受益、社会认可、成效显著的服务品牌。针对基层妇联工作内容繁杂,工作成效不明显的现状,妇联首先应该强化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突出妇女主体。妇联章程明确规定:妇联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因此,妇联工作主体对象就是妇女群众,这个主体不能被儿童工作或其他中心工作冲淡。二是精心设计和创新发展妇女工作品牌。团场妇联要创有1—2个自己的品牌。西山农牧场妇联自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以来,通过开展活动,取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职工的欢迎。今后我们要注重此项特色工作的深度开发,注重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拓展服务内容,延伸开展巾帼志愿者健身队等活动,扩大其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二、在“三化”建设中加强妇联的组织建设

7年来,农场妇联切实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连队、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女组织逐渐建立健全,一个广泛联系农场各界妇女的组织体系基本具备。但是面对“三化”建设中社会组织构架的深刻变化,妇联的组织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妇联组织网络边缘化。妇联传统的组织优势受到挑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两新”组织妇女工作尚有很多“空白”。二是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不稳定。农场相当一部分连队妇(代会)联干部都是基层一线女职工兼任,文化素质、工作能力等都不是很高,加之待遇较低,出现了妇女组织职能弱化现象,造成妇女群众对组织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今后“三化”建设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一步加强妇联组织建设。

1.加强网络建设,实现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广覆盖。一是争取党委的支持,积极探索和实践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妇女组织网络。二是大力推行妇联的执委工作制和代表联系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联系、宣传、服务妇女中的作用。三是建立妇女工作和家庭志愿者队伍,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式承办2024妇女工作的实事项目,按照“党政支持、妇联指导、社工承办、社会参与”模式,通过社会化、市场化、项目化运作方式,为妇女、家庭提供多种需求服务。

2.加强妇联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妇联组织和妇女干部服务妇女发展的能力。积极争取农场党委制定出台一个保障基层妇联干部待遇落实的文件,提高基层妇女干部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优化农场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将近两年分配到基层连队、社区的女大学生进行培养,成熟后担任基层妇联干部。到2003年全面落实基层妇联干部进基层领导班子,切实解决好基层妇联干部的后顾之忧。

三、在“三化”建设中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我区自1998年以来被列为全国妇儿工作示范区,2004年度新一轮申报再次入围;最近,区政府常委会和区委常委会都要专题听取区妇儿委2024两个规划推进情况的汇报,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

2、2004年度,网上行培训15134人,超过原计划59.3%,荣获上海市“百万家庭网上行”计划实施“特别贡献奖”。

3、2003年度我区的“母亲健康工程”被评为上海市妇女工作优秀品牌,在此基础上深化的“妇科检查流动车”给农村妇女带来新的福音,被评为2004年度上海市妇女工作优秀品牌;

4、家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2004年获得上海市第八届家庭文化节优秀组织奖;由我区妇联2024的《滚灯舞》在《知音杯》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展示活动中获得最佳特色奖,为此,区妇联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思路是如何定位的

兵团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农六师、五家渠市党委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要把师、市建成天山北坡经济带新的增长极和隆起点,乌昌一体化乌鲁木齐、昌吉、五家渠金三角中有分量的一角,兵团的第二个窗口、第二张名片,到2010年,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9万元,团场农牧工家庭纯收入8700元。师、市党委的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工青妇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搭建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促进宏观层面上的和谐与小康,还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进微观层面上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与小康,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微观结构。团场职工家庭既是一个经营主体、一个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基本单元,文明、诚信、技能、增收等内容是和谐小康家庭的应有之义,而创建活动的“爱国守法、勤劳致富、家风文明、和谐平安、环境良好”等五项基本条件则赋予创建活动新的时代内涵。

基于这样的发展定位,我们的创建思路一是突出了时代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要有生命力就要紧扣时代脉搏,以现代的思维、概念、范畴,在内涵、载体、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其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了示范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和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的新的辐射源。在创建活动中,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使更多的家庭成为最诚信的道德单元,最有效率的经营单元,最有品质的效益单元。三是增强了开放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机制是党委统一领导、工青妇具体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在内容上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注重整合宣传、文化、政法、劳动、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系统资源,着力构建富有弹性和张力、开放互动的工作体系,通过工青妇牵头运作,保证了工作体系与外部环境的要素交流和能量交换,形成了集团化运作、品牌化发展、事业化推进的格局。

二、“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如何启动的

“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一个新生事物,我们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通过鲜活的事实,让更多的单位、部门学到创建方法,让更多的职工群众看到参与创建的好处,激发了参加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1、科学调研,把握趋势。今年上半年,为了解决对“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认识不清、底数不清、办法不清的问题,我们一是在团场、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职工家庭及各系统开展的以家庭为主体的创建活动调查。二是工青妇组成调研组深入团场、连队、街道、社区,与基层干部座谈交流,了解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深入职工家庭面对面访谈,掌握职工群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三是邀请上级工青妇组织共同归纳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创建活动的途径。四是分别听取工青妇、宣传、政研、财务、政法等部门、行业的意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使我们逐步认识到创建活动的总体趋势,在于坚持解放思想、服务群众、找准载体、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建立机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创建活动的针对性、操作性、时效性。

2、党政重视,加强领导。师、市党委常委会几次听取了“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思路、方案、计划的汇报,党委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师、团分别成立了分管常委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青妇、宣传、政研、政法、农业、民政、劳动等部门组成了工作机构,制定并出台了《农六师、五家渠市“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实施意见》、《农六师、五家渠市“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实施办法》,建立了上有目标、下有指标、上下联动、多方互动的工作机制,党政的重视与支持使创建活动得以顺畅运作,快速启动。

3、找准载体,注重实践。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中,我们以不设框框、不观望、不等待、不争论的理念开展工作,从具体工作人手大胆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建活动的有效运转方式。今年是兵团撤除大宗农产品关卡第一年,也是师、市推进团场机制体制创新,落实团场基本经营制度,实行职工生产费用全额自理的关键之年,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职工如何诚实守信,按订单交售产品,是改革深入顺畅的关键所在。师、市工青妇抓住“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机遇,以一个重点、两项内容、三家联动、四个阶段,开展了“诚信职工”主题教育活动。一个重点,即以一线承包职工为重点。两项内容,即以依法维权、重合同守信用为重要内容。三家联动,即工会、共青团、妇联携手同抓。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今年5月至7月,师、团、连三级启动“诚信职工”主题教育活动;第二阶段,8月组织讲师团到团场、连队进行宣讲,开展了诚信知识答题竞赛;第三阶段,9月至10月引导职工积极履行合同,向团场交售产品;第四阶段,11月至12月评比表彰。

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中,围绕着家庭如何实现小康,工青妇组织开展了“增收行动”,主要内容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针对职工没钱种养、种养什么、怎么种养、产品如何卖向市场的难题,重点抓了四个关键环节。一是资金。在今年国家实行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金融政策,团场推行生产费用承包职工全额自理的内外部环境下,我们从五家渠国民村镇银行贷款2500万元,由师、市贴息200余万元,根据师、市畜牧业发展布局,由工会、团委按培育大户、扶持散户并重的理念,将贷款发放到了1948户职工家庭,用于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二是项目。团场职工长期从事大田生产,远离市场,信息不灵,师、团两级工会通过干部跑市场摸行情,网络联市场抓信息,有重点地向职工推介市场需求量大、前景广阔、适合当地种养的项目。三是技术。师工会发挥自营经济帮扶中心这个平台,建立了大户带散户、依托团场农技推广站和畜牧兽医站、师工会百名专家服务团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为职工无偿服务,解决种植、养殖过程中的难题。四是营销。师工会一抓产品注册商标创品牌,一手抓各种专业协会建设,一手抓市场,一手牵职工,初步形成了在市场的海洋中,由原来一家一户小舢板渡海,转变为千军万马航空母舰航海,解决了职工种植、养殖的产品如何卖、还能卖个好价钱的难题。“增收行动”既服务了结构调整的大局,又促进了职工增收致富,成为“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又一有形载体。

这两项工作既突出了工青妇有组织网络、有_T作队伍,与职工群众联系密切,发挥创建活动的第一推动力作用,又坚持了以人为本、以职工为本,充分尊重了职工的主体地位,

突出了职工的主体地位。“诚信职工,职工诚信”、“增收行动,职工增收”活动的开展使“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有了抓手和内在动力源。

三、“和谐小康家庭”创建资源是如何整合的

我们在“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中主要采取了“5+10”工作法。“5”即兵团“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五项基本条件,是我们开展创建活动的前提和依据。“10”即师、市开展创建活动的创诚信之家、创平安之家、创学习之家、创致富之家、创美德之家、创文明之家、创双合格之家、创绿色之家、创健康之家、创节约之家十方面标准及内容。

从年初调研情况看,师、市党委宣传部开展的“十星级文明户”、政法委开展的“平安家庭”、工会开展的“五好文明家庭”、妇联开展的“双合格家庭”、计生委开展的“健康家庭”等创建活动,已多年运作,且行之有效。当前,兵团开展的“四抓四看”活动,首要一条是强化宗旨意识,强调服务职工群众。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尽管分工不同、性质不同、职责不同,工作对象和内容也不尽一致,但在服务职工群众这一点上,是高度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各部门、各系统开展的创建活动,理论武装、道德建设、文化技能、守法诚信、军事素质、增收致富等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紧密结合的。在做好结合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坚持了五个对接:在创建内容上,各部门、行业的单项内容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十方面内容对接;在创建范围上,各部门、各行业特定的群体,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全覆盖对接;在创建标准上,各部门、行业各自的标准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标准的全方位对接;在创建主体上,各部门、各行业的“独唱”、“独奏”,与“和谐小康家庭”的工青妇牵头,各方协调运作的“大合唱”、“大齐奏”对接。

兵团连队妇联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1958年的四十九团,曾是一片荒芜。如今,57年过去了,站在四十九团的十字路口,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鳞次栉比的楼房,人们发现,历史在这里留下了发展的印记。

繁荣永远源于荒芜。

割不断的“源”

已经是第三天了。

刘克让低着头,拉紧麻绳,绳子在身上勒出一道道伤痕。他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并在心里嘀咕,应该快到了。

男人们打先锋,3人一辆“拉拉车”,装上干粮和简单家什,前面一个人拉,其余两个人在后面推,后面跟着妇女和孩子。推车在凹凸不平的戈壁路上蹒跚前行,有时还需要砍些红柳和胡杨树枝垫在路面上。3天时间里,白天和凉水吃干馕,晚上傍着推车盖着大衣睡觉,刘克让的目的地是四十九团。

行走200公里,终于到地方了,团领导指着沙土遍布的荒芜之地说:“这就是你们在四十九团的新连队。”从此,来自农三师四十三团的200多人开始在这里建设新家园。

1969年10月,来自三师四十三团的部分职工群众与国营巴楚总场二分场、四分场合并,成立三师四十九团,团部设在盖米里克。

盖米里克,维吾尔语意为“地窝子”,建场初期,这里是一片胡杨林。46年过去,四十九团早已变了模样,而盖米里克的名字却从未改变。

翻阅四十九团的历史,四十九团的成立就是兵地相携发展的产物,四十九团的前身正是国营巴楚总场二分场。

1958年5月,忠诚等奉自治区农垦厅命令,由巴楚县恰瓦克乡迁往盖米里克组建国营巴楚总场二分场,成立4个生产大队。1961年11月,在原国营巴楚总场二分场一大队、三大队和总场水工大队等单位的基础上,组建巴楚总场四分场。

自1958年开始垦荒,经广大农垦战士艰苦创业,到1969年四十九团成立,这里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拥有4700人的国营农场。

由兵地共同孕育的四十九团,其发展过程,正是兵地融合的缩影。

剪不断的“缘”

街道笔直宽阔,高楼鳞次栉比,商贸中心人声鼎沸……10月,行走在四十九团,处处可见朝气蓬勃的景象。

在三师四十九团和巴楚县,兵地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从医疗救助到文艺演出、从节日走访到协调联系日常工作,多层次、宽领域的兵地融合工作紧锣密鼓、井然有序。

1999年5月,四十九团医院的医护人员利用周末时间,赴巴楚县恰瓦克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看病治病,免费发放价值1720元的药品,为274人次义诊;

2000年,四十九团十一连、畜牧工作站分别与巴楚县恰瓦克乡七大队、十队建立了联合调解委员会,以解决兵团与地方在草场、水源方面的纠纷;

2005年春节,巴楚县举办大型元宵节社火活动,在此次社火比赛中四十九团的社火表演赢得了第一名;

2008年以来,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四十九团与巴楚县县委、政府都要互相走访、慰问,共谋发展大计……

2014年7月,四十九团与巴楚县共用的小海子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和四十九团十八连旱情严重。

为保证恰尔巴格乡4万多亩庄家、果树的用水,十八连在自身果树面临减产的情况下,毅然为地方农民让水,与地方各大队共同度过了枯水期,受到地方农民的交口称赞。

正是在这种关键节点,邻里乡亲不分民族团结协作,让兵地一家人的思想日益深化。

分不开的“情”

“巴楚县英吾斯塘乡二村村委会文化活动场地35万元;村委会农产品小市场20万元……”9月25日,记者在三师四十九团支持地方村“访惠聚”活动建设项目计划书上看到,四十九团帮扶英吾斯塘乡二村的项目中共有6个建设分项。

四十九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融合发展是团场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内在要求,必须合力担当、共同促进四十九团与巴楚县社会稳定和繁荣发展。

红枣种植是四十九团的优势,今年3月,四十九团出资20万元购买红枣种子帮助巴楚县英吾斯塘乡播种2000亩枣园,并逐步完善英吾斯塘乡的红枣示范园建设;同时,外派近500人次技术员参与附近乡镇的枣树修剪与管理工作。

四十九团种植了近10万亩棉花,每年都要从巴楚、莎车等县引进2000余名拾花工,既满足了团场用工需求,也使地方村民增加了收入。

在兵地融合共建活动中,四十九团还在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与附近乡镇开展交流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