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报告

2024-07-18 20:35:01工作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工作成效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质量为根本、效益为中心,全县上下把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作为蔬菜产业开发的重点工程。以标准化示范推广为途径。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一体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规模开发,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在基地建设、技术示范、科技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累计示范面积达到11519亩,示范区大葱平均亩产量1228公斤、产值1518.9元,示范农户671户。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县大葱栽植面积由年的2万亩增加到现在5万亩。比示范前增产358公斤、增收590.9元,增幅分别达41.14%63.67%累计总产量1333.88万公斤、产值1518.89万元,比项目实施前净增产331.71万公斤、增值680.69万元,增幅分别达33.1%80.7%通过重点村的示范带动和技术推广,全县大葱生产效益显著提高,年大葱产量达6万吨、产值5000多万元,人均年大葱收入达到23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6%

二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积极探索。大葱生产的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先进技术普遍推广。认真研究。制定出台了无公害农产品大葱》和《无公害农产品大葱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采取办班培训、现场咨询等方式,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使项目建设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广大农民对大葱生产要求、产品质量、规格及分级标准等有了明确的认识,生产过程中懂得了讲科学、讲规范、按标准操作,大葱标准化生产程度不断加强,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配套网络不断健全。宏源种业公司与农户签订了种植合同,对大葱保鲜加工厂进行了扩建改造,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多吨,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按照“创建龙头企业、建设产品基地、突出特色经营、带动产业发展”经营思路。实现产值1200万元,使大葱就地加工率达到5%政府积极协调,成功注册了牌”商标,为提高大葱知名度,创立地方农业名牌奠定了基础;扶持成立了县大葱经销协会,配置了计算机、通讯器材等信息化办公设备,及时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

四是示范效应明显增强。农业生产标准化知识培训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的各个村组。大葱生产技术更加规范,农民标准化意识得到提高。通过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实施。广大农户基本掌握了大葱标准化生产的各项措施。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并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广大农民享受到农业标准化经营带来的好处,自觉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同时,通过示范带动,使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全县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将对县烤烟和苹果两大产业的标准化生产产生巨大地推动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宣传。又是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后续财源,提高认识。大葱是县蔬菜产业开发中的支柱产业。建设标准化无公害大葱示范区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实现强县富民的有效途径。项目任务下达后,县上通过召开会议、印发资料、办班培训及开设电视专题栏目等形式,广泛宣传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的重大意义、技术要领和政府支持标准化生产的政策措施,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项目实施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动手、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为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领导。县上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标准体系建设,靠实责任。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县质监局、农牧局、科技局、财政局、蔬菜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实施、技术标准和技术指导等3个专门工作小组。大葱良种及生产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信息服务、资料收集等工作。同时,县上把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县上与乡镇、部门与职工、乡镇与村组都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双轨管理,落实承包责任,责任到人、任务到人、措施到位,严格考核、层层把关、重奖重罚,充分调动了县、乡、村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保证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顺进开展。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多次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实际问题;各小组成员长期驻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效推动了工作落实。

三是加强培训。突出“三个结合”即把科研、培训与生产结合起来。把科技推广成效与科技人员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工作,规范生产。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把试验、示范与推广结合起来。全县共举办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栽植管理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1800人(次)技术骨干培训班9期,培训技术骨干800多人(次)开展咨询宣传30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8000份(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原则,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大葱》和《无公害农产品大葱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等标准要求,严把“四个关口”走科学化栽植、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道路,促进成果转化,提高大葱整体生产管理水平,促进无公害大葱基地建设。严把选种关,多次处出考察,引进和培育推广山东掖辐1—3号、三叶齐、章丘大葱、赤水孤葱等优良品种5种;严把育苗关,合理确定播种时期,搞好苗床整理消毒,做好种子处理,加强苗间管理、田间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了葱苗质量;严把移栽关,选好移载时期,深翻配方施肥,南北方向开沟,深度2730cm定植密度一般行距6575cm株距7.5cm左右,亩株数1.5万株左右;严把大田管理关,加强培土、追肥、除草、防病灭鼠害等环节的管理,提高大葱生产效益。

四是多方合作。积极提升宏源种业公司的大葱保鲜加工能力。扩建了大葱批发市场,搞好服务。加强与宏源种业公司和大葱经销协会的合作。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作用。建成了全县最大的大葱集散中心,信息价格服务中心,搞好大葱的加工和销售服务。目前,大葱已打入市场,形成了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工作一体化的大葱产业化生产格局。严格实行种子、农药和化肥统供制度,由县蔬菜站负责大葱种子的培育提纯和统一供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县农牧局负责化肥、农药质量的监督检查,保护大葱生产的正常秩序,维护菜农的合法权益。三年来,未发生一起严重危害菜农合法权益的质量案件。

五是全民参与。共筹集资金254万元。企业投入15万元,加大投入。采取财政补助、部门投入、企业投资、群众自筹的办法。其中县乡配套20万元。群众自筹219万元,广泛用于设备改造、市场建设、良种引进培育以及技术推广等工作,使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工作有了较充足的资金保证,保证了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

三、几点体会

主要有三点体会:回顾三年来的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示范工作。

首先。既适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和农业标准化的工作要求。从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着手,选准项目是搞好标准化示范的前提。该项目的实施。又符合县群众以葱致富的迫切愿望。以无公害为出发点,抓住了县“大葱”金字招牌”重大作用,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其次。低产低效是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周到技术服务是搞好标准化示范的关键。无公害大葱作为县特色蔬菜产业。该项目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把成熟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引导农民积极采用标准化管理技术组织生产,大幅度提高了无公害大葱生产科技含量,实现了增产增效目标。

第三。全县各级各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组织领导、目标管理、责任追究、资金保障、考核奖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了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有力的行政措施是搞好标准化示范的保证。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保证了面积落实、物资供应和资金配套。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四、今后打算

一是进一步完善大葱标准体系。瞄准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加强示范区建设,利用县优越的自然条件。进一步修定完善《有机农产品大葱》和《有机农产品大葱栽培技术规程》等农业地方标准。逐步使全县大葱发展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争取在全县实现无公害大葱标准化生产。注重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推行无公害大葱的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工作成果。

三是进一步建立完善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大葱营销企业、加工企业和技术推广企业。切实提高县无公害大葱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争实现大葱标准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

四是进一步加强融资力度。引导农户加大投入的同时。创造优越生产经营环境。进一步提高县大葱产业的经济效益。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管理水平高、市场营销能力强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参与无公害大葱产业的生产经营上来。

五是进一步做好苹果和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工作。烤烟生产历史悠久、种植条件优越、烟叶品质优良;苹果成功注册了陇蜜牌”商标。并获得了绿色产品认证。积极推进绿色苹果和烤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多次在中国果品鉴评大赛中获得大奖。年已出口到东南亚。这两大产业在县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很强的发展潜力。县上将认真总结经验。逐步使县农业生产全面走向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经营规模化、产业化的新路子,为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