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小区调查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居家过日子,这是再基本不过的了。只有吃住不愁,人们才有可能去干事业。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小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业管理方式就是在这种趋势的催化下诞生的。对于这种新生的小区管理方式,人们褒贬不一,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对此,我们进行了关于物业管理方面的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成果与结论报告如下:
一、物业管理的性质:物业管理与传统的小区管理方式(如家委会)相比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物业管理公司是一个企业,自然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所提供的服务是有偿的。而家委会只是一个组织,是政府的一个部门,是非盈利性的;其次,由于物业公司是一个企业,所以有权力,也有义务为业主提供有偿服务,而家委会却没有这样的义务。由上述区别中我们发现:由于物业管理是有偿性服务,那么其总体服务水平一定在无偿服务之上,也就是说,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更加专业、更加周到。
二、物业公司对小区的建设:为了使业主能够对自己提供的服务满意,物业公司都在积极地做实事,小区建设就是最好的例子。以我们调查的世纪城小区为例,物业公司已为业主提供了体育器材、棋牌室等设施,并计划提供更多文体、商业类设施,大大方便了住户。也正是因为物业公司做出的努力,使得相当一部分住户逐渐接受了这种新生的小区管理方式。
三、未来的发展空间:由于物业时新兴事物,所以有些细节问题还不是很清楚,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冲突屡有发生。但纵然是这样,物业管理业凭借着齐专业的服务赢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可以相信,随着法律条文的完善与管理、服务项目的增加,物业管理市场将会更加规范,住户也会获得更大的利益。到那时人们的居家生活将会更加舒适,让我们翘首以待吧!
小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几年来,我县畜牧养殖小区从无到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也应该看到,目前畜牧小区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畜牧小区建设用地困难较为突出。如何解决和落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已成为难以绕开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些养殖小区由于土地因素而被迫停建设或改变规模规划,养殖户受到损失,干部群众发展养殖小区的积极性受挫,一些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也受到影响。因此用地问题已成为我县发展养殖小区最大的障碍。
2、资金短缺制约了畜牧小区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属于高风险微利产业,而且技术要求也比较高,一些养殖户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在建造小区时大部分资金用于圈舍等基础设施建设,致使生产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规模小,在市场竞争中没有优势,特别是在行情出现波动时,该坚持的时候坚持不住,想扩大规模时又无力扩大,要提高产品档次又缺少生产设备支撑,结果是养殖效益差,甚至亏本,严重挫伤了积极性,制约着我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发展。
3、小区技术不配套,管理不到位。畜牧小区从生产方式和饲养规模上看与传统的饲养不同,但在具体饲养技术上并没有多大的进步,在品种选择、饲料配制、环境控制、疫病防治等方面还是延续了传统的饲养方法,使小区的产品技术含量低,价值不高。更有个别地方“重建轻管”思想严重,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大力宣传和鼓励建设畜牧小区,但建成后没有及时动员养殖户进小区养殖,缺少帮助他们实现生产良性循环的办法,从而出现了小区畜禽存栏率和养殖户入住率极低,甚至出现“有区无畜”现象,造成土地和圈舍闲置浪费。
二、畜牧小区建设现状
畜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的骨干支柱产业,近年来,畜牧业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的比重逐年增加,优势日益凸现。据统计,20*年,全县出栏生猪90.77万头、家禽772.42万只、肉羊17.73万只、肉牛2.*万头,肉类总产量8.1万吨、禽蛋产量0.68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6.39亿元。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4357.86元,其中畜牧业收入1634.57元,占37.5%,较20*年增收324.68元,成为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年开始,我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了50%,20*年占农业总产值的54.85%,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
然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千家万户小规模饲养为主,农民的住房往往是前面住人,后面养畜,卫生环境差。随着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猪和家禽养殖量的不断增多,一些养殖户将畜禽排泄物随意堆放,周围恶臭弥漫,引发邻里纠纷。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这种小规模人畜混居养殖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不利于畜禽品种改良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的实施;不利于动物防疫,且增加了人体感染病源的机会。只有通过建设畜牧小区,集中建造标准化的畜禽圈舍,组织农民进小区养殖,实行统一品种、防疫、服务、治污、销售的标准化管理和组织化生产,才能达到逐步转变传统的养殖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减轻养殖污染,从而确保畜产品质量和肉品安全,全面增加养殖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上述情况,我县从20*年开始建设畜牧小区,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建成各类畜牧小区186个,探索出6种建设模式。一是产业园区型,如汉阳中心畜牧科技园区、白龙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集中规模型,如木马威灵生猪养殖小区、公兴九龙生猪养殖小区;三是新村联建集中型,如白龙青丰生猪养殖小区、鹤龄化林生猪养殖小区;四是大户带动型,如国光五爱生猪养殖小区;五是分户散养型,如姚家团结生猪养殖小区、开封东华家禽养殖小区;六是山区生态型,如江口清明生猪养殖小区。我县应重点推广产业园区型和集中规模型两种建设模式。
三、发展畜牧小区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要加强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畜牧小区,是推进我县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畜牧小区是传统畜牧业向集约化、现代化畜牧业转变的重要一步,其发展势头虽然很好,但困难也很多,需要各级党政制定优惠激励政策,扶上马、送一程。因此,建议各级党政要切实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真正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养殖污染处理设施等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在建设用地、水电安装、通场道路、粪污处理、金融信贷、技术服务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小区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保障畜牧小区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是要转变观念,落实畜牧小区建设用地。目前,畜牧小区建设用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小区建设的瓶颈,对畜牧用地现在也存在着不同看法。首先,发展畜牧小区只是把原来分散养殖集中起来,从土地利用性质看,主要是转移用地和调整用地,并不是多占用土地,其结果是集约利用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其次,从已建成的畜牧小区看,所有畜禽圈舍、仓库等都是简易建筑物,墙基浅,容易复耕。因此我们要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根据我县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实际,规划落实好畜牧业发展用地,按照《关于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剑府办发[20*]3号)文件规定,把畜牧小区用地落到实处。
小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
笔者通过对这7所学校的实地查看,该乡共有中小学7所。以及对相关负责人的走访,对该乡中小学安全现状有了初步的解。
(一)硬件
1校园建筑设施
危房703平方米,全乡义务教育阶段校舍建筑总面积23080平方米。d级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3.05%。建淮中心小学、万圩中心小学、蚌山中心小学共维修校舍面积521平方米,新建校舍283平方米,共计投入28万元。投入9万元维修三河尖初级中学校舍300平方米,投入7.56万元维修正和希望小学校舍252平方米。并规划投入26.08万元为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校舍567平方米。就总体而言,校舍安全状况较前些年有了明显的改观。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告别了破旧不堪的老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建筑造成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步减少。
2操场改造
校园安全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河尖乡直小学新建了水泥地面的篮球场,操场是学生活动和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并新建了环行跑道。新的操场使得学生的活动及体育锻炼多了些安全保障。但是部分学校的操场还存在安全隐患:篮球架是用石头压住固定在地面,看上去似乎摇摇欲坠;操场凸凹不平,有些地方还堆积有建筑垃圾。
3消防设施
近几年来,安全有效的消防设施是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教育系统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对消防器材进行维修和更新,仅今年上半年就添置灭火器1000个,维修灭火器300个。现在各基层单位的灭火器数量和质量都达到消防部门的规定。该乡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校园学生宿舍都装有应急灯和安全通道指示牌,但是有的学校楼房由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没有消防栓,而且因水压不够,建消防井也不起作用,消防隐患比较大,目前采取的硬件措施是增加灭火器数量。
4电路改造
废除了过去的老线路,该乡对所有学校的电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同时更新了各种电气设备,消除了过去老线路的各种安全隐患。但是各种用电器数量猛增,用电量大大增加,所以也要求我不能放松警惕。通过实地查看,笔者发现有些学校的墙壁上的日光灯的开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急需改进。
5学校饮食安全
其中在校就餐的学生占多数,三河尖乡初级中学有在校生1756人。学校新建了学生餐厅,采取私人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饮食卫生,经常就卫生问题召开承包者座谈会,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目前,该餐厅未发生一起学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二)软件
1组织机构
乡教育办公室成立了以办公室主任为组长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关键。同时要求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安全防范工作小组,负责校园安全工作。各学校专门配备了保卫人员,负责日常校园安全事务,每天都会安排值班老师巡查校园安全状况,为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宣传教育
各学校每学期都会举办校园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教育是作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该乡各学校的教师都能在日常教学中加入安全方面的教育。邀请交警大队或是派出所民警宣传安全知识、普及法制教育,并且通过黑板报、读报栏做宣传工作,使得安全意识深入广大师生员工内心。
二、对该乡校园安全问题的思索与建议
可以欣喜地看到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校园危险建筑正在不断从我视线中消失;宽敞、平坦的操场成为孩子们玩耍嬉戏的安全地带;一排排的灭火器成为校园安全的守护神;日光灯、各种教学电器设备走进了教室,通过此次调查。让孩子们享受到科技乐趣;学校的餐厅也总能吃上放心饭;各个学校针对安全工作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宣传教育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
操场上固定不到位的体育器材,但是与成绩同在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常见的年久失修的房屋。不符合要求的消防设施,裸露的日光灯开关等等都是校园隐型杀手。软件方面,各组织机构对安全问题存在侥幸心理,不够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使得安全成为人人乐于关心的话题,安全意识深入每个人内心。
小区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近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
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平,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小区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一、基层供销社的现状
(一)经营情况
92个基层社(下同)现有在册人员685人(其中在岗的经营人员594人);经营服务网点378个(其中农资网点70个、百货网点202个、农资百货混合经营的网点96个、农副产品购销加工网点10个);房屋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
自1999年后,我区基层供销社开展了以产权和身份双置换为重点的改革改造,大部分基层社经营网点经过改造、原创:减人、减债、减负后,实际已变成个人在经营,变成了"夫妻店"、"父子店",经营范围主要是农资和日用百货,经营方式以简单的一买一卖为主,规模普遍小,经营分散,竞争无序,经营管理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时有出现。
从组织体制和经营管理方式来看,有几种形态:(1)仍沿袭旧的体制和组织形式,投资主体单一,未实行职工身份置换,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变化,对大部分职工承包经营(如平罗、永宁、灵武的基层社)。此类占26%。(2)基层社已进行产权制度改革,职工自愿解除劳动关系,为职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和社保费,基层供销社保留牌子和少量净资产,从事必要的经营管理工作。此类占总数的37.6%。(3)已整体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和置换职工身份,仅靠出租资产维持生计,此类基层社占36.4%。
截至目前,已改制的基层社有42个,其中,青铜峡市除曲靖外,其它基层社全部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未改制的有50个,其中灵武市、平罗县、永宁县基层社整体未进行改制。撤乡并镇后,有20个乡镇没有基层社。
统计报表显示,10个市县区基层社2006年一季度购进总额8206万元,占全系统的40.7%,销售额为6456万元,占全系统的39%,汇总盈利7.1万元,占全系统的33.3%。
(二)资产状况
从资产状况和经济能力分析有四种类别:(1)有一定净资产,网络健全,经营服务范围广泛,有一定盈利能力和为农服务能力,此类基层社有22个,占总数比例24%。(2)资产和负债基本持平或有少许净资产,在未完全处置资产偿还全部债务之前,靠由职工承包门店或向社会出租店铺以收缴承包款或租金维持正常费用开支,已无法依靠自身能力发展自主经营和提供广泛的为农服务,此类基层社大约有28个,占总数的30.3%。(3)资不抵债,绝大部分资产用作偿还债务后,收不敷出,无法缴纳职工社保费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此类基层社约有30个,占总数的32.6%。(4)有12个基层社以其全部资产低顶银行债务,占总数的13.1%。
截止2005年底,基层社资产总额8545万元,总负债6794万元,负债率为79.5%;所有者权益1750.5万元。
(三)为农服务情况
近几年来,各基层社积极参与和推进"四项改造",实行开放办社,以吸纳和领办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社会法人和专业大户等)为载体,引进能人,投资多元,不仅赋予了新时期基层社为农服务的新内容,使部分基层社在为农服务工作中找到了新的立足点,捕捉到了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促进了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见附注)。
青铜峡市供销社在以股份合作制形式为主对基层社进行改制后,系统上下人心思干,基层供销社工作总体走在了全区前头:各基层社以青铜峡市农资有限公司为依托,不断扩大农资经营规模,2005年共销售化肥15000余吨。基层社以自身经营网点为依托,发展综合服务社取得明显成效。各分销店统一挂牌为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和医疗、休闲娱乐、图书、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提升了供销社的服务功能,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提高了供销社的社会形象。如大坝供销社刘庙分销店开办诊所,为村民就医购药提供了方便;滑石沟分销店想农民之所想,办村民之所需,为农民提供蔬菜、肉类、馒头饼子供应和婚丧嫁娶用具服务等,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所需的服务;叶升镇供销社正闸村综合服务社经营农资、百货、建材等,品种达5000多种,销售区域覆盖4个村,服务人口5000多人,去年,农资销售100多万元,百货销售80多万元(其中仅香烟销售就达12万多元),建材销售10余万元;峡口镇供销社四名职工坚守为农服务阵地,以股份合作制改组基层社,集资购买两辆大货车送货下村,赢得了农民好评,也赢得了市场,基层社也逐步发展壮大,恢复了生气和竞争力,最近重盖了营业房和库房,面貌焕然一新。
惠农县供销社在改制后实行一县一公司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绿谷农资有限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以集中配送、连锁经营业态,整合基层社经营网点,以低债方式将基层社有效资产兼并进绿谷农资有限公司,实现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资金回笼,统一挂牌标示,统一奖惩制度,统一监管",化肥市场占有率达85%以上,成为本地区化肥供应的主渠道。
盐池县供销社以产权转让方式吸纳县农民经纪人协会会长余聪领办高沙窝供销社以来,不仅使该基层社债务和职工得到妥善解决和安置,也为农民经纪人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在服务"三农"中促进了基层社的发展,重塑了供销社的形象。余聪牵头组建的"盐池县温棚种养技术协会"依托当地特色杂粮资源优势,开展杂粮收购、加工和外销工作,特色杂粮加工后销往内蒙、河北、天津等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解决农民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搞活农副产品流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协会常年为会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产前赊销籽种、化肥、农药、签订购销合同;产中提供种养业技术培训,统一进行疾病防治、饲料供应;产后组织产品销售、统一结算等服务并每年举办各种方式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会员。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470多户700多人,生猪饲养量达1800余头,羊只存栏15万只,蔬菜温棚30多座,种草种树18000亩,仅去年他就帮助农户销售生猪3000多头,羊2万多只,蔬菜2.5万公斤。滩鸡产业是2003年继羊只禁牧后兴起的新型产业。余聪抓住机遇,适时组建了"盐池县滩鸡养殖合作社",在高沙窝建起了孵化、育雏基地,以每只1元钱发送到会员农户饲养,以保价回收,2005年发放滩鸡80万只,回收50万只,发展会员800余户,通过核算,农户养一只鸡纯收入2元,仅滩鸡一项每年为农户提供纯收入100万元。为了加大滩鸡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户收入,加速脱贫致富步伐,去年余聪筹措资金300万元,已在东顺工业园区新建年加工300万只滩鸡、20万只滩羊的规模清真肉类深加工企业,目前,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项目投产后,将初步形成种、养、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项目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农户。
盐池县农民经纪人张龙在领办麻黄山供销社后,针对那里山大沟深,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农产品卖难,经济落后的状况,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农民卖啥就收购啥,农民需要什么就供应什么。通过牵头组建"麻黄山农副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组织收购小杂粮、羊只等农副产品,并凭着多年来良好的经营信誉,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架起了农产品通往市场的桥梁,使当地的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到外面的市场,农民收入也一天天地增加起来。2005年购销农副产品:土豆200多吨、葵花子50吨、荞麦300吨、白(麻)豌豆70吨、黄豆10吨、麦子30吨、谷子20吨、糜子10吨、云芥10吨、苏丹草籽100吨、苜蓿籽3吨、苹果100余吨、羊绒羊毛4吨。同时,他投资对基层社的破旧院落、店铺进行改造翻新,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竹帘、轧草机、水泥、木材、瓦片等生产、生活用品。尤其是当地干旱少雨,农民饮用水都困难,张龙建立了储量达60吨的水窖,春天干旱时为农民供应饮用水,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受到了农民好评。
盐池县马儿庄乡供销社主任尹慧投资建设的"马儿庄顺发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带动了本村和周边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架起了农民致富的金桥。
平罗县灵沙乡供销社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粮食专业合作社,拓展为农服务领域,为农民提供农资、农副产品购销、加工技术、信息、运输、建材、农机等方面综合服务,服务覆盖临近乡镇,资产达400余万元,探索出了供销社发展的新模式。
永宁县基层供销社建制健全,资产比较完整,每个基层社都留有1-2人扛牌,从事必要的经营。
贺兰县金山乡供销社在搞好化肥、农药、农膜、日用百货经营的同时,立足当地西瓜产业,积极为瓜农提供西瓜籽种服务。去年共供应西瓜籽种10000多桶。
中宁县余丁乡供销社永兴村综合服务社负责人冯建虎在经营化肥、农药、农膜、水泥和日用消费品的同时,立足枸杞产业,开展为农服务,用自购的4辆农药喷洒车,对承包的500亩农户枸杞统一进行病虫害防治,不仅从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赢得了杞农的欢迎。
中卫县宣和镇供销社在做好化肥、农药供应的同时,积极做大做强种子经营业务,极大地方便和满足了农民的需要。2005年,供应各种化肥2000多吨、各种优质种子65万斤(其中:小麦种子32万斤、水稻种子30万斤、玉米种子3万斤、黄豆种子0.5万斤)。该社还紧紧抓住小城镇建设和商业网点改造的机遇,利用基层社的大院子和破房子进行房地产开发,建成了1500多平方米的商业住宅楼,有效地盘活了资产,增加了效益。
在盐池县调查结束后,我们还专程前往临近的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二道川基层供销社进行了考察。二道川乡供销社是2001年供销社转制后原供销社部分下岗分流人员,按照供销社《章程》,以集资入股的形式重新成立的集体所有制基层社。基层社设理事会、监事会,下辖三个分销社、一个塑料制管厂、一个加油站、一个50吨的蔬菜冷藏库、1400平方米的辣椒收购棚和一个屠宰厂。二道川乡供销社从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切实帮助农牧民解决实际困难,做农牧民的"娘家人"。每逢春耕季节,都要组成生产服务队,挨村逐社为农牧民送化肥、地膜、农药、籽种等。部分农牧民由于手头钱紧,为了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各分销社采取了易货贸易的方式,即用农资商品换取农牧民的大米、白面、玉米、羊毛、羊绒等农产品;对特别困难的农牧民,分销社还采取赊销的办法,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由于经营方式灵活,很受农牧民欢迎。目前,二道川供销社农资商品供应占据着全乡80%的市场份额。在日用消费品经营方面,二道川供销社重视购物环境的改善,对原来各经营网点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商品品种增加到近3000种,商品摆放整齐,琳琅满目,使过去的小卖部变成了今天的"洋"超市,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向农副产品收购、文化娱乐服务等多领域发展,这种村级分销店既购又销,成为农牧民喜爱的真正的便民店,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供销社实行微利多销和优质服务,其他个体小卖部基本全部被挤垮,供销社成了全乡日用百货购销的主渠道。二道川供销社还牵头成立了蔬菜协会,并以蔬菜协会为依托,以订单的形式号召农牧民种植辣椒、西瓜、山药等经济作物。供销社通过和协会共同举办辣椒种植、储存,西瓜与油葵双膜套种技术,测土施肥培训班,注册"沙川牌"辣椒,为农牧民提供籽种、技术、农药、化肥供应等服务,并制定了收购最低保护价,使全乡蔬菜种植业迅速发展。去年,收购辣椒1000余吨,山药100多吨,西瓜150多吨,分别销往广东、广西、陕西、宁夏等地。通过品牌推动,二道川乡掀起了种植辣椒的热潮,取得了农牧民和供销社双赢的好效果。为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二道川供销社非常重视信息工作。他们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把本地的农产品价格上网公布,吸引外地客商,同时也给农牧民反馈外地市场价格。从开展网上购销业务以来,全乡销售农畜产品1000多万元。在建立风险机制方面,二道川供销社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已将吸纳股金的范围从内部职工扩大到全体社员。目前,全乡已有60%的农牧民向供销社入了股,股金达90多万元,每年股金分红户均达100多元,既集中了社会闲散资金,又与农牧民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道川供销社在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勇于开拓,探索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发展的新模式,重塑了新时期供销社的新形象,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的欢迎,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查,感到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着基层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
1、基层社重组、重建迫在眉睫。近年来,全系统积极推动以参与农业产业化改造基层社的改革实践,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使许多基层社重新焕发了活力。但是也有一些基层社在改革改制中采取简单化处理方法,把基层社的优质资产全部量化分给个人,采取了资产分光,人员走光,一卖了之的改造办法,使一些基层社在改革后不复存在。有些基层社在抵偿负债和买断职工的支出后,所剩无几,甚至处于破产、解散的状况,基层社店亡,网断,人散,县联社组织基础削弱。基层社的重组、重建已成为摆在这些县社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思想观念旧,工作思路窄。一是一些基层社近几年通过改革,感到在岗职工安置了,离退休职工入社保了,凭借一些资产收一些"租子"也能够保开支了,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于在现有基础上再改革、再创新尚缺乏足够的热情和认识,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和拓展为农服务的领域缺乏必要的信心、思路和措施;二是一些干部对基层社最终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信心不足,精神不振,在实践中既没有把现有基层供销社办成农民经济组织的勇气,也没有在参与农业产业化改造中有所尝试和创新。
3、经营业态陈旧。近年来,尽管一些市县基层社,如惠农、银川、青铜峡基层社加盟当地农资龙头企业开展了农资、烟花爆竹连锁经营,但多数(包括个别改制后的基层社)还固守传统经营模式,单纯地进行资产租赁、承包经营,处于低层次经营。对现代经营方式缺乏学习、研究和实践。这类基层社实际上是一种吃资产行为,不仅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严重损害了供销社形象。
4、经济基础薄弱。据调查,全系统的基层社有净资产的有55个,基中:平罗12个、青铜峡10个、中卫9个、盐池8个、永宁6个、灵武5个、中宁3个、惠农1个、利通区1个。部分基层社经过改革改制后,优势资产大多已处置用于安置职工,剩余资产大多位于边、远、小、差地段,资产质量低劣,变现困难,仅有几个留守人员以从事化肥为主的业务经营,总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5、为农服务功能弱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优势受到削弱。从体制上看,基层供销社经过几年的减债减人,转换机制,有的全面实行抽资承包后,多数职工已成为独立开展经营的自营商,有的改成了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已难以发挥系统组织优势。二是参与农业产业化的能力严重不足。从资金方面看,目前基层供销社普遍缺乏初始投入能力,资金紧缺,与银行基本不发生业务关系,客观上导致了基层供销社的商业取向。三是传统主营业务萎缩,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如在农副产品收购和生活资料供应方面,市场需求大,但我们基层社所占市场份额小,能提供的服务不多,市场多由个体经营者抢占;在农技咨询、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方面基层社参与更少。这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农民生活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6、缺乏专门人才。目前基层社干部职工队伍的状况与新时期发展供销社事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观念陈旧的问题非常突出。人才短缺成为基层供销社改革发展的一大"瓶颈"。
7、社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威胁大。部分县社存在着政府随意处置社有资产的情况,基层社的生存面临考验。如贺兰县委和政府以城市改造和银行还贷为由,下达文件强行要求县供销社出售所有基层社固定资产。
8、会计统计工作弱化。市县社属企业改制后,特别是基层供销社门店由集体转为职工个人或家庭个体经营后,或会计统计工作缺乏人力担当,或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这些经营主体对其经济情报相对保密,有的甚至守口如瓶,极不情愿上报,漏报、瞒报、虚报情况十分普遍。供销社经营成果得不到真实反映。
基层供销社既是供销合作事业的组织基础,又是供销合作事业的社会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发展和建设坚固的供销合作社基础,是确保合作社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工程,也是固本强基工程。建设什么样的基层社,怎样改造发展我区基层社,使之符合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这既有理论认识问题也有创新实践问题。现就如何加强我区基层供销社建设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三、思路和建议
(一)加快基层供销社改造重组,夯实合作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
改造重组不是对传统基层供销社的简单恢复,而是按照市场经济和开放办社的要求,对体制、机制和经营方式进行全面的创新,逐步形成产权多元化、经营连锁化、服务社区化的新格局、新模式,努力打造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功能健全、运作规范、与农民经济利益紧密连结的新型基层供销社。
基层供销社改造重组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种形式并举"的原则。
基层中心供销社。有较强实力的基层供销社,可以通过"以大带小"、"以强并弱"等办法,确立"中心社+分社"的体制。有条件的可以吸纳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社、农民经纪人等,组建基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解决基层供销社"散、小、亏"问题,打造一批经济强社。如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二道川基层供销社。
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基层供销社空白或名存实亡,但专业合作社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乡镇,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引导推进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确立"专业社联合社+分社"的体制,使之成为县级供销合作社的成员社。如盐池县高沙窝、麻黄山供销社。
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对于撤乡并镇的基层供销社,可以采取与乡村组织或其他社会法人联办、供销社干部职工领办、乡村能人领办等多种方式,组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并在村一级创办为农服务社,确立"服务中心+服务社"的体制。如青铜峡市叶升镇正闸村综合服务社、中宁县余丁乡永兴村综合服务社。
重建、新建基层供销社。对于改制后靠出租资产维持的基层供销社,其剩余资产由县级供销合作社代行所有者职能。县级供销合作社要以其剩余资产作为引导资金,吸收原供销社干部职工、农民、涉农组织以及社会工商资本入股,采取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办法,重建基层供销社。在重建工作中,要重视吸收农民社员参与基层供销社的管理,建立与农民的利益连结机制。在没有基层社的乡镇(如红寺堡开发区各乡镇、永宁县闽宁镇等),要通过改造专业合作社、协会、村级综合服务社,转变成为基层社。
县级社是基层社的联合社,是基层供销社改造重组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基层供销社改造重组的成败,关键在县级社。因此,县级社要发挥好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作用,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基层社改革发展的重任,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基层社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分类指导,逐个剖析,不搞"一刀切"和"一个模式",确保基层社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
(二)以参与和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契机,推进"四大经营网络体系"建设
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利于供销社开拓农村市场,有利于基层社的激活和改造,有利于巩固和恢复供销社在农村流通中的主导地位。因此,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对于我区供销社做好新时期为农服务工作,并借此推进区社"六代会"提出的"四大经营体系"建设,壮大自身实力,取得新发展,重树社会形象,实现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把参与和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作为一项事业来抓紧、抓好。目前,区社要继续按照商务厅规划,认真指导市县供销社及其基层社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以农资为先行,加快推进连锁化农家店的建设或改造进度(近期主要是抓紧完成选点挂牌工作)。特别是中农宁夏金合农资有限公司要认真研究,精心谋划,抓紧组织实施,争取尽快打开局面,逐步形成以中农宁夏金合农资有限公司为龙头、市县农资企业为地区配送中心、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资现代流通网络;围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创建供销社的商品品牌,建立以农产品购销、加工(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分捡、加工、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摆脱一收一卖的纯"经纪"行为)、配送企业和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生产基地为依托,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农副产品经营网络;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构建回收、加工、利用为一体的再生资源经营网络。在此基础上,通过搭建"网络对接"流通平台,实现日用消费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从而有效地解决农村不方便消费、不安全消费、不经济消费以及农副土特产品的"卖难"问题,促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水平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缺乏科学施肥知识,农民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而且直接影响春耕生产和农民增收。建议由宁夏中农金合公司牵头协调,各市县供销社组织,农资企业、庄稼医院和村级综合服务站参与,会同农技部门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推广活动,向农民传授合理施肥和识别真假肥料常识,努力营造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的良好社会氛围。宁夏中农金合公司要积极主动与农技部门联系,充分利用农技部门测土配方成果,委托工厂加工宁夏分地区、分作物品种的专用肥,为配方施肥提供切实有力的资源保障。促进农民科学用肥,降低成本,改变传统的粗放施肥方式,提高化肥有效使用效率,提升全区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
一是"宁夏农副产品信息网"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农产品供求信息、市场动态、农业科技信息,在指导生产、引导购销上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区社信息中心要指导市、县(区)供销社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建立和完善信息的采集、整理、制度,积极开展大宗农副产品的市场预测预报,原创:提高信息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引导和帮助基层社建设信息服务站,加大信息网络延伸工作力度,扩大信息覆盖面,并以基层信息服务站为依托,进一步做好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加工企业和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帮助其推销农副产品。四要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吸纳基层社主任、副主任和各农合会的农民经纪人担任骨干信息员,建立、健全基层信息员制度。五是要积极创造条件把网上传输手段与利用各种媒体和其它传统的传输手段结合起来,通过电视、广播、村级综合服务站、信息栏、不定期信息刊物以及发挥村干部、信息员作用,及时将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基层供销社会计统计工作
针对基层社会计、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各县供销社要从大局出发,重视和支持会计、统计工作,加强对基层供销社会计、统计工作的领导,稳定队伍,充实人员,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供销社经济运行情况和经营成果,使各级党政机关和社会了解供销社工作,有效地扩大供销社的社会影响,提高供销社的社会地位,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区社财务和统计部门要依据《供销社财务报表制度》和《供销社统计制度》的规定,制订财务、统计制度的实施细则,做到应报尽报,应统尽统。
(六)加强宣传,推广典型,以点带面
区社和市县联社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培养、总结一批代表供销社改革发展方向、效果显著的基层供销社典型,在全系统加以宣传和推广,用典型引路的办法,鼓舞和推动其它市县区基层社工作,提升供销社的形象,扩大供销社的社会知名度。如盐池县的高沙窝供销社和麻黄山供销社及马儿庄供销社、青铜峡市的峡口镇供销社、滑石沟分销店、中宁县的永兴村综合服务社、惠农县的农资连锁经营网络建设等。
(七)加强基层社队伍建设
在开展基层社改造重组中,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要从基层实际出发,重视引进包括农民购销大户、种养大户中懂经营、会管理、有事业心的优秀分子,改变基层社队伍的人员、知识结构。要十分重视基层社员工专业化、职业化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农业产业化知识等,为基层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八)振奋精神,转变作风,进一步增强做好基层社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