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整合5篇}

2024-08-01 22:05: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教学环节

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大学生能力体系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居于关键地位。法学教育既要注重传授法学理论知识,又不能忽视训练法律实务能力。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主要应当围绕法律实务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致力于培养法律实务人才。[1]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正符合了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层次要求,需要在整个培养方案中设置多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相互衔接、配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我校法学专业在学校全面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总体思路下对法学专业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环节的安排

应用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大学四年中都应结合具体教学环节进行培养。总体来说,针对国家允许应届毕业生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政策,法学专业课的开设较之以往通常在第二学年才开始开设专业课的惯例有所不同,从新生入学开始的第一学期就开始开设专业课,截至第三学年结束即完成主干专业课的学习。并结合法学专业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安排了以下教学环节:1、理论课堂中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辩论等实践环节的设置;2、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3、认识实习、业务实习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实习环节设置;4、开展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相结合的科研训练;5、专业方向强化班与本科生导师制引导下的符合法学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环节的开展

(一)第一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

1、第一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课堂。理论课程中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要求教师尤其是高年级课程教师结合课堂中的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辩论等实践环节向研究式、讨论式、友爱式授课方式转变,向师生学术地位平等方向过渡,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乃至对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创新能力。

2、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主要围绕学生科研训练的开展设置诸如《科技文献检索》、《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课程。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3、系统考虑认识实习、业务实习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教学环节的开展,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识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观摩,是学生对法律实务工作的感性认识,以集中实习方式进行,主要以听取法官、检察官、律师报告、观摩法庭等方式开展;业务实习则是为了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由学校统一将学生分别安排至各个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参与具体的法律实务工作,以分散实习方式进行;毕业实习是学生检验本科学习效果、搜集毕业论文资料的重要环节,采取学生结合就业方向自主联系实习的方式分散进行,学校对实习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查以实施监控。[2]

4、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相结合的科研训练是培养方案内综合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注重与学生第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密切结合,并注意三者的递进关系。

(二)第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

高等教育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第一课堂时间外进行学习的又一课堂,对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尝试以专业方向强化班与本科生导师制作为载体加以开展,部分环节落实于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活动之中。具体体现在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

1、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法学是一座瑰丽的殿堂,积累着丰腴的智慧,而这些智慧主要记载于浩如烟海的著作里。又由于法律现象涉及社会生活诸多领域,所以除法学著作以外,很多法律思想还蕴藏在其他部门学科的著作之中。假如对这些著作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我们甚至不能具备法学的基础知识,更勿须说在法学方面有所创造了。所以,多读书实在是法学研究的首要功夫。[3]我们遴选了若干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组成若干阅读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加入,形成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阅读过程中,教师指定研究方向下若干(不宜过多)必读材料,学生在必读材料基础上进行自主扩充。阅读中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定期以讨论或学术沙龙的形式表达出来。

2、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法学是一种实践性的应用学科,法律事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具备。具体来说,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第一课堂中能够用于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辩论等环节的时间不多,能够参与训练的学生人数及训练时间都有所限制。因此,我们选择在时间相对充裕的第二课堂组织演讲比赛、专业辩论赛、学术沙龙和模拟法庭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并采取多种方式循序渐进。(1)第一课堂讲授、讨论、辩论中的争议问题、前沿问题由教师布置课下作业供学生继续讨论或收集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小论文;(2)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3)指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甄别,去除不是问题的问题和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对实质性的问题展开研究,培养学生完成论文选题的能力;(4)结合文献检索课程布置题目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5)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别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

4、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

法律实务能力是处理具体法律案件的能力,是法学专业应用能力的实质内容。该能力除在培养方案内安排的实习环节聘请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作为兼职导师对学生加以培养外,我们还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成立法律志愿者协会深入社区进行日常法律咨询和特殊纪念日的特定法律宣传与解读,并积极探讨组建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搭建大学生直接参与法律实务工作的平台。同时,随着司法考试的命题从对法条的单纯记忆加以考核逐步向解决具体案例的实务能力考核进行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授课内容加以调整的同时,还结合第二课堂进行专门训练,进行司法考试备考的专门辅导。

三、取得的成绩

从学生的培养过程和结果来看,教学环节的安排与开展体现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生应用创新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我校法学专业本科生在第十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近两年内学生一次性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70余人,(据辽宁省司法厅统计,我校是辽宁省高校中法学专业本科生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人数最多、办证人数最多、通过比例最高的学校。)考取外校研究生30余人,毕业后直接进入检察院、法院工作的学生20余人。

四、今后的工作及应注意的问题

1、进一步科学地安排培养方案

业务实习作为学生直接参与司法实务工作的教学环节,在法学专业本科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施过程中学生反映时间安排较短,我们将结合我校提出的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的新模式逐步加大实习力度,将实习安排在第二学年末的后四周和第三学年初的前四周,中间的暑假期间有学生自由选择参与连续性实习,满足一部分学生想要在假期继续锻炼自己的需求。另外,法学专业本科生面临第四学年上学期期初的司法考试与期末的考研备考及就业压力,各教学环节的设置应充分予以考虑,为备考与择业减压。

2、能力培养过程中各教学环节的整体性

大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补充,应结合法学专业特点与第一课堂教学环节设置相衔接。同时,第一、第二课堂内及教学环节也应讲求系统性,如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衔接,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3、建立切实有效的学生激励制度

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对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尤其是第二课堂教学环节的开展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抱着一种应付的心态参与其中,使得一些活动的开展对于他们而言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因此,我们正在探讨一系列的激励制度,如对在专业方向强化班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在学院的推免硕士研究生的资格、“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中、学院的资料室和实验室使用、参加各类培训和竞赛等方面给予优先权,对于学生,按期刊的层次给予出版费用的报销。[4]

4、教师的能力提升与角色把握

教师在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处在引导者地位,教师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与质量。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自身的应用能力就有所欠缺,必须加以提升。针对此种情况,学校拟定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深入司法实务部门进行锻炼。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尽量以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为主要指导内容,树立师生学术地位平等的观念,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空间对问题独立思考,提出个人观点,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不能抹煞学生“求真”的科研精神。

5、硬件教学环境的保障

学校应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所在地法院、检察院及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协议,保证学生实习的开展;加强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及电子阅览室的建设,购买丰富的图书资料资源。

参考文献

[1]陈彬.法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7年12月4日(第002版).

[2]孙振江.法学专业实习教学环节的不足与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272~274.

[3]吕世伦.谈谈法学论文写作[J].金陵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卷:165~168.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摘 要】为创新应用型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发挥第二课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试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探索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途径,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 第二课堂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新闻教育

第二课堂是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新闻专业教育来说,只有以强化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为目标,改革传统的“知识传授”导向为“能力培养”导向,紧密结合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人才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合理地丰富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才能实现强化第二课堂的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一、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与意义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实践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之一,在部署与实施过程中,既要体现其自身特质,更要紧扣当下应用型高校教学改革进程和具体课程改革实际,不断发掘其与专业教学之间的关联点,实现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人才的培养目标。新闻专业教学不仅要求具备较为完备的教学设备和固定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也有较为实际和可操作的要求。以新闻专业第二课堂的构建为例,就是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互补,从知识的输入、吸收、消化、输出环节着手,提升专业知识转化速率,强化新闻实践能力,培育新闻职业素养,从而打通新闻专业学习过程到实际运用的途径。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主体去向是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提前与企业接轨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毕业实习只有一次,且大多放在四年级,即便有些学校在大二下学期安排了为期8周左右的企业认知实习①,学生与企业和社会的接触也是时断时续,不能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常态。通过与专业结合密切的常规性比赛、校际项目、校地合作等活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配合第一课堂的教育实施,还可以充分调动和强化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对于促进学生非结构性知识的培养和深化实践活动效果作用明显。

二、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策略

对于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既需要对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进行科学定位,又需要因地制宜、灵活架构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通过项目驱动制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践、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平台,从而逐步实现应用型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1、科学定位第二课堂的体制机制

对于新闻专业而言,第二课堂活动的实用性在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解构与重构,将新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实践活动打通,这就要求深入探索课外活动与专业教育、人才方案、社会需求相融合的新模式,重新整合第二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种、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课堂活动。

首先,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发过程中,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科内容、学生、环境、教师这四个要素,使这四个基本要素达到协调与平衡。②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教育专家或专任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加强与学校管理者和各类新闻单位的合作研究,不断吸纳新的产业形态,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导师组,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这种方式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的注重“教”的课程决策模式,探索了“自下而上”的关注“学”的新模式,从而变革了大学课程的决策体制。

其次,要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在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学分设置等方面建立一套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采取开放式评价、总结性评价与跟踪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第二课堂的过程、内容和效果的评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学生参加课外学术活动(第二课堂)的规范有序和切实有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二课堂教师培训机制,引入合理的岗位准入体制,才能有效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创意、策划、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③目前,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制管理在部分高校的推广,逐渐成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有效激励机制。

2、丰富拓展第二课堂的内涵设计

以系统综合训练为核心,实现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理论的灵活架构。对于应用型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更需要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基本技能,并通过丰富多彩而富于实效的内涵设计来实现第二课堂活动与学生业务知识学习有机结合。④以合肥学院新闻专业为例,在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模块化改革之后,实践模块在整个课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达到了40%以上,比起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3:1甚至4:1的比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将与新闻学专业相关联的能力要素、培养能力要素所需的知识和知识的应用组合成模块,而且更加关注专业知识的关联、发散和拓展,也更能体现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有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新闻传播的具体实践之中。实践比例提升后的第二课堂活动也列入了“3+1”新闻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占9学分,使得第二课堂具备了更为充足的设计、实施、反馈和评价操作空间。

第二课堂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和方式等,可以依托专业竞赛、品牌项目和素质培养,以项目驱动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内容与实践的灵活架构。例如,通过“媒介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播客”、“摄影摄像”、“微电影”等校内或校际的学科竞赛,使新闻业界人士走进校园,与师生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作品展评以吸引低年级学生,实现第二课堂参与面的覆盖。加强高校新闻院系与本地媒体合作,参与校媒实践,让学生从大一开始便增加与各类媒介的接触率,提高对“全媒体”业务的认知度和使用度。此外,第二课堂的设计还需要能按照行业实际要求提供系统实践训练条件。比如,通过制作《校园“零距离”》这样定期播出的校内新闻电视节目,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多种新闻操作的单项技能,对于高年级的节目组组长来说,他们常常自主管理其中的某一栏目,独立完成栏目从选题、策划到拍摄的全过程实践活动,会使他的新闻采写、摄影摄像、策划创意、电视编辑与制作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得到系统综合的训练。

建立复合型实践教学队伍,打造校内新闻实践平台,统筹规划第二课堂校内教学资源。对于合肥学院来说,着力构建新闻专业校内实践平台和实习基地,即建设一支由校新闻宣传骨干、专业教师、媒体工作者组成的多层次教师队伍,将校内新闻宣传资源引入高校特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模中,联合打造学生新闻中心。自2007年以来,合肥学院新闻中心累计吸纳和培养了近400名新闻专业学生,覆盖面超过90%。在学生参与校园新闻采编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和培育创业、创新团队,更可以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较早地形成一些对职业的感性认识,形成对将来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基础认知。

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依托,通过专业性品牌活动提高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和实战性。对于新闻这一个重实践的专业来说,通过接地气的品牌项目驱动,实现专业间的校际联合与校地合作是拓展第二课堂活动范围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合肥学院为例,安徽省大学生记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始建于2004年,目前该活动已形成了覆盖安徽省40多所高校新闻专业的稳定运行模式。2009年,论坛以安徽青年网为依托,创办安徽省大学生通讯社和大学生周刊,逐步建立校内新闻中心与高校记者站、省内传媒(实践平台)互动的教学管理和实践模式,为新闻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实践平台。对于新闻专业而言,校际、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成熟完善将实现第二课堂活动的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为学生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校园媒体的交流与发展酝酿了浓厚的氛围,切实解决了安徽省20多所新闻传播类的大一、大二在校生实习困难、实践演练机会少的难题。

更为难得的是,与课堂教学和传统实践教学中的简单印证性模式相比,以校际联合和校地合作为载体的媒介活动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实践环境,也对实践中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技能与素养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具备“真刀真枪”的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与经营管理意识。以论坛与安徽青年报联合创立的《大学生周刊》来看,学生们不仅要具有策划、撰写新闻的基本技能,更需要与其他高校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合力,以联合组稿的形式实现一种覆盖面较广的媒介视角。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新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zjjh031)、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全媒体时代新建新闻学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创新性探索”(2012jyxm474)成果之一,合肥学院教研项目“应用型新闻专业‘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2jyxm26)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张涛、刁宗广,《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2010(6):38

②施良方:《课程原理: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4-206

③魏昌东,《第二课堂:以构建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江苏高教》,2010(6):58-60

④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王小雪,《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能力为了应对现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间竞争,国家必须加强培养创新人才,所以说,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将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作为学生接受知识主渠道的第一课堂教育,而忽视了作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重要途径的第二课堂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进行综合性、系统性考量,是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路径。

一、第二课堂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一)激发创新兴趣

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大有裨益。通过第二课堂开展各类科技学术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学生选择有兴趣的活动参与,容易取得成绩,实现自我价值,也易于受到认可,能对学生个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巨大的激励与促进。故,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增强第二课堂的专业学术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有效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捷径。

(二)培养创新意识

要有效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通过各类学术活动和科技技能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通过专家讲座、学术报告会、自主沙龙等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的科学建设,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与品位。通过各类艺术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大大提高。所有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学校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的建设更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是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成为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提升创新能力

第二课堂教育突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分界,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第二课堂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能力等也得到了提升,进而锻炼和提升了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目前第二课堂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

(一)教学形式单一、手段简单

教学形式单一、手段简单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灌输式教育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无人回应的尴尬,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呈被动状态,对课堂知识一知半解,它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因此,解决教学形式与手段的问题十分紧迫。

(二)教学技术设施落后

先进的教学设施与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利用新型技术与媒介开展学生教育能够使教学更加简便、快捷,使教师、师生、学生、校际之间共享优质资源,节约成本。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看,教学设施不完备,教育形式比较老套。因此,改进教学技术设施,全方位提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客观环境任重道远。

(三)问题意识、开发理念缺乏

由于教育方式的落后,目前大学生培养中也出现了如下问题:

1.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缺乏深入生活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累积,逻辑推理、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但同时也会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问题意识与想象能力。

2.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为在国家级、省级“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各高校均在政策、资金以及学生学业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正是由于这种功利性的参与目的,学生的目的性也慢慢变得简单——为了证书、学分、奖金,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是,很多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急功近利,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也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产生。

三、第二课堂教育对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

(一)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与实施方案

应切实重视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的结合,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与实施方案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保证。第二课堂教育是第一课堂教育的延伸,我们应以第一课堂教育为主体,在其基础上科学制定第二课堂教育计划与实施方案。

1.开设选修课、必修课。由教务处配备专业授课教师,并检查监督教师按计划执行教学任务,协调第一与第二课堂的时间安排,通过学分制,保证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2.创建创新活动小组,开展创造性活动。如建立模型小组、数学建模小组、计算机设计小组等,以此为依托保证教育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建立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挥社团组织活动快、易开展的优势,做实创新教育讲座、技能培训、文化讲座、设计竞赛、实践锻炼、观摩欣赏等活动。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关于职业素质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理解。纵观有关研究者对职业素质的定义,我们归纳为:职业素质是职业个体基于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基础,通过遗传和后天教育、学习、实践和体悟形成的从事社会职业所应该具有的身体、心理、知识、能力、品德、性情、态度和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可以分为五方面内容:一是职业品德素质(职业价值、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二是从事任何职业都应该具有的基础性职业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三是通用性职业素质,又可称为关键素质(如沟通交流、数字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自我学习与管理发展等);四是专业性职业素质(包括从事本职业所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五是发展性职业素质(包括适应不同职业和岗位变更所需要的继续学习、职业迁移和创新、创造以及创业等)。

2创新与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培养课堂体系

本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该专业伴随佛山市及珠三角旅游产业和酒店业的发展,经多年的办学积淀,其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2.5+0.5”的传统两段式模式“、课堂教学、企业课程实习、校内实训、课堂教学、企业实践”学工交替模式“、2+1”模式,与企业的合作由单纯的实习生输出到实现与多家本土著名酒店、国际品牌酒店合作办学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需求的酒店专业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外,更看重职业素质,在酒店行业主要看重的吃苦耐劳,协作忠诚的品质。我校依托深度的校企合作办学,研究并构建了针对五维度职业素质的“三课堂”体系。

2.1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三课堂培养体系内涵

依据职业素质内涵定义界定,酒店管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由五个维度的素质组成,根据行业及企业用人要求,确定五维度素质中最核心的素质,通过三年三阶段三课堂贯穿融合培养:(1)五维度同步,三课堂融合:第一维度素质——职业品德素质(主要培养酒店管理职业道德);第二维度素质——基础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专业人文素养);第三维度素质——关键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沟通与团队合作、督导协调能力);第四维度素质——专业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管理能力);第五维度素质——发展性职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创新创新思维与能力),五维度素质能力培养立体化嵌入人才培养过程中,五维度同步并进阶,通过第一、第二、第三课堂有机融通培养(。图一)“三课堂”即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关于三课堂的定义至今存在不同的划分标准及定义,尚未统一。本文对三个课堂的定义界定如下:第一课堂,指按照教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在课堂(含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等)内组织的以系统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括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程;第二课堂,以校园为教学情境,教育对象为学生的各类各层次学术、科技、文化、体艺等活动;第三课堂指校外企业实践、实习课程,包括企业实践实习、顶岗实习、参加企业培训及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第一课堂为育人主要渠道和延伸,重点建设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具专业特色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内及校外活动课程体系,重点培养五维度核心素质。(2)三年培养企业全过程参与。依托与合作办学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本培养模式,通过三个课堂全程渗入企业文化,一则培养出企业忠诚的学员,二则更好地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强化企业人才培养的责任和参与度,培育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2.2课程实施模式

2.2.1三课堂融合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五维度核心素质,以第一课堂为主要渠道,开拓具专业特色的第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主要包括校内课堂教学为主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分模块专业选修课程。在构建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酒店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时,立足于深入的专业调研、职业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和学生学情分析,通过对专业群不同专业的比较分析,确定出最能体现本专业的本质特性并与本专业方向对应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对接最为紧密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第二课堂,是以校园文化及专业文化为主作育人情境。本专业的第二课堂既体现了以专业性活动为主导、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同时也打造成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第二课堂建设的亮点。以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性社团活动课程建设以及具有专业教育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我发展,从而形成与第一课堂相融通的专业素质教育环境与氛围,体现了学院与专业职业素质为本的培育特色。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素质拓展实践活动课程,以学院开设的、围绕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所设置的、与教学需要同步发展的素质拓展课程为基础,学生通过多样化的社会研究方法训练、人文素质讲座、精品专业讲座、创业创新训练、文化展览等素质拓展方案推动横向、纵向的职业素质能力提升,打开学生视野,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二是酒店专业职业能力拓展活动,通过课证融合、订单班专项督导能力项目、酒店管理职业能力专项训练项目、职业发展与道德巩固系列讲座、专业技能竞赛。将学生的专项活动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社团活动课程的学习,独立探索建构课程的目标、内容、过程、方式、评价等课程体系。在活动课程中,学生和教师既是课程方案的开发者,又是课程方案的实施者;既注重与导师的合作,更注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才能与特长。第三课堂为多层次校外实践课程,包括三阶段进阶式校外实习、社区实践活动、主题社会实践。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实习方式。三阶段进阶式校外实习主要包括:企业见习--体验实习--顶岗实习,形成“实习—反馈—调整—再实习”的专业实习体系。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专业性实践,融汇所学知识,强化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素养。在实习期间,依托企业文化和企业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主题社会实践、社区实践活动,如企业文化周及社会帮扶活动,通过这些主题社会实践检验专业学习,端正专业思想、增强就业意识,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以社会为教学空间的第三课堂,注重知行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中行、在行中学,激励学生自觉成才。2.2.2三年三阶段贯通五维核心素质,通过以上三个课堂实行分三年三阶段进阶逐步提升培养。第一学年为职业素质基础培养,体现通知性、启蒙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认知、职业规范、职业道德、从事本职所需的人文与创新思维。第二学年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成形阶段,体现专业性特点,从五维度素质要求专业学生练就酒店企业所需的核心素质,即是本专业的职业道德及规范、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职业技能扎实,专业人文素养的培养及创业体验作为加强前三者素质的提供辅助,人文课程对专业课程学习和学生成长、成才和成人的起到“化育作用”。第三学年为职业素质培养的巩固阶段,体现体验性、综合应用性特点。通过校外实习及社区实践活动综合强化五维核心素质,职业道德应更具岗位性、专业人文素养应更具专业特性,关键素质应注重协作与督导,职业技能应更注重融入社会的就业能力。(图二)该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专业素质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几年来,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明确了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善了职业素质教育计划,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使职业素质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同步推进、互相融合、逐年递进”,充分体现了学生职业素质的通适性、专业性、岗位性。培养了“留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企业真正满意。

3课程体系特点总结

酒店管理专业五维素质三课堂培养体系是基于实践应用探索,基于学生职业素质与多课堂结合培养的培育模式是现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实践教育培育模式的创新,其创新与应用价值可总结如下:

3.1确定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

根据学院“抓顶层系统设计,强过程质量监控,评人才培养质量,促专业内涵发展”,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酒店管理专业依托学院质量监控网络(即校内专任教师、校外基地实习指导教师两支队伍,系、教研室、学生科三个层次,课堂、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三个环节的质量保障),建立起了“全程监控、企业校验、循环提升、自我调适”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评价体系。

3.2职业素质教育融入课堂,可操作强

将高职学生专业教学与职业素质整合为一体,具体落实到多课堂教学以及企业实践之中,也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并采用恰当的组织形式进行训练和强化。以实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培养高职人才也应遵循此标准。本培养模式正是以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质作为检验的标准。通过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为企业培养出忠诚的人才。

3.3多课堂融通:拓展多课堂特色教学,打造特色第二、第三课堂

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本文介绍了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公共关系学》课程进行改革,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公关素质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课程改革;公共关系学;职业能力

引言

在当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大背景下,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在。课程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微观基础,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主要途径。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深入探究《公共关系学》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关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契合教育部提出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201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加快建构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3月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在改革完成后,我国2500所高校中,会有1650所左右的高校将转型为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并且在培养方式上将突出专业的重要性,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举措将令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比重将会提高25个百分点。在新形势下我国将把突破口放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对教育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而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是这一调整的集中体现。形成一个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国的目标,在教育模式、教育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上,都以就业为导向。[1]笔者尝试的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将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完全适应了教育部新提出的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二)适应我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我院于2012年制定了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全面落实学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关系学》是文法公管大类的大类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涉及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在文法公管类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换言之,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关系学》课程对于文法公管大类共4个专业的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自然也就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全过程提出了深入改革的要求。如何在《公共关系学》已有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应用型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通过深入的教学改革,全面强化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加强学生的沟通协调与社会交往能力,为成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是新形势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所需要完成的紧迫任务,也是笔者研究的重点。

(三)符合新形势下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要求。

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实行“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政策。这无疑有利于学生打下宽广的知识基础,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如在文法公管大类中,共有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每个专业之间相关度并不高,专业课程几乎没有共同点,这就很可能使得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专业分流时存在困惑、迷惘,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就读哪一专业。如果盲目选择一个专业,日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学生往往学习热情不高,甚至自暴自弃,极大地影响到学风建设和专业建设。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学年的大类基础课程不仅要实现知识传授,更要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和喜好,在专业分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从而使得学生在后面三年的学习中充满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使我院的专业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公共关系学》作为文法公管类的大类基础课程,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公共关系学》课程在我院已经开设14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根据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本课程研究拟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以了解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专业对于职业能力的不同要求和共同之处,在课程学习中逐步认识自己的兴趣所在,帮助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专业选择。

二、针对目前存在问题,如何进行《公关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实践性与实用性很强,因而要求学生既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较快适应市场需求,才能熟练地协助企业或单位策划公关活动、用公关方法较好解决危机、制造公关奇迹,并处理好同事间、上下级间各种关系。但是在传统《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公共关系学》课程要朝着更完美的目标前进,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更科学更合理的改革和探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新模式。那么针对目前《公共关系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专题式教学+职业能力训练”的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是《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思路,采取专题式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笔者把公共关系学课程划分为四大专题:公共关系学基础理论(包括绪论、公共关系的概念和涵义、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共8个学时)、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共6个学时)、公共关系实务(包括网络公关、公关礼仪、危机公关、公关专题活动,共12个学时)、公共关系实训(带领学生参与班级、系部或学院的各类主题活动的组织、策划、执行等,共6个学时)。在每个专题下面,安排了对应的实践项目:第一个专题:以公关团队为单位成立公关公司;公关主题演讲。第二个专题:撰写公关策划方案。第三个专题:公关辩论赛;公关礼仪课堂实训;危机公关案例分析。第四个专题:依托公关团队和学生社团让学生参与组织、策划、执行班级、系部、学院的各类主题活动等。根据学生今后从事的专业制定出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文法公管大类的学生主要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四个:法学、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通过对这三类专业相应的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这三类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所必须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各有侧重,法学相关工作岗位侧重逻辑思辨能力,广告学相关工作岗位侧重策划设计能力,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管理则侧重沟通协调能力,以上这些实践项目中有三个就是分别围绕这三大核心职业能力进行设计的,其余的实践项目主要是围绕这三类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所通用的职业能力进行设计。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以上各种不同的实践项目,可以明晰自己更擅长哪一种职业能力或者自己的兴趣点在哪个方面,进而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做好充足的准备,减少专业分流的迷惘和茫然。同时,在课程内容设计上,每个专题都有相应的实践项目来支撑,实践项目的设计也是围绕三类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的。笔者将运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以上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内容更好地融入实际操作之中,让“教、学、做一体化”落到实处,从而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践项目式+合作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内容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讨论小组,积极进行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尝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研讨,着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礼仪技巧、策划能力、表达能力、执行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各种职业素养。具体教学方法如下。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目标是在分析及研讨案例的基础上,研究公共关系活动的历史、现状,从而提炼出公共关系活动内在的规律和理论要点。[2]通过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总结了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经验。首先应在课前精心选择最佳案例,要保持对与公关相关的热点事件的敏锐度与关注度,案例库应持续更新,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编选,编选过程中要有针对性,案例编选的原则是要真实、典型、有趣、新鲜。其次要合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授课教师应在课前把案例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这样上课时不会感觉突然,课堂上授课教师再进行详细介绍,鼓励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围绕某个切入点开展热烈的讨论,若讨论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或其他问题,教师应马上协调,使讨论方向更加明确、讨论效果更好。再者分析案例要透彻,在学生讨论案例的基础上,教师要给予恰当地点评和分析,深化整个课堂教学,为了做好这一步,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案例有全面的认识,并找准案例的细节与所讲理论点相切合的地方,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应变课堂突发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法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公关素质,仅靠课堂实践是不够的,还需要创造平台,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校园内外的各类公关实践工作,进行实战模拟。这种模拟演练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实地观摩考察,教师要积极跟校内外相关组织机构做好沟通,然后选择恰当时机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公关活动,比如带领学生观摩开学典礼、校招聘会、校动动会开幕式、学校周年庆典等公关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第二种方式是亲身实践演练,教师在课堂里传授基本的公关理论知识及组织一系列课堂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生也十分希望能把课堂所学的内容尽快加以实践,在学生有着浓厚的实战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适时推出系列的亲身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的各类主题活动,包括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总结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3]合作研讨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合作、团队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探索的过程,鼓励提问、鼓励对话、鼓励创新。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建公关团队,每个团队5—6人,尽量保证男女搭配,以增加团队合作的趣味性。团队活动将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包括课前预习、课堂上的情景模拟与分组讨论、课后的实践项目等。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开展合作研讨法,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能力和风采的良好平台,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的具体任务,然后通过任务的准备、参与、总结,使学生懂得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领者,教师首先应设定好每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然后带领学生围绕某一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最终通过共同努力寻找解答问题的最佳答案。通过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以下三个作用,分别是:一是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二是通过解决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使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更好地把握今后学习方向。

(三)“多元一体+形成性考核”的评价方式改革。

学生评价方式的改革十分关键,关系到学生兴趣点的导向。在《公共关系学》课堂教改实践中,改变了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建立起重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评价方法,形成一种创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与导向,围绕“两个结合”的策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有效地进行与落实。首先是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课程开始之初,任课教师把课程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详细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实践项目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展示项目成果的情况;最后通过把教师打分和学生代表打分相结合,得出每个学生的具体分数。再者是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主要是对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的考查,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参与实践项目的表现和贡献等,着重关注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而期末考试主要以闭卷的形式对本课程的理论知识要点进行考核与应用。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试两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法,使学生把眼光更多地放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的具体方法如下。《公共关系学》课程成绩计算方法:总成绩等于期末考试(40%)加平时成绩(60%),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包括:封闭式卷面考试成绩(50%)、开放式案例分析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四块,分别是:团队实践项目完成情况(50%)、专业选择意向报告(20%)、课堂表现(20%)、考勤(10%),其中,团队实践项目完成情况的评分标准考虑到公平性,主要由个人自我评价(15%)、组内成员互评(25%)、任课教师评分(60%)三部分组成。团队实践项目包括课堂内外开展的各类实践项目,每个实践项目所对应考核的学生能力是有所侧重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总结出专业选择意向报告,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通过以职业能力导向的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笔者力图在教学内容上通过专题式教学和项目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明晰自身特长和兴趣,为大一第二学期的专业分流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在评价方式上通过构建重职业技能培养和重实际操作的全新模式,从而在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公关技能和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晨.公共关系学发展现状研究报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1):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