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甄选5篇}

2024-08-04 10:43:01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1篇

一、现状调研

就小学毕业总复习教学情况,2010年和2011年,笔者对我市部分学校的近400名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的题目是:“你对现在的总复习课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你喜欢怎样上数学总复习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总复习期间,我们老师付出了很多,仅批阅作业量就要比平时增加好几倍。但学生对当前的数学总复习课的满意度很低。学生提出的主要问题是:作业量大,考试过于频繁,随意增加课时,挤占其他学科课时现象普遍;复习方法死板单调,老师常用的模式是:教师主宰下的简单罗列式复习整理——大量练习——考试——再练习。甚至有时候用考试和做练习代替总复习教学。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学生对这种被动的死记硬背式的复习课,没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所以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气氛沉闷,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低落,学生心理压力过重,个别学生出现明显的厌学情绪。

学生提出了好多好的建议和意见:希望数学课上得有趣一些,精彩一些,轻松一些,灵活一些,多一点互动。有很多学生提出:上课时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引入喜欢的故事和游戏;老师多让学生提问题,然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向学生询问哪一部分掌握不好,重点教学;甚至有些同学提出来:总复习课可以先让学生总结出来,第二天老师再讲;让学生自学书本上的内容;喜欢研究、探讨的复习课等等。这些要求和建议是和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一致的,六年级学生已经进入少年期,经历了6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渴望独立,希望自主,自我意识特别强,喜欢表现自我,已经喜欢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而且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

二、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从学生的要求和课标理念两个角度考虑,我们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和改革总复习教学。通过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借鉴全国先进经验,笔者提出“数学活动式”复习教学方法,即创设有效的学生自主复习活动,激发学生复习兴趣,引导学生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复习计划,确定复习方法,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和主动建构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全面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为进一步阐述自己的想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实施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1.转变备课思路,即由传统的从主要思考“教师怎么讲”的备课思路,转变为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怎样主动复习”的备课思路。从传统教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备课的出发点就是“我”要怎么教,学生应该在“我”的“教”的基础上怎么学,怎么配合我。今天我们要求教师自始至终思考学生怎样主动学,然后才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我”要怎么教。

2.每节课都要设计好特定的数学复习活动。特别提出以下几种活动形式供同仁参考:

(1)独立整理,交流完善。总复习课可以先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列表、归纳等方法自己总结整理,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逐步完善。例如: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总复习中《比和比例》一节内容,我们就采用这种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很有条理的整理出了所有相关内容,而且展现出了列表、归类等很多整理方法,甚至有些学生创造性的提出新的整理项目,比如容易出错的知识、概念的要点、常见的习题等等内容。

(2)自学式复习活动。人教版教材总复习一节内容编排,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益于学生自学,完成整理复习任务。笔者的做法是:让学生自学书本上的复习内容,整理出自学笔记,包括知识结构和自己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

(3)质疑活动。先让学生提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展开复习课。

(4)采用故事、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整理复习。比如基本的量和计量一节的总复习,创设一个小糊涂乱用量和计量单位的小故事,在欢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完成了整理和复习。

(5)实践式活动。先独立作业,让学生在自己独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自己去复习整理。

(6)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互相测试、互相批改讲解,然后归纳整理。

3.在活动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思考,不仅关注学生思考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是不是有道理,思考的方式方法是怎么样的。比如:一位老师在复习《量和计量》时,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活动——猜老师体重。但老师关注学生猜的结果,而没有重视学生猜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后来我们调查,学生有的是根据自己的体重猜的,有的是根据妈妈的体重猜的,但有的是随口说的。前两者虽然结果有偏差,但是经过思考,我们是要鼓励的,后一种虽然结果正确,但绝不是数学思考,数学思考必须是有根有据的理性思考。

4.设计数学活动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实际,要创设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情趣和个性的数学学习活动。

5.重视和加强学生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和思考的习惯,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策略

在完成全部的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之后,小学六年级有一个系统的总复习过程,对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将各部分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在总复习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按照一定的复习策略进行,以下简单谈一下小学数学复习的总体策略。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着力完成培优补差任务

经过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比较大的差异,一般会存在优等生(2):中等生(3):学困生(1)的比例,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对总复习的复习效果也有不同的期望,优等生渴望熟练掌握解题方法,中等生渴望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建立自身的知识结构,学困生则希望通过复习过程掌握以往不理解的知识,根据学生对总复习不同的期待效果,教师要采用合理的复习策略。复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帮助学困生以及中等生牢固建立起基本的数学框架,又要让优等生学有余力,在巩固的基础上实现拔高,最终实现培优补差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总复习过程的基本策略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包括有四个基本板块,其中“数与代数”是基础,“空间与图形”对空间想象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概率统计”和“综合实践”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在复习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就四个板块而言,可以让优等生梳理整体的知识结构,将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以网络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中等生在回顾教材知识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掌握不够扎实的部分,进行罗列,以建立自身的复习计划;对于学困生,则要求其翻阅教材,整理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以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会对知识的整体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对数学基本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在第二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将数学知识按照概念、法则、性质、原理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弄明白重点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用比较学习法,在对比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最后阶段的复习要重视整体上的查漏补缺,使学困生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三、要抓好基础知识和掌握和运用

一方面,全面了解学生。我们都知道,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复习前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和学习态度进行全面了解。首先要进行全面测试。即以《课堂标准》为依据,针对每一部分知识中的基础、重点和难点内容,选择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进行测试,要求学生在自己复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教师通过批改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编写复习课教学计划,重点理清基本概念、基础计算、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方面的知识结构网络,再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作一个小结。

另一方面,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总复习必须要全面系统,要作出全面反馈。复习中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书本编排重讲知识或每课练,避免学生吃冷饭,枯燥厌烦,消极应付,费时费力效果又低。书本上的知识有些比较零散,教师要学会把书本从厚教到薄,应该有效合理地系统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建立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探讨、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且能进行灵活运用。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后,应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要点,理清每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全方位出发,以练习为主要反馈手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让学生先练或在练的过程中进行分组讲解,以优带差,促进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时反馈,总结归纳。抓住学生薄弱环节,定向加固,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弄清每一个知识点,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提高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如此训练,学生对总复习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再发现,使知识常用常新、常新常用,也给教师提供了重要反馈信息,给学生自主复习的主动权。总之,总复习的第一阶段要重基础,抓反馈,再提高,再发现。

四、要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

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知道这些学生到底困在哪里,用什么手段解决。我认为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外,还要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重视信息反馈原理的运用,及时巩固当堂效果;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训练,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教师要做到:细水长流逐一补,以新带旧分散补,突出对象个别补。在班里成立几个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学习好的负责,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成绩差的学生进步了,成绩好的成绩更好了,整个班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总结;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时的主体是小学生,由于小学生有好动、思维活跃等特点,在一整堂课的时间内,学生不可能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的讲课上,所以在课堂讲解完时进行课堂总结是对学生的二次讲解,并且由于课堂将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大都比较集中,所以这个时候教师推出漂亮的总结,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能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对知识的温习过程中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利用回顾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回顾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课堂总结方法,利用回顾法引导学生反观课堂所学内容,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总结过程中查漏补缺。

首先,利用知识回顾法实施课堂总结。知识回顾,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小学生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归纳与概括新知识,梳理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明确数学课堂的学习重点,促进学生巩固记忆,强化理解。在知识回顾活动中,教师一般会用“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这节课都学了什么知识?”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快速回顾知识点。

如在讲解“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总结中说一说自己对于“倍”这个数学概念的理解。在小学阶段,教师会利用多种实例帮助小学生简化数学概念,在总结环节,有学生说:“在课堂中,老师掌握了两根胡萝卜和三组两根水萝卜的图片,水萝卜的概数就是胡萝卜概数的两倍。”m然小学生没能用抽象的数学语言总结知识点,但这样的回顾能够帮助学生强化理解,同时也证明学生真正理解了“倍”的数学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总结环节一起尝试用抽象语言去回顾数学知识,促进小学生逐渐养成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利用过程回顾法优化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在课堂总结环节回顾本节课中新知的探究过程,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堂结束关头理清个人思路,检验个人数学学习成果。重视学生对数学方法的掌握和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有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鼓励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利用鼓励法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总结,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积极学习情感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知识与概念具有抽象性,很多小学生会产生负面学习情绪,甚至产生厌学与弃学思想。要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保持下去,教师要利用课堂总结的机会帮助小学生消除不良学习情绪。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一位学生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尽相同的困难。利用鼓励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在于让教师在学生心理脆弱时给予其必要的鼓励与支撑,燃起学生的斗志,促进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

如讲解“小数乘法”知识时,一些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能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越学越烦躁。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要利用鼓励式的方法与鼓励式的语言,组织大家一起解决难题。让已经理解的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给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思路,以学生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课堂总结,有益于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提升。当有小学生说:“我是这样记的,小数乘法先把小数点去掉,按整数乘法算。两位乘数的小数点后共有几位数,就在乘积从右向左数几位,将小数点放在那个位置就可以。”小学生说出的方法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有利于小学生解决数学学习难题。在总结环节,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大胆说出疑问,发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全面提升。

三、利用游戏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总结

游戏活动对小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利用游戏活动优化课堂总结环节,不仅能够唤醒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还能让小学生对未来的数学课堂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游戏回顾所学知识点,也可以利用游戏帮助学生消化重难点知识,将寓教于乐的思想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与传统的总结方法相比,游戏总结法的趣味性更强,会更受学生的欢迎。

在讲解“百分数”时,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是本部分的学习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总结环节,先与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化方法,再组织竞赛游戏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综合实力平均的竞赛小组,每一个小组轮流派出代表参赛。在参赛前,小组内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各小组同参赛者一起到黑板上完成教师预设的题目,每人三道题。教师要为学生规定时间,三道题最多用时一分钟。哪一个小组所用题目正确率最高,哪一个小组取得胜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有效方法,而应用则是检验小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利用游戏活动,给小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知识的平台,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总结兴趣,还能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发现个人漏洞,为了在游戏中取胜快速弥补,于小组中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组学习;思维对话式教学

小学数学的教学对小学数学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积累及其应用能力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学习也有着显著影响。但是在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应有的发挥。因此,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针对小学数学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思维开展有效探究。随着我国的新课改实施,在教育这一领域上也得到了多方面革新,社会上对小学数学学习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以分组学习为基础,进行思维对话式教学是主要通过教师,其次通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加以实现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充分地培养学生们实际的解题能力。接下来,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开展对这一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

一、 以分组学习为基础的思维对话教学方法的相关概念理解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分组学习。顾名思义,分组学习就是有计划,既有“度”又有“阶梯”地引导学生自行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小组间进行交流与沟通,再之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在教师和学生间公布,再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总结教学成果,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总结。也就是说,所谓分组学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来组成不同的学习合作小组,同时把教学任务与学生实际相结合,来以学生学习规律为依归,促使学生们能主动探究学习。

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地运用思维对话,也就引出了这一概念。

所谓思维对话,重点在于要开展对话,更在于开展对话必须有思维含量以及深度。我们开展的思维对话形式主要有:师生和文本间对话、教师和学生间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话以及学生本身自我对话。通过这三种对话形式,无论是教师和学生,还是学生和学生,都是以知识基础、教材文本以及教学标准为依归,以现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来不断开展学习,开展改造,从而来形成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学生要彼此倾听,同时理解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开展互相间的学习,从而促进共同的发展。

对话式教学,它不仅是科学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将知识观、教学理念融到教学过程的一种艺术,从而极大地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如何开展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生态课堂更能够适应新的教学需求。生态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能够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使师生思维更明晰,能够促进彼此间的交流表达,并丰富课堂生活。小学数学的生态课堂操作中等在于通过问题诱导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教学方法,从而有效达成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有效设置题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同化、顺应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方式或途径。同化是认知结构在发生量变,顺应是认知结构在发生质变。我们就是要通过不同情境的有效设置,让学生有效理解问题,以得到知识同化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来开展分组式学习的思维对话,首先教师要精心地创设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合理地创设情境,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将沉闷课堂变得活跃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以引导学生们积极探讨,从而让他们通过真切的体验爱上数学这一抽象学科。尤其要注意,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要贴近实际生活情况,以便让学生们产生共鸣的效果。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见有效问题的设置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这一我们要应用到尝试练习法。要让学生们通过预习了解知识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师设置的问题与知识点的共通性,以实现知识点的有效对接。

2.通过思维对话来促进自主探究,有效解决问题

教师与学生们的对话是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重点,能够启发学生们进行思考,从而活跃学生们的思维,以便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某学校教师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时,为了使学生对分数有更直观形象的理解,设计了一个“分香蕉”的情境问题。这位教师先问一个学生:“看,老师手里有三个香蕉,要奖励三位同学,告诉老师,应该怎么分呢?”这位学生答:“一人分一个。”教师又问另外一个学生:“那现在老师要奖励六个人,但还是只有三个香蕉。该怎么分呢?”这位学生沉默了,其他的学生有的在摇头,有的在思考。于是这位教师顺势引导学生们自主形成几个讨论小组,合作探讨分配方案。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小组的学生回答:“对半分就行啦!”通过这种思维对话,学生们加强了对知识点的个形象化理解,也觉得数学这一抽象学科更有趣了。

3.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最后,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总结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吸收。要注意,教师的总结可以采用丰富的形式来形成结论,既可以通过打比方来帮助学生来形成新知识结构,还可以通过与学生们的思维对话交流来形成结论,切忌“一言堂”。

教师在引导学生们梳理、归纳零散的感性知识时,要通过学生们的自我思考,形成为规律性的理性知识,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美国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我们的教师要牢记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学以致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以分组学习为基础来有效运用思维对话式教学方法,对拓展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时展,我国新型教育逐渐呈现生机,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了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积极应用分组合作的学习策略,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这是教育者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为此笔者将继续努力探究,以获得更多的经验,从而通过创新应用分组探究教学,为国家不断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盖维秀.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13(18).

[2]徐进娟.“对话”让课堂更精彩:浅析“对话式”授课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23).

小学数学实习自我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引导 自主性 学习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小学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学习方法、成果和不足。七年级要特别注重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教学,认真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数学,全面改进和实施教学方案,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正确认识自主性学习与自学的关系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地意识和反映。我国有学者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而自学就是自我监控下的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即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学习结果自我反馈,它是建立在“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自学离不开教师的辅导和培养,自学不是一种无目的的自由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自主探究”的学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分为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自学即为接受式探究学习。

2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2.1导课新颖,引起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导课方式,导课新颖,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2.2明确目的,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当一个人有了某种需要时,才会对相关的事物引起注意,并产生兴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后,应明确具体地交待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知识体系中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地位、作用,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产生心理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2.3创设情景,诱发兴趣。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和谐、愉悦的求知情景,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具有实效性和发展性,就需要教师具有师德高尚且吸弓l学生的人格魅力、知识宽广渊博又语言幽默的感染力、熟悉驾驭教材能灵活创设课堂情境的教学艺术能力,要让学生学习数学变被动为主动。

2.4动手操作,促进兴趣。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和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

2.5寻求规律,发展兴趣。数学知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性,所以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突出数学知识的特点及规律,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式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才能使学生越学越有兴趣,从而正确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2.6巧设练习,增添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到科学安排,题量要适度,题型要有应用性、趣味性和拓展性,既多样又适宜,通过练习要达到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2.7课堂小结,保持兴趣。课堂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而言,它是对“教”的一种回顾,二是对学生而言,它是对“学”的一种深化。课堂小结形式具有多样性,常用的类型有:(1)知识梳理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概括式的小结,问题式小结,对比式小结。(2)互动性小结。课堂小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重述一下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而是学生极好的一种自我反思的机会。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小结应围绕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而展开。课堂小结要简明易懂,在设计中,应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简明扼要、语言精炼。课堂小结要有目标性,课堂小结要有针对性。课堂小结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小结,充分发挥课堂小结应有的功能。其方式方法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与课堂教学艺术融为一体。总结的形式不拘一格,不论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总结都应让学生感到“课已尽,意无穷”。这样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才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3重视教学环节,提高自主学习效益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既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五分钟倍增效益,提高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3.1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使学生对教学目标一目了然。

3.2新授知识具突破意识。一般说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有: 基础性练习、针对性练习、操作性练习、口述性训练。通过练习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切实地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学生的思维方法有所突破。

3.3巩固知识具强化意识。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地有: 巩固性练习、比较性练习、变式练习、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课堂小结具反馈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讲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