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集合5篇}

2024-08-04 10:00:02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规划设计强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做好;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oposal on how to do urban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good; urba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现代城市的整体规划中,给排水的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一定要对给排水设计进行优化,以确保城市整体规划的和谐,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设计方案要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协调

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市政部门根据城市的现状、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勾画出城市发展的蓝图。设计人员首先要深入了解城市整体规划方案,然后结合城市的具体特点,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科学的给排水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要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实现规划期内水系统及其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布局和运行方案要与管网配套和给水、排水、污水净化能力相协调。城市排水系统与给水系统的设计相对应,不但要符合城市规划对排水管道质量和使用年限的要求,而且要把成本控制在最小。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和水回用方案,做到城市用水规划的总量平衡。

2 做好城市用水规模的预算

城市用水规模的预测是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础,对工程总体布局、实施步骤、工程费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改革开发以来,城市建设、工业生产、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市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给水排水工程水量要进行有规模的预算,要根据城市具体的规划,依据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对不同类型的用水量分别进行预算,从而做好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预算。城市给排水工程从总体规划、专业规划、详细规划到工程实施,水量规模的确定,是一个逐步深化、完善的过程,要充分考虑城市用水的基本需求。城市给水系统的目标是满足城市建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商业用水。在给排水设计的方案中要从城市的整体功能布局出发,预见到城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企业未来增加的用水需求预留足够的空间。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要保证给水系统的稳定性、耐用性,办证居民给水系统不会出现故障,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安定。

3 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为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所以城市的水在利用之后,还要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净化和再生处理,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能承受的限度,避免大量污染物的累积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能承受的限度而导致水污染,破坏自然界水的良性循环。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要做到生态化,加强治污力度,使再生水和中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与城市具体的规划布局相结合,实现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多样化。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可减少取水、污水排放量,降低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减少用户的水费支出。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可减少污染物,改善排水质量,有利于遏制水污染,保护水源水质。加再生水回用子系统,相当于增加了系统的可用水量,同时也能减少取水量,有利于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 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我国城市可利用的水资源短缺较普遍,所以给排水工程设计人员要及时掌握工程新技术、新材料发展,树立节能设计的理念,大力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技术。例如,延时曝气这种高资源占用和高能源消耗低负荷、以耗能方式取得污泥稳定的工艺,非常不适合我国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从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反应器向高效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发展,是生活污水反应器的发展趋势。在给排水工程中要推广PVC-u管、PE管、PCCP管、聚丙烯(PP)等新型塑料复合管材,它们具有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的优点,受到业主和施工方的一致欢迎,而且符合国家以塑代钢的政策。要合理利用雨水,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较深的区域,要尽量通过设计施工,将雨水渗透或截留,使雨水不排人下水道,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排水负荷,减少雨水管道投资,而且可以增加地下水补给,涵养地下水,实现水资源的生态修复。此外也可以因地制宜设置雨水贮水池截留雨水,作为中水使用,使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

5 推广节能的排水维护设施

要重视排水设施的维护,排水设施日久失修会影响城市的排水,带来很大麻烦。要加强排水设施的养护工作,做到污水设施不淤积、汛期不阻洪。可以利用先进的设施疏通下水道,以减少排水工人的劳动强度,优化工作环境。在排水泵站中利用节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设备,可以减少日常运行的维护费用。污水的处理和设施的养护费用,可以根据《水污染防治法》中“谁排水,谁承担治理责任”的原则,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费使治理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

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要做好城市用水规模的预算,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推广节能的排水维护设施,保障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对建设城市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要做到给水、输送、利用、净化和排放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要提倡节水节能的理念,优化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障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宝山.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一些问题的探讨[J].给水排水动态 2008年01期

[2]吴明宇、赵洪庆.浅析城市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发展与创新[J].建筑科学,2002年08期

[3]赵晨明.谈现代城市规划中给排水设计的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建筑行业学报,2007年12期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town planning professional, for example, in view of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curriculum target orient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organiza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has carried on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xercise student'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skills.

【Key words】urban overal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城市规划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城镇规划专业高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法规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准确地把握这门课的教学环节,使课程发展趋于完善,本文尝试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

二、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在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第三、四学期开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第三学期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以理论教学主,辅以实践教学和第四学期开设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开设至今,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模块教学,在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积极建设课程信息和资料库,在零距离上岗的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在2011年,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被评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时间安排不当

从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整个教学计划来看,由于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主要安排的是公共基础和大量的建筑设计课程,没有安排规划的理论课程,因此安排在二年级第三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是学生认识城镇规划专业的首门专业理论课,同时在本学期还相应的安排了一些与总体规划相关的理论课程,如《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这样的安排旨在为第四学期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但是大量的理论课堆积在一个学期,一方面使得每门专业理论课的课时量相对减少,学生消化起来感觉吃力;另一方面在仅有三年学制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的时间较晚,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影响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亟待更新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策性,因此城市规划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及时反映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教学之中。近年来,随着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不断地涌现,同时,新规范法规及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和变更,如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2012年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实施,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及时补充到教学中来。

(三)课程实践教学不足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但是,受高职院校学制影响,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践学时偏少,教学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的动手设计及实际操作能力较弱。另外,由于学院城镇规划专业师资队伍较为年轻,总体规划方面的工程实践少,缺乏一定的项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实践教学。再加上课程实训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和顶岗实习,导致课程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教材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吴志强、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该教材内容系统、全面,是国家级“十一五”重点教材,是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系列教材。但是,由于受众面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类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在使用该教材时,内容就显得较深而多了,不适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

此外,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所出版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材,因此迫切需要一本高职类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材,以指导课程标准教学。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城市总体规划原理部分,理论性内容较多,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少量互动和案例教学,基本上是老师教什么,学生被动的学什么,没有很好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学生创造力与职业岗位素质的培养。

三、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探索

(一)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

不同于本科院校,根据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广泛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规划人才,在胜任大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同时,主要面向急需规划人才的中小城市(镇)发挥专业才能。结合城镇规划专业发展的社会经济需求和内蒙古地区建设行业特点,针对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提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思维培养”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思想,并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力求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城市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经济技术问题,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综合设计和综合表达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城镇规划专业知识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时间的调整

课程设置时间的调整主要是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进行分解,把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的内容分为总规原理(一)和总规原理(二),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内容安排在第四学期。这样的设置,不仅为理论、实践教学争取到了更多的课时量,任课老师不会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教学进度,而且拉长了学生学习、消化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相关内容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解决了大一学生接触不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尴尬。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重构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围绕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对企业人才需求基本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和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专家的指导建议,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选取。同时,课程内容的选取始终坚持以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法律规定为依据,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客观要求紧密结合,努力反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动向和趋势,把教学内容的选题重点转移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逐步凸现我院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以小城镇为主题、与规划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能力培养的鲜明特色,从而确定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的内容模块。如图1所示。

图1: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内容模块示意图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的改革

1、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按照我院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种课程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实践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方法,即课程实践所选择的均为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采用“真题真做”或“真题假做”的课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体会真实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其岗位操作能力。

案例教学:主要针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为了丰富课堂,避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城市总体规划典型案例,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或身边城市的规划案例进行讲授。通过个案分析,并引入其他城市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以及不同的城市总体规划模式,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加强课堂讨论和组织阶段性方案汇报等形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方案进行汇报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要了解、准备好方案汇报,又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其他方案进行评比,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总体规划的认识,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专题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关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题讲授,如在研究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时,邀请社会经济方面的教师就城市经济社会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城市经济社会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和规模。在方案制定过程中,则邀请城市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教师就城市工程规划有关知识进行专题讲座和答疑,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完成市政工程规划方面的内容,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2、课程教学组织改革

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为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进行分阶段方案设计的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在整个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图2:分阶段方案的教学组织示意图

(五)加紧课程教材建设

课程以《城市规划原理》教材为基础,结合我院城镇规划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组织教师以授课讲稿为基础编写《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训》教材。教材根据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关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以掌握基本原理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为目标进行内容的组织,注重设计方法上的解析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实用型、实践性的职业能力教学特点。目前该教材主体部分已大致完成。

(六)完善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特别是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除了将电子教材、教案和课件等基本教学材料上网之外,还将增加总体规划设计案例、总体规划相关法规、往届优秀学生设计案例等网上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七)注重课程实践性教学

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是由城市认识实习(城市现状基础资料调研)、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和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三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的课程实践中,始终坚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选取适宜的实践项目,通过现状调查—分析—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到提出规划方案—向教师专家组汇报交流—修正规划方案,直至提出规划成果的阶段性的实践模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全过程,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调查分析、综合设计和综合表达能力。

与此同时,与企业联合,建立“仿真+全真”开放式的校内外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实训基地,将教学项目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改革

在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中,引入过程考核评价方法,建设学生作业评分标准体系(如表1所示),使各项内容的打分有据可依,增强作业评分的客观性。

表1:学生作业评分标准

同时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考核与课程指导小组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如课堂参与程度、能力获取程度的评价由本班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定;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由本班指导教师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指导小组共同评定。这样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学生评分成绩相对透明、公正,也使得学生在评分过程中清楚的认识到设计的优与劣。

四、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的探索,我们将根据课程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深入分析学生群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案,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关注新的教育理论,注重教师师资队伍的培养,扩大学术交流,建立健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课程教学特色,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城镇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友川,崔东旭,张军民,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高等建筑教育,Sept. 2006,Vol.15 No.3;

[2] 陈玉娟,唐瑜,应云仙,汪如钢,张静莹,独立学院城市总体规划原理课程建设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une 2011,Vol.10 No.2;

[3] 陈锦富,任丽娟,罗文君,《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新建筑,5/2009,129-131;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区;竖向;排水;长江;防洪排涝

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排水规划和竖向规划均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城市的排水系统的布置、排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处理设施的组成及方案选择等。后者则是近年来新兴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使用要求所作的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场地与道路标高的设计,建筑物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等,以便在尽少改变原有地形及自然景色的情况下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和坚固耐久的建筑物提供基础。

排水规划应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等因素合理选择,并与防洪排涝相协调。竖向规划则是基于排水规划方案,在满足功能要求、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对各类城市用地竖向标高而作的安排

随着苏通科技产业园的诞生,沿江5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即将开展。虽然前有苏州工业园大刀阔斧挖湖造城的案例在前,但是,由于开发时序的限制,无论在填土资源及建设成本上,都难以参照前者。因此,有必要结合南通城市规划,对其排水模式及竖向规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区域特点

(一)规划背景

1.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国务院2009年6月10日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地处我国沿海、沿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交会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势下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生产力布局,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强我国与中亚、欧洲和东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将为南通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2.中新两国领导人把开发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复制和推广的要求

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通过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以及自身的大胆创新,园区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长期保持着良好、发展的态势,综合竞争力名列全国经济开发区前列,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在国内树立了一流的开发区品牌,中新两国领导人一直希望能让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复制和推广应用, “走入”其他地区,包括苏南以及更远的“沿边”地区,希望“园区经验”的辐射,可以开创更多国际合作开发区的新亮点。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正是贯彻和落实中新两国领导人的要求、将苏州工业园的成功经验复制和推广的重大举措。

3.江苏沿江发展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战略带来的契机

加快沿江开发和推动跨江联动合作开发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江苏面向新世纪、谋求新发展、增创新优势、突破行政区划限制谋求互利共赢的—项战略举措。苏通科技产业园处于苏通大桥南通第一站,距上海和苏州都在一小时交通圈以内,凭借区位优越,岸线广阔,交通便捷,可以充分依托南通开发区现有产业和基础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必将在江苏沿江发展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内占得先机、率先发展,建成为沿江开发和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先导区和示范区。

4.南通城区南进、由“临江”城市走向“滨江”城市将极大地推动苏通科技产业园的发展

根据南通新一轮总体总体规划,南通城市未来发展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创业城市”,到2030年将发展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50平方公里的特大城市,空间上实施城区南进战略、由“临江”城市走向“滨江”城市。苏通科技产业园将成为南通未来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南通规划城区唯一具有正南向滨江岸线的地区,是实现南通建设真正“滨江”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地貌概况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貌上属于新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高程大部分为2-3.5米,土质疏松含盐,为长江口淤积而成的新生土地,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较低,河道纵横,沟渠密布,大小沟、塘星罗棋布,交织成一片独特的水乡景观。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处长江流域平原河网地区,水面积(指河、沟、塘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6.35%。境内河网自上而下由一、二、三、四级河道与丰产沟构成,逐级派生,交织成网,连同长江黄海,引排调蓄,发挥功能。一、二级河是整个河网的纲领,共同构成骨干工程,它们与丰产沟(即小沟)共同组成基本河网,上通骨干河网,下连田间工程,直接为农田的排、灌、降服务。全区最大最重要的河流当属长江,内河水域面积比重大、类型多,大、中、小河纵横交织成网。内河(团结河)年平均水位1.60米,最高2.0米。长江(天生港站)最高潮水位6.61米,高于沿江地面。

现状城乡建设用地为3.788平方公里,占总规划用地面积的7.50%。规划根据自然地质状况和生态敏感分析,将剩余部分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

表1:建设用地评价表

影响道路竖向和排水方式的因素

上位规划及相关专业规划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南通市城市防洪规划》等,苏通科技产业园区隶属于整个南通农场排涝体系之中。规划维持现状排涝格局,即以新江海河为界,将规划区分为东西两个排涝区域。

现状分析

苏通科技产业园地貌上属于新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高程大部分为2-3.5米,地势平坦,西北部略高,东南部较低,河道纵横,沟渠密布。

规划范围内,现有河道45条(段),一级河道1条(新江海河),长约4公里;三级河道4条(团结河、中心河、热电河、邻江横河),总长约15.37公里;四级河道40条,长约55.46公里。由三级河道为骨干组成的河网,担负着规划区及周边地区的灌溉、排涝、航运等综合任务。

防洪排涝标准

防洪标准为防御新江海河200年一遇洪水,防洪水位3.2米;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暴雨不受涝,正常控制水位1.2米,最高控制水位1.6米;防潮标准为长江100年一遇潮位加十级风浪爬高,设计潮位5.23米。

景观因素

规划将现有的不同尺度河道进行重新定位,来改善不同土地开发与水体的关系,创造多样化的城市空间。研究创造具有开放性的滨水驳岸走廊,进行由“硬”至“软”的景观处理,鼓励不同尺度的内水空间的行程。利用不同的景观处理手法,结合新区的居住环境,从铺地物料到驳岸处理应尽量鼓励自然化。

为了营造自然舒适的亲水界面,规划要求自然水面与人行道的垂直距离不超过1.5米。

通航因素

桥梁跨越区内河道(不考虑通航)桥梁最低标高2.5m(国家八五高程)团结河作为重要的景观要道。依据苏通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取消团结河作为等外级航道的通航功能,考虑团结河桥下游船和桥下游览人行道的要求,桥梁底标高4.4m;如近期考虑通航,侧桥底标高应满足航道要求。新江海河(作为航道)桥梁低最低标高必须满足航道规划等级的净空要求。

园区地面排水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地块的规划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高程高出0.2m以上;如地面高程低于周边道路高程,单位企业出入口宜进行工程处理,防止积水。

用地的规划高程应高于多年平均地下水位。

雨水排出的因素

雨水排出口内顶高程宜高于受纳水体的多年平均水位。有条件时宜高于设计防洪(潮)水位。如低于防洪水位,宜加大雨水管径。

土石方平衡的因素

竖向规划中的土石方与防护应遵循满足用地使用要求、节省土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土石方平衡应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

竖向规划

(一)规划原则

园区用地应结合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年均降雨量等因素合理选择地面排水方式,并与用地防洪、排涝规划相协调。

竖向设计规划应与园区防洪排涝与水系规划,雨水工程及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

(二)竖向与平面

西侧港口三期道路设计中心线高程3.0m 左右,江山农化地面高程2.7-2.9m,中石化南通石化地面高程2.4-2.5m,老职工新村地面高程2.4-2.5m,振华港机地面高程5.0m左右,(堤外)苏通科技产业园现状部分实施道路中心线高程3.2m左右。综合考虑现状地面标高,考虑道路设计的工程需求,以及排涝要求,雨水排放要求,从合理减少土方量的角度出发,参照西侧港口三区已形成的地面高程,苏通科技产业园地面高程最低点控制在2.8m(国家八五高程)。

苏通科技产业园区地面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坡度0.2%。

考虑到工业、居住、公建用地对于排涝的不同要求,地面高程可适当提高。规划建议用地内的建筑道路,广场等室外地面高程应略高于周边道路。地面高程,绿化用地面高程可适当降低,同时为减少土方量,增加水面率,室外场地设计可适当留有水面。

(三)竖向与道路

1.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应符合下表规定。

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

2.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2.5%时,应按照下表的规定限制坡长。

非机动车车行道规划纵坡与限制坡长

道路竖向规划中,中心线最低控制高程的确定,一是依据道路工程要求,同时参照周边及区域内已实施道路中心线高程,便于道路的衔接和工程实施要求。

(三)竖向与景观

水体对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的作用十分重要,滨水地区的竖向规划应规划和利用好近水空间。重视水系和驳岸规划设计。生态驳岸设计采用台阶式(或自然坡度)近水处高程1.4m(常水位1.2m)近地面处高程2.8m。充分考虑滨水公共活动空间的近水性。

排水规划

(一)排水模式的类型

目前国内尤其是沿江流域的城市,常采取重力流直排和强排两种模式,或采取上述两种模式结合后的缓冲排水模式。

(1)重力流直排:以规划防洪标高为基础,城市用地的最低标高根据设计洪水位标高加上超高确定。由于城市场地标高均高于设计洪水位标高,因此区内雨水排除采用管道重力流形式,基本无需设置雨水泵站等措施。采用此种排水模式的城市有水网稀疏的北方城市和地形坡度较大的南方丘陵城市等,如张家口、贵阳等。

(2)强排模式:雨水经管道收集后,由泵站提升排入片区河网。采用此种排水模式的主要是内河水网密集的地区,如嘉兴、上海等。

(3)缓冲排水模式:适当降低填土标高,同时建设堤坝、水闸、蓄水设施、排涝泵站等工程设施,将设计高水位挡在堤、闸外,区内雨水利用管道排至区内徐水面,待水位下降时开闸排除或结合排涝泵站排出。主要是沿江城市,如南通、杭州等等。

(二)排水分区

依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区排涝隶属于整个南通农场排涝体系之中。规划维持现状排涝格局,即以新江海河为界,将规划区分为东西两个排涝区域。西片规划区面积为44.52平方公里,结合新通海沙整治,与整个农场独立水系范围排涝综合考虑,通过内部河道汇水后,经中心河、团结河、王子竖河三条骨干河道,由南通农场闸、团结闸、东方红出江闸站直接排江;东区排涝面积为5.48平方公里,涝水通过内部3条河道调蓄,利用强排动力抽排入新江海河,待水系条件成熟后,可通过江心沙农场的立新闸实现部分自排。

根据河道平面布置、用地布局及路网平面布置,确定雨水分区。当地形平坦,则根据就近排除的原则用等分角线划分;当有适宜的地形坡度时,则按雨水汇入低侧的原则划分。

依据地形地貌特征,现状雨水管渠,主要水系、主干路网规划,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机排结合,雨水排放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合理划分雨水汇水片区,区域共分13个雨水分区。

(三)涝水滞蓄及设计排涝水位分析

竖向规划中地面高程最低点确定为2.8米,考虑到雨水管网的布置及排水顺畅,规划河道排涝最高控制水位为1.6米,低于地面1.2米。规划雨前起调水位确定为0.8米。

(四)防洪排涝工程设施规划

规划西区新建两座各16立方米/秒的强排排涝泵站,分别位于滨江东湖和滨江西湖。规划东区结合沿新江海河东侧防洪堤建设,新建东区横河闸站和东区北横河闸站,设计净宽均为6米,设计抽排流量均为16立方米/秒。

(五)水体置换方案

园区紧临长江,水资源优势十分明显,长江水源正常保持Ⅱ类水标准。规划水体置换方案以南通农场调度运行现状为基础,对换水频率、换水时间、换水方式等进行明确。规划换水频率为每月两次,分别为农历每月的月初和月半,每次换水时间为两天。

近期考虑到港口三区河道水质稍差,换水时整体上利用团结闸引、南通农场闸排。远期港口三区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后,换水方式改为以南通农场闸引、团结闸排为主,团结闸引、南通农场闸排为辅,以保证团结闸下游港道的正常运行,同时防止近闸内河因单引单排造成淤积或冲刷。

结束语

通过苏通科技产业园的竖向与排水规划可以看出,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竖向规划过程中,两者息息相关,缺一不可,两者既互为依据,又互为结果。在制定方案前期,应该充分考虑因素,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排水系统和竖向规划方案。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要与城建部门、水利部门和航运部门等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多部门联通协作,才能制造出合理、可靠、经济、可行的方案。

参考文献: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范文第4篇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日常规划监管工作稳步开展

1、参与农民建房审批,严格批后监管。2024年全年监管共接收居民新建房屋、维修改造、临时建筑等手续550份(其中市政府农民建房19份、梅城镇323份、规划局32份、度假区129份、黄铺镇22份、各类函25份)。每户建立《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管理服务跟踪表》,要求队员接到手续后及时通知当事人并告知建设标准及要求,对危房现状进行现场勘验,测量面积,拍摄照片,当事人确认签字。对基础、现浇等建设关键节点做好监管,确保按照审批内容进行建设。

全年很好的完成了批后监管工作,建房户均能按照审批内容建设,违建行为队员都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够有效遏制违建势头。

2、建立投诉举报机制。公布举报电话,小区张贴违建责任人告知牌,拟定出台《投诉举报奖励办法》,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制度。截止目前大队共接收电话、网络、来信、来访投诉200余次,接到投诉后,立即派单队员前往查看处理,电话投诉要求当天回复当事人处理情况,网络投诉及来信在规定时间内回复。

3、加强规划巡查管理,即查即拆。继续按照“严字当头、拆字为先、早是关键、安全第一”的要求,队员日常采取网格化管理,两人一车,配备记录仪等办案工具,周末节假日均安排人员值班,夜间值班接受电话投诉,保证7*24不间断工作模式,发现违建行为后快速处理,通过现场拆除、自行拆除、立案等方式进行查处。

全年巡查发现、现场处理违法建设1196起,共35498.76㎡。其中现场恢复拆除769起,18893.3㎡;自行拆除87起,1662.79㎡;责令停工103起,11175.73㎡,责令改正237起,3766.94㎡。

2024年按一般程序立案25起,结案21起,罚没收入440645.82元。

4、在建项目督查。大队在建项目办对规划区在建项目保持密切监管,参与工程规划放线和工程验收,大队每月联合规划局对规划区内在建工程进行督查,对照图纸现场核实,对违反规划建设行为进行查处。

截至目前共计监管约25个在建工程,监管发现心语家园未按规划内容建设,已立案查处;南外环加油站放线位置偏移,责令停工整改,后进行规划变更;天柱国际商贸中心未按规划设计进行外墙装修,责令改正,会同规划局相关领导现场查看,责令按图纸整改;三中未经规划审批建设消防设施,下发停建通知书;天柱世家项目2号楼未按规划要求增加建设非机动车库,会同规划局、测绘站共同到现场查看,下发停建通知书。

5、加强规划管理情况督查。

(1)督查居民新建、改建建设监管情况。大队不定期抽查各中队农民建房监管情况,通过检查《规划区内农民建房管理服务跟踪表》、现场查看,发现监管情况;并每星期不少于两次会同中队长深入片区进行查看。

(2)监控点定期摸排。安排各中队对前期违建监控点现状进行全面摸排,拍照留存、记录详细情况,严格保证前期监控点无偷建现象发生,并要求各中队对前期遗留违建点加大处理力度,消除存量。

(3)规范法律文书领取,登记汇总督查。进一步提升执法规范化,要求各中队向办案中队领取已编号法律文书,并执法全过程拍摄记录,确保执法留痕。

对前期已下发法律文书进行汇总,一户一档,大队开展督查,具体检查法律文书填写是否规范、发现违建是否处理结束。

6、协助乡镇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大队会同国土局等相关单位对塔畈乡、水吼镇、余井镇、槎水镇、梅城镇等乡镇协助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其中协助梅城镇对市105国道沿线部分违建房屋进行集中拆除。行动共计拆除3起违建,分别为梅城镇高集村冯某户违建二层房屋122平方米、梅城镇高集村聂某户违建地基140平方米、梅城镇高集村汪某户违建地基240平方米;协助槎水镇。

(二)省市重点工作全力完成

1、开展“两治三改”违法建设治理行动。根据省《“两治三改”三年专项行动方案》文件及市关于“两治三改”行动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全面部署开展违法建设查处整治工作,迅速开展全市规划区内“两治三改”违法建设摸底调查,统计违法建设存量,分清类别、界定性质、核定面积、逐户建立档案,根据我市前期自查以及4月份违法建设县级互查摸底的统计结果,我市违法建设治理任务从2193.54平方米动态调整为4482.83平方米,截止目前,已治理78处,面积4482.83平方米,累计治理完成比例100%。

出台《违法建设网格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三级网格负责人。在新建小区设置违法建设治理防控责任牌,公布责任人和举报电话。同时执法重心下移,设立开发区、度假区、黄铺、梅城四个乡镇综合执法中队,对违法建设不断加强监管力度,探索先进模式。

2、开发区大市场违法建设治理集中行动。结合省“两治三改”行动,对开发区范围内三合、八一、皖西南三个大市场内及工业园内未经审批占用通道、公共阳台建设的棚子、棚屋等行为进行全面摸排,并开展治理。与开发区管委会成立专班,大队抽调十余人开展摸排工作,共计摸排782余处,面积约12000平方米。摸排结束后,大队安排专班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劝导宣传,下发责令改正法律文书,并在公共区域张贴《限期拆除通告》,充分做好拆前宣传准备工作。拆除行动启动前,联系专业公司安排专业人员,做好安全预案,联系派出所、防暴大队、医院等安保、急救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并加强宣传。拆除过程中,做好警戒,未出现暴力抗法行为,也未发生安全事故。

截至目前已拆除天柱科技园区42户违建,总面积2474.4平方米;皖西南大市场232户违建、总面积3793.35平方米;三合大市场338处违建、总面积4850.56平方米。

3、棚改区重点管理。自我市划定今年棚户区改造范围后,我局立即针对棚改区规划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安排中队对棚改区采取“5+2、白加黑”不间断管理模式,白天正常监管、夜间巡查重点区域,对棚改区内偷建、抢建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顶住压力,坚决打击一切偷建抢建行为。

监管期间在棚户区改造范围内南湖区域共计发现违法建设行为5起,面积约110.87平方米,已全部拆除;雪湖区域共计发现违法建设行为11起,面积139.95平方米,已全部拆除;桃园西区共计发现违法建设行为17起,面积约320平方米,拆除3起,面积77.5平方米,余下部分因当事人拒不开门、避而不见、不配合调查致法律程序无法到位,未组织拆除。(备注:数据动态变化中。)

新市立医院区和双塘安置点共计巡查发现违法建设1215平方米,其中已全部组织拆除或整改。

4、积极助力文明创建。对照文明创建测评标准做好市容管理各项工作,全年大队对开发区、度假区重点区域市容进行每日巡查、及时管理、集中整治,定点定员的管理模式,不间断进行市容管理。

创建迎检期间开发区管理占道经营180处,暂扣占道广告牌12块,清理主次干道、三合和八一大市场杂草、乱堆乱放、建筑垃圾等32车,纠正三车停放2400余次,进小区管理遮阳棚、阳光棚2处;度假区清理建筑垃圾、杂物25车,纠正违章占道堆放行为80余处,清理破旧棚亭3个,清理乱拉乱挂、违章张贴行为30余处,纠正摆摊设点、流动摊贩行为120余起;协助梅城镇人民政府管理罗汉、潘铺路段小摊小贩12处,纠正占道广告牌34块,清除黑色雨布8块,清理建筑垃圾堆3处。

(三)其它工作开展情况。

1、紧抓市容管理任务。大队在规划监管的同时,承担着开发区、度假区、以及协助梅城镇管理市容的任务,大队要求各中队合理安排人员,每天在规划巡查的同时加强市容管理,做好每日巡查。

其中开发区中队积极管理,根据迎宾大道占道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从流动摊贩安全及方便周边市民的角度出发,积极谋划,在迎宾大道安全区域设立临时摊群点,管理有情有法,得到群众好评;度假区中队承担着市旅游风情大道重点路段的市容监管任务,中队全年圆满完成领导视察、重要会议召开、重大活动开展期间市容安保任务共计15余次。

2、开展党建教育活动。全年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组织大队全体党员学习新党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以及教育事例;召开了“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组织生活会及专题党课;开展聚焦高质量 争当排头兵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

3、积极开展扶贫工作。大队安排一名队员作为驻村扶贫干部前往帮扶村官庄金城开展扶贫工作,并安排6名队员参加市千名干部下基层脱贫走访活动,全身心驻村走访。大队帮扶责任人每月走访帮扶对象,宣传政策、了解生活情况及难处,走访记录及时上传安徽扶贫APP,并积极配合扶贫电话抽查,确保检查期间不出现失误。

4、进一步严格内务管理。大队加强队员上下班情况、制服规范着装情况督查,并对各中队学习记录、会议记录进行检查,对队员学习会议记录、巡查日志填写是否按要求按标准填写进行不定期抽查,对完成情况不好的按局规定通报、扣分处理。

5、加强学习,提升办案水平。大队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法律知识培训,并利用每周例会时间学习各项文件通报等材料;各中队每月开展不少于4次法律知识学习活动。加强案卷办理传帮带,要求队员能办案、多办案、办好案。

为确保学习质量,大队不定期开展抽查学习记录、现场案卷制作等检查活动。

二、2024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规划日常监管工作。继续加强巡查力度,对发现的违建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及时予以拆除,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严控新增。同时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管,联合规划局定期对规划区内在建项目进行全面督查。

(二)开展省市各项重点工作。加快两治三改行动治理进度,迎接省市验收。对“两治三改”违法建设及开发区大市场内违建加快处理进度,年底前完成任务,做好档案资料整理,并不断消除存量、严控新增,迎接省市“两治三改”行动检查验收。积极争创无违建市。根据《安徽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印发“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标准及考评办法(试行)的通知》,对照创建标准,积极谋划,不断创新,做到存量违法建设治理到位、新增违法建设管控有效、防违控违机制长效建立,争创无违建市。

(三)对棚户改造区继续保持大力监管。根据市工作安排,继续保持对棚改区的大力巡查,坚决扼制拆迁区域偷建抢建违建之风。

(四)继续完成市容管理工作。继续大力管理开发区、度假区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影响市容市貌行为,坚决完成各项接待活动市容保障工作,不断加强文明创建力度。

(五)进一步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坚持学习常态化,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党的理论和执法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树立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进一步强化管理技能,进一步提升城管队伍形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

(六)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宣传。深入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严格执行《潜山市农民建房管理规定》,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以及现行政策的宣传活动,从源头上阻止违建的发生,让民众理解规划管理、支持规划管理、进而参与进规划管理。

(七)谋划全市违建防控网格机制。积极谋划出台违法建设网格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镇、村(居)三级网格负责人,进一步明确乡镇、村(居)和相关单位、部门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应尽职责,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形成违法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八)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违建防治事关城市发展、群众生活,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报道违法建设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通报突出问题,曝光典型案例。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让违建危害及后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形成全民参与违建监管的氛围。

?

规划设计强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雨水专项规划 防洪规划 道路竖向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排水专业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次,按照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两个层次的规划均属于法定规划,且排水总体规划指导排水详细规划。

排水专项规划没有层次划分,通常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由于其对目前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透彻,能解决排水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下一步的工程设计也有指导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排水相关部门的青睐。

雨水专项规划是排水专项规划中的一部分,其主体内容包括:确定水力计算公式、确定排水体制、划分雨水分区、确定排水模式、规划雨水系统、进行水力计算、提出近期建设的内容和工程量投资估算等内容。另外在主体内容前添加解析上层次规划、剖析防洪规划和编制道路竖向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

1、雨水专项规划的编制内容

1.1解析上层次规划

雨水专项规划的上层次规划一般为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排水方面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

从上层次规划中除了解排水相关内容外还要了解本项目所在片区的城市性质、用地性质、道路竖向以及河渠布局等情况。城市性质、用地性质关系设计重现期P的选择,用地性质、道路竖向以及河渠布局等关系到径流系数选择以及雨水系统的布局。

解析上层次规划的重点在于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各个上层规划中道路竖向、排水体制、排水模式、重现期、雨水系统等进行比较分析,而后遵循其合理的部分。

1.2剖析防洪规划

要使雨水专项规划能够满足防洪以及防止内涝的要求,就要充分了解防洪规划中关于规划区内河渠的防洪标准、设计流量、断面形式以及河流一定频率洪水位(或海域高潮位)等信息。防洪标准基本上反映河渠的等级;河渠设计流量的大小关系到雨水管道排入其雨水量的多少;河渠断面形式以及河流一定频率洪水位(或海域高潮位)决定雨水出口处的标高。

1.3编制道路竖向规划

要使雨水管道较准确地在竖向上定位,还需要有一定深度的道路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编制中首先要考虑最低地面标高控制,主要为防止发生内涝,对于低于最低地面标高控制的地区要规划好排涝措施;其次根据规划区的用地布局和路网结构,结合现状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分布以及防洪要求等,对道路控制点标高及其坡度等进行合理规划。

道路竖向规划编制的重点是道路与河渠交叉地方的标高的控制。根据经验,此处标高应在周边标高的基础上根据河流的等级增高0.5m-1m来增加过水断面,避免雨季时桥面(涵洞处路面)被淹。

1.4确定水力计算公式

雨水系统水力计算主要包括暴雨强度计算、雨水设计流量Q的计算。

每个城市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均不一样,甚至一个城市不同区域的暴雨强度公式也不一样,公式以及公式中的参数采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雨水量预测的大小。

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中地面集水时间t1、折减系数m、设计重现期P这几个参数的选择非常关键,不同的地形条件,不同的管材,不同的用地性质参数的选择都不一样,一定要综合研究项目场地的各种因素并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后再确定这些参数的值。

1.5编制雨水排水系统

编制雨水排水系统中主要包括确定排水标准、划分雨水分区、确定排水模式、规划雨水系统、进行水力计算等内容。

1.5.1确定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合流制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处理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分流制根据雨水排除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完全分流制、截流式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3]。

究竟采用一种排水体制还是几种,应在深入分析现状管网、与排水有关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基础上,并考虑环境保护、工程投资、近远期关系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5.2划分雨水分区

雨水分区是雨水专项规划的重点,应根据城市用地布局、地形高低、现状雨水管网,并结合受纳体的位置进行划分。每个雨水分区都可视作一独立的排水分区,且有一个受纳体。

排水分区的划分应高低水分开、内外水分开、主客水分开[4],就近排水,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并适当考虑水利及行政区划管理的要求。

1.5.3确定排水模式

排水模式有自排(即重力排水模式)和强排(即非重力排水模式)之分。在一些平原地区,天然地面标高与周边河流洪水位(或海域高潮位)之间的高差不大或高水位持续时间较短,究竟采用何种模式需要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并研究当地与排水有关的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并作必要的方案比较,才能最终确定。

对于一个较大的城市或者较大规划区域,并不是每个雨水分区都采用一样的排水模式。处于地势较高区域的雨水分区可以采用自排,处于内涝区域的雨水分区则需要采用强排。

1.5.4规划雨水系统

雨水系统通常由雨水管道、水系、排水泵站和控制设施等单元组成[5],是雨水专项规划的核心。

进行雨水系统规划前要调查清楚现状雨水管道以及受纳水体的相关信息,并对现状雨水管道及受纳水体进行梳理,而后计算其承载能力,为后续雨水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雨水系统应根据城市地形、用地布局、城市建设时序,结合竖向规划和城市受纳水置,本着低影响开发的思想,按照就近分散、自流排放的原则进行流域划分和系统布局,同时应充分利用城市中的洼地、池塘和湖泊调节雨水径流,必要时可建人工调蓄池。

当内涝地区采取强排方式时,要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经济合理的泵站和控制设施布局方案,最终给出泵站排水能力和用地;当采取填方后自排的排水方式时,应确定排水基准水位和相应的城市地面控制点标高;当依靠城市水系调蓄实现自排时,应确定设计暴雨标准、暴雨历时和周边洪(潮)水位设计过程线,计算所需的调蓄容量。

1.5.5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是雨水专项规划别重要的部分,管径、坡度以及管内底标高控制的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雨水的排放、工程造价、施工难易以及后期管理。

为减少工程造价,如果雨水管段采用道路坡度能满足排放条件以及地下其它管线的空间需求则可采用道路坡度,如不能满足上面条件就需要考虑采用与道路坡向相同但是坡度不相一致的坡度,甚至采用与道路坡向相反的坡度(图1)。

管道的管内底标高不单单由管径、坡度决定,还要综合考虑地形、土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现状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方便等因素后再确定。

特别指出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计算管段的标高的时候尽量多的考虑其他管线的空间要求,尤其是与雨水同处一侧的其它管线的地下空间需求。

管径、坡度以及管内底标高是互相制约的,只有不断的反复调节才能得出合理的方案。

1.6提出近期建设的内容

近期建设内容应根据规划区雨水系统并结合城市规划中近期计划给出具有实际意义的雨水专项规划近期建设内容。这就要求近期建设的内容既要能够解决近期建设区域可能存在雨水排放困难、用地受限等问题,又要能够很好的与远期的规划方案很好的衔接。

1.7工程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中应给出近期和远期的投资估算,并给出相应的估算指标或者计算表格。

2、小结

合理编制雨水专项规划不仅能够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雨水排放问题,同时也能够为后续雨水管网的施工图设计和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规[1995] 333号文.1995.

[2]孙慧修,郝以琼,龙腾跃.排水工程(第4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王淑梅,王宝贞,曹向东,金文标,贾丽娜.对我国城市排水体制的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2):16-21.

[4]雷声隆等.排涝工程[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杨明松.平原水网地区城市排水规划问题研究[J]. 城市规划,2001,25(9):68-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