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竞争战略报告{整合5篇}

2024-08-05 05:29:02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竞争战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竞争战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 管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33

1 引言

管理学是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及方法在内的基本管理技能,也会掌握一定的决策、信息分析、战略制定的技巧和方法。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仿真模拟等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度,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在分析管理实际问题过程中如何运用理论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竞争情报领域中,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是一种有效分析环境和制定策略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管理学教学中能有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概述

“作战室”在历史上是用来存放最新的情报报告的情报分析中心,这些情报使得军队或军队单元的高级军官能在充分享有信息的基础上作出指挥决策,或与上级或联盟各方面互通讯息。事实上,作战室这一术语已被应用到军事、卫生、商业、科技、法律等各行各业,服务于不同的战略目标。

2.1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应用

在商业领域中,竞争情报作战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应用有[1]:

①竞争对手分析型:主要领域为监测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优势。如:福特汽车在其总部设立了CEO的作战室,预测通用、丰田等竞争对手可能对其F系列产品的任何攻击行动。

②战略管理型:主要领域为战略决策、营销策划、质量控制等,支持战略决策。如:通用电器成立了战略规划的总裁作战室。TCL建立作战室对其海外经营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支持其重大战略决策。

③实时监控型:主要领域为物流管理,保证及时生产。如通用汽车利用作战室,严密监测运输状况、及时排除鼓掌。联邦快递也建立了实施监控作战室。

④产品设计型:主要领域为产品设计,完成设计方案。如联想的创新收集中心利用作战室来制作产品的粘土实物模型,研究产品设计方案。

⑤危机公关型:主要领域为公关关系处理维护企业形象。如沃尔玛在埃德尔曼公司的帮助下,聘用了前总统顾问Deaver等在阿肯色州建立了公关关系作战室,处理舆论对沃尔玛的批评。

2.2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是一个集成系统,集情报收集、分析与企业协调、指挥、决策于一身,兼具危机管理、应急响应与团队决策功能。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将竞争情报流程与企业决策的整体思想、主要活动过程置于相互关联的环境中。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发挥环境监视、市场预警、对手分析、技术跟踪、策略制定和信息安全等六大功能[2]。在实现这些功能的过程中,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室需要调动人员的环境分析能力,包括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即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以及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源和能力、市场预警能力、对手分析能力、技术跟踪能力、信息安全能力及策略制定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基础正是管理学原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3 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当前企业的发展面临着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变化飞速的特点,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掌握剧烈变化的环境对企业战略决策和分析方法的影响。竞争情报分析室的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动态的模拟,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管理者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战略分析提供多种选择。

下面以竞争对手分析为例,分析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教学应用设计:

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团队组成进行设计,对案例内容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分析案例的重点问题,用最恰当的方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3.1.1 组建团队,根据案例内容,组建两支互为竞争对手的团队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中要求团队的构成有情报专家、信息分析专家、战略专家等,一般是由企业的高层管理组成,因此我们在设计案例分析时要求学生对自己团队的构成要有初步设计,根据各自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及掌握的专业知识领域的差异,给团队成员一定的分工,这样可以将案例中的不同任务分解给每一个团队成员,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3.1.2 目标设定

根据案例内容分析目标,一个案例往往涵盖多个目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商定此次案例分析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能力提升、对手分析、策略制定等,或者是企业的运营、生产、营销等冠军环节问题。要根据案例的内容去商定。

3.2 设计定位阶段

根据所学习的波特的四角分析方法,进行设计定位,确定团队各成员的任务及分析方向。

3.2.1 确定竞争对手

通过案例内容分析竞争对手的现状,及针对现状对手可能采取的竞争策略。

3.2.2 建立四角分析剖析模板

从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团队、财务目标等驱动因素;价值创造方式、投资领域、战略形式等现行战略;环境假设、对手假设、企业自身假设等假设因素;以及核心能力、成长能力、反应能力等能力这四个因素入手,分析可能的未来战略,包含产品、价格、位势等。完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

3.2.3 团队分工

根据模板的要求,给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各自整理相关信息。

3.3 模拟分析阶段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强调分析过程的模拟,即采用报告、反击的方式对真实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作出模拟。

3.3.1 组织四角分析报告

各小组在已知情报的基础上,利用四角分析模型,精炼本企业的驱动、假设、现行战略、能力四种要素,提出各自的四角分析报告。

3.3.2 汇报

各小组依次陈述本组四角分析报告,对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3.3 反击

每个小组根据竞争情景,作出本小组针对竞争对手的反应,进行反击,提出自己的竞争战略。

3.3.4 确定战略方案

根据在汇报、反击中汇总的所有信息,对本小组的战略和战术的得失进行深入探讨,提出最终的战略方案。

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方法能够通过对企业现实竞争环境的模拟,使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管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模拟过程中,教师的总体掌控能力要非常强,小组报告、反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围绕设计定位阶段所确定的分析目标进行,并适时引导竞争环境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掌控、分析及把握进程的能力。

除了四角分析方法之外,PEST分析、SWOT分析方法也在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中得到经常的运用,这两种方法是竞争环境分析中非常有效的工具,也是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方法中的有力分析框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工具和方法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通过竞争情报作战室的应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领会并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婧等.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要素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0.

竞争战略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竞争情报 市场竞争 企业 战略 决策

近年来,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市场日趋成熟使市场增长缓慢和竞争激烈,市场逐鹿,强手如林,从而使竞争情报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只有在全球系统内迅速捕捉环境变化的信息,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才能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制定和调整自己的竞争策略。以便全面了解竞争态势,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巩固市场阵地,抢占市场份额。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一、竞争情报的含义及内容

1.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竞争对手的分析方法,将其确定为企业增强潜在能力的核心,也就是说把竞争对手的分析看做是战略制定的重点,而现代竞争情报是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以市场竞争为内容、以竞争对手分析为核心的研究,因此,他为竞争情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竞争情报的概念

竞争情报是一个组织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做出反应,使之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包括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我国学者曾忠禄教授指出:“竞争情报是经过筛选、提炼和分析的,可据之采取行动的有关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的信息集合。”

二、竞争情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

对企业竞争对手的分析是非常重要而且是相当关键的,企业获取并分析竞争对手信息的目的是了解竞争对手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可能采取的战略行动的实质,吸取竞争对手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了解竞争对手在竞争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可能做出的各种反应等等。获取并分析竞争对手的信息主要有: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营销策略与途径、研究与开发策略、产品的数量质量与技术水平、领导水平等等。竞争对手的信息主要分公开信息和非公开信息,竞争对手的公开信息主要是从竞争对手的市场公告、新闻会、交易会、信息会、各种报告会、各种展览、参观考察和市场调查等活动中获取。竞争对手的非公开信息也可以通过一些合法的途径获得,如通过企业内部员工所建立的各种人际关系网络来收集竞争对手信息,收集竞争对手内部刊物、学术会议文献、技术报告等未公开发表但在企业内外传播的信息;从竞争对手的公开信息中利用信息分析技术从中获取有用信息;从与竞争对手企业有关的第三方面着手获得一些有用信息;也可从市场上购得竞争对手的产品,然后对产品进行分析研究,从中获取生产工艺、技术手段等非公开信息。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现行战略和未来目标,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以利于本企业的决策。

2.为企业市场竞争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竞争情报系统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对情报信息资源的战略认识与应用,竞争情报系统就是从竞争战略决策需要出发,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和抵消竞争对手竞争优势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战略发掘和应用,可以使企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市场反应能力得到增强,竞争优势得到持续发展。企业战备决策与竞争情报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战略决策要以竞争情报系统提供的信息为基础,竞争情报系统要以企业战备决策需求为导向。当今时代是战略制胜的时代,战略决策的关键是在竞争情报的基础上对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企业自身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识别未来的机遇与威胁,分析和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形成自己的战略思想和目标。由此看来,竞争情报系统能为企业竞争战略决策羸得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情报保障,为了提高企业研究和制定竞争战略的能力,就必须重视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3.有力加强企业自身保护能力

企业在对本企业的关键情报信息的保密技术方面也要进一步提高。制定一整套规范的企业信息保密制度,以此来约束企业内外人员,企业还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利用法律来压制竞争对手对本企业的非法竞争情报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秘密不同于专利,它无专属权,只要能合法拥有就都能使用,所以商业秘密只有处于秘密状态,通过加密措施等技术才能获得法律的保护。一般来说应该注意遵循以下三条原则:一是努力控制关键性信息;二是不要告诉任何人所有的信息;三是时刻关注竞争对手针对本企业的竞争情报的来源。具体来讲,首先要有专门的机构或专门的人监视竞争对手的竞争情报活动,主要是监视竞争对手对本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或对本企业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活动,同时应监视竞争对手从相关的第三方获得本企业的竞争情报。经常对本企业的员工进行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保密意识,使每一位员工都成为搜集竞争对手情报的信息员,同时也是本企业情报信息的保密员。

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机遇和风险并存,生存与破产同在,行情瞬息万变,竞争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光怪陆离,谁能抢先一步获得市场变化趋势和竞争对手准确可靠的信息,并能当机立断,采取正确的应变措施,谁就会成为大赢家,反之,就必然要被竞争的浪潮所吞噬,所以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企业组织内部,应培养自己的情报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重视情报、使用情报和共享情报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一种以情报价值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企业情报文化的形成,关键在于情报共享文化的培育。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也满足竞争能力判断标准,由于快速反应所形成的资源和能力是不为竞争对手所普遍拥有的,如果企业对竞争环境变化、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反应上比竞争对手快,企业的创新在时间和速度上必定抢在竞争对手的前头,使企业在形成快速反应的能力,资源方面及由快速反应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从而使企业获得较大收益。显然快速反应强调的是提品或服务的时间和速度。为了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应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建立企业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和工作程序,提高企业各环节的反应速度。在企业快速反应的同时,还不能忘记质量第一的观念,应该是在速度和质量兼顾的前提下的快速反应。只有发展企业的情报竞争能力,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 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才能不断地更新企业面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才能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竞争的要求。

三、竞争情报的战略应用设计

具备一定规模或者具有一定成长性的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全面基于TRS成熟的内容管理技术架构搭建,覆盖了情报规划、情报采集、情报加工、情报服务和评价反馈全生命周期,同时系统采用知识挖掘技术作为核心支撑,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竞争情报系统用户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决策层、企业产品研发人员和企业营销人员等;另外还面向企业提供情报服务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和信息经纪中介机构也可采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作为辅助工具。其系统的作用主要有:

1.机遇和风险的早期预警

当前经济是全球化的,信息的发展也是超高速的。每一个企业都会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及时发现潜在的威胁,并迅速采取行动。竞争情报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使企业避免受到突然袭击。竞争情报有助于发现市场机遇,并通过减少对手的反应时间增加自己的时间而获得竞争优势。

2.竞争对手的监控和评估

企业的兴旺与衰败,除了自身的原因,绝大多数来自外部的竞争。运用竞争情报技术有利于企业全面了解市场的最新态势,解析竞争对手的运营状况,了解竞争对手在战略、营销、渠道、人事、服务、产品及财务等多方面的最新经营水平,帮助企业在新的市场进入、阶段性外部竞争调研方面提供全面准确的情报支持。预期现有竞争对手的行动,发现新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即收集竞争对手情报的目的,是了解每个竞争对手的战略和目标,评价其优势、劣势及竞争模式,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竞争战略。

3.竞争环境的监视和分析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其所处的环境有极密切关系。竞争情报能了解影响公司业务的政策、法规的变化,竞争情报能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对环境的关注、分析研究是企业活动的重要内容。

4.新技术与创新的跟踪

新技术的应用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时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动力。通过对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相关技术发展动向的跟踪分析,可及时发现新技术对企业现有生产经营的冲击,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从而使企业未雨绸缪,在市场竞争中占有先机。

5.建立差异化的营销战略

利用竞争情报在产品设计、功能、服务、促销、人员、渠道等多方面与竞争对手建立差异,避免雷同,使得客户能更快、更好地识别你、接受你。在产品宣传广告方面多做功能品牌宣传,少做价格强调。关注你的产品价值多于关注你的价格。

6.企业经营的决策支持

对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并购、投资、参股、收购、竞争领域选择等方面的战略决策具有积极作用。竞争情报可了解对手的股权结构、资金走向、合作伙伴等等多方面的信息,企业可以利用竞争情报增加收购目标选择范围、决定企业的竞争方式、进行生产决策、决定是否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开发新市场、决定技术研发方向等。同时可以帮助企业借鉴他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汲取教训,找到一条快速发展的捷径。使公司不断地接触新思想、新概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避免思想僵化,使公司变成外向型公司。利用竞争情报可以使企业高管增加决策的成功率,将企业做大做强。

只有发展企业的情报竞争能力,才能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不断地更新企业面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能力,更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竞争的要求。在全面搜集对手情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本企业情报的保密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孙子兵法的“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战略要求。

参考文献:

[1]包昌火等:略论竞争情报的情报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6)

[2]魏鲁霞等:企业发展与竞争情报[J]. 情报杂志,2003(7)

[3]刘龙英:关于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探讨[J].情报探索, 2006(04)

竞争战略报告范文第3篇

1.国外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9世纪80年代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开始了科学管理的运动。在以罗泰为首的工程师们倡导下,产生了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经营分析等管理手段的方法,上述方法被看作是管理会计萌芽阶段;在经历了执行型管理会计阶段及决策型管理会计阶段后,标准成本分析、差异分析、量本利分析、责任会计等用于决策和业绩评价方法也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管理会计进入到了全面战略管理阶段,战略管理会计也相应出现,其关注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此时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质量成本管理、经济增加值计算等管理会计工具纷纷出现并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逐步形成。

2.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978年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学术界对西方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的引进、消化、吸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教材,在管理会计学科的引进和拓展上,我国会计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量本利分析、责任会计、标准成本、变动成本、转移定价、边际贡献和全面预算等这些管理会计技术在我国企业里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信息获取成本比较高、管理会计工具可操作性相对低,国内管理会计应用很不到位,甚至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财务人员的工作仍主要集中在记录与核算,仅充当“企业账房先生”的角色,管理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二、当前国内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工作成果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呈现。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既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决策效果的需要,也是衡量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企业管理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而对报告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管理会计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及战略决策支持作用有待提高。具体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目前国内管理会计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案例也是以国外为主,不能有效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管理会计报告也未结合服务对象、考虑报告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管理会计可操作性不强,理论研究不能紧密联系实际。

2.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缺乏独立性

从国内企业来看,由于管理会计受重视程度不高,财务工作仍然主要集中在记账、报账、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阶段,很多企业都未设立管理会计岗位,相当部分管理会计工作由财务会计或相关岗位完成,管理会计工作仍然依附于财务会计工作,尚未形成独立的而有效的报告体系。

3.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未能结合企业战略需要

国内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时往往未能从战略视角考虑,管理会计方法及其报告体系仍然在较为封闭的静态环境内运行,只着重于服务内部管理,而未涉及顾客及竞争对手等外部相关信息。当企业的竞争处于较低级状态时,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还能发挥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技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已全面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时代。目前企业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显然还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三、战略管理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功能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科技及信息化的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管理会计作为管理工具应当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在战略视角下形成完善的报告体系,并至少具备下述几项功能:

1.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实质上是监督功能,通过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进行信息反馈,进而实施过程监督来减小企业战略执行偏差,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可以将战略执行情况与战略目标比对,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偏差纠正措施;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初指定的战略目标可能与环境不在适应,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适时调整战略计划。

2.决策功能

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应具备战略视角,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提供对战略决策有用的信息。一方面,及时反映市场环境变化,关注顾客需求及竞争对手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挖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及价值链关键点,研究其产品或劳务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从长期来观察并预测产品和劳务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做到知己知彼,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四、基于战略视角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思路

为满足战略管理需要,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反映企业内部信息,也要反映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既要关注企业的自身利益,也要关注客户利益;既要顺应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也要符合短期经营目标。概括而言,战略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要从顾客利益、财务指标、业务流程及企业发展能力等角度来设计。

五、结论

竞争战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报刊产业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报刊的种数、发行总量、广告收入等大幅攀升,报刊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形成,报刊产业的经济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不过,报刊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复杂的问题。因此,报刊产业的发展应更重视战略规划,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报刊产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当世界上第一台电视问世时,有人曾悲观地预测报刊时代即将终结。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的菲利普·迈尔教授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甚至给出了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事实上,即便现在网络都已普及,报刊依然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日本《读卖新闻》2006年10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的人认为报纸是最值得信赖的信息来源。在多媒体时代“需要报纸”或“相比电视更偏爱报纸”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合计高达92%。针对报纸在报道中是否注重保护个人隐私进行了调查,结果78%的人给出了肯定回答。在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就有634人每天都购买报纸。《读卖新闻》发行量高达1000万份。这说明,即使在互联网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大多数日本民众还是把读报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从国外报刊产业数据资料来看,办刊业具有重要的地位,仍然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2003年,世界报业协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年会上表示,全球范围内报纸订阅量虽有所下降,但零售额仍上升5%,每天有超过10亿读者阅读报纸。全球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发表的《2001-2005年世界娱乐业及传媒业展望报告》认为,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报刊市场将年平均增长4.9%。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美洲报业对传统的报业战略进行调整,发行量和赢利持续增长。

从我国报刊产业的主要指标看,报刊产业的发展也处于上升阶段。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 2009年全国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达1969.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351.72亿元。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平均期印数16457万册,总印数31.53亿册,总印张166.24亿印张,定价总金额为202.35亿元。报纸和期刊的定价总金额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10.62%和7.96%。据统计,2010年,我国报纸广告收入达381.5亿元,同比增长2.98%;期刊广告收入达32.2亿元,同比增长6%;报刊广告总计达413.7亿元,在全国广告营业额2340.5亿元的总份额中占17.68%。可见,我国大多数受众仍然非常重视报刊媒体,把阅读报纸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

二、报刊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报刊产业体制改革较慢

随着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的深入和竞争环境的改变,报刊产业管理体制对于报刊产业市场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行政的过多参与,导致报刊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大打折扣。报刊产业市场至今仍有较深的计划经济痕迹,对报刊产业的刊号、编制、投资、购并等方面控制过严,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不够明晰,造成我国很多报刊缺乏创造力,从内容到形式,同质化都极其严重,而很多社会资本无法大举进入报刊产业。

(二)报刊产业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

我国报刊产业进入到了竞争环境,但竞争并不规范,出现了竞争过度与无序竞争。竞争过度在报刊产业竞争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打价格战。同时,报刊产业市场秩序混乱,竞争无序。如虚报发行量问题,有的报刊发行量虚报数倍。因为缺乏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有些报刊还以国外一些社会组织评审的并不真实的名次来招揽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主也无法准确判断广告效果。另外,报刊市场存在着很多没有刊号而发行的期刊以及很多鱼目混珠打擦边球的报刊。

(三)报刊同质化严重,定位趋同

报刊内容的同质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汉、杭州等地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大多数报刊版面趋同,风格类似。对相同题材的报道趋同率高达40%以上,定位趋同问题也非常明显。尤其是都市报,读者定位都是市民,如北京的《北京晨报》、《北京晚报》,西安的《华商报》、《三秦都市报》、《今早报》,杭州的《钱江晚报》、《都市快报》、《青年时报》等,定位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很多报刊清楚自己的广告主是谁,却不知道自己的受众是谁,更没有明晰而准确的报刊定位。

(四)报刊企业规模不大,实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市场化运作后,各地都建立了企业化运作的报业集团和出版集团。与全球知名传媒集团巨额的广告收入和现金流相比,我国的报刊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单薄。与法国最大的出版集团相比,该集团期刊广告年收入远高于于我国所有期刊广告收入的总和。与日本相比较,日本期刊总印量在30亿册,但按人均计算是我国人均期刊拥有量的10倍。日本讲谈社期刊年广告收入约为300亿日元,是我国期刊广告收入的1.4倍。除了规模不大,由于外部体制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报刊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导致报刊企业发展活力不够,效益不佳。

(五)广告收入所占比重过大,资本运作能力较弱

我国报刊产业的广告收入所占比例要大于西方报刊产业,而一些报刊衍生产品、多元化经营的收入要低于西方传媒。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过大,增值业务少,导致报刊产业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报刊产业在广告产品提供方面也缺乏有创意的广告计划,在价格、渠道、市场推广、商业合作方面的谈判能力不强。 转贴于

三、报刊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

如果说报刊产业第一轮的发展是靠政府洗牌的话,新一轮的发展将更多地靠市场推动。我国报刊产业需要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尽快构筑适应市场的运营机制,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促进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报刊组织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让市场在报刊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我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深化公益性报刊和商业性报刊的管理办法,落实报刊组织的退出机制。推进报刊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塑传媒市场主体。

(二)运用资本运作战略,实现规模扩张

全球传媒产业已开始迈进一个全新的资本时代。通过适度的资本运作,不仅能够为报刊产业带来低成本外部融资,满足资金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报刊产业资本的低成本扩张与增值,改善资本结构,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借助资本运作,很多报刊实现了规模扩张。由于当前报刊产业竞争具有很强的商战性质,更加表现为实力的较量。报刊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品牌优势,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大胆吸收社会资金的投入。报刊产业要逐步摆脱以往对自有利润和银行信贷的高度依赖,打破单一渠道融资格局,广泛拓展上市融资、引进境内外基金、信托融资、合作开发融资等多种渠道。(三)运用差异化竞争战略,增强核心竞争实力

美国品牌研究专家大卫·艾克认为:“什么样的信息最能体现差异化,就最吸引目标市场。”差异化能让受众产生有效的认知,进而产生阅读偏好。核心竞争力是报刊品牌独特的竞争能力,它必须有助于实现受众所看重的品牌核心价值。从长期来看,报刊组织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应立足于在追求受众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受众提供优于竞争对手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为受众所看重的剩余价值的能力。这种差异化优势由于体现了受众价值导向,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

(四)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改善收入结构

多角化经营战略属于开拓发展型战略,是报刊组织在现有经营状态下增加市场或行业差异性的产品或产业的一种成长方式。报刊组织运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可以分散风险,提高经营安全性,改善报刊产业广告收入比重过重的问题,更有利于其向前景好的新兴传媒行业或相关产业转移。以经营理念为指导,实现办报、发行、广告、拓展四位一体的运作模式。不少行业有互相促进的作用,通过多角化经营,往往可以达到促进报刊产业务发展的作用。位居日本印刷出版业首位的大日本印刷公司,在经营主业印刷业的同时,把业务扩展到包揽国际体育会议筹备、承办全国性产品展览、代客市场调查、情报服务等方面。这些新业务离不开印刷。这些新业务,不仅提供了年递增率10%—20%的收入,而且使公司原需补贴的一些印刷部门扭亏为盈。

(五 )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增强企业实力

我国报刊产业的资金和资本实力还不大,仅靠自身自我积累式发展,所需时间较长,难度很大。报刊产业的发展必须打破行业壁垒、地区垄断,打造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的传媒集团。通过“三跨”发展,合理配置新闻资源,增强企业实力,最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也有助于报刊产业增强抵抗风险能力,参与全球传媒竞争。当前可以鼓励质量高、实力强的品牌报刊出版更多的子报子刊,或者兼并其他传媒,形成传媒梯队、传媒群体。鼓励有实力的报刊企业做强做大,实现规模化发展与经营,减少上市的人为壁垒。通过将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聚合在一起,形成综合传媒集团。通过形成一些报刊产业巨擘,可以有效进入国际竞争,提升我国传媒的话语权。

总之,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要求报刊产业必须抓住战略转型的机遇,以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创新的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推动和提升报刊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关于报业未来 走势的若干预测[J].中国报业,2005(11).

[2]孙秀萍.日本人认为报纸最值得信赖[EB/OL]. news. sina.com.cn/o/2006-10-18/000210258100s.shtml/2006- 10-18.

[3]新闻出版总署.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 gapp.gov.cn/cms/html/21/493/201009/702538. html/2010-09-07.

竞争战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竞争者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一、竞争者会计的涵义

马兰(2001)认为,竞争者会计是通过提供竞争者成本资源、成本结构、产品研发、市场份额、经营策略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并进行深入地分析,以帮助管理者进行战略定位,保持相对竞争优势,获取超额报酬的一种现代会计管理方法。这个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竞争者会计的分析内容以及进行分析的目的:即竞争者会计的分析内容主要是竞争对手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而进行竞争者分析的目的则是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战略定位”,最终获取超额报酬。

在马兰定义的基础上,白胜(2008)从战略管理会计角度并根据当前竞争者会计的实施现状,认为竞争者会计应当这样定义:竞争者会计是战略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使用一系列评估竞争对手成本结构的方法以及监督竞争对手行为的方法,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企业现有职能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信息资源和方法支持。与马兰定义的重点有所不同的是,这个定义除了回答了竞争者会计的目标,还提到了竞争者会计的分析方法和研究客体:竞争者分析的分析方法是评估方法和监督方法;它的研究客体是竞争对手的成本结构及其行为。

郭化林和黄梦吟(2010)认为竞争者会计是以战略管理、竞争理论、微观经济学等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权变管理思想为指导,通过收集、加工、分析和整理竞争对手的经济资源、成本水平及结构、竞争战略、市场份额、防御或报复程度等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实时地监控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所构成的“战略三角”的动态变化,帮助企业决策当局制定市场竞争变化应对方案、保持或扩大比较竞争优势、获取超额价值的一种战略管理会计工具。郭化林和黄梦吟结合了马兰和白胜下的定义,并在其中陈述了竞争者会计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总的来说在这些定义中最为具体、全面。

综上所述,竞争者会计就是企业针对竞争对手进行战略管理,通过分析其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外向性的信息资源和方法支持。通过定义可以看出有关竞争者会计的以下内容:(1)竞争者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竞争对手;(2)它的研究内容是竞争对手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3)它的目的是为企业提供外向性的信息资源和方法支持。由于限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就将竞争者会计与其它概念区分开来;而说明研究的目的则是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据此选择研究的方法以期达到这个目标。

二、竞争者会计的特征

(一)权变性。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竞争对手的增加、消费者偏好的改变以及市场的供需改变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改变,这些都将促使企业依据现实完善或改变针对竞争者的战略管理;

(二)外向性。竞争者会计并不根据企业内部提供的信息或者说不单独使用内部信息做出相应决策。它所涉及的信息处理是面向企业外部的,即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帮助企业掌握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经营状况以及发展方向,具有显著的外向性特征;

(三)相对性。企业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并不是仅仅为了掌握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其目的是将企业的相应信息与竞争对手做比较,从而判断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竞争地位。这样才能够发挥竞争对手会计的作用,才能在产业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竞争者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两者会计主体不同。财务会计以自身所在的企业或财务收支单位等作为会计主体,提供与企业自身相关的会计信息;而竞争者会计是以竞争对手或者行业里较领先的企业作为会计主体,提供竞争者的相关信息以及竞争对手和企业对比的信息;

(二)信息特征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是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活动,对外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并且所提供的是系统、全面、综合的信息;而竞争者会计更注重利用历史的信息规划未来,提供信息更注重相关性,从而进行事前预测和决策;

(三)两者的核算方法不同。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比较稳定,往往只需要运用简单的算术方法;竞争者会计可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即使针对相同的问题,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信息过程中大量运用现代的数学方法;

(四)两者的报告时间和种类不同。财务会计的报告时间按年、季、月报告(以前时期),其种类有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竞争者会计可根据管理需要随时进行报告,也可临时加报(以前时期或者将来时期),其种类是经营管理需要的各种预算、分析说明、报告、图表等,种类和格式不限。

四、竞争者会计的主要内容

(一)竞争对手战略分析

对竞争对手进行战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并据此修订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竞争战略是企业在市场中谋求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整套方案。企业通过收集研究与开发、生产、财务、营销策略、人事等支持战略目标的信息,来勾勒竞争企业的当前发展战略,并根据上述数据在一定的会计周期内的波动情况预测竞争企业的战略走向,从而了解其未来目标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竞争对手核心能力分析

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下谋求和扩大竞争优势决定性的力量。竞争对手核心能力分析主要是分析竞争对手的厂房设备、盈利能力、筹资能力、成本结构、费用开支、营销能力以及在经济波动和技术变革等的影响下保持原有水平的能力,从而对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适应能力、反应能力等进行全面的把握。一方面与企业做横向对比,分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将竞争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指标进行纵向对比,了解竞争企业的指标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战胜竞争企业的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运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比率分析法、相对指标比较法、解剖法、价值链分析法、模拟法等。

(三)竞争地位监督

Guilding提出竞争地位监督是在行业内部通过评价和监督竞争对手的销售收人、市场份额、销售量、单位成本和销售收益率,分析竞争对手的状况(1999)。与竞争对手战略分析一样,竞争地位监督也是强调分析的整体性。竞争地位监督不仅仅是针对竞争企业本身的战略进行分析和预测,也不是对竞争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具体的分析,它是将分析扩大到评价竞争对手在行业、甚至是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将竞争地位监督和战略分析、核心能力分析结合起来,可以根据竞争企业指标的异常变化来分析企业采取的行动是否引起了竞争地位的上升,从而把握竞争企业战略发展趋势的变化。监督方法主要有Simmonds提出的竞争地位图法和Grundy提出的“战略健康”指标法。前者是用图的方法绘出企业相对于市场领先者和其他重要竞争对手在当前及未来的竞争地位,从而明确竞争对手在未来的战略动向;后者是指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对机会的把握程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