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甄选5篇}

2024-08-04 19:25: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设计;思政元素;思政育人

202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1],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

1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

环境设计专业的多数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文化教育。环境设计专业90%本科生为艺术生入校[2]。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课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色彩、图形敏感,但对数字计算等较抵触。环境设计专业课程自带大量思政元素,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匠精神”“生态环保”等。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排序(见表1~4)。

2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目标

2.1专业基础

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要求掌握造型基础、形式基础、透视与解剖、专业速写知识,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意识;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历史,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掌握环境设计表达相关技能与方法,包括徒手艺术表现和专业计算机绘图软件。

2.2应用能力

掌握建筑构造、园林工程与植物、装饰材料与预算、家具与陈设、模型制作等环境设计的相关技术与工艺;具备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方案设计。

2.3人文素养

掌握哲学、文学、心理学、法律等人文社科知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制意识;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掌握一定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有良好文学素养,能够根据国家的政策、方针与行业发展动态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3思政育人具体策略

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梳理主要课程对接思政切入点(见表4),例如“环境设计概论”结合室内陈设设计典型案例,从文化创新与人文氛围营造角度出发,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及文化创新意识[4]。“CAD绘图”引导学生了解AutoCAD软件在中国环境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研究中国园林设计思想及图纸表达,探索现代景观园林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使命感。“建筑构造与造型”结合案例说明建筑构造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环保节能意识和设计责任意识。结合中国传统的砖墙组砌方式和工艺,弘扬“工匠精神”。“设计制图”结合工程图样在环境设计行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自觉执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的责任意识,建立积极的职业价值观。结合作图实践中的各种线型、尺寸标注和图面质量等,要求学生树立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以及严谨细致的职业素养。“室内空间设计”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家居室内空间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提升学生对我国室内设计发展的文化自信。从家具空间功能布局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建立合理流线,增强设计服务意识。“园林工程与植物应用”针对园林河道工程存在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施工材料及工艺方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意识[5]。结合中国绿色环保典型案例解析,培养学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结合中国假山艺术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案例解析,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人体工程学”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与居住环境的“无障碍设计”问题,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城市空间环境实习”倡导学生用环境艺术语言和思维方式,弘扬主旋律,进行相应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城市空间环境空间处理手法知识的讲授。通过案例解析、作品创作及总结答辩等环节,体验、领悟中国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工匠精神”、优良传统和服务社会意识。中外造园艺术比较,中国园林为世界园林之母,结合中国名园典型案例,分析中国园林与诗词、绘画、书法、戏曲关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分析中国园林文化传承案例,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模型制作”通过特定比例模型制作,在设计中提高学生精确的设计意识,进而增强“匠人精神”。

4结语

如何使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中,是环境设计专业高校教师应重视的课题。本研究探究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必要性,明晰思政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主要课程思政育人具体策略。所提出的思政导学方案还需在今后的课程实践中不断打磨,以期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优化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EB/OL].2024-10.

[2]盛佳依.思政课程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智库时代,2024(17):76-77.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4]王敏,王滨.热观察与冷思考:新时期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选择[J].教育探索,2024(1):102-107.

[5]吕宁.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思路探析[J].大学教育,2024(1):122-124.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案例;数据库

1课程思政案例开展背景

大千世界,数据为本。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建立在数据库之上,以数据说话,首先需要聚集数据、分析和管理数据。数据库技术已成为各种计算系统的核心技术,数据库相关知识也已成为每个人必须掌握的知识。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从来不缺,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数据技术人员。高校教师要培养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未来栋梁,教会学生科学做事踏实做人。将对学生数据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和价值导向的过程融入平时教学活动,把“教书”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坚守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1-2]因此,《数据库原理》课程思政改革方向是依赖大数据时代数据库课程本身的鲜明时代需求和特色,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齐聚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与其他社会资源三方融合共建课程。共同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框架,挖掘数据库课程思政元素,建立课程思政的教学案例,形成课程教学要素和资源系统化的数据库课程思政体系。

2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方案

2.1案例主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舆情环境的转变,数据驱动的“后舆情时代”已来临。在“后舆情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技术是基础,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更受重视。下面以“数据库安全性”一章为例,展开阐述课程思政案例理念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具体实施和效果评估。“数据库安全性”教导学生作为未来信息技术从业人士,掌握好数据和信息安全技术;让学生明白,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教导学生除了学好用好数据库的安全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尽好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内外兼修。在今后工作中,坚守“IT人”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不唯上、不唯利,严守底线,维护“IT人”的尊严,守好“数据之门”。

2.2案例目标

“数据库安全性”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第四章内容,旨在介绍数据库安全性的概念、机制和方法,及作为未来数据库从业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和担当。案例确立四个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价值目标。知识目标由专业教师团队根据教学大纲制定;能力目标以教师团队为主合作单位为辅制定,同时合作单位提供项目实践案例支持;素质目标和思政价值目标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团队共同制定,商定案例的选取、知识的引入、思政元素的嵌入及思政微视频制作。知识目标:掌握数据库安全性概念:数据库安全级别及不安全因素;理解数据库用户、角色管理与权限管理,熟悉SQLServer的安全机制及权限管理;了解视图机制对数据库权限管理的补充,了解DAC与MAC。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SQLSERVER进行数据库安全性管理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加强数据思维和科学素养;通过小组项目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规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形成较强的数据思维和科学素养;思政价值目标:以“涵养人文情怀、拓展知识视野、强化使命担当、塑造健全人格,养成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欲明明德于天下”则必先“修身”。与学生一起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2.3案例思政元素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理念践行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全员育人是“课程思政”的保障【3】。在专业课中注重寻找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触点”,培养创新能力与家国情怀并重的工程师。教师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要成为一名有担当、有责任心的人。学生努力学习,培养正确三观,回报社会。教学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只有具有责任心,有担当的青年大学生才能日后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立志成为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5]课前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可知,经过前期的数据库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对数据库及SQLServer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观看微视频及课前讨论,学生对数据库的安全性有比较浅层的认知,但更多停留在常见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因此,在教学时,需强调数据库层面安全性的重要意义与特点,展示与数据安全密切相关的案例作为引入内容。教学设计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课程思政。【6-7】(1)引入案例: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凯文·米特尼克的经历和揭露“棱镜”计划的爱德华·斯诺登,引导学生作为未来IT信息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应遵守的行业规范,我们手握知识利刃,是用来维护国家利益,而非为己牟利。应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2)展示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及法律法规,让学生懂得:严谨、精益、专注、创新工匠精神以及数据库安全对民众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并敬重工匠精神,在学习中努力发扬工匠精神。(3)将数据库的安全性级别类比学习的不同阶段划分:知识性学、技能性学习、情感性学习。阐述人生道理:学习做人都要脚踏实地、拾阶而上。(4)阅读案例:软件危机及缺乏知识的数据海洋现象,告诫大家“尊重标准,向标准看齐”,努力形成遵纪守则的氛围。(5)课程内容总结。灵活具体的DAC与密级分明、权限明确的MAC的完美结合,形成SQL灵活的授权机制。正如,学风建设、疫情期间的校园管理,人际关系中的强力约束与灵活机制并存现象。(6)分组实践。利用SQLSERVER进行数据库安全性管理实践;分组汇报数据库安全案例分析,巩固所学内容。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数据思维和科学素养。

3课程思政案例实施路径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自建课程教学资源,从案例引入、原理阐述和操作实践三个方面,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数据库安全性“3+3”思政教学过程实施。4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效果评估及思考本课程聘请专业思政教师协同共建思政课程,思政教师指导课程思政整体架构设计,跟踪授课情况,对思政案例及时提出修正建议。探索“课程-思政”一体化管理路径,将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与其他社会资源打造成“育人共同体”,实现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职能互补、优势叠加,做到教育与教学有机统一。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思政案例打造课前任务导学、课中师生互动、课后巩固提升三段式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思政与专业课程融合。充分挖掘数据库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逐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专业课与思政课在互通中“传道”,教师努力让自己知识面广阔,做到情景契合、内容融合,巧妙地结合好案例,用学生感兴趣的事和物来引导他们感悟、发自内心的认同。《数据库原理》是一门专业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探索其思政融合的道路还需继续努力。【8】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教学实效性,实现教与学的融合、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融合、手段与目的的融合,对专业主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均提出更高要求。在“融合”基础上,社会、学校、专业、教师“合力”打造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

参考文献:

[1]韦春北.把握好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四个维度[J].中国高等教育,2024(9):3:22-24.

[2]周增为.从课程与教学维度思考思政课一体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24(1):7-9.

[3]陈华栋,苏镠镠.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设计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J].中国高等教育,2024(23):18-20.

[4]董星辰.“课程思政”理论内涵的三维解读[J].运城学院学报,202439(2):72-77.

[5]徐悦竹,杨悦,王宇华,等."思政+"背景下的数据库原理课程教育模式探析[J].计算机教育.2024(11):16-19.

[6]图雅.《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15(24):17-18.

[7]彭红军.高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与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2024(5):1-3.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建设;共享社区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上网的便捷化、学生自我表达意识和“去中心化”趋势增强,大、中学生普遍反应思政课理论性过强,趣味性不够,理论与现实有落差,思政课“低头族”颇多,这些都大大增加思政课教学难度。许多高校已经在探索案例教学方法,思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使课程取得了实效,但学生仍然反映案例数量不多,更新慢,案例表现形式过于单一、案例与教学两张皮、案例共享模式陈旧等问题。本文重点探索案例等资源收集和表现方式与现代新媒体技术结合及如何结合、案例库共享途径和方法等方面。

一、问卷调研综合分析

2015年9月,笔者在三所高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63份,先后与15位学生、辅导员和相关教师座谈,收集了第一手资料,笔者分析整理这些资料得出一些结论。比较明确的是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等等,都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出了挑战。在思政课程的重要性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结果分析表明在以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意识形态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等特点的当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道德、意识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变化。

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过程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虽然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库建立、内容的拓展及共享应用在教学中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支持。可以把教材书籍、思政相关的网络信息、红色文化、本土陶瓷文化等已拓展的教育内容和资源以文字、动画、视频、图片、档案等多种表现形式引入案例库建立和教学过程。为巩固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拓展大学生视野,笔者研究多个高校建立的案例库运用网络、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在实践中实现共享的可能性,提出在思政课案例库模式中引入课堂外的网络共享社区概念,即在共享社区内师生可以通过发帖、博客、播客、QQ、微信、手机上网等方式进行互动,围绕时事和思政课程内容展开讨论,在案例库共享社区内举办诸如“师生沙龙”、新闻探讨,时事辩论等活动。研究发现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在融洽师生关系、巩固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实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景德镇学院“红十军和精神展示室”),进行实景案例教学。如安排2节课时,以一个新生班级为单位,带领学生到红十军和精神展示室,参观图片展,讲解案例,并观看20分钟的案例教学视频。上完该实践教学课程后,要求同学在课堂讨论,课后学生围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第二章爱国主义这一知识点,收集相关案例,写出案例分析,制作PPT,参加班级间的案例评选。案例评选结束后,入选的案例制作小组把案例和案例分析上传至案例库共享社区,并做好共享社区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三、思政案例网络共享社区化模式推行效果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复习;导学案;设计

所谓的导学案,即教师以研究教材为基础,对每一节课程的内容进行编制,按照课程学案的方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前对新课程或者是复习的课程进行学习。它不仅体现了老师组织和引导的教学形势,还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一、教学之中实施导学案的必要性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以讲为主,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的教学效果之所以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时间一长,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必然保障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转换,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完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运用不断完善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保障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运用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即对导学案进行设计和编制,再运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课堂教学。

三、导学案编制和设计的原则

导学案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强调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和学生的整体性。在课程的设置上,把教师的教学学案和课程的巩固以及教学反馈的问题进行了结合。因此,导学案在编制和设计上面需要按照以下的原则:第一,明确学生是课堂教学之中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地变成课堂的主人翁;第二,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需要具备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第三,课程的内容需要有相关的探究性;第四,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够保持关注,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第五,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灵活和开放。

四、导学案设计阶段

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学情设计教学内容,从而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目标实现过程之中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还需要提前三天做好基础备课,即按照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问诊探究、自主归纳、拓展提升、升学检测、学情反思的思路,形成课程导学案。把知识做到问题化,实现问题的情景化、层次化、探究化。教师在二次备课的时候需要注意结合学情,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并且要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教学环节,控制教学的内容、时间,分析学生在学习之中遇到的问题,给小组分配相应的任务。在课程教学之前,运用调查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五、政治复习课程之中的设计

运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设计政治复习课程,从而让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这一节课程为例子,设计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播放新疆乌鲁木齐事件,让学生对事件产生震撼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把课堂复习的内容导入;第二个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办法,整理课堂学习的知识,自主进行复习课程内容,梳理知识框架,从而为教师下一节的课程教学做好基础铺垫;第三个环节,把课程内容涉及的民族问题联系到实际案例之中去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为: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思考为什么民族团结对新疆人民的生活非常重要;以政府和公民的角度为出发点,阐述如何加强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思考,并对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对社会时事关注的热情,二次熟悉课堂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之中,应该认真、精心地设计每一节课程。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之中,要敢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从而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们对它的具体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康艳霞.提高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有效性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6).

课程思政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军校;计算机系统与网络;五位一体

1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

1.1提高教员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

锻造优质的思政教员队伍体系课程思政的基础在于教员,需要转变部分教员对教学工作的旧观念、旧思想,在教员内心构建全面育人的理念,使其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是为战育人的必然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课程组部分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互动的问题,对于思政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导致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方式引入思政元素,很难实现思政过程中有温度、有情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目标。通过研究,使教员提高思想意识,厘清思路方法,认识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提高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具备深厚的思政育人能力与素养,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员。

1.2聚焦规划设计和教学模式

构建立体的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观塑造、知识传授、技能掌握、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高阶性、多维度的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构建全员、全方位、立体式的思政育人体系,形成充分融合德智教育兼具专业特色的案例资源库,实现“思政进课堂、入耳入脑入心”的育人目标。将学员需求、教学目标和思政元素充分融合,形成“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改革方案,潜移默化地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塑军人素养、海军情结,培养积极健康、正直乐观、责任担当、勇于创新的人性维度,为后续的军队岗位任职缘事析理、辨明方向。

2“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与实践

在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教员紧抓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注重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注重与军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在教育内容的渗透性上,需要教员将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完美融合并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在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上,需要教员创新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在教学载体的多样性上,需要教员注重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结合、线上与线下教育的结合,形成“五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框架。

2.1提升育人能力

构建育人能力过硬的教员队伍教员队伍自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能力素养,是军校课程思政实施的基础。作为军校教员,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招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现代化军事人才的神圣使命,更应做到忠诚于军队教育事业、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道德情操、端正学研风气、掌握深厚学识、身怀善正之心,遵循知识传授与精神传承、学术自由与行为规则、自然科学与人文信仰相得益彰的基本原则,把三尺讲台变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阵地。为此,一是要通过日常教育、专题学习、理论集训等方式,确保所有教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武装,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召和感染学员,更好地担起学员健康成长领路人的责任。二是要努力提升教员的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其能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三是鼓励教员要精研本专业领域知识技能,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修培训、论坛讲座,努力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确保育人能力过硬。

2.2制订教学计划

优化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教员在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通过分析学员的专业需求和课程特色,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方向和课程培养目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学员构建完整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培养设计、使用和维护网络的技能和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员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结合课程思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精神引领,确定课程思政的目标和具体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设计思路模块中明确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和技术路线;在教学内容模块中勾勒出思政元素;在实施过程模块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在考核评价模块中明确评价标准,将部分思政内容作为学员考核的关键知识点。

2.3挖掘教学内容

提炼恰当的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教员基于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度挖掘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育人功能,由一个点到多点,然后将多点连接成线,再由多条线形成“思政面”,形成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思政育人体系。课程知识点与对应的思政育人点如表1所示[3-4]。

2.4创新教学手段

设计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教员需要对所教授的专业课程进行巧妙设计、合理安排,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引领学员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教员可结合网络视频、典型案例等手段融入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思政元素。通过小组协作研讨任务,培养学员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集体荣誉感、沟通交流和表达能力、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例如,教员在讲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时,可设计某营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网络组建需求这一军事应用案例,使课堂教学始终以提出任务—分析案例—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为主线,让学员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分析出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提高学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员的分工合作意识、遵守时间意识、责任规范意识、诚实守信意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思政”,并身临其境实践“思政”。

2.5构建综合体系

形成自然的课程思政融合模式构建全方位的综合教学体系,需要教员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的原则。在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大胆创新,坚持显性灌输与隐秘渗透相结合、理论逻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历史传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在研讨、质疑、辩论的过程中,找到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触点(映射点)”,并建立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契合关系,引导学员主动探索教学内容在方法、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体现,使思政过程顺理成章、恰到好处,真正做到“育人有温度、润物细无声”,实现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

3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效果

2024年秋季学期,课程组将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在我校本科层次无人机专业学员中大力推广实施,从学员的课堂参与度、作业提交情况、评教评学和在线教学平台反馈情况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员普遍反映通过思政教育,加深了对网络理论知识深刻理解的同时,还学会了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和行为准则,增强了军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理想信念。整个教学环节,教员始终发挥价值引领、情感传递和道德示范的作用。通过教学,教员引导学员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和爱国情怀,培养了学员的担当精神、优良作风、规则意识、保密意识、团队意识、协作精神。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于2024年被评为大学级优秀课程,课程实施效果得到大学督导专家的高度评价。课程组打造思政典型课例,在全校进行观摩展示,供其他课程学习借鉴。

4结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