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计划内容页

关于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锦集

2024-11-19 02:30:01工作计划

您目前阅读的这篇有31601文字共十五篇,由戚平淳详细修正发布!过程,汉语词语,拼音是guò chéng,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在质量管理学中“过程”定义为:利用输入实现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影响的一组活动。要是你对此篇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请告诉我们!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一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2024、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2024等)。

3、学生自制2024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2024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2024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2024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2024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2024名段。(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 “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教学反思:

作为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着眼点高。落实了新《大纲》中的2024具体要求,选取冰心作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切入点巧。选取代表性的冰心作品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也颇有见地。

3、着力点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诵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在感悟和品味,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冰心作品的基础上再次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冰心的作品。同时我把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三方面的名段,2024给学生阅读,由此引领学生去阅读更多的作品。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一、品读活动中,把冰心所有作品交给学生去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一下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某方面的作品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会更好。

二、在进行问题设计时,有几句话表述不够严密,使学生的思路发生了偏斜。就有一个小组在表演《小橘灯》时没有抓住精彩语段去品味。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细心。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二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准备:幻灯,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2、检查字词柿子搜索花椒籽协调趴在抽搐配合3、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2、集体交流: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2自然段。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3.哪件事“神奇有趣”?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1)指名朗读。(2)找出里面的动词。(3)说说你的理解。5.齐读第1-2自然段。五、课堂练习1、抄写生词2、组词搜躲椒协艘投叔办3、照样子写词语依依不舍4、熟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品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3、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4、从这两个感叹句中找出两个词语来2024这件事,就是“神奇有趣、奇特动人”。二、讲读课文第二段:1、自读思考: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那种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先将2024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感受。2、学生自读、圈画。3、集体交流:脱壳前:1)指名朗读2024语句。2)出示“突然,我发现了……停在那里不动了。”再请学生读,注意突出蝉的动作。3)出示“夜幕降临,……偷偷地爬到树干上”对比两段话有什么不同?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仔细观察)5)出示“我轻手轻脚……时刻的到来。”再读读我是怎样观察的。强调“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脱壳中:1)蝉脱壳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指名朗读2024语句。2)填空“蝉的先露出来,接着钻出来,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3)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那里最神奇有趣?保护甲上颜色的变化:极淡的绿色—深绿色眼睛——像花椒籽蝉尾出壳一连串的动作:“仰”、“扑”、“抓”、“抽”等出示图片,判断图片上是哪一个环节。请学生模拟这个动作。4)朗读课文5)引导背诵:背诵这段文章,首先要记住金蝉脱壳的顺序,其次要记住这个过程中蝉身上发生的变化,以及最后蝉尾脱壳时的一系列动作。脱壳后:1)指名朗读相关内容。2)刚脱壳的蝉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蝉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会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蝉一样。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介绍了蝉在那几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指名回答相机板书: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4)相机指导朗读5)为什么他不把写翅膀的两处和在一起写?(观察的顺序)6)引导背诵:可根据板书引导背诵。三、讲读课文第三段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总结全文: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四、练习观察一种小动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它的特点写下来。△附板书脱壳前7、金蝉脱壳脱壳中背→头→脚→尾脱壳后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扎扎实实地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指导。2、再次品读欣赏脱壳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3、再次体会作者表达观察方法。4、指导学生完成一些配套作业,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一、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演示过程,直观感受:1.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想不想看一看?2.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蝉脱壳时的变化。(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3.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二、总结全文,学法指导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2024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呢?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3.前苏联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1)有顺序(2)有重点(3)有感情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四、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三

教材1.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2024最细致。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2.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学情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2、 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2、 交流蝉的资料。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2024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3、 全班交流。(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相比较。(2)按“背 头 脚 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3)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喜的是什么?(翅膀“只有一点点” “很快盖住身体”, 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三、 学习第三部分1、 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 指导朗读。3、 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四、 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板书设计脱壳前7、金蝉脱壳 脱壳中脱壳后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四

说教材课题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说教法让学生在有节奏地朗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进而弄懂写法,直至理解主题。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大致理解文意,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课上着重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说学法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提高思考能力。品味感情充沛的语言。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简单了解一下名句的含义。(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熟练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搜集2024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说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为理解全诗意思和文本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为学生积累知识提供了方法;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技巧。)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表达的主旨。(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诗文的表面意思,才有可能去理解把握诗文的主旨,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也正是教学本诗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理解对仗手法的运用。(这是律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这样才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说重点学习用比较式思维来阅读文章的方法。【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好坏清晰,优劣分明,和假恶丑更加明晰。关键是要学生找准(或者老师指引找准)切入点。所以把它定为重点。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之所在】把握文章主旨,理解名句含义。(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名句含义”之所以把名句当做重点,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对学生的现在,甚至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仗写法的特点和好处。(这是本文的特色,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法的运用,才使得此文字工句整。也是律诗的特点之一。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所在。)说难点用比较式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理解名句的含义说过程一、导入(打出文字)在红军长征的时期,陈毅在大部队转移后,带领小股力量在梅山遭遇部队的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相差悬殊,突围很困难,他料想自己必定不能生还,于是写下绝笔诗《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明了他至死也要革命的决心。他的把革命进行到底的不惧死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人们心中。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同样具有这种精神的伟大人物——文天祥。(导入语先用陈毅的事迹酝酿学生们的爱国情感,这样会利于学生理解诗文和诗文的主旨。)二、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历任湖南提督、知赣州。宋恭帝德祐元年,元军渡江,他在知赣州任上组织抗元武装,奉诏率兵万人入围临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军议和,痛斥敌酋伯颜,被拘至镇江。脱险后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后被元重兵所败,在五坡岭被俘。次年坚拒元将张弘范诱降,作《过零丁洋》以明志。后被送大都(今)囚禁达4年之久,屡经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不为所动。后在菜市口从容就义。(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理解诗文和主旨)三、找感觉(指导朗读)1、学生浏览诗文,讨论需要解决的字有那几个?预设:干戈寥落(gān gē liáo luò)(此环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师范读或听录音或采用多媒体配音朗读。(此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景感受)3、指导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感情、重读音节等方面。节奏如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学生自由朗读。(可以体会节奏和情感)5、指生朗读,师生评议。6、全班齐读。四、品读诗文,品味诗意学生分四个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求一个小组负责一联,进行质疑问答。预设:首联:此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那两件大事?请结合诗人的身世来理解。颔联:此联中的“风飘絮”“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个比喻了什么?颈联:此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尾联:此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此环节可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学们可以充分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达到新课标之要求,完成育人之目的。)五、归纳总结诗意诗歌回顾了诗人从读书入仕到救亡报国,直至被俘所经历的艰辛危难,抒写“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沉痛,表明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决心。前六句悲凉沉痛,后两句转悲为壮,构成了全诗沉郁悲壮的风格。(此环节让学生对诗情、诗意有了一个明晰的认识)六、带着感情再次读诗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体会、品味诗文,理解诗文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培养自己的语文情怀,爱国情怀。进而为下面体会主题环节打下基础。)七、名句欣赏,体会主题打出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略)八、拓展延伸,走进历史请同学们写出积累的与爱国2024的古今故事或诗词,然后交流,最后请同学发言。预设:故事: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毅然抱石投江。苏武执汉节在北海牧羊19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于风波亭上。陆游临死不忘国家统一。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慷慨就义也不说出党人下落。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此环节可以检验同学们的日常积累。让他们感觉到学有可用,积有可用。从而激发他们日常自主学习的情感,进而培养他们勤学习,勤积累的好习惯。)九、本课小结同学们,这首诗的语言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文天祥的精神气节更加震撼我们的内心。文天祥的躯体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在我们今天和平繁荣的时代,同学们依然要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让爱国的旋律永远回荡在我们的生活中。(进一步激发、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十、作业必做:背诵并默写诗文。(此环节可以充实学生们的知识宝库,使他们的仓库更充实,知识更丰富。)选做(有兴趣的同学可做):简要说一下诗人巧妙神奇的艺术构思。(此环节可以激发语文素养更高的学生去探究诗文的艺术成就。)说板书过零丁洋文天祥首联:叙事 明经入仕 “勤王”颔联:比喻 凄苦的心情 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颈联:对仗 双关尾联:名句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五

说课流程为: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预设一、说教材这首诗是当代的女诗人柯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危难”后期,噩梦将过,光明即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作者在诗中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诗中把种子比作“沉默的鱼”,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种子的美好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养分,积蓄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抒发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二、说教学目标1.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诗的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三、说教学重点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文大意,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唤起学生创造性地想象,走进种子幸福美妙的梦境。四、说教学难点这首诗运用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含蓄、意味深长,2024作者及作品《种子的梦》的资料学生搜集较困难,另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深入领悟诗人身处逆境不畏艰难,坚定信念、憧憬未来的生活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上把阅读诗歌,了解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列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并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说说自己的梦想,并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五、说教学方法高年级阅读倡导自读自悟,注重个性化理解文本大意。鉴于诗文语言细腻而深沉的特点,我选择“读悟结合法”,读中悟,悟中读,充分感悟文本,以诗文为凭借,让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放飞思维与想象。另外从班级实际出发使用“点拨”、“对话”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作用,构建、和谐的智力 活动学习互动空间。六、说教学过程预设一、谈话导入,出示目标。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日常生活中你做过什么美梦?(板书:梦)假如让你转换角色,成为一粒种子,那又会做什么美梦呢?(板书:种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女诗人柯岩的作品《种子的梦》,此诗写于三十多年前,真实反映了她当时的处境和真实的感情。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2、理解种子的梦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愿。3、学会本课生字。二、预习检测,学习字词。谈话了解:课前预习了吗?几遍?做了什么?预习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长期坚持,必有好处。(选四人愿意得到别人帮助的学生每人读两小节。另选四人上台担当小评判员,随即写出读错的字词,然后试着纠正。最后由学生自己学习巩固。)同桌互读互帮,每人读四个小节。三、合作学习,理解大意。师:第二个目标是了解种子的梦是什么,我建议大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完成。提示:1、讨论每小节的意思,能用四个字来概括。2、每个组员先主说两个小节的意思,最后由大家商定,组长主持并记录。3、哪个组最先形成答案,可直接写在黑板上。其他组可以修正完善。展示交流,在听别人发言时,注意吸收长处,完善自己的观点。 老师的看法:藏进土地、孕育美梦、积攒力气、雨水滋润、迎风长叶、鲜花盛开、传播花粉、果实丰收。小结:这是一颗有理想的种子,即使在冰冷冰冷的冬天,仍然做着美好的梦:(齐读)“我会长出两篇绿油油的叶子”、“我要开出鲜艳的花朵”、“我愿意相信它的盟誓”、“并且相信:明天的春天会更美丽。”四、合作探究,理解含义。过渡句: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柯岩写《种子的梦》又要表达怎样的心声呢?老师给大家提供资料,读一读,看能不能从中悟到什么。1、资料:柯岩其人。河南郑州人,原名冯恺。在1966年到1976年我国国内极为动荡不安的“十年”时期,和同为诗人的丈夫贺敬之一起被关入“牛棚”,受尽了非人的虐待和身心的折磨。但她信念不灭,奋斗不止,终于迎来了梦想成真日子的到来。2024这个笔名,柯岩解释道:“中国古人把绿绿的小苗称之为柯;岩就是大大的坚硬的岩石。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2、提示:联系课文想想,你对哪些词句有了新的理解?你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来帮助?参考:(1)冰冷冰冷的世纪——暗喻十年。 (2)藏身、潜身、沉默、叹息——处境艰难。 (3)伸展腰肢、倾心交付、溶化——不懈努力。(4)“我愿意??”一小节中的“它”指的是谁?“爱情”又指的是什么? (提供资料:“危难”后,她的种子梦终于成真,先后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3、小结:由此可见,柯岩就是借助种子的梦,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充满信息、乐观向上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歌。五、朗读指导,自主背诵。前四小节:因冰冷、憩睡、叹息、思念等而缓慢、低沉,突出力量的积蓄。后四个小节,因挤碎、美丽、爱情、相信而欢快、激昂,梦想成真。试着朗诵。齐读。自己选喜欢的小节背诵,至少两个小节。(举手检查)六、学习检测,自我达标。填空:1、让水分□□着我的□□,让梦儿□□在我的心底。2、我成活的树,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3、提示:联系课文想想,你对哪些词句有了新的理解?你们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来帮助?参考:(1)冰冷冰冷的世纪——暗喻十年。 (2)藏身、潜身、沉默、叹息——处境艰难。 (3)伸展腰肢、倾心交付、溶化——不懈努力。(4)“我愿意??”一小节中的“它”指的是谁?“爱情”又指的是什么? (提供资料:“一段时间”后,她的种子梦终于成真,先后出书五十余部,主要有诗集《“小迷糊” 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最美的画册》、《奇异的书简》、《相亲记》、《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仅次于上帝的人》(又名《红蜻蜓》)等。)4、小结:由此可见,柯岩就是借助种子的梦,来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充满信息、乐观向上的志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有感情朗读这首诗歌。 五、朗读指导,自主背诵。(8分钟)前四小节:因冰冷、憩睡、叹息、思念等而缓慢、低沉,突出力量的积蓄。后四个小节,因挤碎、美丽、爱情、相信而欢快、激昂,梦想成真。试着朗诵。齐读。自己选喜欢的小节背诵,至少两个小节。(举手检查)七、总结全文。让同学们说说一粒小小的种子,身处逆境,但怀揣着一片梦想的蓝天,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呢?引导学生深入内容体会种子不畏艰难,顽强追求美好生活,回报春天的情怀就是诗人柯岩的情怀。种子的梦想就是柯岩的梦想。再让学生带着对种子的钦佩,对诗人钦佩再回到美丽的诗歌中去,选择你最喜欢的小节读一读。八、谈梦想 写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生才变得坚实,很多人都像柯岩一样用手中的笔地记录着自己的梦想,让学生说说这首诗传递什么样的的梦想呢?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怎么样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这个环节是要让学生懂得梦想的实现是要靠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文字功底比较厚的同学可以写诗的形式来表达) 九、板书 种子的梦播种、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 追求不变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六

一、课文这首诗时当代使人柯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一段时间”后期,噩梦将过,光明即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作者在诗中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诗中把种子比作“沉默的鱼”,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种子的美好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抒发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二、说教学重点及确立依据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文大意,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唤起学生创造性想象,走进种子幸福美妙的梦境。这一重点的确立依据语文课标高年段诗歌教学目标“朗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引导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另外深刻领会诗人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是本讲文字背后的内涵,渗透于教学环节中,体现疑问教学的人文性。三、说教学难点及确立依据这首诗运用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含蓄、意味深长,2024作者及作品《种子的梦》的资料学生搜集较困难,另外学生对诗歌创作背景,深入领悟诗人身处逆境不畏艰难,坚定信念、憧憬未来的生活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四、说教学方法高年级阅读倡导自读自悟,注重个性化理解文本大意。鉴于诗文语言细腻而深沉的特点,我选择“读悟结合法”,读中悟,悟中读,充分感悟文本,以诗文为凭借,让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放飞思维与想象。另外从班级实际出发贯彻“点拨法”、“对语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作用,构建、和谐的智力活动空五、教学流程预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积累语言,理解感悟诗文大意,唤起学生无穷的想象。3、深刻领会诗人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惧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4、渗透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坚定信念,憧憬美好生活的品质。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歌。2、感悟诗文大意,唤起学生创造性想象,放飞思维、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深入领悟诗人身处逆境不畏艰难、坚定信念、憧憬未来的生活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课件背景音乐:钢琴曲《梦》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出示课件)师介绍:泥土中的种子;破壳待发的种子;长出嫩叶的种子。师:看完后,你想对种子说些什么?[生自由谈感想]师:是啊,就是这样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种子的梦》(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效果。1、读一读[词语,齐读两次]2、填一填这篇课文是我国当代女诗人的作品,全诗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小节,第二部分是-小节。[指名回答]3、想一想你希望这节课能解决哪些疑问?[自由质疑]三、展示目标师:除了这几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还有这样几个任务:(课件展示教学目标)师:为了帮助大家顺利完成任务,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把“金钥匙”:(课件展示金钥匙内容)师:现在就带着你这把金钥匙来打开知识之门吧!四、导学探究课件展示学习提示:1、种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2、种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样实现它的梦想的?3、种子的梦想是什么?[小组合作,品读,感悟,理解。中相机插入叠词的作用,指导朗读][反馈交流]:师:用自己的话说说种子生活的环境。文中的哪一段写出了这些?(指导朗读)师:即使这样恶劣的环境,种子依然在孕育着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回答]师:面对困难,种子并没有放弃希望,它在——[生接读:一点一滴地积攒着力气]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为了希望在努力着,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一粒怎样的种子?(板书:不畏艰难 乐观向上)指导朗读,感悟这样一颗种子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五、感悟意境诗的语言非常优美,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诗中优美的语句吧!师生齐颂全诗。[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六、课堂延伸种子的梦是美好的,诗人的梦是美好的。同学们,你们的梦想呢?说说自己的梦想,用你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梦吧。[生课堂练笔]七、板书设计:(略)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七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笔下生花”中的作文:续写《我喜欢》。说教材这篇习作要在学完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我喜欢》之后进行,要让学生观察与写作的基础上,做到习作有中心,或说明道理,或抒发感情。重点是要“有情有意”。并且乐于表达和学习修改作文。说教法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我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佳,平时一听写作文就头痛,所以教学时我得努力想办法让他们乐于表达,激发他们观察思考能力,并提供他们自主写作的条件和机会。为此我动用了铺垫法、感官导入法、下水文写作法、师生共赏法、共同评定法。教学流程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我设计了一段导入语:同学们,昨天我们共同欣赏了张晓风的《我喜欢》,文章中那么多的喜欢,你最喜欢她写的哪些文句?因为是学过的文章,学生们纷纷举手,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然后我让大家打开书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观察思考,产生共鸣。读完课文后,我给学生两种选择,或者静静思考,或者和同学讨论,再说说张晓风的喜欢自己有没有同感,或者自己喜欢什么。这一阶段,学生的语言组织会单调平淡一点,但是没2024系,重要的是让他们乐于表达。三、方法引路,步步提高。回答结束,我提醒学生把自己刚才说的与张晓风的比较,思考有什么不同。学生给出答案后,我归纳总结出几条:文章按一定的顺序写;文章语句优美,词汇丰富;作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写得有情有意。(板书)四、出示下水文。这时,我拿出自己写的片断,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听后发表感受,这一环节算是给学生再次点亮一盏灯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五、学生动手习作。听完我的下水文,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挑选几个前面学生提到过的喜欢的事物,如大海、家、花儿、看书。。。。。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规范写作片断。教室里静悄悄地,只有笔的沙沙声。六、习作交流。习作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学习别人的优点,积累别人用得好的词语、句子和写作方法。学生写好后,先让他们同桌互相交流,再请学生个别朗读作文,学生作出评价,我适当进行点拨。七、修改习作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余下的时间里,我让学生对自己的片断2024进行修改。我个别进行指导。板书设计续写《我喜欢》按顺序写 大海词汇丰富 家庭语言优美 花朵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八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的是《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及其。一、先说说教学目标的与定位《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老艺术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他人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灯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的友谊,以及贝尔曼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教材编写者将这篇小说放在“珍爱生命”这个专题里面,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启示学生学会珍爱生命,乐观向上。因此,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理解小说宣扬人性美的,理解欧·亨利小说中幽默与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二、再说说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想这篇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教学,应突出学生对文本多层面的感知与体验。所以,我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用速读法、跳读法、再读法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文本,在阅读中对文本进行理解鉴赏。再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因此,我的教学策略是启发诱导法、角色扮演法、探究质疑法。三、最后说说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意图1、导入:都说秋风萧瑟,黄叶飘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的就是一片秋叶与三位艺术家的故事。【设计这样的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与课文相关的主题及内容,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拖沓。】作家简介: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2024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他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2024中醒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被称为 “含泪的微笑”。2、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美)(《麦琪的礼物》、《警察与2024诗》)、莫泊桑(法)(《项链》、《羊脂球》)、契诃夫(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这些知识点比较重要,且与考试2024具体详细的资料由学生自己课后去查,既突出重点,又减 3、了解小说情节:速读课文,理清故事发生的四天里琼珊与贝尔曼的行为。第一天:早晨,琼珊病重,数落叶;夜里:贝尔曼画常春藤叶;第二天:琼珊不听苏艾劝慰,望叶等死;贝尔曼生病;第三天:不落的藤叶使琼珊病情转好,贝尔曼被送到医院;第四天:琼珊脱离危险,贝尔曼在医院去世。【使学生基本了解小说情节,有利于接下来的人物。】4、人物形象: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琼珊、苏艾、贝尔曼。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作自我介绍。【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人物的基本情况及性格爱好】然后,老师提问三组学生:①问琼珊:为什么你把最后的藤叶能看得那么重要?②问苏艾:医生对你说了琼珊的病情之后你是怎么想的?③问贝尔曼:当你得知琼珊的病情后你是怎么想的?你平时脾气暴躁,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为何你要去画那片叶子?④问琼珊与苏艾:你们得知叶子的真相之后是怎么想的,你们认为贝尔曼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首先,基于“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在语文的实践中教和学”的认识,我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习“领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其次,学生将自己与文中人物联系在一起,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而且这也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热烈。】5、感情升华: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何感想?爱是一种纯洁的心地,表现为灵魂的高尚,并由此做出更美的行为;乐观是一种向上的精神,表现为对人生、对事业充满信心和希望。【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把思考空间留给学生,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6、品味欧·亨利式的语言:找出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并这样写的效果。【让学生在俏皮的2024中醒悟作者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怎样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理解“含泪的微笑”。】7、品味欧·亨利式的小说写法:①贝尔曼画叶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②试问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小说情节构思的巧妙,理解欧·亨利小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意外结局。】8、布置作业:老师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离奇的故事》的结尾略去,同学们根据文章中的伏笔,自己写个结尾,看看跟原文有多大出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欧·亨利小说的结尾写法,加强阅读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写作机会。】轻学生负担。】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九

《木笛》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乐园在南京招考演员的终试中,主考大人外国音乐大师让木笛演奏员任选一首乐曲表现欢乐,可却因为那天是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日不想演奏欢快的乐曲被取消参赛资格,入夜,当音乐大师以纪念碑前听到了如泣如诉的笛声后又意外录取的故事,表现了爱音乐但更爱自己的同胞的美好情怀。按事情发展顺序和地点转换顺序可以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能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对遇难同胞深切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音乐的热爱。3、激发学生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爱音乐但更爱自己的遇难同胞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教学过程:一、课题入手,质疑导入直接板书“木笛”,让学生读题质疑:围绕木笛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的木笛?为什么要用木笛作题目?(因为通过质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扣文章中心。)二、自读思考,整体感知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要强化初读,要拿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感悟。1、初读课文,大声自由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木笛写了怎样一件事?2、再读课文,思考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入夜,向纪念碑走去”这几个不同的地点,把文章分成三段。三、精读感悟,体会情感1、讲读课文第一段指名读,交流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重点要让学生从第二自然段的朗读中知道,考试要求苛刻,高手如林,要在这样的应聘中脱颖而出是非常不容易的。过渡语:经过严苛的两轮考试后,每种乐器只剩两名乐手,而木笛演奏员只需一名,主人公是怎样对待接下来的考试的呢?2、讲读第二段(1)指名说第二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觉得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这儿重点要让学生理解三点。A、是个很有才华的年青人。一是他从高手如林中脱颖而出;二是音乐大师也表扬他很有前途。B、对音乐无比热爱。这可以从两个地方看出来:一处在第四自然段中“他小心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只有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才会如此珍爱自己的乐器。另一处在第二十三自然段中,当他被取消参赛资格时,他的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水,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默默地走了。这是为了他所钟爱的事业所留下的泪水。C、他对同胞热烈而深沉的爱。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次参赛机会来之不易,他为什么会被取消参赛资格呢?原来是他因为那天是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日不想演奏欢快的乐曲,为了同胞他宁愿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当大师要他珍惜他的艺术前途时,他本来还有机会,可说“请原谅”又一次表现他对同胞深深的爱。因为这一部分以对话为主,所以在感悟之后,我让学生带着敬意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对同胞那深沉的爱意。教师小结:这一部分作者郑重抓住了和音乐大师的语言2024充分表现热爱艺术但更爱同胞的美好情怀。这一位优秀的青年,难道他的才华变这样被埋没吗?让我们接着学习第三段。3、讲读第三段(1)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体会孩子们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体会孩子们的怀念之情,悲痛之情。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第26自然段,重点理解比喻句“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墨滴在宣纸上无声晕染。”这组比喻象征着孩子们也会像他的先辈一样,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革命传统发扬光大。(2)出示第二幅图。问:在干什么?孩子们的表情怎样?然后让学生读一读文中是怎样写的演奏的?重点让学生从第27自然段的文字中体会到正因为把他对死难同胞的热爱和他对艺术的热爱融为一体,才使他的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才使他的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才使他的笛声连音乐大师也为他深深折服,并诚恳道歉,向他鞠躬,重新认识了,而且还录取了。四、总结全文。因为对同胞的爱被取消参赛资格,又因为对同胞的怀念演奏一曲后被意外录取,从他的笛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音乐家伟大的民族情怀。五、布置作业。小片断练习:当来到你身边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十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捉不住的蝉声》是女作家简帧的散文。作者通过文章让大家了解到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五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2. 过程与方法目标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7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捉蝉的乐趣。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滨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的教学效果。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 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1. 导入新课:(2~3分钟) 由上节课演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未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华。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3. 课堂小结:(2~3分钟) 课堂小结的目的是强化认识,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4. 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并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久违的蝉声——童年的回忆——捉蝉的感悟 怀念童年 热爱生活 热爱大自然5. 布置作业。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七、说小结1. 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2. 教学策略的选用 (1) 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教材这部分知识所表达的对应内容,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乱放从学生的生活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2) 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八、结束语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十一

一、说教材《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至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二、说学生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荷花淀》《套中人》两篇小说,对小说已经有一定的、鉴赏能力,不过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那样,学生阅读小说,只注重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恐怕对小说不能进行深入的阅读。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挖掘更深层的东西,体悟作品所蕴涵的生活和生命的哲理。三、说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2、能力目标: 学习鉴赏小说人物形象。3、情感目标: 挖掘主题,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面临逆境勇于自救的精神。教学重点1.主人公形象 2.感悟小说主题——歌颂的不仅仅是生命的信念,还有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教学难点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四、说教法学法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准备从文本出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启发诱导、小组合作、探究质疑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五、教学设想这篇小说较长,为了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印发导学案,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上。小说幽默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也是一个亮点,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无法在课内完成,所以设计为课外作业。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逆境,有的人一旦陷入逆境就消极地选择把一切都交给上天来决定,而有人即便身处逆境,仍然尊重生命,相信爱的力量,甚至还能用自己的爱去感染他人。一片小小的常春藤叶,就连接着这样两个人的命运。 【设计说明:通过导语,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二) 整体感知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问题一: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按情节发展四个阶段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问题二: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设计说明: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完成这两个问题是很容易的,通过梳理情节,为下一步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做好准备。】(三) 重点探究 用人情味,人性相通的温情来给当时下层悲惨的生活添上一点亮色,是欧·亨利小说的一大特色,常春藤的胜利就是生命温情的胜利。为了主人公形象、感悟小说的主题,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 问题一:再读文章,谈谈在这篇小说中最让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问题二: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问题三:小说以《最后的常春藤叶》为题,这究竟是一片??样的叶子呢?问题四: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它能挽救琼珊的生命?问题五: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他的杰作?【前两个问题是对主人公的把握,对贝尔曼的评价是本课的重点,也将是本课的亮点,让学生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人物的认识,感受普通人之间的无私和情意,以及人物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辉。后三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更重要的是体会贝尔曼老人善良的心灵,挖掘小说主题,学会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四)难点突破为了让学生体会欧·亨利小说精巧的构思,在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讨论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一:贝尔曼画常青藤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问题二:在小说结尾琼珊生命垂危却脱离了危险,而贝尔曼却突然病逝,这样的情节安排合理吗?有什么效果?【设计说明:欧·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种意外的情节逆转,一方面使主人公形象得以升华,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主题,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设计这两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说的精巧构思】(五)课堂小结一片叶子,一个希望,一次付出,一场人性的礼赞。诗人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可敬的贝尔曼生时不比夏花,死时却超越秋叶。叶子终会飘零,但爱是不会飘零的,它将永驻我们心间。【设计说明:课堂小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小结既呼应了导语,同时再次概括了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六)作业1、在文章中任选两个有代表性的句子加以赏析,体会小说幽默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风格。2、阅读欧·亨利的其他小说如《警察与2024诗》、《麦琪的礼物》等。【设计说明:真正的幽默是为世人所看得见的笑料中饱含着为世人所看不见的眼泪。欧·亨利的语言幽默中包含着悲伤,达到了“含泪的微笑”的艺术效果,作业的设计主要是体会小说幽默的语言风格。】附板书设计【设计说明:在板书的设计上,力求直观新颖地表现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十二

《木笛》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是江苏作家赵恺《木笛》的三部散文小说中的第一部。是版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作为精读课文,分两教时上的。在人教版中是第九册中的选读课文。原来,就是打算替换《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后因网络2024取消《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的反对声过高,才保留了《狼牙山五壮士》,而把《木笛》当作选读课文保留的。这篇课文是很多名家都爱上的一篇好课文。课文2024才华横溢的木笛手到乐团参加终试时,因为当日正值“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日”,拒绝吹奏欢乐的乐曲而被取消考试资格,后来又被破格录取的感人故事。我把它作为一教时来学习。根据我的理解,遵循略读课文和本课的特点,决定以感情线贯穿全文,在策略上采用抓住重点句,回环学习,在理解和感情上不断增量的办法。教学目标:1、学会快速浏览课文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2、反复揣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感悟他爱国的情怀。3、感受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过程:一、 开门见山 直接揭题1、 出示课题《木笛》。图片解释木笛。2、 根据课题,你可以提哪些问题?(简单归纳)3、 那么让我们走进课本,聆听那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二、 初读课文 初知大意1、 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直奔笛声,正确朗读笛声1、课文是用怎样的语句来2024吹奏的那一曲木笛声呢?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指名朗读,指正读音,读通句子。齐读句子。2、师:我们都听到了,孩子们也听到了,他们仿佛听到的是怎么样的笛声呢?“孩子们在静静地倾听,他们似乎听懂了这如泣如诉的笛声。”交流理解。四、揭开历史,再次感知笛声1、图片呈现,教师解说南京大。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数字,你想到的是什么?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国耻)2、朗读的笛声。3、师生对读考场上和大师的一段对话。4、、这里,放弃了什么?他在坚守什么?你想对说些什么吗?五、临近石碑,聆听生命心曲1、找到并画出临近石碑孩子们手捧红烛悼念亡灵是句子。2、教师引读句子。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4、师生配乐齐读的笛声。5、师:同学们,这笛声,为何而泣?又向谁倾诉?在请大家提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两句话。(配乐)六、感悟梅花,奏响爱国乐章1、找到课文中2024有梅花的句子。2、阅读理解,体会写法。3、全班再次齐读的笛声。七、总结拓展,铭记爱国之魂1、探寻大师惊人举动的原因。2、补充原文对话。(板书国魂)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十三

一、说教材:《种子的梦》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儿童诗。这首诗是当代诗人柯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正值后期,噩梦将过,光明即来。诗人用“种子的梦”为题,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新生的寄托。作者在诗中运用浅显、形象、人性化的语言来向我们描述种子的梦。诗中把种子比作“沉默的鱼”,用拟人化的写法表现出种子的美好梦想:在寒冷的冬季,种子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着养分,积蓄着力量,梦想自己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抒发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二、学情:这首诗创作于时期,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的表现手法,语言含蓄、意味深长,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布置学生课前2024背景资料,课中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走进时代,深入领悟诗人身处逆境不畏艰难,憧憬未来的生活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充分感悟文本,以诗文为凭借,放飞思维与想象,自主学习,交流碰撞,生成属于课堂的精彩。三、学习目标:1、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2、朗读诗歌,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重点)3、通过朗读,体会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畏惧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高年级阅读倡导自读自悟,注重个性化理解文本大意。鉴于诗文语言细腻而深沉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读悟结合法”。从班级实际出发,贯彻“点拨法”、“自主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并适时点拨,积极引领。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简洁明了。有梦就有希望,人世间的许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小小的种子也有一个梦想,它的梦想是什么呢?为了实现梦想,它又是怎样做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种子的梦》。(二)反馈预习,整体感知。1、抽查预习情况,指名读小节,师生共同纠正字音。2、(出示:认读)同桌听读,会认就行。3、(出示:书写)要求正确书写,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一记,以此强化易错字。4、请同学们自由读全诗,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相机板书:种子的梦境——长叶、开花、结果。)5、快速浏览5——8小节,想想:“种子的梦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整体感受。 板书:美好、幸福?(三)深入背景,步入梦境。1、种子在怎样的环境中怀着这个美梦呢?(出示:)“在一个冰冷冰冷的世纪,我藏身进褐色褐色的土地,像一条小小的沉默的鱼,潜身在潜身在碧绿的海底。”学生找出来后追问:这一节在写法很特别,细心的你发现了吗? (板书:写法)比喻——拟人——反复,教师引导学生具体说说。通过学生的“对比读”来感受一下反复的作用。从两个重复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冰冷冰冷)寒冷、黑暗、环境恶劣。2、由恶劣的自然环境,走进黑暗的社会环境: “十年”——“时期”。先抽学生介绍课前2024的创作背景。)(教师再相机补充背景资料。)如:《草原》的作者老舍,《草帽计》中的贺龙,元帅彭德怀,以及柯岩所受到的非人的,以此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齐读第一节,联系创作背景再想:诗中的“我”是谁呢?学生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柯岩”与“种子”融为了一体,这就是 (板书:借物喻人)3、不管多么恶劣的环境,都挡不住“我”追梦的脚步。为了实现梦想,“我”怎么做的呢?用横线勾出来,想一想:你从关键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冲破”“一点一滴地积攒”(板书:冲破、积攒)感受种子的(板书:坚持不懈的、永不言弃的?)把你的感受送进去读读。角色扮演:闭眼想象,走进种子的内心,再有感情地齐读第3小节。(四)品读感悟,深入梦想。1、冰冷残酷的环境不能扼杀我的梦想,土层的压力也挡不住我向上的步履,多么顽强的种子啊!种子坚持不懈追逐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再次走入梦境,细细品味。抽生读自学提示。(出示自学提示)2、自学:按“读——批——议——品”自学。3、分享学习成果,学生随机交流,教师重点引导三处,其余一带而过。(1)(第一处)第5小节:长叶——A、关键词“缓缓地”、“慢慢地挤碎”体会,并把感受带进文中读读。B、语言渲染和追问引导学生走进种子的内心:渴望春天,再带着内心的感受读读。(2)(第二处)第6、7小节:开花——(多媒体出示:)我把爱情倾心交付,把生活酿造成金色黎明的蜜。针对 “蜜”追问:有了蜜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这就是种子真正的梦想。(板书:美好)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读读。(3)(第三处)第8小节:结果——种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把春天打扮得更加美丽。春天美丽了,谁也会变了?大地母亲变美丽了。生活变美好了,幸福了,快乐了。这才是“我”真正的梦想。4、配乐朗读:让我们一起回味这个甜甜的梦,可以美美的朗读,可以静静的想象。(五)回顾板书,播种梦想。1、回顾板书:种子的梦是?追问:“我”是柯岩,我渴望?柯岩苦苦追寻的梦在今天已经梦想成真了。(板书:梦想成真)2、同学们,从“种子的梦”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呢?3、小结: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请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顽强、乐观、永不言弃地追寻梦想,就一定能美梦成真!4、2024书目:让这些好作品启迪我们的智慧,为我们的梦想插上翅膀。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十四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5个2、能朗读课文3、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山区纯朴的民风。重 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几件事的作用。难 点: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教 具:樱桃课件教 法:情境法第一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出课题(出示课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樱桃,猜想课文可能写什么。二、 自学课文1、提出小组自学要求读准字,读通句子用各种方法理解难以理解的词语说说知道了什么 还有那些句子不理解2、小组交流三、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1)课文为什么以“红樱桃”为题?(2)课文中的感叹号很多,分别有什么作用?师生讨论诵读。四、巩固练习(1) 分节开火车读课文(2) 指导书写8个生字五、小结:初渎本课有何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讨论:为什么以“红樱桃”为题?二、探究新知1.按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理解课文、诵读课文。2.再读课文,体会重点词语。3.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1)借物喻人、以物传情。(2)情节引人、叙述平实。(3)文风清新、2024传神。三、巩固练习、朗读体会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这淳朴的民风。1.选喜欢的小节读一读2.向全班2024喜欢的小节并领读3.喜欢相同小节的同学比赛读四、小结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20242024年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4 篇十五

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认识生字10个,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吝啬”“自私”, 并知道它们的区别。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3、体会作者思故乡念亲人的情感,同时赞赏故乡村民纯朴的民风。教学重点:继续学习质疑问难的学习方法:能读懂课文内容,能提出不懂的地方,或已经读懂,但能提出一些问题考考同学。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睹物思人、睹物思乡的浓浓情意。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媒体出示“红樱桃”图,师简单介绍2024红樱桃的知识。2、揭示课题,引入新课。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轻声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中的红樱桃是怎样的?2、抽生分小节读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时正音。3、交流:课文中的红樱桃是怎么样的呢? 预设答案:红樱桃初春开花,3月红熟,同春笋一起上市。 红樱桃能带给我们快乐,我们常常从这个果园奔到那个果园吃樱桃,把小肚 子吃得鼓鼓的。 红樱桃很可爱,鲜红透亮,小巧玲珑,长在纤细的绿色果柄上,就像用丝绒 拴着的红玛瑙球儿。4、根据回答,随机出现相应小节,指导朗读。 学习生字:“爹”“售”“拴”正音;“绒”注意字形;“玲”“珑”注意音形义三、小组学习,学习提问1、默读课文,要求:读读课文,根据文章的题目、中心、内容、词句等,试着提些问 题;如果你都读懂了,也可以提些问题考考同学。2、小小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3、大组交流,提出小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至少选择已解决的一个问题考考同学。 预设: 2024词语的:区别“吝啬”“自私”的含义 2024理解文句子的:什么叫“樱醉,桃饱,李伤胃”2024理解文章中心的:为什么文章结果尾“我”要求阿妈“再在眉心印个红樱桃一样的红点儿”? 2024题目的:课题叫“红樱桃”,为什么开头和结尾写妈妈给“我”点红点儿呢?四、深入阅读,探讨中心讨论:作者 想通过写家乡的红樱桃,告诉我们什么呢?1、指导学生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想一想,这2节写什么?是写红樱桃?妈妈? 家乡?2、读读课文,找一找,你从哪些内容中能看出作者浓浓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之情? 请同学们找出作者由红樱桃想到了哪些人、哪些景,以体会睹物思人、睹物思乡之情。 五、总结 这是一篇带着浓浓思乡之情的散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对家乡红樱桃的印象:红樱桃成熟上市时老爹用扁担挑着去卖;和小伙伴在果园里贪吃红樱桃;红樱桃好看又好吃,阿妈常用红樱桃待客。课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感。板书设计:卖樱桃的老爹红樱桃 贪吃樱桃的孩子 怀念故乡 怀念亲人用红樱桃待客的大人们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上海作业。3、家长报听写:词语18个。4、预习第38课(查生字,给生字组词、解释词语、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