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阅读的此篇共有30245文字,由安康林用心整理之后,发表于!易水,汉语词语,读音yì shuǐ,意思是河流名。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六课《芣苢》教案十篇倘若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六课《芣苢》教案 篇一
一、作品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被称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2024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前5世纪)的诗歌305篇,反映了约五百年的社会面貌。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二、常识
芣苢:植物名称,即车前子,也称当道、牛舌草、车轮菜、蛤 蟆衣。全草和种子皆可入药。三国时期陆玑曰其叶可鬻作茹。北宋苏颂说它“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如鼠尾。花甚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赤黑色,五月五日采,阴干。今人五月采苗,七月、八月采实”,“然今人不复有啖者,其子入药最多”。
三、译文
采呀采呀采芣苢,大家一起采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芣苢已经有了哎。
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轻轻把它掖进怀。
四、注释
采采:采而又采。芣苢(fúyǐ):植物名,即车前草,其叶和种子都可以入药,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并且其穗状花序结籽特别多,可能与当时的多子信仰2024。
薄言:发语词,无义。这里主要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有:取得。
掇(duō):拾取,伸长了手去采。
捋(luō):顺着茎滑动成把地采取。
袺(jié):一手提着衣襟兜着。
襭(xié):把衣襟扎在衣带上,再把东西往衣里面塞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悟选材特点、细节2024的魅力以及结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袁隆平的高贵品质中表现出的情感美和本文的结构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和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学习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英国《每日邮报》20xx年7月17日报道:近日,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自20xx年以来,全球饥饿人口已经持续上升了3年。20xx年,全球有超过8.2亿人营养不良;非洲情况尤其令人不安,那里的饥饿率持续上升。在东非,约有30.8%的人口营养不良,是世界上饥饿率的地区。在亚洲,也有大约12%的人口正在面临饥饿。
2.“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话,何谈经济建设?所以,谁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将无可辩驳地成为名垂青史的功臣。
电视台“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评选举国瞩目,这是当时的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个人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走近人物
(1)袁隆平(1930-),大学文化,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六十年代以来,袁隆平的科研成果使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育种和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上三次世界水平。前两阶段的研究成果在中国推广后,中国的水稻单产从四百公斤左右提高到六百公斤左右,近二十年内为全国增产粮食三千多亿公斤。七十年代初,袁隆平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国际上的同行们称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的发明特等奖。
袁隆平是个神话。“袁隆平”品牌被评估为1000亿元币。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亿公斤的水稻,而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几亿人口。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人类吃饱肚子这件头等大事。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2)人物格言: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途中徒劳无功。没有一定的目标,智慧就会丧失;哪儿都是目标,哪儿就都没有目标。
(3)人生经历(袁隆平自己的语言):
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想这些东西。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4.如果要为这样一位获得了如此多的殊荣,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的优秀科学家撰写通讯,该从何下笔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二、读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并说说课文每个部分表现了袁隆平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2.生字
菽( ) 馑( ) 埂( ) 穗( ) 蔸( )
蕊( ) 籼( ) 粳( ) 蘖( )
3.积累词语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力排众议:敢于排除别人的异议,有力坚持自己的观点。
饥馑:饥饿,饥荒。
4.脉胳梳理:本文由四个小标题构成,每个部分侧重点各不相同。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坚持事实,实事求是)
饥饿的威胁在退却(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三、探究
1.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学习人物通讯,我们应该知道它“写了什么”,培养自己的筛选信息——归纳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怎么写的”,从中学习表达技巧、表现手法等,学会写作通讯;“为什么写”,培养自己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下面,我们就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三个角度来这篇人物通讯。
2.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
要点: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3.“怎么写的”:一篇好的人物通讯,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2024人物仿佛“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探究,作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要点一:细节2024比如“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的观察起来”,几个动词突出了人物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这段文字2024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
其他比如: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细节2024。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要点二:具体、典型的事例
①20xx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株”。(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④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作贡献)
⑤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批判贬斥杂交稻的文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⑥袁隆平的两个心愿,要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作贡献)
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之后,可选的事例很多,但是作者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事例,选材精,不庞杂。
4.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要点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工作态度、方法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学术精神、品格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道德操守、准则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个人理想、志向特点: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语句精妙、结构工整;内容深刻、突出主题;形式灵动、富于文采。
要点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2024、议论、说明袁隆平是怎样发现真理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追述了袁隆平科学实践的过程(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发起了挑战):发现特异稻(欣喜)→护理特异稻(满怀希望)→试种特异稻(失望)→研究(自信)→发现真理(收获),并在记叙的同事不断地穿插议论。
5.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请本文题目的特点。正题,引用了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副题,实题,点明所报道的人物。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6.“为什么写”
要点:全面地记叙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的优秀事迹和重大成果,号召我们学习他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四、拓展提升
1.通过学习这篇通讯,你对袁隆平有什么认识?从袁隆平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点:热爱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探索;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于创新;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作贡献。
2.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认为袁隆平是“中国的脊梁”吗?请说说理由。要点:是“中国的脊梁”。理由是:①志向高远,开拓奉献,品格高尚。②自己的研究的领域里,为中国和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③具有杰出的才华、创新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五、写作练习
1.人物通讯的写作选取人物时有什么要求?要点: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或典型性。
2.是不是只有家、科学家等才能作为报道对象?提示:不是。只要人物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尚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把他作为报道对象。
3.在我们走过的人生旅途中,很多平凡人的事迹令我们感动,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位人物为报道对象来进行人物通讯的写作练习,课堂上写出标题、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课后完成全文。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喜看稻菽千重浪》教案 篇三
一、作者介绍
生平:
沈英甲,1948年生,吉林辉南人。1968年应征入伍,历任空军部队无线电员,《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毕业于广播电视大学机械系。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
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诊断》《生存方式》等。
二、创作背景
插上科技的翅膀
粮农组织曾经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粮食严重短缺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发明“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本文就是在袁隆平获得国家科技奖后,记者为介绍他的先进事迹所做的人物报道。
三、常识
1.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2.袁隆平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我国迄今特等发明奖;他先后荣获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20xx年获得首届国家科技奖。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探界者”钟扬》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人物形象。(人物通讯中人物的形象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矛盾冲突和侧面2024展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手法。(表达技巧,即2024展现人物的方法)
3、领悟钟扬在科研岗位上不懈追求的献身精神。(人物的时代价值、意义)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字词;把握人物通讯特点。阅读文本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本文表现人物的方法和通过事例、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手法以及衬托的写作手法,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钟扬在科学上的探索精神以及在工作上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所表现出的崇高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概括人物主要事迹;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写人手法。
教学难点:掌握通讯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并梳理文本情节,学习钟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高尚无私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课题人物导入
20xx年获得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2024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16年,足迹遍布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20xx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xx年4月,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其颁奖辞为: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求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三、整体把握课文,全文从哪些方面展现了鈡扬的形象?其时代价值、意义是什么?(可顺带强调小标题在人物通讯中的好处:内容指向明确,层次结构鲜明)
1、“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
2、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
3、科学队长——愿意教人(热心科普)
4、“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
5、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四、作者怎样表现人物,让人物立体丰满的?
明确: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正侧结合的2024手法。(让学生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回答)
五、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基础上,题目“探界者”在此通讯中如何理解?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境界?
明确:1、探学习工作之界
2、探植物学之界
3、探科普之界
4、探教书育人之界
5、探生命之界
这些充分体现了鈡扬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
结合以上三、五两个方面,让学生概括总结本通讯的主旨,教师校正明确。
六、总结。通过三篇人物通讯,让学生初步掌握人物通讯的一般写法。
明确:
1、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人物新近的行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主旨或时代价值意义)
2、人物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形象特点)
3、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的性格特征,通过细节2024、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手法技巧)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四课《“探界者”钟扬》教案 篇五
一、走进人物
1.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分别是哪些人?
明确:
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播放《钟扬:
播种未来的先行者》视频短片,了解人物事迹。
2.补充:
钟扬——新宁人的骄傲钟扬(1964年5月—20xx年9月25日),湖南邵阳新宁人。
生前系复旦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组织部第六、七、八批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0xx年9月25日,钟扬同志在去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为民族地区干部讲课的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
20xx年3,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6月,获得“全国优秀党员”称号。
20xx年2月,获得“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荣誉。
钟扬从事植物学、生物信息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30多年,勤奋钻研,锐意进取,在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有较长期的积累和独创性成果;
在交叉学科领域教书育人、因材施教,培育了许多学科专业人才,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嘉奖;
情系社会生态,坚持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把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雪域高原和上海海滨,为国家与社会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对他的介绍:
【人物事迹】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2024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
钟扬16年,足迹遍布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
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
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
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画出重要字词,概括文章写了钟扬的的哪些事,并从每一部分中选择一个文中的词语概括他的优秀品质。
2.这篇文章选择钟扬的哪些事件?
分别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3.从每一部分中选择一个文中的词语概括他的优秀品质。
“英雄少年”——“不安分”(坚定乐观)
“种子达人”——“钟大胆”(爱岗敬业)
“科学队长”——“愿意救人”(热心科普)
“接盘导师”——“暖”(担当关爱)
“生命延续”——“先锋者”(牺牲忘我)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二)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三)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四)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二、难点、重点
(一)本文向读者展示了哪几个角度?
:角度之一: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临阵怯场,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角度之二:2024传神的人物语言。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卿曰:“微太子方,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献樊头”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之以法,使樊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是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角度之三:悲壮感人的场面2024。重点两个场面。一是“易水辞诀”,二是“廷刺秦王”。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2024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既从正面2024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二)疑难词句解释。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三)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一个人?速读课文,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他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四)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复习2024《战国策》的知识:
课文节选自《战国策·燕策》。初中语文第六册的基本课文《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自《战国策·魏策》。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自读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语言犀利流畅,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原书没有标题,课文题目都是后加的。
2.补充介绍: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2024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侍奉……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1)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忤(w()徵(zh!)陛(b@)卒(c))提(d!)创(chu1ng)揕(zh8)拊(f(()樊於(w&)期夏无且(j&)
4.分段:
第1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2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3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文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利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荆轲刺秦王》教案 篇七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无以击轲卒,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一词多义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六课《兼爱》教案 篇八
【素养目标】
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3.能够理解文章的论证层次,理解作者的观点。
4.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现代的中国,有“中国梦”,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先秦时代的智者,也发挥着他们的智慧,畅想着一幅幅社会蓝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墨子的理想世界。一起学习这篇《兼爱》。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墨家学说的创立者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2.人物轶事
快马寓人
墨子学生耕柱子,聪颖过人,但不知发奋努力,墨子总是责备他。耕柱子说:“先生,我真的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地方吗?”墨子说:“我将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个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说:“我要鞭策快马。”墨子追问:“你为什么要鞭策快马?”耕柱子说:“快马值得鞭策。因为它感觉灵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
墨子的用意是启发耕柱子,让他努力求学,奋发上进,现已水到渠成,就对耕柱子说:“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应该象快马一样力求上进啊!”以后耕柱子发奋读书,力求上进,再也不用老师整日督促了。
3.了解墨子思想
思想
墨子在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军事思想
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4.了解《墨子》
《墨子》这本书是墨子的及其再传对墨子言行的记录。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三、诵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譬(pì)弗(fú)恶施不孝(wù)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整体把握,疏通文意。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圣人: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②以:把③焉:于是、才
④则:就⑤攻:治疗⑥弗:否定判断词,不
释义: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一定要晓得动 乱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治理得好,不晓得动 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理好。就譬如医生替别人治病那样,一定要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才能治好,不晓得病是怎样引起的,就不能治好。要治平动 乱岂不一样?一定要晓得动 乱是怎样产生的才能治平,不晓得动 乱是怎样产生的就不能治平。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内容及作用
明确提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的观点,为下文引出“兼爱”的乱点做了铺垫。
2.这一段的说理特点
明确运用了对比和譬喻的手法来说理,更加生动形象,语气更强。
【思考2】研读第二段
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察:考察②当:同“尝”,尝试③自爱:宾语前置句,“爱自”
④亏:使受损失⑤利:使……受益⑥虽:即使⑦慈:慈爱
⑧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⑨然:这样⑩室:家
?身:指代自己?乱物:纷乱之事
释义:把治理天下作为要务的君主,不可不考察动 乱是怎样产生的。尝试去考察动 乱是从哪产生的?(就会发现它)产生于人们不相爱。做臣下的、做儿子的不孝敬自己的国君、父亲,这就是所谓乱了。儿子只爱自己不爱父亲,因此损害父亲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弟弟只爱自己不爱哥哥,因此损害哥哥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臣下只爱自己不爱国君,因此损害国君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些就是所谓乱了。即使父亲对儿子不慈爱,哥哥对弟弟不慈爱,国君对臣下不慈爱,这些也是天下之所谓乱。父亲只爱自己不爱儿子,因此损害儿子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哥哥只爱自己不爱弟弟,因此损害弟弟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国君只爱自己不爱臣下,因此损害臣下的利益而使自己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天下那些做盗贼的人也一样。盗贼只爱他自己的家庭不爱其他人的家庭,因此偷窃其他家庭的东西利自己的家庭;强盗只爱他自身不爱别人,因此抢夺别人财物来使自身受益。这是什么缘故呢?都是由于不相爱。即使是大夫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互相攻伐各国也一样。大夫各爱自己的家,不爱别家,因此攻乱别家而使自己的家受益;诸侯各爱自己的国,不爱别国,因此攻伐别国而使自己之国受益。天下纷乱之事(的原因),全都在这里罢了。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明确提出中心乱点“乱起不相爱”,并分类做具体阐述。
2.概括这一部分的说理特点。
明确通过问答的方式,列举大量事例,层层深入,逐一。
【思考3】研读第三段
原文: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若使:假如②若:像③犹:还、仍然
④恶施:怎么实行⑤亡:同“无”
⑥谁窃:宾语前置,“窃谁”⑦有:同“又”
释义:考察一下这些是怎样引起的?都是由于不相爱。如果天下的人都互相爱,人们爱别人都象爱他自己一样,还会有不孝的人吗?对待父亲、兄长和君王就像对待他们自己,又怎么会施行不孝之事。还会有不慈爱者吗?看待弟弟、儿子和臣下像看待自己一样,哪里还会施行不慈?因此,不孝不慈的情况就不会有。还会有盗贼吗?看待别人的家庭像看待自己的家庭一样,还会去偷谁呢?看待别人像看待自身一样,还会去抢劫谁?因而盗贼就不会有。还会有大夫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互相攻伐各国的事吗?看待别人的家像看待自己的家一样,还去攻乱谁?看待别人的国像看待自己的国一样,还去攻伐谁?因此大夫之间互相攻乱各家、诸侯之间互相攻伐各国的事又没有了。如果天下人都互相爱,国和国之间不相攻,家和家之间不相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都能对上孝敬对下慈爱了,如若这样,那天下就治理好了。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一部分内容
明确并点明“兼爱”的意义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概括这一部分的论证特点。
明确运用假设论证和反问的修辞。
【思考4】研读第四段
原文: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劝:鼓励②交相:互相
③子墨子:墨子的对墨子的尊称。
释义:因此以治理天下为要务的君主,岂能不禁止人们互相嫌恶而勉励人们互爱!所以天下的人互相爱就会治理得好,互相嫌恶就会动 乱。因此墨子说,不可不勉励人们爱别人,就是这个意思。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明确总结全文,得出“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
【思考5】《兼爱》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努力追求语言的浅显、逻辑的严谨和结构的层次感,
②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
补充:
墨子散文的风格,是以质朴无华的文字,阐明他认为正大无失的道理。它的动人之处,全在于严谨的逻辑结构,和由此而来的雄辩的气势和力量。从逻辑的角度看,本文的逻辑结构是:先从反面立论,认为社会祸乱起因于人们不相爱,加以广泛论证,是后推导出唯有兼爱方可止乱致治的正面结论。反面的立论与正面的结论实际上是等值的,使文章首尾相扣,互相呼应。
【思考6】你怎么看待“兼爱则治”的观点的?
明确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墨子认为兼爱为是,不相爱为非,审察兼爱必能致治,不相爱必然致乱的道理,是出于经世致用的目的,是有为而发的。
但是墨子简单地将社会祸乱归咎于人们的不相爱,把兼爱看作止乱致治的良方,是出于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但兼爱说所反映的墨家平等意识,却是对儒家爱有差别等级观念的突破,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五、艺术感悟—本文在说理上的特点
【技法指导】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有其独特和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其论证特点,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智慧,对我们的写作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指导作用。
【】
①多用设问句和反问句,使得问题醒目地提出,让读者思考,加强了作者观点的阐述,让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如: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②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也是对上文的总结。
③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
④综合运用,譬喻法、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手法。
六、墨子名言
1、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2、君子作满虽有阵,你里勇为本焉。
3、是故君子自难你里易彼,众人自易你里难彼。
4、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5、义,利也。(利是义的本质)
七、阅读与思考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不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兼爱”理想,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识论),认为知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
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
《兼爱上》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墨子明说“爱父爱君”,从未提倡“无父无君”。孟子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率兽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翻案的一丝可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咸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
在极端恶劣的语言环境下,若有人为墨子说一丝公道话,与儒家传统议论些微不合,即刻被株连定性为“异端邪说”,猛遭围剿挞伐。
翁方纲是乾隆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四库全书》八处提到翁方纲。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十五说:“有生员(秀才)汪中者,则公然为《墨子》撰序,自言能治《墨子》,且敢言孟子‘兼爱无父’为诬墨子,此则名教之罪人’又无疑也。”方授楚说:“当时所谓‘名教之罪人’,重则足以砍头杀身,以此归罪汪中,足见其形势之严重。”
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记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新局面。
(20xx年10月12日《光明日报》孙中原有删改)
八、作业
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你对“兼爱”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六课《兼爱》教案 篇九
1·通假举要
既以非之(“以'通'已')
天下之难物于故也(“于'通'迂”)
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辩'通'辨”)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通'腰”)
教驯其臣('驯'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萃”)
贵必敖贱('敖'通'傲”)
2·古今异义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古义:用来……的,拿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古义: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乱;碎,通'萃',聚集;今义:破成碎块。)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古义:从,跟从,跟随。而,连词'来';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3·一词多义
以
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
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坏的,不好的)
独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惟独,只)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独自)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难道)
部编版高中高二语文上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案 篇十
【素养目标】
1.了解孟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孟子》的相关知识。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并积累名言名句。
3.本文使用的论证方法,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
4.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准确把握“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与“四端”与“治理天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美好畅想也曾引导着我们对理想对未来的建设。今天,让我再度走近孟子,学习这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二、文化常识
1.了解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孟子轶事
啮指痛心
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得意,世称曾子),侍奉母亲极其孝敬。(家贫,经常自己入山打柴)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3.了解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性精华的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为先,为政者要保障权利。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孟子的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4.了解《孟子》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的、教育、哲学、伦 理等思想观点和活动。古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5.解题
明确题目是编者加的。不忍人,即怜爱别人。
三、诵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明确字音。
孺子(rú)怵惕(chùtì)恻隐(cè)
内交(nà)要誉(yāo)羞恶(wù)
(二)诵读指导。
(1)划分节奏,明确重音和语调。
例如: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第二部分(先王有不忍……非恶其声而然也):举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
第三部分(由是观之……智之端也):提出“四端”。
第四部分(人之有是四端也……不足以事父母):点明“四端”的意义。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部分
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释义: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情。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本部分的特点及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心明确,言简意赅,并提纲挈领地引起下文的论证。
2.我们该如何看待孟子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明确孟子是从人性的前提推导,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
3.这个观点体现了孟子的哪一个主张?
明确性善论。
【思考2】研读第二部分
原文: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运:运转,转动②所以:表原因③乍:突然、忽然。
④孺子:多指幼儿、儿童。⑤怵惕:惊骇,恐惧。⑥恻隐:哀痛,怜悯。
⑦内交:结交,“内”同“纳”。
⑧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⑨乡党:同乡。
⑩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特殊句式: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判断句和状语后置句
释义: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现在的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活动二:问题探究
1.这一部分是怎样体现中心论点的?有何作用?
明确通过举例论证的方法,拿古代君王治理国家和普通百姓的恻隐之心来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中心论点。为下文引出“四端”及仁政,做铺垫。
【思考3】研读第三部分
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是:代词,这、此②之:补充音节,无实义
③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④辞让:谦逊推让⑤端:萌芽,发端。
特殊句式:非人也、仁之端也判断句
释义: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羞耻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谦让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没有是非心,不可谓是真正的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活动二: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明确孟子认为人所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具有为善,为仁政的“仁心”,扩充这些善端,就足以安定天下。
【思考4】研读第四部分
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①之:取独②四体:四肢③是:代词,这④贼:伤害
⑤凡:凡是⑥若:就像⑦始:刚刚⑧然:同“燃”
⑨达:流通,指泉水涌出。⑩苟:如果?保:使……安定。
特殊句式: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宾语前置句
释义: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最后一部分的作用。
明确总结“四端”的作用和意义,将“不忍人之心”和“四端”与“安定国家”“孝顺父母“联系到一起,升华了思想,点明了主张。
知识拓展:
“之”的用法:
①助词“的”。
例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性。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③泛指代词:即可指称人,又可指称物,在句子中大多做宾语或定语。
例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思考5】这篇论说文的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思考6】文章中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①例证法,举先王和百姓的例子,更有说服力。
②喻证法,比如:“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还有“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更加生动形象。
③对比论证,通过有无“四端”和是否“充之”的对比,突出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
④假设论证,如“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思考7】孟子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明确例如,观点一:孟子性善论、仁义论在现实生活中把人性向善的方面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促进人们道德责任感的形成。
观点二:孟子他强调治国要爱民、与民同忧同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深刻地阐述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要借鉴历的经验教训,吸取孟子以民为本思想的精华,不断培养热爱的思想情感,相信,依靠。
观点三: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协调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思考8】拓展阅读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节选)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所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利,但是不能取胜的原因,是有利作战的天气时利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守城一方弃城而逃的原因,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实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够胜利。”
【问题】:这一部分的主要的思想主张是?
明确以人为本。
五、艺术感悟—本文的艺术特色
【技法指导】先秦诸子的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有其独特和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其论证特点,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先秦儒家思想的智慧,对我们的写作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有指导作用。
【】
1.语言节奏明快、气势磅礴、富有感染力。
全文鲜明地论说了人性与仁政之间的关系,语言简练,节奏明快,既有鲜明的观点,又进行了有力的论述,特别是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加使得语言气势磅礴,加大了说理的力度。
2.综合运用譬喻、排比、对比、假设等艺术手法。
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这篇论说文说理更加有力。
六、孟子名言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6、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七、阅读与思考
历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儒分为八”,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义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荀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学统”与“道统”之别,“汉学”与“宋学”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孔孟之道”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荀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任“稷下学宫”的“祭酒”。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批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子部”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周孔”或“孔颜”并提,鲜见有“孔孟”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亚圣”,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传记博士”。可“亚圣”之名,未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传记博士”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周孔”还是“孔颜”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颜渊为“亚圣”和“兖国公”,封“孔门十哲”和“七十子”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明经”科目中只有《周礼》《左传》等“九经”,《论语》和《孝经》被列入“兼通”,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
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厕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其人被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五经”而跻身于“四书”,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的“孟子升格运动”。
(选自徐洪兴《孟子直解》)
八、作业
谈谈你对孟子“生不逢时”的理解,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