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思万绪,想不出来什么很有总结性的标题,就当是一个随笔,想到什么写点什么吧。
《少帅》之后,我对张黎这个导演特别好奇,拍得太好了,那些脉络那些细节,非常清晰,又不胡作非为,使我十分想把他的作品全看一遍。从《走向共和》开始,无疑是最合适的,这是他第一部电视剧。
看了两个多月,终于把这部剧看完了。网传这部剧被封了,其实在线资源还能找到,真找不到在线的,反而是《大明王朝1566》。
谈到被封,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讨论,主题离不开一个,那就是这部剧“以古喻今”,讽刺当今,今上被刺痛了,于是禁播。我的看法,不同意这种说法。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原来是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直到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朱镕基讲话实录》。前者是作者在后记中提及的,所谓镜子,是你读史书会发现历史很熟悉,为啥啊,因为你在经历的这段时期,曾经就在历史上出现过。这很悲哀,人类在原地打转的时候多。后者则是我的体会,毕竟他所在的`时代,就是我所在的时代,他在位时尝试改造的事情,现在还在尝试改造中,依旧是原地打转。历史是一面镜子就作此解,我们看镜子时,看到的就是现实(我们自己)。观众们看《走向共和》觉得以古喻今,不正是一种照镜子的错觉吗。
如果历史是一个镜子,那《走向共和》简直是个照妖镜,《少帅》就是个水中镜,朦朦胧胧。
张黎自己对于《走向共和》的被封,有自己的评价:就算《走向共和》解禁,我也不同意重播。(来自网络报道)如果没有《少帅》,我不能完全理解他这句话,《走向共和》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锐气十足,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大刀霍霍,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讨论,甚至是颠覆。他借历史人物的口,讲了许多事,谈了许多大道理。再看《少帅》,它似乎激不起水花,没耐心看的话,没准还会错过张黎的机锋,它是那么的平和、抒情,有些人还认为《少帅》拍得狭窄了,没有前面作品的那种气势。
这种转变不难理解,青年人激进,中年人平和,这两种状态都是他,整个历史脉络他讲清楚了,历史人物的一些争议,他表明了态度,大道理他是一样讲的。
有件事,我觉得有趣又滑稽,当我向朋友们说,我正在观看《走向共和》时,她们一副惊愕的表情,仿佛我正在看抗战神剧,不可思议。接着聊下去,我才知道,她们大多数不知道《走向共和》这么一个电视剧,然后是以为共和是大国崛起一类的Z治宣传片内容,谁叫我们是共和国呢(笑哭)。那就是说,在经过那么多年的一个思想教育后,我们对共和这个名词是完全陌生的,共产、共和,虽然都姓共,但是共共不同,谈共和并非就是谈Z治口号。
那共和是什么呢,有别于帝国和王国,国家元首是由民主的方式产生的,并非世袭,这就是共和,也是片中一直讲诉的民主共和。所以可以简单粗暴的说,走向共和,那就是走向民主。希望我的朋友们,以后别贻笑大方了。
看张黎,我们需要谨慎,因为他很大胆又很真实的呈现历史,如果是历史基础不扎实的人,就容易被他所呈现的一切所迷惑,认为他拍的就是全部的事实。除了历史本人,谁又敢说这是全部的事实呢,所以当他引起我们的兴趣时,我们大可以翻阅正规的历史,互相比照,互相推定,看你是同意张黎,还是不同意。既是一种看剧,也是一种看史,这是最好的。
在播放平台的评论里,我经常会看见一些叫嚣着,某些人物实在太蠢太傻的言论。实在觉得好笑,但是不能跟你们共享了。看历史人物的种种,我们是容易陷入这么一种状态的,用后来已知的结果去推定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然后评价他们蠢。这是不公平的,当时的人,他们并无法得知后面的结果是如何的(除非是穿越人士),他们的决定,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在的环境。是不是能有更好的决定?先问问自己吧。
心中感慨万千!闲来无事,试着把这些感慨记下来,也算是观后感吧。
洋洋六十集,虽是加了几分演义的东西在里面,但至少把自光绪朝后,清末民初的中国历史交待了个大概齐。而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但凡提及,大概都会加上”中华民族耻辱史“这个考语吧。
这些已有定论,我也不打算再说些什么,只想说说对清王朝终究一朝倾覆,以及这段历史对于今日之中国有何参考意义的一点陋见。
这想经历这段历史的人,内心的痛苦最刻骨铭心的,必定是清朝的最后两个皇帝——光宣二帝了。
一个大志未酬,终究死于非命。三十八年的人生,虽是贵为天子,却实同囚徒。另一个生来富贵,三岁为帝,虽有复国大志,却终其一生都在被各种各样的势力利用,身背无数罪名,最后以一个“被无产阶级专政成功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名份死去,连个皇帝的谥号都没落着。一本自传《我的前半生》数百页,字里行间写满了自我忏悔表衷心,可谁能知道心底里又有多少龙游浅涧时不我济的失落与神伤不敢流露支言片语呢?
或者站在局外,换个远远的角度来说,若爱新觉罗的一姓江山倒了,换来的真是当初振臂一呼者所宣称的民主倒也罢了,至少还可以说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多少也有个说词安慰一下受伤的心。
可旧的王朝倒下了,站上来的是什么东西呢?
只能说清失其鹿,群雄共逐之。各路总统,督军,委员长,主席……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老百姓要承受的,是同晚清一样甚至要更甚于晚清的兵匪为祸,烈强欺压,污吏横行,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虽无封建,专制依旧。
民主?旧瓶子里装些新酒罢了……哪来的那么多A理想B主义!
恐怕连为天下计的孙大-炮,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吧……
你说,爱新觉罗家的,心里怎么可能释然得了?
现在来看,当初清王朝应该至少有两次机会避免一朝倾覆的结局的,若这两次机会当初抓住了,恐怕不止是他们的命运能被改写,整个中国的命运也装被改写了。
一次是光绪的戊戌变法。当时他若能不那么急于求成,行事更加周全,最终能战胜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变法成功的话。那爱新罗的天下搞不好真能万世不易,他的功业绝对是至少盖过他的祖宗康乾的,而中国很有可能早已实现在无数人用枪炮都没能实现的民主。国人也会避免半个世纪的战乱不已。
这个双赢的局面终究还是没有出现,与其说光绪是输给了慈禧,不如说他是在败给了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空有大志,却权谋不足,任用康梁一帮书生,一味急于求成,以为如此关乎生死的斗争是几道诏书就能解决的事情。最后嗅到慈禧有政变的企图时束手无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乱投医,把全部家当都压到了一个根本就不了解的袁世凯身上,最终致皇帝于绝境,身陷囫囵,幽死瀛台。岂不是书生误国?而光绪焉能不败?
在这场斗争中,慈禧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旧势力,是属于既得利益集团的,但另一方面她也是这个王朝的统治者,她是不可能只考虚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大清江山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对于变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为的变化跟光绪心中的变会是完全不同的,她以为这变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术层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辈的洋物运动没有本质的区别。随你怎么变,只要大清江山不变,不乱,我这个太后的地位不动摇,而国家又能强盛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而光绪却不这么认为,他要变的是根本的东西,是体制上的。所以当光绪的变法触及到了既得一大群旧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站出来闹事时,慈禧就无法会视不管了。她的确想强国,但首先是不能乱,乱起来了就会葬送大清江山。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绝对是乱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势力的得失,但她绝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为这江山毕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当她终于认为光绪的变会不但不能让大清强盛起来,反而会葬送了大清江山时,她的支持就变成反对了。而反对的意见不能说服光绪时,她就只能选择政变了。
没有一次谈判能比的上签《马关条约》是更为屈辱。没有一个民族能比日本人更为龌龊。没有一个时代能比清末更为无能。刀光剑影后的中国满目疮痍,当今天小日本来到你的面前时,你是否也会说---中国地大物博?我们是否还能回忆起中国的黄金白银涌向外埠的情景,是否能想起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留下的种种罪行?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中国人都还记得。能够在和平时期把这种耻辱永记心头的人不多了。现实中的人们总象影片中所描述的那样,不到忍无可忍,不到被完全激怒时是不会还手的,也不会团结。但是我们究竟不是生活在虚构的影片中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时刻警惕着,时刻准备着。看那一个个虎视耽耽的狡诈的、阴险的嘴脸,我们为什么不提前把怒火爆发出来呢?
“两国力量相等时,外交就是力量”。李鸿章说的没错。但是伊藤薄文说的更有震撼力:“两国外交相等时,力量就是外交!”咄咄逼人的话语,依靠人多的李中堂等也不得不在阴沟里翻了船。力量就是支配一切的有效手段。当年,希特勒的力量让他称霸整个欧洲!今天的美国,不正是用它的力量强行霸占了伊拉克人民的意志么?
中国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但究竟不如“先下手为强”!一次次的挑衅与污蔑,一次次的撒野与骚扰,我们大而言之可以从日本首相参拜神社中看出来,小而言之可以从中国的渔民、中国的民工的遭遇上了解。从日本的统治者到日本的孩童,他们心里只有两个字:侵略!
记住历史吧,每位兄弟姐妹!中国要在这个世纪里真正的象一条巨龙一样,腾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我们必须鼓起勇气来,跟那些杀人的魔鬼说:我们要拿回属于我们的东西!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杀。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总之,只要中国传统社会中那些专制和崇尚权力的因素还在,那么民主共和就难以实现。只有广大民众有了民主观念自觉用民主和法制来维护自己权益,成为真正意义的公民,那么,实现民主共和才有希望。
走向共和,就拿今时今日来说我们仍然处在进程中。没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只有合适不合适,即使是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盘否定,能够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进步和发展是个大趋势,被淘汰也是必然。
“孙大炮”是这个剧中出现过很多次的称谓,刚开始我深以为然,因为总是把他和唐僧联想到一起,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真与赤诚,信念无比坚定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后一段的演讲又觉得他确实有其伟大之处,同样也在于他极度的天真赤诚与坚定,他的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甚至于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体到个人,我们都被教导,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于国家,于民族更是如此,我们总要有个目标去为之奋斗,尽管过程可能回环曲折。
我不明白教科书为什么一定要笼统地给袁世凯冠一个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彻彻底底地否定了一个实干家,一个被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多次推荐,甚至舍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干可想而知。他一生的败笔可能就是养了一个蠢儿子,和杨度一起蒙骗自己老爹称帝,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袁世凯自己的私心,野心,结果骑虎难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北洋分裂,军阀割据。袁世凯曾经说“如果我输了,没有人能赢。”之后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印证了这句话。
说到杨度,看前面是个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则的正人君子,袁世凯为了不到南京任职纵人放火,他大骂想搞君主立宪可以,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么可以用这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后来为了骗袁世凯称帝,伪造报纸,伪造请愿书,授意段祺瑞威逼议员签字。嗯,这很“堂堂正正”。
历史的必然性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偶然性在于人作为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可能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发展滞后。
又想到当初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想请他一起搞君主立宪,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触良多,这部剧传达,涵盖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央视《走向共和》已经播完,应该说,这部作品还是一部很有意义的教育片,片中对某些人物,进行了一次重新定位,使得老题材有了新观点。
李鸿章、慈嬉太后、光绪皇帝、袁世凯、孙文、宋教仁、黄兴等人物的特征表现如此强烈是该片吸引观众的一大亮点。甚至有个女士在网上这么说:看这电视看的,我都有点爱上袁世凯了。不过,我觉得,这些人物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先生。
孙先生少年浪荡于会党和国外,对封建专制制度是极度痛恨,把建立共和民主的中国定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受尽贫穷流浪之苦,历经10次起义失败、第一次大革命成果被窃、二次革命失败等,始终坚持不泄,革命到底,以致临终前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醒世遗言。
孙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的民主理想支撑着他,一生如一日,为实现建立民主共和的中国,奋斗到底。
孙先生的革命意识让我想到了一个人对爱情婚姻的追求。
我是个有过失败爱情婚姻的人,看完了《走向共和》,看完了孙先生的革命经历,使我对追求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先打比喻如下:
10次失败的起义=多次失败的恋爱。
武昌起义成功,民国初建立=有了一次还算初步成功,并且感到些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民国建立后被窃国者窃取=这一次初步成功的爱情或婚姻经过短时间就仍然以失败结束。
真正的实现民主共和=找到自己真正的爱情或婚姻,并过上稳定的爱情婚姻生活。
那么我们就和孙先生的在二次革命前的经历很相象了。
经过多次追求或恋爱,终于有一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得到了一次短暂的爱情或者婚姻,可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第三者的插足,我们的这第一次爱情在不久的时间里仍然以失败告终。这时,正是我们向孙先生学习的时候了,坚持不泻,进行二次革命或者三次革命,直到真正的革命成功---找到真爱,完成婚姻。
愿天下曾经失败过的爱情追求者,勇敢的二次革命。
最后,用孙先生的名言自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长达五十九集的《走向共和》昨天终于看完了,我能欣赏到这样好的电视剧首先要感谢三哥鸿德的推荐,这段时间因为既要熟悉新车又打羽毛球,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虽然我非常爱看这部连戏剧,有时也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应该讲我的欣赏效果不是很好,但即使是这样我也认为这是一部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非常好的电视作品。
如果说到《走向共和》后我最大的反应是什么。我会毫不犹疑的回答就是“气愤”。坦率的讲我从慈禧“辛丑事件”之后要“立宪”开始我气愤的心情一直没有平静不下来,我在这里也不和谁去争论慈禧是真立宪还是假立宪,我生气的是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太后在二十世纪初都能要立宪,都能废除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可是一百年过去了我们还有些人在说“议会制度不符合中国国情”我们可以想一想从二十世纪初到今天已经整整一百年了.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是从“甲午战争”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到真正让我们这个东方大国感到震撼和耻辱的不是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而是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崛起。“甲午战争”后的满清皇朝的慈禧和光绪实事求是分析出是日本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战胜了自己的封建专制制度,应该讲慈禧和光绪能有这样的一个认识就非常的不简单。这部连续剧也就由此展开了“专制”“立宪”和“共和”势力相互争斗的大舞台。
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我忘了是谁讲的:“英国的君主立宪是国家拿钱给这些旧官僚,让他们同意了国家立宪的主张,而日本是全体国民都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同意国家实行君主立宪,所以这两个国家能够顺利的从封建君主制过渡到现在的君主立宪制度。”(我在这里插一句话,我觉得日本这个民族在民族的危机感,责任感,荣誉感,在工作中的务实和进取精神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现在从《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我们可以看到,从甲午战争到今天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中我们的国家要实现真正的共和或者立宪不知道要他们艰难多少倍,我们一定要有耐心。
中国的民主之路的确是困难重重,但有困难我们就是我们不实行民主的理由了吗?在这部电视剧里有一段孙中山和宋教仁去乡下拉选票时和一个私塾老先生的对话给我印象很深,一开始这个私塾老先生对于在中国搞民选表示不理解,认为中国人现在根本不懂什么是民主。
孙中山对老先生说:“小孩不识字就可以是不让他们上学的理由了吗”老先生说:“不对不对,正因为他们不识字所以他们更应当上学”孙中山说:“同理,中国人民主意识差,所以就更要实行民主”应该讲这段对话是这部连续剧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如果中国实现了民主,就把民主视同洪水猛兽,他们老成持重的认为中国真要给了民主肯定社会大乱。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纵向的想一想一百年以前我国都可以实现全体国民民选国会议员。
为什么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却连敢提都不敢提,我们再横向的想一想现在世界上除了几个富的流油的中东国家以及朝鲜,越南,古巴外所有的国家都可以民选国会议员或者总统。连爆炸不断地伊拉克和阿富汗都可以搞民选。我们要民选真的就这么难。我想在这里向这些视民选为洪水猛兽的人问一下,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中国不能搞民选。难道是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就这样差吗。我想答案肯定不会在这里。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二个感触是从戊戌变法到现在我们国家这一百多年的历史都是军人和枪杆子在左右着历史的进程,这也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一个悲哀。从《走向共和》这部连续剧可以看到袁世凯为什么在历史发生巨变过程中可以“翻手云,复手雨”就是他牢牢地掌握着北洋军。
在这个历史剧变的大舞台上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多的变革路线但他们都由于没有军队而功亏于溃。首先是满清王朝,我们可以讲满清王朝经过了太平天国以后已经没有了自己掌握的军队,之所以它还能延续几十年就是此时出了个慈禧这样铁腕人物,所以慈禧一死满清就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武昌起义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三国时期魏蜀吴再一次出现在我们中华大地,袁世凯代表曹操占据着北方,黎元洪代表刘备占据着湖广,孙中山代表孙权占据着江东。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巧合,在这三派势力里最先退出历史舞台的是孙中山,为什么那,就是他没有自己的军队。袁世凯掌握着北洋军我们就不说了,黎元洪这个从床底下拉出来的“武昌起义的英雄”为什么能长时间站在历史舞台上就是他有一支由香帅张之洞创建的“南洋军”。我们仔细回顾一下从满清到今天我们国家的历史就被这些军人肆意的蹂躏着。由此可见一个国家只有发展到“军队只有属于国家”才算真正的进步了。
《走向共和》给我的第三个感触是一个社会的新闻舆论的自由程度是反映这个社会进步的晴雨表,在《走向共和》这部电视连续剧里,田沫这个新闻记者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也是这部电视剧非常成功的一个方面,在这部电视剧里是报纸把袁世凯的心腹赵炳坤弹劾下了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社会的进步。现今社会让我感到满意的就是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这让新闻舆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使当权者他们不得不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