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我们需要认真记录一份心得体会,在书写心得体会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得到锻炼,从而有所成长,以下是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2024的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1
健全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成熟的合规文化,是构建银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和核心,从而也为健全银行内控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至此要构建未来和谐的农行,就要积极倡导合规文化,认真学习"十个严禁"做到坚决杜绝风险,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通过此次教育学习活动,使我对职业道德诚信、合规操作意识和监督防范意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现就此次学习活动的心得总结几点体会。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在平凡中奉献,爱岗敬业是各行各业中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从大的方面来说,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从小的方面讲,比如我们行,每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都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也是我行存在和发展的必需。我行要发展,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金融业中不断强大,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我们每一位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是不行的。
作为一个金融单位的职工更应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上讲求道与德,如果路走得不对就会犯错误,就会迷失方向;如果没有德,就难于为人民服务,就谈不上自己的事业,也就没有单位事业的兴旺,就没有个人事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只有爱岗敬业才是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升合规操作意识。
"没有规矩何成方圆",身为网点一线员工,切实提高业务素质和风险防范能力,全面加强柜面营销和柜台服务,是我们临柜人员最为实际的工作任务。作为临柜人员,我深知临柜工作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顾客直接了解我行窗口,起着沟通顾客与银行的桥梁作用。因此,在临柜工作中,我始终坚持要做一个"有心人"。虚心学习业务,用心锻炼技能,耐心办理业务,热心对待客户。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优质服务才能为我行争取更多的客户,赢得更好的社会形象。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不同层次的客户和形形色色事物,更加要求我们一线员工有高度的思想觉悟。
三、增强规章制度的执行与监督防范案件意识。
银行号称"三铁:"铁制度、铁算盘、铁帐本"。正因为有了银行的"三铁",银行在百姓心中才是可以信赖的。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车行千里始有道,对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就一线柜员而言,从内部讲要做到从我做起,正确办理每一笔业务,认真审核每张票据,监督授权业务的合法合规,严格执行业务操作系统安全防范,抵制各种违规作业等等,做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能碍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背离规章制度而不顾。坚持至始至终地按规章办事。如此以来,我们的制度才得于实施,我们的资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
通过此次合规教育活动,找到了自我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找准了工作立足点,增强了合规办理和合规经营意识,通过对相关制度的深入学习,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识别和控制业务上的各种风险增强能力,积极规范操作行为和消除风险隐患,树立对农行改革的信心,增强维护农行利益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及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2
之前,在新浪微博上,一则“别人家的孩子”的微博就有一万六千多条,并且衍生出不同的版本。其中之一是这样的: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次次考试年级第一。研究生都考上了,一个月七千工资。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上学在外地一个月只要400元生活费还嫌多……这个小段子引起了广泛共鸣。别人的孩子如此优秀,自己的孩子呢?自己的孩子其实也优秀,只是我们不善于发现罢了。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们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也有各自的缺点。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竭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真心地赞扬、鼓励和引导他们。
我们往往会认为孩子需要的教育是训导与惩罚,对孩子的优点、长处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要不动声色;而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动辄批评、指责,甚至惩罚。我们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他们会失落,会伤心,而在长期的抱怨和批评中,他们会丧失自尊和自信,甚至可能产生一些不良行为。
一次表扬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不能吝惜2024之词,要肯定孩子的长处,放大孩子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让肯定与赏识成为开发孩子创造力、加速孩子成长的催化剂,使孩子在肯定和赏识中变得越来越优秀。
著名“知心姐姐”卢勤有一次去中央电视台谈“怎样教育淘气的孩子”,一个看上去挺“蔫”、好像并不淘气的男孩坐在那儿。一开拍这个挺“蔫”的男孩子冲着镜头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每次我爸说我的时候,都要说:瞧人家孩子怎么怎么好,瞧你怎么怎么差,瞧人家孩子多聪明,瞧你多笨……我心里很不服气,我老想你要觉得人家孩子好,你就给人家孩子当爸爸算了,干嘛给我当爸爸!”听了这话,孩子的爸爸眼睛瞪得跟豆包一样,嘴咧得老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节目录制完成之后,孩子的爸爸流着泪来找“知心姐姐”说:“我是一个司机,就这么一个儿子。我对他那么好,挣钱全是为了他,他凭什么这么冤枉我?”卢勤说:“您爱您的孩子,可是您的孩子不知道。您没有表现出对他的爱和赏识,您赏识的只是别人家的孩子。所以,您的孩子认为您不爱他。”其实,这种烦恼的孩子和家长为数并不少。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有些错位,不是用赏识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优点,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最可怕的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己孩子的短处,越比较越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和教师总是能一眼就能洞察别家孩子或者是别班学生的优点,却对自家孩子或学生的长处视而不见。我们也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夸赞别家孩子的优秀,却对自家孩子吝惜一句真心的2024。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看待,多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多给予2024之词,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开心了,对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由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众多原因,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孩子即时的、外显的行为没有优劣之分。聪明的家长和老师都是不断的表扬孩子,对于幼儿来说,他的自我意识最初是通过成人的评价获得的。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家长能够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之处,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你充满感激。
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那个孩子优秀的一面,其实有时候我们需要想一想,在其他的父母眼里,我们的孩子也是“别人家”那个优秀的宝贝。我们需要转化我们的思想,让关注的眼光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去发现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充满自信地成长。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3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领世界的未来。
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的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几个华裔甚至日裔的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的教育表明:在少年时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的人,对后天的高端、前沿的科学研究是积极的促进。
据20xx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在上海的表兄、上海文史馆馆员姚昆田7日晚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时说,从小在上海长大的高锟,不仅对物理化学感兴趣,他的国学根基也很深。我和高锟小时候,拜了同一个家庭教师,补习的不是英语,而是国学,是古典文学,因而高锟从小的国学根基就很扎实。每到寒暑假,高锟就要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读《论语》《孟子》,还有《古文观止》,这些都是要背诵的。姚昆田认为,高锟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与他从小打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底子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智慧的成长,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无形之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无独有偶,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心得2024。《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的道理,又有阴阳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杨父很早发现杨振宁在数理上有异秉。睿智的父亲并没强化、发展其子天分,而请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教他国粹。初中两个假期,杨振宁背会《孟子》。杨振宁2024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
李政道是从周敦颐《太极图》中萌生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他说:《大学》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业。他希望中国下一代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融为中国文化一部分。
日本汤川秀树母亲是中国人。他启蒙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他最爱《庄子》是因《庄子》使他开窍。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时,是更基本的粒子构造吗?由是,《庄子》确定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
据《人民日报》报道,12月7日下午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了演讲,其字里行间既充满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践行,一句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了屠呦呦。
青蒿素的提取是传统文化的践行。正如屠呦呦所说: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2024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这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从高温到低温是最关键的一环,正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醒了屠呦呦,让其能够悟到提取过程需要避免高温,从而奠定成功的基础。
青蒿素的发现是尊重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青蒿入药源于传统的中医药方。最早见于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屠呦呦也道出其中奥妙: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可见,屠呦呦的成功须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造就了屠呦呦。如果你也想获得杰出成就的话,屠呦呦坦然: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路径不是西化,而是回归优秀传统。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其实非常先进,西方教育者在一两百年前说的话,我们的祖先在两三千年前就说过了。早教的概念似乎是近年从西方引进的,而我们的祖先早就强调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特别强调给儿童自由的成长空间,家长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我们的前辈对此观念已概括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们现在学校大张旗鼓地引进西方的个性化教育,而两千多年前就出世的因材施教四个字,说的不正是这个观点吗?还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和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教育家崇尚阅读、强调在做事中学习的观点又是多么吻合。从春秋时代的孔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再到当代一些教育学者,他们的理论诉求惊人地一致,而且与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并无牴牾,只不过是呈现方式不一样。所以中国传统观念没有对不起我们,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非常先进,是我们辜负了它。如果说我们现在确有很多困惑,不是传统观念困厄了我们,恰是我们抛弃了优秀的传统观念后迷失了方向。
因此,无论是为了培养像诺奖获得者这样的高端人才,还是普遍提升全民族科学素养,中国文化区的教育都应该像西方重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教育,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历史上的圣人、智者由亲近到对话,不断提升胸襟和器识,再结合真正的科学教育,人才可以培养出来了。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4
当离开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赵各庄第二小学时,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动于那些天真纯朴的孩子们精湛出色的表演,感动于学校师生良苦用心的编排策划,传统文化教育像一朵盛开的花朵,扎根于这所特色教育的学校。
作为社区工作者的我们,要如何倡导传统文化教育呢?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一滴一点做起。加强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感、工作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在家庭中,我们认真孝敬父母、全心教育孩子、把传统文化灌输于家庭环境中,实现家庭和谐、做社会的榜样;在工作中,我们要把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理念贯穿于工作中,以浅显易懂形式,将传统文化引导给群众,做一个知书识礼、文明守信的文明公民;在社会中,我们要大力倡导传统文化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内化品质、外现行动,逐步实现社会和谐。
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传统文化宣传资料,尤其是观看了同龄人献身说法后,深受感动,感觉从中悟出了很多道理,学到了怎样为人处事,特别是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如何友爱兄弟姐妹,如何与人为善,如何勤学自励,这些都给了大家很深刻的启迪。通过学习明白了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真爱,什么是孝道。同时也深深地懂得:做人一定要有德。只有有德之人,才会去关心爱护他人,才会懂得理解尊重他人,才会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同时,大家也一致表示,在社区弘扬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传统文化要从一滴一点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为一名社区干部,要立志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组织传统文化图片展览宣传。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居民党员、群众骨干到融园建材新楼,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图片展览,此图片展以直观、新颖的形式让群众接受了传统文化教育。居民对于这种直观、灵活多样的形式比较认可,深受欢迎,也使居民们受到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
为进一步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努力在全社区营造一种对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认同的氛围。融园社区于20xx年6月13日在社区会议室开展了融园社区国学教育宣传大会活动,社区内各年龄段的居民多达40人参加。
现在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蔓延亟待人们重温传统礼仪,摒弃不良习惯。例如:社区独生子女中存在着严重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不尊敬师长,亲情意识淡漠;受不良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分不清美丑、是非、荣辱的界限,脏话满口,损人利己,以至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加之融园社区地域广大,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同时个人修养、公德意识亟待提高,公共环境卫生较差,居民中缺乏整体观念,很少顾及社会影响,随地吐痰、衣着不整随处可见,部分居民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破坏欲强,经常破坏社会上的公共财物和社会的公共设施,这些对于未成年人耳濡目染造成极坏影响。
正是基于以上现象,融园社区开展了这次国学教育宣传大会。会上播放了石家庄传统文化论坛2024视频中的一个个感人的、发人深省的案例,不能不说祖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社区居民纷纷表示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令我们高兴和期待的一件事,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一代的希望,看到了祖国的希望,看到了伟大祖国传统道德的复古,看到了富有二千多年文明史的祖国迎来了全新的风貌。也有的社区居民饱含热泪的说:我的孩子有希望了,我们一直在教育孩子上没什么好方法,没想到咱们老祖先,早就给咱们想好啦!往后可要好好学习学习老祖先的文化。
大会持续了近2个小时,不管是观看视频还是讨论,期间没有一个居民提前离席,观看期间不时的响起居民的掌声,也不时的有居民眼含热泪。可见国学教育、圣贤文化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如果一个民族的脊梁都断裂了,那怎么谈复兴?所以要重振国学,弘扬国学,继承中国文脉,恢复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国学,学做好人、塑造品行、规范行动、感恩父母、报效祖国,从而成为栋梁之材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腾飞的需要!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5
6月27日至6月30日,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学雍多闻学堂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全封闭式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本次由教育专家李英庆老师主讲,我感到收获颇丰。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象奔腾的黄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学不知道,古圣先贤早已为子孙后代把做人的准则,教育的理论全部总结好了,这些理论经得起时间考验,也得到全世界仁人志士的公认,我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感到自豪。
在重点学的《弟子规》中知道这是一本古代供入学儿童必读的书,书中以儒家思想为理论来教育后代,在读完后我以此书为镜,发现当代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中有相当没能做到书中所言,甚至以误为对,以至出现许多的问题。将思想回到学校教育,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常自问我们为学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甚至心力交瘁,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还有学生反其道而为之,教学不出效果的症结所在何处?这是不少老师的困惑,在分享了《小孩不笨》中我注意到一句台词,你爸爸爱你,但他不会爱你。我不尽自问,我爱学生吗?我会爱学生吗?这次学习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理论依据。
我们中职学校一直以来以传授技术为重,这有悖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职教育应从德育入手,试想一个技术优秀的数模加工毕业生没有用他的技术来制造生活用品的零配件,来造福社会,而是用来做枪,那技术越精湛对社会危害就越大,所以课堂上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道。职业教育要站在德育的高度去做。而德育的根又在孝道,儒家有百善孝为先说法,意思是人对世界万事万物的爱的根源在于爱父母,父母乃人之根本,父母对孩子有养育之恩,如果连父母都不爱那就不能指望这个人会爱别人,如果学生不爱父母,他说他爱祖国、爱老师、爱学习那就是没有根基的,是空中楼阁,令人觉得苍白。对于一个老师,如果不爱父母,那他一定不会爱学生,因此他一定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在学校的教育中老师是实施者,老师实施的方法应以身教为重,辅以境教、乐教、礼教,李英庆老师说:学生不一定记得你说过什么,但一定记得你做过什么。教师如果本身没有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在平与学生接触的举手投足中展现传统美德,学生就不能从中受到传统文化魅力的感染,教化,更不用说进而再去效仿,那老师落口人义道德,说得再天花乱坠也是枉然,这样的说教是不能使学生信服的,所以说到底德育教育还得先从老师本身学习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开始,才能做好学生的榜样。
在看《小孩不笨》中,老师的教育方法也让我深感共鸣,因为我中学时本身也是一个差生,在得到老师的赏识和鼓励后慢慢树立了信心,慢慢得到进步,所以我认为老师在言传和身教中面对大多数学生须以尊重、赏识、重视入手,以我接触学生的经验,问题学生一般是家庭不幸福和睦、家境贫寒、身体有缺陷等等,这些学生或羞怯自卑,或情绪化,或容易自暴自弃,或叛逆,这一类学生常表现出纪律散漫,有些还容易跟同学发生冲突,不尊重老师,我想这是因为缺乏关爱,缺乏鼓励,增广贤文中有云大家礼仪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有大家风范的老师,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引导,靠自己的谆谆语言教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礼有节,如果老师一味采取强硬方式去压学生,倒会激起青春期学生特有的逆反心理,结果学生越走越远,迷失自我,无法挽回。每个问题学生心理都有症结,每个学生的心理想法都不一样,那老师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多鼓励,多赞扬,多赏识这样的学生,特别要当众的进行,这无疑是使他们重拾信心的良方,也只有这样老师和学生才能建立信任,学生自然会喜欢这样的老师,会听这样老师的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坚苦的工作,我们要学习《弟子规》这一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弟子规》并不是金庸小说里的《九阴真经》,随便落到谁手里只要炼上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功力精进,一爪把人爪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是一项长期巨大的工程,在学习《弟子规》后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只用嘴皮子动动了事,要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我们都知道知易行难,真的要做起来真的不容易,我们要战胜人本身太多丑陋的天性,如私欲、贪婪、惰性、浮躁、急功近利等等,可想而知德育这条路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本次学习我不敢说我有质的飞跃,但至少在思想上启发我有意识的去探索德育这条路,德育这条路永远是教师永远探索的道路,会有挫折,有会惊喜,探索德育之路的根是苦的,结出的果是硕大的、甜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生源滚滚来。愿我们的学校茁壮成长。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6
一个国家要兴旺发达,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滋养。一个民族要发展繁荣,有赖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追求真善美精神为目标,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推广,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奉献智慧和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共有精神家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广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伦理共识、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学生学习传统美德,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学生在经典的浸润下形成良好的情感,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走好中国道路。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承接传统美德。因此,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新文化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弘扬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畴,成为国民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学校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新的突破口。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其深邃的精神内核、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优秀传统美德,如果能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可以浸润学生的心田,养育学生的精神生命。对全国1500多万名各级各类教师而言,它们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都说世界上有最悠久的三大文明,我两次考察过埃及的文化教育,也多次到两河地区参观访问,那里的文化非常灿烂和辉煌,而今陨落了,唯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并且在得以发扬光大。我们没有理由数典忘祖,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自豪。
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是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许多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需要认真总结传统文化教育成功的经验,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学什么就要精学,各级学校的课程内容已经较多,学生的负担已经偏重。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2024传统文化中最优秀、最经典、最基础的内容,让学生掌握,有的甚至要熟记熟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要创新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构建大、中、小、幼乃至覆盖全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取得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于成效的研究成果,从而引领和推动全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至于说,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要不要有专门的教室,要不要穿长衫长袍,可不做统一要求,各地依据本地本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只要有用、有效,就是好的方法。
孝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篇7
3月18日—20日,我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第一天上午是音乐的来自两岸老师的同课异构课程,下午是美术的同课异构课程;第二天是海峡两岸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大陆和中国台湾嘉宾的致辞与授牌仪式;第三天是一堂来自中国台湾体育老师林泊莹的体育课。
来自海峡两岸的音乐老师讲的都是初一教材里的一篇《小调集萃—沂蒙山小调》,之所以选择这一课的内容,因为两位老师觉得,民歌曾经和人们息息相关,但是现在却越来越远,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田园生活,而且随着交通的便利,人们的地域性特征逐渐淡化,民歌就失去了发展的沃土,而且现在的孩子喜欢潮流、喜欢摇滚、喜欢周杰伦、喜欢t-fboy,民歌逐渐走向了末路,怎样保护保护民歌,并使它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两位老师鼓励老师们的学生们学习民歌,因为民歌是我们的歌,走到哪里也不要忘了根。针对孩子们不喜欢民歌,两位老师也给出了建议,可以把民歌进行包装下,让民歌更加国际化,让孩子们更喜欢。
在互动环节中,针对我校开始勋的课程,我咨询了来中国台湾的张万苓老师,因为当时我们学校刚开始开展勋的课程时,我朋友圈的家长,有的就开始质疑,家长们认为勋的课程不适合在小学开始,他们觉得勋吹起来沉闷,不符合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气质……,我就请教了张老师,问张老师:您认为勋是否可以在小学进行开设呢?张老师回答了四个字:非常合适,因为勋比较便于携带,随时可以拿出来表演,随时可以拿出来秀一秀,这样就会使孩子超有成就感……第二个问题,我问张老师:中国台湾的小学的音乐都开设了哪些呢?张老师回答:中国台湾的孩子们从接触音乐开始,就先学习五线谱。小学阶段八成的孩子会弹钢琴,让孩子们都学会的一项乐器是笛子。
第一天下午的课程是美术课,先是来自清华附小的张婷婷老师对清华附小的美术课的开展现状,她说艺术不仅要画出来,还要运用到生活中。清华附小低年级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感情与生活,会让孩子们认识校园的雕塑、植物、建筑等,并让他们画出来;中年级的孩子们会让他们关注生活与社会,会让他们画一些学校附近的社区、菜市场等;高年级会让孩子们关注历史与文化,借助清华大学的便利和优势,带领孩子们参观清华大学,会让他们画出一些古老的景点,比如:清华大学的校门等。中国台湾的美术老师是采用表演的方式看图书画,我在现场录了一段视频,请大家观看。(视频播放)视频中的孩子扮演成米罗身边的小鸟,让孩子进行两分钟的介绍米罗的作品,这样不仅使孩子更加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还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表达能力。
体育课是由中国台湾的体育老师林柏莹,为大家献上的一节精彩的体育课,在参加培训之前,知道有一节是体育,心想中国台湾体育老师会讲跑?跳?投?……但是,当我拿到主办方发的内部资料的时候,一看是龙拳,随即百度查阅2024龙拳的相关信息,但是并没有任何2024龙拳的相关信息,直到听林老师的课后我才知道,原来林老师所在的学校叫龙门中学,龙拳就是林老师自己创编的龙拳操,并且的中国台湾火的很!(欣赏2024林老师的龙拳操的视频)龙拳操,也经历了几个阶段,青涩期-蜕变期-成熟期。大家欣赏林老师的龙拳一步一步的改变,(视频播放)整堂课林老师灌输的知识并不多,只学习了龙拳的第一节动作,着重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凝聚力和体育精神。
外出学习的这几天,一天的课程结束后,晚上回到宾馆,我也会用一句话来记录一天的所感所想,这是我三天所整理的三句话。一、传统文化不是走回头路,它是一个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过程,是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二、让我们用童心对待童心、用童心回答童心;三、教师的最大成就感来自学生,而体育老师的心愿是看到孩子们运动后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