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整合5篇)

2024-07-01 15:49: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祝国强

摘 要:至2014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全员实施《深化课程改革方案》,普通高中各个学科包括思想政治学科都将按照《深化课程改革方案》运作。思想政治学科改革的“深化”主要表现在那里?如何引导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和教师尽快适应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首先从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两个方面介绍了思想政治学科改革“深化”的表现;然后从学科层面对《深化课程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及其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提炼。

关键词:课程改革 思想政治课 主要举措 成效

作者简介:祝国强,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从2012年下半年入学的普通高中学生开始实施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深化课程改革方案》),按照“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遵循多样化、选择性、可持续发展、循序渐进等原则,全面深化了从2006年开始的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至2014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全员实施《深化课程改革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各个学科包括思想政治学科都将按照《深化课程改革方案》运作。本文试图对两年来思想政治学科在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情况做一介绍,以求教于同行。

一、深化课改的主要思路

深化课程改革是相对于2006年浙江省课程改革而言的。与2006年课程改革相比,思想政治学科本次课程改革的“深化”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这是本着《深化课程改革方案》2024“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的精神而作出的调整。

1.课程体系方面的变化。2006年浙江省课程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框架大致如下:

2006年浙江课程改革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体系框架与全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相比既有共同之点,又有不同之处。共同之点是:整个学科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构成,其中必修课程包括全国统一的四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选修I(国家课程)和选修Ⅱ(地方课程)。不同之处是:浙江省课改把选修课程I划分为选修IA、选修IB和选修IC,其中,选修IA是列入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命题范围的内容,选修I B是列入高考“自选模块”命题范围的内容,选修工C则是由各普通高中学校视具体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的内容。

2012年深化课程改革后的学科课程体系框架大致如下:

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下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有较大的变化,变化主要集中在选修课程的体系结构上。《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一改2006年课程改革方案把选修课程分为选修I(国家课程)和选修Ⅱ(地方课程)的框架,把选修课程分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每一类又细分为若干部分。其中与思想政治课教师关系最为紧密的是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这类课程又分为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和学科研究性学习四个部分。在这四个部分课程中与一线思想政治课教师关系最为紧密的则是必修拓展课程,必修拓展课程又进一步分为国家选修课程和自主开发选修课程,国家选修课程再分为全省统一要求(包括选修3、选修5、选修2三个模块,由省统一提供教学意见)和不作统一要求(其余模块,不提供统一的教学指导意见)模块,在全省统一要求的选修模块中又有进入高考“自选模块”的命题范围(选修3、选修5两个模块)和不进入高考范围之分。

2.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2006年浙江省课程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和开设情况大致如下:

必修课程: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4个模块8个学分,每学期开设1个模块,每周2学时,每个模块的开设学段全省统一。

选修课程:浙江省课程改革实施意见把选修1分为选修IA、选修IB、选修ic,思想政治学科对侧文、侧理的学生分别提出如下选修课程开设与学分安排要求:

侧文的学生,选修课程分设选修IA、选修IB和选修Ic,具体开设安排如下:①选修IA:共设置1个模块,即选修3。凡要进行文科综合高考的学生都必须选学选修IA这一模块,统一在高二第二学期开设。②选修IB:共设置2个选修模块,即选修2、选修5。对于选修IB的模块,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1个模块或2个模块,也可以不选修。统一在高三第一学期开设。③选修Ic:共设置3个选修模块,即选修6、选修4和选修1。

侧理的学生,选修课程分设选修IB和选修Ic,具体开设安排如下:①选修IB:共设置2个选修模块,即选修2和选修5。对于选修IB的模块,学生可以选修其中的1个模块或2个模块,也可以不选修。统一在高三第一学期开设。②选修Ic:共设置3个选修模块,即选修6、选修4和选修1。

2012年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设置和开设情况大致如下:

必修课程:与2006年浙江省课程改革方案相比,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稳中有变:一方面,开设的要求与2006年基本相同,《深化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学校每学期必须按规定要求开设必修课程,这里的“规定要求”就是《课程标准》中的“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规定,即要求4个模块在高一、高二每学期各开设一个模块,每周2课时,每学期2学分。另一方面,具体开设顺序的规定不同于2006年课程改革方案,4个模块开设的具体顺序和学段安排不再全省统一,而是由各学校自主确定。

选修课程:与2006年浙江省课程改革方案相比,选修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取消了选修IA、选修IB和选修ic的划分,而是把原来的选修IA、选修IB模块归人至“必修知识拓展”全省统一要求的选修课程,选修ic模块划入至“必修知识拓展”不作统一要求的选修课程。这些课程的具体开设学段全省不作统一规定,而是由学校自主确定。其次,其他各类选修课程的开发、实施,一方面《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中的一些基本要求各学校必须切实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具体的安排、实施则由学校自主确定。

二、深化课改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从《深化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全省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1.培训。为顺利实施和推进深化课程改革,思想政治学科在省级层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培训:

(1)教研员培训。按照统一部署,于2012年暑假组织全省各市、县(市、区)全体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研员进行深化课程改革专题培训。培训围绕深化课程改革主题,安排了深化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学科调整方案解读及选修课程开发、选修课程建设典型案例介绍、国家选修课程相关模块深度解读以及学科前沿专题等五个部分内容。

(2)骨干教师培训。从2012年暑假开始,用3年时间,组织全省各市、县骨干教师(培训者、业务领头人)进行深化课程改革专题培训。三次培训围绕深化课程改革主题,先后安排了深化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学科深化课程改革调整方案解读及选修课程开发、选修课程开发实施典型案例介绍、国家选修课程相关模块深度解读、学科前沿专题、浙江省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基地培育学校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介绍、省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必修课程走班制实施典型介绍、微课程与微课制作等内容。

(3)学科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与深化课程改革相配套,从2013年开始,省教研室举行3年一轮的学科疑难问题解决培训。在已经举行的2013年培训中,围绕深化课程改革中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这一疑难问题,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了4所学校交流了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体系构建方案、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规划;二是安排了两位教师现场开设了由自己开发、设计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并对所开设的课进行了现场说课;三是请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姜根华的团队现场开设了由他们自己开发、设计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并由姜根华教授结合这节课,就思想政治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四是请一位教师结合由他开发、开设的省精品课程,作了专题介绍,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优秀案例。培训期间,还介绍、学习和讨论了浙江省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建设指导纲要。

通过各类培训,统一了教研员和教师们对深化课程改革的认识,掌握了深化课程改革的理念、政策和方案,弄清了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和要求,明确了深化课程改革中教研工作和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增强了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心。

2.课程开发。为推动选修课程开发和实施,《深化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多方面配套措施,如开展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比,改进、完善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普通高中学校的考核内容,增加普通高中教师评优、评职称的相关条件等。从学科角度讲,在课程开发方面主要组织或参与了以下几项工作:

(1)编制《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建设指导纲要》。省教研室组织省普通高中专业指导委员会各学科组编制各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学校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开发、课程开设提供方向性意见。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类型及目标”、“各类课程的内容”、“课程开设建议”和“课程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其中“课程类型及目标”如下表:

“各类课程的内容”部分,分类列举了一些课程的主题或专题,供学校和教师们开发课程时参考。如“I类:必修课程知识拓展”列举的主题或专题有“就业与创业”、“投资理财”、“消费知识基础”、“产业知识基础”、“财政税务常识”、“经济全球化现状和趋势”、“我国国家机构概况”、“我国民主党派概况”、“我国和世界民族概况”、“我国和世界宗教概况”、“中国文化简介”、“外国文化简介”、“趣味哲学”、“哲学故事”、“著名哲学家简介”、“著名哲学命题趣谈”等等。

(2)省级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开发建设。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提供范例,省级层面开展了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评选活动。

一是省级网络课程开发建设。省网络课程评比由省教育技术中心具体组织、省教研室参与,参加课程评审的有学科教研员、高校专家和普通高中著名教师。参加评比的每一门课程必须提供“课程简介”、“开发教师简介”、“课程纲要”、“教材”、“课件”、“作业题”以及“上课录像”等材料,被评上的课程统一放到省教育资源网上,全省普通高中学校和教师都可以免费浏览和选用。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经进行了五批网络课程评选,共评选出了977门网络课程。

二是省级精品课程评选。省教研室组织开展了省级精品课程评选,参加该项评选的课程经过层层推选,最后由省教研室组织各方面专家按照“课程定位与价值”、“课程纲要与内容”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标准、12个主要指标进行评审。从2012年开始,至今已进行了两批评选,第一批评出了100门,第二批评出了近150门。

以上两类课程负责评审的部门不同,各有特色和侧重点,如果说网络课程侧重于课程的文本,强调课程文本的规范性和完整性,那么精品课程则侧重于课程的实施,强调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建立学科培育基地。为顺利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尤其是在选修课程开发方面取得预期成效,普通高中各学科开展学科基地建设活动。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学科基地培育学校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一,促进了各基地培育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形成了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建设方案。第二,开发、开设了一定数量、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学科选修课程。第三,在省级培训中多次介绍了各基地学校的想法和经验,使其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第四,影响了所在学校其他学科的课程建设,并且影响了所在地区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建设。与比同时,还加快了所在学校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基地学校普遍开展了思想政治学科专用教室建设。

3.教研活动。从2013年开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研活动把侧重点转向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上,通过一系列活动配合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尤其是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方面有较深入的改革。

(1)课堂教学评比。《深化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的第一次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比,就是紧紧围绕选修课程开发、开设展开的。本次评比活动所确定的主题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变革”——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评比活动采取“录像课十录像课展示与自述”的封闭式方式。录像课的课题为知识拓展类课程——“我国的农业”,参评教师可在这一主题范围内选择、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所选内容自主确定上课的具体课题、自编教材、自主进行教学设计、自己实施并完成课堂教学和录像。面试的内容和环节包括参赛选手结合录像课展示进行自述、评委提问、对话交流等。本次活动录像与面试相结合、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相结合、评比与研究相结合取得了多方面成果:首先,展示了一线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创造力。其次,推动了课程开发方面的思考和讨论。再次,一些地方和学校直接开发出了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最后,锻炼了参赛教师从开发课程、课程实施到反思教学的全方位能力。

(2)学科调研指导。《深化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后,思想政治学科参加或组织了多种类型和形式的调研,包括参加由教育厅组织的对各市进行的深化课程改革综合调研,参加由几个学科联合举行的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专题调研,由本学科组织的思想政治选修课程开发开设情况调研,还有对省思想政治学科基地培育学校的调研,更多的则是结合日常教研活动进行的微调研。通过各种调研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发现典型和问题,对成功经验和典型通过一定途径予以推广,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研讨寻找对策予以解决,对存在的困难通则过一定途径反映给相关部门。

3.评价考试。深化课程改革如果没有评价考试的配合,其实施和推进将会举步维艰。

(1)明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与考试评价的关系。为了便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师更好地安排和把握教学的进度、难度和要求,通过培训和途径让教师们明确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相关考试的关系。

①必修、选修课程与相关考试的关系:

(2)学业水平考试。与《深化课程改革方案》相配套,同时发布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其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范围为必修课程中的基本要求和不作拓展两个部分,卷面总分为100分,基本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考试时间为80分钟;学生最多可以参加2次考试,以最好成绩记人档案,允许学生再参加一次未及格学科的考试,作为学业水平考试补考。

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方法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and overall reconstruction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Obviously, contemporary reformers have continuously done their best to innovate curriculum, but not all curriculum reforms have been successful and obtained the satisfying results. On the contrary,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reforms have few successful cases and valuable experiences, but more failures. One of main reasons for these problems is lack of reflections on methods of reforms.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in the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reform lies in reconsidering and correcting methods of reforms which followed sudden, outside forces and revolutionary ways. Keywords: curriculum, method, reform

课程具有明显的功能性起源与发展性特征。对课程赋予任何固定不变的定位、解释与追求都是僵化的、不具备辩护性的。因而,课程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改革是使学校课程不断丰富、完善、合理、适切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当代众多课程改革中,几乎没有堪称成功典范的案例,值得借鉴的经验也不多,相反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改革方法的偏失。不从方法层面检视课程改革的弊端与误区,就难以诊断出课程改革运动失败的症结所在;不解决方法问题,课程改革就会因旧有的思维方式制约而难以摆脱困境。无疑,改革方法的局限与错位,是造成新课程改革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当代各国的课程改革运动,在方法层面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与弊端。

一、突变式:课程改革的逻辑扭曲

当代课程改革常常与运动联系在一起,“课程改革运动”成为标志性表述,以至于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似乎没有运动就没有课程改革。而通过运动方式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显现出鲜明的突变性品质,即课程改革通常采取“休克式”疗法与手段:即刻终止旧课程范式,启用全新课程方案,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强制实施与完成。“突变式”改革是当代课程改革的基本路径与方法之一。在当代世界各国,任何一次重大课程改革运动的进行无不是通过突变的形式展开的。任何一次课程改革运动的失败也无不是突变性品质所造成的课程改革的逻辑性扭曲使然。

“突变式”改革将课程改革定位为一种在短期内即可完成的、对具体“事件”的改革,严重缺乏把课程改革作为一个过程加以理解与实施的意识、思维及方法。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各地的学校经常被改革所包围,尤其是课程改革运动更是风起云涌、此起彼伏,课程领域始终处于改革状态。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改革的结果微不足道,仅有一些孤立的成功例子。”[1]无疑,课程改革陷入了困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改革者对课程改革性质的理解与定位背离了课程改革的逻辑,具体表现为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认识不深、估计不足、理解不透,对影响和制约课程改革的因素分析不全,使课程改革大多表现为即时性的、具体性的改革项目。课程改革的措施与效果仅仅停留于2024课程的表面化、操作性、局部性指标的变革。这种“突变式”改革使学校课程被大量形式上的、片面化的改革“事件”所困扰。这是当代课程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此,麦克尔·富兰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已经从过去的10年中获得了这样的教训,即教育改革过程的复杂程度要远远超出我们所预期的,即使是那些显著的成就也存在基本的缺陷。”[2]因而,当代学校课程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改革,“而是存在着太多互不关联、片段性、不完整且肤浅的项目……那些接受抑或被迫接受每项政策及进行革新的学校,从远处看可能是具有创新性的,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过多的项目’或无意义问题的严重现象。”[3]

“突变式”课程改革遵循简单性思维,设定确定的、局部的、孤立的改革目标与方案,制定“线性化的”课程改革决策与方法,从而造成课程改革实践中普遍的混乱、躁动局面。“多年来,变革的实施已经形成一种格局——引进一种新变革方案,给它一年的实施时间,立即对它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当没有明显绩效时便否定它。”[4]显然,把课程改革简化为一系列指向某一个别层面的改革项目,不仅使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扭曲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与逻辑,更为糟糕的是这种急于求成、朝令夕改的改革方式,造成了异常尖锐与棘手的脱离实际的问题与倾向。具体地说,“突变式”课程改革常常不顾现实基础、条件与背景,急于求成,采取一步到位的问题解决方案与办法,期待着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如不管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条件是否具备,匆忙进入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快速转变教学模式、更换教材、转换角色,并期待着立竿见影的改革效果。

显然,频繁的、琐碎的“突变式”改革,虽使学校课程不断地改头换面,但改革的结果却令人困惑与沮丧。无疑,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材更换问题及教学方式与手段的改变问题。作为带有全局性、整体性品质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课程改革涉及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以及课程教材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评价制度等各个方面的转变与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将课程改革简单化、形式化的做法与行为,都将使课程改革适得其反,并导致失败。

二、外推型:课程改革专业品质的缺乏

课程改革启动与推进的措施、手段及方式决定改革的速度、难度与效果。当代课程改革常常由政府启动与推进,“政府改革”成为改革的常态形式,以至于任何改革的进行不仅完全依靠政府的支持与力量,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政治行为品质与立场,从而使课程改革严重缺乏专业品质。

无疑,任何改革的启动与推进都要借助一定的措施与手段,但政府的强制执行与推进,使改革完全表现为一种“外推型”改革,即借助于外在的政治力量、措施与手段而强行推进的改革。“外推型”课程改革的实施主要依靠外在的、规定性的指令而进行。课程改革方案更多地表现为政府的课程改革政策、法规文件或权威人物2024课程改革问题的说明、解释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技术性实施方案。这种指令化课程改革方案通常设定明确的、一致的2024课程改革问题的标准化指示、程序及方法。如同任何改革如果陷入纯粹的政府行为,就必然会造成改革专业品质与行为的缺乏一样,“外推型”改革不仅使课程改革变成一种简单化的政治任务,而且使学校课程变成了政治、经济及社会问题的“晴雨表”。如在战后美国,无论是来自越南战争遗患,水门事件、黑人骚乱的挫折和困惑,还是源于卫星冲击、外贸逆差、财政赤字的压力,“许多美国人转向教育寻求解决国家危机的渠道。”[5]自50年代末期,美国学校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就已暴露出来,“几乎毫无例外,所有的美国公民对学校教育的质量感到担扰,”[6]并对学校教育提出尖锐批评。批评者认为:“美国教育太迎合年轻人的一时兴致和眼前利益了,陷入肤浅的甚至轻浮的‘生活适应’计划。”[7]于是有人主张“进步主义的、学生中心的教育已经失败,国家需要的是回归到更为正规的、教师主导的、‘无废话’型学校教育。”[8]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居于领先地位,重振昔日雄风,英国于1988年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走向国家干预的课程改革运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明确提出:“帮助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使每个儿童获得最好成绩上”[9]是建立“国家课程”的重要动因之一。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87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今日教育落后,明天民族就要落后,为了战胜竞争对手,英国需要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有创造精神的青年。出于外在的政治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英美两国都强行推进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为主旋律的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改变“大杂烩式”的、“自助餐式”的课程传统,并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英美两国再居世界领先地位的重要途径。显然,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路线,缺乏教育品质与举措、缺乏专业化内涵与机制等,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缺乏对课程问题的理性与自主性思考,缺乏2024课程内在价值与真谛的主张与解释,造成课程改革缺乏有效性、针对性、可行性。

专业品质与标准、措施的缺乏,必然使课程改革更多地关注推进速度与普及程度等可测的、外显的任务与目标,从而造成课程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与形式主义的问题与倾向。迫于行政命令的压力,学校将改革当作一种政治任务,快速推进,大搞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将是否接受、认同、执行课程改革当作一种政治原则、立场与态度,极力渲染改革氛围、包装改革成果、夸大改革成就,造成课程改革中的种种虚假现象、应付现象与冒进现象。

改革意味着重新选择。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地解决“改什么”当问题,还要恰的地解决“谁来改”的问题。“谁来改”的问题,对于能否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课程改革队伍以及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外推型”改革不仅使课程改革的依据、逻辑、标准、内容等普遍呈现出“非专业化”品质,而且因教师的边缘化境遇使改革呈现出“非主体化”的特点。

三、革命化:课程改革的路线偏失

当代课程改革普遍遵循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坚持“革命化”的改革路线,以至于“革命”成为课程改革的内涵、标准、逻辑与原则。“革命化”改革无一不是通过“外科手术式”的办法与手段所进行的改革。在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告别式”的改革方式,全面否定传统课程,并旗帜鲜明地走向旧课程的反面,建构一种全新的课程范式。这种“打倒一个,另立一个”的极端认识与行动,成为课程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首先,“革命化”改革坚持单向度的理论基础与改革立场。理论基础是课程改革的逻辑前提。当代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运动无不以某种课程理论流派为支撑,确定改革指导思想、价值取向以及制定改革方案等。然而,各种课程理论流派并非起源于教育学理论,而是来源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这些理论流派立足于不同的学科、从不同角度诠释课程,并就课程的价值、功能、内容、模式、方法等问题彼此进行激烈的攻击和斗争,使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呈现出“茧式多元化”与循环否定的混乱状态。显然,这些囿于单一学科视界与单一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将课程这一复杂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彼此对立起来,并从中选择其一确定为本质性存在,甚至为了抨击、驳倒对方,不惜以牺牲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培养目标的多元性为代价,窄化课程价值,这不仅造成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因以偏纠偏、矫枉过正而呈现出对抗性特征,而且造成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单向度立场。

基于单向度的标准与立场,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对课程本质的定位、对课程制约因素的分析,还是课程指导思想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模式的建构等,改革者无不围绕社会与个体、科学与人文、知识与经验等单一维度定义课程,为课程“立法”,如将课程内容化约为客观知识或主观经验、自主活动等;将课程的来源化约为社会或学生、知识等;将课程的价值化约为伦理的或学术的、个性的等;将课程的功能化约为生活准备、心智训练或自我实现等。无疑,单向度的改革立场“撇开总体的联系来考察事物和过程,因而它就以这些障碍堵塞了自己从了解部分到了解整体,到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10]造成了课程改革中包括概念、价值、目标、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定位的逻辑性悖论。

其次,“革命化”改革造成课程改革实践的钟摆现象与无效状况。单向度的标准与立场给当代学校课程改革带来“灾难性”后果,课程发展动荡不安,课程面目变化无常。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改革者总是立足于单向度的课程信条,全面否定旧课程范式,凡是旧课程所倡导的则坚决反对,凡是旧课程所坚持的则坚决批判,凡是旧课程所采用的则坚决抛弃。课程知识选择的逻辑起点总是动摇于社会、学科和儿童之间,顾此失彼,使课程总是满足了一种因素的要求却忽视了其它因素的依据。于是,每一次课程改革运动都基本上是以否定以往的课程设置为开端,又以失败而结束,被下一次课程改革运动而否定。如战后美国为了解决教育质量低下的问题,对课程进行了异常频繁的“钟摆”式改革,不仅造成学校课程的混乱局面,以及教育质量每况愈下、危机越发严重的状况,而且教师、学生对这种在极端之间摆动的课程也无所适从。教师们很快就发现这样一种循环规律,并得出结论:“不要在改革上浪费时间,它很快会消失的。”[11]

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中,也显露出因单向度信条所导致的极端的做法与行动。如过分强调与夸大课程的经验、活动、体验取向,否定或弱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递与培养,从而造成课程资源的泛化倾向;过分强调与夸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交往互动、对话协商、探究建构,否定或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与基本秩序,从而造成课堂边界模糊化倾向;过分强调与夸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参与者与促进者角色,否定或弱化教师的管理者、知识传授者的作用与角色,从而造成师生角色错位倾向。S·拉塞克、C·维迪努曾指出:“教育问题是如此复杂,以至它容不得半点简单化和僵化……内容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能否把一些看起来相对立的品质辩证地结合起来。”[12]无疑,“革命化”改革的极端做法与行动,造成了课程改革中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是学校课程屡改屡败的始作俑者。

巴甫洛夫曾指出:“科学随着方法学上获得成就而不断跃进。方法学每前进一步,我们便仿佛上升了一级阶梯,于是,我们就展开更广阔的眼界,看见从未见过的事物。”,’习在当代课程改革过程中,无论是多元对峙的课程理论所导致的课程领域的混乱现状,还是课程改革的“钟摆”波动与改革无效的困境,究其实质根源还在于课程研制指导思想、模式及方法的偏执导向。显然,制约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不只是“改不改”的认识与态度问题,还包括“怎样改”的方法与路径问题。在当代各国的课程改革中,普遍缺乏的恰恰是对“怎样改”的方法与路径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因而,反思与纠正课程改革过程不当的方法与路径,是当前课程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参考文献

[1][2][3]麦克尔·富兰.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18,20.

[4]吉纳且霍尔,雪莱朋.霍德.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N).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8.

[5][8]Vincent R.Rogers.Cumnt Thought On Curriculum[A1.Alex Molnarced.,ASCD Yearbook[C].1985.103.

[6]Allan Feldmsn.Reseanh in Science Education in the USA[J].Curriculum Studie8 1993,(3):281.

[7]马骥雄.战后美国教育研究[M]庸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17.

[9]HMSO.Education Reform Act 1988[Z1.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68.

[11]吉纳.E.霍尔,雪莱.M.霍德.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8.

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物加工;学分制;培养方案;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09003

收稿日期:20100726

作者简介:张东晨(1965-),男,安徽合肥人,博士,教授,从事矿物加工与研究。

Discussion on the features of academic credit

system of mineral processing engineering major

――taking the exampl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 Dong-chen

(Schoo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raduate cultivation pattern in the domestic main mineral processing majo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tures of cultivation pattern in the mineral academic credit system of processing engineering major in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posing that the key of talent cultivation is to value the intersectiveness of subjects, the offering of applicative courses,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practical training.

Key words: mineral processing; academic credit system; cultivation pattern; features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内许多高校纷纷实行向完全学分制的转变[1-6]。安徽理工大学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采用学分制,并为此出台了许多改革措施,制订了《安徽理工大学学分制实施方案(试行)》校政[2009]7号、《安徽理工大学2009级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校教务[2009]3号等文件,各专业按照文件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培养方案的制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明确培养目标和总体思路前提下,通过进行大量调研和学习讨论,逐渐形成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新培养方案,随着对新方案的实践和逐渐完善,将会大大增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本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

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学分制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

据查,如表1所示。可看出近年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系统内就业,且就职于生产企业的学生比例占到70%以上,其中大部分都工作在生产一线。目前,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总体就业率达90.54%。人才市场对矿物加工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较高,用人单位对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基础扎实,能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国家经济政策决定了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继续得到加强,矿物加工技术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根据对矿物加工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此专业毕业生属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量还在不断加大。反馈信息表明,用人单位急需懂技术、知识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矿物加工工程本科的专业培养应主要着眼于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中对矿物加工专业的要求,针对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特点,制订学分制专业培养方案时应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以掌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强化工程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专业培养模式制定培养方案。总体思路是:课程体系设置平台化,基础与专业课程模块化,课程内容特色突出,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以促进矿物加工学科发展为目的,以增强学生就业为导向,结合专业要求,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矿物加工高级专门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国内高校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比较

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考察了国内2024高校同类专业的培养方案,对中南大学、东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及黑龙江科技学院等院校的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调查和比较。调研表明,国内高校同类专业培养方案有以下特点:

1.根据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及其专业培养要求,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进行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

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内容的综合改革、教学手段现代化和强化实践教学四个部分。以当前矿产行业发展形势为基准,调整和重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尤其是改变专业教材思想滞后、教学内容偏窄过深、部分内容陈旧落后的现状,科学协调先修、后修课程以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提出整体优化的改革思路。

2.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学改革首先从培养方案的改革着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掌握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强化工程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实现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原则制定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

由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势在必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可通过课程设置板块化和课程内容综合化来实现。主要特点是:课程设置板块化,专业课程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培养计划中安排研究探索性强的专题实验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工程{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专业课的认识。同时,按照“突出工程训练,体现培养特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参加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前期研究工作和工程实践训练。使学生受到了更为系统的工程训练。

4.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除利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外,还加强专业机房建设,为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

三、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的主要特色

在对国内主要矿物加工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基础上,制订了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本科专业学分制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符合学校整体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基础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为目标,突出本专业的培养优势和特色。

(一) 注重学科交叉与应用性专业选修课程开设

新方案以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淡化专业和重视专业特色为原则,以专业学科大类构建为基础,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进行了整体优化,在课程设置上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针对性,体现共性与个性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扩大了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在新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涉及范围广泛,特别注重学科交叉性、前沿性与应用性等课程的开设,例如:矿业生物技术、组态软件在计算机控制中的应用、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矿山资源综合利用、选矿CAD等等。其总数量接近学校规定学分上限的2倍,充分满足学生对专业课程选择的需要,为毕业生开阔视野和在更广范围内就业与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主干课程的改革是构筑学科课程新体系的突破口。确定“学时要少、内容要新、水平要高、效果要好”的课程改革总体目标。在课程内容的优化中,注重知识的选择,不能只做简单的增删,而是加强重点,提炼核心,同时妥善处理传统内容和现代内容的关系,做到传统专业课程内容和现代课程内容和谐统一。

(二)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效果

随着煤炭洗选加工生产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的发展,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和课时的有限是一对十分尖锐的矛盾,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量是根本出路。在教学手段改革中,本课程改变了以前传统教学手段,采用板书教学与CAI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既考虑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又考虑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结合典型案例和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选煤工艺、跳汰粗选重介2024选煤工艺适应性技术、煤泥水深度净化及工艺优化、表面微生物处理泡沫浮选技术、浅槽重介分选机技术、选煤厂产品性能优化、螺旋分选机分选细煤泥工艺、动力煤全粒级分选优化等新技术和新工艺。通过典型案例和科研成果的讲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达到不断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科研能力培养

新方案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实际工程能力培养。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创新大赛等课外教育环节纳入新方案中。尤其注重科研学分的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特色。例如:在实践教学中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研究项目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科研与创新意识;在课程实践模块中增设了矿物加工自动控制专题等,突出实际工程能力培养;同时,把毕业设计的选题与指导教师从事的科研课题紧密联系等等。

本科生具有相当程度的科研创新潜力,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实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7-8]。国内外许多高校的学生都认为,参加科学研究的经历是大学本科教育中最难忘、最重要、最有价值的经历之一。创新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是形成宽松、自由、浓郁的科学氛围。而营造科学氛围的最直接措施便是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创新热情,这样能使他们在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完成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同时,科技实践属于集体活动,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通过互相启发和共同讨论更有利于产生创新成果。

本科学分制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培养体系改革,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丰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充分反映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实际要求,将科研创新意识和应用实践教学渗透和贯穿到专业教育之中,使知识教育、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结合起来。相信随着新的学分制培养方案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一定会更有利于新时期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岳,旋天颖. 对本科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4(2):33-34.

[2] 阴医文.高校本科学分制改革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3):64-69.

[3] 张薇薇.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分制运行模式分析及发展前景探讨[J]. 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6):212-213.

[4] 李训贵,邵国良,刘楚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名牌大学的经验对我校的启示[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11):1-5.

[5] 朱庆之. 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及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2(5):16-18.

[6] 刘楚佳.适应时展 深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导刊 , 2003(2):27-29.

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改革开放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形成预期思想观念的教学实践活动,有时也泛指包括与之直接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领导体制、教学对象等种种因素的总和。改革开放理论,是一门社会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讲,是指那些直接指导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理论;从广义上讲,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全部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改革开放理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在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改革开放理论的传播、实践、发展和成果展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这种平台作用,通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方案的四次大调整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来。

一、为配合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兴起制定实施“78方案”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在准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期间,制定了《2024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意见》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教材与教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体制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意见》实质上就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78方案”。《意见》一方面借鉴了1961年4月教育部制定的《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即通常所说的“61方案”)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体现了改革开放萌芽与初始阶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时代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贯彻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各高校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积极落实“78方案”,先后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程,教育部及时组织2024专家编写了这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这四门课程,就是后来所说的“旧四门”。当时之所以开设“旧四门”,主要是因为“”期间“搞乱了路线是非、理论是非和思想是非”,需要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把过去“颠倒的是非统统纠正过来”[1](P70),以展现和推进正在发生积极变革的中国社会。

二、为适应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制定实施“85方案”

“78方案”实施以后,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1985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了《2024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通知》指出:“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到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2](P106)《通知》对大、中、小学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进行了总体改革与规划,将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设置由过去的“旧四门”调整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这就是“85方案”。“85方案”“新四门”课程的设置,突出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理念。

在“78方案”和“85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实际,高校逐步开始开设思想品德课。1982年以前,绝大部分高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只开设“一课”,即“马列主义理论课”。随着“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完整课程体系的逐步推广,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两课”架构最终形成。“思想品德课”始于80年代初期部分高校开设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讲座,1982年10月教育部下发《2024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后转为必修课。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理论及其实践的需要,“法律基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在完善思想品德课体系的过程中先后增设。1986年7月,、国家教委联合发出《2024对高等学校学生深入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通知》,各高校开始对学生进行不定期的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教育、引导。1986年9月,国家教委下发了《2024在高等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的通知》,全国高校开始讲授法律基础知识。1987年10月,国家教委《2024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该《意见》对思想教育课的课程设置做出明确规定,即设置“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五门课程,其中前两门为必修课,后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1993年7月,国家教委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中,将“大学生思想修养”与“人生哲理”两门选开课,调整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一门必修课。

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及其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反映了这一阶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适应了在大学生中实施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为体现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制定实施“98方案”

全国高校在实施“85方案”的同时,围绕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党的理论发展状况,就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进行了深入地探索。1991年8月,国家教委在下发的《2024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继续积极进行以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关键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要把理论教育同国内外现实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各门课程都应从不同的理论侧面和不同的逻辑体系,去阐明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可动摇的历史逻辑和政治结论,去回答学生所存在的带倾向性的深层思想认识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精神,要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理论观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其他一切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划清界限”。[3](P139)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并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鉴于党在改革开放时期理论建设的重大发展,在1993年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强调指出,“两课”的各门课程都要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深入研究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中心内容。此后,各高校的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始转向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开展受到2024各方的高度关注。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并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起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了高校“两课”课程设置问题,确定普通高校“两课”调整改革后开设包括“邓小平理论概论”在内的八门课程。同月,、教育部联合下发了《2024普通高等学校开设课的通知》。6月,、教育部联合发出《2024印发的通知》。该《意见》即为“98方案”。“98方案”指出:“当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解决好邓小平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主要任务。”“‘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比较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全面地反映中国实际和时展。”[4]P182-183“98方案”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五门,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只在本科院校开设;思想品德课为两门,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另外规定,“职业道德”课除师范、医学等一些特殊专业要作为专业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外,其它专业可作为选修课或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安排教学。自1998年秋季开学以后,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开始全面实施“98方案”。“98方案”的突出特点,是增设党的重要改革开放理论体系之一――邓小平理论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

四、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制定实施“05方案”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和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这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党的改革开放新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过长期思考,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2001年7月,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正确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2004年又写进了国家宪法。

为了学习、领会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1年7月,教育部下发了《2024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提出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两课”教育教学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03年2月,教育部发出《2024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提出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实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观点与“两课”各门课程的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进来。

为突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的重大发展,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20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结合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精心组织编写全面反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以及其他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的教材。[5](P177-191)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的精神,2005年2月,、教育部发出《20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开始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政治理论课的统一概念,并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3月,和教育部又联合下发了2024该意见的实施方案,即“05方案”。“05方案”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必修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和“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只在本科学生中开设。另外,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对本科学生还应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等选修课。“05方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更加2024、更加实际,并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202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2024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2024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强调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了对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特别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材重点增加了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时至2009年,“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调整更名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05方案”的制定、实施与完善,更加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在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教师和学生)直接推动改革开放理论丰富和发展

值得强调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这一教学实践活动,在其自身的运行过程中,通过高校教师及学生的科研与理论创新,也在直接促进改革开放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例如,本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曾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些理论热点问题进行过积极的探索。

在国家统一理论方面,本人1995年撰文提出,在坚持“一国两制”方案核心的条件下,其具体内容应有所丰富和发展。可以考虑采用两岸共同认可的国家名称,作为促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一种重要形式。[6](P208)后来,党的对台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调整。从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到表述为“两岸一中”,即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

在党的建设理论方面,针对很多人为了强化党内监督机制,提出实行党委纪委“平行体制”或纪委绝对“垂直体制”的构想,阐明若从我们党的实际情况出发上述两种体制都是不可行的。因为设置与党委地位完全平行的纪委,或者纪委系统实行由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绝对垂直领导,这样虽然会提高纪委的权威,加强党内监督制约的力度,增进纪律检查工作的活力;但因为由众多代表组成的党的代表大会并非常设机构,由它产生的两个平等机关同时并存或者各自分别自成体系,结果必然会加大党内摩擦,影响党的集中统一,出现“党委系”与“纪委系”各自为政的现象,甚至会最终导致党的分裂。由此可见,“平行论”和“垂直论”并不可取,也不存在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因为我们完善纪检监督体制的目的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党的领导。[7](P36-38)

在知识分子理论方面,提出“知识分子不只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8]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多元化”的观点。本人在文章中指出,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具有较多知识”的社会成员,其他因素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为知识分子;但是,知识分子的分类及其阶级属性,则往往与知识分子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及其对社会的态度直接相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具有二重性,即进步性和阶段性。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阶级属性,主要应该从与职业密切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角度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知识分子不再是青一色公有制(“全民”或“集体”)经济关系下的职工,而是分属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下的“知识人”。随着中国知识分子阶层自身职业分布结构的重大变化,其阶级属性也相应地呈现为多元化。在当代中国社会,没有知识分子的阶级、阶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各个阶级、阶层均拥有自己的知识分子。[9](P14-16)

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改革开放理论”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推进改革开放理论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作用可用如下图示表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重要平台作用的体现

为配合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兴起,制定实施“78方案”

为适应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需要,制定实施“85方案”

为体现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成果,制定实施“98方案”

为反映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制定实施“05方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2024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中共中央.2024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国家教委.2024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教育部.2024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A].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6]刘畅然.第二次国共合作回顾与祖国和平统一展望[A].李秉刚,戴茂林.抗日战争与民族振兴[C].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

[7]刘畅然.现行纪检监察体制的局限性与应该采取的对策[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一体化课程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建设规范

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能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7年2号文件明确地指出了“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1]。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在本科教育中与数学、外语一样,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同时还有实用性、不可替代性,是大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2009年6月,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省内高校开展了“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旨在集中全省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流师资,在较短的时间内,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完成优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最终实现优秀教学资源、教学思想的共享,从整体上提高我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

1项目建设背景

2007年1月至5月期间,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省内高校的在校学生、一线教师、毕业生及企业进行了“广东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调查”,从不同的侧面为广东省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在此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确立了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为“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2]

为适应新时期对高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结合广东省用人单位的应用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2007年9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决定以华南师范大学为试点,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上进行全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尝试。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实用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主动应用计算机技术及工具辅助学习,提高专业学习的效率。[3]

华南师范大学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根据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2024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精神,制定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并通过对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方法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4],验证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方向的正确性与方法的可行性。

2项目建设意义与指导思想

项目以《教育部、财政部2024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2024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2024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教育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指委2024《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以“面向社会,针对岗位,强化能力,促进发展”为宗旨,围绕教学改革和资源建设的核心,以项目形式培养、打造出优秀的教改团队,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项目旨在使广东省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能借助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在现代“计网信”(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紧紧围绕实现“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学以致用,强化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思想,在网络学习资源、学与教案例(模式)、练习与试题库、实验指导、电子教案和立体教材等方面,组织高校优秀教学团队积极参与,逐步建立以智能化学习系统为平台、以广东省大学计算机课程资源库为基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灵活、教学内容实用、易于实施、实用性强的课程包,以满足多类别、多层次高校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3项目建设内容

3.1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出不断加速。为了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实际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必须以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在校期间使学生较好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上能迅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岗位实际问题[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课程体系也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而动态地调整。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教育部《2024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根据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需求调研结果,经反复研讨论证,于2006年形成了适合广东省高校实际情况的“三层次”课程体系教学建议(如表1 所示)。课程教学按不同应用划分层次,每个层次由若干门面向全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组成,每个层次都有其基础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课程体系。

3.2围绕“三层次”课程体系开展的教学改革

在面向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三层次”课程体系结构的框架下,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需要组织全省高校研制开发若干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用软件和社会通用工具、学科专业工具软件立体化教学资源,针对各高校专业特点共同完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资源库,使各高校能依托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展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项目在2009―2011年间的主要建设内容为:

1) 组织各类型高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构建面向适应多专业、多学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共享教学资源。

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的指导下,利用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试验中所建成的系列教学资源与学习平台,组织有条件的高校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

各学校借鉴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成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利用广东省高校教学共享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学习光盘、学习平台、在线学习资源、考试评测系统等),开展以“集中辅助导学讲授+学生自主上机验证”的教学模式的试验,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原则,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教育,逐步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终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依托立体化教材的自主学习。同时,各项目组根据学校学科特点设计满足本校专业的学习案例,最后2024成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层次)共享教学资源库。

2) 组织优秀的教学团队开发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逐步建立省级计算机工具课程共享“超市”。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工具性、时代性等特点。组织省内有实力的教学团队以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若干门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指南(要求)与技能认证标准;并充分体现灵活性、开放性、动态性、立体化的特征,按照《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范》要求,集中各所各校不同学科背景的优势共同开发实用性强、能有效针对专业能力培养的 “文字教材―学习辅助光盘―在线学习资源―技能实训”四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并通过逐年建设,形成资源丰富、多层次、多类型、多维度的计算机工具课程教学资源“超市”库,适应广东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应用需求。

3) 组织省内实验/实训条件良好的高校探索“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层次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层次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创新研究能力,探索以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展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种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计算机语言及系统应用教育”层次教学在下列几方面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探索,最终形成若干教改示范案例。

(1) 项目驱动式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资源建设与创新教学模式;

(2) 创新性的实验教学与实验设计、仿真实验系统、动漫技术教学与设计;

(3) 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需求分析与设计。

教改示范案例以教学单元/主题为核心,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形成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教改案例,强调教育技术提高课程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以点带面,推动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4) 组织开发集计算机技能测试、学习资源个性化推送等功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多元自主学习系统;组织省内学校开展基于学分制与第三方认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检测模式探索。

为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统一考试认证等需要,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将组织开发“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网站”,让省内高校能免费使用该学习网站及网站中的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建立学习、评价与跟踪管理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并与课程包捆绑一起。各高校选择下载所需的课程包后,便可以立即使用,实现教与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立体教材、教学案例和学习评价等相互配合,提高教与学效果。

随着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的日渐完善,将建立一套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认证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该种新体系下,组织省内学校探索开展基于学分制与第三方认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力检测模式,既可以实现真正的教考分离,又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不间断计算机技能学习,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服务于各专业的应用性人才。

4项目建设规范

为规范所有立项项目最终实现优秀教学资源、教学思想的共享,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指委、教育技术专家和教学管理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制订了指引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广东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规范》,对各种类型立项项目建设什么、如何建设、如何实现共享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4.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类项目规范

各校需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第一层次课程教改的实施试验方案。实施方案覆盖面由项目组根据本校实际确定,可选取若干班级数或大一全体学生,如选取若干班级试验方式的班级数量不少于5个,参与试验的专业不少于3个。

各校可在华南师范大学教学资源包知识点划分的基础上,需根据本校特色、优势专业开发单元学习案例包。案例包需覆盖如表2所示的模块。

4.2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开发类项目规范

本次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最终需要形成纸质教材、在线学习活动指引、重难点学习光盘、实验指导、认证考试标准与试题资源开发等,具体需要建设的内容如表3所示。

4.3“计算机创新能力教育”层次教学模式研究类项目规范

教改示范课程要建立一支教学队伍,由主要负责人、主讲人、其他参与教师组成。项目负责人由专业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副教授、教授担任(高职高专教改课程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案例制作人可以有年青教师担任。通过示范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

项目团队选取1~2个教学单元/主题的内容,在2个学期内完成教改实践,并完成示范教学案例的制作。示范教学案例的基本内容包括5部分: 课程教学

改革方案、教学单元内容与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课堂教学视频。

1)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教改方案要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转变。

2) 教学单元内容与教学设计方案:选取试验的课程单元内容及其教学设计方案。

3) 教学课件与相关资源:选取教改过程中使用的PPT课堂教学课件、网络相关资源、学生作品等。

4) 课堂教学视频:试验教学单元的课堂教学全程视频。

5) 学生创新实验设计:以项目驱动式的学生实践设计案例。

5结语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第一层次教育――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将逐步在各高校淡出,以至最终取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重点在第二层次(即工具软件类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类课程)和第三层次(即计算机创新能力教育)课程,为了给广东省各类型高校、各专业学生提供“因用而教,各取所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广东省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项目将组织省内各高校积极探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思想的共享,不断提高我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2024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教高函[2007]2号,2007.

[2] 刘文平,叶惠文,郑德庆,等. 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水平需求情况调查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08(3):40-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