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XXX市文明办举办的“道德讲堂”观摩活动,观看了介绍大连供电公司长海分公司调度主任刘龙事迹专题片《大爱无言》。在长度共11分34秒的微电影中,讲述了大连供电公司职工刘龙31年照顾孤寡老人王玉英的故事。被称为海岛“活雷锋”的刘龙,不仅自己几十年如一日,还带着妻子和儿子共同精心伺候王玉英老人。随后刘龙现场向大家讲述了他与家人31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王玉英的感人事迹。
1981年,刚刚20岁的刘龙还是长海县大长山岛守某部卫生员,通过老班长张玉军认识了驻地一名叫王玉英的五保户老婆婆。王玉英老人一生没有生育,无儿无女,老伴儿多年前去世,留下她一人孤苦度日。老人的经历令善良的刘龙心酸,之后刘龙便经常为老人送药上门,为老人挑水、买煤、劈柴、扫院子、侍弄菜地,包揽了家中所有繁重的活儿。一晃三年过去了,1985年刘龙要复员回抚顺老家了,通过三年多的相处,刘龙和老婆婆建立起了真挚的感情,老婆婆平时有啥好东西都要等刘龙来吃,一听说刘龙要走泪水不住地流,刘龙也已经把老婆婆当作自己的亲人,放心不下让老婆婆一个人生活。就这样,刘龙最终放弃了家人为他找好的工作,带着对父母的愧疚,毅然留在当时条件很差的海岛,陪伴老人安度晚年。不久,刘龙义务照顾孤寡老人的事迹打动了海岛姑娘王丽君的心。他们结婚后,王丽君不仅不嫌弃刘龙有“姥姥”这个负担,还和刘龙一起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30多年来,他用无私的爱为王玉英老人送去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和关怀,帮助王玉英老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刘龙的事迹在社会广为传播,被百姓誉为海岛“活雷锋”,被授予央视“2012温暖中国”年度人物、大连好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获得了种种荣誉后,刘龙仍然和以前一样,依然兢兢业业地在安全供电的第一线认真工作、用心照顾姥姥。对自己成为“名人”,刘龙还显得挺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没干什么,都答应照顾老人了,难道让我半道儿撇下老太太不管吗?”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一件件小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刘龙的事迹虽不是轰轰烈烈,但点点滴滴的付出告诉我们,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总有一种温暖能感动人心,这是温暖中国的正能量。正如刘龙所说:“社会需要爱心,爱心的凝聚可以成为道德的力量”。
爱无大小,小善也是大爱,在我们身边总有人能把爱不断地施于受助者。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这样平而不凡的人和事。
近日以我局团员青年为主体的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奔赴西岗区北京街道九三社区,亮身份,听民声,结对子,送服务,话合作。双方举办了庄重而热烈的志愿服务结对签约仪式。按照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敬老爱幼、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化体育、网络文明传播、普及环保知识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充实“星期六志愿服务日”内容,共同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化、常态化开展。
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风儿在怒吼,雨儿在哭泣。连风雨都被红军长征的故事感动。长征,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靠自己的双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艰难行程。这是人类史上的奇迹。下面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回忆长征事迹心得体会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回忆长征事迹心得体会一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着的一条被截去一段的老式牛皮皮带非常引人注目,皮带的背面奇特地烙有“长征记”3个字。这条皮带的主人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红军战士———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战士周国才。但就是这样一条皮带,真实见证了长征那段艰辛而充满希望的岁月。
野菜、草根毕竟不顶饿,实在饿得不行时,有的红军战士便想到了吃牛皮腰带,他们便将制草鞋底用的牛皮或者身上的皮带切成细条嚼进肚子,来充饥救命。红军吃牛皮主要有四种方法。
一是煮着吃。先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然后煮到最表面一层软了,小心刮去,里面就是可以吃的牛皮。
二是烤着吃。红军战士回忆说:“烤到有些变色、变软,就能吃了,可不能烤久,不然烤焦就浪费了。”
三是先煮再烤。先把牛皮剪碎,放在开水里煮,然后,再埋在火堆里烤,借着里面没熄掉的火烧熟。红军将士曾回忆说,这是草地上最抗饥的东西。
四是先烤再煮。“先用火烤热,烤完把黑灰刮掉再放到锅里煮,等煮软了切成丝,和野菜粥搅在一起。其实呀,大锅里才飘着几根牛皮丝,看得见,捞不着……他们还据此创作了一首《牛皮腰带歌》:
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地荒原好干粮。
开水煮来别有味,野火烧熟分外香。
一段用来煮野菜,一段用来熬鲜汤。
有汤有菜花样多,留下一段战友尝。
很多红军将士直到老年,仍然还会唱这首2024牛皮鞋底的“美味佳肴”歌。
红军战士周国才当时只有14岁,他所在的班原有14名战士,到达草地时就只剩下7个人了。进入草地不久,他们班的干粮就吃完了,只能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到后来连野菜也找不着了,他们只好开始吃枪带和鞋上的皮子。可这些东西也没坚持多久就被吃光了,于是大家解下自己的皮带煮着吃。
6位战士的皮带吃完后,大家对周国才说:“该吃你的了。”战友们都知道,周国才的这条皮带是缴获的战利品。周国才实在舍不得吃掉自己的心爱之物,可为了抵抗饥饿,挽救全班战友的生命,他只得将自己的皮带贡献了出来。看着心爱的皮带被细细地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周国才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当皮带第一个眼儿前面那一截被吃完后,他实在忍不住了,哭着恳求战友说:“我不吃了,同志们,我们把它留着作个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这吃剩的半截皮带保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长征途中,周国才的6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随红四方面军胜利到达了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3个字,并用红绸子包裹起来。1975年,周国才将这珍藏了几十年的半截皮带捐赠给国家,后由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回忆长征事迹心得体会二
大家都知道1934年,中国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我国自古以来都有36计,今天我们就来说其中一计草帽计.
那天,正式炎夏,共产党所有指挥官头每人头戴一顶草帽,红军侦察员从后赶来报:后面一对白军跟来了。贺龙同志点了点头。只是命令大家继续向前走。
红军走到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同志观察了地形,命令大家扔掉草帽。顿时军队议论纷纷,但是还是扔掉草帽,一切听从命令。一刹那,满地都是红军的草帽。然后贺龙命令大家迅速转移。
由 带领的反动军赶了上来,白军都没有草帽,早热得的眼冒金花,看见满地的红军扔的草帽,顿时感觉喜从天降,一窝蜂地去抢草帽,匪官也不阻挡,想是红军狼狈而逃。
这时,天空传来一阵飞机声,白军毫不介意。因为他们知道飞机是来配合他们追赶红军的。可敌机可不这样想,他们这几天连红军影子都没看见,没少挨长官骂。这一回,他们看见地上的军队都戴着有红五心的草帽,顿时喜出望外。对这团白军狂轰烂炸,机枪横扫。打的白军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
红军听到这一消息,人人拍手称快,个个称赞贺龙同志神机妙算。
回忆长征事迹心得体会三
风儿在怒吼,雨儿在哭泣。连风雨都被红军长征的故事感动。长征,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靠自己的双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艰难行程。这是人类史上的奇迹。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段艰苦的岁月吧!
看,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汹涌无情!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害怕、退缩,鲜血染红了一根根乌黑、冰冷的铁链,他们仍是前进、前进……终于他们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听,在无边的草地上,老班长用和蔼的声音叫小同志把鱼汤喝下。他们的粮食已经断了好几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尽!饥饿,像一只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长用一根生了锈的鱼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两条小鱼,用它煮成鱼汤给小战士喝,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战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时,他却永远倒下了!
……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渐模糊。每当想起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世人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长征的事情。有时学习就像长征,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我们,使我们进步。为奥运备战的运动员们就像在长征,面对着 “敌人”,他们总是很冷静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实力,获得辉煌的成就。生活也像长征,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一次次的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让我们永远铭记红军长征的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建功立业!让长征永远在我们心中。
回忆长征事迹心得体会四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
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 6月11日晚,信阳市董家河镇绿之风小学刚刚放学,李芳随队护送学生。突然一辆三轮摩托车闯红灯急速驶来,完全没有刹车迹象。“那个车从那边很快地开过来,老师看见学生还没有走完,跑过去将学生推开,叫他们走,老师自己却被撞了。”“有车,快走开!”这是李芳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她就这样永远离开了她牵挂的学生和牵挂她的亲人朋友,走完了自己短促却闪光的一生。
??? 李芳用自己的身体去挡三轮车,被撞倒后头部着地,当场昏迷。当时受伤人员除了李芳老师外还另有4名学生,大家紧急拨打120,将5人送往医院抢救。4名学生伤情较轻,经治疗后已经出院。而李芳老师因伤势过重,尽管全体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还是未能挽救她的生命。
?? 李芳老师在形势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毅然冲上去用身体护住学生。这种生死抉择的背后,我们看到了李芳老师对“师德”的生动注解。李芳老师是千千万万个教师的杰出代表,她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教师的职责和荣光。我要以实际行动向李芳老师学习,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不仅把教书育人作为第一责任,更要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关爱学生、成就学生、奉献社会,做一名像李芳老师那样的高尚师者!
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王波
近日,我拜读了培训中心陈东老师的劳模事迹材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久久无法平静。正所谓"见君一袭风雪骨,始信人间有谪仙",陈东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什么是创新转型、学习超越的劳模风采,他用27年的坚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伟大的劳模赞歌,铸就着莱钢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陈东老师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在职工培训管理和教学领域依然得心应手。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技不压身,自学了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自学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他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后来当他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莱钢"精益管理"培训项目组组长的时候,之前的技能储备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像我们这些青工,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托辞与理由,我们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零缺陷",自己的专业要强,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一个岗位,你能不能适应?你会不会开展工作?这都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看了刀会祥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后,被他的先进事迹深深的感动了……!
刀会祥同志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用心解读他故事的人,他是如此纯粹,如此的无私,又是如此的坚定和执着。他的事迹,使我在心路历程的跋涉中看到了最美的景色,最精彩的人生。当今时期经济日益发达,生活在其乐融融的和平环境中,远大理想的缺失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思考陷于困惑和出现盲点。我们的职责更多是需要执着地坚守,尽心地履职,需要在普通岗位上,一丝不苟,尽职尽责,需要像刀会祥同志这样平凡地付出,像同志所说的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人民极端热忱”。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的人生中,成就事业,诠释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
刀会祥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大爱、对事业的执着、对名利的淡薄,充分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风貌。他的事迹和优秀品质,细微中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可亲、可敬、可信、可学,是广大党员学习工作生活的光辉旗帜、形象标杆和先进楷模,我们要把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转化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转化为做好本质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