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院;PACS;实现与应用
1 PACS系统简介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简称PACS,是应用于现代化医院的各种数字医疗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化医学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诊断、输出、管理、查询、信息处理的综合应用系统。具体是把不同地点每个成像设备通过数字技术产生的图像,通过计算机网络存储到中央数据管理系统,然后由不同的显示工作站,患者房的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发送。其目标是取代现有的模拟医疗成像系统,高速传输的数字图像存储和管理。PACS是实现医学图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改变着医院影像科室的运作方式,在节省存储空间、胶片、显影剂和套药的同时,实现医院的高效化管理。
2 PACS的建设
2.1系统构成 PACS系统由中心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网络交换系统、预约登记系统、技师操作系统和报告诊断系统构成。中心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系统的所有影像数据;网络交换系统用于传输所有图像数据,实现数据中心与所有终端的数据交换;预约登记系统用于登记患者人检查信息;技师操作系统用于记录技师操作患者人检查项目的完成情况;医生通过报告诊断系统完成阅片诊断工作,可打印诊断报告和胶片。
PACS系统所有设备经过快速以太网接人影像系统,并在中心存储系统中实施基于硬盘阵列柜的直连存储(DAS)和基于IP网络的NAS存储设备(NAS),以及基于光纤通道技术的存储网络系统(SAN)。报告诊断工作站配备专业的双屏影像图形显示器,使影像显示更加清晰、细腻,更有利于医生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高度安全性,建设了异地容灾机房,日常工作时备用服务器实时备份影像数据保持与主机房数据同步,在主机房停机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服务器,备用服务器替代主服务器功能保证PACS系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
2.2 PACS的工作流程 PACS系统下的总体工作流程为:检查申请->执行检查->图像进入主服务器->图像生成科室医生写诊断报告->临床科医生调阅图像和报告。具体流程如
患者患到影像科检查时,将患者人基本信息输入到预约登记系统,进行预约登记操作并扫描申请单到预约登记系统,登记完到各技师操作科室等待技师检查。技师通过技师操作系统登记各个患者人的检查情况,检查完成后,由技师将影像信息发送到PACS存储服务器。然后影像科医生利用RIS系统患者人检查列表信息,通过诊断报告系统调用PACS系统中的影像信息进行阅片、诊断、审核。最后由护士打印诊断报告和胶片完成整个流程。
2.3影像科的工作模式 充分考虑各图像生成科室不同设备、设备所有地点、工作特点、工作习惯,PACS系统的工作流程兼顾原有的工作习惯和全院的图像流程。
2.3.1 PACS系统执行检查并确认 PACS系统自动获取临床医生的检查申请预约信息,对于支持WORKLIST的DICOM设备,系统可将申请单直接送入影像设备,在影像设备中不需要做任何患者人信息输入工作,直接选择患者人进行影像检查,检查后的图像数据自至PACS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中。
2.3.2图像的获取 中心服务器数据存储系统接收支持WORKLIST功能的影像设备的影像,信息匹配后直接送给PACS主服务器入库管理。
2.3.3图像的分发 新的图像入库后启动图像自动分发任务,发送的时机和目的可在主服务器上通过修改调度策略来实现。通过图像的分发和转发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申请科室工作站和相应诊断医生工作站。
2.3.4电子阅片 进行电子阅片,可使用系统中各类图像处理功能,在PACS诊断工作站中对图像进行调窗、测量等处理。
2.3.5书写报告诊断 在PACS诊断工作站上书写诊断报告,之后报告送往PACS主服务器,支持三种报告状态(初步报告、待确认、确认报)。
2.3.6图像调阅 各诊断工作站调阅图像时,直接从本地硬盘中调阅;若无,从主服务器硬盘和磁盘阵列或磁带库中获得,整个过程点击后自动完成。
2.4 PACS系统应用情况 目前我们医院已经实现影像科所有影像设备的联网,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共享,形成了完整的图象存储和报告归档,建成了放射科内初具规模的PACS系统;PACS系统的上线不但减少了患者人等待结果时间,而且丰富的影像信息使得以往难以察觉的患者变,变得清晰可见大大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水平。
3全院PACS系统升级
为了实现全局的业务过程自动化,我们医院后期PACS系统采用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 SOA应用集成开发方案,采用这种方案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应用程序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很好的解决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这样初期的PACS放射科内影像存储传输系统)就可以很容易过渡到全院性PACS系统,从而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OA)、实验室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等各个信息孤岛的数据共享与传输。
4总结
21世纪的现代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中PACS系统将占据医学诊断分析、数据传输存储和数据共享的主导地位[2]。它正在改变着传统灯箱式影像诊断模式,信息化的工作流程为医生提供了网络化的协同工作平台,这极大提高了影像诊断效率和水平,不但降低了医疗成本,而且整体上提高了医院临床诊断水平,这些改变在PACS的实际应用中清楚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传染病;疫情报告;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R824.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5(c)-138-02
为了分析各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分析了本单位近4年的传染病报告资料,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单位2007~2010年近4年的传染病报告资料,资料包括有传染病病例、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漏报调查报告(包括市本级及13个县市区)。同时,对这段时间内,单位对传染病报告工作做出的相关总结材料,以及对传染病报告的制度规定和具体的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情况的规定。
1.2 研究方法
根据对资料内容的整理,对近年来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进行了报告时间、诊断标准、遗漏现象的综合性分析研究,并对漏报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力求找出目前传染病报告情况存在的弊端,并思考解决对策。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百分比进行了比较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
随着国家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投入加大,2007年本市乡镇级医疗机构均开通网络直报,对这4年来的报告调查可以看出,虽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网络上传染病报告的整体情况较好,但实际中却存在漏报等一些问题。
2.2 漏报情况
通过对这4年来的病例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漏报情况还是存在的,但是其数量较少。同时,从漏报情况来看,13个市、县、区的漏报情况处于稳定状态,虽然漏报率均比2007年有所好转,但是其整体漏报情况也没有明显地改善情况,除了2008年的漏报率有所下降以外[1],其余均有百分之五以上的漏报率。见表1。而市本级分层整群抽样漏报调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分析其漏报的原因主要有:医务人员法制观念淡漠;传染病相关知识欠缺,疫情报告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到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且人员变动性较大,兼职较多;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欠规范,往往就会出现项目填写不全、字迹难辨、地址不详等,使查对困难,特别是从原始的接诊登记、原始化验单、影像检测单的填写等。有些艾滋病、梅毒、淋病等性病患者又有顾虑不肯提供真姓名、地址等诸多因素,致使有的患者以假姓名假地址报告或不能报告,使传染病报告数量有一定的伸缩性。
3.1 进一步改进措施
①无遗漏的报告改进。无遗漏的报告改进必须从对原始的接诊登记、化验单的检验和影像检测开始,医院的预防保健科(或传染病管理科)必须建立异常结果反馈机制,每日核对阳性化验单及异常影像结果,堵塞漏报,弥补了因化验单、影像单项目不全和流失而造成的无法补报的状况;同时首诊医生要做好此类患者转诊的导诊工作,以防出现无主化验单而转向无法补报的另一局面。对严重的传染病必须要求患者提供身份证进行住院、门诊治疗,以免出现虚假姓名而无法报告的现象。同时,传染病报告如果发生遗漏现象必须要对其医院进行严格的管制,以制度来约束行为,保证其报告的全面、无遗漏[2]。②限时速度的报告改进。传染病的报告必须有时间限制,因为其传染情况会直接威胁到周围人的生命健康,所以在报告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速度问题,例如:甲类传染病应于2 h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同时电话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没有实现网络直报的,应于2 h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 h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h内进行网络报告;没有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 h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于速度的控制,除了严格的时间规定之外,还要注意对医院报告人员的选定,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报告人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完成报告任务避免出现延误时间的情况,而且各地的医院也要加强硬件建设,确保网络报告的畅通[3]。
3.2 完善报告体系的展望
未来的传染病报告工作要建立其完备地信息技术网络化管理,保证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网络信息来实现无遗漏的严格管理,同时,电子病例的应用也将有着更为严密的组织性,能够保证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和《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中的要求执行,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开展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的普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保持网络直报工作队伍的稳定性[4-6]。
[参考文献]
[1]潘恩春.从SARS流行剖析我国现行疫情报告系统[J].疾病控制杂志,2004(5):54-56.
[2]潘淼,冉萍.综合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3,14(1):123-125.
[3]徐立中.传染病监督管理的研究[J].现代医院,2006,6(6):55-58.
[4]吴秀玲,吕元聪.我国传染病监测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5):78-80.
[5]李丽娟.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16):2509-2510.
[6]杜薇,周显国.电子病历在综合医院的应用与管理[J].吉林医学,2010, 31(29):5255-5256.
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第3篇
科别:
患者姓名:
病案号:
检查者:
上级医师:主治
副高
正高
住院医师:
项目分值与检查要求
扣分标准
扣分分值
扣分及理由
得分
病案首页5
各项目填写完整、正确、规范
某项未填写、填写不规范、填写错误
0.5/项
一般项目1
一般项目填写齐全、准确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0.5/项
主诉2
1.简明扼要,不超过20个字,能导出第一诊断
主诉超过20个字、未导出第一诊断
1
2.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原则上不用诊断名称代替
主诉不规范或用体征或用诊断代替,而在现病史中发现有症状的
1
现病史8
1.起病时间与诱因
起病时间描述不准确或未写有无诱因
1
2.主要症状、体征的部位、时间、性质、程度描述;伴随病情,症状与体征描述
部位、时间、性质、程度及伴随病情描述不清楚
1/项
3.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症状与体征
缺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重要阴性症状与体征
1
4.疾病发展情况,入院前诊治经过及效果
疾病发展情况或入院前诊治经过未描述
1.5/项
5.一般情况
(饮食、睡眠、二便等)
缺一般情况描述
0.5
6.经本院“急诊”入住,有急诊诊疗重要内容简述
缺或描述不准确
2
既往史3
1.既往一般健康状况、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系统等重要的疾病史
缺重要脏器疾病史,尤其与鉴别诊断相关的
1/项
2.手术、外伤史,重要传染病史,输血史
缺手术史、传染病史、输血史
1/项
3.药物过敏史
缺药物过敏史或与首页不一致
1
个人史1
1.记录与个人2024的生活习惯、嗜好和职业、地方病接触史及冶游史
个人史描述有遗漏
0.5
2.婚育史:婚姻、月经、生育史
婚姻、月经、生育史缺项或不规范
0.5/项
家族史1
1.记录与疾病2024的遗传或具有遗传倾向的病史及类似本病病史
如系遗传疾病,病史询问少于三代家庭成员
0.5
2.直系家族成员的健康、疾病及死亡情况
家族中有死亡者,死亡未描述;或未记录父母情况
0.5/项
体检检查5
1.项目齐全,填写完整、正确
头颈五官、胸、腹、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缺任何一项;心界未用表示;肝脾大未用图示
1/项
2.与主诉现病史相关查体项目有重点描述,且与鉴别诊断2024的体检项目充分
与本次住院疾病相关查体项目不充分;肿瘤或诊断需鉴别者未查相关区域淋巴结
2/项
3.专科检查情况全面、正确
专科检查不全面;应有的鉴别诊断体征未记或记录不全
2/项
辅助检查1
记录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写明检查日期、外院检查注明医院名称
有辅助检查结果未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1
诊断3
1.初步诊断疾病名称规范、主次排列有序
无初步诊断;仅以症状或体征待查代替诊断;初步诊断书写不规范
2
2.有医师签名
缺医师签名
2
3.入院记录(或再次入院记录)由经治医师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
无入院记录,或入院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或非执业医师书写入院记录
单项否决
首次病程记录5
1.首次病程记录由经治或值班医师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首次病程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2.将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归纳提炼,写出病例特点,要求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照搬入院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未归纳提炼
2
3.拟诊讨论应紧扣病例特点,写出对诊断的分析思考过程,阐述诊断依据及鉴别论断;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论断、分析讨论不够
4
4、针对病情制订具体明确的诊治计划,体现出对患者诊治的整体思路
诊疗计划用套话、无针对性、不具体
2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5
1.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上级医师首次查房记录未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2.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未记录上级医师查房对病史有无补充、查体有无新发现
1
3.记录上级医师对疾病的拟诊讨论(论断依据与鉴别论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和具体医嘱
无分析讨论、无鉴别论断或分析讨论不够,或与首次病程记录中的内容相似
4
日常上级医师查房记录5
1.按规定书写主治医师查房记录(病危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每周至少二次)
对一般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者
2/次
危重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主治医师查房记录者
3/次
2.主治医师日常查房记录内容应包括对病情演变的分析,明确诊疗措施,评价诊疗效果
主治医师日常查房无内容、无分析及处理意见
2/次
3.按规定书写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每周至少一次);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应有对病情的进一步分析以及对诊疗的意见
疑难或危重病例一周无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单项否决
一般患者一周无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
2/次
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无分析及指导诊疗的意见
3/次
日常病程记录15
1.记录患者自觉症状、体征等病情变化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记录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未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对新的阳性发现无分析及处理措施等
2/次
2.按规定书写病程记录(病危随时记至少每天一次,病重至少每两天一次,病情稳定至少每三天一次)
对一般患者未按规定时间记录病程记录者
2/次
对病危患者未按规定记录
3/次
3.记录异常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
,有分析、处理意见及效果
未记录异常的检查结果或无分析、判断、处理的记录
1/次
4.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与重要医嘱更改的理由及效果
未记录所采取的重要诊疗措施;未对更改的药物、治疗方式进行说明
1/次
5.记录住院期间向患者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及他们的意愿,特别是危重患者,必要时请患方签名
对病情危重患者,病程中未记录向患者近亲属告知的相关情况
2/次
6.普通会诊意见应在申请发出生48小时内完成
无会诊意见或未在发出申请后48小时内完成
2/次
7.会诊记录单填写应完整并记录会诊申请理由及目的
会诊记录单未陈述会诊申请理由及目的
1/次
8.病程中应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未在病程中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1/次
9.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应由操作者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无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或未在操作结束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10.有创诊疗操作(介入、胸穿、骨穿等)记录应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有创诊疗操作(介入、胸腔穿刺、骨髓穿刺等)记录未记录操作过程、有无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操作者姓名
2/次
11.已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2/次
12.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当天病程中应有记录,内容包括输血指征、输血种类及量、有无输血反应
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当天病程无记录或记录有缺陷
1/次
13.抢救记录、抢救医嘱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抢救记录、抢救医嘱未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14.抢救记录应记录时间、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姓名及职称。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相一致
无死亡抢救记录(放弃抢救除外)
单项否决
抢救记录有缺陷
1/项
开具的抢救医嘱与抢救记录内容不一致
2
15.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无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单项否决
交班与接班记录,转出与转入记录雷同
单项否决
16.出院前一天应有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病程记录
缺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记录
2
17.其他
病程书写有其他欠缺、缺项、漏项
酌情扣分
围术期记录15
1.术前小结是手术前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论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
无术前小结或有缺项、漏项等
2
2.择期中等以上手术应有手术者参加的术前讨论记录
择期中等以上手术无术前讨论记录
单项否决
3.应有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者术前查看患者的记录
3
4.有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无手术前一天病程记录
2
5.有麻醉师术前查看、术后访视患者的记录
无手术前、后麻醉医师查看患者的病程记录
2
6.应有患者接入手术室后手术者、麻醉师对患者的核对记录
缺手术者、麻醉师术前对患者的核对记录
2
7.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由手术者完成,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术中出血及输血、标本等情况
无手术记录或未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1/项
无手术医生签字
5
8.麻醉记录由麻醉医师于术后即刻完成
无麻醉记录
单项否决
9.术后病程记录由参加手术者在术后即刻书写完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
缺术后病程记录或记录不规范
3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1/项
10.应有术后连续3天,每天至少一次的病程记录;术后3天内应有手术者查看患者记录
缺术后每天一次、连续3天的病程记录
1/次
术后3天内无手术者或上级医师查看患者的记录
1
出院(死亡)记录10
于患者出院(死亡)24小时内完成,出院记录内容包括:主诉、入院情况
、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死亡记录内容同上述要求外,应记录病情演变、抢救经过、死亡时间具体到分钟
缺出院(或死亡)记录或未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
单项否决
缺某一部分内容或记录有缺陷
2/项
出院记录缺医师签名
5
死亡记录无死亡原因和时间
2/项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内容符合规范,在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
缺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单项否决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不规范
2
知情同意书5
1.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应有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病例无患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单项否决
2.手术、麻醉、输血及有创操作知情同意记录规范,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患者签名、医师签名等
缺项或写错或不规范
2/项
3.使用自费项目应有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使用自费项目无患者签名的知情同意书
2
4.患者病危,应将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并发“病危(重)通知书”
病危(重)通知书应发未发
5
5.选择或放弃抢救措施应有患者近亲属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
放弃抢救无患者法定代理人签署意见并签名的医疗文书
单项否决
6.非患者签名的应签署授权委托书
非患者签名无授权委托书
5
非授权委托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5
医嘱单及辅助检查5
1.每项医嘱应有明确的开具或停止时间
医嘱开具或停止时间不明确
1
2.医嘱内容应当清楚、完整、规范,禁止有非医嘱内容
医嘱内容不规范或有非医嘱内容
1
3.每项医嘱开具或停止均应有医师的亲笔签名
医嘱无医师签名
1
4.住院48小时以上要有血尿常规化验结果
住院48小时以上无血尿常规化验结果;也未转抄门诊化验结果
1
5.已输血病例中应有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已输血病例中无输血前9项检查报告单或化验结果记录
5
6.手术病例术前完成常规检查(肝功、肾功、出凝血时间、HBSAG、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心电图、胸片等)
未完成术前常规检查
0.5/项
7.所开具的辅助检查医嘱应与检查报告单回报相一致
检查医嘱与报告单不一致
5
8.辅助检查报告单粘贴整齐规范,结果有标记
检查报告单粘贴不规范,异常结果无标记
1
9.化验单张贴准确无误
化验报告单张贴错误
2
10.住院期间检查报告单完整无遗漏
针对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单项否决
书写基本原则5
1.严禁涂改、伪造病历记录
有涂改或伪造行为
单项否决
2.修改时,应在错处用双画线标识,修改处注明修改日期及修改人签名
修改不规范
1
3.各种记录应当有书写医生的亲笔签名并字迹清楚,不得模仿或代替代人签名
记录缺医生的亲笔签名或非本人签名
2
4.病历中各种记录单眉栏填写齐全(姓名、病案号等),患者一般信息记录准确无误
记录单一般项目(如姓名、病案号等)填写不完整或信息记录有误
1
5.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相一致
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内容不一致
单项否决
6.医嘱所开具的诊疗措施应与病程记录内容相一致
诊疗医嘱与病程记录不一致
5
7.病历中转抄的辅助检查结果应与原报告单内容相一致
病程中转抄的辅助检查结果与原报告单内容不一致
5
8.病历内容应客观准确不得互相矛盾
病历中记录内容互相矛盾
单项否决
评价结果说明:
总分:
日期:
年
月
日
—
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术标本;快速冰冻;延发;对策
手术室病理标本是指在手术室实施手术所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疾病相关的物体异物等。虽然现代医学中有许多先进的实验技术和诊断方法,但活体组织病理诊断仍是外科疾病最可靠,最直接的“第一诊断”,是“金标准”[1]。手术切取的活体标本具有取材的特殊性及唯一性的特点[2]。标本的术中冰冻报告也为临床外科医生的手术方式和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保证冰冻报告准确性的前提下,能否及时签发报告显的尤为重要,分析造成冰冻报告延发的各种因素,为冰冻标本质量控制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 从我科2010年―2013年4年手术冰冻标本中,每年随机抽取一个月的冰冻标本共3842例。
1.2 统计学指标 手术标本冰冻报告所需时间,从手术标本送出到收到冰冻报告结果为止,所占用的时间。手术冰冻标本从送出该手术房间开始计时,按30min,40min,50min及以上时间,统计所收到的报告数。手术室收到报告时间超过30min,视为冰冻报告延发。
2 结果
2010―2013年4年中,共抽取的3842例手术冰冻标本中,30min内收到报告的有3212例,40min收到报告的有411例,50min内收到报告的有202例,50min及50min以上收到报告的有17例。见表1
标本冰冻报告研发的630例中,常见因素共6项,见表2
3 讨论
手术冰冻标本延发的因素共6项,其中主要因素有冰冻单,标本袋未及时送至病理科,冰冻单及标本袋填写不完整和切缘标记不明确,标本需做多部位切缘。其中一些标本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如既有冰冻单,标本袋填写不完整又有需做多部位切缘的。当然手术冰冻标本的延发还有一部分是病理科因素,如需重新切片,补充取材,联系临床医生及科内会诊等。其中一些冰冻报告的延发是病理科因素和手术室因素并存的。
4 护理改进方法
针对以上各种导致冰冻报告延发的因素,我院引进了无纸化计算机技术和专门配置了一名送冰冻的护理人员。专业的送冰冻的护理人员保证了冰冻单和标本的填写无误,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将标本安全送至病理科,如有标本过小,取材不明确等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向医生汇报。无纸化的计算机技术经济性能好,灵活性高,速度更快。条形码实现标准化后,其标签是通用的,各种型号的条码阅读器都能进行判读。用户也可以自制条码标签,通过条码打印机将条形码直接打印在各类需要手写信息的地方。无纸化的技术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读取冰冻报告结果,真正做到手术室和病理科的无缝连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日趋增长,各项诊疗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比之前更为先进。而在外科手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手术切取的标本检查仍是决定患者生命及后续治疗的关键。因此,作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每次接到手术标本需要做冰冻检测时,巡回护士都需准确无误的打印好条形码,内容包括病人基本信息,手术标本名称,取材部位及术中肉眼所见及手术房间电话号码等。打印完整后向外科医生复述一边,确认无误后再和专门负责送冰冻的护理人员双人核对。送冰冻的护理人员亲自在第一时间将标本准确无误的送至病理科,交给病理科医生,双方确认签字。病理科和手术房间都有彼此电话,如有疑问可随时联系对方。延时发出报告的,标明延发原因及延发时间,并记录在质量控制手册上,共同努力争取及时收到冰冻报告。
参考文献
个体诊所整改报告范文第5篇
1 原体检工作流程的缺陷?
1.1体检前由体检中心医生填写患者信息(体检表)和体检需求,选定适合套餐并开具各项检查单、化验单并装订成册分发给体检者,且不同体检者类似套餐仍需要手写开具申请单,重复性过多,检查单非常混乱。?
1.2体检过程中体检人与门诊患者所需的检查诊室、仪器都没有分开,检查科室不集中,检查者需要奔波于医院各楼层医疗诊室进行体检;费力不方便,体检流程直接导致了检查者的体检时间延长,也浪费医院资源。?
1.3体检结束后的各项检查结果都需到体检中心人员亲自到各科室收取,并需要大量人力将检查单逐项粘贴在体检表上装订成册;而后将结果输入电脑后转交给主检医师,写出体检报告,整份报告出具环节多、周期长、效率低。?
2 优化后的体检流程?
2.1我院2014年引入体检系统,信息中心分别将体检系统前期进行了维护,将HIS中的各个收费项目和LIS等检验项目模板分别做了接口互联和维护,并根据体检中心要求,进行了各种体检套餐的修改制定,保证了体检系统前期与医院内部网络的顺畅,为向后数据的共享做了准备。体检前,体检医生只需对首次来院者进行登记,并记录个人信息,向后复查或年度检查时均不需再录入,方便了向后的结果比较和查询检索。体检医生可直接根据需求直接选择现有体检套餐,个人体检在当日现场确定项目、交费后即可直接进行体检。优化后的体检流程得到改进,简洁明了。?
2.2为了方便患者,体检中心设立在独立的区域楼层,让体检人与门诊患者完全分开,体检的科室也按功能区集中在一起,体检者只需在体检中心一层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体检项目,保证了体检者各项检查的便捷性;也增强了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保证了门诊各诊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3医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后,各诊室的医师将检查结论按程序直接输入电脑中,相关科室的检查结果、LIS、PACS、HIS等结果直接通过医院局域网将数据传输到体检系统中;总体检医师通过体检系统直接打印报告。体检者可以快速及时地拿取报告,结果更加准确快捷。?
3 体检系统的应用和作用?
改进后的体检流程大大缩短了体检检查周期,独立楼层也避免了与患者的交叉感染,同时减少了体检者的等待时间。改进后实现的网络体检系统,体检后总医师由系统直接获取各项报告单,进行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