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二 调查课题: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调查问卷
四 调查目的:
2007年,本刊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相关问题对近50家在华知名跨国公司进行了调研访谈,向读者系统呈现了当时在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状况。4年后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中国已进入到向纵深发展的全新阶段,我们再次开展调查,以全面了解在华跨国公司中文社会责任报告(中国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发展所取得的进展。
本刊力求通过以真实、全面、深入的调查,展现在华跨国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领域的理念与实践,为企业提供经验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以此促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跨国公司可持续发展
五 调查过程
在调查内容上,为体现延续性,本次调查以2007年调查问卷为基础,并根据近年来的发展形势新增了对报告本身的定位、周期、反馈意见以及进一步改进措施的调查。
在调查方式上,本刊选取了居于行业领先地位的79家在华跨国公司进行调查,相比2007年增加了19家。其中,实际联系到57家,比2007年增加了9家;57家公司中有5家未在截止日期前回复问卷,有7家明确表示不参加本次调查,共收回45份问卷,其中3份因填写有误被确认为无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79%。已收回有效问卷的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按国别/地域分布如下:欧洲公司20家、美国公司10家,日本公司9家,韩国公司2家,中外合资公司2家,印尼公司1家。它们的业务领域涉及冶金、日化、石化、汽车、家电、电子通信、零售、制药、生物、能源与公共事业等。
两次调查问卷,均按调研对象情况不同分为三类,具体分布如下:
――已企业社会责任中国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类:2011年发出有效问卷54份,收回有效问卷17份;2007年发出有效问卷11份,收回有效问卷7份。
――已中文版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球报告的中文直译)的跨国公司问卷类:2011年发出有效问卷10份,收回有效问卷5份;2007年发出有效问卷12份,收回有效问卷6份。
――尚未以上两种报告的跨国公司问卷类:2011年发出有效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2007年发出有效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16份。
六 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结果
动因
为什么要在中国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4年前一样,跨国公司报告最重要的原因是“适应中国区的发展需要”,其中,94.1%的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选择此选项,而中文版报告的企业100%选择此选项,在2007年,这一数字分别是100%和42.9%。这表明在华跨国佘司更加看重并希望在中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其他几个选项,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和中文版报告的跨国公司呈现出较大差异。
报告的原因是“中国区领导远见卓识”这一选项,有76.5%国别报告的跨国公司选择,而中文版报告的跨国公司则无一选择,说明中国国别报告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中国区领导的倡导;而中文版报告的重要原因是“公司总部的要求”。此外,中国国别报告的动因是更能提升“企业形象”,这一选项的比率高达94.1%。
报告编制过程
由什么样的部门来负责在华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
200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国别报告的编制中,报告编制部门主要是公关部门(42.9%)、CSE部门
(42.9%)、人力资源部(14.5%);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负责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部门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公关部(55.5%)、企划部(17.6%)、公共事业部
(11.8%)、宣传部(5.9%)、其他部门(35.3%),根据企业在填答问卷上注明,“其他部门”有品质系统管理部、经营管理部对外事务科、文宣部、管理部人事总务科等。这表明在华跨国公司对于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定位与认知并不完全一致。
对于国别报告的编制方式,2007年调研中,绝大多数为“在总部指导下独立编写”,仅有1家企业是独立编制,没有一家企业选择由第三方机构协助编制;本次调查则显示,在“总部指导下独立编制”,仍是最主要的方式,但比例大幅下降至47.1%,而采取独立编制的比例则上升至41.2%,同时还有3家企业选择由第三方机构协助编制,占17.6%。调查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两个趋势:其一是中国区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增强,逐步独立承担起国别报告的编制工作;其二是由于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的专业性,部分公司选择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服务,以保证报告编制质量。
对于国别报告的编制依据(原则),占第一位的还是“总部报告内容与中国区内容有机结合”(58.8%),2007年100%的企业选择这一选项;第二位的是“GElG5指南或相关行业标准”(41.2%),2007年调研中50%企业选择此选项;第三位的“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29.4%),在2007年的调研中无一企业选择;最后是“总部要求”(25.5%),2007年调研中16.7%的企业选择此选项。
调查数据说明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依据更加多元化,也说明跨国公司更加重视本地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适应中国区的社会责任实践特点,开始尝试“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
报告内容
本次调查新增了“中国区报告的定位”问题,64.7%的企业选择“相对独立的报告,应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绩效”,29.4%的企业选择“集团报告的补充,中国区的社会责任信息是报告的重点内容之一”。表明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更看重中国区在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希望报告成为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理念、措施和绩效的平台。
本次调查新增了对国别报告披露内容的调查(多选),结果表明,企业选择最多的是全面介绍集团有特色的项目和措施(58.8%),其次是同时披露集团数据和中国区的数据(52.9%)、主要披露中国区的绩效数据(47.1%)、最少的是只披露中国区本土化的项目和措施(29.4%)。数据说明目前在华跨国公司报告的内容仍以全面介绍集团做法为主,同时也比较注重披露本地利益相关方更为关注的中国区实践和绩效内容。
本次调查新增了对于国别报告风格的调查,一半以上的企业(52.9%)选择“应采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报告风格”,47.1%的企业选择“与集团报告的风格保持一致”,17.6%的企业选择“其他”。数据说明,对于国别报告,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既与全球报告保持一致,同时也融入中国区本土特色的风格。
报告编制的改进
今年新增了对于“报告编制的改进”的调查,选择将“加强报告编制过程中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的企业
占大多数,分别达到了82.4%(国别报告)和80%(中文版报告);其次是“以报告促管理,加强报告编制的计划和监控”,分别达到70.6%(国别报告)和60%(中文版报告);再次是“报告的内容和表述”的改进,分别有70.6%(国别报告)和20%(中文版报告);最后是“注重报告会的宣传与推广”,分别是47.1%(国别报告)和40%(中文版报告)。说明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性,并在编制报告过程中积极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也意识到了要通过报告促进管理、注重报告会的宣传与推广。
其中,58.8%的国别报告的企业选择改进报告的框架和结构,而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则无一选择。这说明大部分国别报告的企业重视改进报告的框架和结构,而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只能继续沿用集团报告框架。
对于国别报告编制中面临的困难,“数据2024问题”仍然是企业编制过程中最难过的一道“坎”,70.6%的企业选择了这一选项;其次是“编写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为58.8%;第三是“管理体制问题”(35.3%)、“中国区员工的认识问题”(17.6%)。在2007年的调查中,报告编制的困难由重到轻依次为:“数据2024问题”(50%)、“编写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55.5%)、“内容筛选”(16.7%),而“管理体制问题”和“雇员认识问题”则无一选择。
可见,在企业社会责任向纵深发展之后,部分跨国公司逐渐意识到“管理体制问题”和“中国区员工的认识”对报告编制的重要影响。
报告频率
对于国别报告的频率,76.5%的企业选择了“1年一次”,有11.8%的企业选择“2年一次”或“不定期”;
方式和效果
在2011年和2007年的调查中,跨国公司报告的主要方式都是上传到公司网站,并向媒体发新闻稿。在2_007年的调查中,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的13家企业中只有5家企业(23%)选择召开新闻会。2011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8%(国别报告或中文版报告的22家企业中只有4家企业选择这一选项),说明跨国公司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方式仍然很“低调”。
在2011年的“报告的效果如何”一题中,对于国别报告的效果大部分企业选择了“非常好,各方都很关注”以及“很好,很多媒体报道,总部也很支持”,共占到了76.5%。在2007年国别报告的调研结果中,大部分企业也选择了这两个选项,说明跨国公司报告基本上实现了报告的初衷――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目的。数据说明,已经国别报告的在华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报告对于公司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性。
报告反馈及处理
对于两类报告的反馈以及效果,与2007年调查有2家企业表示没有收到任何反馈相比,本次调查中所有企业均表示收到了来自不同渠道的反馈。2007年调查中显示来自媒体反馈最多,剩下依次是专业机构、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司总部的反馈,本次调查中这一顺序有所转变,在国别报告和中文版报告中,反馈意见最多的都是“其他利益相关方”,说明企业识别出的并对报告有所反馈的利益相关方有所增加。也说明利益相关方对于在华跨国公司的报告越来越关注。
今年还新增了一个调查选项,“公司对于报告的反馈意见的处理”,70.6%的国别报告企业表示“有专人负责2024意见”,而同时选择此项的中文版报告企业则仅有20%;对意见反馈及时进行回复或将意见反馈至相关部门、改进公司管理,有47.1%的国别报告企业选择此项,而同时选择此项的中文版报告企业为40%;对“在公司下一份报告中回应反馈意见”选项的,国别报告企业占35.3%,中文版报告企业占20%。以上数据中,国别报告的企业均高于中文版报告的企业,可见国别报告的企业更加重视对报告反馈意见的处理,更希望发挥报告对于改进公司管理和满足利益相关方期望的作用。
20家未报告的跨国公司对已经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70%的企业选择了“普遍或部分质量高”,而与2007年调查中选择“普遍质量高”的企业仅为6.25%相比,可见在跨国公司看来,在华跨国公司的报告整体质量呈现出较大程度的提高。
未原因
今年的调研结果显示,未报告的企业中,35%表示有计划中文版或中国国别报告(其中选择中文版报告的为20%,选择国别报告的为15%),在2007年的调研中,这个数字是43.7%(中文版报告18%,国别报告25%)。
在今年的调查中,计划在2011或2012年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占到了20%,有一半的企业未确定,而未填答的企业则有30%。
对于中文版报告的企业来说,不能国别报告的原因,“管理体制问题”是第一位(40%),其次是“没有必要”(25%)、成本问题(5%)、技术问题(5%),另外,50%的企业未填答。如果有计划国别报告,20%的企业选择会在2012年,“未确定”的企业占到了50%,另有50%的企业未填答。
未报告的企业,如何向公众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呢?90%的企业选择了“通过公司网站”,75%的企业选择了“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20%家企业选择了“其他途径”。
(二)调查结论
1.越来越多的在华跨国公司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适应中国区发展的需要是其根本的原因。
2.国别报告已成为在华跨国.公司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重要趋势。中国区领导的战略眼光,以及国别报告能更好地树立在中国的良好企业形象是国别报告的重要动因。
3.报告更加本土化。“具有本土特色的报告风格”成为中国国别报告企业最多的选择。在编制报告的依据方面,在华跨国公司不再拘泥于国际或相关行业标准或总部要求,而是开始根据“中国区自行制定的原则和框架”来编制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多数在华跨国公司认为,中国国别报告是一份相对独立的报告,应全面展示中国区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措施和绩效。
4.在华跨国公司独立编制报告的能力大幅提升。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华跨国公司编制部门呈现多样化的现象。虽然在总部指导下编制报告仍然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华跨国公司独立编制报告已经成为一个主要情况。同时还出现聘请第三方机构帮助编制报告的新现象。
5.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成为在华跨国公司改进报告编制的首要选择。同时加强报告编制的计划和控制也是大多数公司拟要加强的方面。国别报告的企业还十分关注报告框架和结构的改进。
6.在华跨国公司编制中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挑战仍然是数据2024和编写技术问题。与此同时,管理体制问题和中国区员工社会责任意识是报告编制的新的制约因素。
7.报告的方式仍然很低调。企业大多选择上传到公司网站并向媒体新闻稿。选择新闻会方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比例比2007年调查有所下降。
8.报告的效果更好,并取得预想效果。与首次调研相比,本次调研中选择“非常好,报告的效果更好,并取得预期效果,各方都很关注”以及“很好,很多媒体报道,总部也很支持”的比例都有所上升。
中国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发展阶段和重要成果
以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村民自治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80年村委会产生到1988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前的萌芽时期。体制解体后,农民自发选举产生了村委会,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这一创举迅速得到国家认可。1982年宪法确立了村委会的法律地位。由此,我国农村走上了一条在家庭承包制基础上组织农民、管理农村的新路。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8年村委会组织法开始试行到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施行前的试验时期。从思想认识分歧较多到逐步统一,从示范探索到基本普及,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村民自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村民自治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
第三阶段是从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正式施行后到目前的普及时期。从基本普及到全面展开,从推进“四个民主”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制度体系初步确立,自治组织逐步健全,民主形式更加多样,民主自治理念和技术程序得到推广,在改进农村社会治理状况,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史无前例地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的地位得到重大提升。
这三个阶段的发展表明,尽管遇到了挫折和挑战,但村民自治的发展始终没有偏离最初的方向,始终没有中断或推倒重来,在渐进积累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具有强大的内在生命力。
历经30年,村民自治显示出强大内在生命力。各方对村民自治的认识逐步深化,村民自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层次多样、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规范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农民为主体,把党的领导、依法办事、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新型治理机制。村民自治的内容随形势发展不断调整充实,实现形式不断丰富。全国农村普遍完成了6至7届村委会选举,选举逐步实现了从点到面、从指定到选举、从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从间接选举到直接选举的转变,平均参选率保持在80%左右,“海选”(选民一人一票2024候选人的直接选举)在全国普遍推广,选举的自由度、公开性、竞争性有所增强,总体进展有序,良好效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地位日益重要,取得积极进展。民主决策、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和村民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村干部离任审计等活动广泛开展,规范了村务管理,加大了对村干部的监督约束。探索创新不断涌现,2007年推出的24个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奖和提名奖获得者集中展示了全国的创新成果。为合力推进工作,中央成立了民政部牵头的由10个重要涉农部门组成的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各地也建立了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普及与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活动,协调推进“四个民主”已经成为推进村民自治的主流态势。
二、现实作用与长远影响
实行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在政治社会领域进行的一场重大变革,深得农民的支持与肯定,被称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由于农村范围广大、情况复杂,这项制度在各地的落实情况和效果各不相同,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随处可见。但总体上讲,村民自治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改善了农村治理状况,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人权建设。
第一,改善了农村的治理状况,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是建立了制度化、民主化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了村委会干部的整体素质。一大批懂经济、会管理、有一技之长的“能人”通过民主选举走上领导岗位,在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发展方面发挥了组织带头作用。
二是村级事务管理逐步走上了民主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管理和服务效能。
三是集中了民智民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通过民主议政日、民主听政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渠道主动地为村庄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减少了决策失误和经济损失。自愿出钱出力,直接参与发展项目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增强了农村资源动员能力以及执行能力。
四是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教育,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好转,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总之,从治理的角度看,实行村民自治,产生了人力资源、管理、反腐败、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建设性力量,令农民、农村真正从中受益。
第二,提高了农民的公民意识,锻炼了社会主义民主主体的能力,对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了积极而现实的影响。
一是为亿万农民提供了了解、接触、实践民主的具体途径和制度保证,较好地解决了亿万人的参与问题和民利问题。如何保障数量众多的农民的民利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重大任务。实行村民自治后,我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之路,即把代表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结合起来。这一结合使社会主义民主结构更完整,层次更丰富,基础更坚实,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整体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造和一条重要规律。
二是对于培育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训练提高他们的参政议政能力,塑造现代公民发挥了积极作用。村民自治是以农民个体权利为本位的民主实践活动。农民对民主有强烈的需求。目前,全国有5-6亿成年农民参与村民自治,这种民主实践的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是其它形式的民主实践难以企及的。在村民自治的实践过程中,农民经历着空前的政治意识的转化和现代政治文化的培养,塑造了越来越多的依法行使民利、依法参与村务管理、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合格的现代公民,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发挥了导向、示范、借鉴作用,影响了更大范围与更高层次的民主化进程。村民自治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村民自治实行后,基层政府、村级党组织直接感受到农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提高,迫切要求他们改进与完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借鉴村民自治经验,乡镇在选举、决策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了民主化进程。部分地方实行的居委会直接选举借鉴了村委会选举的做法。扩大选民参与,实行候选人竞选演讲与选民互动,设立秘密划票等成功做法得到推广应用。村民自治与党内民主、乡级民主、城市基层民主衔接与互动的广度与深度有所增强。
总之,从民主的视角看,实行村民自治,培育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微观基础,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下而上地促进了政治体制改革,是一条有价值的民主自治之路。
第三,推进了我国人权建设,对于树立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一是推进了我国人权建设,坚定了农民群众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重要的宪法原则,村民自治是还权于民,赋予农民直接管理基层公共事务权利的制度模式。自1991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曾八次就中国的人权状况发表白皮书,每一次都把村民自治的进展作为我国公民和政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标志。
二是村民自治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许多国家的著名政治家、政府官员、驻华使节、世界各大新闻媒介的记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了解、考察了村民自治工作,并给予了比较客观的评价。
总之,从人权与外交的角度看,实行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显示了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民心,增进了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支持。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推进村民自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历史过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实行村民自治的时间毕竟比较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发展很不平衡,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村委会选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选民资格纠纷有所增加且难以及时解决;大量外出务工选民的选举权利难以保证,选举组织难度加大;正常竞选活动开展得不充分,而无序竞争现象比如贿选有增多趋势且查处困难;操纵选举、砸票箱、撕毁选票等破坏选举行为时有发生且难以处理;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特别是村委会主任的比例很低等。
民主决策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缺少权威性,在一些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基层政府、村党支部或者村委会擅自“为民作主”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政府或2024部门上收农民民利,把属于自治范围内的人权、事权、财权向上集中,撤换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强制推行“村财乡管”;村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不协调,工作中产生矛盾;村委会功能弱化或异化,使民主决策机制难以运转;交给农民讨论决策的事项多是一些需要他们出钱出力办理的事情,而在决定村干部工资补贴、集体收益分配、村庄撤并、“村改居”、新农村建设资金项目等重大问题时,忽视农民参与权、决策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支撑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难以有效组织和落实等。
民主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程序不规范,所做规定管群众的多、管干部的少,雷同的多、有针对性的少,有些内容与国家的法律政策相抵触,侵害了一些农村妇女的土地承包权和经济收益权但难以及时纠正;宗族、派性势力干扰村务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难点村,矛盾长期积累、错综复杂,村务管理长期处于混乱局面等。
民主监督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存在不公开、公开不及时、假公开等现象;未设立民主理财组、村务监督组等自治组织,或虽设立但履职困难,作用不明显;资产管理不规范,资金公开不到位,资源管理不透明等现象得不到及时纠正,且难以进行责任追究;村干部、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因罢免程序设置不合理,罢免不称职的村委会成员存在较大难度;政务公开与村务公开缺少衔接与配合等。
虽然存在上述问题,但实践已充分证明,在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方向是正确的,村民自治在民主政治发展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其基础性地位不会动摇。今后,应既着眼于坚持完善村民自治,又着眼于整体推进配套改革,以巩固、深化村民自治的成果,进一步增强推进村民自治的动力、助力与保障,为其继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的制度化水平。当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要抓住此次契机,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争取初步建立起有效的权利救济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保障推动机制。
第二,扩大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充民主自治的广度和深度。在落实好现有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着眼于保障农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利,不断扩大民主自治空间。努力做到哪里有群众的利益,民主就延伸到哪里;哪里有公共决策,民主就延伸到哪里。
第三,推进村级党内民主,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加大村党组织成员“两推一选”力度,改革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增强民意基础;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机制,通过发展村级党内民主带动村民自治。
中国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空气清新机 产品专项调研 报告
报告页数:页
报告字数:
报告图表:个
出版日期:XX年12月17日
报告目录第一章 中国空气清新机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一、中国gdp分析
三、 固定资产投资
三、城镇人员从业状况
四、恩格尔系数分析
五、XX-XX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第二节 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规模分析
二、年龄结构分析
三、学历结构分析
第三节 中国空气清新机产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规模分析
二、年龄结构分析
三、学历结构分析
第二章 空气清新机行业发展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内竞争
二、买方侃价能力
三、卖方侃价能力
四、进入威胁
五、替代威胁]
第三章XX-XX年我国空气清新机生产情况分析
第一节 XX-XX年1-10月份我国空气清新机产量统计分析
第二节 XX-XX年1-10月份我国空气清新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需求结构分析
二、国内消费量分析
三、欧美贴牌加工生产的规模
第二节 XX-XX年我国空气清新机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章 国内各主要的空气清新机生产厂家(共3家,企业名称由客户提供)
企业一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企业二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企业三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 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第五章 国内各主要的空气清新机滤芯生产厂(共3家,企业名称可由客户提供)
企业一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企业二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企业三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 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第六章 国内各主要的空气清新机滤材生产厂家(共3家,企业名称可由客户提供)
企业一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企业二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企业三
1、公司简介
2、XX-XX年公司产销量分析
3、 XX-XX年公司销售额分析
4、销售渠道 (指销售目的地)
第七章 XX-XX年国产品牌空气清新机发展预测
第一节XX-XX年空气清新机行业产量预测
第二节XX-XX年空气清新机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三节XX-XX年空气清新机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第四节XX-XX年空气清新机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八章 XX-XX年我国空气清新机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swot模型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风险分析
第二节 空气清新机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一、 行业盈利能力
二、行业偿债能力
三、 行业发展能力
第三节 XX-XX年国产品牌空气清新机投资风险预警
一、金融危机风险预警
二、行业竞争风险预警
三、技术风险预警
四、经营管理风险预警
第四节 空气清新机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中国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很多年轻父母当了甩手掌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乃至教育。如果应酬多的话,工作之外的时间也会在外面,等回到家里孩子都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孩子又没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已经上班走了。于是就有了爸爸去哪儿的中国孩子之问。孩子越是幼小时,可塑性就越强,相应地父母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也是最大的。可是因为父母的缺位,尤其是爸爸的缺位,孩子的个性、习惯、品格、兴趣等的形成就缺少父母影响最重要的一环。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报告》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陪伴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责任,不可推卸。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缺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老师不在孩子身边,怎能起到作用呢?等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父母才意识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但时光不能倒流,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悔之晚矣。
中国父母重养轻育,注重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即养孩子,忽视科学的家庭教育。多数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供应他上学受教育,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老师。但这样做,很难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是父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强调都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老师教育不可替代的。四国高中生调研报告就可以看出来,在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老师。
中国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2011年,在北美、日本等地电影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承续了从院线制改革以来的增长态势。从各项数据来看,电影业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已经开始转型升级。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整体格局
????2011年4月5日,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副总裁米勒·奥克斯在拉斯维加斯电影产业博览会上公开说,中国电影市场十年内超过美国。①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正在实践着米勒·奥克斯的预言:电影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国内电影票房跃居全球第三位,电影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网络版权等收益成为回收电影投资的重要渠道。
????一、影片产量小幅增长,微电影创作风生水起
????2011年,全国生产故事片558部,电影产量保持世界第三,次于印度和美国。电影产量较2010年有小幅增长(见图1)。加上纪录片、科教片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生产的电视电影等,各类影片产量达791部。
????
????图1. 2006年-2011年国产故事电影情况(单位:部)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高速发展,微电影继2010年之势,进入“爆发年”。越来越多的电影企业、视频网站、品牌制造商投身于微电影制作和传播,并逐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搜狐网与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推出《7电影》,湖南卫视与腾讯视频联合投拍“2011快乐女声·青春态度系列”,腾讯视频与观池公司联合推出《男左女右》,乐视网和新浪网推出“圆梦计划”资助以《冰山》为首的微电影,奇艺网投拍了《在线爱》等,专业制作公司与各大视频网站制播微电影的新闻不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美国麦克沃德杂志(Macworld)与中国日报网还共同举办了首届国际手机微电影大赛,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草根群体踊跃参赛。作为电影产业链延伸的微电影,正在成为电影人才进入行业的一大渠道。
????二、电影票房跃居全球第三,国产影片票房持续占领过半市场
????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达到131.15亿元,较2010年增幅为29%(见图2),这已是我国城市票房连续九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但与2010年同期相比,增幅在明显放缓。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仍属于票房增长较快地区,位于全球第三,排在美国(101.73亿美元)和日本(23.76亿美元)之后,超过印度约18亿美元票房。2011年,电影市场创下月票房15.39亿元、周票房4.78亿元和日票房1.12亿元的历史纪录,七八两个月票房接连超过15亿元,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
????图2. 2006年-2011年国内电影票房(单位:亿元)
????国产电影市场份额连续九年超过进口影片。前三季度,国产电影市场份额落后于进口片票房。但最后一个季度,一些主旋律影片、商业大片积极作为,夺回失地(见表1)。尽管全年未能出现像《唐山大地震》、《让子弹飞》那样的票房超六亿元国产大片,国产影片票房仍取得70.31亿元的成绩,占全年票房总额的53.61%。这说明,国产电影票房正在从过度集中于大片的局面向一些优秀的中等成本和小成本影片转移。其中,成本不到一千万元的爱情片《失恋33天》,挑战好莱坞大片《铁甲钢拳》,勇夺3.5亿元票房,创造了市场奇迹,提振了小成本国产影片的信心。(见表2)
????
????
????三、影院建设积极推进,银幕日增长超八块
????影院建设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共增加3030块银幕,平均每天新增银幕8.3块,是2010年的两倍(见图3)。
????
????图3. 年度平均日新增银幕情况④
????目前,我国电影银幕总数超过9200块,影院约2800家(见表3),银幕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离美国的四万块银幕还有相当的距离。
????
????影院的普及与观影人次的增长形成联动,全年城市观影人次近3.68亿,创历史新高(见表4)。
????
????影院建设正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县级城市铺开,影院数字化程度高,有60%左右的新建影院落户在中小型城市,2010年这一数值为40%。电影院线积极遵照电影市场规律,到欠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布点。横店院线先后在重庆丰都、山东菏泽、江西景德镇、湖北通山等地投资建设了多家多厅数字影院。新建影院数字化程度较高。全国共有7700余块数字银幕,占银幕总数约84%。3D银幕约4700块,占总数的近一半,而2008年仅有82块。新增长的约3030块银幕基本为数字银幕。在经济发达的浙江已有3D影厅149个,每个地级市都至少拥有一个3D影厅。
????四、农村放映全面实现数字化,更加注重市场运作
????2011年,农村电影彻底淘汰了胶片放映方式,实现了全面数字化。当前农村数字电影院线约有280条,注册放映机五万余台,全面满足4.4万个乡镇的需求。全国农村放映影片812.3万场,观众17.53亿人次。农村电影“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更加获得重视。国家将每场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标准提高到200元,并以奖励形式,对东部六省三市下拨资金8350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农村电影工作者的积极性。公益影片单场次订购版权价格从1元—3元提到10元后,按照全年订购800万场次来计算,每年约有8000万元回流给制片方。在经济效益刺激下,相关机构逐步增强农村市场影片投放时效。
????五、网络播映权成为产业链发展亮点,单纯依靠票房回收投资的局面得到改变
????有报道称,电影网络版权让渡费三年涨了数十倍。随着网络视频用户的增多,国产影片的网络版权水涨船高。一部影片的网络版权费200万元已成为常态,质量较好的要500万元,而一些大片的网络版权费已过千万元。网络版权成为部分国产影片回收投资的重要渠道。投资1200万元的《观音山》就从视频网站获得120万元版权收入。
????由于网络技术不断进步,行业竞争秩序逐渐规范,视频网站不断加大正版电影网络点播业务。2011年,电影网联合新浪、搜狐、优酷、土豆等多家网络媒体成立“新媒体数字院线发行平台”,“乐视”、“腾讯”、“激动”、“迅雷”、“暴风影音”等联合组建了“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推行“付费点播”服务,用户只需花费3到5元即可欣赏新片。
????六、电影数字化发展进程加快,一些重点设备实现国产化
????数字电影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十年。在拍摄、制作、放映实现较大范围内的数字化之后,电影发行全数字化试点取得突出进展。在中国电影科研所等单位主导下,2011年7月,卫星电影数字拷贝传输发行系统进入试运营阶段。该系统已完成广 东省57家影院的天线和设备安装调试。截止到9月30日,进行了20次正式传输,成功发行了54部影片,共85个版。该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后,电影院线体系形式及发展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稳步推进,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的数字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
????2011年,一些重要设备的国产化取得长足进步。《阿凡达》在国内掀起观影热潮后,IMAX影厅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价格居高不下,一个IMAX厅约需3000万元的造价。而我国自主研发的中国巨幕系统(DMAX)造价仅为IMAX的十分之一。其核心技术图像优化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能有效解决超大金属银幕上双机放映的影像重影、清晰度和亮度低、存在干扰等关键技术瓶颈,目前已在北京双井UME影院投入使用。其他国产电影设备如氙灯等也实现了国产化,对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和价格垄断、加快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有重要意义。
????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
????一、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影企业强化服务
????2011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稿是近年来支持电影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总结和提升,是我国文化传媒领域立法实践的重大突破。《征求意见稿》在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财税金融和用地扶持等方面有突出亮点,将为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尊重观众权益提供法律保障。《征求意见稿》第38条规定,“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可能引起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在观众购买电影票时予以提示”。作为对此条规定的响应,民营公司博纳星光院线于2012年1月31日发布在旗下影城试点进行观影分级2024的消息,将针对少儿和老年观众,对含有暴力、血腥、色情内容的影片进行2024观看等提示服务。
????二、市场主体进一步壮大,与海外顶尖力量进行深度合作
????经中宣部和广电总局批准,中影集团已经完成中国电影股份公司改造,中影股份拥有从影视剧策划、演艺经纪、拍摄制作、发行营销、放映到设备生产、后电影产品、影视培训等产业链全部优质资产,上市筹备工作已进入后期。
????有业界专家指出,中国电影产业已产生“吸进来”现象。“华谊兄弟”与美国传奇影业成立“传奇东方”、中影集团联合日本著名动漫公司MADHOUSE打造动画片《藏獒多吉》等迹象表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如火如荼的中国电影产业已形成开放环境,吸引着境外优秀电影资源前来合作。
????三、国产电影质量有所提升,中小成本影片频获青睐
????2011年主旋律电影、商业大片和中小成本影片质量均有较大进步。主旋律电影创作较为繁荣。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建党90周年,主旋律影片《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继续走全明星路线,展现恢宏历史变迁。《杨善洲》、《郭明义》、《秋之白华》等传记影片在忠实于原型的基础上,积极弘扬时代精神。以《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一批国产大制作影片,以人性内涵、民族大义提升思想高度,探索中国式大片的独特语境与文化。中小成本艺术影片《钢的琴》、《观音山》等在国际国内斩获重要奖项。中小成本商业影片在类型定位上实现突破,有些影片类型开始走向成熟。《失恋33天》、《将爱情进行到底》把触角伸进当下社会青年的情感和现实,与观众形成良好互动。
????四、下游影院建设加快推进,中西部省区产业发展加速
????影院建设逐渐向中西部、向二三线城市推进。二三线影院建设呈现出“东部正在普及、中部加快建设、西部实现突破”的特点。2011年7月29日,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后,各地县城影院建设明显加速。河北全省已建成县城数字影院110个,成为县城影院建设的示范省。江苏省要求到2012年底,基本完成县城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县城数字影院全覆盖。重庆市提出2012年底前,全市每个区县至少建设一家多厅数字影院的目标。山东省利用废旧集装箱,在高唐县建成国内首家集装箱数字影院,为在县域范围建设数字影院做了新的尝试。上海市文广局设立电影专项补助资金,资助乡镇影剧院建设。2011年7月,海拔42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镇正式开业一家现代数字影院,结束了阿里从来没有影院的历史,这是全球海拔“最高”影院。
????在新建影院的带动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影票房增长较快。传统重点票仓地区如广东省票房达18.65亿元,北京市13.49亿元,较2010年均有超过10%的增幅。而中西部省区电影产业各项数据增长速度较快(见表5),不少省区增幅均在50%以上。其中,青海省票房收入1300万元,同比增长188%。中西部省区的票房基础较差,但发展速度较快,表明这些地区的电影消费氛围正在形成。
????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存在的不协调现象
????中国电影各项产业数据已位于世界前列,不少指标已大幅超过电影强国日本和电影大国印度,仅次于北美地区。但2011年,出现了观影人次、票房增幅与影院建设增幅不成正比,进入影院放映的国产影片数量不到全年产量的一半等不协调发展的现象,还需要业界积极应对。
????一、影视基地建设存在泡沫现象,亟需进行规范与引导
????我国现有以无锡太湖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和中影集团电影数字制作基地为代表的百余家规模化影视基地。影视基地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分工明确、门类齐全的电影技术服务产业链,在文化产业中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但是,影视基地的建设中存在着过多过滥、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对影视基地期望过高,仓促上马,缺乏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导致影视基地成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举影视基地之名、行房产开发之实”。部分影视基地缺乏自身特色,产业聚集功能不强,难以适应影视业国际竞争需要。部分影视基地建设创新乏力、难以进行深层次旅游开发、发挥旅游功能。影视基地发展是电影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方面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结合影视产业客观发展规律,加强对影视基地建设的规范与引导。
????二、“大投入、大制作、大营销”的国产大片模式面临拐点,国产电影原创水平亟需提高
????总体而言,国产电影精品数量仍显缺乏。重大革命历史题 材影片模式在2011年遭遇瓶颈。《建党伟业》票房仅为四亿余元,不到同期上映的《变形金刚3》的一半。业内口碑较好的《辛亥革命》票房也仅为约一亿元。这说明《建国大业》开启的超级明星展示重要历史题材的大片模式虽有一定群众基础,但也迎来“审美疲劳”,需要进行升级创新。商业大片作为赢取档期的“重磅炸弹”,既是市场风向标,又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像表达,其创作模式不能僵化,必须与时俱进。获得市场认可的类型片总数不多,类型元素不明确、观赏性较差等问题还较多见。尽管进入主流城市院线的国产影片在不断增多,但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仍为数不多。
????三、观影人次增长较慢,电影产业发展面临拐点
????2011年,银幕建设与影院建设增幅较快,均超过40%。但如表6所示,观影人次和票房收入增幅与之不相称。我国民众人年均观影不到0.3次。而美国人年均观影4次,即使遭遇东日本大地震及次生灾难,2011年日本人均观影也超过1次。观影人次过低,一方面说明我国民众的影院消费习惯仍需培养,一方面也说明国产电影质量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制作、发行和市场有序竞争方面继续进行引导。
????
????四、电影精品专项资金亟需扩大规模,以加大对优秀影片创作生产的支持力度
????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原称“影视互济资金”,是从电视台广告收入中提取3%资助电影创作生产,但这个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现在财政部门每年固定拨付给电影部门1.5亿元作为电影精品资金。客观来看,这笔资金太少,难以发挥对于电影创作生产的宏观引导作用。而从资助对象来看,这笔有限的资金每年都要资助超过100部影片(见表7),就像“撒胡椒面”,难以做到突出重点。
????
????五、电影市场规模小,国产影片存在内耗现象
????比较而言,我国电影市场规模仍然较小,130亿元的票房收入还不及一家中等房企的销售规模。更为严重的是,电影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竞争环境亟待净化。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票房收入“偷、漏、瞒、虚”报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公平竞争,降低了行业信誉;盗版问题,尤其是近期以来国产影片的盗版问题相当突出,影片制作和市场流通的某些环节存有严重漏洞,电影业界须联合2024部门下大力气予以坚决打击。
????国产电影上线存在盲目竞争现象。国产电影在以暑期档为代表的一些重要档期尚未获得主导话语权。2011年暑期档,进入主流院线的国产电影高达52部,进口影片仅有10部。但即使在有纪念性质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建党伟业》支撑下,最终也只获得该档期的1/3左右的票房。档期存在大片支撑乏力,小片扎堆激战的问题。影片竞争失序,大量中小成本影片集中挤占大片“空窗期”。7月11-17日一周,上映新片达9部,其中仅7月15日就有四五部之多。该周上映的影片共17部,但总票房为1.92亿元,反而是暑期档中最低的一周。在此影响下,大片《武侠》高台跳水,仅获得一亿余元票房。国产大片与中小成本影片未能积极协调,形成合力备战档期,实际上,在2011年七八两个月票房连续超过15亿元的盛况中,中国电影仅做了好莱坞大片的陪衬。
????六、十大影院市场影响力缩小,部分中小城市影院起步艰难
????201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增幅与影院和银幕增幅之间不成正比,影院的增多并未能带来票房的增加,反而摊薄了单家影院平均收益。
????电影产业化初期,明星影院战略地位极高。如今,“对整条中国院线市场来说,大影院只有示范作用”。⑨十大影院收入在全国总票房中所占的比例呈缩小趋势,单家影院的作用正在缩小。因此,在“千院一片”的影院排片行为下,“千院一面”的影院建设同质化现象成为亟需改变的问题。随着地租成本和物价上涨,不少影院的投资回报年限已由前几年的三至五年拉长至八年。影院经营策略面临拐点,亟需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硬件设备招徕观众是大型影院通行的做法。2011年,票房收入前十名的电影院与2010年的构成相比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仅开业一年半的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后来居上,以7632万元取代同城最早拥有引进IMAX幕的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荣登全国影院榜首。”“由于新建IMAX商业影院翻倍增长,及新建影院的增多,上年北京UME华星等拥有IMAX银幕和天津万达等全国中心城市影院不再一家独大,致使前十影院合计票房与上年同比有所下降。”⑩但是,仅靠增加设备投入并不是影院经营的最佳出路。尤其北京UME华星票房收入从2010年的将近一亿元滑落至6871万元,令人关注。影院经营的转型,应该转到经营理念、经营特色上来。博纳院线推出的“观影分级2024”,北京蓝色港湾传奇时代影城打造高端影院的做法均是提升软件服务的经典案例(见表8)。
????
????目前,大多数新建影院位于地方中小城市,县城影院建设速度加快后,不少地区的影院投资过于密集,经营方式过于单一,或者是票价与当地消费水平、消费习惯之间存在差距,尚不能形成有效票仓。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一些县级城市甚至出现一条街上三五家多厅影院“血拼”的现象。山东省邹平县共有三家数字影院,其中全球通影城开业运营一年来,本来预计当年实现票房300万元,但实际上连100万元也不到,有时候一场电影仅有两名观众。因竞争激烈,有家影院仅在周六日开放。贵州全省绝大多数县级影院票房收入为十万元左右,仅有盘县一地收入达到92万元。中小城市和县级城市影院的片源、票价是掣肘其发展的重要原因。网上售票和团购电影票在大城市白领中已是较为普及的观影方式。网售和团购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票价,一方面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影院上座率。但团购价格与正常售价悬殊较大,势必阻碍影院正常经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在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通气会上指出,“电影票价体系亟待改革,票价偏高的现象依然持续,工薪阶层看电影的期待与要求难以很好的满足”。如何切实制定适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中国国情特色的票价机制,尤其是向学生票、团体票、中小城市和欠发达地区观众倾斜,是关系到电影票房持续稳步增长的重要课题。
????七、产业各方缺乏有效沟通,规范的协调机制亟需建立
????按照国际惯例,制片方与院线是对半分成,而我国制片方最多只能拿到43%。《金陵十三钗》上映前,制片方新画面公司要求提高最低票 价并同时提高分账比例。此举引发了院线方面的强烈不满,2011年11月22日,“万达”、“上海联和”等八大院线开会,共同签署了一份呼吁“新画面”不要单方面提价的请愿书,而“新画面”则要求院线于2011年11月23日看完《金陵十三钗》的影片再做商谈,谈判陷入僵局。影院方本欲拒看,但在电影局的协调下最终妥协。“八大院线”召开圆桌会议的消息通过微博传出,在第一时间迅速传播,引发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此外,《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两部大片争抢档期,导致双方票房均受影响。这些事件说明,当前业界比较缺乏沟通协调机制,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注释:
????①王振国《中国电影票房涨势震撼好莱坞》,《广州日报》,2011年4月5日。
????③同②。票房数据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
????⑤⑥同②。
????⑦数据来源于各地电影行政主管部门统计。
????⑨赵军《银幕越来越大,影院越来越小》,赵军博客blog.sina.com.cn/zhifan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