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个人德育评价总结(甄选2篇)

2024-07-04 08:02:01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个人德育评价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个人德育评价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TPI模式;德育评价;赢在终点;过程式评价;主动倾听

一、现状:一份调研带来的反思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高校德育实践与德育评价现状,我们设计了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调查当前高校德育评价客观实施现状以及各个不同主体对其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随机选取江西省内三所高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等,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共发放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417份。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传统大学生德育评价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评价对象对于德育实践过程和评价结果的低满意率和低符合度,值得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的代表性,调研主要在三所高校的图书馆自习室内随机选取学生进行测查,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调查对象对高校德育实践及其评价的主观感受

1. 调查对象对当前高校德育课程教育成效总体评价偏低

在“你是否喜欢高校德育课程”选项中,表示“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加起来只占了24.2%,在“喜欢德育课原因”的多重响应中,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30.6%)”、“能学到更多理论知识(19.2%)”、“老师的上课方式吸引(19.2%)”。而在“你觉得德育课程对你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学会做人做事道理的帮助”的选项中,选择“帮助非常大”的只有6.2%,认为“帮助比较大”的也只占了27.1%。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教育成效有着更高的期望,对当前这个“主阵地”发挥的实际效用总体评价偏低。

2. 调查对象对高校德育教材及课堂教学过程感觉不佳

在“你认为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是否贴近你的生活”选项中,认为“非常贴近”和“比较贴近”的只有17.5%,而选择“不是很贴近”和“根本不贴近”的占到了总数的38.9%,其他还有43.6%人选择了“一般”。这可能跟当前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现实状况以及90后大学生认知选择2024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以及德育内容与他们的现实需要契合的研究。在“对当前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评价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为19%。在“对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评价中,“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也只占了16.9%。这种对高校德育教材及课堂教学过程认同度不高的现状,导致在高校德育课堂上,只有12.6%的大学生选择“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部分同学(54.5%)选择了“喜欢讲课内容时才认真听讲”,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32.9%的同学上课根本就“不听老师讲”,其中7.5%选择“自己看课本”,25.4%的同学选择“自己玩或干其他事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校德育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了。

3. 调查对象对高校课外德育实践活动评价不高

高校课外德育活动是保证德育目标实现的又一重要阵地,其和课堂教学“主阵地”一起共同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总体评价方面,27.7%同学不喜欢(包括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这些课外德育实践活动,29.4%的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的课外德育活动对自己“帮助较小”或“根本没帮助”。调查表明,学生们对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观参与意愿也较低,只有32.5%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积极”和“比较积极”。当被问及“你认为学校组织的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时,多重响应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走形式”、“学生不感兴趣”、“对学生帮助不大”、“脱离学生实际”、“与中学时期重复”。由此可见,调查对象对当前高校课外德育活动的评价也是不高的。

4. 调查对象对高校学生德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低下

学生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德育成效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高校“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德育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学生德育评价是否科学客观,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切身利益,因此是同学们最为关注、反应最为强烈的现实问题。在“你认为学校对你的德育评价是否符合你的真实情况”的选项中,只有28.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这表明,调查对象对当前高校学生德育评价结果的主体认同度从总体上来看,是不容乐观的。

(三)高校德育评价客观的实施现状

为考察当前高校德育评价客观的实施现状,我们主要设计了评价方式、评价频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互动状况以及评价结果用途等六个方面的选项进行调查。

1. 评价方式和频率

调查显示,高校目前采用最多的德育评价方式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58.2%)和“辅导员或班主任写操行评语”(25.7%),二者共占了83.9%,而只有15.6%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记录评价”。在评价频率方面,选择最多的是“每学期一次”(67.3%),其次是“每学年一次”(21.4%)、“仅在毕业时评价”(5.5%),选择“日常不定期评价”的只占了5.5%,这说明当前高校对学生的德育评价频率不高,基本属于节点式评价或终结性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多是采取“以考代评”或辅导员或班主任的主观印象评价,而不是基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发展性评价。

2. 评价主体和互动状况

根据调查数据的多重响应结果,高校德育的评价主体主要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占比41.2%。其他依次是:“同学”(21.7%)、“学生本人”(15.9%)、“其他任课老师”(14.4%)、“家长”(5.3%)。不难看出,当前高校对学生德育评价的“一元主体倾向”比较普遍,在学生德育评价上主要还是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说了算。即便如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沟通互动频率也是很低的,只有12%的学生认为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和他们的沟通频率“很高”或“较高”,而33.8%的学生认为沟通频率“较低”,23.5%认为“几乎没有”,其他的30.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由此可见,“一元评价主体”和“评价互动频率低下”等问题,也许是学生对德育评价结果认同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3. 评价内容和结果用途

在评价内容上,根据多重响应频率学生选择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日常行为、法律素质。说明当前高校德育评价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等这些社会价值取向的素质培养和评判,而对于个人价值取向的素质,如日常行为、身心素质则没那么关注。而在评价结果的用途方面,我们设计了多选题进行测查,多重响应排列次序为:评先评优(36.1%)、评奖学金(28%)、入党(26.6%)、促进学生道德成长(9.3%),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德育评价结果的用途呈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带有显性利益驱动的前三项总计占了90.7%,居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德育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却被边缘化了,居于次要的从属地位。这种倾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

二、对策:引入“目标·过程·互动(TPI)”模式,提升德育评价实效

(一)目标:赢在终点——一种全新的德育评价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一变天地宽。创新德育评价模式首先必须树立先进的德育评价目标和理念。不同的德育评价目标,会影响到不同的评价标准的设置和不同评价内容的选择,进而往往会形成截然不同的评价结论。为纠正当前德育评价功利化的不良倾向,真正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必须牢固树立“赢在终点”的德育评价目标。同时,“赢在终点”理念是对传统德育评价理念的超越与扬弃,它倡导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坚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眼光看待一个人的成长。因为人生是一次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跨栏。一次失败不等于最终失败,现在不足不等于永远不足。道德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人德行的修养更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不懈追求、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

(二)过程:发展性评价——德育评价创新的一块基石

受和“分数决定论”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存在“德育智育化”和“德育简单化”的倾向,这不仅体现在德育在现实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境地,而且表现为德育评价大多数采用类似于智育“以考代评”、或以一定的时间节点进行“终结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而难以看到个体在道德养成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片面强调标准的统一性而忽略了个体的差异性。因而在人本性和主体性德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饱受诟病。

与之相对,发展性评价则是一种基于过程的新型德育评价方式,它关注的是个体日常道德认知的发展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过程,因此也被称为过程式评价。具体来说,过程式评价是指根据分层次的德育目标,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将评价视角从终结性评价转向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调评价者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对学生德育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过程式评价因其较好地契合了终身学习、赢在终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德得相通和德福一致等先进的德育理念,而且较好地回应了当前德育评价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德育实践的发展性和德育评价的互动性,有利于纠正学校德育目标递进层次不明确、“以考代评”、“终结性评价”一统天下等弊端,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高校德育评价创新的一块基石。

(三)互动:主动倾听的沟通模式——破解德育评价低效的一把钥匙

个人德育评价总结范文第2篇

德育管理工作为学校有效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供了保障,要促进城镇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学校德育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创建与之配套的评价模式,还要充分考虑城镇的区域特点、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适应本校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学校德育管理的高效率,达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的一般原则

1.全员性原则

全员管理是现代管理的根本理念,全校师生员工都能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体现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公平性、公正性,学校的重大决策通过民主讨论形成共识,如果每个师生员工都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所担负的责任,那么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地工作,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2.整体性原则

学校管理的内部是一个复杂完整的能动系统,只有有效地整合人、财、物、时空、信息等基本的管理要素,使它们组成完整的有机系统,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才能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3.程序性原则

学校管理应遵循一定的程序,缺失程序,管理就会陷入紊乱。学校管理的基础程序就是计划决策――组织执行――评价指导――总结提高。

4.实效性原则

要使各项管理真正做到有成效,就要与时俱进,顺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目标,创新评价机制,提高工二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的管理方法

1.组织发动的方法

通过组织动员、层层发动的方法,明确要求,确定目标,宣传实现目标的意义和价值,让师生员工受到激励,为实现学校制定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2.督导检查指导的方法

这是着重深入工作实际、参与实践活动的方法。学校成立师德、纪律卫生、出勤、业务等督导评价小组,明确分工、严格责任制度、制定督导评价细则、对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督导检查评价、指导总结等。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加德育活动,了解掌握德育教学第一手材料,通过现场教研及时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方法就是用评价制度约束师生工作、学习、生活行为,使师生按照学校的目标要求去开展各项活动,达到养成教育的自觉生成。

3.实行程序调控的方法

学校制定德育教学常规、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对课前、集体备课、编制导学案提出具体的德育目标和要求,制定编制导学案的德育渗透原则及流程要求。规范教师备课行为,并由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导学案,优化备课质量与量化考评相结合。课堂教学运用“高效模式”贯彻德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三观”形成教育的情况,依据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德育教学评价标准进行督导检查评价,有效地控制课堂流程。课后的整体验收、整体反思和对德育质量分析的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学校达标方案,评价教师、学科、对应班级的德育教学质量,找出问题,及时改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 城镇学校德育管理的目标

学校若要健康发展,必须有目标做引领,科学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并依此制定相应的规划,使之成为全体教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内化为自觉意识和行为。学校的发展必然会步入科学和良性的轨道。按照“整体促进,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秉承“一切为了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以“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内驱力的座右铭,把“创品牌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办学目标,针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应规划并合理确定每一步的德育目标预期,以确保德育教学模式改革稳步扎实推进,并循序渐进地拓宽改革视野。重视德育教育教学是工作的前提,制度建全是工作的保证。德育工作要做到纵向加强领导,横向加强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另外,健全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德育工作管理是严格有序的,为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教师公约》《班主任工作职责》《辅导员职责》《青年教师仪表规范》《校园忌语》等,使全体教师真正地成为文化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蒙者、心灵的塑造者。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学校的管理重心在德育,评价的原点在课堂。能抓住各教学要素,建立一整套德育教学评价系统,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权、利,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全体教师的潜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全人”教育效益。针对城镇学校课堂德育教学特点,制定新的评价标准,并把它纳入学校整体评价中或做相应的置换。针对城镇学校的课堂特点,必须逐步过渡,转变评价方向,进而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只有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地反馈德育教学信息,合理促进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不断完善、去伪存真、挤出水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德育高效教学。建立新的德育评价体系要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1.城镇学校德育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般来说,要按照即时管理、即时评价、即时指导、即时改进及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价组依据学校制定的“高效课堂德育教学常规”“课堂德育效果评价标准”“导学案德育目标评价标准”“德育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等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业务能力和工作常规进行全方位评价。

2.城镇学校评价方式

只要遵循一定的评价原则,着眼于实效性,评价方式必须因学校规模、学校性质、生源状况、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在评价方式上不必追求整齐划一,也不必照搬照抄,学校成立督导评价组负责对学校工作全方位的管理与评价,每天对师生的课堂德育教学活动实行即时管理、即时检查、即时指导、即时评价、即时量化打分、即时公示、即时20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