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计划内容页

事业单位人才计划(汇总5篇)

2024-07-04 11:37:02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事业单位人才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事业单位人才计划范文第1篇

这次全国人事计划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届六中全会精神,分析人事宏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解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事规划计划统计工作的思路和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规划计划统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各级人事计划管理部门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人事人才中心工作,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不断改进计划管理的方式,完善管理手段,取得明显成效。

(一)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进一步完善。*年人事部《2024改进和加强人事计划工作的意见》出台以来,各地人事部门积极探索,不断规范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形式,丰富这项工作的内容。特别是去年南京会议以后,各地按照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这项工作更加扎实推进。内蒙古、新疆等地将备案制和报告制推行到地市和省直部门,并对备案制和报告制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辽宁、安徽、福建、新疆兵团等地结合这项工作的开展,认真总结人员和工资总量变化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根据各地报送的人事计划执行情况,部里对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情况进行了分析,起草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情况分析》,提出了下一步加强人事计划管理的思路和目标。分析报告以内部资料印发各地人事部门,加强了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通过不断完善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进一步健全了分级调控的人事计划管理体系,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总量的管理和监督。

(二)防范虚报冒领工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针对部分地区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吃空饷”问题,人事部出台了《2024加强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各地人事部门高度重视,及时转发文件,明确相关处室抓好落实。湖北省通过媒体加强宣传,并派出调研组赴地方进行督办。四川省组建了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人事、财政、纪检等部门参加的清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清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37302人,每年可减少财政支出6404万元。湖南省共清查出各类“吃空饷”人员8314人,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8632万元。***等地通过强化工资基金管理、增人计划卡管理、工资统发审核和事业单位招聘人员计划审核备案等手段,严把人员“进口”关。在2024部门的配合下,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吃空饷”问题得到有效遏制。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人事计划管理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人事计划管理制度、管理手段进一步完善。

(三)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近年来,一些省市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入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方法。南京市根据事业单位的行业性质、经费来源和工作职能进行工资总量分类管理,形成了“以绩效为基础,以考核为依据”的工资总量动态管理机制。天津市出台了《2024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宏观调控工作的通知》,全面实行了按单位经费来源进行分类管理的办法。河北省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基金管理暂行规定》,通过加强工资基金审批管理,促进工资总额计划的分解落实。部里也结合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针对目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多次到地方和中央事业单位进行调研,组织召开了2024部委、科研院所和地方人事部门专家座谈会,专门研究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初步形成了《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规定》稿,这次也提交会议讨论,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四)“*”人才规划编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制定“*”人才规划是这两年人事人才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中组部、人事部制定印发了《2024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对“*”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非常重视,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基本上都完成了规划编制任务,受到了当地党和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各地在制定人才规划时,按照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的要求,充分考虑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人才工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保障和支撑作用。吉林、、甘肃、宁夏等地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出台了“*”人才规划。广西、北京、重庆、陕西、青海等地注重搞好规划衔接,将人才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体现了人事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贵州省在人才规划中列出了人才开发项目,配备了专项经费,明确了工作进度,大大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五)人事统计工作稳步推进。各级人事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统计,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统计等各项常规统计工作。江苏、山西等地加强统计基础建设,改进统计手段,完善统计工作制度,提高了统计工作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在做好统计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各级人事统计部门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和研究,上海了本地区人才资源状况分析报告,***地加强统计分析,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统计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以人事计划管理为重点的人事宏观管理工作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同志对新形势下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定位存在一些片面的模糊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人事计划管理方式和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些地方人事计划职能不够健全,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工作弱化。我们要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人事计划管理工作不断改革创新,在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增长、优化人员结构、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将人事计划管理工作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来认识,摆到人事人才工作的全局当中来定位,认真总结近年来人事计划管理改革发展所积累的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做好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人事计划管理是人事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人事计划,人事计划职能是逐步弱化还是要不断改进和加强,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事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宏观调控。该放开的要放开,该管住的管住。机关事业单位是公共部门,也是要管住的领域,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即使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也要采用包括计划在内的各种方法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另外,从资产国有的角度来看,对国有事业单位,包括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进行人员总量和工资总量管理也是必要的。特别是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切实履行人事计划管理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总量管理各方面工作。

(二)人事计划管理内容和方式要改革完善。实践证明,人事计划管理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计划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要适应体制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完善。目前,人事计划管理还有许多是沿袭传统做法,由于外部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就很难产生好的管理效果。计划制定不科学,与实际情况脱节,影响了计划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革计划管理的内容,完善计划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人员计划以前主要针对编制内的人员管理,现在一些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情况很普遍,甚至占很大的比例,计划管理工作如何适应这种新情况就值得研究,既不能放任自流,又要落实单位用人自。工资计划的内容也需要调整,以前主要是制度内的工资总额管理,现在一些事业单位津补贴占很大比重,如果只是着眼于制度内工资,总量管理就名不副实,难以发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作用。下达人员工资总额计划的方式,也需要改进,有些地方的总额计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执行乏力,流于形式。我们一定要在人事计划管理中,坚持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推出新举措。

(三)人事计划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当前,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务员法实施全面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和岗位管理制度正在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各项人事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还存在人员数量和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等情况,特别是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出现了虚报冒领工资等“吃空饷”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人事计划管理工作,完善各项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要适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强化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要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的人员计划管理工作。要搞好规划与计划的衔接,充分利用计划手段,将“*”人才规划落实到实处。要充分开发利用人事统计信息资源,提高计划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总之,加强人事计划管理是人事人才工作大局的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职责的要求,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地推动人事计划工作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研究解决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

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规划计划统计各方面工作任务都很重,但从人事制度改革的全局考虑,我们要突出重点,把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问题,摆到明年工作的突出位置。

(一)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是人事计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今年6月,人事部、财政部印发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分配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现有人员3000多万,工资总额5700多亿,是机关工资总额的3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17%,公共财政用于人头费的支出主要在事业单位。搞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对全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和财政资金高效利用都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缺乏有效调控,还存在收入分配秩序比较混乱;一些行业和单位利用行政性职能收费和国有资产创收,取得过高收入;不同地区、行业和单位收入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就难以形成合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关系,也会给理顺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大局出发,增强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同时,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总量管理制度。

(二)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的总体思路和原则。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改革,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的要求,健全统一指导、分级调控、分类管理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总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健全管理手段,加强监督检查,逐步形成宏观调控有力、微观搞活有效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新机制,不断促进公共事业发展。

改进和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要在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下进行,具本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要坚持分类管理。事业单位情况千差万别,不同事业单位承担的功能、收入来源各不相同,不可能采用单一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要根据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总量管理方式。二是要坚持绩效导向。按照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绩效工资在工资构成中占有很大比重。对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总量管理,科学合理地核定绩效工资是一项重要任务。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的基本依据是单位的综合绩效水平,绩效考核指标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突出公益性和公共服务,引导事业单位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三要坚持统筹协调。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科学核定单位工资水平,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的差距,统筹考虑单位领导人员与职工的收入分配关系,特别是加强对利用政策垄断地位取得高收入的行业和单位进行总量控制,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保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四要坚持促进发展。要将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与事业单位其他改革结合起来,处理好加强工资总量管理与搞活内部分配的关系,既规范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又不断激发事业单位的创造活力,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三)当前要着重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一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体制。要按照2024政策规定,进一步明确各级人事部门对搞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和宏观调控的责任。人事部负责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计划编制的宏观指导,重点监测全国人事宏观运行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针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中央财政补贴情况,采取不同政策措施。省级人事计划部门对省直属事业单位和省级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量进行计划管理,对市区县加强总量调控,并加强对基层人事计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收入分配的2024政策,在政府人事部门指导下,加强对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的核定,严格监督检查总量计划的执行情况,认真负起主管部门的责任。

二要研究建立总量管理绩效考核机制。要适应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要求,认真研究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核定和管理办法,加强绩效工资的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要从工资总量管理的要求出发,建立符合不同事业单位特点的绩效考核机制,坚持以考核为基础,以绩效为导向,把绩效考核作为工资计划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依据。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作用,将绩效考核与领导责任目标管理结合起来。要认真分析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不断增强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工资总量计划的导向和调控功能。

三要不断完善工资总量计划管理手段。多年来,在各级人事计划部门的努力下,探索形成了一套人事计划管理方法和手段,如工资基金审核、工效挂钩、工资总额包干等。实践证明仍然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我们要继续坚持,并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以改进。有些管理手段,总体上有效,但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不适应发展了的新情况,我们就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完善2024政策规定。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其他方面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改革创新,在实践中创造新经验,推出新举措。

四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是落实人事计划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加大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要注重发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作用,搞好指导协调。政府人事部门,要会同2024部门,定期检查工资总量计划贯彻落实情况,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行为,增强工资总量计划的约束力和严肃性,确保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规范有序。

四、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按照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在重点抓好事业单位工资总量管理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其他各方面工作,推动规划计划统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第一,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人事计划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围绕人事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加强统一指导,搞好宏观调控。坚持实行人事计划备案制和报告制,各地要按照要求及时向人事部报送本地区人事计划编制和执行情况,今年绝大多数地区按照要求都报送了2024材料,希望各地继续重视做好这项工作。要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的政策指导和信息指导,做好统计分析,定期公共部门人员队伍发展状况分析报告,及时发现并解决人员总量和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认真搞好机关事业单位年度人员计划管理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本地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数量、结构和素质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年度人员计划管理,严格2024审批制度,保持人员增长的协调平衡,优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结构。要针对一些单位存在的“吃空饷”问题,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清理检查,完善人事计划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制度上堵塞漏洞。要对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的编外用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原则上编外用人也应纳入人员总量管理,但在管理方式上可以灵活多样。

第三,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备案制度。实行事业单位招聘计划备案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人员计划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6号令)的要求,事业单位年度招聘计划须报政府人事部门备案。今年部里在下达中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工资计划时,要求各中央事业单位将年度招聘计划报规划司备案,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审核、备案制度,希望各地人事计划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不断规范公开招聘计划备案的程序和方法。

第四,做好工资统发工作。进一步发挥工资统发对机关进人的调控作用,按照工资统发的程序和要求,严格审核行政机关新增人员的2024手续。根据公务员登记工作总体安排,完善工资统发数据库。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工资统发,对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要纳入工资统发范围。加快推进工资统发信息联网进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员工资计划管理与财政预算拨款相结合的制约机制。

第五,搞好“*”人才规划的实施。今年大多数省市区都印发了“*”人才规划纲要,下一步要重点抓好贯彻实施工作。一是建立人才规划实施的责任制。做好任务分解落实工作,制定年度目标,并加强检查督促,搞好人才规划与人事计划的结合,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二是总结经验,加强交流。要加强调研,总结典型经验,召开人才规划实施交流会,及时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规划实施的有效途径。三是研究建立人才规划的监测评估体系。要重视人才规划评估工作,组织各方面力量,认真研究人才规划监测评估的方式和方法,及时总结人才规划实施情况和效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部里正着手开展人才强国战略指标体系研究,希望各地积极参与配合。

事业单位人才计划范文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严肃干部人事纪律,盘活人才资源,切实做到“人才资源一本账,统筹整合一盘棋,办理程序一条线,签字把关一支笔”,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浙委办〔20*〕37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中央编办2024进一步加强管理,严肃干部人事工作纪律2024问题的通知》(浙人〔20*〕196号)等文件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提出以下意见:

一、管理范围

(一)市级机关、乡镇机关、依照(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的编制计划及非领导职务人员的招考录用、接收安置和交流。

(二)全市各类事业单位的编制计划及非市委管理人员的招考录用、接收安置及流动。

(三)非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参加事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四)市委任命的领导干部由市委组织部按干部管理权限另行实施管理。

二、管理原则

(一)总量控制。加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计划和新增人员计划(以下简称增人计划)管理,用计划管理的形式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确保机关人员控制在核定的编制数以内并留有余地,事业人员控制在绍兴五县(市)平均编制数以内。

(二)存量盘活。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在全市同性质单位间调剂使用制度,用动态管理的形式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存量盘活。充分开发利用现有人才资源,缺编单位补充人员优先在全市现有机关事业人员中选调,所需计划指标原则上在自然减员中安排。

(三)增量择优。健全机关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公开招考制度,用凡进必考的形式实现机关事业人员增量择优。经全市统一选调难以解决的特殊岗位人员,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聘),择优录(聘)用。

三、管理权限

(一)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是人员流动调配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编办)是人员编制使用计划的综合管理部门。

(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编办)、市财政局建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调配协调会议(以下简称协调会议)制度,定期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年度增人计划和计划指标的使用申请。协调会议组成人员为: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人事局局长(编办主任)、财政局局长。

(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编委)以一定形式对协调会议研究的事项进行审议监督。

四、管理程序

(一)增人计划编报程序

1、市人事局(市编办)在每年第四季度对纳入增人计划管理范围的主管部门发出预测下一年度增人计划的通知。

2、各主管部门按市编委核定的编制,对下一年度的人员需求情况进行预测,经党委(党组)集体研究后报市人事局(市编办)初审。

3、经协调会议研究、市编委审议后,将增人计划下达给各主管部门。

4、各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按计划办理增人申请。

(二)普通增员程序

凡属管理范围内的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跨系统流动、系统内流动(包括教育、卫生、公安、法院等系统)和新招收引进各类人员,适用本程序。

1、用人需求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和所需岗位、人数等。

2、市编办核实编制和增人计划。

3、组织人事部门按管理权限受理后分别提出补充人员的方式,提请协调会议研究。决定在本市范围内选调的,由组织人事部门与申请机关协商提出选调对象,经协调会议研究、市编委审议后办理;决定公开招考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提交协调会议研究、市编委审议后组织公开招考。

(三)特殊群体人员流动录用程序

1、商调人员。市外人员要求调入本市的,由调出单位县以上人事部门发商调函联系,拟接收单位签署接收意见后,按普通增员程序办理。市内紧缺专业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调往市外的,由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协调会议研究后办理;市内其他人员调往市外的,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管理权限直接办理商调手续。

2、干部安置。市人事局在年度增人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安置方案,经协调会议研究、市编委审议后组织考试、考核、选择岗位,实行指令性安置。

3、教师、医务人员在国有(集体)事业单位与民办学校、民营医院之间流动,以及其他非机关、事业人员参加事业单位养老和医疗保险的,按普通增员程序办理。

五、管理纪律

(一)各用人单位的主管部门预测增人计划必须在编制许可范围内进行,人员调配、招考、引进、安置等必须在增人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已满编超编的单位确因工作需要增人的,按“先出后进”或“先申请编制再申请计划”的程序办理。

事业单位人才计划范文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十二五”人才工作规划,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人才优先,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以实施省市“百千万”人才工程为主线,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责任目标

全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4000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00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400人(其中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110人),城乡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培训3000人。

三、主要工作

(一)做好各类人才的引进、招录和管理工作。

一是完成公务员招录计划。经县人民政府同意,今年我县公务员招考申报计划44名,其中公安警察3名。协助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积极组织报考公务员报名,配合做好资格审查、面试与考察等工作。二是完成事业单位人员招考引进计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2012年事业单位引进计划73名,其中教育35名,卫生10名,其他事业单位28名。组织相关单位参加各高等学校的学生见面会,为事业单位引进亟需人才。下半年将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求实行公开招聘(考核)补充事业单位人员,三是做好“三支一扶”人员签约与服务期满人员考核等工作。完成“三支一扶”签约计划97名,做好“三支一扶”年度考核和优秀“三支一扶”毕业生2024工作,做好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考核转聘工作。四是做好“百千万”人才引进工作。五是启动2013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等相关工作。

(二)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评审、选拔和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教育卫生其它行业高中级申报控制数的摸底审核工作,调控分解职称高中级申报控制数指标,指导做好2012年职称申报以及初级的评审工作。二是做好中小学教师系列与义务教育法接轨的相关职称认定的准备及实施工作。三是做好县管专家的2024、选拔及考核工作,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市管专家的选拔、2024及考核工作。四是做好柑橘专家基地的管理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基地的平台载体作用。五是加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动态管理,积极为新一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做准备,切实保持事业单位人员稳定。

(三)做好高技能人才的评价、培养和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鉴定通用工种的实操考试培训基地,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二是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实行考评员聘用制度,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三是在做好匡通电子有限公司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大力纸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四是加强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化建设,完善技能人才信息库。

(四)做好各类人才的教育、培训和审验工作。

一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公共科目知识培训,以脱产培训和网上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努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二是抓好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计划举办二期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班,培训公务员100人。继续配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办好“周末课堂”远程教育。三是抓好事业单位新录用人员的岗前培训。四是抓好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培训,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五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执业资格考试报名等工作。

事业单位人才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制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166

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事业单位间的竞争早已转化为人才之间的较量,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愈加受到重视。人力资源能够有力地推动事业单位科学技术发展及管理能力提升,人才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它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高度,因此越来越多事业单位将人才培养作为事业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人力资源推动着事业单位的成长壮大,但寻找适合事业单位的人才并非易事,招聘工作作为事业单位吸纳人才的主要方式,在人才的选择及质量的保证上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科学完善的招聘体系对于招聘工作尤为重要,提高招聘流程的合理性、有效性、规范性、公平性能保证招聘目标的实现程度。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的事业单位更是需要系统、科学的招聘体系,为单位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单位的人才优化,带动单位整体实力的增强。

1 事业单位人员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招聘规划存在缺陷

事业单位发展与人力资源息息相关,因此,人才任用和培训需要引起事业单位的重视。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为每一个岗位找到对应的人才,也能使人员的能力得到全面施展,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管理部门要建立系统的制度,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对此,就必须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严谨的规划制度,使人才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但是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招聘管理规划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出现了诸多问题,事业单位需要大量人员,但单位仅仅简单提出招聘计划,没有依据事业单位发展目标来制定执行细节,缺乏严谨的执行能力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因此,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和储备规划时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难以得到事业单位需要的优质人才。

12 缺乏详细的职位说明书

系统科学的岗位分析是开展招聘活动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通过研究岗位分析的归纳反馈,可以迅速得知各岗位的空缺数量、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招聘工作。目前大部分的事业单位都缺乏系统的职位要求,不利于应聘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应聘岗位,也不利于事业单位依据职位需求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资格。清晰规范的职位说明书能够避免招聘工作的盲目低效,确保用人部门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减少行政浪费及人才浪费。

13 招聘及考核流程不规范

招聘人员的时限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一般来说,经过面试和笔试之后就能够确定是否聘用,但公务人员进行考核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有些属于单核心位置的岗位,需要的考核时间则更长。但事业单位有时对员工的考核时间过长,长达数个月的考核虽然有利于人才成长,但流程不规范,时间过于冗长会使人力资源管理者分散时间和精力,也会使员工失去耐心。

14 招聘方法过于单一

丰富招聘方法往往能够提高人员开发利用的效率。在现阶段,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往往倾向于选择学历较高、考核能力较强的人员,这种方式较为传统。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整的招聘体系,缺乏科学的调查分析,总体设计滞后,种种问题导致事业单位人才培训工作效率低下,不符合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事业单位为了确保招聘的公正性,对于人员的空缺通常采用对外公开招聘的方式,较少通过内部直接晋升填补空缺,这种方式大大削减了优秀员工的工作热情,不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阻碍了优秀员工的长远发展。

2 事业单位人员招聘问题应对对策

21 要科学拟定招聘原则

(1)符合战略原则。优秀的人员是稀缺资源,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引进优秀人才,同时也要从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进行员工的任用、培训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

(2)契合需求原则。对员工进行聘用,提供培训,需要充分结合单位职位的特点和优先程度来安排,根据不同情况,聘用、培训体系有很大差别。

(3)循序渐进原则。选拔优秀的人员,事业单位不可避免会投入相应的资源,但不能因此急功近利,要求人员立即上岗。人才的培训需要沉淀,事业单位要有长远目光,对员工进行长期培养,使员工在适当的时候发挥更大价值。

(4)形式多样原则。每个员工有自己的特点,事业单位对待员工也不能采用单一的标准,而应该采用多样的聘用和培训方式。例如,对员工进行培训时,采用在职、脱岗、长期进修等多种方式,或提供实习、专家传授等多种途径结合。

(5)“以人为本”原则。人力资源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动力,以人为本观念的倡导使得事业单位开始注重员工意愿、合理配置人才,同时激发员工潜能,保障员工利益,倾听员工意见也成为事业单位战略规划中的重点。岗位的匹配度与员工对岗位的满意度成正比,在符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科学配置人才资源,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才能增加员工对事业单位的依赖度,为事业单位创造更多的效益,同时合理配置人才,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让每位员工在合适的岗位发挥作用,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22 制订人员招聘计划

首先,制订科学、合理、规范的招聘计划能够有效地提高招聘效率,大大提高招募到优质人才的概率。事业单位在招聘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人才市场的供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符合实际需求的招聘计划,突出自身优势以提高成功率。

其次,对事业单位自身人才结构数据做分析统计,明确单位重点招聘对象,避免管理层及技术型人才出现短缺,推动单位的整体发展。并且在招聘过程构建人才储备库,尤其是拟录用但未报到人员,都应做详细记录和跟踪管理,确保单位能在短时间内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最后,应提前2024各部门用人需求计划,根据单位发展目标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提高招聘工作的速度及效率,并定期对招聘工作做总结归纳,规范招聘流程、优化招聘途径、完善招聘w系,确保招聘工作高效进行。

23 建立人才储备体系

第一,在招聘工作结束后对于单位拟录用但未报到的应聘者分类做好信息统计,包括简历信息、面试情况、考官评价、应聘职位、未报到原因等;第二,定期跟踪调查人才储备库中管理层人才及技术型人才的工作情况,加强与储备人才的沟通并及时反馈;第三,利用网络平台或中介平台等方式,寻找并关注人才,加大了吸纳行业优秀人才的可能性。建立人才储备库是构建招聘体系的前期准备,优质的人才储备库能够使招聘人员随时关注人才动向,以便在出现职位空缺时能及时找到满意的替补人员。

24 制定考核内容以及方式

(1)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包括对单位基本信息的介绍,如单位定位、发展历程、战略计划、部门构成、文化内涵、单位理念、单位制度、管理方式、部门职责、后勤保障等。单位基本信息介绍、单位文化、制度理念等适合对单位了解尚浅的新员工。考核内容应根据不同部门有所改变,立足于该部门的职责范围,全面系统地介绍单位的整体情况,侧重于单位发展历程、发展前景及当前挑战,让新员工对单位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并重点讲述单位所获荣誉和行业地位,调动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考核形式。单位应做充分的前期调查,结合单位定位、部门组成、考核目的、考核对象、考核成本等因素,确定最佳考核形式。考核方式应根据考核对象的不同有所改变,如现场考核更适合需要进行实操的基层技术工、操作工,现场讨论、演练更适合注重沟通交流的管理层人员,长期工作表现等更适合基层人员及后勤人员。

3 结 论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任用人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选拔、培训制度,并确保整个过程的公平、规范、有效和合理,才能确保培养出高层次的人员。如今,事业单位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科学、完备的人员选拔制度显得尤为关键,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大力度,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的人员任用体系。

事业单位人才计划范文第5篇

《规划》总体培养营标是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合理预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以及国有企业、会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战略、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占领国际会计理论前沿阵地等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屋开展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会计领军人才的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开展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别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等4类,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选拔培养l000名左右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

《规划》的目标标是要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成为具有恪守诚信、敬业爱岗、甘于奉献的道德品质.形成科学系统、结构合理、学养深厚的知识体系,具备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工作能力,作出推动发展、促进和谐、壮大行业的社会贡献,享有社会认同、行业肯定、备受推祟的广泛影响、实现由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的转变。这些人才应当在深化经济体裁改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组织内部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会计理论和实务创新、塑造会计行业民族品牌、推进会计事业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的高端会计人才团队,以推动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规划》也明确了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具体任务。

适应中央企业、境内外上市公司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对高层次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带动全国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着力培养450名左右在大型企业或重要经济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企业类会才领军(后备)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应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带动和引导中央部委、各级重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若力培养100名左右在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重要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机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务管理,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加快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促进注册会计师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着力培养350名左右具备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专业资格、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规范会计服务市场,增强行业竞争力,促进行业全面发展,打造行业民族品牌,推动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应建立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对会计制度建设、行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作用,着力培养100名左右在会计学科担任学术带头人的学术类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培养优秀会计人才,打造学术研究团队,占据国际学术前沿,提升会计学科地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规划》对会计领军(后备)培养的方式,也作了具体的安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