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专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专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2、课程开发的实施
2.1第一次实验。08级营销5班全班共60人,有45人于2010年2月—6月在上海参加顶岗实习,其中31人在上海易初莲花超市工作,14人在上海世博园实习。这批学生在学校集中学习3个学期,在第四学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结束后,在第五学期回校继续学习,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采用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08级的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分别为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基础英语等8门。专业基础模块:管理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法、基础会计、高等数学。专业必修模块:营销与策划、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学、组织行为学、现代推销学、公共关系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涉外商务谈判、网络营销、零售学。实践模块:市场营销管理实训、广告与策划系统实训、就业指导与训练、军训理论与技能训练、毕业实习及论文。选修模块:音乐欣赏、摄影、演讲与口才等7门课程。3年共安排学时:287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422学时,占总学时49.44%,实践/实训教学1454学时,占总学时50.56%。
2.2第二次实验。09营销班5班全班39人,在上海迪亚天天超市参加顶岗实习人数为22人。09级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基础英语、计算机应用等8门。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法、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必修模块:营销与策划、市场调研、商务与谈判、消费者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现代质量管理实务、现代推销学、公共关系学、企业定价、网络营销、财政与金融、零售学。实践模块:专业顶岗实习、就业指导与训练、毕业实习及论文等4门。选修模块:心理健康/演讲与口才/网页设计与制作等12门课程。总学时:286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1214学时,占总学时42.4%,实践/实训教学1652学时,占总学时57.6%。
3、结果分析
3.108级顶岗实习反馈。在08级参加顶岗实习的45人中,有39人认为:专业能力、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占86.6%;42人认为理论知识、技能知识需要加强,占93.3%;28人认为实习回来后学校开设课程应侧重基础类、实训类,占62.2%;41人认为顶岗实习很有必要,占91.1%。根据08级的课程设置和实习情况,09级的课程设置把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基本都安排在前三个学期完成,在第五个学期安排了现代质量管理实务、商务与谈判、企业定价、财政与金融、网络营销、零售学这些基础类、实训类课程。
3.209级顶岗实习反馈。09级5班22人于2011年2月—7月在上海迪亚天天超市顶岗实习。有18人认为:专业能力、拓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占81.8%;20人认为技能知识、实践知识需要加强,占90.3%;18人认为实习回来后学校开设课程应侧重总结类、实训类,占81.8%;19人认为顶岗实习很有必要,占86.3%。综合08、09级两批学生的调查反馈意见,我们将11级课程设置调整为:
(1)把原来的5大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实践模块、选修模块调整为素质养成模块、专业知识与技能模块、职业素质拓展模块3大模块;
中专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专业认同感;学业拖延;相关
【中图分类号】 B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14-2
一、前言
学业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应该立即或按照计划执行,却自愿推迟,以致没能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产生主观不适感的行为。学业拖延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多个方面。
专业认同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大学专业设置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有的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或名牌专业,这些专业往往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也是大部分学生专业选择的目标,这些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而有的专业却是新兴专业,设置较晚,且实力较弱,这些专业往往不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只有较少的学生会选择这些专业,甚至部分学生被调剂到该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同感较差,即本专业受到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程度。
基于上述内容,本文考察如下问题:1、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现状;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的现状;3、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业拖延的关系。从专业认同感角度提出改善学业拖延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以某大学四个专业的学生为被试,每个专业各抽取两个班的学生,共400人。发放400份问卷,剔除不合格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299份,有效回收率为74.75%。有效问卷中,男生94人,女生205人,金融系89人,会计系87人,劳经系56人,应数系67人。在该大学中,金融系和会计系是重点专业,而劳经系和应数系是新兴专业。
(二)研究工具
1.学业拖延量表
采用Laura J.Solomon&Esther和D.Rothblum(1984)共同编制的PASS(学业拖延)量表,其中包括撰写学期论文,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填表格、选课、登记注册等,列席性事务:辅导员(班主任)开会、与老师见面等5部分内容,共15个条目,该量表的信度为0.832。计分方法为每一部分的前两题相加得到的分数为该被试的拖延总分,最低分为10分,最高分为50分。其中10-20分为低拖延,20-40分为中拖延,40-50分为高拖延。
2.专业认同感量表
根据古南辉对专业认同感与图书馆学教育的关系以及李国珍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的研究,结合被试所在学院的实际情况,整合成专业认同感量表,包括对所读大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在学习本专业时的状态,以及本专业对自身影响等4部分内容,共18个条目。量表信度为0.778。计分方法:其中,专业认同感总分为各题得分的加总,最低分为18分,最高分为90分;专业满意度总分为量表中第16、18、19、21题加总得分,最低分为4分,最高分为20分,其中4-8分为低认同,8-16分为中认同,16-20分为高认同;专业认识总分为量表中第22、23、24、25、26、27、28、29题加总得分,最低分为8分,最高分为40分。
三、结果分析
(一)专业认同感及学业拖延现状
研究表明,现今的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普遍为中低程度。其中,专业满意部分的平均得分金融系为12.82,会计系为12.69,劳经系为13.21,应数系为11.23,相对来说,应数系的学生较其他专业学生认同感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不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
从总体上看,各系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均不算太高,处于中度水平,金融系为26.11,会计系为26.52,劳经系为26.50,应数系为28.34,相比之下,应数系的拖延情况较其他系别稍显严重一些,只有一小部分为低拖延。
(二)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对专业认同感量表中的专业认同感总分、专业满意总分以及专业认识总分分别与学业拖延的总分及其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专业认同感总分与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列席性事务存在较显著相关,撰写学期论文不存在显著相关;(2)专业满意度总分与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存在较显著相关,与撰写学期论文、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列席性事务不存在显著相关;(3)专业认识总分与复习迎考存在较显著相关,与撰写学期论文、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列席性事务不存在显著影响;(4)专业认同感总分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专业满意总分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而专业认识总分与学业拖延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负相关。
(三)系别、专业认同感、专业满意度与专业认识总分对学业拖延的预测作用分析
以系别、专业认同感、专业满意以及专业认识为自变量,学业拖延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总体来说回归模型对学业拖延的预测效果均比较好。其中,(1)系别的多重测定系数R2=0.017,表明约有1.7%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23.758+0.749*x,从相关分析结果(t=2.260)可以看出系别对学业拖延有正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5.107,sig=0.025)可以看出系别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2)专业认同的多重测定系数R2=0.039,表明约有3.9%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34.433-0.152*x,从相关分析结果(t=-3.417)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11.678,sig=0.001)可以看出专业认同感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3)专业满意的多重测定系数R2=0.021,表明约有2.1%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22.253-0.300*x,从相关分析结果(t=-2.480)可以看出专业满意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6.152,sig=0.014)可以看出专业满意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4)专业认识多重测定系数R2=0.014,表明约有1.4%的学业拖延可以用模型解释,y=29.361-0.149*x,从相关分析结果(t=-2.064)可以看出专业认识对学业拖延有负向预测作用,从方差分析结果(F=4.259,sig=0.040)可以看出专业认识预测学业拖延的模型与数据拟合度非常好。
四、结论
(一)系别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学业拖延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系别影响专业认同感,新兴专业中,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较低;而重点专业中,学生的认同感较高。这和前人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李国珍等人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研究发现,自愿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要比其他情况的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兴趣被培养起来的学生认同感会更高。古南辉在研究中也发现,专业认同感、专业吸引度和专业期望值都是大一的新生最高,所以说大一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在形成专业意识之前进行引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对学生进行专业认同感强化训练,可以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或者通过不明显界定名牌专业与边缘专业,提升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归属感。另外,学生也比较关注自己所学专业能否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在学生未清楚了解自己专业之前,学校应该也有义务告知学生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以鲜明的数据呈现就业是否可观。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系别影响学业拖延程度,新兴专业中,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较高;而重点专业中,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较低。从总体上看,各系学生的学业拖延程度均不算太高,处于中度水平,而在撰写学期论文、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列席性事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等方面,大部分学生存在着较高的拖延程度。本研究和前人研究(王娟硕士论文)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针对拖延性较高的行为对学生进行行为改进及教育。
(二)大学生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中发现,专业认同感与学业拖延总分,以及不同类型的学业拖延之间呈显著相关,对复习迎考的相关性表现最为显著,专业认同感总分、专业满意总分以及专业认识总分与学业拖延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也显示专业认同感总分、专业满意总分以及专业认识总分与学业拖延都是呈负相关的,从而可知,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复习迎考的拖延程度,若学生表现为高认同感,则在复习迎考上的拖延程度表现为低拖延。因而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也可以减少其在撰写学期论文、复习迎考、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列席性事务、学业上的行政事务上的拖延现象。这说明,若学生对就读的学校满意程度较高,则拖延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应选择自己喜欢的、满意的学校,并且在选择专业时,应选择自己相对了解的,喜欢的专业,因为被调配的专业也许学生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欢,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满意程度,进而引发高学业拖延的现象。即使很不幸的被调剂了,学生也应该培养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专业的高认同感可以帮助自己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灵芝.中学生学业拖延现状的调查研究[J].文教资料,2007.
[2]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的状况调查-以武汉市为例[J].社会工作,2008.
[3]王娟.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中专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学生的读写练习是重要的语言学习活动,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最终掌握知识的必经途径。如何指导学生事半功倍地做练习恐怕是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探索的问题。我经过长期的观察.对比和分析,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供大家参考:(1)精心挑选(Select elaborately);(2)z专心地做(Do attentively);(3)细心思考(Think carefully);(4)定期总结(Summarize regularly);(5)及时调整(Adjust immediately)。
1.精心挑选(Select elaborately)
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后,教师要为学生精心挑选深浅适度的练习内容。练习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布置练习针对性要强,可以分为必做部分和选作部分。这样,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较好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有效训练。
2.专心地做(Do attentively)
要教育学生专心地做练习。练习是学生消化;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专心地做更容易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而专心地做练习是快速;高效掌握知识的重要保证。
3.细心思考(Think carefully)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做完练习,核对答案之后,对错题和“侥幸”做对的题应作细心思考;分析与自评。
要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先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或向同学求助,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再去求教老师。这样,一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会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反之,遇见问题不经思考就问别人,会出现似懂非懂的现象,在日后练习或考试中再遇见相似的问题,还可能再错。
4.定期总结(Summarize regularly)
定期总结,就是指导学生对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综合分析与总结归类。这是有效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定期总结,学生能够找自己知识的缺陷,明确努力的方向,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加强针对性练习,避免一错再错。
定期总结,相隔时间不宜太长,时间太久,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会淡化,消失。重新恢复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认真综合分析一段时间内所做错的题,然后对他们进行归类总结。
5.及时调整(Adjust immediately)
在学生完成定期总结以后,应指导他们对训练材料;时间分配和学习内容进行及时调整。
中专生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创新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素萍(1964-),女,江苏沛县人,甘肃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济师;刘永光(1982-),男,山东德州人,甘肃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工程师。(甘肃 兰州 73003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3-0140-03
一、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十二五”时期,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网企业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贯彻落实、主多分开以及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对电网企业的用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打破单一用工数量预测向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预测工作就成为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工作的必然趋势。
从具体人力资源业务来看,现有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虽然能够从战略高度思考和谋划人力资源队伍发展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局,但人力资源规划预测不能与生产经营发展密切结合,形成具体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劳动定员管理作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有效方式,严格按照电网定员标准执行,但与现有的实际用工不能有效结合,影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新员工招聘更多依据超定员情况进行配置,但不能有效地与超缺员岗位所需素质要求匹配。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科学、合理、全面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而电网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设计正是从用工总量、人员结构和员工素质三方面全方位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2.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本项目根据企业战略与经营发展要求,以“控制用工总量、优化员工结构、提升队伍素质”为根本出发点,建立人力资源总量、人员结构和人员素质需求预测模型,从数量、结构和质量三个方面进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并实现控制人工成本、提升效率及效益的管理目标。
以控制用工总量为目标,在分析业务增长对用工需求的基础上,研究用工总量与其影响因素(关键驱动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分析生产效率提升对用工需求的缓解作用,采用数理统计与经营管理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兼顾业务发展和效率提升的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实现“用工总量需要多少人”的预测目的。
以优化员工结构为目标,在深入分析各专业用工数量与影响因素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将预测的用工需求总量向下分解到各专业,以明确各专业的用工需求量;结合人员配置率,将各专业的用工需求预测增量进一步向下配置到各下级单位或各二级单位,建立兼顾业务发展和用工实际需求的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各专业、各机构需要多少人”的预测目的。
以优化用工策略、提升员工素质为目标,根据业务的核心程度划分对应的用工类型,明确用工总量中长期职工、农电用工、劳务派遣用工的需求数量,并进一步确定可以采取业务委托形式的用工数量,在明确长期职工需求总量的基础上分析各下级单位或各二级单位长期职工的需求数量,并对新进长期职工的学历要求、毕业院校要求和学科专业要求等进行分析,以形成新进长期职工补员的素质需求预测;根据各下级单位、各专业人员配置率、各专业与电网安全生产的关联程度、各专业的专业弹性系数和各单位区域核心地位等四方面因素设计“补员优先级指数”,明确各下级单位新进长期职工补员的优先顺序。最终建立完整的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实现“需要什么样的人,采取什么样的补员方式”的预测目的。
3.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
综合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人员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和素质结构需求预测模型,建立能够控制用工总量、平衡用工配置、优化员工队伍、规范用工策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三者关系如图1所示。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专业管理工作的流程图
2.主要流程说明
(1)流程一: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流程。
第一步:设计电网企业人力资源总量需求预测模型。具体步骤包括:首先,2024并整理数据,包括按照数据2024标准化模板2024数据、修正数据、分类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