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职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毕业生 择业效能感 就业影响
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一个找工作的过程,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毕业生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考虑就业问题,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包括:职业兴趣、价值观、职业能力、职业搜索清晰度、择业效能感等[1]。择业效能感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信程度[2],对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和择业结果影响重大。
择业效能感不但对择业行为起着监控和调节作用,对择业的结果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首先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择业效能感量表对600名2013界高职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择业效能感的状况;然后通过检验不同择业效能感水平组被试的就业率差异水平来分析择业效能感对其就业的影响。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3届高职毕业生共600名。其中男生330名,女生270名。根据择业效能感水平将被试区分为高效能感组共162人(总人数的27%)和低效能感组共162人(总人数的27%)。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龙海梅修订的择业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包含五个维度,即自我评价、信息2024、目标筛选、制订计划、问题解决五个方面共25道题。修订的择业效能感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信度系数分别为0.895和0.851。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修订的择业效能感量表(简式)的五因素模型的拟合性较好,证明该修订量表的构想效度较理想。
1.3施测过程及数据处理
择业效能感量表采用团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毕业生就业数据由学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统计截止时间为2013年6月30日。所有数据用spss16.0进行处理。
2.研究结果
2.1高职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简单描述统计结果(表1)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效能感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均处于中上水平;但在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标准差较大,反映出不同个体的择业效能感有较大差异。
表1 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效能感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简单描述统计
2.2不同组别被试择业效能感水平的差异检验
高效能感组和低效能感组被试的择业效能感水平的描述统计见表2。
表2 不同组别被试在择业效能感总量表及各分量表分数的简单描述统计M(SD)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组别被试在择业效能感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平均分差异显著,高效能感组的平均数均显著高于低效能感组(F=1281,P
2.3不同择业效能感组别被试就业率的差异检验
不同组别被试的就业状况的描述统计如下表3。
表3 不同组别被试的就业状况的描述统计
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为x■=11.837,df=1,双侧P
3.结果讨论
调查表明,从总体上看,高职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处于中上水平,但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调查结果符合已有研究中2024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一般结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步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胡艳红认为,由于就业市场的放开,学生就业自主性扩大,对学校、家庭的依赖性减少,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估计,就业的信心水平高。[3]高职大学生渴望通过自主择业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但当真正需要自主择业时,他们不仅拥有自主择业带来的机会,而且要面对择业上的竞争,承担各种风险,特别是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所以,高职大学生有时会感到无所适从,会对自己能否处理相关事件产生怀疑,从而产生无能感。这种择业过程中的无能感就是择业效能感的不足。
本研究证实,择业效能感对毕业生的就业有预测作用:具有高择业效能感的毕业生比低择业效能感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及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及毕业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一系列的环境因素必然会对毕业生的择业心理产生影响,并通过就业心理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行为甚至结果。班杜拉[4]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不仅具有领域一般性的特点,而且具有领域特殊性。择业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择业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择业效能感会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择业效能感高的高职毕业生对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充满信心,求职择业的范围也会扩大。在择业过程中,高择业效能感者往往会采用各种方法去战胜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不轻易放弃,坚持性较高。择业自我效能作为高职生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面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高职生整体职业行为的实施,尤其会影响高职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自觉性,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客观性。
本研究采用择业效能感问卷对2013届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不同择业效能感水平的被试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个体的择业效能感水平差异较大,择业效能感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有效预测源。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择业效能感。
参考文献:
[1]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Betz,N.E.,&Haekett,G.Applications of self-efficacy theory to the carrer assessmentofwomen.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1997,(5):383-402.
中职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生 就业满意度 因子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G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80-03
一、引言
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是大学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的满意程度,[1]是大学毕业生对即将就业或正在就业的单位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心理反应。研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就业满意度可以评估学校教学、就业指导效果,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破解就业难题有积极意义;而对企业来说,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有利于降低离职倾向。因此,不少学者对就业满意度进行探讨与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就业满意度构成因素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得出满意度的构成,如杨容等的6因素[2]结构、范宇莹等的4因素[3]结构、吴亚娟的3因素[4]结构。二是影响满意度因素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从学生个人内在因素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去研究,如符合学生个人兴趣、专业对口、发展机会、就业企望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5-8]不同的学业情况、求职情况、就业基本情况对就业满意度产生的的影响;[9]从学生外在因素对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去研究,如有效人力资本投入[10]、社会支持[11]对就业满意度产生的影响,不同的学历层次和大学类型对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研究抽样大多是已找到工作但还没有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本研究将选择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就业满意度。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分析大学生就业后的满意度状况。
(二)抽样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走上工作岗位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6月底对A校已找到就业单位的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4份,其中有效问卷17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89%。抽样的本科毕业生中,男生94人,女生84人;文史类22人,理工类43人,经济及管理类87人,体育及艺术类26人。
(三)研究变量选择
根据现有的文献,[2-5]选取工作薪酬、工作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工作的人际关系、工作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工作能使人学以致用、工作满意度作为毕业生的满意度测定的指标,这些指标综合性强,大体上反映了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满意感,是测定大学毕业生满意度的有效指标。采用Likert 5点评分法作为被试对工作满意度的评定标准,1表示“非党满意”,2表示“满意”,3表示“一般”,4表示“不满意”,5表示“非常不满意”。
本研究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2024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2024是否就业的界定
按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在连续的一定时间内,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并获得工资报酬的可以判定为就业。本研究中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认定为就业:在单位连续工作一个月以上,获得工资报酬,并在未来3个月不准备辞职。
三、研究结果
(一)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基本特征
为了方便统计,本研究把“非常满意”、“满意”划分为满意一类,把“一般”划分为一类、“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划分为不满意一类,对满意度各项指标进行频率及平均值分析,结果见表一。
表一 各就业满意度指标的频率、均值分析表(N=178)
■
从表一可知,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中,满意的比例在9.5%至13.5%之间,不满意的比例在44.4%至59.6%之间。其中,“工作能促进个人的发展”、“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工作的人际关系”、“工作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 “工作满意度”认为不满意的超过50%,尤其接近60%学生对“工作的人际关系”感到不满意。各指标频率分析表明,大学生对就业持“满意”比例非常低,大部分的毕业生对自己目前就业的工作感到不满意。
从得分的均值可知,各就业满意度指标得分均值在2.34至2.57之间,标准差在0.882至0.998之间。得分均值都低于平均水平3(Likert 5点评分法),这表明大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水平比较低。
(二)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本研究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对178份问卷进行降维分析。首先进行采样充足度(KMO)及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的结果是KMO值为0.793,卡方值为299.886,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01。结果表明非常适宜因素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素,用最大四次方值法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在于1的公因子,得到两个因子:因子1包括“工作物理环境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工作符合个人兴趣满意度”、“能学以致用满意度”,解释方差是49.133%;因子2包括“薪酬满意度”、“促进个人发展满意度”,解释方差是17.859%。2 个因子在总体上解释了66.992%的变异。另外,共同度处于0.590至0.778之间。
再用同质信度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因子1的Cronbach系数为0.773,因子2的Cronbach系数为0.669,说明2 个因子同质信度达到0.60以上,问卷的信度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2个因子结构稳定,含义比较明确。因子1反映的是毕业生就业的人与工作及工作岗位的匹配,在此命名为“人职契合”;因子2反映的是毕业生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在此命名为“工作回报”。
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人职契合、工作回报是本科毕生就业满意度的主要构成。
(三)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人职契合、工作回报两个因子对就业满意度影响程度,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的方程为:Y=α+■βiXj,其中,因变量Y表示总体满意度(总体满意度以“总的来说我对这份工作感到满意”为基准),自变量Xj表示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各种因素,表示自变量对总体满意度的边际影响。
依据前文的因素分析,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2个因子的得分:
人职契合=-0.163×薪酬满意度+0.031×促进个人发展满意度+0.220×工作物理环境满意度+0.296×人际关系满意度+0.373×工作符合个人兴趣满意度+0.420×能学以致用满意度。
工作回报=0.664×薪酬满意度+0.460×促进个人发展满意度+0.144×工作物理环境满意度+0.016×人际关系满意度-0.209×工作符合个人兴趣满意度-0.277×能学以致用满意度。
把“人职契合”、“ 工作回报”两个因子作为解释变量,强制进入(Enter)模型分析,发现回归模型调整后的R值达0.410,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在总体显著性检验中,F统计量为62.582,对应的平P值达到0.001,表明在0.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F检验。因此,本回归模型整体是显著的,有较强的解释力。回归结果见表二。经多重共线性诊断,进入模型的两个变量容忍度很大(容忍度为1),方差膨胀因子很小(VIF值为1),说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二 影响总体满意度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
注:*P
从线性回归结果可知,人职契合满意度、工作回报满意度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p值均小于0.01, 人职契合满意度、工作回报满意度与被解释变量总的工作满意度的线性关系显著,且回归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大学毕业生的人职契合满意度、工作回报满意度对总体就业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再进一步比较模型的回归系数,人职契合回归系数为0.685,工作回报回归系数为0.173, 人职契合比工作回报高出0.512,即同样增加一个单位满意度,人职契合满意对工作总满意度的边际贡献比工作回报满意的边际贡献高出0.512个单位。
四、讨论与结论
(一)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水平比较低
从前面的研究结果来看,测定就业满意各项指标,“满意”的比例在10%左右,各指标得分的均值低于3的平均水平。 这对本科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就业质量的提高带来严峻的挑战;学生的离职倾向加剧,给工作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主要体现在人职契合、工作回报两方面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较,本科毕业生的满意度缩减为两个构成因素,更符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分离出的“人职契合”满意度因素是以前没有提出过的。这表明应该促进大学生更注重学习与实际结合,专业教育应该更贴近工作实际,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做到人与职业的匹配,有助于提高就业满意度。
(三)人职契合、工作回报对工作总的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提高人职契合的满意度更能提高就业总体满意度
在回归分析中,人职契合、工作回报对就业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对于就业满意度提高,人职契合比工作回报有更大的边际贡献,说明人职契合比工作回报更能提高本科生的就业满意度。这可以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教育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建奇.2024大学生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4):103-106.
[2] 杨容,张进辅等.重庆高校毕业生择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80-83.
[3] 范宇莹,赵士斌,郭盈.护理本科生就业满意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0,(5):1151-1153.
[4] 吴亚娟.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统计及预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10-513.
[5] 王一兵.女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半参数分析[J].统计观察,2005,(11)(下):71-74.
[6] 涂晓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07,(2):117-119.
[7] 潘杰.大学毕业生职业期望对就业满意影响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0,(9):266-267.
[8] 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1,(8):33-36.
[9] 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88-94.
中职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被试75名高校毕业生,从某大学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高校毕业生为实验被试,一个班(男22人,女17人)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男21人,女15人)作为对照组。对于实验组,在正式实验前先进行制度性因素选择测试,作为实验前测数据,后进行就业制度与政策讲座,之后再测试一遍制度性因素选择,作为实验后测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分析。对照组不做任何培训,直接进行制度性因素选择测试。被试生源来自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选取调查对象时力求做到了专业、性别及年级的均衡性,从而提高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调查内容包括行为方式、社会目标、个人目标三个主要维度。其中:行为方式维度包括生活方式、个人兴趣、职业稳定、择业变异;社会目标维度包括规范管理、社会地位、人际环境;个人目标维度包括成长前景、专业对口、薪酬福利、成就声望;一共11个子维度。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acha系数分别为0.87、0.79、0.77、0.74,分半信度在0.73~0.82之间,量表的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14~0.791之间,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量表体现在问卷上,由50道问题构成。制度性因素选择的投射量表。鉴于运用问卷法调查就业选择存在高社会赞许性问题,研究运用投射法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投射法是自编就业选择方面的故事,每个故事后面列举出三种相关的观点取向,分别代表着自私的个人职业价值取向、无私的利他职业价值取向和规则的终极职业价值取向。让被测人员进行选择。本文数据统计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
二、得出的研究结论
(1)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的总体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各维度的具体得分显示薪酬福利排在第一位,其他依次是:专业对口、职业稳定、成长前景、生活方式、成就声望、个人兴趣、人际环境、规范管理、择业变异、社会地位。
(2)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性别特征。调查显示,女生和男生在就业选择的各子维度的取向等级排序上存在着部分差异,其中,男生更看重个人兴趣、职业前景、成就声望、生活方式和择业变异的职业价值取向,而女生则更重视人际环境、职业稳定的职业价值取向。但秩和检验(U检验)显示总体差异并不显著(Z=0.67)。
(3)就业选择投射量表结果分析。投射研究显示,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取向比较明显地注重利己取向和规则取向,特别是利己取向十分突出,而利他职业价值取向明显偏少。性别比较方面,男女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存在着差异(Χ2=3.86),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总体差异也不显著,这与前面就业选择量表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利他取向的比重偏低,根源上可能涉及高校毕业生对社会宏观环境的职业价值取向认知与个体职业价值取向行为的现实问题。研究显示,高校毕业生对总体就业选择的认知上利己取向过于突出。
(4)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因素分析。测试一:实验组前后差异比较:测试因子标准差(测前)和标准差(测后):社会地位分别为0.83和0.84;规范管理为0.39和0.56;人际环境为0.59和0.58;成长前景为0.23和0.21;专业对口为0.55和0.30;薪酬福利为0.84和0.61;成就声望为0.37和0.46;生活方式为0.37和0.32;个人兴趣为0.26和0.14;职业稳定为0.85和0.73;择业空间为0.62和0.51;社会目标为2.16和1.98;个人目标为2.27和2.58;行为方式为2.13和2.07;注:n=39,*p
三、分析和结论
中职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24“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指出:2024年―205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由8919万下降至7409万\[1\]。这一趋势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首先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及普高毕业生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趋势预测法, 对2012年―2024年普高毕业生规模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我国未来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发展走向提出建设性的构想。
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特点
对我国1983年―2002年出生人口数据进行整理,得到我国2001年―2024年进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周岁)将由2079万下降至1652万。纵观我国过去10年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过程,“十五”至“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适龄人数呈曲线负增长趋势,增长率为-0.3%,而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呈增长趋势,增长率为6.7%,见表1。
以18周岁人口数为因变量(Y),普通本科招生数(X1)、高职招生数(X2)、普高毕业生数(X3)为自变量(Xi),进行逐步回归分析\[2\]665-670,结果见表2。
(2)招生数、普高毕业生数:自2001年―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表218周岁人口数(Y)与自变量(Xi)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偏相关 1t值1p值r(y,X1)1-0.542311.707510.1315r(y,X2)10.066910.177410.8642r(y,X3)10.295610.818710.4399分析结果:18周岁人口数量与因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这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主要受国家政策调控。
这10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指导下,抓住我国普高毕业生数处历史最佳的机遇期,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才有今天蓬勃发展的高职教育事业。以普高毕业生数为因变量(Y),以18周岁人口数(X1)、普通本科招生数(X2)、高职招生数(X3)为自变量(Xi),进行逐步回归分析\[2\]665667,结果见表3。
周振祥: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高职教育未来走向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26卷第4期表3普高毕业生数(Y)与自变量(Xi)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偏相关1t值1p值r(y,X3)= 0.9797114.659910.0000分析结果证明:这10年间,在国家宏观政策作用下,我国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与普高毕业生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警示,2011年普高毕业生规模进入拐点时期,今后10年间,我国普高毕业生数呈下降趋势,递减率为-3.6%,这将导致对高职教育规模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二、我国近中期高等教育规模发展预测
对表1进行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假设时间序列的发展具有“惯性”,其变化在某段时间内大致沿着某一趋势变化,趋势的预测采用各种平滑法进行\[2\]959965,结果见表4。
由以上预测有以下趋势显现,见表5。
表5我国近中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2001年1趋势12010年1趋势12024年18周岁人口数(万人)12079112131111652普高毕业生数(万人)1340.511794.411549普通本科招生数(万人)1138.1811351.211543高职类招生数(万人)1130.0011310.4911423“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总体呈增长型趋势。2011年普通本科招生总量与高职类招生总量各占普高毕业生总量的41.24%; 到2024年普通本科招生总量接近于普高毕业生总量。这虽然只是预测,但却警示我们,与普高毕业生数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高职教育,必将另辟蹊径,拓宽渠道,开创新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新途径。
三、我国高职教育未来走向
(一)高职教育招生的主要生源不再是普高毕业生
上述分析得知,由于普高毕业生数的下降,普通本科招生仍然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以普高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必然受到挤压。我国到“十三五”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生源只能是依靠拓宽高职教育生源渠道,增加职高毕业生和中职生对口高职招生比例,积极探索部队、企业和社会上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成人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途径,在以劳动者技能素质普及提高上大做文章,才会再续高职教育的辉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3\]。
(二)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新变化
上述数量分析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的高职教育不只是学历教育,更主要的是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将会带来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巨大变革、办学模式的大胆创新。
一是在校生规模1万人左右,且高职教育专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会受到社会的青睐。现有的大型高职院校,专业多而杂,专业建设发展不平衡,知名度不高,招生吸引力不强等的不良因素带来的负面效应将会是促进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诞生的主要因素。
二是大胆创新办学机制。打破界限,实现同类专业的强强联合,组建突出专业(行业)特色的新型高职院校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希望。现阶段同一省域高职院校数量按45所计,每一所院校专业数量按30个计,一省内就有1350个专业,而其中近50%都会是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不同的院校,同一专业培养质量良莠不齐,这其中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是无法估计的。政府部门要重视和促进高职院校实现同类专业强强联合,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型专业,走特色强校之路,这不仅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千百万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企业办高职,高职在企业的办学模式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政府要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探索行业(企业)与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3\]。可以看到,校企联合办高职,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双赢的多种新型办学模式将会不断诞生。
四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专业设置和建设。“围绕国家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教育部门要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定期人才需求信息,引导高等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4\] 可以预期,一个全社会关注人才培养,关注职业教育的新局面必将形成。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崭新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总体规模更大、专业种类更加齐全、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的高职教育新体系。在这新的体系下,国家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实行宏观控制,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力资源,是未来高职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09(2):419.
中职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1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早在2009年3月,教育部《2024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同一领导和协调,2024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和促进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无疑,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己至关重要,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就业增加竞争筹码。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院校就业工作成效,实现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就业过程中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2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问题
此次调查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2013届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等三个专业共计333名本科毕业生为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33份,其中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为95. 2%。通过分析他们在毕业期望去向、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就业准备、就业心理和社会化程度等结果的共同性与差异性,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2. 1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调查结果显示,在期望从事行业的选项中按喜好程度排名前两位的是金融、银行、保险、证券(39. 39% )、政府及公共管理(18. 18% ),两者比例总和为总数的57. 57%。在对期望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依然备受大学生青睐,比例分别为15. 15% ,21. 21%和25. 76%,占总人数的62. 12%。截止到2013年9月1日我们实际统计出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到县级以上单位(不含县级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333名毕业生总数的72. 97 %,在县级和以下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多数工作单位为县级农村信用社、经济较发达县市(晋江市或石狮市)的单位。而且省内生源的毕业生就业单位全部在福建省内。虽然在调查的时候有74.13%的毕业生愿意去基层就业,但实际上的比例很小,大多数毕业生仍然倾向于在机关党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就业。
在期望就业城市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副省级城市(例如厦门、广州、杭州等15个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级市(例如福州、泉州、苏州等),比例分别为46. 97%和40. 91 %。而只有4. 55%的学生选择去宁德市、南平市、龙岩市等福建省内其他地级市。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地仍然倾向于大中型城市,尤其倾向于福州、厦门和泉州这些省内大中型城市。
对期望薪酬的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多位于 1501 - 2500(占比34. 85 %)和2501 - 3500(占比51.52%)之间。2013年6月智联招聘提供的数据显示,厦门应届生岗位平均薪酬3919元,福州地区的为2410元。据了解,目前在福建省内就业市场应届生岗位薪酬一般在2000 - 3000元之间。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发现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市场状况和社会就业压力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期望薪酬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内。
综上所述,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前大学生虽然在就业观念上有所转变,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毕业生择业倾向是大城市、好单位,实际择业结果也是大城市、好单位,究其原因,第一大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较为集中,环境较为优美、工资待遇较高,个人发展前景广阔。而多数县乡基层地区无论在经济发展程度、环境、工资待遇、个人发展前景上都与之存在一定差距。第二好单位多集中在大城市。在大城市的好单位中工作,即使发展前景有限但是工资待遇较高也差强人意。而多数县乡基层地区除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个别大中型企业,就业承载力有限。即使是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经过了几年的基层公务员招录、选调生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专项就业促进政策以后,大学生容纳能力也有所下降。第三,从主观上讲,部分大学生缺乏艰苦创业的魄力和精神,铁饭碗思想还比较严重、物质主义倾向犹存。大学生毕业后多期望挤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紧接着安于现状;有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个人自身未来发展,以金钱作为标准违约频繁,造成了当前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之间的直接信任危机,同时也间接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另外,还有一些毕业生虽然在思想上愿意去基层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总是会因为各种现实原因只好把目光锁定在大城市、好单位。这些原因从整体上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剩、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的人才分布不均现象,进一步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2. 2职业规划有待明晰
只有22.7%的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大学期间的学业、生活和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得过且过或者目标短浅,都会导致毕业生出现随波逐流、向利而动、手忙脚乱、临时突击、言听计从、任由摆布、挑三拣四、消极等待等多种就业问题。总之,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发展前景更加迷茫。
在了解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的关系的时候,88. 63%的毕业生认为将来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有相关性,认为相关性大的占61. 36%。这些数据表明毕业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率较高,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和专业的关联度较强。在回答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时,您的选择是什么的时候,有54.55%的毕业生表示不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者选择先就业,再伺机从事专业工作,另外45. 45%的毕业生选择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进口的工作。这些结果表明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己经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一定程度会起到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的作用。另一方面,不愿意从事专业对口工作(45 . 45 %)比愿意(54. 55 %)的毕业生少约9%,证实了上述专业认同率较高的结论。但是,与上述认为将来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重要程度一般和不重要(38. 63%)相比少约7%,表明有一部分毕业生虽然认同自己的专业但是在实际择业时会因为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不坚定以及外界就业压力等因素而产生多种考虑。
大多数毕业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和规划意识不强,从众心理、以及等、靠、要的心理较为严重,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主动性不够强,以致错过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一部分毕业生不能客观理性审视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有优厚待遇和良好工作环境的职业,功利心态较强,短时行为明显。总而言之,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必将影响到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定位。
2. 3求职准备有待加强
在开展对求职准备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准备面试礼仪的毕业生数(67. 12%)远远超过未准备的毕业生,说明大学生愿意在一些简单的能够即时取得效果的准备上花时间。而占半数以上的毕业生在制作针对性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52. 05 % )、对用人单位的熟悉(58. 36% )、对面试问题的思考(58. 04%)方面行动不足,表明他们在求职时的针对性不强,存在碰运气的侥幸心理。也反映出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不重视。
众所周知,了解用人单位的背景是毕业生初步了解是否与自己求职期望相匹配重要方式。个人简历和求职信是衡量是否能够获得面试机会的门票。面试问题和面试礼仪的准备可以为取得面试成功奠定重要基础。当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初试、面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求职过程中,要想通过层层筛选,进入心仪的单位工作,就需要做好各种求职准备。
2. 4求职心理亟待调整
参加调查的毕业生超过60%的认为201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比2009年增加近100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福建省而言,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毕业生总数为24. 2万人,比去年增长2. 5%,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研判也多基于这些宏观情况。
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不免增大。导致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个人自我期望值较高(39. 39%)和毕业生的不自信(30. 30% )。就就业心态而言,能够自信并积极准备就业的毕业生只有34. 85 %。相反,选择非常焦虑和非常茫然的毕业生分别为30. 30%和38. 64%。这表明大多数毕业生并没有做好就业心态的准备。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方面虽然能正确的认清就业形势,但就业心态亟待调整。一些毕业生中会因为由于社会、家庭压力和个人素质等原因,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诸如焦虑、迷茫、自卑、自负、从众等一些心理问题。农林院校的大学生很大一部分生源来自农村。部分毕业生很容易因为自身家庭条件导致其在求职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心理失衡,表现出焦虑、茫然等心理。
2. 5社会化程度有待增强
调查结果显示,57. 13%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做过兼职等社会实践,但是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未参加过社会实践。91.92%的毕业生参加过招聘会,这也得益于近些年来各地各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支持。在了解毕业生专业调研情况的时候,只有15%的毕业生表示做过跟专业相关的调研,说明绝大部分毕业生并没有积极组织和参与到这项实践活动当中来,毕业生实践能力还有所欠缺。
当然,学校教育环境相对封闭,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还有一些薄弱之处,难免会使得身处象牙塔的毕业生缺乏客观自我审视能力,高估自己的能力,自我认识富于理想化。另外,也有部分毕业生主动性不强,不把握机会积极参加学校、学院或者专业组织的调研活动,或者对调研活动敷衍了事,但是实践能力没有更好地培养起来。当走出校园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方式方法会僵固化、简单化。
3加强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针对当前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在就业观念、职业规划、求职准备、求职心理以及社会化程度等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3. 1就业观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化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基础。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高难度的系统工作。为此,必须重点着力打造一支由各院系书记、专业老师、就业中心工作人员以及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人组成强有力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用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生职业指导课堂和社会实践当中去,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开展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断转变。
在农林院校从事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宣传和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三农政策、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等,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鼓励毕业生充实到县乡党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支持基层建设,教育和鼓励毕业生借势利导树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观念,积极投身基层开展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带就业,服务基层社会经济发展。
3. 2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化
大学生毕业时期恰好也是撰写学位论文和答辩论文的关键时期,求职压力、论文答辩压力等各种压力倾巢而来使得毕业生无暇顾及学校或者学院开展的就业指导,这就必然使得就业指导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就业指导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和农林院校的教育重点开展职业指导,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做好对学生全程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大学一年级时要重视开展专业教育和职业意识,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基础和初步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二年级时要重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三年级时的重点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安排不断深化专业知识学习,注重社会实践能力、沟通交往、团队协作等技能的培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大学四年级时应更多的注重通过模拟和实践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就业准备以谋得理想职业。
其次,分阶段组织和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受益。通过组织开展专业介绍讲座、专家讲座、优秀校友会报告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创业大赛、就业形势与政策报告会、模拟体验、见习实习等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树立榜样、提高能力。
最后,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引导大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他们找准职业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掌握求职技巧,减少求职障碍,取得求职成功。
3. 3就业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化
就业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求职心理辅导针对性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针对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躁不安、自信心不足、踌躇不决、过分谦虚、自大自傲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大多不是因为学生个体而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对此,学校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毕业生正视自己的实际能力、正视当前就业形势,从自我高期望和自我低评价转向自我适度评价,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克服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再次,有针对性的增强信息对称,缓解大学生求职心理压力。主动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毕业生关注三农问题。2012年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指出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需要大批农林经济学专业方面的人才。这对于农林院校经济学类毕业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加强对局部就业形势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不断调整突破就业结构化矛盾的障碍,树立积极乐观的求职心态。
最后,针对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毕业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一对一辅导沟通。引导精神压力比较大、抗挫能力比较差的毕业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中去,避免因事务繁杂、求职失败等原因的焦躁感增强、自负感强化而无法自拔。
3. 4就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