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计划内容页

农业培训计划(甄选5篇)

2024-07-09 16:51:02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培训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培训计划范文第1篇

为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农业部决定今年在全国11个省试点培训1万名农村实用创业人才。为使试点省顺利开展工作,近日又制定了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试点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监管、学校培训、地方扶持、农民创业”的思路开展创业培训,以公平公正原则,突出实效原则,根据农民意愿培训,着重在五大产业开班培训,对学员进行三年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使学员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学员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创办农业企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根据农民意愿设计培训计划

方案要求各试点省要根据农民意愿科学设计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提供扶持和服务。要结合当地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科学制定本省(市)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作方案,围绕产业类型设置教学内容,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不同类型农民创业培训模式。应着重按照种植、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农村服务五大产业分类开办培训班,产业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开办具体的专业班。选择培训学员和培训机构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实效性。在选择培训对象、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培训形式和设计创业项目方面,突出实在、实际、实用,切实提高创业培训实效。

方案要求创业培训试点县要面向全县项目示范村公开创业培训实施内容,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自愿报名、村镇2024、择优选拔的形式公开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对象重点从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和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选取,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创业意愿强烈,具有与创业项目相适应的产业基础,并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项目县对选定的培训对象,应编制填写《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学员登记表》并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培训经费由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实施县从项目经费中统一安排,每人的培训费用原则上不超过2000元。

创业培训5个环节不可或缺

方案对培训环节及内容要求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各试点的创业培训环节包含有集中培训、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创业发展等五个环节。要求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20天(120学时以上),创业实践和市场考察时间不少于10天。

对于集中培训,方案提出可根据生产周期分阶段进行。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安排课程:第一,围绕激发学员创业意愿安排课程。主要讲授萌发创业理念、产生创办企业的想法、如何创办你的企业等内容,除主讲教师讲课外,要求各地要聘请一定比例的有农业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讲课。第二,围绕提高创业能力安排课程。主要讲授创业技巧、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应用技术和相关农业专业技术等。第三,围绕确定创业项目安排课程。重点对学员进行分类指导和咨询,帮助学员确定有发展前景、符合市场需求的创业项目,编制、论证和完善《创业计划书》(内容参见提纲)。第四,围绕创业扶植政策安排课程。讲解中央和地方对农民创业的优惠扶持政策,便于学员及时了解、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讲授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品牌创建、循环经济、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

对于创业设计,方案要求在创业培训专家的指导下,每位学员结合本人实际和所学知识制定具体的创业项目计划,包括已有和新上项目。培训机构要组织2024专家和全体学员对每位学员的创业项目计划进行论证,要通过创业设计使学员基本掌握农业创业设计的基本框架、程序和步骤。

对于市场考察,方案要求根据项目培训需要,就近安排学员进行1-2次考察,主要是了解所创办产业的产业状况、市场行情、市场运作和发展前景等。市场考察结束后,每位学员必须写出结合自身实际的考察报告,并在学员中开展讨论交流。

对学员进行定期指导跟踪服务

农业培训计划范文第2篇

同志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动员会议,主要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实施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让项目给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带来实惠。刚才,农办马主任宣读了县上《2024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百县百万农民培训项目”工作实施意见》,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2024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会上,政协邵主席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面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双百”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温暖工程是一项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并组织实施的公益事业,自1995年启动实施以来,始终按照“为国分忧,为民效力,急人所急,雪中送炭,灯亮一盏,光洒成片”的指导思想,坚持把扶助社会困难群体作为基本任务,先后在全国10多个县份启动实施。特别是2005年以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温暖工程基础上又提出了“双百”培训计划项目,即利用5-10年时间,在全国欠发达省份遴选100个县,为每个县资助培训1万名农民,帮助他们提高技术素质,顺利实现转移就业或就地创业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据了解,“双百”培训项目正式启动一年多以来,已经筹到以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为主的海内外善款3.2亿元,已在广西、云南等12个省份的21个县组织实施,共有7515名贫困农民接受了培训,转移就业率达到98%。

**县作为资源型经济县份,工矿企业较多,人地矛盾突出,劳务输转空间较大。尤其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最大的项目、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全县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是,从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看,农民文化素质较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切实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对此,县上在充分利用县域内各类培训资源,全面加强农民培训的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不断拓宽培训途径。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的积极努力下,我县终于争取到“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这是造福全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一件大好事。精心实施好这个项目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一是有利于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目前,全县耕地与人口矛盾十分突出,农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民转移压力很大;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特别是三大支柱产业效率不高,农民增收幅度缓慢,核心问题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产业技术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双百”培训计划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农民的转移就业技能,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人地矛盾,能够提高务农人员的科技应用能力,加快全县农业特别是三大产业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二是有利于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由于综合素质较低,外出务工时会受到种种不公正待遇,不仅是干苦活、累活、脏活、重活、危险活,而且用工受到歧视、工资被拖欠、超时工作,劳保水平低、生产安全条件差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在流动人群中,二次失业率高、受伤率高的情况也比较突出。通过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资金的扶持,有组织地对农民工进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寻找稳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务工人员获得稳定的收入。三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通过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不仅能提高就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能够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逐步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民。为此,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体会县上争取项目时的艰辛和付出,准确领会这个项目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城乡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全力组织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中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加深对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实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实施温暖工程“双百”培训计划项目要求严、标准高。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规范实施程序,加大监管力度,力求早见实效,确保今年一次性集中训农民1万人次,全县农民总体素质有一个质的提升。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农业培训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门领导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虹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职能作用,全面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素质,把政策性和非政策性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困难企业职工在岗或转业转岗培训、城镇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管理技能、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

二、工作目标

xx年各类培训计划目标: xx人。

一、政策性培训: xx人。

1、对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培训: xx人。

2、对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 xx人;其中

(1)、返乡农民工培训: xx人;

(2)、阳光工程: xx人;

3、对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xx人;其中

(1)、失业培训: xx人;

(2)、创业培训: xx人;

(3)、再就业培训: xx人。

二、非政策性培训: xx人。

对职业技能培训: xx人。

三、培训方法

1、生产经营企业职工在岗或转业转岗培训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培训时间为 个月( 课时),主要从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出发,采取以企业为主体,设有的培训专业为基础,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则根据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对在岗职工培训重点围绕本工种、本岗位的技能提升和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及应用;对转业转岗职工培训重点围绕新职业(工种)和新岗位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通过培训使在岗职工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返乡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

对失去工作返回我市的返乡农民工,培训时间为 个月( 课时),主要从开展技能普及和技能提升出发,采取走下去,请上来,长短期结合的培训方式:即培训部门的教师深入基层进行技能普及知识讲座,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短期培训;请上来就是把想学到一技之长和提高职业技能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开展长期培训,培训内容从适合就地就业、促进就业等,通过培训使返乡农民工提高就业能力。

3、城镇失业人员培训

对就业转失业人员(包括在城镇继续找工作的失业农民和已参加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主要从为我县轻重工业对口的技术工人的需求,给城镇失业人员发放用工信息和参加职业(工种)培训意愿单,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培训,培训重点以实际操作和新职业基础知识为主,邀请用工企业技术人员讲课(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使培训后的人员能够顶岗工作,满足岗位的技能需要。

4、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员(农村“两后生”)储备性劳动技能培训

对农村“两后生”,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主要为社会储备技术人才资源,组织学习技能,延缓就业,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围绕我校现有专业和我县经济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定向就业培训。

5、“阳光工程”培训

针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时间 个月( 课时),培训专业农业种植养殖等技术促进就业。

6、其他培训

对社会和企业需要提高专业技能的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培训专业、培训计划、培训课时、培训时间根据需要确定。

四、培训要求

1、教务管理。教务科根据培训总目标,按照教学大纲,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安排授课教师;组织好各科考试、考评工作;

定期检查常规的教学工作。

2、学工管理。做好对新入学的学员登记、统计和整理工作;

负责编号排班;安排班主任;做好评卷、成绩登记及整理和归档工作;办理、发放2024结业证书及学员相关工作。

3、招生培训。做好招生工作,保证完成招生计划;按照教务科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各类培训工作;按照培训资料归档要求,做好培训人员各种要件的2024、整理工作。

4、档案管理。做好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编制各门类档案管理检索工具,建立数据库;按要求及时做好培训学员要件整理、归档、分类、编目、派架、入库、做到管理规范、使用方便;及时清理积压档案,按要求完成鉴定、立卷、归档工作。

5、服务保障。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督办工作;做好公文的收发、传递、管理、归档及办公用品、耗材的采购和发放工作;做好固定资产和办公设备建账工作和定期清产核资;定期整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工作;做好分院宣传报道及新闻编撰工作;做好安全防火和滴跑冒漏的预防工作。

技能培训方案二

一、 指导思想

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为目的,以各级建设培训机构和工地业校为培训平台,以落实企业培训责任为抓手,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大经费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建筑业农民工培训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培训机制,妥善解决工学矛盾,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二、工作目标

全省建筑业发展规划要求,到 20XX 年建筑业各项经济指标在 20XX 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 10000 亿元,全省计划培训各类人员达 120 万人,其中农民工和一线操作工人100 万人,关键岗位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xx”期间全市计划培训鉴定建筑业农民工 8 万人,20XX 年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持证率要达到 50%,今后五年持证率要达到 100%。目前,全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岗位证书持证率只有 35%,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任务艰巨。

三、组织领导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滨州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技术培训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审批下达全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对培训鉴定工作和补贴资金拨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考核验收。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市本级辖区和市直企业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要成立建筑业农民工培训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建筑业农民工的技能鉴定工作统一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负责。各级建设培训机构要尽快列入人保部门的定点认定,将建筑业农民工培训计划,列入全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积极争取财政培训鉴定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和鉴定。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要成立相应的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培训管理机构要搞好调查摸底,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各建筑业企业要根据建设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计划,制定详细地培训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工地业校,落实培训责任。各级建设行政执法队伍要把施工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列入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对持证上岗率不达标、未与培训机构签定培训协议、培训计划不落实的,要严肃查处,依法处理。各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机构、行政许可办理机构在资质年度考核、资质审批、升级、增项审查时,必须要求建筑业企业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持证上岗率不达标的施工企业须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培训协议书落实培训责任,否则不予通过年度考核、不予批准资质、资质升级、增项。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外施工队伍进滨备案,要严格审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情况,要求提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出具的企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证明或施工企业与市局技术培训中心签定的培训协议书。

四、培训与鉴定

(一)培训对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业的在岗农民工。培训工种以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工种为主,重点是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等。

(二)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和技能操作训练两部分。理论培训包括专业课、公共课。专业课主要是所学工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公共课主要有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建筑知识、安全知识等内容。技能操作训练依托施工现场组织进行。教材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统一选配。

(四)培训管理:培训机构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 10 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同级人保部门提交开班申请报告,并将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备案。申请报告应当明确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目标、培训协议等内容。在每期培训班结束 5 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同级人保部门提交结业申请,对培训合格的建筑业农民工核发山东省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合格证书。

(五)技能鉴定:技能培训结束后,由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进行技能鉴定,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和材料开展鉴定工作。鉴定合格的,核发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签发的职业技能岗位证书。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由农民工本人持有,企业不得扣压或代为保管。

五、保障措施

(一)实行培训协议制度。建筑业企业与培训机构、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签定委托培训、鉴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二)实行财政补贴制度。建筑业农民工培训、鉴定费用由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建筑业企业要落实农民工培训教育责任,按照规定足额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规定建立工地业余学校,配备必要的培训器材,加大农民工培训投入,实行企业法人、项目经理培训工作责任制。农民工要保证学习时间,履行培训义务。培训机构要切实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积极争取财政和其它补贴,对建筑业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对不能享受本市补贴的外地施工企业,要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不得超标准收费。

(三)实行台账制度。建筑业企业、培训机构、滨州市建筑职业技能鉴定站必须建立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就业台账。

(四)实行月报制度。为掌握工作进度,加强调度,各县区(开发区、高新区、北海区)建设部门要按月统计培训鉴定人数和实现就业人数,于下月 5 日前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培训中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实行按季通报。

农业培训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178-0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亟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农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发展模式,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产出,降低人力投入,稳定农业供给,多方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切都有赖于农村实用人才,他们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推广产业化经营、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通过大学生村官等多项措施,加大向农村引入人才的力度,但是要看到,对于广袤的农村,国家仅凭人才输入性政策是不能真正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满足农村需要的。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当地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农民培训。我国目前的农民培训基本在各省市地区都有,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下文将就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如何提高培训工作水平提出意见与建议。

1 农民培训工作中的问题

1.1 培训基础薄弱

据农业普查2024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在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仅有3258.7万人,仅5.8%,小学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21356.3万人,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城镇这一数值为11年),纯农业为6.23年。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状况也不容乐观。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3.40%,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只占0.13%,而无任何培训的占76.4%。面对这样的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却只有90万,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60%左右,平均万亩土地约0.8个技术人员。大多数农民仍然从事着简单的传统农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农村整体素质水平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已经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形势的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2 培训效果不佳

近年来,农业部等部委先后推出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五大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业远程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从目前推广实施的情况来看,这些工程主要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途径进行推广。农民参与培训的整体积极性相对较低,通过对一部分县、镇、乡组织培训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认为培训不具有多大意义以及农务繁重无暇参与培训的人数占到了40%左右。这部分人参与培训往往是因为当地主管部门对培训给予了财政支持,或是将参与培训与某种利益相挂钩。因为这些原因参与培训的学员,积极主动性不高,在培训过程中抱有应付差事的心态,使得培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培训内容不足

现有的农民培训,内容大部分集中在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大多只是简单的技能培训,并未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忽略了对农村留守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而这部分群体在农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建设新农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国农村地区差异明显,农村人口对于培训呈现多样化需求,内容既包括传统的家庭种植业与养殖业方面,也包括非农职业技术服务方面如农产品加工、建筑、运输、服装加工、家政等。但目前培训的情况据调查表明,有超过80%的农民认为现在的职业技术培训没有合适的内容,超过70%的农民认为职业技术培训的内容不切合实际。

1.4 培训重点单一

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民的要求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即在重视实用技术的同时,也注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当前的农民培训不能体现农村的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不大,和群众生活联系不密切,习惯于传统模式,忽视了对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这些培训治标不治本,未能从根本上培养农民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无疑影响了他们未来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无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使新农村建设进展缓慢。

2 提高农民培训工作水平的对策

2.1 结合地区特点制定培训计划

现在相当地区的农民培训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与安排,不确定性大,计划的实施效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农民培训工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有针对性,并应当配备完善的考察机制,反馈机制。这就需要以一定地区为范围(可以自然行政划分为单位,也可以地缘相近、情况相近的村镇相组合)制定系统的本地农民培训计划。计划应当将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地区应当有5年以上的长期培训计划,由于地区政策变化、官员调换等因素很容易影响计划的顺利持续开展,长期计划的制定就需要有极高的质量,并且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不至因为非因计划本身和计划相对实际情况变化而影响计划实施。所以长期计划的制定应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制定,对地区实际情况展开专业的摸底调查,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明确长期负责部门,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作出参考性规定。其中培训的内容要结合农民及当地农业经济的实际需要,分层次分类型的制定。短期计划则需遵循长期计划的指导,将一定时期的具体培训工作进行安排,包括内容、时间、方式的具体安排。

此外计划的顺利长期实施还需要长效监督控制机制,要定期对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检查,对工作展开的实际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工作要客观,可以委托其他部门或者机构进行。为参与培训农民制定培训档案,以作为下一步培训安排的一项参考依据,并注意进行跟踪随访。

2.2 结合农民需要进行培训安排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时间性,加之农村家庭往往人口较多,家务事繁重,使得农民对于培训时间与地点都有自己特定的要求。此外,由于大多数人员基础较差,难以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对针对农民进行培训安排的过程中,要注意考察农民的培训要求,进行科学的安排。通过对部分农民培训基地的调查,参与培训的主要人群为30-50岁之间的农民,作为主要劳动力其参与培训倾向于在农闲时节的较短时期内,一般为期为一周,能够接受两周以上周期的培训人员不足10%,所以培训时间长短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确定适中的培训周期。在培训的地点上,参与培训农民也倾向于将地点安排在距离住所较近的地方,针对农作物、畜禽种养殖培训,其倾向于培训教师入村进行培训。因此培训的地点安排要考虑到本地农民的实际要求。

对于培训的内容,农民也有自己的要求。总体而言,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主要动机为能够解决自己某方面的实际问题或者满足某方面的实际要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1%以上的农民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具体而言又分为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在知识技术的具体内容上,较深、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难以调动起农民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培训内容的安排上,应当以增加收入为宗旨,具体项目的开设需具有多样性,满足不同需求。结合本地区农民的实际情况,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产品(农资)营销、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合作社建设、创业等培训。具体学习内容的安排上要遵循实用、易学的原则,紧密结合实际,以实际操作案例为依托,或者紧密结合本地区相关实际情况展开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培训。

2.3 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区别对待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于取得良好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参与培训的对象要根据其培训需求、知识层次进行区分。按照农民不同需要划分不同的门类。依照前文所述,参与培训学员主要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收入的,应注重针对粮食增产技术、集约化科学养殖技术、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以提高农业附加值为目的,并将培训作为推广发展生态农业的窗口。对于希望通过其他途径增加收入学员,要做好前期课程宣传与介绍,使学员在参加实际培训前,了解相应课程,明确自己的需求做出正确的课程选择,避免培训课程开始后,学员才了解学习的目的和运用的方向,产生不适合自己之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对学员程度进行区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采用不同进度、深度的培训。

2.4 依据实际需求灵活培训方式

农民培训,对象特殊,内容特殊,应当结合农村、农民的实际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手段。培训方式要务求实效。首先,在拟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评价选择。短期培训由于时间有限,很难让参与培训的学员在知识能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长期培训对于绝大部分参与培训农民来说又不现实,因此可以按农民实际情况、实际需要区分短期班与长期班。大部分群众性的学员参与短期班。但对于一部分负责人、带头人,有必要组织长期班,这部分人也可以通过在县乡政府、村民委员会等中进行挑选的方式,各部门、村委员会选派的方式参加。其次,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多方式结合。可以聘请相关专业行业专家、高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或是进行现场展示,抑或是根据农民提出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际问题组织专场或直接进驻现场教学。还可以通过下乡讲座、科技赶集等方式对广大难以专门参与培训的农民进行普及式的培训。再次,集中式培训与咨询相结合。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发现,随着课程的展开与主讲人的引导,很多农民在培训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实际问题,但是碍于有限的课堂及课下时间,有些问题主讲者无暇解决,予以回答的部分问题也回答的较为浅显。因此可以在培训的整体时间中安排集中的咨询时间,放置在集中授课结束之后,并对咨询效果进行跟踪反馈。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者的听课积极性,也能够借助培训的机会解决部分实际问题,还可以成为培训组织者了解农民目前主要面对实际问题的窗口。

在具体的培训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这主要是针对参与脱产集中学习的农民。培训的手段多样化有利于学员对内容的接受消化,以及学习疲劳感的缓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实际状况通过照片、视频展现给学员,增强培训的生动性;主要内容文字与讲解同步,便于学员记录。并可以通过远程技术,将其他地区的成果、经验加以展示,并请当地实际操作者进行介绍讲解。

2.5 针对培训要求提高教师素质

培训教师的素质是培训效果的重要保证。农民培训对于参与培训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既要求培训教师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与过硬的技术能力,又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沟通传授能力。应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农民培训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构成,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上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农民培训教师要理论与实战能力双提高。

涉农问题不仅涉及市场、经济问题还涉及政策制度问题,培训教师要扎实提高所任课程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深入了解农业发展动向、时政热点、国家地方重要文件、市场信息。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下乡实践或岗位实践,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夯实教学基本功。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软件的操作与使用,提高教学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技巧,优化课程,提高培训质量。第四,建立参与培训教师的工作档案,包括专业农民培训教师以及参与培训的行业专家、高校教师。建立教学反馈制度,将教师教学效果反馈情况备案,以便对培训教师队伍进行考核筛选。

参考文献

[1]马超,张义兵.国外农民培训的三种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民培训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2]邵云,冒美娟.2024新形势下开展农民培训的思考[J].上海农业科技,2008,(1).

[3]张鹏,郭建鑫.从新型农民的内涵浅谈农民培训的有效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4).

[4]钱明,陈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教育[J].农业职业教育,2007,(5).

[5]高翠岭,王德海.韩国农民培训的经验及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农业培训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供电企业;农电工;培训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完善,新形势、新技术对电力企业和农电员工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亟需运用好培训这个“助力器”,来不断提升农电工队伍素质,为加快实现山区电气化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为供电企业实现品牌服务奠定基础力量。

一、农电工培训管理的目标

1. 农电工培训管理的策略和理念

1)以农电工的持证上岗工作为抓手,采取全脱产,分期、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通过强带弱、年青帮年老的,实现所有农村供电所人员通过专业资格考核。

2)充分发挥标杆供电所、五星级供电所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标准制度、安全管理、供电所规范化、班组学习建设等方面进行帮带提升。

3)以“授之以渔”的理念,从农电工政治思想、安全技术、业务技能三方面,全面提升整个农电队伍素质,实现农电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2. 农电工培训管理的目标

1)农电工培训组织有保证,有公司教育委员会,建立完善三级培训管理网络。

2)农电培训管理标准明确,制度完善,培训设施齐全,培训经费不低于省公司的相关规定。

3)全面落实持证上岗制度,以实施农电素质工程为基础,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快供电所人员持证上岗工作进程,对已取证人员定期参加复审培训考试,确保农电工复审通过率100%。

4)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农电工培训。

二、主要做法

1.农电工培训流程图

农电工培训管理流程说明:

1)培训需求调查:人资部(负责培训部门)、营销部(供电所所属部门)、其它相关部门根据对安全生产和农电员工技能水平状况的分析,确定培训需求,形成培训需求调查表及培训计划表。

2)制订培训计划:在前期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省公司年度培训要点,结合本单位农电工培训实际情况,拟定下年度农电工培训计划。

3)审批:年度农电工培训计划,上报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审定批准。

4)下发培训计划:通过审批将培训计划下发,否则重新修订培训计划进行审批。

5)培训实施分两块:外送培训和自主培训。

外送培训:按上级单位(省公司、地市电业局)下发的培训通知,填写《外出培训审批表》,经所在部门、人资部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批,培训完成连同培训证书复印件交培训专责存档。

自主培训分为公司举办培训班和供电所班组培训。公司举办培训班是人资部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目标、师资力量,制订教学计划,实施培训并进行过程控制,形成公司培训班记录。供电所班组培训是充分发挥三级培训网络作用,做为生产班组的供电所有自己的班组培训计划,由供电所自己组织实施,实施情况公司人资部按月进行动态跟踪督,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6)培训检查与考核:公司职工教育委员会、人资部,每年年底对部室及供电所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按公司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

7)培训资料建档保存:每月25日前上报本月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并将本月完成的培训资料按规范办班模版建档保存。

2.确保农电工培训管理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建立、健全培训组织体系,明晰人资部归口管理、组织实施和专业管理部门业务指导职能,发挥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网络,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针对年度培训计划所下达的培训项目逐条对照落实。

三、农电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农电员工文化层次不高,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偏低,农电工队伍素质和农电工培训工作滞后于实际需要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目前农电工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方法不够多样。农电工培训缺乏统一系统的培训标准,培训方法较单一,缺乏据被培训者的特点、知识层次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影响了培训质量。

2.供电所人手少,生产任务繁重,农电工工学矛盾突出;加之农电员工岗位差别较大,他们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供电所多数地处边远山区,不仅给培训的组织造成困难,而且在客观上也加大了农电工主动参与和接受培训内容的难度。

3.农电工培训师资不足。在农电工的实际工作中,技能操作占相当大的比重,需要通过有一定理论基础更要有实际经验的教师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方式传授,而实际上能对农电工进行培训的专业技能型师资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

4.缺乏农电工培训效果反馈评估。对农电工培训效果的评估,仅停留在培训过后的一个简单的考试,测评方法单一,事后没追踪调查,缺乏培训的互动与反馈,有待建立完善培训效果评估系统。

四、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对策

1.确立战略原则,健全完善农电工培训机制

明确农电工培训工作的重点是在职岗位培训,主要内容是建立健全农电工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完善教培制度、据实际制定培训大纲、落实培训教育经费,健全完善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运行管理机制,进而使农电工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2.充实培训内容,更新培训方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