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养老发展报告【整合5篇】

2024-07-10 17:25:02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老发展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养老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九天时间虽然短暂,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通过上课听讲、专人介绍和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警察总署、惹兰勿沙市镇理事会、大巴窑镇中心、芽笼综合诊疗所、宏茂桥社区邻里警署、小印度社区、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怡安产业公司、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等地之后,我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人文概况、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多看、多听、多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新加坡在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到新加坡在养老服务和管理上有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养老发展的概况

新加坡共有4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他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与我国相比,这个称呼我们感到比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每年的农历新年,新加坡都要开展敬老运动,政府官员和议员以身作则,经常到社区和自己的选区慰问老年人,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的风尚。

新加坡采取以下几种办法实现老有所养:

——居家养老。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营、终身的依靠和归宿,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为了防止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现“空巢现象”,在购买组屋时制定了一个优惠政策,即对年轻人愿意和父母亲居住在一起或购买房屋与父母亲居住较近的,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一次性减少3万新元,目的是鼓励年轻人赡养父母、照顾老人。

——日托养老。对于无暇照顾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三合一家庭中心”,相当于我市的一些日间托老所。所不同的是这个照顾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照顾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又兼顾到乐龄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轻的夫妇将老人和幼儿一起送到这里。老少集中管理,即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了“代沟”的出现。目前我国有些地区也有类似的尝试。

——机构养老。与我国目前各类养老机构主办的老年公寓一样,也分为高、中、低等不同档次的收费标准,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

此外,中国人常说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笔者认为它们是互相贯通、彼此难分的。百闻不如一见。通过考察参观中的几个事例,也让我们亲身体验到新加坡的社区在这几个方面独树一帜的魅力:

——老有所学。1978年新加坡首创了乐龄俱乐部。创办这类乐龄俱乐部的主要宗旨是让老年人感到:生命过了60岁,生活依然璀璨。乐龄俱乐部经常举办卫生保健讲座、三代同堂舞蹈、集体晨运、生日派对、茶会、退休者座谈会等。各类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既让老年人在这里学到知识、陶冶情操,又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朝气和乐趣。

——老有所乐。5月10日晚上七点多,我们考察团参观了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这是新加坡一个高层次的社区,络绎不绝来到社区活动的即有年长者,也有年轻人和少年儿童;既有医生、博士,也有船长、工程师等社会各界人士。联络所是由几幢高层建筑围成半园型的房屋组成,各类活动都有固定的区域,共有陶艺室、武术馆、调酒室、健身室、练声房、烹饪室、乐队室、绘画室等等,仅武术馆的占地面积就比篮球场还要大。每个来社区活动的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找到知音。

我们来到300多平方米卡拉OK会场里,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这样一幕场景:台上表演者放声高歌,台下观众积极互动。参加活动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华人,但也有不少马来人和欧美人,老年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当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苏州的客人时,表演者立即为我们献上一曲中国民歌。联络所活动的组织者还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中文版的卡拉OK伴奏带,热情地邀请我们的团员与他们同唱一首歌。尽管我们的肤色不同、语言有差异,但是当一个和而不同、和睦共处的国际大家庭显现在我们的面前时,竟然让我们参观团成员流连忘返了。

——老有所为。在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里,我们看到不少老年人的身影:有的穿梭其间维持秩序、协助开展活动,有的教授知识,或做义工布置、整理活动器械。我们随介绍者走进品酒室时,一位年过花甲的主持人正在给学员做调酒示范,桌子上摆放着许多酒杯和颜色不同的酒。当得知我们访问团有一位成员当天正巧是生日,热情地斟满了红葡萄酒,虽然彼此才刚刚认识,满场黑眼睛、黄皮肤、同根同族的华人拍手齐唱、真诚地祝她生日快乐!并举杯共同祝愿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世代长存!那一份浓浓的异国社区氛围感染了我们每一名团员,那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二、新加坡养老服务的启示

新加坡,这个名字如今对于我们苏州人已经不再陌生。在苏州工业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十多年经验里,从各种媒体报道、文章故事中,与朋友和同事闲聊的话语间,我对新加坡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而真正感性地了解、认识她,是这次零距离的亲密接触。置身于这个美丽、清洁的海滨国家,我深切地感到新加坡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发达与纯朴等多种因素融汇相通,从而构成了新加坡良好的人文氛围并具有独特的魅力。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令世人瞩目成绩的同时,新加坡政府还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各项建设和管理,更没有忽视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新加坡在养老方面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启示之一: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事业政策,尽力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苏州市政府已于2005年12月出台了《苏州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意见》。这个意见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总体思路、扶持政策、相关机制和组织领导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对于服务方式多样化提出了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大力发展家政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项目,实行有偿、低偿、志愿服务,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苏州市到2010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辅助,覆盖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苏州模式)。其中开设老年人常见病专科和家庭病床,覆盖面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90%以上,老年人日间护理、康复床位达到5000张以上。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总量达到全市老年人口的18‰以上,城区22‰以上,具备全护理、半护理服务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量的30%以上。文件还从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布局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政策都为我市的养老服务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关键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将这些养老政策落实到位,让老年人从中得到实惠。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外的养老政策。比如:一是吸收新加坡在购买房屋上兼顾养老的优惠政策;二是学习新加坡的“倒按揭”(以房养老)模式。即: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公益性机构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个机构处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我们在制定本国的养老政策时,既要兼顾国情地学习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又要与时俱进地大胆探索。

启示之二: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朝阳产业”,做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

养老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它是一个带有公共性、福利性特征的领域。要想办好养老机构,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要财政、税务、金融、土地、工商、规划等多方面的配合和政策扶持。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2月转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别指出,要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的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这表明我国的养老服务业已经彻底向社会资本开放。曾有“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斥资1400万元开办了省内规模最大的民营养老院,经营了一段时间出现巨额亏损。当其向银行融资时,却得到“养老院是非赢利性社会福利机构,既不能作抵押,也不能贷款”的答复,最终面临关门窘境。如何开办、扶持、经营好养老机构还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多方面的探索,让经营者和受益者“双赢”。

如何做好国际养老工作的对接,也是中国面临养老服务的又一大课题。近日,从新加坡英文《海峡时报》的报道中获悉,中国已经成为新加坡中产阶级退休后选择的定居地点之一。中国丰富的文化生活、快速发展经济和较低的生活费用,都是新加坡人作出这项选择的原因。据调查,愿意选择到中国过退休生活的新加坡人中,包括前银行职员、商人、专业人员和公务员等。对新加坡的华族来说,他们选择中国作为“退休天堂”还有其它原因,包括:对中国比较有亲切感;由于外表一样,通晓华语,有共同语言,容易融入当地社会;中国不像欧洲或其它西方国家那样,他们不会受到种族歧视。其实,不论是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一带的华人华侨,还是居住在欧美的外国人,他们都很向往古老的东方文化,喜爱“人间天堂”——苏州。苏州凭借着紧邻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地理优势、经济的快速发展、良好的招商环境、廉价的劳动力市场、2500年的吴文化历史,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一片热土,居住、学习的第二故乡。做好服务外国人这篇养老大文章,让海外华侨感受到“少小离家老大还”、游子回乡的亲情和落叶归根的乡情,也是苏州各类养老机构需要考虑和实践的重要工作。

启示之三:进一步加大传统伦理道德宣传,形成重视养老良好风尚。

新加坡老年人有困难解决的途径分别是:先子女、后兄弟姐妹、再社会团体协助解决,家庭里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的,经调查核实,才由政府承担。在中国,虽然各级政府没有明文规定家庭的“内部事务”,但随着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的问题解决好了,社会就安定,家庭就和睦。在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论是国情还是经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城市老人绝大多数还是会选择居家养老。下世纪,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更要面临“四二一家庭”的养老严峻挑战。199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法》)的正式出台,是时代的产物,对落实、巩固家庭养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老年法》来维系家庭养老有时也难以奏效。也常在各类新闻媒体上看到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或“空巢”老人双双病死在家中的负面报道。社会舆论在呼唤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呼唤传统伦理道德——孝道的回归。实现家庭养老,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传统的孝道观来维护。

养老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我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36653人,占总人口的12.1%,其中空巢老人4762人,失能老人1719人。我县现有敬老院18所,社会福利院1所,总床位1045张,供养对象1092人,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28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3个,其中城镇6个、农村27个,总建设面积6386平方米,新增床位65张,覆盖老年人口6181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预计到2024年,我县老年人口将达5.4万人,占总人口的17.8%。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是倾力支持,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出台了支持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1+3”相关政策,明确将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纳入县政府对乡镇民生工作考核内容;加大资金奖补,对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行奖补,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补助2万元,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个补助1万元,2014年县级彩票公益金还下拨49万元用于居家养老项目建设。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开会专题研究民政工作,多次现场调度推进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县分管领导率先垂范,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推动居家养老工作,并坚持在一线督促项目建设工作,有效确保了全县城乡居家养老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精心选址,规范建设。我县目前已建成了33个居家养老精品示范点,这些示范点特色明显、示范效应强。我县主要是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人文社区建设为契机,在场所选择上做足文章,重点选择村民活动中心、社区、祠堂和闲置的学校教室、礼堂等场所来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级共投入资金达295万元。每个点都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并根据场所实际情况综合设置棋牌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日托室、配餐室、医务室、工作室,并建有居家养老公示栏、外墙牌匾等。三是形式多样,精心服务。全县共有18所敬老院,1所福利院,其中2所敬老院整体搬迁已启动,1所敬老院原地改建,正在进行设计,15所敬老院改造提升已接近尾声,1所福利院正在改造提升。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围绕“家政、照料、护理、信息咨询、心理疏导”等方面,结合实际创新服务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创出了一条具有各地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如芙蓉镇城中社区的“阳光列车老年服务站”、城南社区的“百姓心语坊”等,两个社区有效整合辖区驻区单位和党员义工、青年志愿者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配餐送餐、居室保洁、医疗陪护等服务,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老人活动,社区处处洋溢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温馨气氛。四是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我县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综合福利服务中心选址县城城区,占地53亩,已完成用地批复、可研批复,正在酝酿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合作方案,建成后可新增床位500张;芙蓉镇城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采取民办公助的模式,改造租赁办公用房2000多平米,预计投资200多万。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政事业特别是养老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以百性情怀狠抓养老工作,我县养老服务事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县上下已初步建立起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院、頣养之家)从零发展到覆盖全县28%的村委会和社区,为全县近20%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前些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民办养老机构和日间照料中心项目完工运营后,可为8000多名城乡老年人解决养老服务困难。

三、提升养老事业发展的困难和建议

(一)XX县养老事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是享受优惠政策有限,项目资金少,服务提升难。其一,我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西部政策延伸县、原中央苏区县及罗霄山脉片区县,但这些“金帽子”对民政方面特别是养老事业方面倾斜不够。其二,支持我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项目难以落地,项目资金较少。近十年来我县真正落实到位的养老服务项目只有几十个,项目资金不到900万元。其三,由于本县基础条件差,场地、资金的缺乏,导致养老服务水平难以提升。

二是养老服务发展无经费保障。我县现有的33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和服务都缺少专职、专业人员,无法满足老人养老需求,各级无后续运营经费安排,养老服务业持续长足

发展缺乏保障。

三是县本级财力弱,可用财力少,政府落实配套资金压力大。养老服务事业资金都要县财政解决,如居家养老中心、养老机构建设经及后期维护及运行经费等,每年我县仅养老服务配套资金就需300余万元,这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小县来说,财政压力巨大。

四是PPP模式建设养老服务项目无具体可行的操作细则。由怎么认定民办养老机构的性质,该办什么证,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补助民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运营后怎么监管,这都需要国家出台一个规范性文件,以便基层去操作。

(二)提升养老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是建议切实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上级在安排项目资金时,建议我县应享受参照赣南原中央苏区县待遇,如:县级福利院项目安排500-800万元,乡级敬老院建设项目每个安排300万元,每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新建点安排15-20万,整合改建点5-8万元,且每年安排1万元左右的后续运营经费,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议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参照师范生、农林水技术员“三定向”培养方法,培养养老护理人员,并解决经费和编制,推进养老服务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三是建议各级政府要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建议上级出台相关文件。统一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健康有序推动民办公助养老事业的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制订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力争到2024年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让90%以上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养老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一、建立应急工作机制

1.养老机构应建立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养老机构负责人全面负责机构内的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 划片分区,责任到人。建立院内感染控制和隔离制度、流程并组织实施。当养老机构出现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时,养老机构负责人应立即启动养老机构疫情应急预案,并向属地镇报告。

2.当接到养老机构的疫情报告后,应迅速成立疫情应对领导(工作)小组,及时联系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请求指导,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当养老机构发生疫情时,属地镇应立即向当地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上级民政部门报告,不得迟报、瞒报、漏报。

二、做好应急资源储备

1.各镇及养老机构对床位总数、入住老年人数、工作人员数以及防控物资储备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统筹养老机构各类资源储备,当养老机构内发生疫情时,能迅速调度相关资源给予援助。

2. 各镇要建立有防疫、医护专业人员指导或参加的养老护理员应急支援队伍,统筹养老服务人力资源储备,当养老机构内发生疫情时,能迅速给予相关养老机构疫情处置、专业照护支持。

三、实施分类妥善处置

1.当养老机构中发现有老年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肺炎可疑症状时,养老机构应严格按照我省《转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养老机构老年人就医指南的通知》(皖疾控办(2024)136号)执行。

2.当养老机构中有老年人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时, 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立即根据疫情监测要求报告相关部门,在当地卫生健康或疾控机构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接触的其他老年人和工作人员)开展排查,实施 14 天隔离观察,协助开展全面消杀、规范处置个人物品等其他处置工作。不得接收新入住老人。疑似病例在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可解除隔离观察。

3.养老机构内应预设隔离观察室,隔离观察室应配置相应防护用品(防护服、医用口罩、手套等),配备必要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有条件的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隔离观察室(区)应设置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有独立厕所的单人房间,并处于养老机构的下风向。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时,应避免与其他非隔离人员的接触,严禁外出。做好隔离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隔离观察室(区)的生活垃圾应统一处理。

4.不具备设立隔离室(区)条件的养老机构,应报告属地镇,在本级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通过当地政府指定的集中医学观察点、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或新设立的专门场所,对拟进行隔离观察的养老机构人员进行集中观察隔离。

5.做好养老机构内其他非密切接触者的观察防护工作,发生疫情的养老机构除需要进行隔离观察者外,其他所有人员均应在院内实施观察,单间安置观察,观察期不得少于 14 天,观察期间不得外出。疑似病例在排除后,院内观察解除。做好院内观察人员的体温检测、健康状况监测及日常消毒等工作,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实施隔离观察。

四、统筹调动应急资源

养老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很多教师都把值日生每日报告作为英语课的“热身活动”,在每节课开始的时间里安排一个学生上讲台来开始课堂教学。其实,值日生每日报告很重要,它不仅是一种“热身”,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语言的综合能力,同时它还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演的舞台,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让他们在趣味学习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1.全员参与报告,培养学习兴趣。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值日生每日报告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持久的英语学习的兴趣,使英语学习真正成为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过程。

在农村中学,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氛围,不少学生因为学不会音标或不喜欢语法或记不住单词而掉队,进而放弃英语学习。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在学生进行每日报告后,全班同学给予掌声鼓励,老师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做值日生报告的同学获得极大的成功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2.彼此互动报告,形成学习氛围。英语老师要求学生在讲台上做值日生每日报告,为了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地听到他的声音,因此作报告的同学必须大声。学生在大声的进行报告时,可以最大程度地锻炼语音语调等。其他同学为了能够顺利回答做报告同学和老师的提问,他们也必须认真听。长此以往,在整个班级中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能形成良好的英语氛围,帮助学生学好英语。

3.课前准备报告,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作为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也必须从张嘴说做起,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长期的锻炼最终掌握。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时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值日生每日报告要求学生们从最初的只写和说天气和出勤等开始,随着词汇量的增加他们能够报告一个话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很好地培养写作能力的过程。

4.不同主题报告,发散学生思维。在学习新标准Pollution这个模块时,有一位学生的报告也是Pollution around us。这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说明污染的严重性,他运用了幻灯片,呈现了大量我们家乡的污染的图片,并且说道:“In fact,our hometown was very beautiful。But now,the rivers are dirty,the air is not clean,the sky is not blue。Please help us save our hometown……I think we should not throw waste into the rivers,we should stop putting the dirty water into the rivers……”当其他同学在听和看的同时他们都感到很震惊,原来我们身边的污染如此严重,他们会响应该同学的号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经意中,他们了解了家乡的污染,而且也学会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去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养老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可持续性 政府财务报告 财政可持续性报表

一、引言

目前世界范围内各国财政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着挑战。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了关于《财政未来、公共部门预算改革及其效果》的研究项目,该项目指出各国正面临着长期财政挑战,包括由人口老龄化引起的养老金、医疗以及其他服务支出的增加、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导致的风险及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项目中包含的或有负债成本以及更换陈旧基础设施的需求等不同因素引致的财政风险。同年在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委员会(IPSASB)的征询意见稿——《公共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报告》也指出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众多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变化、科技进步引起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日益增加以及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医疗、养老支出的增加等等,给各国政府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在2011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中,约翰·利普斯基在《财政政策与结构性财政挑战》中指出,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均面临着财政挑战。尽管财政挑战不尽相同,但就中长期而言,新兴经济体的政府支出仍可能会提高。许多新兴经济体则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来支持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在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保持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是各新兴经济体面临的主要挑战。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一份《财政监督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之下,大多数经济实体面临着艰难的财政状况,财政可持续性面临着很高风险。同时,IMF强调,由于全世界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医疗保健等方面支出上升,在更长时期内,各国的财政持续性将面临着巨大挑战。可见,财政可持续性已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问题,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已扩展到了发达国家,成为各国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

二、国外财政可持续性评价实践

(一)澳大利亚的代际公告 澳大利亚政府的财务状况一直良好,但是考虑到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养老金、医疗支出增加,以及技术进步促使公众需求增加等因素将可能给政府财政带来重大压力,澳大利亚财政部按照《预算真实法案》(Charter of Budget Honesty Act)要求,自2002年开始,每5年一次《代际公告》(Intergenerational Report),预测期间40年。《代际公告》作为澳大利亚政府预算文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评价未来40年内政府财政政策的长期持续性。该报告根据当前的政策,人口预测和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政府未来40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由于澳大利亚政府支出的一半以上用于医疗、社会保障和教育等与人口因素、经济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相关的政府项目,因此,在财政支出的预测中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人口变动因素相关的支出项目,如医疗、社会保障和教育,并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另一类支出与人口变动因素无关,按照GDP的稳定比例预测。

(二)新西兰的长期财政状况报告 2004年,新西兰《公共财政法案》(Public Finance Act),要求财政部至少每4年编制一份关于新西兰长期财政状况的报告,预测未来40年的前景。2006年新西兰财政部正式了第一份《新西兰长期财政状况》(New Zealand’ Long-term Fiscal Position)。财政部该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财政信息的质量与深度,了解政府收支决策的长期影响并有助于政府在未来几十年内作出合理的财政决策。《新西兰长期财政状况》从分析新西兰未来人口规模、结构和未来经济规模假设入手,通过对历史趋势和当前政策的判断,预测政府的重要支出和收入项目。具体而言,该报告的预测采用了新西兰已有的长期财政模型(Long-term Fiscal Model)。长期财政模型采用“三步法”,首先根据人口统计预测未来人口规模与结构;其次,根据人口预测数据,进行GDP预测;最后,对政府财政收入、支出进行预测。财政收入按照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分别预测。财政支出按照与人口因素是否有直接、明确的关系分为四大重要支出项目(医疗、教育、养老金和其他福利)和其他支出项目分别预测。医疗支出根据人口因素、经济增长以及其他增长因素等进行预测;教育支出的预测依据人口基数变化、通货膨胀和教师学生比率增长等因素;养老金支出主要根据退休人数增加、人口寿命增长、工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其他福利支出是指除养老金之外的社会福利支出,主要包括失业福利、基本生活福利、疾病福利、残疾福利,这些福利支出主要由接受福利的人数所决定。该报告对税收收入和上述四项支出分别构建预测模型,进行长期预测。

(三)英国长期公共财政报告 英国财政部遵循《财政稳定法案》(Code of Fiscal Stability)的要求,从2002年开始每年均要《长期公共财政报告》(Long-term Public Finance Report),分析长期发展及其对公共财政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政府管理公共财政,实现其财政目标。2009的《长期公共财政报告-财政持续性分析》认为:财政持续性主要取决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主要由生产率增长和劳动力规模变化决定,生产率增长取决于未来的创新,这种创新由全球化和技术变化支撑。劳动力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口变化。与以前年度的该报告相比有两点改进之处:一是对财政收支中受到长期挑战影响巨大的项目进行重点预测,二是包含了对英国政府面临的长期财政挑战、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和财政长期预测影响的扩展性讨论。《长期公共财政报告-财政可持续性分析》(2009)揭示了公共财政面临的潜在的压力,促使政府实施财政合并计划,保证公共财可政持续发展和经济的长期增长,进而确保公共财政能够应对未来可能的经济冲击。具体而言,该报告分析未来50年的人口变化、环境变化、技术变化、全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增长对公共财政的影响,认为长期财政预测并不是对所有相关因素的详细分析,预测的主要目的是揭示长期挑战对公共财政的压力,因此对公共财政收入、支出中受到长期发展与挑战影响巨大的项目构建模型进行预测,其他收支项目由于没有受到长期发展与挑战的影响,没有构建预测模型。予以模型化的财政收入项目包括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和生产税;财政支出项目包括医疗、长期护理、教育、国家养老金和公共服务养老金。该报告认为医疗支出增长压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疗需求、技术进步促使医疗成本增加;二是人口寿命增长,人口预期寿命增长是医疗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三是由于更多的公众参与、关注健康问题,将对未来医疗支出有重要的影响;四是,医疗技术的进步。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医疗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长期护理支出是指英国政府提供给那些不能自理、不能管理日常生活的人提供长期社会保健服务,该类支出取决于单位成本以及需求人数。教育支出压力主要来源于人口中儿童和青年人的人数。公共服务养老金是支付给医护人员、教师、公务员、军队、警察、消防战士和司法机关人员。未来人口变化将对公共服务养老金支出带来重大压力。国家养老金是提供给已退休人员的基金,支出压力主要来源于人口结构变化及其人口寿命的增长。该报告认为英国未来财政挑战影响税收收入的方式与影响经济的方式一样,因此,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和生产税按照占GDP的固定比例进行预测。

(四)美国政府综合长期财政预测报告 美国自2004年开始呈报《社会保险表》(Statement of Social Insurance),简称“SOSI”。SOSI提供医疗等社会保障项目未来75年预期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余额的现值信息,以评价在当前的政策下,美国社会保障项目的持续性。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B)2009年9月28日的SFFAS 36——《美国政府综合长期财政预测报告》( Reporting Comprehensive Long-Term Fiscal Projections for the U.S. Government ),扩展了已有的SOSI。SFFAS 36要求该报告由财政可持续性能力表、补充信息和披露三部分构成,并要求财政可持续性能力表在2010,2011和2012年三年间作为补充信息呈报,从2013财年开始作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基本财务报表呈报。SFFAS 36将该报告简称为“财政可持续性报告”(Fiscal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认为财政可持续性报告是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一部分,提供的信息应有助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评价在当前政策不变即在政府不改变公共服务和税收政策的情况下,政府未来的预算资源是否足以维持公共服务和偿付到期债务,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理解这种评价的财政、社会和政治含义,从而实现政府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的目标。财政可持续性能力表是该报告的核心部分,从政府整体视角,呈报政府所有项目的未来75年内收支现值信息,不仅包含社会保障项目,也包含了教育等其他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现值信息,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政府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信息。财政可持续性能力表的基本要素包括收入、非利息支出、收入与非利息支出差额。其中,收入按项目重要性分别列报,如医疗保险收入、社会保险收入项、所有其他收入以及总的收入;非利息支出也按项目重要性分别列报,如医疗保险、医疗补助、社会保险、重大项目A、重大项目B、联邦政府其他支出以及总的非利息支出;收入与非利息支出差额为总的收入与总的非利息支出的差额,即财政缺口。报表的纵向呈报各项目当年的现值、占预期GDP的比例,前一年的现值、占预期GDP的比例,以及相对于其上一年的变化。除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和美国外,瑞士财政联邦部门(Federal Department.of Finance)自2008年开始每4年提供一份预测未来50年公共财政长期持续性报告-《瑞士公共财政长期持续》;挪威财政部自1993年开始每4年提供一份《挪威经济长期前景》报告,预测未来50年的长期挑战、经济前景与政策选择;荷兰中央规划局自2000年开始提供《老龄化与荷兰公共财政的持续性》,预测至2100年荷兰财政的持续性情况以及丹麦的《持续性未来》;德国的《公共财政持续性报告》等,尽管这些报告的名称不同,但均是通过预测财政未来的收入、支出来评价财政长期持续性。表(1)概述了各国财政可持续性报告。

三、我国财政可持续性信息需求及借鉴

(一)我国财政可持续性信息需求 为评价财政可持续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政府纷纷关于财政可持续性报告。尽管这些报告的名称不同,但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即通过预测未来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来评价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同时,我们也应看出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的财政可持续性报告已成为其各自法律(《预算真实法案》、《财政稳定法案》的一部分,单独作为政府的一份公共报告,美国的财政持续性报告以准则的形式要求作为政府财务报告的一部分,且主要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供财政的长期可持续性信息。而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于国外的财政可持续性报告来评价财政的可持续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财政可持续性信息的需求。我国政府当前以及未来的财政资源是否可以持续地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民生,满足当代以及未来几代人的需求,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就我国而言,在政府财力逐渐强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成果正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时,财政也面临着重大挑战。首先,人口老龄化导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剧增,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风险加大,对我国财政可持续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其次,近年来,我国财政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重不断增长,尤其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以来,财政支出重点已明显转向民生领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将更加注重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可见,我国未来财政政策将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放在首位,民生项目将继续成为我国财政未来支出的重点。然而,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满足13亿多人口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民生支出的需求,实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给我国政府带来了潜在的财政风险。尽管“十一五”时期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加剧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对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上述因素均增强了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信息的需求。考虑到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以及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目标,笔者认为《美国政府综合长期财政预测报告》对我国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评价借鉴 (1)财政可持续性信息与政府财务报告的关系。政府财务报告作为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是财务信息披露的传统形式,也是信息沟通和公民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当前的政府财务报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反应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毋庸置疑,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对于反映政府的受托责任和实现决策有用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但评价政府的财务状况,不仅需要分析当前的财务状况,而且应该考虑未来的财务情况。而当前的财务报告并不能提供全面的、前瞻性的信息,不能满足政府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未来财政持续运行的能力,尤其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项目的持续运行情况的需求。此外,为了实现政府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性的目标,政府政策的长期财政效果也应该予以透明化。因此,为了满足政府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实现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笔者认为财政可持续性信息应成为政府财务报告的一部分,FASAB以准则的形式确立了财政可持续性信息在政府财务报告中的地位,是对政府财务报告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具有可资借鉴之处。(2)财政可持续性信息的类型。对于我国而言,财政持续性的担忧并不是由当前的财务状况所引起,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政府预期养老金支出和医疗保障支出剧增等因素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财政可持续性的内涵应从以下方面来理解:就长期而言,政府能够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在稳定或在可承受的税收前提下,政府能够持续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偿还当期以及未来的债务;代际公平,即政府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不能减少政府满足未来几代人需求的能力。因此,我国的财政可持续性信息应反映在当期经济、税收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当前以及未来的财政资源是否可以持续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保障民生建设的持续运行和偿还当期及未来的债务,满足当代以及未来几代人的需求。笔者认为财政可持续性信息应包含以下六类:政府能够创造足够未来资源的能力;政府能够保持或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政府能够偿还债务和履行承诺的能力;代际公平的实现程度;经济的潜在影响;人口变化的潜在影响。

(三)财政可持续性信息列报方式——报表 IPSASB关于财政长期可持续性信息在政府财务报告中列报的方式,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单独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供财政收支预测信息;二是以文字叙述报告形式对未来财政收支进行预测、总结。在2008年,美国政府财务报告采用了第二种形式,在管理者讨论与分析部分中,包含名为“政府财务状况”——部分,该部分通过图形、表格的形式列示历史信息以及未来75年内的预测信息。美国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FASAB)2009年9月28日的SFFAS 36-《美国政府综合长期财政预测报告》,采用了第一种方式,即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提供联邦政府未来75年内财政收支信息。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我国财政可持续性信息在政府财务报告中应以财务报表-“政府财政可持续性报表”的方式呈报,以便更清晰地反映在当前经济、税收等政策不变前提下,我国财政未来收入、支出、收支差额及其现值信息,揭示我国财政的可持续性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1.

[2]Barry Anderson & James Sheppard.Fiscal Future Institutional Budget Reforms,and their Effects,OECD 30th Senior Budget Officials Meeting,2009

[3]IPSASB.Reporting on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Public Finances,2010.

[4]Treasurer of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Intergenerational Report,ag.gov.au/cca, 2002

[5]New Zealand Treasury. New Zealand’ Long-term Fiscal Position,20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