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整合5篇}

2024-07-13 12:04:01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差异;启示

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人们的思维特征和心理需求也不断变化。大量的调查分析表明,很多人在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在关心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在关心个人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经济价值。前段时间,网上备受争议的“南京父母就孩子在文物上刻字公开道歉”引起世人关注。复旦大学毒杀室友案让我们胆战心惊。太多这样的事件频频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如何来体现呢?很多人从心理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满足甚至是不满意。其实这并不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排斥,而是他们另一个层面上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而纵观西方历史,我们知道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当代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西方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在借鉴西方文明的问题上,我们要头脑清醒,不能盲目崇拜、全盘西化,应该科学地吸取他人的长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一、中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1]

中国古代社会,包括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原始社会,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而且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教育主要是通过集体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活动来完成的。公元前21世纪,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文字也在生产劳动中慢慢产生。奴隶主问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充分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奴隶和平民,用讲“德政”,建“礼治”的手段来缓和阶级矛盾。进入春秋时期后,教育迅速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伦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孔孟则是其中就为杰出的代表,他们所创立的儒家思想理论和方法最为系统,所以一直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承袭为统治阶级服务。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教育灌输。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进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3)身教示范。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2]方法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当代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既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孕育的产物,又是为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服务的。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相对明显的阶段。第一阶段,宗教方法主导阶段。从古代到19世纪,西方国家的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同宗教紧密结合,教育方法主要是宗教方法。第二阶段,权威方法主导阶段。从19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强调权威管理和教育,权威教育方法起主要作用。第三阶段,学科方法主导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到现在,西方国家从多个学科角度研究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将各种学科理论应用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超越经验,表现出明显的学科特征。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道德认知发展方法。道德认知方法论是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建构的方法体系。一是道德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的两难问题开展讨论,引发认知冲突,达到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促进道德判断发展的方法。二是公正团体法。这一方法强调团体的教育力量和民主管理的教育作用。2、价值澄清方法。价值澄清方法论,重视现实生活,针对西方无所适从的道德教育实际提出来,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西方各国传播很快,对西方现代道德教育影响较大。3、社会学习方法。社会学习法是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体系。一是榜样法。榜样对发展道德倾向具有重大影响,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二是强化法。行为结果,如成功、失败、奖励、惩罚等对道德行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为这些结果使人产生相应的期望。4政治社会化技术。政治社会化不仅有可能使国家自身的合法性权威得到普遍的承认和接受,而且还可能降低社会统治成本而有利于社会稳定。5、隐性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正式课程而言,主要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得隐蔽因素构成的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状结构的教育形式。

二、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差异

通观东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双方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

东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整体价值取向与个体价值取向之别。与西方国家相比,东方国家更注重整体价值。古代中国坚持整体价值取向,表现为“以家为本,家国一体”。在其伦理思想体系中要求个人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和社会,重视整体的要求多于重视个体的发展。直到现在,我们仍倡导和奉行的是“集体的价值高于一切”、在利益面前“应该先国家、再集体、后个人”、“人们应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整体价值取向仍以其特有的号召力和合理性给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巨大的影响。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与东方国家不同,它们更强调个体价值。西欧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由强调神权、君权、等级特权向强调人权的转变:从古代到中世纪,西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神权、君权和等级特权。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后,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思想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而且个人自由与个人利益发展为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竞争等。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取向更加突出,譬如当代法国在小学生的教育中,努力使儿童懂得做一个新的公民,必须尊重人身安全、尊重人类庄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

(二)教育方式不同

2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差异。

我们在中国从小到大都有“思想品德”、“政治”等直接设置的课程,与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平起平坐,构成了我国特色的直接思想政治教育。这些课程参与考核,与学生和家长最重视的升学等直接挂上关系。所以,不管懂不懂,几乎每个小学毕业生都能说上两句政治用语。有些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有多深的理解认识,只是因为考试要考,不背好就不能读好的学校。这是典型的显性教育方式。

西方学校注重隐形教育,强调利用学术报告、学校庆典、毕业典礼等活动以渗透式德育对学生成长进行指导;我国注重显形教育,提倡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和教育,通过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西方,学校通过课程教学,进行广泛的资本主义优越性教育、公民权利义务教育以及国民精神等政治教育[3],还包括众多道德、宗教、思想教育,以西方高校为例,其主要课程有大学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课、社会研究课、公民课、政治课、哲学课、人文课等。同时,西方高校还十分强调把德育工作渗透到文理各科教学过程之中,如在历史、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国民信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22强制式灌输教育为主与立足柔性灌输教育的差异。

中国德育课程目标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学校德育把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四有”新人作为根本任务,德育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纲领和政策服务。侧重于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道德知识传授,注重道德教育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我国,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思想政治课,大学则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原理、邓小平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等“两课”教育,研究生还设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必修课,同时学校也积极发挥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西方德育目标的政治倾向相对隐蔽,侧重于实践的教育,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择业、交友等实际中,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判断,并在判断过程中明确道德价值标准,逐渐树立公民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23伦理方式的传承性和宗教方式的传承性的差异

中国古代强调伦理方法的传承性,儒家伦理和伦理方法,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它具有专制性、等级性、保守性和封闭性,这是应当加以批判的。但是,儒家重伦理、讲道德的传统,儒家所提出的许多伦理方法,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应继承和发扬。

西方国家则强调宗教方法的传承性。信奉宗教,一直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伦理与宗教结合也一向是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的特点。

三、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寓思想政治工作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应努力做到运用形式各异、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4]。要学会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如文明创建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在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及时抓住各种教育机会,灵活地进行教育。充分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集体意识、文化意识和时代感等等。使受教育者不再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为一种精神负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进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认识差异比以往更加复杂,观念上的冲突也更加激烈。在这种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工作的关键来抓,要善于把握人的内心世界,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要研究群众心理、贴近群众生活,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要善于感情投资,关心群众的生活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在领导和群众间架起感情的桥梁。此外还要适当的启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平等的讨论中沟通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使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既要灌输,又要渗透[5]。

(三)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整体性,加强社会大环境和其他方式的配合。

国外非常重视社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教育对象生活在现实之中,无时无刻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也必须调动一切因素,一切手段,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和大众传媒,注重营造思想政治下作的氛围,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经受精神的洗礼,提高思想境界。而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形成又要靠公民的自觉性、社会良好的控制手段、专业人员的良好素质以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四)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导向。

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阶级社会中的人总是有政治倾向和政治观念的,不存在没有政治观点的“中性思想”。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其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使资本主义制度永葆青春。而我们国内却有一些人主张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性内容,这显然是对当前政治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现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就是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思想政治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当我们从孩提时代接受的本土文化,其实它的许多成分当初也是从别的文化经过本土化的改造而来的,当初也是颇具争议性的,正如汤林森所说的:“文化帝国主义威胁的是:我们的集体想象内涵以及我们心目中确定不移的过去的文化。”外来文化的输入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心目中传统文化的地位,而这是每个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结论

综上所述,东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各国交往的增多,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渗透的趋势也愈益显著。我们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示范、榜样作用,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可取之处,结合我国目前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努力方向,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2]崔光胜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木方法[J]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第5期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拨动情感之弦,烙刻生活之印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目前低年级德育课程的主渠道,首要目标是顺应学生的天性,M足学生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其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1.新教材单元框架的改变更贴近学生生活

打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单元框架的改变。“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新教材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拓展为伴随学生生活圈由近及远的变化和不断扩大的范畴,形成了“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自然、“我”和社会这样层层递进的格局,进而设置了学生的四个生活场域――家庭场域、学校场域、自然场域、社会场域。家庭是学生德性生长的出发点,因此要遵循学生生活逻辑,遵循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从“我”出发,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场,教学内容具体生动,教学方式别开生面。新教材的独具匠心,更有利于促进低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构成他们形成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生动画面。

2.新教材使学生乐学、教师乐用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新教材中实拍的照片,简短清晰的文字,配上故事、儿歌、童谣、名言……体现了活动课程的特色,富有儿童文化情趣,深得师生喜爱。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参照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和学生一起,用好新教材,并积极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和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拨动素养之弦,烙刻整合之印

1.核心素养的澄清与融通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农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道德品性;在工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能力本位;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人才的培养更重视核心素养。其实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2.为素养而教,关注知识的深层结构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素养”不同于“素质”,“素质”对应的是“教育”,而“素养”对应的是“学生”,既强调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更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教师应理性看待“核心素养”,辩证思考,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在课堂中为素养而教。

三、拨动价值观之弦,烙刻法治之印

1.“水治”比“刀制”更为适切

江苏省品德教研员杜文艳老师在进行新教材培训时曾说: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出发,不用“刀制”用“水治”更为适切。

2.注重培养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同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龚廷泰院长在《法治教育与法治文化认同》的讲座中曾提出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而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4年)》中指出,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引导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3.教育教学中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教材融入和彰显了法治教育内容,使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名符其实。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自十以来,依法治国的道路逐渐展开,根据我国国情,要实现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应当进行全面的普法教育,把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摇篮,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建设贯穿其中,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是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所以,在高校的教育中不能简单的进行法治教育或者道德教育,应当对二者进行革新,主要体现在使其相结合,共同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法治文化建设;道德建设;革新

一、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的联系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以道德建设为基础

道德建设注重于将道德思想的内化,使得学生在内心树立道德标准,从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如果能够以道德来维护社会秩序,那就不需要进行国家强制力的干预。对高校学生的法治建设应当在道德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将法律的标准进行升华,使它内化为道德要求,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将法治教育加入其中,逐渐形成高校的法治建设全面化。

(二)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互相影响

法律和道德可以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两者呈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良好的道德建设可以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法治建设也可以完善道德建设存在的弊端。道德建设的法治化和法治建设的道德化,二者的结合可以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这对于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三)法治建设保障了道德建设

道德是人们内心对于善恶美丑的区分,道德约束是一种自律,如果没有很高的道德标准,道德对于人来说只能在行为之外存在,根本起不到约束行为的作用。法律的要求与道德正好相反,法律的效力是确定的和强制的,如果有人违反了法律,这时候国家强制力就会出现,给予相应的惩罚。若想达到道德建设的目标,法治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之路应当辅以法治建设。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综合素养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迈向了新的轨道,正是需要法治意识高的新型人才的时候。通过高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塑造全面的素养。当大学生懂得了法律之后就能去遵守法律、依法行事,并且在今后的社会工作中可以向周围的人进行普法教育,这样就可以形成全民懂法、守法的社会效果,逐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可以建立起来。

(二)符合当代的治国道路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治国之道,在高校开展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也正符合当今中国的治国方略,并且高校的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进程。高校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率先开展法治和德治的结合,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为全国各个企事业单位的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当社会上渐渐的推崇这种法治和德治的结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有利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好坏关系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的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术研究。纵观现今的高校之中,恶习之风逐渐涌现,大学生的违法乱纪行为也频频出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建设的不到位。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而忽视了法治教育,这样形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全的,所以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将会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得高校更加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目前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法治教育目标落实不够

就目前高校法治教育的形势来看,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应该以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标,而不是以单纯的向他们灌输法律知识为目的。从总体上看,当下高校通过法治教育向大学生传授最基本的法律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目标已逐渐形成,但是,由于高校教育的落脚点在文化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上,对于法治教育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所以高校教育应当进一步明确法治建设的目标,把目标落到实处,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时候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2.法治教育内容滞后

据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因为大学生法治教育被忽视,造成大学法治教育的教材内容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并且教材单一。甚至有些法律已经修改了,但是,在教材里显示的法律规定、法治观点仍未更新。社会实际和理论脱节,法治教育的教材因未能及时调整和修改而流于形式。另外,教材陈述过于理想,法治课程重视内容目标,忽略过程目标。法治教育课程的核心在法律条文,而非法治文化背景因素及法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等。所以,在进行法治教育中,教师应该多联系实际,以案说法,使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感受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有益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3.法治教育形式单一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课堂讲授仍是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但是,老师的讲课方式主要是以向学生灌输大量的法律条文为主,不能将条文与案例联系,对于条文背后的涵义也没有进行阐释,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并且,大多数学生以专业课为主,对于法治教育的公共课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单纯的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4.学生法治品质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于法律知识还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作用却是个门外汉。在大学期间,老师也并未系统的向学生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学生们对法律的作用的理解也只是根据平时的相关新闻获取,对于法律的内在价值,仅仅靠这些是难以明了的。此外,高校学生对于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是很模糊的,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是什么,对于承担的义务更是一无所知了。通过有关的教育,高校学生所有的法治意识渐渐形成,很多同学能够认识到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法律规则,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对于规则本身的了解大部分同学是迷茫的,能遵守规则更是难上加难,就目前高校的一些情况反映,高校学生违反法律的现象比比皆是。当大学生的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利用法律手段来对抗不法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1.道德教育实践不足

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但是一直以来,对于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以道德知识的灌输为主,对于道德品质的培养相对欠缺。道德是人们内心形成的一种对于丑恶好坏的评判标准,如果没有将内心的意识具体到行为上来,道德建设是不完善的,高校道德教育更应该注重于对学生德行的塑造,以具体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教育。

2.学生耻辱感缺失

耻辱感是人内心对自己行为的衡量标尺,如果缺少了耻辱感,人们就会为所欲为,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切的行为都以自我为出发点,这样犯罪就会大大增长。目前高校道德教育大多是正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反面的耻感教育,使得学生的耻辱感有所缺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做一些自己以为很合乎情理的事情,而这些恰恰是违反道德,甚至是法律的。例如,高校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想象,很多同学把作弊当成了常态,有时候即使被老师发现也不以为然,部分同学甚至和老师争吵。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由于高校道德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耻辱感的培养,加之道德要求的主要靠自我约束,没有像法律一样的强制力,很容易造成学生道德的缺失。

3.道德建设的法制保障不够

高校的规则制度中都会有一些对于学生违章违纪的处罚措施,但是对于违反了道德的行为,几乎很少有相应的处罚,学生对于道德的态度也就逐渐淡漠。这和道德本身存在的弊端有关,道德因为不具有法制机能,人们在做出行为时,可以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来决定是否遵守道德,在违反道德之后,获得的惩罚也仅仅是迎来人们道德的谴责。这样,道德并不能被很好的遵守,道德标准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四、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措施

(一)相关规定的结合

法律如果不能将它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很难被人们所遵循,同样法治建设之路亦要辅之以具体的规章和条文。高校的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应当用具体的规章来使其制度化,将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一起写入高校的规章制度之中是很好的做法,在制度化之后,法和道德相辅相成,共同要求,就可以同时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做出约束,学生的违法现象也就可以得以制止。

(二)两种教育主体的结合

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有效途径,要想推动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结合,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术业有专攻,高校教师对于本专业的理论研究都比较深入,而对于专业之外的学术研究就很少。大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老师主要是思政老师,即使老师们对于法律也有所了解,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专业,所以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并非易事。高校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需要老师加强对于法律知识的了解,甚至可以把法律专业的老师加入到思政教育之中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法治素养的熏陶。

(三)两种教育理念的结合

高校教育中应当逐渐贯彻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的理念,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授课之中积极的把法治教育融入其中,形成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除了思政教育,高校教师也可以在专业课之中结合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法律教育,建立学生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意识的形成。

(四)两种教育实践的结合

学生对于道德问题从小就在书本有所学习,有关道德问题的案例不胜枚举,法律案例也随着新闻媒体的进步而被大家所知晓法律与道德不同。但是案例只能对于教育起到辅助作用,对于具体的内容,案例是很难使学生的内形成对法律和道德作用信念,所以对学生的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当带领学生进行具体的社会实践,例如,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进而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可以把书本知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通过实践慢慢的让学生了解法律和道德在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渐渐增强学生的法治和道德素养,加快高校的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魏高雁.法治建设的道德保障研究[D].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2]董升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3]云心田.浅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1).

[4]魏国强.论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J].科教导刊,2012(4).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道德学习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道德教育理论,它重视对道德学习问题的研究,“道德学习”是与“道德教授”相对而言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讲,探讨学生在道德上的发展变化,也就是他是如何学习道德的④。“实践一建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是:道德学习的内容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实践,个体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进行借鉴,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一种道德学习理论,“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理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道德学习是实践的,是具有社会性和情境性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有两点是比较突出的:一是缺乏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二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不够。

道德的习得和其他知识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它必须通过人的感性实践,通过亲身的参与,才能被人直接体验、感受和建构。WwW.133229.coM因为道德这种“知识”在本体意义l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认识、掌握、创造道德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亲自去实践道德、体验道德来实现。同时,道德是知、情、意、行等要素的统一体,这些要素无法分割地统一在人的道德实践中,单纯的内部心理活动尤其是理智上的活动绝不能直面真实的道德。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方法,都不同程度地缺乏训练和实践活动,单纯的知识传授现象比较严重。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勇于实践的态度与能力。单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主体,受教育者应该参与各种校内外活动。但实际上,学生的实践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就必然导致我们将社会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愿望落空,更难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外化为品德行为。

“实践一建构”学习观认为,道德学习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面对现实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实现道德的发展,这就是道德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道德学习之所以有这个特征,一方而是因为道德弥散在社会生活中、弥散在人际交往的氛围中、始终见诸于具体情境的,没有抽象的、独立于生活和实践之外的道德。从书本上、从课堂里学到的“道德”并不是真实的道德,也没有内化为学生心理、道德经验的一部分。所以,较之其他方面的学习,道德学习对环境、社会情境的依赖性更强。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的道德学习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因素在个体道德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个体尽管可以选择和超越,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它们的影响。因此,个体的道德学习始终是在真实的、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不能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大学生热衷和关注的一些颓事物、新现象不能给予相应研究和及时指导,难以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道德认知上的困惑,再加上大学生正处于思想和心理欠成熟的时期,结果导致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乘虚而入,误导甚至贻害了大量学生,从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现实面前变得脆弱和无力,不能全方位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

二、“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从“如何学”逆向理解道德教育“如何教”的问题,必然催生了对道德教育课程、教育原则及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这些问题具有革新意义的理解。从解读“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观照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会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1.“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及其启示。活动课程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主要学习形式,在一般的理解中,它又被称为“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目的不是传授与实际生活脱离、与生活经验脱离的所谓系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当前认为主要的问题②。“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是人际间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过程的产物,对个体而言,也只有通过个人的社会交往,通过自主构建,才能将外在于己的道德约束落实为自己的道德发展。所以,道德教育的影响只有被个体纳入到“实践一建构”的自主活动中,才会产生实际效用。在高校中,和活动课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与各种实践活动,但是,这些环节和活动并没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流于形式和被忽视掉。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而:一是主观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环节和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作用;二是客观上的经费、师资、时间等投入不够。实践环节和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把实践环节和活动纳入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与教学大纲,并付诸实施。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撰写社会调查报告促进学生了解社会,增强诚信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基本教育原则、形式及其启示。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不仅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个依据什么原则实施教育的问题。从“实践一建构”这种新的道德学习理论出发进行道德教育,必须贯彻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心理匹配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把学生当做主体来看、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丰要目标。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因此,要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主体觉醒阶段,需要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和社会太多的呵护下成长,有些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对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以至于少数大学生不敢直面社会。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在帮助大学生确立主体性上下工夫,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既具有独立人格,又能够适应社会的人。

实践性原则是指在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实践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工具来使用。坚持实践性原则,意味着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自觉履行道德标准,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大学生不排斥,但是觉得政治理论与现实实际的距离太远,也不知道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解释现实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拟定周密的实践教学调研课题,确定实践调研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与每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等活动紧密结合,安排教师指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践调研,组织教师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进行评阅、计算成绩,逐步形成制度化思想政治教育课课外实践教学模式。要以课外社会实践为途径,引导大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民情、世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民主化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趋势,民主性原则体现在德育的方法上,就是指主要采取平等对话、说服疏导、实际锻炼、自我评价等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师生间、学生间的平等和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民主化原则主要强调的两点。我们要认识到大学生对世界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尊重得到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发挥他们的自觉性、积极性、主体性。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性格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要和他们“互相信任”“平等对话”。我们要及时、不断地了解他们的心态,关注他们心理的发展,尤其是他们的物质观、自由观、爱情观。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只有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出发,从他们的实际意图出发,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融入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成为朋友。

心理学的研究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道德教育者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汲取大量养料,有效的道德教育不仅有赖于一种适当的和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且还有赖于人们对思想发展过程的理解,对学生发展水平和人格构造的理解。心理学及其所揭示的个体道德发展的规律对道德教育来说,意义是重大的,心理匹配原则要求道德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心理学的结论。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心理匹配原则落实到实处,要做到: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尊重心理学的规律其次,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再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

3.“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师生关系及其启示。因为教育活动是在师生之间展开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一建构”理论认为,师生关系应是一种对话合作的关系,通过一定媒介的师生对话,产生精神的碰撞和智慧的交接,可以增加学生的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学生的道德意志,促进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与对话合作相对应的师生关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内容:平等、尊重、宽容、信任、爱。在高校中,师生之间以进行涉及内想法和真实感受的对话机会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相关课程教学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而这两种方式往往是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即大班授课或对学生的日常规范与服务,这样就使得学生和教师没有机会进行一对一的对话。而在一些集体讨论之类的环节中,由于场合、时间、自身等因素的限制,而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办法去表达自己。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往往也仅限于专业知识的讨论。今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也能经常听到,如果师生之间进行过对话,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了释放,不正确的观念得到了矫正,获得了帮助,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再有,进行对话,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良好心态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的活动课形式,还是它提倡的教学原则和师生关系,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实践一建构”道德学习理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注释]

道德与法治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道德 素养 法德并育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45-03

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素养是幼师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项研究课题,也是幼师教育工作的一项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修养,“法德并育”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素养与“法德并育”应相生相长

“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的兴盛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建设,学校的建设及灵魂是其特有的精神文化;而道德文化又是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发扬光大的重要渠道。学校特殊的社会功能、具有任何行业和部门所不具备的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在“以法治国”、“以德治国”背景下,学校应率先提倡“法德并育”。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思想是与依法治国紧密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法育”是学校良好秩序的前提和保证,“德育”则是学校建设的根本。法律的落实程度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密切相关,法律离不开人的素质,离不开道德的支撑。“法德并育”中,学校的“德育”应以“法育”为底线,而“德育”则是“法育”生成的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我们在政治体制中致力于摒弃“人治”特权思想,而代之以“法制”的治国方略,努力建设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法制体系,已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双轨制的社会政治经济新秩序。在这样一个新秩序中,任何活动如果不靠“法”的维系,就难免会陷入即使是“合情”、“合理”但也不会“合法”的冲突与困境中,因此,“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创设一个“以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互促动的良性循环态势,是我们学校教育在“合法”、“合理”、“合情”中焕发生机,富有成效的避免和解决“德育”与“法育”在现实中的冲突和矛盾,或因相互脱节而导致的教育误区和困境。

在“以法治国”的法治社会里,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必须要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加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常识和常规教育。任何道德人文教育,若离开了这一底线,就失去了生长的基础,无实际内容可言。然而我们不能以此为满足,否则就不能完成我们的德育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强调人文道德素养的养成,道德人文素养的形成应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样法治所要求的遵纪守法才能成为一种基本的素质,而不仅仅是底线;德育所规范的道德伦理才能成为固守的行为准则,有了实际内容,法育、德育的教育目的才能最终成为现实。中国真正的德育教育,法治教育更高层次在于人文素质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健全。健全人格的塑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和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要求。唯如此,“法育”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德育”才能有其具体的内涵,并在更高的基础上,使人们达到自制、自律、自觉、自省,是遵纪守法,维护社会道德风尚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并学会做人,在较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中增强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学会做一个社会人,这也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现实中有大量的事例。如: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校园内学生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校园外高年级学生抢劫低年级学生钱物的现象等履见不鲜。这些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不懂法,或缺乏职业道德,这难道仅仅是不懂法吗?如若他们受了良好的人文教育,有基本的“爱人”、“善良”的人文素养,即使不懂法,也会约束与反省自己的行为。因此,学校“法德并治”应与道德人文素养有机结合,三者任何一方不可偏废,缺一不可,相生相长,其所实现的目标是逐层递进的,是一个内在动态的自然生成的螺旋上升的机制。

二、道德及人文素养是“法德并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未来的社会是学习化和终身教育的社会,学校教育如何应对未来社会,这是我们学校教育任务的新内涵。在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育任务中,有必要重新定位。“三位一体”中应突出觉悟的提高和行为的养成,把学会做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放在中心位置。大量事实证明,具有坚实人文素养的人更适合于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与文化知识。我们应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人文精神在历经长期被淡化甚至扭曲后,现又重新定位,与科学精神并列成为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却依附于科学教育,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当前这方面理论的贫乏和实践的缺位现象。虽然我们的教育目标中有培养“四有”新人和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的内容,但理想和解释却有不足与偏差。

几十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有着较为普遍的共同的倾向:人文精神贫乏,人文素养质弱。这与素质教育极不和谐的。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生活的教育、是全人类的教育,是两全的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并重),不能仅仅是把教育对象看成知识的“容纳器”,而应把教育对象作为整体来看待。李政涛同志在《没有灵魂的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现今的教育,就“德育”而言,若我们把冷峻的目光投向现实,理智地深层次地审视学校“德育”现状时,却不得不面对学校“德育”尴尬局面和困惑状态。长期以来我们在此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方面,过分偏重和关注与道德理论中所包含的道德价值、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准则等纯理论的构建与思考,并使其依附于社会政治现实,道德实践也正是在构建的道德大厦中进行道德理论的灌输与说教,或道德行为的约束与强制,而忽略或漠视“德育”的对象,人的人性、人情、人格为基准的道德人文素养的养成。因此,看起来是在道德育人,实际上却扼杀了或泯灭了学校道德养成的最起码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导致我们的道德教育陷入令人窒息的泥沼中而难以自拔与圆说,学生道德人格素养的苍白与贫瘠,致使学校“德育”的土壤流失,学校的“法育”没有汲取的水源。在“德育”中,多方面显示它的理论性而无灵魂教育,使我们的道德教育难以达到,甚至适得其反。这里的“灵魂”主要是一种人文的气息,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教育人需要一种人文精神氛围,以使人们保持一种高昂的情绪状态。把人文精神落实到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去,就集中体现为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现实化,最终就是培养现实社会中有独立精神人格的人,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对人、对己和对社会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良好稳定和乐观向上的心境,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适应力,有利于智力水平的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可促使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反之,人格异常的人不但不利于自己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有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然而,独立精神的人格根植于基本的人性、人情沃土之中。以人性、人情为基本内容的人文素养是独立人格自然生成之本源,而自尊、自制、自觉、自律、自省、自育的独立人格又是“德育”、“法育”得以根植生长的土壤。尊重、关爱、助人、理解的人文道德素养的和谐统一,“德育”、“法育”才有落根之地。道德人文素养的主要内涵(人性之真,遵纪守法、诚实真诚,成为健康的社会公民;人性之善,不仅有知识还要有善良、同情、宽容的品格;人性之美,高尚的人格,崇尚自然人生,热爱国家民族,关怀社会,理解他人等)实质是学校“法德并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应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为核心内容的人文道德素养放置中心地位,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道德环境,培养、丰富师生的道德人文素养,开垦一片道德生成的土壤,使学校教育在“德育”与“法育”相互促动下,在合法(遵纪守法)、合理(道德规范)、合情(道德情感)的良好的人际道德氛围中达到和谐统一。

三、培养学生的道德及人文素养是“法德并育”的切入点和生长点

学校“法德并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是:究竟从何入手,选择什么作为切入点和培育什么作为生长点。就德育工作而言,它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管理工作,它所面对的是有共性特点的群体和个性的个体,因此任何空洞的说教或严厉的管束或单凭教育者主观意愿随心所欲的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道德教育是否有成效的开展,提升层次,前提是深厚人文素养的锤炼。只有根植于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之中,丰富的法德素材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心灵中生长,才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和强烈的感染性,一个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能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理性应对道德是非,并成为一个道德行为自觉的人,才能内炼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厚的人文素养是深度发掘群体,培育个体的切入点,也是形成学生道德养成良性态势的潜在资源,并在内心深处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这是我们培养和形成学生道德行为的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做好学校“法德并育”工作的关键。如具有责任、忠诚的道德人文素养的人,面对祖国的困苦和危难,自然会升华为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孝国之心、报国之志的内在信念,这是我们道德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道德的高层次追求,并凝炼为奉献精神,它既是道德规范的最高要求,又是人生价值的最(下转第49页)(上接第46页)高标准,其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必然呈现正效应,而这恰是我们教育所期望的,也实现了我们的德育目标,受教育者也达到了新的德育境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北师大主办,2010(1-12),2011(1-9)

2.中学政治课教学参考.2010(1-12),2011(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