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道德经心得体会{5篇}

2024-07-13 12:16:02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1、万事万物在自然面前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对谁好对谁坏,各自都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法则生存、进化、发展,相互间即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就是在这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维持着平衡、进化、发展。所以“顺其自然”才是“大德”。

2、老子本章的内容好像是在说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自然平衡法则。动物与动物之间严格遵守自然平衡法则,肉食动物会随着草食动物的繁盛而繁盛,抑制了草食动物的无限扩张,就保护了大草原,草食动物得到了压制,肉食动物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这就是大草原动物世界生生不息的和谐平衡法则。

3、平衡是大自然通过亿万年进化演变而形成的,由于人类的无知,无意间打破这个平衡,同样要受到惨重的惩罚。澳大利亚的欧洲移民们,饲养兔子以满足他们的狩猎刺激,没有想到兔子在澳大利亚没有天敌,像昆虫一样成几何级数繁衍,结果大片草原消失了。于是人们又引进狐狸以消灭兔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愚蠢的举动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更大的惩罚。兔子没有被消灭,狐狸却把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土著动物一网打尽了,给人类留下了千古遗憾。

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主题词] 日常道德、日常生活、理想道德

人们常说“道德是一种社会调控手段”,这是就道德的社会功能而言的。事实上,每个社会都会向其成员倡导某种形式的道德,这样的道德,由于其高于一般公众现有的水平,带有理想性、超前性,可以被视为“理想道德”。但对广大个体成员而言,道德更经常地表现为个人的生活信念和处事原则。每个个体都会在吸收社会观念、观察他人言行之后逐渐形成各自的道德,构成他的“常识道德”。常识道德是道德的一种最常见的存在方式,也是人们最经常感受到的道德的作用所在。日常道德与理想道德的关系其实就是广泛性道德与高尚性道德的关系,前者是多数人现实具有的道德水平,后者则是目前只为少数人具有、但代表了社会道德发展方向和理想境界。

一 ,道德的日常性基础

日常道德体现了道德与日常生活的相依性。

道德是什么?道德为什么是必需的?这一难题困扰了人类数千年,至今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但是,我们已经发现,道德的起源问题与其说是伦理学的任务,毋宁说是人类学、民俗学、社会生物学等具体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属于实证考察的对象。更具有道德意味的问题只能是道德领域之内的设问,如我们或我为什么应当是道德的?尤其要指出的是,我与我们对道德之需要是出于完全不同的原因。

道德对社会,就像法律、宗教对社会一样,都是次级的、工具性的关系,社会的目的超越于各种要素之上。当多个的我组成群体、社会时,就要对各种利益、关系做出协调,协调的手段有强制性的,也有非强制性的,宗教、道德、法律和政治制度等就应运而生了。道德之所以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重要原因是,道德具有宗教、法律所不具有的特点:第一,它是非强制性,它可能产生内在、持久的影响力量;第二,它诉诸某种价值观念,赋予了精神性内容,具有了神圣的意义;第三,它是相互交换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都说明道德并非是单方面的奉献、牺牲,而是相互关照,彼此提携,形成了共感或共识。

在传统社会,政府或其代理机构,如教会、学校、团体等控制着包括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所有方面的权威,不仅制订了可以和不可以的标准,也给出了好与坏、善与恶的榜样。社会本身的需要,如社会的团结、统一、利益等成了至上命令,道德、法律乃至经济活动都必须让位于它。但在现代社会,道德和宗教在获得相对独立地位的同时,也逐渐退居出社会生活的主戏台,社会也不再强制推行某种道德准则或合乎道德的生活态度,相反,它为道德松绑,一时间,各种迥异甚至对立的道德体系和道德观念并存于社会。然而,社会并非完全听任道德的自生自灭,它会通过各种舆论、奖惩机制等加以鉴别、取舍,形成主流道德与非主流道德,一次次民间思潮和群众运动影响所及只是某种当时占据正统地位的道德,但社会总是顽强地坚守着一个个道德体系,例如20世纪60、70年代席卷欧美的学生运动打破了“精英道德”观念,道德的等级被否认,使道德平民化;70、80年代的后现代思潮对西方中心主义的道德观进行了抨击;80、90年代的同性恋解放运动,则对异性恋家庭、政治及其道德给予了打击。但是,迄今为止,欧美社会并未道德沦丧,相反,欧共体的成立为欧洲社会提供了新的道德动力;反恐的旗帜也使美国的社会道德重新振兴。

社会所主张和力图维护的道德是日常道德还是理想道德?一般地说,既包含了日常道德,也包含了理想道德,或者从历史上看,前现代时期,理想道德的内容重于日常道德,而在现代,日常道德的比重日益增加,这也暗合了道德世俗化的趋势。

那么,个体与道德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从抽象的理论上说,道德与个体是相依不离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道德,但是,具体地说,由于道德并非个人生活的充分条件,一个人即使脱离道德仍然是可以存活的,例如在荒岛上的鲁滨逊没有道德、没有宗教,只要有水、食物和空气仍然可以生存下去。显然,道德不是人之为人的先决条件,也不必然是人孜孜以求的目标。一些个体是可以摆脱或否决道德而存在。指出这一点,恰恰是想表明,正因为道德并非天然地伴随着人的出生而来,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拥有它或远离它,个人与道德的关系就不能从发生学意义上寻找,而应当从个人的实际生活中探求。

无疑,道德并非个人的先知先觉或纯粹外在的社会强制,这一认识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是“平凡的真理”了,但是,道德与个人的哪些因素相关?又如何在个人生活中生长出来呢?一些实证科学,如心理学,为了说明道德的个体发展,常常从观察幼儿入手,如皮亚杰、柯尔伯格等都是通过这一方法获得了突破性成果。他们向人们揭示了这样的规律:第一,道德的形成与确定是有个体差异的,尽管相同年龄、相同受教育状况的人会出现大致接近的水平,但因个人诸条件的制约,仍会表现出个体差别;第二,道德的发展与个人心理发育、成熟是成正相关的。冲突性的道德规范的选择只能由较大年龄的人做出,幼小阶段的儿童只能对善恶分明之类的简单事件做出判断;第三,个体的道德成长存在由低到高的阶梯,道德成长表现为道德选择的自主性提高、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增强、道德之外的因素干扰减少等特征。

道德除了与个体的心理因素、认知水平有关外,还与个体的成长环境相关,这包括他的家庭、居住场所、所就读的学校、所结交的伙伴以及他所接触到的各种大众传播媒体。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不假。特别是在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影响方面,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所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人,也是他们最早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向孩子传达的是积极、正面的影响,孩子就容易接受来自其他人的良性影响。因此,父母应当始终注意约束自己,不过于放肆、不过于口无遮掩,这些都将有利于维护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这一形象的好坏关系到孩子能否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却存在令人堪忧的状况。曾经有一个调查,询问在校学生最崇拜的人,在美国自己的父母被排在第二,而在中国,则被排在倒数第一,可见,许多中国孩子并不欣赏他们的父母,可以合理地推论,他们一般也不大愿意接受来自父母的,包括道德在内的诸种影响。

个人的居住场所就是他所生活的社区,如村庄、城镇的单位大院、居民区或胡同里弄,这些也是人们相互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叫“风气”、“风尚”。一个人感受社会生活首先是透过自己曾经生活的上述场所进行的,在道德方面,具有道德意义的信息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占多大比例、有多大影响力,这些都会对具体个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作用。如果在某村庄,舆论监督十分兴盛,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受到长辈斥责,一个人做了好事,也会得到大家赞许,道德与不道德的判断泾渭分明,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的道德感就较容易形成,相反,在许多城镇,不少人住进了大楼,邻里间彼此不相往来,甚至根本不认识,相互间的评价就失效。随着都市化、工业化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场所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就需要社区、居委会等中间组织开展更加有效、积极的活动,以加强居民间的交流,为个人的道德社会化提供广泛空间。

学校对个人的道德形成之影响无庸置疑,但过去,人们主要强调的是课程内容的教育与任课教师本人的道德示范等方面,其实,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在传播着某种道德影响,对学生的道德形成产生不同作用。例如,学生社团活动是否充分?因为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习得与人相处的技巧,了解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等等。学校或班级的学生干部选举、优秀学生的评选是否民主、公平?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生的人格是否受到尊重?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道德塑造。

个人的伙伴群体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中介,伙伴群体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满足了人们的心理、情感需要,而且提供了道德模仿、道德评价的重要对象。中国人常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就说明了伙伴群体的重要影响。除了要慎重交友,远离有不良嗜好、恶习的人,而且要相互激励,形成共同进步、成长的积极关系。幼小年龄的人还不具备影响他人的能力,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等能够因势利导,帮助和点拨他们。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流动性大、信息量大,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仍然发挥重大作用,新的媒体不断涌现,如电话、声讯台、因特网等,这些传媒每日都在向人们传达难以计数的资讯,其中良莠不分、真假难辨。即便是成年人,当他不断接触到与自己原有的道德感相冲突的信息时,他的既有道德感也可能被弱化,甚至瓦解。对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有待明确化的青少年而言,这种影响更加具有危险性,不能不慎重对待。

人们在上述各种生活场景中所得到的影响是千姿百态的,人们的道德观就在其中磨合、提炼、生发、重组,这样的状况是日常生活的实景,在其中形成的道德也只能是日常道德。日常道德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它是零散、破碎的,没有明确的主线或中心。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目睹了好人,也看到了坏人;做过好事,也亲历坏事;他听到了某人这么说,也耳闻了他人那么说,结果,各种经历、信息、意见杂陈于他脑中,毫无条理地堆放着;(2)它是表层的,缺乏内在、深刻的理由。在日常生活中,事情发生了,后果出现了,人们这么说,大家这么做,人云亦云,无所适从,每一个人都是他人,只是他人这一共同称谓下的符号,没有鲜明的个性或自我,日常道德的主体是匿名的,因此,个体观念和责任意识尚未发育;(3)它是即时的,没有达到反省、内察的程度。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是被推动着做的,许多行为是习俗、惯例使然,大家代替自己选择了,自己只剩下照着大家做就行了,既然是大家如此,许多人就在心里排除了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体态度。

二,日常道德的合理性证明

日常生活指人们在每日的普通生活中所处的状态。海德格尔把“日常性”视为人的存在的基本形式和条件,他认为,只有在“日常性”中,人才第一次发现了自身,并且在其中保持了自身的本质。日常性使人获得了认知环境和外界的“熟悉”。“熟悉”又使人们的空间存在变得有意义起来。如果没有“熟悉”,我们就无法断定今天见到的椅子还是昨天的椅子,此时与之交谈的人就是昔日的友人。

日常生活的“先在性”也决定了人们的“常识道德”总是先于理想道德而形成。从个人生活的经验中我们并不否认存在某种程度或某种类别的“常识道德”,但是,人人皆有且人人不同的“常识道德”具有普遍性吗?既然每个人都从各自的日常生活中提炼、习得自身的常识道德,又如何保证常识道德的有效性呢?而且谁能成为众多常识道德的最后判定者呢?

首先必须澄清的一个问题是:日常道德属道德哲学的经验层次,是道德的事实部分,因此,对日常道德的合理性证明,主要不是逻辑的确证,而是事实的澄明。虽然日常道德中夹杂了许多个别性、情绪化的内容,在价值取向、善恶评价标准上也并非前后一致,然而,一个现实的人总是最先感受到这样的道德事实,从中建立起各自的常识道德。承认常识道德的存在,才能避免脱离多数人实有道德水平的危险。不仅如此,对日常道德的关注,还可以提升日常道德的层次,从而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得以明确和清晰,为推广理想道德奠定意识基础。

日常道德是生活体验的写照,道德是有个体差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个人的不同生活经验,人们都是从各自的生活经验中感受、习染道德观念的,生活经验是日常道德的直接来源。从另一个角度说,日常道德的形成也丰富和深化了日常生活的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这种普遍性与共识性,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对一系列道德行为的认可所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即“整个社会的契约”。英国近代哲学家里德曾提出过“常识原则”,即一切具有通常理智的人都赞成的原则,这些原则是由公共理性、共通感所普遍同意并得到经验观察之类的自然提示了的道德原则,包括信守诺言、诚恳等道德要求。

合乎常识的行为应当是一种精明、谨慎的行为,体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处事艺术和生活智慧。据此,我们提出了日常道德的核心要求。

(1)同情心。他人作为自己的同类,彼此间保持了一种可以扩展或延及的同情。即对他人的不幸产生类似的痛苦感受并力图帮助他减轻不幸程度的冲动。“同情心”这一现象为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所洞见。如中国的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英国的斯密、休谟所肯定的“同情心”。这样的感受是个体道德生发的原点,也是人们进行感化、劝戒的心理基础。若他人全无同情心,道德感化就如同对牛弹琴,绝无效果。同情心是经过日常生活而逐渐养成的,如孔子主张“君子远庖厨”,少见、不见血腥场面,易于培养温柔、体恤的心性,也较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同情。现代社会通过法律、社会治安、学校教育让青少年远离暴力,也正是为了维护人们之间的同情心。

在我国封建时代,严刑峻法使大量的残酷惩罚方式得以存在。因为“不忠”而遭刑律、“不孝”而受家法、“失节”而被剥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利用法律为道德提供外在的保障,常常会掩盖道德是个体自由选择的这一最本质的属性。维护人们的正当权益,其中也包含了对人们自主判断力及对责任担当能力的信任。同情心的存在和接受也离不开和平、人道的社会环境。

(2)善意。如果说同情心还更接近生物学、心理学的话,善意则显得更靠近伦理学本身。人们的同情心表现得到了持续的肯定而缺少同情心的言行受到谴责之后,就会逐渐形成善意待人的态度。

善意是己方主动地向他人示好,虽然并不一定积极地为对方做出更大努力或自我牺牲,但总会表现出友好,如在公共场所主动为更需要的人让座,控制自己的言行不影响他人,对他人微笑等等。中国古训“害人之心不可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有善意的人未必是好人,你也不必因他人得体的言谈或示好就对他进行“好人”的判断。善意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和推介自己的方式而已,体现了审慎、得体、适度的合理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观念。

(3)互助。互助的实质就是交换,自己已有的,通过交换弥补自己的所缺,互通有无,彼此受益,实现双赢。

“互助”在今日的中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互助往往只在亲属或熟识的人员之间进行,因此,互助的情义色彩很重。互助的双方都不得不显示并没有让对方吃亏,自己要比对方付出的更多,互助常常成为双方的负担或人情债。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互动增加,流动性、匿名性频繁出现,出于情义约束的互助无以立足,而建立在协商、互利基础上的互助亟待培养。

互助本是求得互利的利益扩大化行为,因此要充分保证双方在利益上有所获得与满足。互助还是个体的人学会与同类、同伴联系、合作的过程,人的合群性得到了充分表现。互助的有效性取决于互助双方进行的是否是公平、自愿的行为。

三,理想道德如何可能?

由于社会的影响,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形成最起码的道德观念,这些就构成了他的常识道德。日常道德是零碎、片段的,它来自生活,向人们传达了最朴实的道德观念,但其中包含了诸种冲突、矛盾的要求,在重大情境下,它也无法提供可资参考的主张,这缘于日常道德的表层性。日常道德由于没有经过个体深刻的理想思考,没有经受炼狱般的内心煎熬,培养不出决定性、执著性。常识道德对个体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些人因履行了常识道德、受到他人奖励,自己也因此受益,如获得好名声、结交朋友等等,而更加对常识道德笃信不疑,并逐渐地认同、内化了常识道德的要求,成为自己个人的原则和理性,即便因道德行为偶尔遭人误解或因他人的不道德而受损,也不轻易动摇,道德成长、道德成就感就成了他的一种精神需要,道德成为他言行的重要依据和判断标准,当达到了“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时,就上升到了理想道德水平。

可见,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在形成道德的最早时期,一个人的道德是从社会道德中吸取营养的,他在一定时期内对社会道德的认同、信赖是其顺利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但他必须超越这一阶段,对社会道德采取某种程度的批判意识,形成自己的独立、自主判断,他才能形成明确、清晰的道德观念,达到理想道德水平。

理想道德指一个人出于对某一道德要求的自觉认知而努力践行的程度。当一个人是基于理想道德的考虑而行事时,他就获得了义务感、责任心,总之,他就做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或者按照西方哲人康德的话说,即他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自己为自己立法。理想道德是一种综合性把握,即在理性基础上的“直觉”反应。

就其自身而言,道德对个人意味着什么?与社会不同,道德对个体具有功利性(工具性)与非功利性(非工具性)两种含义。一方面,个体接纳既有的社会道德是明智的,他可以因此减少与他人的摩擦,顺利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交换;另一方面,个体又可以对道德保持一种私己态度,或尊重它,或贬斥它,尊重它从而将道德内在化,使道德成为个人责任感的动力和价值观念的支撑;贬斥它从而背离通行的道德乃至所有道德要求,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一个开明、民主的社会,由于并不把道德视为强制的,从而也并非唯一的要求,也就承认不同个人对道德所采取的不同对待方式。只要个人的不道德言行、反道德倾向和非道德方式没有直接侵害具体他人,社会就保持沉默。正因为有一些个人不讲道德、不守道德,才反衬出守道德、讲道德人的境界。社会绝不会因为一部分人的越轨、不德行为而失控。其实,在社会中,个人间迥异的态度、言行等也会形成相互的牵制,从而保证社会整体的均衡,在道德世界也不例外。

从日常道德上升到理想道德并非坦途,其间要经过许多挫折、磨难和心理的痛苦,但是,这些还都是在向理想道德转化的过程中的,更关键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日常道德的人如何生出冲动、激情而热望或向往理想道德呢?

一个普通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终其一生,若他只有日常道德,即便偶尔也会遇到道德困境,仅靠日常道德的指点,他也可以平安地走过其生命历程的。日常道德是生活必需的,理想道德充其量只是美好而幸福人生的必要条件,有它可望达到更高境界的生活状态,舍它也无损目前的生活质量,那么,理想道德对人的迫切程度取决于什么因素呢?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经过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理想道德是理性慎思的结果,它只能产生于对生活认真而又有所希望的人之中,这些人不满足于已有的生活状态,也不停留于习得的道德常识,而要进一步追问:难道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是好的吗?这样的思考对日常道德既是破坏又是尊重,它打碎了日常道德的平常性,但又尊重了日常道德乃至道德本身对生活的重要性。突破常识道德、挑战常识道德的人总是少数人,所以,上升到理想道德的人也总是一定社会中极少数的成员,这些人都有相似的心性、生活阅历,如他们经常因自己的道德行为受到他人赞许故而对道德的亲近越来越强;他们曾经历或目睹了日常道德的不真实性和缺陷,对其产生了不满足;他们主动接触或了解人们已有的关于道德问题的思考成果,潜心读书,与人讨论,苦苦思索,他们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达到了理想道德水平。

弗兰克纳指出,形成独立的道德判断需要有充足理由,即建立起明晰的道德推理,他说:“当我们越多不受传统法则所支配的阶段,甚至越过了这些法则是如此之内在化、以致于我们还不能说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的阶段,达到了能够用批判的、一般的术语进行自己思考,并作为道德行为者取得了某种意志自由的阶段时,道德哲学就产生了。”[1]

理想道德的培养还取决于社会提供开放的环境,例如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不同的行为偏好,并且人们可以就这些差异展开自由而公正的讨论。只有在完全自主的条件下,个人的意愿才能得到真实表达,那些向往理想道德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主体性道德教育 必要性 主体人格

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已向我们清楚地表明,教育或迟或早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叶澜教授认为:呼唤人的主体性,是时代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因而主体性教育作为当代教育思潮之一得到了重视,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也成为了这个时代教育领域的重要话语。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主体性是一个对象性范畴,如果脱离客体和指向客体的对象性活动,就无所谓人的主体性,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使自己的活动指向客体,并通过主客体之间互作用,才能获得自身的规定性,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主体性。关于主体性德育的定义,不同的教育家都从不同的侧面给出了各自不同的定义。视角不同,但是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王策三先生提出。他认为,“所谓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运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①。 “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利用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方式。以形成学生真正自律的道德品质为目的的教育。”②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是指高校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尊重和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需要为前提,通过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道德教育环境,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意识,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能力,最终形成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教育实践。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③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育。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基础手段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类型,自由、平等、竞争是其应有的基本特征。这与主体性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平等、自为、创造、自由选择的主旨内涵是相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个人民主自由的发展权利、促使个人合理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动态平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显著体现和根本要求。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得到内在逻辑的说明。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这一社会形态中,人开始有了人身自由,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彰显,但受劳动产品的交换关系即“物”的关系的制约,人的主体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异化,这就需要超越性,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处于这一阶段,而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大学生规避“物”的依赖关系风险,实现自我道德主体性及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要抵制和消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物化”对于大学生自由全面个性生成的阻滞和侵蚀,为青年大学生创造丰富多彩、健康与积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过上一种自由、高尚、创造力勃发的高品质生活。主体性道德教育所提倡的自主、平等、创造、自由选择,从根本上说明了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走出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需要

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它以培养受教育者理

想的“道德品质”为目的,通过教育把特定的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等传授给受教育者并期望转化为他们个人的品质、规范行为和习惯。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它是一种价值引导的过程和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为素质教育的必要成分和必然要求。然而,时下高校道德教育却面临着教育效果不高的困境,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但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反常现象不难看出,大学生的道德已经受到一些负面因素的冲击,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一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在政治信仰方面,有半数的学生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入党动机表现出多样化,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个人现实理想高于政治信仰。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持一种冷漠和无奈的态度,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政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不足,缺少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随着就业体制的转变,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的竞争,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成才意识和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大部分学生崇尚自尊自立,追求主体人格,有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决策、自我实践的意愿,但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倾向,同时,价值观念由过去的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偏移。有些学生因不能较好的解决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而造成心理障碍,甚至做出过激的行为。这些问题表明,无视他们主体意识的彰显,忽视学生内在需求,道德教育将会滑坡,导致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实现

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个体道德品质,塑造个体道德人格的重要形式,对个体来说,也就是一个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践行道德行为的过程。因此,我们应针对当前大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强,思想活跃,独立思考能力强,渴望成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性内在激励不断生成的培育新式,从深层次挖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唤醒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内心道德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不断生成,时刻提醒激励自己朝着道德目标修行,以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

(一)、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

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优化学生的主体需要,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成长和发展的需要。这是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需要是人作为主体的本性,需要处于人的心理结构中的核心和主导地位,是推动个人行为的直接动力。“没有受教育者对道德的要求就不会有接受者的主动、自觉的道德行为,忽视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没有受教育者的德育,不要主体活动动力源泉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外练论’的典型代表或变形。”④人的需要按照马斯洛的分类有生存需要、防卫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五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同样也具有这些需要。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自然需求,更要引导学生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

(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也是其根本目标。陈秉公教授在他所著的《大学生人格学》中对人格概念的界定比较全面,抓住了其本质。该定义为:“人格是现实的有特色的完整的个人,是人经由社会化获得的,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个人特质结构,是人思想和行为的综合。这个人格概念包涵了四方面的内容: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体和社会化的个体。”⑤道德人格是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性,是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主体性道德人格,是指独立、理性、自为、自律、自由的道德人格,即道德主体性充分实现的道德人格。

转贴于 主体性道德人格作为道德人格的时代精华,展现了一个人的全面性、完整性、统一性和独特的个性魅力,是道德主体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体现,是适应时展的现代健康人格。在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中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富有现实性和时代感的人格范式来感召、引领当代大学生。“当某种人格形象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赞美时,从中就会升华出新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种人格形象就成为体现这种社会行为规范的典范,得到社会的推崇,成为其他人格效仿、学习和追求的理想人格。”⑥

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要着眼于大学生个体自由、自觉、自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要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念,追求一种高尚的、理性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明智生活。复旦大学教授冯契先生说:“道德行为以自由意志、独立人格为必要前提”,“真正自由的道德行为就是出于自觉自愿,具有自觉原则与自愿原则统一,意志和理智统一的特征。”⑦只有当道德主体在生活世界中自觉、自愿地践行社会道德时,道德才真正成为他们肯定、完善和发展自我的手段;也只有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引导、规范和调节大学生道德和利益关系的功能时,这种教育才可以成为大学生正确的肯定、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形成自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有力杠杆。主体性道德人格所表征的自由是一种内在的自由、为理性所控制的自由。主体性道德人格是道德人格的时代选择,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个体在道德实践中能够自决自断、大胆创新和执着坚毅。它彻底摆脱了依附的、奴性的、缺乏主体性的传统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为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更能彰显道德主体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价值。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品质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思想和主体性道德行为的综合,它是大学生形成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前提和基础,是通过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认知的内化与外化最终实现的,是内化与外化的统一。大学生主体性道德认知的内化就是在教育者的引导和帮助下,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正确的社会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道德结构之中,从而变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而转变成社会行为。

在高校中进行主体性德育教育,强调对个体的尊重,强调个人的道德需要;重视主体性德育教育建构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把他们培养成具有独立、自主、进取、创新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第123页。

【2】 林仁杰﹒试论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特征和方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7页。

【4】 徐兰宾.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理〔J〕.江西社会科学,2003,(8)。

【5】 陈秉公﹒《大学生人格学》[M]﹒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第30页

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我国的道德现状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可以说我国的道德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正在中华大地上延续和发展,“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涌现出了一个个道德楷模,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这些道德楷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在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先进人物高尚道德的同时,又结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新形势,形成了新的时代特点,体现出当代道德精神的精华。在如今人们呼唤“救救道德”,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渴望回到德风淳朴的年代的时候,这不正说明人们越来越需要道德,越来越重视道德吗?

但是,我们在看到道德生活中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道德建设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如物欲横流、精神空虚、信仰淡薄、信誉危机、诚信缺失、见利忘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变形等在不少人身上表现十分突出。职业道德、婚姻道德、家庭道德以及公共道德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在商品经济大潮下,人们似乎失去了应有的约束,许多行业不正之风、政治腐败现象日趋蔓延。所以,目前我国的道德现状是“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

二、出现道德危机的原因

当今中国之所以出现道德危机是因为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生成过程中,成熟的道德文明建设相对于物质文明建设往往更为复杂和缓慢。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目标虽已明确,但其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还处在不断探索、建设过程之中,因此其道德危机本身是一种可以理解的历史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转型的背景使然

这从中西方社会发展史中都能找到证明,如我国近代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期间出现过社会动荡,龚自珍将当时的情景描写为“人心惯于奢侈,风俗习于游荡”。而西方社会在原始积累时期,从封建道德束缚下脱胎而来的新兴资产阶级更是将追求个人利益推向极致。对此黑格尔也曾说过:“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的形式……自从阶级对立以来,正是人的恶劣、贪欲和权势造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而每一次社会动荡或改革初期实际上都是人性恶的大暴露。随着市场经济改革逐步展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我国目前道德危机的出现可以说是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状况,因而必须加快改革建设,从而尽快度过这一道德危机期。

2.新的道德体系的缺失

中国向来重视道德教化,有着几千年的道德教育传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道德教育经验。但近代中国社会自现代化转型以来,从鸦片战争经到新中国建立后,对落后腐朽的封建传统道德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无疑是极为必要的,但对于继承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方面则缺乏应有的重视,现代化转型缺少传统道德资源的必要支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重建和文化的转型,原有的道德规范所依存的社会基础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传统道德在总体上处于守势,它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地位上又处于被重新审视和批判的位置。于是,旧的道德体系动摇甚至瓦解,而比较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正处于道德建设青黄不接的真空时代。

3.道德教育的畸形与无力

道德教育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占有重要地位,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变化给中国的道德教育带来较大冲击。家庭教育单一、学校道德教育滞后、社会教育偏弱等也是导致中国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

4.社会赏罚机制不够完善

孟子曰:“规矩,方圆之至也。”中华民族具有重教化、重个人修身养性和自律的传统。但是,在当下社会失范、失序、失调现象比较严重和人们的自律意识匮乏的情况下,要使人们都“择善弃恶”,光靠传统美德似乎还远远不够,而应更依赖于完善有效的赏罚机制。如果我们的政策、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德得相通”,使人因德而得、因不德而失,那么其价值导向作用必然是强有力的,也必然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道德危机。

三、消除道德危机的举措

中国道德危机给正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阻力,因此加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消除道德危机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1.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古人说得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当前社会的物质供应量尚不能充分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社会发展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也为道德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公平和公正是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如果没有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保障,没有丰富的物质资料供给,没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和公正。

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之际,构建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复兴的重要保障。其中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思想文化的优秀部分应当并且完全可以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其中孔孟学说更能体现儒学的本意,它包含了朴素的真理,拥有可以继承和发展的广阔空间。其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仁义、忠恕、孝悌、诚信的劝谕,在现实社会中因稀缺而显得弥足珍贵,它可以规范人们在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的活动。对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要学习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思想文化、哲学科学,做到为我所用。个人力量是渺小的,民众的力量是伟大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靠发动各阶层民众,才能走出适合中国的道路,创造先进的价值体系,为世界提供新的选择。

3.加强道德教育

在新的时期,加强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用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我们应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各个领域的道德建设。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抓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教育。

一是党政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意识,努力成为勤政爱民的模范和廉洁奉公的楷模。二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家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发展,影响到职工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凝聚力,他们在参加对外经营活动和公关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指向对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面貌也产生很大效应。因此,要加强企业家的职业道德修养,使他们自觉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规范。三是青少年,他们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关系祖国未来和民族强盛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4.建立健全社会赏罚机制

道德主要依靠良心自觉发挥作用,但人的良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儿童道德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良心的形成过程,就是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良心就是内化的社会道德规范。在这个过程中,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言行会受到肯定和奖励,违道德规范的言行会被否定和受到相应程度的惩罚,人们在激励与约束相辅相成的机制中经受着道德磨炼。这一过程表明,道德良心既是“奖励”出来的,也是“惩罚”出来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充分发挥其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事实证明,充分运用先进典型和榜样的力量,积极发挥高尚人格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加强道德建设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我们应让法制建设成为道德建设的坚强后盾。人们往往只看到发达国家公共秩序良好的一面,却忽略了发达国家社会公德背后的法律支撑,当闯红灯、乱停车、随地吐痰等轻微违法行为的代价都承受不起时,人们自然就会变得更加“有道德”。中国自从实行“醉驾入刑”以来,酒后驾车的人数陡然下降。这是道德觉悟提高了,还是惩戒机制奏效了?答案显然是:双赢!治乱当用重典,治理当前的道德突出问题,必须更加重视发挥法治的作用。这就是说,既要有道德的教化,又要有法律的约束。因为道德良心仅仅靠正面的肯定和奖励是不可能健全成熟的,一定要有相应的否定和惩戒机制,才能促使人们形成“趋善避恶”的条件反射并养成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健全成熟的道德良心。

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加强道德建设,解决道德问题,是一项全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担当。每一位公民都应该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而不能只当旁观者;都应该成为良善道德环境的维护者,而不能只当享受者;都应该成为躬身行德的实践者,而不能只当评头论足的“批评家”。强调道德建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就是强调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的成就人人有一份功劳,道德领域的问题人人有一份责任。一滴水能够反映太阳的光辉,一个人的德行能够折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理想的道德家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树立新时期的道德观,必须让“八荣八耻”走进内心,融进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把道德建设不断落到实处,并逐渐渗透、融入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去,积极参加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城市文明建设活动,主动参与“希望工程”“志愿者”“手拉手”“春蕾计划”“扶困助残”等公益活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加强人格锤炼,为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尽心、尽职、尽力。

参考文献:

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面对新时期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道德的滑坡等挑战和问题,着力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从人的精神生活需要的角度诠释道德教育的真谛,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以道德精神熔铸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激发道德主体精神

主体精神是人作为万物之灵,作为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主人的自主、能动、创造的特性。就道德而言,其不仅是对自我的规约,更是是一种出于自已内心的自律。道德作为人的一种内心生活,只有立于足自我能动之上的自主的、可以自我求取的精神空间才能实现对自己私心的超越,战胜自己的私心、战胜自身动物的本能,从而自我规约道德理想、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进入“内化”这一层次,从外力的强制和威慑、被动服从的道德状态走出来,进入一种主动认同并自觉追求的道德境界。而这种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主动选择,才真正反映了人的道德精神气质和内在品质,也才能充分表达市场经济主体精神中道德教育的真正意蕴。

由此,激发道德主体精神,将道德教育建基于道德主体精神之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关注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心灵世界的完满,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要,发挥道德教育以精神造就品德的能力,真正负起开发人类精神潜质的责任,从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培育道德信仰精神

人的精神性总有一定的归属,人们总是根据一定的团体价值标准将自身的信念与一个相应的社会集团联结起来,从而构筑成维护团体利益的精神信念。这种精神信念一旦形成与巩固,又制约、影响着个人的行为或思想,使团体内的个体或多或少染上总体的特征,或体现总体的意志。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中道德作用的实现来说,信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道德信仰是社会道德得以内化成个体道德观念和外化成个体道德行为的恒久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的丰富、精神的提升,对于道德的需要逐渐从以物质利益为主升华为以精神价值为主,人们通过教育和其他实践活动追求个人的、社会的道德就不只是为了丰衣足食、物质生活的满足,更主要的是为了追寻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追寻一种信仰。这种追求道德的精神需要在教育培养下,在个体的自我修养和锻炼下,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超越物质需要的、更为主要的、更为强烈的、更为执着的追求,而这种内在于人内心的执着才最终通向道德教育的真谛,从而规约、引领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营造道德关爱氛围

儒家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仁者爱人”。“仁”就是想着自己,也要想到他人,也就是孔子所说:“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者爱人”从市场经济说,只要能用心感受大众的需要,就能发现商机;只要考虑到用户的便利,产品就会符合客户的需要。只有爱人、爱护顾客才能起到“粘合”的作用而赢得顾客,拥有市场。

道德关爱首先要负起道德责任。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为他人和社会服务,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这正是道德关爱之“粘合”作用之所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道德关爱为取向建立人与人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是社会发展对道德的呼唤。“人人奉献关爱,人人享受关爱”,关爱个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使以追逐利益为要旨的求利的冷冰冰的“经济人”升华为富有人性情感温情的道德“经济人”,从而构筑起更加温馨、充满关爱的合作关系,使人的主体地位与物的基础地位有机结合起来,既促进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又保障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这不仅是全球化大趋势,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需要。

四、整合传统道德与自由理性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