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集合5篇}

2024-07-13 20:04:01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骗术让人眼花缭乱。参加了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大会,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常见的诈骗方式,也懂得了很多防范诈骗的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一

为了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尽可能地避免我们上当受骗。学院邀请倪辉警官为我们展开了一场防范诈骗的专题讲座。倪辉警官以幽默的话语向我们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种套路,用打油诗的形式提醒着同学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谨防骗子有机可乘。

听了倪辉警官的讲解,我们学到了很多防骗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总是存在着很多的骗局,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精明的侦探,仔细地观察,有防范意识,以防自己被骗,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管是多亲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来很可怜的陌生人,我们都应该擦亮眼睛。

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注册不知名网站账号,以防个人信息泄露。网购逐渐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购物方式,我们要警惕退货、换货、退款、理赔诈骗。要洁身自好,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树立理性消费观念,远离“校园贷”、“套路贷”、网络传销。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二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骗子们的诈骗手段五花八门,骗术让人眼花缭乱。参加了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大会,我受益匪浅,了解了很多关于常见的诈骗方式,也懂得了很多防范诈骗的方法。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大部分同学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历还不够丰富,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单纯,遇到问题不够冷静,容易相信他人。在防范诈骗安全教育大会上,倪警官列举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被骗的例子,很多例子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骗子利用了大众的心理弱点,比如碰到事情不够沉着冷静,听到一些情况就下意识的相信骗子,还有就是大众的侥幸心理,觉得自己不会被骗。但是结果却是不尽人意。被骗的人当中大部分都是损失了钱财,但是也有一部分因此受不了压力和打击,草草了结了宝贵的生命,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防范诈骗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虽然不能保证接受过防诈骗有关的教育的人都不被骗,但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敲警钟。俗话说,一分预防胜似十分治疗。所以,这样的教育大会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听了防范诈骗教育大会,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例子,让我更加明白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这个道理。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关于转账等等的敏感问题要加以提防,也要脚踏实地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不要贪图小便宜,也不要对任何人或任何事抱有侥幸心理。多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分析问题,有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寻求家长、老师等可信赖的人的帮助。当身边朋友或同学疑似上当受骗时,也应该及时提醒。防范诈骗不仅仅需要依靠警方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力量。

处在大学环境中的我们,介于学校和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里,我们的意识观念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我们应该保持谨慎,选择正确渠道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要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对“诈骗”说不,全民防诈,从你我做起!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三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发展,电信诈骗已成为诈骗团伙谋取他人财产最主要、常见的手段,其方法各式各异。现今,许多人莫名深陷电信诈骗的泥沼,深信刷单、领补贴、领奖、零利率网贷等表面看似美滋滋的事情,或是冒充客服退款、特岗来电,假冒熟人借款等横飞而来的急事,熟不知早已成为“局中人”。而校园是发生电信诈骗最为频繁的地方之一,诈骗团伙抓住学生心理观念意识的薄弱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等,有针对性的设置各种圈套,我们身边被骗的人已不是少数。在防诈骗安全学习教育讲座中,倪辉警官为我们系统的教授了几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套路,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

我认为对防范诈骗知识的学习不应仅限于专题讲座,还必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时刻保持“防范之心”。电信诈骗可以形象地比喻成“顽疾”,只要被它缠住,将是无尽的痛苦与挣扎。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难以管控,大部分的诈骗案件一般最终的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所以,防范诈骗的学习也应该作为大学生发展自我的必修课。我们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提升自我认知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警戒意识,增强防范能力。

总之,越完美的谎言,就越漏洞百出。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诈骗团伙的手段和方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作案情境也会愈加复杂化,我们只有随机应变,提前做好相关的预警准备,才能尽可能地避免损失。

网络诈骗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四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近期部分高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的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院邀请了吴家营派出所的倪辉警官进行了名为《以案释法》的防范诈骗专题讲座,让我们明白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惕性。

倪警官首先以最近发生的大学生上当受骗的实例把我们带入到被骗情境中,让我们更加贴近的感受到了骗子的行骗手法。其次又详细地介绍了许多常见的诈骗手段,如冒充特岗设陷阱、缴费领奖伤更深、网购骗人五个坑等。就我们绝大数人来说,可能都认为自己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时可以比较轻松地辨识。但是当倪警官结合图文和自身收集到的案例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技窍”后,大家才发现诈骗分子的高明手段,同时倪警官用他生动语言作出的打油诗也让我们对诈骗手段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加深了我们防范诈骗的意识。最后,倪警官又强调了一些防范诈骗的方法以及向我们提出了十六字建议:远离邪教、防毒防艾、远离网贷、警惕传销。

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面对接二连三的高校学子被诈骗事件,防诈骗这个主题在高校开学季得到了重点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江苏省甚至规定,开学后每位大学新生都要参加“安全知识考试”,该考试60%以上的题目与防电信诈骗有关,未达80分者要重考。

大学生的防骗考试很有必要

新生须参加防诈骗考试而未满80分者还要重考,对此,或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小题大做,但其实防诈骗考试乃大学必修课。 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们不仅要导学,更要导为人之道。而作为大学新生,起码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社会很复杂,除了相关部门有所作为之外,公民个人也要学会防人之心不可无。

组织大一新生参加防诈骗考试,这是教育部门及高校对学子们负责任的表现。也可以说,防诈骗考试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且这门课非满80分不可。而作为大学新生,不应该对这样的考试有抵触情绪。安全意识,除了经济安全,还有消防安全、出行安全、饮食安全等,对这些基本常识的了解与掌握,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受益终身。如果生命安全意识不强,一旦人的生命都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统统归零了。新生必须参加防诈骗考试而未满80分者要重考,江苏这种较真的劲头值得点赞,而各地高校都该有这种精气神儿,安全知识手册也该年年更新年年考。

大学新生考安全知识宜将防线前移

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预防诈骗观后心得感悟总结参考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预防诈骗观后心得感悟总结一

20x年5月6日,我们班开展了防诈骗观影活动。该影片介绍了我们有可能遇到的骗局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为主要内容,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诈骗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时刻屡次发生我们周围。因此,我们对这次班会的内容非常认真。我们观看的影片介绍了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许多诈骗手段,如:atm机诈骗,网络诈骗等。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我们都不禁提出了疑问。而我们结合图文和自身收集到的案例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技窍”后,大家头上的疑团才开始散开。诈骗可能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但是人们在第一次知道这些诈骗手段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惊恐的。

高校诈骗案件的预防措施。大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大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在高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为了帮助大家识破一些网上和电信诈骗,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供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学习参考,实际上诈骗手段虽然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各位大学生朋友们,凭借着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识破这些诈骗伎俩。

利用银行卡消费在现代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然而我们对银行卡的诈骗手段以及网上银行安全交易问题却不是很清楚,本次为我们介绍了防银行卡诈骗对策,安全刷卡消费技巧以及如何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交易,这些知识使我们对银行卡的使用有了更好的认识。我们都对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防骗意识,因此我们在影片中都获益匪浅。

预防诈骗观后心得感悟总结二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__年11月6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班会流程如下:

一、介绍此次主题班会的内容

二、观看幻灯片(有关诈骗案例、分析和提醒)

三、本班同学讲述自己受骗或者防骗的亲身经历 乘火车上车时被盗的事例、因同情心而上当受骗的事例、国家教育局困难补助等事例、网上购物非法链接等

四、班主任发言:

①乘车时应注意的防范安全;

②网上购物应如何预防被盗情况;

③同学或朋友之间借钱应注意的事项;

④讲述有关发生在井冈山大学的被诈骗事件;

⑤总结关于本次防诈骗主题班会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

总结:

在许多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学习生活和社会都是美好的,他们认为生活上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意识到也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许就在他们放松警惕时,就可能给他们带来财产损失,造成人员伤亡;他们会认为在社会上都是善良的,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是复杂多样的,有些人只为利益而活的或为生存而活的,我们应该如何识别诈骗伎俩、如何防范诈骗手段。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我们得保持清醒头脑面对生活和社会。通过开展本次防诈骗主题教育班会活动,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防骗、如何辨别真伪、如何对待可疑人员,既有教育意义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防骗的警惕性。

预防诈骗观后心得感悟总结三

前段时间外公的老人手机坏了,我一直想给外公换个手机。可是手机这么贵,动辄两三千,就算我花掉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也不够呀!所以我经常打开淘宝网站看一看,盼着他们办活动,降价。

突然有一天,有一个微信昵称为“x手机专卖店”的陌生人添加我的微信。通过后,对方给我发来一条微信,我点开一看是一张价目表,其中一行显示:某知名品牌新款手机——500元。不会吧?这款手机实体店卖3000元的呀!接着他不断向我”甜言蜜语“:“小姑娘,你最近经常浏览淘宝,肯定很想入手一台新款手机吧?今天史上最低活动价一出来,我就想着通知你,毕竟学生党是最需要照顾的!”我盯着屏幕,幽幽地回道:“怎么可能这么便宜呢?”这句话刚发送完,对方就以“复制粘贴”的神速回复我:“我是内部员工,每年年底都有福利,我这是把个人福利转让给你呀!”他的这番说辞让我动摇了。

纠结中,我去翻看他的朋友圈。打开一看,他的每一条朋友圈都在宣传手机,有交易记录,有一箱箱的手机,还有一些客户的使用反馈。这下我彻底被说服了,当即就给对方转了500元。

过了一会儿,妈妈过来问道:“我的手机短信提醒,你刚支出500元,干什么用了?”我得意洋洋地告诉妈妈:“您老绝对没想到我用500元给外公买了3000元的x手机!”瞬间,妈妈拉长了脸,吼道:“平时怎么教育你的?别贪图便宜!这钱我看是要打水漂了!”“不可能,我看了他的朋友圈,很专业呢,有很多交易截图!”我辩解道。“快,手机给我!”我把手机递给妈妈,这时,妈妈冷笑了一声,点开对方朋友圈说:“看,这反反复复都是一个人,这人难不成是手机专买户,隔三差五就买台手机?这分明就是他的小号嘛!”顿时,我哑口无言!妈妈趁热打铁教育道:“不信,你去问问他有没有营业执照?”我发消息问他,没想到他直接删了我。

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目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就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百分百上网,有网上交易行为的占总上网人数的百分之十;上当受骗的人数是有网上交易行为的百分之七。了解这些具体状况是采取防范措施的基本前提。

(一)大学生是网络诈骗案受害主体之一

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在我国的网民中,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网络诈骗受害案大学生为涉案的主体之一,大学生们痴迷于网络,对各种游戏、软件等兴趣甚浓,容易被不法分子欺骗。

(二)网络是诈骗犯实施犯罪的新领域

骗子是自古就有的,互联网的诞生,更是让这些骗子发现了新的行骗途径,关于互联网有句笑话:“在网上,你不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狗”,更何况对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骗子?低犯罪成本、高隐蔽性、高渗透性决定了网络诈骗比传统诈骗更能吸引骗子。

(三)网络诈骗危害程度大,范围广

通过一条简单的信息、广告即能吸引众多不同地区、背景各异的被害人,其社会危害程度大于一般犯罪。如陈某、袁某两人在网上叫卖自己根本没有的游戏高级武器装备,共作案18起,全国多个省、市80余名玩家被骗,被骗金额最少的200元,最多的达3000元,总额万余元。

(四)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

它运用网络这种现代信息工具,利用某些人的急迫需要和投机取巧的心理,发布虚假信息,引诱人们上当。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开放程度高,信息真实性难以很快证实,以及现代科技外衣的迷人色彩,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后,极易在较大范围造成严重后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培养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直接途径

网络构成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和发布最新信息,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和博客等使人们感到便利、神奇的同时,也充满了诱惑和陷阱,容易上当受骗。怎样使大学生不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迷失自己,既不骗别人,也不被人骗,高校政治理论教师首先就要结合自己学科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防范意识的培养。

(一)教师的网络素质是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培养的关键

针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的问题,政治理论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网络素质。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网络素质,即教师收集、下载、处理、编辑和管理网络信息的能力,运用网上信息服务于教学的能力,运用网络驾驭能力对大学生网上行为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教育,规范其网上行为,增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不轻易上当。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了解网上术语,例如"BBS、“博客(Blog)、网络钓鱼(Phishing)。想和大学生在上网的问题上有“共同语言”,就需要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以适应教育的需要。政治理论课教师用自己在网上吸收的正面的、积极的、健康有意义的思想内容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在网上获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有利的信息,引导他们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才能有效避免陷入“网络钓鱼设下的陷阱”。

(二)教学环节是培养大学生网络诈骗防范意识的重要渠道

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状况,结合教学内容,对他们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患于未然。在教学内容上选择恰当的章节教育引导学生从世界观的角度认识网络。

例如:结合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论让学生自己讨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比较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关系及实质,讨论网络世界的本质与人们行为伦理规范的联系。举例让学生感受网络诈骗的危害。

依据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理论,说明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网络诈骗形式虽然隐秘,但一样可以戳穿其犯罪本质。

通过法理讲解网络欺诈侵害: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一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一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举案例让大学生对网络诈骗的特点、方式和危害有深刻的认识。例如,2006年发生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张洋(化名)在网上购物时不幸被骗2000元;大学生李智在网络聊天室里认识了一个网名一为“性感激情”的女孩,他希望这个女孩陪自己过生日的夜晚。但是“性感激情”说,一要想出来过夜就要先付150元的定金。李智按照对方说的账号将钱汇人之后,对方却销声匿迹了,等等。

三、传授防范网络诈骗的技巧保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了解网络诈骗,破解网络诈骗,使大学生普遍掌握防范网络诈骗的技巧,以.确保大学生能够安全健康上网。高校政治理论教师还必须从实践的层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传授防骗技巧来杜绝发生在高校的网络诈骗案。

(一)从技术层面来识别网络诈骗的方法

网络诈骗又称“网络钓鱼”,主要诈骗手法是:

一是发送电子邮件,以虚假信息引诱用户中圈套。诈骗分子以垃圾邮件的形式大量发送欺诈r}邮件,这些邮件多以中奖、顾问、对账等内容弓}诱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金融账号和密码,或是以各种紧迫的理由要求收件人登录某网页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继而盗窃用户资金。

二是建立假冒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站,骗取用户账号密码实施盗窃。犯罪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进而通过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或者伪造银行储蓄卡、证券交易卡盗窃资金。

三是利用虚假的电子商务进行诈骗。此类犯罪活动往往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或是在比较知名、大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上发布虚假的商品销售信息,使一些人因低价诱惑或好奇心态而上当受骗。不法分子多利用“虚拟固定电话”作为网上购物联系电话,一般要求网上异地交易的消费者先汇部分款,再以各种理由诱骗消费者付余款或者其他各种名目的款项,得到钱款或被识破时,就立即切断与消费者的联系。

(二)从思想意识层面来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

1、保持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

通过理论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增强了对网络诈骗的自我防范意识,面对网络不掉以轻心,也不沉迷于虚拟的世界,客观、理性、正确地认识网络世界,认识诈骗分子的丑恶、阴险,网络诈骗无处不在,使大学生在教育中增强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防诈骗安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诈骗;思考

2016年8月19日,已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的山东临沂女孩徐某,被电信诈骗骗走9900元的学费后,在和父亲去公安局报案回家的路上,因郁结于心,最终心脏骤停,不幸于21日离世。就在徐某尸骨未寒的8月23日,同在临沂的临沭县大二学生宋某,也因遭遇电信诈骗,心脏骤停离世。

短短数日之内,两名年轻的大学生均因电信诈骗而离世,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为什么犯罪分子会选择并没有多少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作为犯罪对象?我们该怎样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一、为什么犯罪分子会选择并没有多少经济能力的大学生作为犯罪对象

第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缺失。虽然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尤其是2014年暑假8月集中爆发的女大学生人身侵害案件发生后,让家庭、学校和社会提高了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但是这样的安全教育更多地集中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上,针对大学生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教育还没有同步跟进。

第二,大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社会经验匮乏,人生阅历有限,尤其是即将上大学的新生,在长期的中、小学学习生活中,主要依附家庭,比较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面对陌生人的经历,往往过分单纯,更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大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对电信诈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徐某案可见,现在的诈骗案由以往的普遍撒网、再坐等鱼儿上钩,已经升级到知悉受害人信息,从而进行精准诈骗。由于犯罪分子可以提供受害人准确的个人信息及相关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混淆视听的作用。

第四,手机用户实名制落实不严、号码实际归属地不明和监管措施不到位,使虚拟运营商成为电信诈骗的温床。徐某接到的诈骗电话号码开头为“171”,在我国已发生多起涉及170和171号段的电信诈骗案。以170/171号段为主要平台的虚拟运营商没有自己的通讯网络,而是从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家基础运营商那里承包部分通讯网络的使用权,通过自己设定的计费系统将通信服务卖给消费者。虚拟运营商将该号段的电话号码转包给大量商销售,商又分销给各网点,逐级分散消解了运营商的控制力,从而将工信部从2013年就要求实施的电话实名制架空。

二、如何有效地避免徐某案的悲剧再次上演

(一)建立起针对学生的体系化信息安全教育机制

虽然上当受骗的是大学生,但是我们的信息安全教育不能等到上了大学才开始。依照中国当下学生的成长轨迹,中、小学生与社会的交集是非常小的,不太有社会生活经验与阅历,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一考上大学立即成长为社会经验丰富、能独立判断并处理问题的人。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的信息安全教育要从小抓起,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以增加信息安全教育的实效性。为此,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普及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常识。我们应该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系统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认知结构,进行循序渐进的体系化教育。当然,这样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也在不断地升级,为此,我们还要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对各类诈骗案件的披露,并通过学校、公安局、银行和相关各单位将防范各类诈骗犯罪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日常化、普及化、固定化。同时,考虑到许多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历,或者很少面对陌生人,我们在给大学生提供资金资助时,各相关单位均需特别提醒他们不要到ATM机或网上进行双向互动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请先向老师和当地教育部门咨询,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二)构建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

信息安全教育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诈骗案件的发生,但是也不可能因此就根除了诈骗犯罪。面对千变万化的诈骗方法、不断升级的诈骗手段,我们也不能苛求大学生通过一定的安全教育就不再上当受骗。受骗的经济损失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看不见的精神损失――心理压力。由徐某案可见:上当受骗后对家庭的内疚与自责,有可能被剥夺个人发展的机遇、抹杀个人成长的希望后的绝望,是压垮徐某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见,遭遇诈骗后,重建希望是避免极端结果的发生的心理保障,为此,我们需构建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

首先要建立事前防御机制。通过在大、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者举办讲座,帮助学生构建心理防御机制,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各种失败与打击,这些失败与打击也是我们人生阅历的一部分,我们只要能从中汲取经验、总结教训就是一种成长。

其次要建立事中舒缓机制。从徐某案可见,案件发生后,家长受制于自身学识及认知,往往更擅长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情绪。如果受害人的情绪得不到解决,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机会压垮受害人最后的意志从而引发悲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心理援助义工队伍,一方面及时介入以帮助受害人舒缓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家长懂得一些解决情绪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

再次,要建立事后心理重建机制。解决了情绪,创伤依然存在,因此,还要建立长期的心理干预甚至治疗机制,帮助受害人重建自信,重建希望,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的生活。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制建设

一方面,在我们的司法援助体制中,能不能针对类似徐某的贫困大学生诈骗案受害人,在确实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考虑一定的司法援助,并形成相应的机制,让这些寒门学子在遭遇重创时能有重建希望与信心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电信诈骗案中各类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增加其犯罪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其危害。

(四)进一步完善技术监督与管理机制

一方面,可组织专家、技术人才加强政府各机关和各职能部门、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单位的网站安全建设,减少因黑客入侵引发公民信息安全泄露的几率。另一方面,健全对虚拟电信运营商的监督和管理的机制,形成有效监控,防范于未然。

(五)强化诚信文化建设,加强征信的约束作用

一方面,面对全社会加强诚信文化建设,鼓励大家诚实劳动,合法致富。另一方面,完善征信体制,针对电信诈骗中不同的涉案人员实施不同的征信惩罚。一个电信诈骗案的完成无外乎三个环节,获取信息――实施诈骗――转移财产。根据电信诈骗案中所有涉案人员涉案程度的不同,予以不同的征信处罚。对所有涉案人员应在其办理贷款、银行卡等方面予以限制;针对泄露公民信息工作人员应开除公职并实行同行业终身禁入机制;已经构成犯罪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应取消其办理贷款、银行卡和电话卡的资格。通过征信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信诈骗的犯罪成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