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5-0070-0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给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教育观念。新课标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都给体育教师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培养任务仍以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为重,课程体系、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还沿袭着旧有模式,没有大的改变,课程内容与教材的选用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缺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如何培养满足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人才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培养体育师资力量的摇篮,应与时俱进,抓住新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和要求,建立新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新课标对体育教师提出的要求
1.1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新课标规定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地、多样化地学习才能逐步达到。这意味着体育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不再是仅仅给学生传授体育技术,而是一门经过学科之间整合后形成的课程。它要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健康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多元的,除了要具备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生理学、心理学、卫生保健学、社会学、营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及具备哲学素养、政治理论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1.2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
新课标更侧重于对学生参与运动、组织运动、指导运动等主观能力的培养,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能像过去一样仅仅满足于动作技术的传授,而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即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学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等。
1.3体育教师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心理因素及专业技术与技能的综合体现。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片面地看重业务素质,尤为看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活动、组织才能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等。新课标的出台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其素质结构应为:既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又具有过硬的身心素质;既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又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结构,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2.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2.1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他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为、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从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符合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进一步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2课程体系
2.2.1课程方案总体情况 2008年教学计划修订后,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课程结构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三大块构成。必修课中,公共课总计804学时,占总学时的29.38%;专业课1392学时,占总学时50.88%;选修课中,公共选修、学科选修、术科选修各180学时,占总学时19.74%,详见表1、表2。
2.2.2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功能结构分析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功能结构可分为三组课程模块、两种形式。三组课程模块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教育类课程,两种形式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从形式上来讲,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标的人才培养要求;尤其是新计划中公共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了课程领域,增设了很多人文素质教育课;还有一些文理渗透、学科交叉和工具类的课程如概率论基础、网页制作、SPSS统计软件在体育中的应用等;以及一些实用技能课程,如汽车驾驶、野外生存、自卫防身术等;这些课程的设置符合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提出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及较高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但从学时分配比例来看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失调,必修课总学时数为2196学时,占总学时的80.26%,而选修课总学时只有540学时,占总学时的19.74%;而且,选修课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小,缺乏灵活性,如学科选修供选课程只有14门课程、术科选修19门,而公共选修虽然供选科目较多,达到68门,但却受学时总数限制,学生只能从中选5门课程学习,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且我院选修课开课中普遍存在着全班共选一门课程的现象,这就很难满足新课标对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要求。由上可见我院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少,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较小,导致整个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和弹性,难以达到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规定。另外,体育教育专业既要求具有体育专业知识,同时又需要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这就决定了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又要同时开设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而我院现行的课程方案中教育类课程仅开设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而相关的师范类基本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书写等都没有开设。
2.2.3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类型结构分析 目前,和大多数体育院校一样,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类型结构分为三类课程,即学科课程、术科课程与实践环节。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共1304学时,而学科课程加专项理论总共才476学时,仅占总学时的36.5%,尤其是专项技术共468学时,而专项理论却只有72学时,明显存在着重术科、轻学科的倾向,这就导致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中也不自觉地倾向于对他们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对其理论水平的训练,进而导致了学生技术水平高、达标成绩好,但教学能力差、讲解水平不高,有些学生毕业任教后甚至不会讲理论课。有学者曾将我国高校现行体育课程设置与日、美、俄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过比较。结果表明:我国体育教育课程中学科比例明显小于术科,而日、美、俄三国则相反。有数据表明日美俄三国的体育大学学科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在70%~80%左右,术科仅占10%~2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着重技术、轻理论的传统。这一点在我院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也有显现。另外,现行教学计划中实践环节较少,仅有军训、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毕业教育等教育实践内容,而缺乏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内容以及学术活动等科研实践内容。
2.2.4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态结构分析 课程的形态结构,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通常指学生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学习的课程;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校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师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学校传统、信念、价值观等因素,也可称之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众所周知,一个学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显性课程大,也更为深远,但隐性课程的设置与形成的难度也更大。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活动较为丰富,经常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学风的建设有较强的推进作用,但还不能把这类学生活动看成是隐形课程,原因有二:其一,没有很好地与课程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因此不能算作是显性课程的补充,隐形课程应该是课程内容在课外的延伸;其二,没有形成传统,很多活动都是昙花一现,应精心打造几项课外活动或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定期组织的活动如基本功大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体育节等,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其主观参与、组织、协调等各方面能力。
2.3教学内容与方法
2.3.1教学内容 通过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大纲的研究发现,在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实践部分的内容很少。学科课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大都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实践、自修与独立作业等部分的内容非常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践学时数也很有限,通常36学时的必修课程,其实践部分的学时大概只占2-4学时,有很多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偏重于理论的讲授,如《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等,其实验操作课时最多只占总学时20%;我院的术科课程教学内容也是以讲授和指导练习为主,大纲中规定了有关实践教学的安排,但实际上而有关学生参与运动能力、配合意识、团队精神、组织能力、裁判能力等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很少,且手段较为单一,大都是以教学比赛的形式来安排。
2.3.2教学方法 我院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依旧按照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多以讲授为主,照着教材满堂灌,很少有教师敢于尝试使用一些近年来学者们提出的例如建构教学法、反思性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自学法等。导致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进而厌倦读书,厌倦学习,因为这些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脱离,与学生的实际兴趣与需要相脱离,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认知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可以说我院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创新,不适应新课标的教学发展要求。
2.4考评体系
2.4.1学科课程考评体系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考试通常采用百分制,由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相加而成。通常平时成绩的分数只占总成绩的20%,而卷面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分数的主要因素,其考核方式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考试以及调查报告考试等几种形式。总体来讲,还存在着笔试多,口试少;重理论,轻实践;重概念,轻创新,导致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4.2术科课程考评体系 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术科考试采用百分制,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加而成。而期末成绩仍然是决定学生分数的主要因素,其成绩主要由理论考试、技评与达标、综合能力等构成,形式较为单一,通常是教师评价为主。实践中,术科考试仍不能摆脱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考核观念,虽然各门课程的大纲基本都规定了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技术评定、理论、综合能力等多项相加而成,但技术评定与达标往往占总成绩的80%左右;而出勤、课堂表现、教学能力、综合能力总共只占20%左右,且往往教学能力与综合能力部分的评分也以技术分作为参考,技术好的自然而然综合能力会得到较高的分数,这已经成为教师评分的一种习惯,这样做显然有失公平,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不利的,个别项目的专修课程甚至还没有综合能力的考核。另外,考试标准一刀切,没体现区别对待,也没有体现出新课标下重过程性评价的要求。
3.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3.1改革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课程设置一定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首先,压缩必修课程学时数,调整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类课程的结构,建构起突出教育性的课程体系。在巩固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同时增加教育科学课程门类,开设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课程,如教学设计、教学测量与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等,改变体育教育专业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
其次,适当增加选修课学时数,扩大选修课程范围,在保留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边缘学科到选修课程中,使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自己想学的课程,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再次,完善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将实践课程纳入学生的培养体系并实行学分制,增加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学时,以教育实践和科研实践为主,军训、入学教育为辅,增设具有学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校本实践课程,使之成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形成一个功能结构健全、类型结构科学、形态结构合理的课程新体系。
3.2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为适应新课标要求,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课堂上我们往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法导致学生参与性不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思考问题,没有较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兴趣不浓。如果我们多采取自主的、合作式的、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即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将体会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总结。这样的方法更能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能符合人才培养的目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3.3从片面的生物学评价向完整的体育评价转变
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将学生的学习参与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体能、知识与技能等内容纳入评价范围,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偏重于生物学的效果,它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水平等因素,既不能客观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能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脱离了体育课的学习目标。因此,应建立一种重过程性的评价模式,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降低技术评定在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对学生进步幅度的关注应多于最后成绩的关注。另外,还应打破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应建立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这样既可避免考试老师说了算的主观性,做到公正公开;又可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对知识点和考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主观技评能力,并通过比较,找出差距,提高自我认识。
4.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学校输送体育师资人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人才素质和能力。面对新课程标准确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应尽快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提高体育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体育与健康网,2007.
[2]卢忠瑾,车延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2006(3):87-89.
[3]吴长青,许瑞勋,等,专业化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实现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6(1):20-22.
[4]于振峰,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3):67-69.
[5]袁冲,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评价探析[J],体育教学,2004(3):12-13.
[6]魏忠凤,后现代课程语境下我国体育院校课程建设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5):110-113.
[7]胡伟,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6):112-117.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高等医学教育在“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进入了规模、数量、效益的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办学规模呈现大幅度的增长趋势,学科专业数量、规模和结构都有较大增长和调整。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数量增长到128所,其中大学及专门学院有77所,专科学校51所,学校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占到了67%[1]。至2008年,医学专业招生总数近45万人,在校生数超过167万,毕业生40余万[2]。从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学科分布面拓宽,开设专业总数大大增加;非医学本科专业增设较多;本科专业设置呈现综合化趋势;本科专业布点总数大大增加;医学专业布点比重降低,非医学专业布点比重大大提高;增设了一些新兴学科专业;目录外专业数量增加,比例大幅提高[3]。从广东省的现状来看,2008年,共有20所院校开设医学相关专业,在校生91144人,招生总人数达到25803人,毕业生20870人。各层次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也都呈现大幅度的增长,其中200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总体趋势呈现以本科教育为主,以专科教育为补充,逐步加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局面;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设置的专业数不断增加,至2008年,已经涵盖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药本科专业目录》8类中的23种医学专业(1998年版)[4]。这一发展势头反映了我国近一个时期为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也隐含着不少的问题。虽然卫生部早在“九五”期间就制定了“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方针,并提出“十五”期间高等医学教育要进行两个重大战略性转移,即从数量的发展转移到质量的提高;从教育外部的布局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转移到学校内部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和改革[5],但从“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情况来看,规模数量的增长比内涵质量的提升更显突出。医学教育的发展如何遵循其特有的办学规律,确定合理的教育规模、结构,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必需在认真落实新时期医学教育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改革。目前,在医学教育发展方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1.1院校产出与社会需求失衡
院校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不均衡,深刻地反映了高等医学教育结构问题,包括层次结构和学科专业结构。就层次结构来看,当前我国千人口医师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总体而言,我们不缺医生,缺的是高层次的或者说一流的医学人才[6];而某些地区、某些专业的人才又明显不足,学历层次也偏低,特别是基层与农村的适宜人才明显缺乏,形成学科人才的不均衡状态,需要进一步调整层次结构和专业布局;从广东省来看,卫生人力总拥有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广东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总数4.65名,在全国位居第7位;平均每千农业人口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只有0.83名,在全国位居第21位。另外存在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卫生人员的总体素质需要提高,卫生人力区域配置不合理等问题[7]。
1.2主观意愿与办学实力失衡
从总体规模和专业角度来看,主观办学的愿望与某些专业办学实力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我们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力提倡医学相关专业的发展,如护理、麻醉、检验、放射等专业,卫生法学、医学保险、医学英语等近医学专业增长速度很快,发展势头很猛,但很多新开专业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家教育质量工程的实施和本科教育评估、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一些近几年发展较快的热门专业、新开专业和近医专业必须接受国家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监督,总体提升教育质量。
1.3多种学制与培养目标失衡
多学制的高等医学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药卫生人才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多种学制使得医学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不同阶段的管理和内容难以理顺,衔接困难;不同学制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毕业时获得学位级别和类型均不相同,但毕业后的学生往往从事相同的职业活动,有着相似的职业称谓,混淆了不同培养规格与质量的要求,影响了整体质量。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学制改革,对规范医学人才考核制度、顺利开展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有着重要意义[8]。
1.4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失衡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与教学医院相对分离,临床技能与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形成了我国医学教育基础与临床课程分离、重理论轻实践的一种定势。近几年,随着医学院校扩大招生,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承担的临床课程教学任务和学生实习任务成倍增长,其规范建设与发展问题也日趋紧迫。当前,大多数教学医院存在应付临床工作与实习带教的矛盾,学生也存在就业、考研与实习的时间精力上的冲突,教学医院如何提高临床教师的带教意识与能力,加强对带教教师的教育与培训,引导学生合理分配精力与时间,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是各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需要认真总结的问题。
1.5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失衡
我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学科为中心、以生物医学为主干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忽略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而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学科学恰恰需要更多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和引领。长期以来,社会上重智轻德,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也使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受到影响,许多院校缺乏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医学生人文关爱意识淡弱,人文知识不足,沟通能力欠缺,医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人文理念和人性化思想。在此基础上也难以形成高尚的医德和职业风尚、实现“医乃仁术”的医者理念。
1.6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失衡
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发展各种能力为目标的医学教育阶段,是院校教育过渡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桥梁。我国目前毕业后医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但由于毕业后医学教育起步较晚,与院校教育相比,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在培训制度、质量评估体系、经费时间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与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认证系统,保证经费投入,强化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特别要重视毕业后医学教育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使用相结合,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所学专业、从事临床专科、毕业后医学教育培养方向、晋升系列的协调统一,实行培训、考核和使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真正达到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知识、培养独立从事临床工作能力的医学教育的目标。
2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缩影,如果不加以改革,将成为制约高等医学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已成为高等教育规模体系最大的国家,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的实施,我国正在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这种情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划纲要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突出质量,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是对高等医学教育今后发展趋势的总要求。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宏观改革发展趋势,使医学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医学教育定位进一步准确,医学教育布局调整更加合理,医学教育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更具有创新性,医学教育改革进一步体系化。从具体教育教学改革层面来看,必须在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2.1强化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高等医学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优先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在教育教学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注重医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强化学生信息化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贯彻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思想,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新以单学科系统性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观,积极推行围绕培养目标实施多学科综合性教学的观念。
2.2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创新的人才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前形势下,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医学生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科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的全方位校园育人环境,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任务。
2.3加快学科融合和课程体系改革当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向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加快学科融合和课程整合速度,采取不同形式的综合性课程已成为课程模式改革的趋势。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的科目相互融为一体的一种课程模式。它可以是基础学科或临床学科领域内的综合,也可以是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之间的综合,还可以是医学学科和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综合。国内部分院校开展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整合式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实施PBL教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等整合式教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9]。目前,医学院校不断探索课程改革的多种形式:改革“老三段”教学模式,开设多学科有机整合的综合课程;进行早期接触临床等卫生实践;减少学时,减少课程间的重复;确定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增设人文科学和社会医学领域的选修课程;开设有助于发展医学生个性的专业选修课等,努力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高效能。
2.4注重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改革当前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各学科课程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学时数居高不下,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重要的人文社科内容很难进入教学。改革方向是积极吸纳医学科技的新成果,及时引入反映医学模式、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通过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建设多样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材来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
2.5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开展创造性教学,注重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已成为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推行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改革,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等,是当前医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2.6推行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教学手段改革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学习,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是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由传统、封闭、单向向现代、开放、互动转变,已成为医学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走向。
2.7加大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传统的实验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一教学形式,常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与条件,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受到局限。目前,精简验证性实验,开设并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实行实验室开放,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各医学院校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的共识。
2.8实施长学制的医学教育发展模式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学制长短不一,医学人才培养规格多种多样,这种情况不利于医学教育的长远发展。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学制学位体系,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根据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律,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达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专门人才,必须实行“宽口径、大基础、后分流”的教育模式,这是达到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潜力大”的高层次人才需要的有效途径。当前,无论从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卫生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是从增强我国医学国际合作与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来看,现代医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制长、规模小、学生优、投资大的精英教育,长学制成为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结构;层次结构;中国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0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到2024年,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在学总规模200万人的战略目标。笔者按照《纲要》提出的目标,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现状和指出问题,后提出应对举措。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现状分析
198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下简称《学位条例》)以来,截止1990年底,共授予博士学位约0.7万人;截止1999年8月30日,我国共授予博士学位5万余人;截止2009年8月31日,累计授予博士学位33万余人。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截止1999年8月30日,共授予硕士学位48万余人;截止2009年8月31日,共授予硕士学位约273万人。总之,截至2009年8月31日,我国共授予硕士学位273万人,博士学位33万余人,基本实现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立足国内的目标。自《学位条例》实施以来,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步增长,一直到1987年政府对研究生招生规模作调控,在1986年到1992年期间,招生人数逐年下降。1992年3月,教育部强调大力加强和扩大博士研究生教育等,标志了从前以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转变为重视博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我国研究生教育进走进了跨越式发展阶段,此时规模快速增长。200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和硕士研究生都达到增长的高峰值,之后一段时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相对平衡,2006年增长百分点只有2.19,而硕士研究生之后几年增长速度逐渐平缓,2006年增长百分点是10.32。
笔者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对近五年来(2007年到2011年)的研究生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总数和招生规模层次进行统计分析。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总数:795个、796个、796个、797个、755个.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是41.86万,44.64万人、51.09万人、53.82万人、56.02万人,增长率为5.02%、6.64%、,14.45%,、5.33%,4.09%。其中招收博士是5.80万人,5.98万人,6.19万人,6.38万人,6.56万人,招收硕士36.06万人,38.67万人,44.90万人,47.44万人49.46万人。招收博士增长率为3.10%、3.51%、3.06%、2.82%;招收硕士增长率:7.23%、16.11%、5.66%、4.55%。从以上数据可得出结论,近五年来,全国培养研究生单位总数是相对不变的,只是上下浮动一两个单位。全国研究生招生总数,招收博士和硕士却都是逐年递增,其中2009年增长最快,截止到2011年招生研究生人总数最高位56.02万人。
总而言之,我国研究生教育中,授予学位的数量和招生的规模迅速增加,为我国实现稳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数量基础。我国各层次研究生教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是,在数量迅速扩大的大好形式下,需要优化教育层次结构。
二、应对举措:优化中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
(一)控制研究生教育各层次的招生规模,力求获得一种科学的比例关系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博士规模扩大速度较快。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欠发达的情况下,博士教育规模的快速增大会使教育的整体质量难以提高,而且容易浪费教育紧缺资源。所以,我们应在确保并能提高博士教育质量的基础上,稳健扩大博士教育规模,切不可过度超前发展。
在研究生教育跨越式发展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扩招应采取重点突破的原则,规模扩大的主体第一是硕士教育。到2024年,尽量达到《纲要》的研究生200万的目标。目前,硕士招生人数还没有到达预期。
另外,我国研究生教育硕博比还比较小。争取到2024年,我国授予学位的博硕比达到约一比十。以这分割线,协调我国研究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之间的比例,来重点填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大缺口。形成合理的人才资源层次结构,能适应并适度超前于社会发展。
(二)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形成各自的特色,是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缺乏各种各样的高层次人才。而学术型人才,单一强调研究能力,市场需求很小。相反技术性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人才,市场却很匮乏。从这点看,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了。博士研究生学习是以攻读博士学位为主。博士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重点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创造性研究成果。培养过程应以学术训练为中心,包括加宽基础知识、对专业问题深刻的见解,并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以及学术阅读和写作训练,并能遵守学术规范相关规定。随着就业市场竞争日益增强,现在的硕士教育比不上以往精英式培养的地位,硕士研究生不仅要攻读硕士学位而用心,更需要为就业而担心。硕士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应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实用技能为主,采用案例教学方法等,提高综合素质以求更适合市场需求。硕士研究生培养应从目前攻读硕士学位为多数,只以少数攻读专业学位做辅助的情况,渐渐调整到多种类型并存,专业学位为多数的新架构。
(三)确定研究生教育各层次重点发展的学科,实现学科结构层次上差异互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某一学科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调整中应确定博士、硕士教育各自重点发展的学科,在博士层次和硕士层次,研究生教育学科应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比如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类学科,需要真正从事原创性研究人才,但社会需求量相对较小,通过以上分析,博士招生人数较小,那么该学科更多地应在博士教育层次上发展。相对于一些应用性学科,需要拥有相应的技能高级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量相当大,如今硕士人数比较大,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那么应用性、复合型的学科应更多地在硕士教育层次发展。
总之,我们应按照社会发展对研究生人才需求,确定不同层次教育重点发展学科,实现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在层次上的差异互补。优化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注释:
①《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整理.
参考文献:
[1][20100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EB/OL].2012-02-12.
http:///show.aspx?id=2763&cid=70.
[2]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根顺,包水梅.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优化的若干思考[J].教育科学,2006,(4):70-71.
[4]王根顺,包水梅.以层次结构为切入点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07).
[5]刘艳辉.当前我国研究生就业走势与研究生教育结构的矛盾分析与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04-01.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相关对策
一高职素质教育提出的理论背景
高等职业教育提出通过高职院校来培养为生产、建设、管理领域服务的一线高技能型人才,其在理论上包括了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方面要求。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底子薄等客观原因,素质教育被弱化了许多年。直到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才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个人实践等方式,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及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最终目的在于教会个人如何去处理人与人、自身与内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高职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素质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要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特别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此背景之下,许多高职院校开始了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并为此设置了大量的思想教育课程,以期使高职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都能符合社会的要求。但是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对素质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仍有学院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仅限于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的重视,与教育部要求加强对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理念存在较大出入。这对该学院毕业生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和道德素养从事社会建设活动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更与一个优秀的企业对合格毕业生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2.高职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为使本项研究结果更为客观,本研究对陕西学前学院、西京学院、镐京学院和陕西国防学院等四所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分别从课程的比例结构和类型上进行了归纳及总结。首先,素质教育课程占总学分比例的平均值是18.342,其中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是32.487和12.245,这一结果表明素质教育课程的学分分布很不均衡;此外,素质教育课程的课程数量占学生所需修得全部课程总数的22.656,其中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为31.231和16.575。在这些高职院校中,不同院校设置人文课的数量存在的较大的差别,且素质教育的实践环节占全部课程实践环节总数平均值的11.072,其中最大值为23.247,最小值为8.748,这一数据表明了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素质教育重视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总体来看,高职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规划中占据比例较小,和其他科目相比地位偏低。最后,笔者从统计结果中发现,所有的院校都将素质教育课程开设在了必修课科目中,在实践教学中的比例也占到了60%~80%,这说明了高职院校普遍都重视素质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并将素质教育课程在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等三个环节都进行了具体的体现,三种形式的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思想道德和身心教育层面的需求,符合了教育部对高职素质教育的基本设想。但从总体上来讲,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仍需不断优化,才能培养出具有更高道德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三解决高职素质教育问题的对策
第一,明确素质教育在高职人才教育中的地位。素质教育在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之所以处在较为尴尬的位置,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在教学大纲中确定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为了迎合教育部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课程建设中的一句口号,并未从实际上加强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体课程规划中的地位。因此,首先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轻人文重技能”的错误观念,明确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学科教育的首位,以其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到专业技能在其人生中的重要作用。其次,高职院校应大力宣传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齐头并进的教学思想,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理解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处理自身发展与集体发展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而不是单一重视某一方面的课程规划,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高职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又具备以人文素质为支撑的基本思想道德架构,从而帮助其在正式进入工作后能以完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适应岗位对人才的要求。第二,构建高职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合理的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确立素质教育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是要让学生领会人文知识中蕴涵的思想内涵,从而有利于他们价值观、健康人格、情感和态度的形成,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能够做到结合,真正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因而,建立合理的高职素质教育体系并不是仅仅加强对知识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对影响高职学生综合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统筹考虑,这也是高职教育不断适应社会经济改革需要的主动变革和必然选择。第三,提高教师的素质教育能力。高职教务处在选拔教师时,除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还应当要求教师以良好的师德和课堂言行去向学生潜移默化地传递人文精神。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①采取必要的外部措施来加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比如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优秀的高职教师从事学科教学或研究工作。②教师应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高职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修养,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③加强高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由于辅导员在平时的生活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更加直接,对于带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进行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仅仅限于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道德素养越来越成为评价其是否合格的客观尺度。对高职院校来说,高职教育更应当建立在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上,以此为依托来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全面而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明川,曲士英.高职素质教育的思想文化诉求[J].现代教育管理,2015(12)
大学生养成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教材;大学英语;成才观;理工科高校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27-02
2014年初,《人民日报》分别以“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及“呼唤莫若实干,心动不如行动”为题论述了当前形势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代中国的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一代的精英群体,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直接关乎着“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现状一瞥
以笔者所在的理工科高等院校为例,2013年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中文科专业拟录取350人,不到总招生人数3680人的十分之一。理工类学生学体特点为对专业学习十分重视,欠缺人文思考与人文情怀,尤其对于个人“成才观”的养成还处于原始的模糊感知阶段。我项目组成员设计了一组有关学生成才观的调查问卷。选取理工科专业两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其中问卷第6题“你觉得目前你是哪一类学生?”的分析中,有72人选择了B选项“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努力”。这充分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及个人价值,没有真实的、可触的认识。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除了院系辅导员及相关负责老师在日常工作交流中的有益灌输和启发外,学生很少能够有参与到关于“成才观”问题的思考中来。
二、大学英语教学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养成中的作用
问卷第5题“您认为自己价值观的确立,受到什么影响最大?”的答案中,有60人次选择了“家庭教育”,29人次选择了“学校教育”,这说明学生普遍认为,家庭和学校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渠道。理工科高校学生如同其他大学生一样,在进入大学学习后摆脱了高中时期家长的“时时看管”,家庭因素对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影响力大大削弱。加之理工科院校学生接触人文思考,尤其是对于“成才观”这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机会是少之又少。而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其实是一个未被重视的成才观“培养皿”。高校新生入学两年内都会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学期总学时最低也在48学时,某些学周较长的学期可达90学时,《大学英语》课程学时总数在理工科学生每学期的总学时数中绝对是“重头戏”。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材均使用每单元选取一两篇课文的编辑形式,课文内容一般会涉及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各个方面。如果课文选得好,内容贴切,积极向上,发人思考,大学英语课堂就会变成大学生正确成才观有效的培养阵地。
三、《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中成才观相关课文的分析
《大学体验英语综合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第三版共分四册,每册8个单元,每单元配有Passage A和Passage B共两篇课文。笔者对该套教材课文作了梳理,其总数为64篇,其中课文主题与大学生成才观直接相关的就有20篇,占总四册教材总篇数的31.25%,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些课文材料的内容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促使学生思考课文内容,总结作者观点,内化蕴含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接收到其中“隐性”的大学生成才观教育,进而引导当代大学生如何养成正确的个人成才观。
四、一些疑问
在讨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才观养成中的作用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持怀疑态度,在理论高度及具体操作层面都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大学英语不是主要教语言技巧吗?怎么开始承载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了?这正体现了很多人对英语教育的误读。不可否认,英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它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及篇章结构知识的讲授。但对于成功的语言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双语语言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思想观点有深刻认识。上述图表显示了课文与大学生成才观的有机契合。英语教师在分析篇章内容结构时,通常会反复地操练学生的阅读、总结等技巧,当学生完全掌握课文内容时,就会做到一种无意识的成才观培养。
2.一线英语教师们会有这样的学生成才观培养意识吗?目前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确实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成才观方面欠缺自发性和主动性,这与社会对大学任课教师的工作职责定性不无关系。随着高等教育及管理的发展,高校各部门职责愈发精细化。公众对于任课教师的工作,一般定义在“传道、授业、解惑”,而“育人”这个职能则似乎责无旁贷地被仅限于高校辅导员老师的本职工作中。其实,在当今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潮流中,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导者”,甚至“人生的方向标”。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利用理工科学生较为新奇的人文气息,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社会价值,逐步形成正确的成才观。
3.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对学生成才观的养成能有多大影响?这个领域前人鲜有思考。究竟理工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对学生成才观有多大的影响,我们确实难以界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固然不能替代原有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体系,但其在理工科高校学生成长观养成这一问题上的作用可以用之前的“锦上添花”来形容。大学生的成才观养成主要来源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个人家庭教育以及学生交际圈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尤其对于理工科高校学生而言,是他们能够接触到个人成才观思考领域的一个重要辅助途径,是高校学生成才观教育的有益补充。
五、对理工科高校英语课堂的展望
理工科高校学生由于自身专业课程特点,在四年的大学课堂学习中很少接触人文类课程,鲜有机会在课堂中探讨类成才观话题,其本身对于个人成才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有效的引导。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乏与大学生成才观养成相关的文章。这为理工科高校深入开展学生成才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阵地。如果一线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在课下留意积累关于大学生成才观的理论知识,并在自己的课堂实践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有意“安插”相关的思考与讨论,势必可以将我们大学英语教育又赋予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也会为理工科高校学生的未来成才观养成开辟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K].第6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235.
[2]刘小新.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郭学旺.关于大学生成才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4):34-37.
[4]赖桂珠.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