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绿色节能建筑方案{汇总5篇}

2024-08-02 18:55: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 ;经济评价方法

Abstract: The method of Green building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can reflect certain aspects of the green building project profitability.Regarding the domestic green building investment projects for,static and dynamic evaluation index analysis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bining case,according to the energy sav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d 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top-down arranged into hierachical structure.In the index constructing process using the frequency statistics,Delphi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energy-saving schemes evaluation model,to provide the project post-evaluation for the relevant decision-making.

Keywords:green building;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U-9;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45-03

1前言

一般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很多,但目前对此尚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特别是针对于适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更缺乏深入研究。绿色建筑项目与一般投资项目有所不同。了解绿色建筑项目的特点,是研究绿色建筑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与方法的前提。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联合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对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作了如下定义性说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是项目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 [1]。

2项目概况

该项目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春秋冬三季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为22.3℃,最高气温为36.6℃。年均日照超过2000h,太阳年辐射量5225MJ/m2。每年5月至9月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为1925mm,年平均蒸发量为1775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主导风速2.7m/s,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基于该市气候、经济、社会特点,贯彻“本土化、低成本、低资源消耗、可推广”的绿色建筑理念,探索夏热冬暖地区实现绿色建筑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该大楼是该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实践绿色生活、绿色办公的场所,集建筑技术、艺术展示,生态、能源、环境数据采集和绿色建筑技术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并向市民开放。

该大楼总建筑面积1.82万m2,地上12层,地下2层,建筑功能包括实验、研发、办公、学术交流、休闲、生活辅助设施及地下停车等。建筑设计采用功能立体叠加的方式,将各功能块根据性质、空间需求和流线组织,分别安排在不同的竖向空间体块中,附以针对不同需求的建筑护构造,从而形成由内而外自然生成的独特建筑形态。 [2]。

3项目的主要节能技术方案

3.1节地与室外环境

①立体绿化

项目用地面积3000m2,容积率为6,为典型的较高密度城市建设开发模式。建筑设计将首层架空6m,形成开放的城市共享绿化空间。空中第6层和屋顶设置整层的绿化花园(图1、2),标准层的垂直交通核与开放的绿化平台相联系,共同形成超过用地面积1倍的室外开放绿化空间。在大楼的西面,设计竖向的由爬藤植物组成的绿叶幕及水平方向的花池,成为建筑西面的热缓冲层,使分布在整个大楼的“绿肺”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绿化系统,缓解区域热岛效应。

②地下空间利用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有建筑面积为4283.57m2的两层综合功能地下室,用于设备机房、停车库,其中地下二层设立体机械停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③废弃场地利用

场地原为一废弃采石场,本项目的开发提升了场地的生态价值。

3.2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

①能耗计算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GB50189-2005等节能标准,利用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建科大楼的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建筑节能率为70%左右。

②围护结构

综合采用保温墙体、节能玻璃窗、创新外遮阳措施、绿色植被隔热屋顶等护措施。(图3、图4)。

③太阳能热水系统

热水系统根据需求不同,尝试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以进行性能等方面的对比。5层夹层~11层公共卫生间淋浴采用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2层餐厅、公共浴室及11层七套专家公寓利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11层一套专家公寓采用分散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④太阳能光伏系统

太阳能光伏系统采用了五种不同的光伏系统。屋顶花架安装单晶硅光伏电池板、多晶硅光伏组件及HIT光伏组件;大楼西立面和南立面采用透光型的薄膜光伏组件的光伏幕墙系统,在发电的同时还具有隔声、隔热等功能;南立面同时安装了光伏遮阳板,将光伏板和遮阳构件结合,既发电、又遮阳。

⑤风力发电系统

屋顶设置5台微风启动水平轴风力发电系统,以探索城市建筑上设置风力发电系统的可行性。

⑥空调系统的应用

根据房间使用功能和时间上的差异,采用以下多种空调方式:

㈠水源热泵式中央空调系统,利用雨水池\消防水池\水景换热的水源热泵系统;

㈡风冷变频多联空调系统+全热新风系统;

㈢水环式中央空调系统;

㈣热泵溶液除湿新风系统+冷辐射系统。

⑦自然通风的利用

通过建筑规划设计与计算机模拟分析,是建筑室外压力场在建筑迎、背风面形成“最高压力区”、“次低压力区”、“次高压力区”和“最低压力区”,并且使“最高压力区”与“次低压力区”,“次高压力区”与“最低压力区”分别对应,为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创造良好条件。典型工况下,不同高度处的建筑背应付面均能保持3Pa以上的压差,同时外窗可开启面积达到30%以上,外窗可开启部分通过计算模拟分析,采用了具有最优通风效率和气流组织的中旋式开启窗。报告厅用可开启外墙,以在可利用自然通风时节充分利用室外自然通风。

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

该项目设置了人工湿地中水系统,生活污水经污水管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前处理装置,在提升经人工湿地生态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中水用于卫生间大便器、小便器冲洗及各楼层室外平台、屋顶花园绿化浇洒及空调冷用水。人工湿地占地面积约280m2,每天可处理中水量为50.06m3/d,节水率为43.81%,节水器具使用率为100%。

4项目的经济评价模型

本研究已构建出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把影响指标划分为综合指标A、分类指标B、分项指标C三个层次,这样,上下层指标之间的隶属关系就已经确定了。假定以上一层A指标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指标B1,B2,B3……,Bn有支配关系,我们就是要确定B1,B2,B3……,Bn相对于A的重要性并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但是直接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数学上常用的AHP来获取。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相对上一层评价指标而言,本层之间有联系的指标权重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它是通过数学的方法计算出矩阵的特征向量即为相应指标的权重, 。

由于专家在认识上存在不可避免的多样性和片面性,对指标评分的高低不一定准确,为了防止多因素综合比较时产生重要性强弱不一致的结果,还必须进行一致性检验。首先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 ma然后通过公式 检查决策者判断思维的一致性;再通过公式查表进行一致性判断,只要满足

,就认为判断矩阵的结果可以接受,否则应进行调整。

根据以上方法,对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二、三级评价指标和涉及评价内容因素超过一项的有关分项指标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见表2至表5。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建立建筑节能项目综合评价等级标识如下:

⑴优,指标得分[90,100];

⑵良,指标得分[80,90];

⑶中,指标得分[70,80];

⑷合格,指标得分[60,70]

⑸不合格,指标得分[0,60]

分类指标B1,B2,B3的最终得分通过专家评分和各级指标的权重积求和为:

综合指标的最终得分为:

该结果表明,项目成功率73.95,综合评价等级为良。节地与室外环境, 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等级均为良。对于一个新建项目来说,这个结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5结论

目前所选用的评价方法都是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中一些现有的方法,每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有着自己的缺陷和限制,作为后评价的工具,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使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

本文所选范例研究略显不足,项目后评价一般是由专门的机构来完成,本文所选例子只是为了学术研究,项目评价指标中所涉及的评价内容都是由本人经过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并咨询相关人员所得,可能会存在部分数据不是特别准确的情况,而建筑节能后评价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所以在将来的工作里要加强对实例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年版.

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范文第2篇

绿色建筑行动的宗旨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核心,是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紧紧抓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全寿命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性,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建筑行动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但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需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行动的突破口

按照方案“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 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行动的突破口。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国家还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切实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建设。

绿色建筑行动的具体实施

绿色建筑行动主要在三大领域实施,一是新建建筑的建设,二是既有建筑的改造,三是量大面广的农房建设。

新建建筑的建设。方案要求在新建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把规划设计关口,加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和施工图审查,城镇建筑设计阶段要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提高节能标准执行率。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不允许投入使用并强制进行整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执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

既有建筑的改造。方案要求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超额完成任务。二是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四是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条件的地区要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在条件许可并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层改造、扩容改造等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绿色农房建设。方案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管理,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节能炕等农房节能技术;切实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科学引导农房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绿色建筑行动的财政支持

方案指出,国家将研究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研究制定支持绿色建材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工业化、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的政策措施。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财政部、税务总局也要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国土资源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土地转让方面的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研究制定容积率奖励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条件中,要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地比例。

绿色建筑行动的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了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三是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四是推进建筑规模化应用;五是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六是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七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八是推动建筑工业化;九是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十是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绿色建筑行动的保障措施

方案还提出了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八项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目标责任;二是加大政策激励;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四是深化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五是严格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六是强化能力建设;七是加强监督检查;八是开展宣传教育。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指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绿色建筑行动的成果展望

绿色建筑的行动的主要目标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部分。如果“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能够实现,那么“十二五”计划期结束,中国将出现10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北方采暖地区将有4亿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完成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夏热冬冷地区将有5000万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完成节能改造,完成1.2亿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完成4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节能示范。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将达到20%。到2024年,基本能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到那时,不仅不再会有雾霾天气,而且人们将拥有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绿色建筑行动带来的行业商机

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将会为我们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也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案强调: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应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5000万平方米以上。这将为节能型门窗,外遮阳和自然通风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

二、方案计划: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这将为节能型采暖、通风、热水等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

三、方案提出:要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资源适宜地区应在2015年前出台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性推广政策及技术标准,普及太阳能热水利用,积极推进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研究完善建筑光伏发电上网政策,加快微电网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示范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这将为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及建筑光伏发电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

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政策法规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experi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will achieve target task when legislation which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bine with "economic incentive" and "force" the government will implement .

【Key words】Green building;Evaluation System;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1. 引言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 〔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指出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该方案的出台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多。如何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给我国现有法规政策的不足,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措施

2.1 健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在建筑行业组织和协会的努力下,各种自成体系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相继出现,通过对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性能等指标的评估,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依据。典型的评估标准如英国的《建筑环境评估法》(BREEAM)、美国的LEED 以及加拿大等多国合作建立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等 [1]。这三个评估体系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完善且成功运作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也是其他国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范本。这些评估体系都是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方认证的形式以保持自身技术与管理上的权威性 [2]。

(2)美国的LEED 评估体系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

GBC)倡导制定的以自愿遵守为基础的国家标准,为新建商业建筑和现有建筑的改造提供了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建立衡量绿色建筑的共同标准,促进建筑的整体设计,承认环境因素在建筑业中的重要地位,刺激绿色消费竞争,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良好效益的认识,实现建筑市场的根本变革。LEED认证采用分级制度根据对下述六个方面的考虑分别评分:可持续选址开发、节约用水、能源和空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以及创新和设计程序。一个建筑项目的得分多少取决于满足以上各项技术要求的程度。

(3)《建筑环境评估法》(BREEAM)是同类评估方法中第一个成功的例子,由英国著名的建筑研究机构“建筑研究院”于1990 年推出,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成为此后许多国家制定本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范本和基础。美国的LEED 就是在模仿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欧洲其他国家及加拿大也是在受到该方法的启示后纷纷仿效才制定了各自的评估方法的 [3]。并根据该体系制定“能源之星”标识,针对取得“能源之星”标识的产品和建筑物,进行节能补贴或减免税收。一些贷款机构为获得“能源之星”认证的建筑物提供低息抵押贷款和现金返还。

(4)GBTool是另外一个对建筑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是一个通用的体系,使用时需要与本地情况及法规相结合。GBTool可以视作第二代的评估方法,从设计一开始就反映了存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的优先考虑、技术、建筑传统甚至是文化价值 [4]。欧盟许多国家都利用GBTool来完善本国的评估制度,包括英国使用的评估体系BREEAM。

(5)日本则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2001年在国土交通省的主导下开发了以环境效率为基础的建筑综合环境性能评价工具CASBEE,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材料的选择、建设、使用、改建到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 [5]。目前CASBEE 已成为日本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涵盖了日本所有建筑类型,被24个主管部门用于建筑性能管控,截止2012年3月,这些管理部门在网站上了8700条评价结果。

(6)此外,新加坡也设立了“绿色建筑标志系统”,是用以评价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建筑性能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该“绿色标志”采用打分制将建筑分为了5个等级,分为不合格、认证合格、金奖、超金奖和白金奖。

(7)综观上述的几个评估体系,总体设置合理、指标条款、评分要求比较明确,简明实用,评估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实施中也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包括建造者的经济成本和使用者的利益两方面,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还设有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第三方认证,从而使评估体系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2.2 以激励政策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及消费需求。

(1)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是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的关键,经济激励政策强调的是市场在解决绿色建筑发展问题中的作用。设计合理的政策激励机制通过税收调节、财政补贴等经济杠杆可以降低绿色建筑投资者的成本,调动绿色建筑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积极性,扩大市场需求。实践证明,只有政府采取了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建筑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就。

(2)运用经济手段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鼓励和扶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在新加坡,在绿色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通过2000万新元奖金鼓励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和设计单位进行奖励,从2006年至2009年,共对102个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扶持奖励,使得新加坡绿色建筑由最初的25个项目增长到367个项目,建筑面积由2.1万m2增长到15.3万m2。并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现阶段)提出了“绿色建筑额外建筑面积奖励计划”,其中,项目“绿色建筑标志”达到白金奖的可获得最高达2%的额外建筑面积(高于规划容积率),最高达5000m2。以此来鼓励私人发展商建造更高级的绿色建筑。同时,政府出资1亿元新币奖励对既有建筑能效运行进行显著改善的开发商和业主,提高开发商和业主参与度和积极性。另外,通过绿色建筑能效改造融资计划和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纳入房地产资产价值增量等激励措施,鼓励私人开发商开发更高效、更高等级的绿色建筑。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新加坡绿色建筑由2009年的367个项目增长到2012年的1377个项目,建筑面积由2009年的15.3万m2增长到2012年的46.9万m2。

(3)同样,在日本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如住房购买低息贷款。例如在川崎市自2006年10月起,住宅群需进行强制CASBEE评级方可进行广告宣传,并且川崎市银行会根据CASBEE评级结果,对B+以上的项目提供低于普通利率1.2%的低息贷款。住友信托银行也会根据CASBEE评级结果,提供比普通利率低0.8~1.2%的低息贷款。

(4)而在美国,许多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政府投资等多种形式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扶持 [6]。例如,北卡来罗纳州对商业建筑中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税收抵免;马里兰州对处于特殊地段,如棕色地块的建筑给予相应的税收抵免;佛罗里达州对建筑中使用的太阳能体系免除一定的销售和使用税;乔治亚州对生物质能产品提供免除销售和使用税;阿拉巴马州对生物质能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利息补贴等 [7]。另外,一些政府机构还向自愿遵守绿色建筑行业标准的建筑企业提供经济扶持。加拿大政府也对设计和建造能源效能较高的建筑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例如,加拿大实施的“商业建筑激励计划”将会为较之传统设计提高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能效的企业提供最高达六万美元的财政支持。

2.3 以立法形式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1)许多国家在采取激励政策的同时,通过专门立法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实践。例如,新加坡在2008年4月根据《建筑管制法》,增加“建筑管制条例(建筑可持续性)”部分,该条例针对所有建筑面积超过2000m2的新建和重大改扩建的既有建筑应按照《建筑环境可持续规范》规定的方法达到绿色标志分数50分。之后,于2009年开始,对《建筑管制法》进行修订,将既有建筑改造时必须符合最新绿色标志最低要求纳入条例当中,同时规定中央空调系统必须进行3年1次的能耗审计,而对建筑业主也做出了规定,要求业主必须每年送呈能耗数据和建筑使用信息。

(2)同样,日本的立法体系也有较强的代表性,采取了基本立法和专门立法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制定了节能方面的基本法,还制定了一些专门针对建筑的立法。日本早在1979 年就颁布了《关于能源合理化使用的法律》并先后经历四次修改,不但对公共建筑有明确的节能指标要求,对民用住宅的节能也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新建、扩建或维修房屋的建设方、业主或使用者、管理者要想方设法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3)而在美国有些州和地方政府已经采纳了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专门立法,号召州或地方机构遵守可持续性指导原则。其中一些立法还通过设立经济激励机制鼓励私营公司采纳可持续性实践。少数一些城市也已经尝试通过立法为建筑可持续发展设定最低标准和义务,例如旧金山、西雅图和华盛顿等 [8]。俄勒冈州于2001年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法案》颇具代表性,该法不仅从立法上明确了“可持续性”的概念,还确立了该州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要求州政府及有关机构协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经验

3.1 我国的绿色建筑研究始于2001年,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尤其是2005 年,由建设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共同召开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充分显示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和推动力。2006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2008年,10个项目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截止到2012年7月底,正式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达到488个,加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权的省市地方政府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总数估计超过600个。6年多时间,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数以平均每年300%的速度高速增长。

3.2 随着2013年1月1月6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中《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北京、重庆和武汉等一线城市也纷纷出台了强制推行绿色建筑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标志着我国将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3.3 北京市政府先后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号)》、《关于转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等部门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32号)》和《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其中,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中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上,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力争绿色建筑规模达到3500万m2,实现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比2010年下降12%,同时打造一批住宅系统化集成应用示范, 2015年实现产业化住宅面积占当年新建住宅面积比重达30%。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中提出了“2015年当年建设的绿色建筑面积占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0%,“十二五”时期累计新建绿色建筑3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从单体建筑向绿色园区扩展,重要功能性园区建成绿色低碳园区,园区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在《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号)》中提出4个主要目标:

(1)自2013年6月1日始,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基本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评定一星级以上标准。(2)“十二五”期间,各区县至少创建10个绿色生态示范区。(3)“十二五”期间,各区县至少创建10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绿色居住区。(4)新建项目中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评定二星及以上标准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达到40%以上。另外,该方案中还提出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率先实现居住建筑节能75%的目标”。

3.4 重庆市2012年3月6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同意重庆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复《重庆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十二五”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和发展非石化能源的目标。《通知》还要求“将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城市。”另外,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要求,了《2013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提出已发展绿色建筑为重点,用系统工程方法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并《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注你》和《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将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的技术要求纳入新建建筑节能监管的全过程,自2013年起在主城区公共建筑中率先执行一星绿色建筑标准。此外,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规程》、《绿色建筑检测标准》、《绿色建筑建材评价标准》和《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修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形成涵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别建筑从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管理、评价全寿命周期的绿色标准体系。同时,着力推进政府规章《重庆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

3.5 而武汉市在2010年以市长令的形式颁布了《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现正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立法工作。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在全市全面禁止使用烧结实心砖,积极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

4. 结语

截止2012年底,我国评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742项,建筑面积7581.44万平方米,与 “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达到10亿平方米的目标相比差距显著。因此,必须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激励”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将成为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薛明等.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 [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3):25.

[2] 于一凡等.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 [J].上海环境科学,2009(1):8~9.

[3] 高升,艾军艳.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的国外经验借鉴 [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3~57.

[4] Nils Larsson,Canadian Green Building Strategies,20-21(2001) [DB /OL].[ast visited Feb.11,2009]

[5] 李积权.日本建筑节能对策 [J].福建建设科技,2009(3):20.

[6] Charles J.Kibert.Policy Instruments for a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J].J.Land Use & Envtl.L.2002(17):379-393.

[7] Melissa A.Orien.Theresa Laughlin Silver,Climate Change Is Heating Up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J].WTR Construction Law,2008(28):36~37.

[8] Timothy Beatley. Americanizing Sustainability:Place-Based Approaches to the Global Challenge [J].Wm.&Mary Envtl.L.&Pol'y Rev.2002(27):217.

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住宅设计;创新;方法

1. 前言

随着传统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人类住宅设计快速的向绿色环保设计发展,不但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更能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问题上提供建设性的成果。因此,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设计是人们在经历了长期发展后理性反思的结果。我国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所以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适度。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不但在建筑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也会为我国住宅建设设计带来行的创新方法与成果。

2. 住宅建筑设计新理念的概念和特征

2.1 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2004年8月,我国建筑部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节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建筑物。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就是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注重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强调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有节能的特征。这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绿色建筑还应有环保的特征。绿色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绿色建筑的舒适安全特征,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3. 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3.1 可持续性原则。

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既不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下,也能满足后代对于资源环境的需要。

3.2 整体性原则。

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统一性。绿色建筑设计为达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满足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的任何细节都应该满足绿色建筑的特征。

3.3 共生性原则。

作为生态建筑的典范,绿色建筑应该具备与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普遍共生。共生本来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一种生物能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3.4 反馈性原则。

对于绿色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时,应该注重社会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让企业的绿色建筑设计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4. 绿色建筑设计的创新方法

4.1 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鉴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在设计师和用户共同策划下完成的。设计师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等特点,进行初步的设计,设计初步定稿之后还要充分听取用户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做到设计的人性化。同时还要保证项目的设计要经过广泛的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优化,在设计决策阶段解决问题。

4.2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和自然光。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建筑长期的成本计算,而不仅仅只是考虑工程本身所花费的成本。要考虑到绿色建筑后期对材料的回收利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舒适度,必须要考虑到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允许在设计阶段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协同各设计方案的优点,取长补短,力求使设计方案最佳。在设计时要考虑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

4.3 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传统的建筑设计分为很多分散的阶段:首先是由建筑设计师提出建筑方案,再由土木工程师和其他的工程师进行其他的水、电、暖等系统的设计。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各设计专业的隔阂,可以系统地整合各设计专业的信息,通过计算机集成,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加强了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通过相互间的意见交换,增加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计方案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减少因采用绿色方案而造成的建筑投资的增加值。

5. 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5.1 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设计要点。

传统建筑设计由于其商业性,注重的仅仅是初始建筑时的投资节省,并没有充分考虑住户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节能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喜爱,这样使得建筑商不得不考虑绿色建筑设计对持续消费的关注,按照节能建筑建设标准,要求设计院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必须要采取节能措施进行设计。

(1)维护结构,建筑的外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要高于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要尽量减少透明窗体面积,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取得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

(2)屋面、外墙防水保暖工程的生产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

(3)外窗,要注意空气的渗透性等条件。

5.2 绿色建筑设计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要点。

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新的绿色建筑设计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要求容积率从原来的2.5上升到3.0,将建筑覆盖率由原来的25.17%下降到18.4%。同时在场地的选址上,要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要合理组织场地交通体系,场地的出入口设置位置要离公交站距离控制在500米以内,要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5.3 绿色建筑设计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要点。

在进行节水设计时,要注意对节水器具、防止水压出流、避免管网漏损、节水灌溉等方面。同时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落实绿色建筑对节水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合理设置节水器具,管道布置时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管网漏损。

5.4 绿色建筑设计的节材与材料利用要点。

由于建筑施工完全是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的,所以再设计阶段就要考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问题。列如:对于废弃的混泥土应该进行再利用,可以用于地基加固、道路的垫层等。对于废弃的沥青,利用通过在回收加热冷溶和热熔的方式进行回收。

6. 可持续住区规设计

人是住区环境的主体,设计必须以人为本。进行未来绿色住区环境的设计实践,即需首先把握住绿色住区环境设计的特征,以及在设计实践中应遵循的原则。而作为绿色住区环境设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可持续特征、循环特征、时代特征方面,即:

6.1 可持续特征:

绿色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征意为住区环境设计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应不危及后代人的需求及选择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具体在其规划设计的构思、平面布局结构与各类设施的设置方面应尊重住区内土地和环境及栖居者的自然属性,全面考虑住区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强调人类活动与住区环境所处地域的不可分割性。从而提高住区的吸引力,并使其成为稳定且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细胞。

6.2 循环特征:

这是指在绿色住区环境中的生活与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原料及废料能相互循环利用,自行消化分解。即在住区规划设计中能使其各系统在能量利用、物质消耗、信息传递及分解污染物方面能形成一个卓有成效的相对闭合的循环网络,这样既对住区外部区域不产生污染,周围环境的有害干扰也不易入侵住区环境内部,故循环特征就成为绿色住区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

6.3 时代特征:

从绿色住区环境的提出可知:它是城市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后才出现的,其住区环境的时代特征具体应体现在住区环境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创造一个高质量的人居环境服务体系;另外住宅智能化将被引入住区环境建设之中,住区环境中住房的概念将被扩展,使其不仅仅被理解为家庭居住,而是集工作、学习、居家、娱乐等于一体的社会单元。

7. 结语

在我国不断提倡节能、环保、低碳和循环经济的大环境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逐步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市场的主导方向,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重庆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案设计导则(第二册)2006年.

[2] 王建娥浅议环保节能建筑设计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20卷第5期.

[3] 仇保兴建立五大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建设科技2006年9月.

[4] 田华赵文学浅议绿色建筑设计山西建筑2010年4月.

[5]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2010,(3).

[6] 中国住宅设计精品选.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7] 住宅设计资料集(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绿色节能建筑方案范文第5篇

什么是绿色档案馆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也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我国在颁布《节约能源法》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明确了节能规划、节能管理和节能措施是包括档案馆在内的公共机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基本遵循。在这方面,档案馆也应该而且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档案部门大力提倡建设“绿色档案馆”的理念,以“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为目标,努力构建低碳、环保、生态、节能型的档案馆建筑。

鹿特丹市档案馆的独特之处

鹿特丹市档案馆是利用已有建筑改造而成的,改建工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被国际档案界誉为建设绿色档案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典案例。那么,鹿特丹市档案馆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荷兰鹿特丹市档案馆,是由荷兰国家邮电公司的维护中心和停车场(建于1960年)改建而成。1995年,市档案馆收购了国家邮电公司的该处建筑,随后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旧建筑进行了改造,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于1998年完成全部改建工程,一座焕然一新的现代绿色档案馆呈现在世人面前。

鹿特丹市档案馆在建筑改造过程中采取 了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优化自然采光、采用可持续能源、低污染建筑材料、地下能源存储、雨水处理系统、高效玻璃和分区供热、垃圾分类等。起初,还考虑建设植被屋顶,但因为其重量和对屋顶材料的影响不清楚而放弃。鹿特丹市档案馆安装了以下系统:

调节温湿度的热力泵系统。利用140米深的地下蓄水层的能源存储,且有一个连接热力分配网的备用系统。该热力泵系统可为建筑面积约为6.5万立方米的建筑供热,保持库房温度处于18摄氏度(±2度),相对湿度处于50%,办公用房则为21摄氏度。

热水供应系统。通过三个太阳炉和一个热力泵炉提供的热水供应。

雨水处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以及为温湿度控制装置中的超声波加湿器提供水源。2000年,又安装了水质净化装置,这样,处理后的雨水也可以供保护工作室使用,节省了购买去离子水系统的昂贵开支。

优化采光。办公区的窗台和墙面都粉刷成白色,以便让阳光最大限度地反射进办公室。建筑内的主灯,通过中心机房的计算机控制其自动开关;库房内的二级灯则设计为手动打开,10分钟后自动关闭。

太阳能照明系统。2000年,鹿特丹市档案馆在1840平方米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系统。这些太阳能板与屋顶成6度倾角,以方便排泄雨水。据介绍,鹿特丹市档案馆的太阳能照明系统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太阳能电池发的电只能即时使用,目前还没有电量存储系统;档案馆周边的居民楼海拔较高,有时会落下一些垃圾和碎石,造成一些小问题t比较糟糕的是,由于地处北欧,残留在太阳能电池上的水,在冬天受冷冻结后对电池造成了损坏。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这是个失败的方案。实际上,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系统,至今仍尤为壮观。

领跑全国的绿色档案建筑

我国绿色档案馆建筑的典型案例,当属苏州园区按照“大文化、大档案”的理念,有效整合园区管委会各局办、各大公司、各直属单位和各镇的各类档案资源而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共18层,总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

打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网站,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综合大厦三星级绿色建筑赫然列在网站的工程示范专栏中。2010年年底,园区档案大厦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了三星级绿色建筑证书。“绿色建筑认证”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和管理的最权威的建筑节能认证,而“三星”则代表了该认证的最高级别。截至目前,放眼全国,达到绿色三星的建筑总计也不超过两位数。其中,档案大厦以高达8.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和多功能、综合性的使用要求。可以说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树立了绿色建筑的新标杆。

据负责档案大厦建设的中新置地常务副总裁詹宇介绍,档案大厦自规划设计之初就将注重节能生态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在设计中更是以生态环保的理念作为环境建设标准;以绿色建筑的要求作为建筑设计标准;以健康舒适且符合节能减排的空调技术作为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标准。

从项目的设计之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绿色专家组即作为项目的顾问参与进来,设计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确保各专项设计和各阶段的实施都能贯彻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档案大厦的绿色看点主要包括:呼吸式幕墙、绿色自循环屋顶微环境、太阳能发电、自然光照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雨水回收系统、遮阳系统、全自动控制的总控室等。

建设绿色档案馆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档案馆建筑进入了新一轮建设高峰期,中西部档案馆建设工程也正在积极、稳步实施之中。如何在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国内外档案部门在绿色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做法无疑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节能减排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档案部门自觉节能减排也是分内之责任。《档案馆建设标准》也要求,“档案馆建筑应符合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采用节能设备。”坚持节能减排,崇尚低碳生活,把建设绿色档案馆作为新时期档案馆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档案馆进行前期规划和总体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无论是新建库房,还是改建扩建,甚至是利用已有旧房改造成档案馆,都应当而且可以考虑节能减排因素,有一些基本的做法具有普遍借鉴的意义。比如:注意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尽可能采用自然光和节能照明,利用地热能调节温湿度;收集雨水用于循环利用,提高围护结构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调控温湿度的能耗,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馆库智能化管理等。

2 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

衡量一座建筑是否可持续最好的方法之一是看其用材的选择。使用当地的本土材料意味着不用在运输上耗费能源,而且该建筑可以很好地融入周边环境。如今,可以对材料进行检测并制定详尽严格的规格要求。木材可以采用可替代产品。有良好隔热作用的建筑用砖可以用再生材料制成。避免使用大量的人工制成的终端产品(如塑料)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些是炼油工业的副产品,会散发有毒气体,也应避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和稀有金属。

3 把降低运行能耗放在重要位置

档案馆建筑能源消耗最大的是采暖和制冷空调,其次是照明。因此,要重视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以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加强管道的保温,以提高室外管道的输送效率;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消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消耗热量等。

4 增强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合理地利用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为档案馆的长期运行维护提供低能耗、低污染的保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太阳能的利用,地热资源的利用,天然降水(雨水)的利用等。加拿大国家档案图书馆位于渥太华附近,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新档案馆采用复层弧形穹顶设计收集太阳能热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收集雨水,用于浇花和打扫卫生等用途。对馆库周围进行绿化,创造适宜的小环境,还在库房的平台上种植一些特殊的花草,有效地降低了库房的温度。

5 展现档案建筑的特色

外形出众的新建筑确实能引来更多的关注。将文化服务机构的外形翻新,可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当地社区中去。每一座建筑都有它想表达的信息,而可持续建筑的关键是要表达出正确的信息,即保护档案内容以及档案馆在社区中的更多角色:不以损害后代需求为代价的充分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