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整合5篇}

2024-08-04 01:44:01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范文第1篇

1.作为一门课程,“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教学过程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寻找收集资料──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而英语学科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和载体,教学过程是围绕完成教材所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2.在英语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知识”在教师那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单向“求学”,是知识的接受者;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负责完成,它赋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同时也承担达到目标的义务。

3.英语教学偏重于学生通过记忆、练习、重复等方式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达到简单应用的目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4.英语教学活动一般在课堂上进行;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不局限于课堂,它根据问题的需要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5.英语学科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是以分数为手段的标准化考试;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一种综合的、定性的方式,它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以及体验为依据。

二、英语研究性学习与英语学科教学是有联系的

从我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来看,1.课题的提出基于英语教学,根据学科教学内容中的问题、方法、规律等提出探索性课题。如:英语语法学习和词的用法总结,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不同,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以及从教学内容延伸出的课题等。2.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运用已学英语知识查阅因特网上、图书馆中的大量英语材料;运用英语与外籍人士交流,对他们进行调查访问。3.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知识完成部分课题的结题报告。4.在答辩过程中,课题组学生得运用英语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

三、如何进行英语研究性学习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计划

1.课题:(1)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2)美式与英式英语的不同(3)英语学习方法的研究(4)东西方身体语言的异同(5)讲英语国家的概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6)汉英句子结构的异同(7)语法的学习和词语的用法总结(8)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目标:(1)增进学生对西方国家政治、历史、人文、地理、餐饮文化、风俗习惯等的了解。(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英语基础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群体意识。(5)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增强科学意识。

3.计划:第一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四周时间第二步:资料收集阶段十二周时间第三步:结题阶段六周时间第四步:成绩评定阶段四周时间第五步:总结与展示阶段三周时间

4.预计到的障碍:(1)缺乏资料来源(2)对西方文化无亲身体验(3)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出现畏难情绪(4)指导教师是否具有驾驭能力5.对策:(1)指导学生查询资料,利用因特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查找所需资料。(2)近可能多地联系外籍人士,对他们进行调查采访。(3)注意研究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及时调整计划,针对问题借鉴他人经验及时解决。(4)加强理论学习和方法学习。

6.预期成果:(1)总结报告、调查报告、论文、心得体会等(2)按照实施计划进入选题以及论证阶段,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研究课题,由课题指导组进行分组,此时课题组的学生和教师已打破了原来教学班的界限,如:我指导的课题组“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由来自同一年级四个不同班级的学生组成。课题组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写出开题报告,课题指导组进行开题评审工作。(3)资料收集阶段。该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每一次活动前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准备工作,填写好活动安排表。每次活动之后作好记载,学生互相交流心得体会。(4)结题阶段。作为指导教师应开设讲座,让学生懂得撰写总结报告、论文、调查报告等的格式,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分工合作写出结题报告初稿,交各小组讨论,对初稿加以补充、修改、完善,最后定稿。(5)成绩评定阶段。首先根据课题组的开题报告、活动资料(包括笔记、资料、照片、活动情况记录、阶段总结等)、结题报告、小组答辩情况,由评审组打分,然后课题小组再根据得分情况、参考小组成员在整个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出小组成员的等级。(6)总结与展示阶段。学生对自己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互相交流学习,并展示研究成果,必要时邀请家长参加。

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范文第2篇

一、案例教学应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形式

笔者认为,目前所进行的案例教学一般来说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它是将课堂讲授(教师准备案例和对学生分析与报告内容的点评等)、讨论、实验(学生实际操作)和习题(撰写分析报告)等教学形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形成需要进行分析的案例内容,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报告以及讨论后要对分析报告的内容和讨论的情况进行点评,这些工作都是与课堂讲授有关的内容。成本会计学案例分析中有的内容是需要学生进行实际计算与复核(如成本核算案例中的计算与复核),撰写分析报告,所做工作类似于学生做习题和实验。学生就案例作分析报告和问答是讨论教学形式的运用。而成本会计学案例教学的深化发展应是将课堂教学形式与现场教学形式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到企业单位实地调查和实习,收集第一手资料,编写企业单位的成本会计案例和分析报告,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专门实习或学年实习条件下采用比较合适。

二、案例教学应注重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成本会计学案例教学一般是在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成本会计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进行案例教学首先是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然后才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案例教学的知识检测和巩固部分,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通过学生的判断来检查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学生对有关概念和方法理解上的偏差或错误,从而在教师讲解点评时予以及时纠正,加速学生对有关知识点、方法和相互关系的认识。在案例教学第二部分的分析与解决问题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对策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分析报告的文字表述和口头表述的能力以及课件的制作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所无法实现的。

三、将实务案例与理论研究案例相结合

目前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实务案例,即联系实际编选的有关成本核算和计划、控制、分析等案例;在有关文献中谈到的理论案例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反映实务的抽象性案例,这些案例接近于习题,从涉及的成本会计实务内容上看应归于实务案例。也就是说现有实务案例可分为抽象的(理论性)实务案例和具体的实务案例。在目前的成本会计案例教学中,没有或较少采用理论研究的案例,即使有,也是放在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笔者认为,在大学的成本会计学教学中,要想很好地进行研究式教学,就有必要增加理论研究案例的教学内容。理论研究案例是根据课程教学进展情况确定的,如结合成本概念、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控制等教学内容的介绍,选择一些与成本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相关的研究文献作为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对有关问题存在的不同见解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见解。学生可以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发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论文,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素质,把握相关研究的动态,紧跟成本会计学术研究发展的步伐。

从过去的教学情况看,大学本科阶段的学生大多对学术研究有较大的兴致和欲望,如果教师在案例教学上加以积极引导,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价值的。同时在案例教学中增加理论研究案例的内容,也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及研究视角的扩展。根据上述认识,在教学案例的编选上可以编辑有关成本会计研究文集,以研究文集中的大量文献作为理论研究的案例。在理论研究案例的编选上注重收集近期和有重要价值的文献。

四、编选成本会计学案例要与课程内容、实际工作及互联网相结合

进行案例教学,必须有好的案例。要有好的案例,教师就应做好案例的编选工作。在有关成本会计学课程的实务案例的编选上,笔者认为,所编选的实务案例应注重与课程教学内容、实际工作和互联网紧密相结合。

首先,编选的案例要反映成本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前后教学内容。由于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习题和实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编选的实务案例,要能反映学生在所学内容基础上的判断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完成本核算板块的内容后,教师提供成本核算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成本核算知识和方法,从成本核算的实务案例中找出存在的错误和提出修改的意见,使学生加深对学过内容的认识,提高识别和纠正错误的能力。

其次,在编选案例时,要注重将实务案例与实际工作密切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案例应反映企业单位成本会计的实际情况,行业覆盖面要宽。一般来说,现有实务案例涉及到的行业主要有采掘、电力、化学、冶金、纺织、建材、机械电子和轻工业的成本会计案例,根据新的《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的有关内容,有关案例的编选还可以扩大到农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业、文化业和其他行业。在编选实务案例时,要注意收集现有的文献资料,同时结合去企业单位参观、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整理间接与直接获得的资料,形成有特点、有具体数据的文字案例。编选案例时还可与实际企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合作进行,以确保案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更接地气。除了编选文字案例外,还可利用到企业单位参观、调研的机会制作一些视频案例、语音案例和拍摄一些企业单位生产经营流程和成本管理工作的图片。文字案例与图片、视频、语音形式的案例相结合,在运用中使学生能更为形象和直观地了解案例单位的实际情况,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由于企业单位的成本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不对外公开,因此,所编制的实务案例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的成本数据就不可能与案例单位绝对相同,这也是成本会计学案例的一个明显的特点。

第三,在编选案例时,除了到企业参观和调研外,还可通过互联网获取有关的成本会计信息,特别是有关成本控制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有关企业单位成本管理的新闻报道资料和证券市场披露的与成本会计有关的信息,这些报道资料和披露的信息涉及企业面临的成本危机和应对、企业单位采取的成本管理措施等内容,这些报道和披露信息生动、具体且有一定深度,比较适合作为案例使用。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一些知名企业单位成本管理成败的资料,将这些资料整理成为案例,让学生分析,对学生充分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正确采用成本管理方法是有好处的。通过互联网还可以获得一些企业单位成本管理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在案例的制作中,也可将实地调研资料与互联网上获得的资料相结合,形成更有价值的实务案例,充分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互联网下的案例教学将是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的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方向。

五、要将事前、事中和事后案例教学组织工作相结合

在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中,要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教学组织工作,并将这三个方面的工作相结合。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安排的教学时间不会太多,因此,教师必须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精心组织,以保证案例教学能有较高的效率和好的效果。

在事前案例教学组织工作中,教师要整理好文字、图片和视频案例、实务与理论研究案例,明确每一个案例使用的目的、确定案例分析、报告和集中交流的程序、时间和内容安排,划分案例分析的小组并做好分工。在向学生分配案例分析任务时,要阐明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复习已讲授的有关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求学生有团队合作和大胆创新的精神。对理论研究案例的分析可以不划分小组,由每个学生自己进行研究。

事中案例教学的安排,是由各个案例分析小组组织分析和撰写分析报告,准备好报告的幻灯片(PPT),并由各个小组推出一名代表对本组的案例分析情况向全班同学进行报告,报告后再由其他组的同学根据报告的内容提问,由作报告的同学回答提问,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案例分析中除了分析和解决问题外,还包括类似习题和实验的计算和复核工作。每次下发的案例有若干个,每个小组都对若干个案例进行分析,但每个小组只对其中的一个案例做分析报告,每个小组报告的分析案例是不同的。这样,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可能对报告的案例分析报告提出讨论的问题。对理论研究案例的分析报告,可采用学术报告会的形式,教师可根据学生提交的研究报告安排部分学生进行报告,也可由对有关问题有一定研究兴趣的学生自己报名进行报告。

事后的案例教学组织工作,是由教师对学生报告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案例教学实施的情况,检查案例分析是否实现预定的目的和对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成绩的评定,收集学生对案例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案例教学内容以及对有关安排进行必要的调节。通常情况下,对成本核算的案例可以给出比较确定的答案,但对成本核算以外的成本会计内容,可能有多样性的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研究性学习报告情况范文第3篇

化学实验报告的批改是化学实验进行后化学实验教学的继续,是实验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与操作后的一个自我整理、反思、深化的过程.教师通过批改实验报告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的程度,并能通过实验报告获得自己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反思与调控.传统的实验报告批改只是给学生一个分数,一个对错的符号,没有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的不足.而交流式实验报告批改方式指通过全批全改、面批面改、评语批改等方式[1]和学生进行无声的交流,通过等级表示成绩,同时在实验报告中以问题性的评语引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更多思考,尤其强调让学生能够通过报告批改反馈更好地理解实验. 1研究目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传统的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批改方式进行改革,通过研究不同的实验报告批改方式会对大一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和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化学学科的特征,针对性地采取优化实验教学的措施,并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新的方法在提升学生实验能力方面的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大学化学教师优化实验教学. 2研究假设 交流式化学实验报告批改方式与传统化学实验报告批改方式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交流式优于传统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研究方法 3.1被试的选择 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学习,在实验能力方面还不成熟,可塑性强.因此,本研究选取本科大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实验批改方式对学生实验能力影响的研究,随机选取两个无机实验班作为被试,每个无机实验班级为25人. 3.2实验方法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自然实验法进行对比研究,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前测,确定其不存在差异.然后确定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组,该组学生的化学实验报告批改采用交流式批改方法;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使用传统的分数批改方法.同时用测试法和观察法对学生实验能力开展研究. 3.3变量分析 3.3.1自变量 以化学实验报告的批改方式作为自变量.新的批改化学实验报告模式主要是评语批改和等级表示相结合,同时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渗透批改情况,帮助学生进步.传统的批改方法只对化学实验报告打出一个分数,标明对错. 3.3.2因变量 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呈现,还会受到教师无形和有形指导的影响,而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从化学实验报告的批改方式中能反映出来. 3.3.3无关变量控制 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同一学校大一新生的能力水平差异不大),两个班的实验课由同一教师任教和批改实验报告,学生不知道在进行相关研究.这样,从主要的方面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4研究过程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处理. 4.1前测:实验前学生无机化学实验成绩比较 本研究将两个实验班级的本科一年级上学期的无机化学实验成绩作为前测.结合初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把握学生的能力现状.实验前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大一上学期期末无机化学实验成绩采用t检验,结果见表1.表中数据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上学期的实验成绩(前测)不存在显著差异.(t=-0.808,P=0.423>0.05) 4.2实施计划 按照实验计划在实际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批改和评价化学实验报告,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记录学生对实验报告批改的情感反应、态度变化、化学成绩变化等项目.实验班化学实验报告交互使用全批全改、当面批改、评语批改等交流式批改方式并以等级表示.教师批改时给予适当的、针对性的评语,包括错解原因分析、实验方法指点、表扬鼓励等.控制班学生实验报告只使用全批全改的分数评价的传统批改方式,用对错符号来表示.在实验过程中,笔者会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考察,通过访谈、观察了解其实验能力变化,了解他们在学习兴趣、实验能力、学习效果上的变化. 4.3后测:实验后学生无机化学实验成绩比较 研究将两个无机化学实验班级的第二学期期末成绩作为后测,并结合学生实验时表现的记录情况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作出评价.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大一下学期期末无机化学实验成绩进行比较,并以他们该学期无机化学实验成绩提高幅度为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后测中的实验成绩由学生的每次实验等级结合平时实验表现综合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便于比较研究.表中数据表明,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报告批改实验,实验组的成绩明显提高,并且显著高于控制组.(t=-4.576,P=0<0.01) 4.4个案观察与分析 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观察,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更喜欢问问题,对于实验和实验报告中的疑问,学生都比较积极地展开讨论和实验探讨,并对一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乐于与教师探讨和交流,探究能力、思考能力比控制组强.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的实验中,有学生在探讨倒出剩余液体的最佳方法过程中,对这其中的压强原理产生了兴趣,并查阅资料与老师探讨,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报告.另有一名学生根据老师在实验报告中的提问,和老师探讨,最后针对实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5研究结论 实验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的交流式实验报告批改方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成绩,表明实验能力优于控制组.传统的实验批改方式仅用“√”、“×”等符号来表明实验报告批改后的结果,学生只看到符号,不清楚错误的原因,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交流式实验报告批改方式在对学生的自身素质的锻炼、学科成绩和实验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报告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学生知识掌握和实验能力发展程度),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调整实验教学方案,优化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得到反馈的实验报告以后,从对错、等级、评语等反馈信息中得到评价,学生及时改进学习策略.但交流式实验报告批改方式比较费时,需要实验教师多下功夫了解学生、批改报告、分析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