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小组讨论总结{甄选5篇}

2024-08-05 04:13:01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组讨论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组讨论总结范文第1篇

―、学生的参与不够,参与不平均

学生的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是课堂讨论效率低的主要表现,也是课堂讨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优生往往参与机会更多,扮演了一种帮助人的角色,学困生却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其他学生处获得信息,致使他们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比班级教学中的收获还少。更多的学生把讨论学习看作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学习的方式。他们的合作不够主动,往往处于被动,因此很难内化为能力。讨论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讨论的顺利展开。学生对讨论不感兴趣,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学生成了活动的旁观者和局外人。没有参与,主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学生参与度低的主要原因是讨论小组的组建不当。组建讨论小组是课堂讨论的前置程序。小组组建是否得当会影响课堂讨论的效果好坏。小组的建立要体现全人发展的要求,即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使每位同学在课堂讨论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都能畅所欲言、参与讨论,而不是仅作为旁观者。

二、论题选择不当

论题选择不当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论题是从情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进行小组讨论的主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论题展开小组讨论,决定讨论的方向,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从广义上说关系着教学效果。论题选择不当,从局部来看,讨论也许非常成功,但从教学内容的全部来看,违背了效益性原则,这种教学也是失败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好的讨论问题首先必须精确,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事实性、解释性或评价性;其次不要太宽泛,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问题应该反映真正的疑问。选择切合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论题,是提高学生讨论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内在动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可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电、光、形、声等多种媒体巧妙地组合起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那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境,提出论题,激发学生浓厚的讨论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课件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美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件不仅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更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三、讨论不够充分

课堂讨论没有时间的保证是课堂讨论效率低下的外部因素。课堂讨论的步骤有创设情境、选择论题、小组讨论、组间交流、教师总结等。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讨论是课堂讨论程序的核心步骤,应使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在讨论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有些教师误认为新课堂就是小组讨论课,一堂课组织多次小组讨论,却没有时间的保证,每次讨论没有充分展开,就匆匆结束。讨论过多过滥,讨论走过场,讨论不充分,影响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不可能达到课堂讨论的教学目的。教师指导全班进行讨论时,应注意不要充当控制的角色,要鼓励学生倾听彼此的意见,学习运用课文提供的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讨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是呈开放性,不存在唯一的答案,因此每个问题都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接受各种合理的解释,对不适当的回答不要否定,而要进一步提问予以引导,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而不是讨论的结果,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批判性思维。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起协调作用,把握讨论的时间,提出讨论的总体要求。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特别是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站在前面,教师站在后面,情感在前,道德在后,事件在前,概括和抽象在后。

小组讨论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品课堂;交流;探讨

G633.2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课堂小组讨论是最能体现这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然而,为追求新的教学形式而讨论的现象很普遍,形式主义的讨论必然导致课堂讨论的效率低下。下面是本人结合自身在平时教学中所发现、归纳、总结的一些现象思考,分析课堂小组讨论中常见的问题之原因,探讨解决之道。

一、作壁上观寡讨论――学生的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

学生的参与度低,参与不均衡,这是课堂讨论效率低的主要表现,也是课堂讨论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思想品德课小组讨论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参与机会更多,扮演了一种帮助人的角色,学习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其他学生处获得信息,致使他们在讨论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比班级教学中的收获还少。合作不够主动,更多的学生把讨论学习看作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学习的方式。他们的合作往往处于被动,因此很难内化为能力。讨论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就直接影响了讨论的顺利展开。学生对讨论不感兴趣,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学生成了活动的旁观者和局外人。没有参与,主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究其原因,除了学生不会讨论,需要老师进行方法指导外,还与老师的评价方式有关系。以往我们的评价是结果性评价,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这样的学生有自信,敢发言。成绩不好就是差生,这样的学生没自信,不敢轻易发言。在平时的上课中,教师应该注重使用过程性评价,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因人而异的激励性原则,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课堂的即时评价要宽容,比如不说“错了,请坐”而说“有其他的回答吗?”等。在小组讨论中更要如此,否则很难调动广大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小组讨论随时会生成各种问题,有的指向学习内容,有的指向学习方法,教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去分析这些问题,艺术性的处理,不能简单粗暴的否定,并把它引入到小M讨论中来――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往往具有高含量的有效性。教师要让学生在肯定、引导、激励性的评价中,获得精神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二、对交流的问题没兴趣――论题选择不当,论题脱离学生实际

论题选择不当,这是小组讨论效率低下的内在因素。论题是从情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进行小组讨论的主题,它所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选择什么论题展开小组讨论,决定讨论的方向,关系到课程目标的达成,从广义上说关系着教学效果。论题选择不当,从局部来看,讨论也许非常成功,但从教学内容的全部来看,违背了效益性原则,教学也是失败的。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好的讨论问题首先必须精确,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问题的性质:事实性、解释性或评价性;其次不要太宽泛,具体、特定的问题有助于引导讨论的方向;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问题应该反映真正的疑问,论题选择不当的重要表现就是:脱离学生的实际,学生对小组讨论的问题没兴趣。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求老师在讨论前,动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讨论问题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不会你推我让了。如何做到学生感兴趣呢?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波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能够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好奇。小组将要讨论的问题、课题,应该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讨论,有可能生成新的讨论、争议;正是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表达和说服别人的愿望。

三、观点不同惹争议――讨论结果的理论提升不足

课堂讨论有一定的程序,每一步都有其具体要求和独特功效。归纳总结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小组交流是互相补充完善的过程,得出的结论仍然可能是零碎和不系统的,如果缺乏教师小结程序,就没有理论的升华,教师的总结归纳,使芜杂变得有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教师应充分重视课堂讨论的小结工作。

教师要在学生的讨论暂时告一个段落的时候,作一个适当的总结,便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肯定讨论的成果,还要注意让学生讲述思维过程,注意思维的准确性和多样性。如有些问题经过讨论,学生发表的答案模糊不清,要引导学生经过辨析比较,找出最佳答案;有些问题的答案呈多样性,要引导学生讲述思维的过程,还有些问题由于学生理解角度不同,所持观点不一致,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明辨正确和错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总结不是重复学生的观点,教师的总结在整个小组讨论程序中只占很短的时间。

四、不顾实际皆讨论――小组讨论的目标不明确

在新课改中,出现了为了讨论而讨论的情况,一节课下来,有的老师往往不考虑必要与否,动不动就采取小组讨论,但讨论内容不讲层次,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时间,在讨论中花的时间较多,收效甚微。整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实如一盘散沙。小组讨论法教学是“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表明讨论是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是为了发展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所以讨论题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讨论法成功实施的前提。

五、似是而非假讨论――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小组讨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1)有助于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课堂氛围,发挥大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3)有助于加强学生沟通交流,提高其合作学习能力。(4)有助于学生对心理知识的理解、内化和运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案例教学法的操作步骤。(1)选择教学案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难度适中的教学案例。(2)组织引导案例讨论。教师要设计组织好教学,组建讨论小组,创设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的课堂氛围,呈现案例,组织讨论小组对案例进行讨论。(3)总结、评价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案例讨论题进行总结、点评,学生也要及时总结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步骤

(一)课前准备工作。(1)确定案例类型。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并根据大学生发展需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为自我意识、情绪与情感、学习心理、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性心理与性健康教育、择业心理、挫折的承受与应对、常见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心理危机干预等10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精选和制作3-4则案例。(2)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通常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包涵一个主要心理问题,这个主要心理问题又是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产生的,其解决的方法有心理学原理依据且多种多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既可选择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外涵心理学知识的经典事件,也可选择校内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典型例子。(3)设计与组织教学。第一,选择讨论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形式,采用发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的有关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心理知识,获得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案。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传媒。结合教学目标、案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表、文字材料等形式制作成生动形象的课件,力求吸引学生并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我要说”的冲动。(4)组建讨论小组。一个班级一般组建5-6个讨论小组,小组规模应控制在10人以内,一般以5-7人为宜。在组建小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认知水平、性格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等,成员间要合理搭配,避免过于沉闷或过于活跃。还要确保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小组领导者可记录并总结好小组成员的观点,为小组在班级中讨论发言做充分准备。(5)熟悉教学案例。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研究案例,既要了解案例的基本情况,还要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度适中,还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知识紧密联系,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参考文献、为学生可能提出超出案例范围的问题做好预案。另一方面,学生要做好个人准备,教师至少提前一周将案例及相关问题和参考文献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讨论材料。

(二)课堂实施步骤。(1)呈现教学案例。按照选择的教学传媒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重温教学案例内容,加深对案例的认识,尽快使学生进入到案例情境中,激发讨论的冲动。教师也可根据讨论问题的多少、主次程度或难以程度采取呈现案例、讨论、再呈现案例再讨论的步骤进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讨论疑难问题。采取小组讨论,小组领导者发言、小组成员补充发言,或小组领导者主持、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等多种方式,讨论对案例的看法,如主要心理问题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其中的心理学知识是什么等。在讨论中,每个人和每个小组都会对案例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见,这样就会形成许多问题,这就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区别出案例中的疑难问题。(3)讨论解决方案及其实施。在对疑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会形成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淘汰一些不合适的方案。确定方案后需要讨论什么时候实施计划,如何付诸行动等。(4)总结、评价与反馈。第一,教师要分析、总结案例中涉及的心理学知识,使学生明确重点。第二,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加以拓展。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以赏识表扬为主,并指出努力方向。第五,教师要要求学生也要及时总结自己在案例讨论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次的讨论调整好努力方向。

三、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学生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二)案例的选择。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一要应尽量选取5年内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这个事件既要反映大学生将来可能要面临的心理问题,且具有代表性。第二,案例的答案应具有开放性。第三,案例的难度适中。

(三)案例应用后的反馈。教师课后要及时反思,一要反思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案例是否合适,是否有代表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等。二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三要反思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

(四)班级规模。由于使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教师组织工作量大、学生参与度要求高,故授课班级的人数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四十人以内。

参考文献

小组讨论总结范文第4篇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索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环境,开展有效学习,充分发挥出“双主互动”、“导学—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实际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学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写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模式三教学方法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计划;

2、写好课题组个人子课题计划;

3、将计划上传到教师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

4、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十月份: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4、认真准备课题研讨课。

十一月份:1、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2、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总结,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3、课题组成员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教师博客。

十二月份:1、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教师博客”的内容;

3、认真讨论研究课题组成员的研讨课教案和说课稿,并反思总结;

元月份:1、写好课题组子课题小结;

2、写好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

小组讨论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字】:合作学习 英语写作 词汇量 查阅 总结

中国分类号:H31

一、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够给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习氛围,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一直以来教育部对于英语写作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很重视写作部分的练习,但是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任务,很多的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写好作文了,基本上在考试中学生所说写的作文都是应付了事,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社会之间的交流的需要,写作显得更重要了,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现在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有效应用。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

合作学习是20 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语言理论与策略,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最普遍和最富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其强调以小组学习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学习者的自我实践、个人责任、内在动机以及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意识。它要求小组成员共享目标资源,共同参与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小组成员之间沉浮与共、休戚相关。合作学习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坚实而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1、合作小组的建立。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达到均衡,或者是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体裁进行分组,选择同一种风格的学生为一组方便他们查找素材;

2、老师给定学生话题,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先进行讨论;

3、各个小组选择自己所持有的观点,然后跟其他的小组进行辩论,根据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选择最好的思路;

4、讨论总结与自我评价。在完成讨论以后各小组把他们讨论的结果做一个总结,然后每个小组成员根据他们的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转变学生的角色,让学生由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成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的主动学习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2、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面对英语作文写作时往往由于思维狭窄,词汇量低而无从下笔或应付了事,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先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助于学生开拓思维,扬长避短。

五、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讨论中用母语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之前进行讨论,纯英文的交流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而学生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由于英语知识的匮乏,他们更愿意用母语进行交流;

2、小组讨论中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小组合作学习考察的是整个小组的整体成绩,在一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良莠不齐,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由于没有信心或者是被能力好的学生忽略,让他们在讨论过程中逃避出去,当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把结果报告给老师并得到成绩后,他们共享这个成果。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1、以小组学习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让小组成员共享目标资源,共同参与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

2、在进行写作之前,先进行小组讨论,挖掘素材,写作不再是一个人的苦差事而是小组众人的集思广益,在共同讨论过程中相互启发和鼓励;

3、独立完成作文 。 小组完成讨论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见解,选取小组讨论所得成果的部分要点,运用自己的语言,独立完成自己的作文。

4、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加自我评价和互评阶段。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之后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看看自己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别人比自己的优势在哪里,总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争取下一次比这一次取得更好的成绩;小组互评是让小组之间互相传阅其他小组的作品,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给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学习其他小组的优点,避免他们的缺点,让自己的能力更加的提高;

5、让学生在进行交流讨论时用英文,不要过分强调语法的使用,鼓励学生在用英文进行讨论,如果遇到不会的词汇可以英汉结合使用或者是提出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词汇量的增加;

6、教师查阅和总结。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兴趣,同时能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写作任务。教师可以抽查或小组推荐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总体情况,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在课堂上做出总结。

7、对进步较快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进步较慢的小组给予指导和帮助。读其他同学优秀的作文,学生可以欣赏到高于自己水平的范文,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进而激发学好英语的兴趣。而批改比自己差的作文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而有利于向上的学习风气的形成;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人际交往能力。

七、结语

写作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和职业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写作学习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改变学生写作时思路狭窄、无从下笔的情况,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对学习和所学的科目产生兴趣,并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及书面表达能力,使写作成为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动态的学习过程。也有利于学生互动合作、提高学习写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韩英. 写作意识、写作策略与写作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一项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跟踪调查[J]. 外语教学. 2012(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