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 预算管理 应用研究
在当今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外部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预算管理信息化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因此,建立和完善预算信息化管理体系对企业加强内部资源的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预算管理的本质含义就是采用事先规划的原则首先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控制来达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保障企业发展的目的。在预算管理中,财务预算系统能否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资源以便于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是预算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目前,有许多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仅仅是用会计核算的方式来代替原本靠手工的工作,这样表面信息化的结果便是有许多的数据与数据之间彼此孤立,企业的预算工作不能充分实现资源数据的共享,因而这样的信息化在财务预算管理中仅仅是比较低级的阶段。面对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和纵深发展,企业对于财务预算的要求也会愈来愈高,于是如何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预算以此来规划和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对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面临大量的和财务相关或非相关的信息,在预算管理的编制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并进行合理有效地分解,从而建立企业战略发展的财务预算指标。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建立,那么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与企业财务指标就会缺少有效的整合平台和桥梁联系,这样的结果便是虽然预算编制工作表面上做得很规范,但是当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具体化以后,各个财务预算指标很难科学准确地予以对应。而当建立了信息化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后,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财务或非财务的信息资源都会统一的整合到信息化的平台,达到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宏观目标和具体计划措施的实时、有效对接。于是,在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预算指标之间便建立了可操作的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理论计划与实践执行的统一。
因此,加强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对于实现企业目标管理的总体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做整体有效的规划,同时提高企业危机管理的能力,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在预算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化指导可以使企业对经营过程做到及时控制,准确纠正存在的偏差,高效地保障了财务预算指标在实践中的落实。
二、企业预算管理中的现状与不足
由于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具体界限比较模糊,人们往往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重视不足,而预算管理正是管理会计中的核心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管理会计的诞生标志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真正的分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许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预算管理方法。但是真正的具备信息化水平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并没有建立,而已经存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缺乏模式和信息技术上的更新,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当前企业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处理流程比较封闭
许多企业建立的传统的会计预算信息系统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在这样的预算管理系统中只是简单的将手工的会计预算模式和流程在计算机中进行仿真,将传统的账簿改为比较现代的计算机显示器。在这样的预算模式下,企业的财务系统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个相对自我封闭的环境。传统的手工账面的信息收集仍是企业财务预算体系中的主要信息获取方式,财务人员对于非相关部门的关注较少,在信息收集方面缺乏一定的宏观规划,企业的财务会计体系并没有与企业的整个经营部门建立有效的对应联系,这样的结果常常是查询其他相关部门的财务信息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事情,本来应作为企业管理核心的财务预算却成为企业信息的孤岛,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部门的价值的体现。
2、预算管理中出现松弛现象,影响预算的有效性
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得到各级管理人员的支持与合作,但最终的决策者是企业的高层人员,于是高层管理者对待预算的态度往往决定着财务预算的编制和实际执行的方式。作为预算的制定人员来说他们既是企业预算的制定者同时也是企业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制定者为了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会选择性地制定相对宽松的财务预算标准,常常会夸大或缩小既定的预算水平,这样就会在企业产生预算管理松弛的现象。
预算松弛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财务预算最初的编制过程之中,预算人员通过高估企业生产成本的方式来夸大预算中的实际困难,或者在相关的项目申报中以降低预算支出而在项目建设中加大资金投入等方式来完成既定的预算。这样的做法严重的影响到了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企业的潜力由于过于宽松的预算管理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激发,造成企业大量闲置资源的浪费,增加了企业的无效成本,影响到企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在另一方面,由于预算低估的错误,在实际的企业经济活动中常常会产生不小的预算差异,而这种人为的预算差异会使企业决策者难以真正查明预算差异的客观原因,从而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决策。
3、信息披露滞后,预算管理形式化
对于传统的会计流程来说,企业的财务账户余额都不是当前的即时数据,因为会计工作中对于各部门工作的数据信息采集是在企业经营生产活动后才进行的,相对复杂的数据收集工作所汇总得到的信息便有着严重的滞后性,企业财务部门的报告也只能是定期性的报告,这种信息严重制约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性。对于决策者来说,信息的可贵之处恰恰在于它的时效性,没有时效性的信息便失去了信息所具备的参考价值。所以说,以此为基础而制定的企业财务预算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作为实际经营活动的指标,这样的财务预算模式也是流于形式而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真正价值。
三、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构想
针对上述信息化预算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以下构想。
1、增强预算信息获取渠道,加强部门间的合作
对于企业的财务预算人员来说,预算管理工作能否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起到有效的指导和保障作用主要取决于相关人员对财务预算信息的获取程度和效力。首先,企业的高层人员要改变传统的忽视预算管理的观念,增强对企业预算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作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负责人不能把预算管理仅仅视为财务部门的工作,而要用全局的眼光来审视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财务的预算管理不仅与企业的战略目标有关也与企业日常中的资金投入、生产运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息息相关,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有着必然的关联性,只有真正将这些相关环节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各种数据作统一的信息化处理,构建信息化的共享平台,才能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科学保障。
因此,在信息化平台建立的基础之上,企业管理者在预算管理制定之初要加强对其他部门信息资源情况的获取,在通盘掌握企业各部门运作和了解信息的情况下来制定企业的预算。同样,在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以及企业其他部门的相关人员都要参与到预算指标与实践活动的统一中,加强协作与沟通,共享信息,只有各个相关部门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财务预算管理的最优化。
2、合理制定预算,采取激励措施
为了避免产生由于企业预算人员人为原因带来的松弛现象,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以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综合各种数据信息对预算工作进行监督,在源头上杜绝财务预算人为差异的存在。一方面对于企业预算的制定人员,企业要加强对他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与监督,选拔信息化知识水平较高的财务人员来担当预算编制和监督工作,并给予预算人员一定预算误差空间,在思想上给予解放。在这样的工作氛围之下,财务预算者会很珍惜企业领导给予的机会与信任,不断地鞭策自己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在另一方面,企业的相关决策者要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采用规章制度的方式来推进企业预算的合理科学的执行。虽然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定性分析,各个部门能够自觉执行既定的预算标准,但预算的执行情况可以根据企业当年的自身资源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一定的变通,对于由于经济环境等原因造成的企业预算失衡不能归于相关部门的不作为,相反,对于敬职敬业的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予以奖励,以期望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做成更好的业绩。
所以说,信息化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可以在源头上制止人为预算差异的产生,而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合理的规章制度也可以保障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热情,从而有利于企业最终规划目标的实现。
3、信息即时,制定动态预算
由于会计流程的局限性,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都是定期的,因此要想企业未来的财务预算具有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企业的财务部门可以按照以下的模式来操作:重要信息即时,一般信息定期;同时,组织相关的财务预算人员对本周、本月等相关重要信息做采集和统计甄别,以此来作为企业制定动态预算体系的参考指标。
因此,强化信息化在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信息滞后的局面,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收集和即时平台,企业可以构建出动态的财务预算体系,从而使得企业为未来发展规划所制定的预算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通过预算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而构建出的预算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会有益于企业发展规划的合理实施,更是对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邹武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2).
[2] 郑曦华:关于行政机关财务管理现代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3] 桂暾:初探财务管理信息化预算模块实施路径[J].经营管理者,2009(11).
[4] 曾超:企业财务数据中心建设必要性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9(9).
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信息化;资产管理
引言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跨专业、跨部门、跨地区,高度整合、全员参与的事业,是管理理念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是将公司财务队伍锻炼成复合型、专家型人才队伍的实践。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具有广泛的实践和经验,是系统落实财务信息化建设规划,推进建设工程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单位。目前,远光软件FMIS(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系统与资产系统已在实施应用。工程、资产业务是建设工程系统的主要业务,关乎生产经营稳固大局。FMIS的研发及投运,为财务管理信息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办理方案。在历时3年多的系统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研发理念和实践经验,想必会对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策划现状及筹划
(一)精确认清经策划务现状
分析现在优势和劣势,找准业务可提升空间。分析工程与资产业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理清现行业务流程,找准风险点和关键控制点。我们面临的现状是:工程方面,财务部门对工程业务仅仅围绕合同、付款、决算流转,业务过程监督力度不够,承担风险较大;资产方面,现有“条块化”管理精细化程度低,与资产全生命管理理念有很大差距,资产管理信息共享不透明,存在部门分割、信息孤岛的问题,亟需先进的一体化信息技术平台作为支持。
(二)筹划体系配置目的
做系统的本质是做管理,系统为管理服务,做好系统目标的规划,就是做好管理目标的规划。结合管理现状,我们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利用开放、共享、透明的信息平台,财务人员随时掌握工程、资产业务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变动情况,打破管理盲区,降低沟通成本,关注业务风险,助力人员成长,促进流程再造。
工程方面:关注资金流,对工程项目的计划、筹资、投资进行全过程反映,以财务资金流与工程形象进度对照,及时发现管理上的漏洞。关注成本流,以工程领用设备为管理核心,与资产管理系统比照核对,及时进行资产确认,做到“卡随物动,帐随卡变”。
资产方面:以固定资产卡片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手段,落实资产管理责任,做到资产生命周期的全面掌控,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落实资产安全保障,构建完整的资产明细数据框架,将资产管理落实到物。
二、系统建设思考与实践
现行的与工程、资产业务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基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更改检修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三大信息系统。这三大系统结构复杂、理念先进,广泛应用于设备管理、物资管理、方式管理、调度管理等多种业务领域,涵盖了的大部分工程资产。我们认为,FMIS建设应当利用现有资源,全面整合各个独立信息系统的输出结果,全面反映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变化,实现资产实物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实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在充分考虑了多平台整合应用、数据高度共享的可行性后,我们提出了建立系统接口的思路:开发资产管理子系统,通过工程管理的一体化应用、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资产业务单据化、流程化处理以及资产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开发工程管理子系统,实现以工程项目为单位的资金流和成本流的管理,通过对资金流入、资金支出预算、资金支付三个方面的管理流程控制,达到对工程资金拨入和使用的良好控制;开发生产管理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接口程序,获取生产管理系统实物管理信息,解决部分资产“卡、物”相符的问题;开发生产管理系统的物资模块与工程管理系统接口程序,实现工程设备物资领用数据自动录入,获取固定资产的价值信息,自动转入资产管理系统;开发与财务核算系统的连接,将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工程核算信息自动生成财务核算信息。
三、加强了项目统建设管理
(一)健全有力的领导机构是系统成功的关键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复杂程度高、专业要求高、部门跨度大、协作力度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个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理念创新,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持续性,按照创造性、协调性原则,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完成财务管理信息化 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接口,实现数据共享,最终达到持续优化、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
完善健全的工作机制确保了项目建设的如期完成。项目建设始终坚持以财务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制定了科学、严谨的项目计划。通过定期召开阶段性的评估会议、每周工作例会等形式,利用会议纪要、工作简报、工作督办、倒排工期等手段对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监控。
(四)维度广泛的沟通机制
由于项目集成了财务核算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来源于基建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科技信息更改检修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参加的人员涉及面广,因此项目的建设强调并形成了通畅的沟通协作机制,倡导共同成长和进步,充分发挥了工作小组的团队精神,营造了积极、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氛围。计划发展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工程建设部门、物资采购部门、信息技术部门、财务部门的跨专业良好沟通,是不断理清工作思路的首要保障。
四、系统的实施化效率
(一)充分利用已实施的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基于发挥财务核心控制力的理念,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在系统开发上最大限度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将工程资产业务由原先的直线职能型的管理结构转变成平行的流程网络结构,实现了资产工程管理业务流程的再造,完成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根本性变革。
(二)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信息资源,对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财务信息系统是经营决策的基础和重要的信息来源。FMIS系统将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基建工程管理系统等系统所产生的信息,纳入财务统一管理模块,分类、整理、转化为财务所需要信息,有效的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三)会计信息难于反映经济业务的本来面目,信息的滞后不仅影响了信息的质量,降低了它的相关性,无法从效益的角度对经营生产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工程资产系统的开发,将财务管理的范围延伸到业务发生的,与相关业务系统的整合实现了会计信息与业务信息有机统一,对经济事项的反映延伸到了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整合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解决了经济事项信息不全面、不及时问题,为财务处理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源。
(四)实现财务核算自动化,转变财务职能,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工程资产系统的开发运行,实现财务核算的自动化,使财务信息能动态、实时的反映资产工程管理的全貌,将财务人员从日常繁琐的事后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向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和监督职能转变,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等等。
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进一步升级。随着网络的广泛使用,企业的财务管理越来越倾向于应用信息化技术,企业财务信息化能确保资金划拨的安全,并拓宽企业财务管理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带动企业在各项工作上进行创新。然而我国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多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内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企业;财务信息化;问题;对策
0 引言
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均已广泛使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比如进行网上办公、资源共享以及网上结算等。将传统的手工数据分析处理升级由信息系统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实现了会计业务的方式以及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的改进,提高了财务会计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并保证了资金划拨安全,使得企业在各项工作上均在进行创新,然而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急需解决。
1 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存在过多障碍
各个部门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工作不到位。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企业财务核算时,应将各个部门的有关财务数据收集完备,才能确保企业正常发展。而有些企业只在财务部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忽略了在其他部门的建设工作,片面理解财务信息化建设只是对财务部门,殊不知,财务信息化建设应该贯穿企业各个部门,才能确保财务部门通过财务信息化进行网上数据资源共享,做好企业全局的财务工作。企业如果忽略了在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必将导致财务部门不能及时获取各部门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影响企业财务工作。而就企业本身而言,其硬件设施太过落后,阻碍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应针对企业自身特点,配备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硬件设施。
1.2 财务信息化人才的缺失
目前,我国已经提高了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增加各种相关投入,从而大力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然而,但是,实际上,我国企业中真正懂得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只有少数人,基本上员工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足够深刻的认识,这就需要我国的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我国各高校通过设立相关信息化建设的课程来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然而接受学校课程培养的人才们,由于其缺乏工作经验与实际操作经验,导致到了工作岗位后并不能熟练进行信息化操作,高校应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3 管理者缺乏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刻认识
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导致企业在实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很大问题。企业管理者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而且未能看到财务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的益处,因此管理者直接忽视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得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政策经济支持,导致企业不能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中获得更好的成效。比如,领导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致使领导会减少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人员财务投入。
2 解决企业财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2.1 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化
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各个部门齐力改变本企业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流程。既然设计到人员的参与,那么就必须使得财务信息化系统规范化。通过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并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执行,实现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规范化。整体规划信息化建设,使得业务流程得到很好的优化,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的交流工作,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2 财务信息化安全性保障体系的建立
企业在实施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应该确保其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以借助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公司所设计的安全预警程序,构建严密的安全保护体系。一方面,对内加强财务控制管理制度,可通过利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手段,避免内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借助专业计算机程序设计公司所设计的安全预警程序,全面设置企业防火墙,将事故扼杀在摇篮之中。严格限制在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上任何软件,加强网络上下载会计专用软件时存在的风险防范,防止经过保密处理的数据以及信息泄露。当预警系统发出信息时,应保持足够高的警惕并及时处理好特殊情况,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从而确保密保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企业财务工作能够正常运营。
2.3 加大财务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工作
财务信息化相比于传统会计核算,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进度。因此应重视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企业应划拨充足的预算经费对财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加大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求财务信息化人才除了要扎实的掌握基本财务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能灵活运用计算机相关软件,特别是本企业的财务处理软件。这样,企业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可要求财务信息化人才通过改进以往企业财务软件,自行开发出满足企业需求的新财务软件。
2.4 倡导企业管理者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离不开领导的支持。而领导只有在清楚的看见财务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带来益处时,才会予以各方面支持。实践证明,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帮助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并能为企业进行市场决策。决策具有预见性,通过加强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化建设意识,结合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使得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能够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的财务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确保资金划拨的安全,而且还能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空间得以拓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应清楚地认识到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宇,胡明.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0(11):12.
[2]谢璇,崔文平,查劲凌.我国企业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8(02):34.
[3]李松,王彦梅,赵亚清.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定位与选择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1):21.
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财务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6.3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6-82-02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队伍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得到高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010年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中中石油位居第5位。中石油之所以能跻身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前10名的位置,与其对信息化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会计是信息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都以电子方式运行,实现数字化管理,迅速便捷;对会计系统的影响是深远的,计算机组成网络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企业的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处理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财务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发掘企业财务资源的信息潜能,充分利用企业信息资源,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以更好地组织企业活动,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过程。各种经济信息得到充分的综合处理,会计核算逐步融入企业集成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财务部门能通过内部网络直接从计划、生产、采购、销售、人事等部门获得数据。会计信息将与其他经济信息构成信息整体,共同为企业管理及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
会计的网络发展,人才是关键。MRP或ERP之类的信息系统的实施比会计软件要复杂的多,而技术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因此,在信息化时代,建立一批具有新思维、高素质的一线应用、系统数据维护以及懂得二次开发的技术人才,是迫切而紧急的任务。
二、信息化环境下财务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突出问题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实施财务信息化的企业集团,财务人员往往具有较多的财务专业知识,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不够精通。培养计算机与财会专业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是财务信息化在广泛、深入应用的前提。
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尤其注重提高财务人员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加强财务人员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是推进企业财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信息化环境下财务队伍建设的步骤
为使财务人员能满足信息化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要在遵循总体规划,步步实施的总原则情况下,开展财务队伍建设。
(一)有计划地进行岗位交流
企业规模越大,财务分工就越细。在小型企业,一个会计可以处理全部账务,大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公司,财务岗位可能细分为十几个或几十个,比如往来岗有4-5人,每人负责一部分往来客户的管理。分工的明确、细化,一方面工作会形成流程化、程序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日常核算的工作会单一,可能变成某一环节、步骤的熟练工,缺少全面思考问题的眼界,很难发挥财务的统筹规划作用。岗位交流能较好地解决财会人员知识面逐渐单一的问题,较好地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同时,通过有计划的岗位交流及轮换,可以发现财务处理的各个流程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辅助岗位制度建立是对岗位交流的有益探索和补充。即每个岗位有一个辅助岗位,在主岗位缺席时,由辅助岗位处理相关业务。
(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提高战斗力
重视团队精神,培养财务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战斗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价值,提升队伍的战斗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发展的文化,先进的企业文化需要靠扎实的作风来养成。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战略定位必然会发生改变,财会队伍必须要顺应企业发展的节奏,及时调整队伍建设的重点,丰富团队文化的内涵,赋予团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
(三)加强保密意识,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
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给财务数据的安全也带来考验。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必须充分考虑到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财务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保密意识,减少人为、无意识传播财务信息的行为,不同阶段要遵循不同的安全管理目标,以确保财务管理业务不间断和数据的高度安全。在财务队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信息安全保密策略,使用安全方式连接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划分管理权限,实行身份认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系统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是抓好财会工作,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的根本,而人才培养又是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企业应当健全用人机制,重视财会人才培养。创造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工作氛围,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建立以人才评价、培养、激励、流动为主要内容的用人机制,做到因事择人,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对优秀人才提供发展和晋升机会,注重发现具有能力的、品质优秀的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舞台。建立科学的财会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财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兼备的财会队伍。
(五)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结合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培训。培训财会人员使用财务操作软件的能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以适应企业会计处理高度信息化的形势需要;培养财务人员精细管理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同时,培训之后组织测试,进行经验交流,是巩固培训效果的必要手段。
财务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统计;医院管理;财务信息
医院财务统计工作是医院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医院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务信息依据,同时也对医院所属地区的医疗情况、卫生需求和就诊费用等进行归纳整理,服务于医院管理。随着医疗竞争的日益激烈,合理利用财务统计信息,发挥统计工作的特有职能,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保障医院在残酷的竞争中不断前行。
一、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的施行使医院得到的政府财政补贴相对减少,医院自身运行支出不断增加,收支差异导致医院更多地依赖于医疗服务收入,使其对财务管理方面更为重视。市场经济要求医院做好财务统计工作,充分了解医院运营情况,根据实际改革管理模式,增强财务影响力度,降低医院运营成本和医疗费用,切实为患者利益考虑,同时提升医院知名度和医疗水平,从而增加医院效益。现代医院管理对于财务统计信息的需求更为严苛,数量与质量并重,这要求财务统计工作要从各个角度,多层次全方位收集分析财务数据信息,科学分析处理财务信息,服务于医院的管理工作。在制定医院年度目标和发展规划时,需要整合财务统计信息,针对财务状况、医疗设施情况、患者就诊情况提出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这更加突显出财务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财务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合理分配医院资源
在医院日常管理中,如何实现医院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优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是医院管理者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使医院实现良好高效发展的必由之路。医院统计工作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医院发展各个阶段的资源配给和需求信息,统计医院现有资源状况和各单位部门的切实情况,通过系统分析做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对财务统计信息的总结,医院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目前医院现有资源和薄弱面,对流动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从医院长远发展层面出发,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在急求的项目上,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在实际管理中,财务统计工作还能提供医院运营过程中医疗设备、门诊数量和床位的空余,可以根据统计规律合理调配规划,以应付不同季度、不同情况下的患者需求。
(二)提供制定决策
依据财务统计工作主要针对医院已有财政收支情况和患者就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财务统计信息和简要分析结果,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第一手医院运营情况数据,是领导制定决策和规划的重要数据支撑和依据。通过财务统计报表,管理人员能够了解当前医院医疗业务收支、地区卫生需求、患者就医费用和药品比重等,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下个阶段适合于医院发展的业务计划,重点调整医疗科室资源,针对具体情况调配资源,使决策面向实际,可行性强。
(三)衡量医院管理成效
医院管理成效主要通过医疗和经济双重指标衡量,可以具体到医院各时间段就诊患者数量、住院患者人数、主要病症费用和药物销售费用比重等,通过这些信息掌握医院整体运营情况,评估管理成效。利用财务统计信息,医院能够更为有效地对医疗费用结构进行相关调整,控制药物费用比重,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为医院赢得患者和家属的口碑,建立品牌效益,从而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彰显医院管理的突出成效。
三、医院管理中财务统计工作改进措施
(一)建立健全系统化管理制度
制度的约束是财务统计工作顺利施行必不可少的保障,因此要改进医院财务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首先要从管理制度下手,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财务统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统计信息项目,明确统计人员职责和工作方式。同时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健全财务统计监督制度,加强统计人员的日常管理。在制度执行时,统计人员不仅要进行日常的信息管理,还要整理原始财务资料,清查资产,定期提高统计报表,为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信息。
(二)重视财务基础与专业建设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深化,医院管理层对财务统计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对财务信息利用的比重增加。在建设财务统计工作体制时,应该从基础入手,重视财务基础和专业建设,加强财务统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不断提升;同时医院积极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扎实牢靠的财务统计体系。
(三)提升财务统计信息化程度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各行业的共同发展方向。对于医院的财务统计工作,其先进程度更是建立在信息化程度的基础上的。财务统计工作包含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核算,涉及数据报表的处理、存档和维护,数据量惊人,工作量巨大。提升信息化程度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统计效率,降低其复杂程度,减小错误发生率。信息化的提升,计算机的使用有助于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使得财务统计工作高效性、及时性增强,有利于医院管理层第一时间掌控医院发展动态,制定决策。
四、结束语
总之,财务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中不可或缺,财务统计信息能够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支撑,有利于其合理分配资源、制定决策和评估效益。因此在日常管理中,赢采取措施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财务统计工作体系,重视基础和专业建设,提升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管理,实现医院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财务统计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地位[J].统计与管理,2015(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