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推荐5篇}

2024-08-04 19:35: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法规;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一、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建设工程法规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工程造价、工程监理等专业的课程体系构架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对建设工程法规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其未来职业操守的形成、职业发展的取向、专业能力的塑造,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理论性强,高职学生厌学情绪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改革上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不完善

建设工程法规调整的对象是纵向的行政管理关系和横向的经济协作关系。从调整的对象来看,建设工程法规既有行政法内容,也有民法内容。因此,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在内容选取上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为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监理法规、民法行政法基础知识、诉讼法等为辅。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土建行业规范、技术规范的修订,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新的变化。同时,现行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法律法规理论知识,缺乏建筑行业专业的法律实务内容。

2.教学方法单一

纵观土建类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和学生互动少,课堂气氛单调沉闷,无法达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土建类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教学的需要,应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教学资源贫乏

建设工程法规虽然是一门土建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土建类高职院校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课程资源建设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各专业主干课程逐步实现了网络化、视频化,而建设工程法规这门课程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主要是教材、课程标准、教案等,更谈不上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三、建设工程法规课程改革的思路

1.优化教学内容

(1)修订课程标准,明确教学内容。建设工程法规是土建类专业均开设的一门课程。土建类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交通工程等。各专业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及专业标准,修订建设工程法规的课程标准,确定适合各专业的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内容。

(2)关注最新行业法规的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改及废止成为常态。教师应多关注国家最新行业法律法规的调整,将调整的内容及时纳入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如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的规定与修改前的规定是不一致的,教师在教学中讲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时就应更新教学内容。

(3)引入专业法律实务,新增教学内容。建设工程法规以往的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法律知识的讲解,基本上是法条的堆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土建类专业的法律实务引入课堂,设计项目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法律理论知识,就建设工程项目中发生的法律纠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构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法体系

(1)主线――案例教学法。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将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首先,教师在讲解法律理论知识之前,可以将案例抛出,引导学生思考;其次,教师给学生讲解法律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再次,教师要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方案,引导学生归纳;最后,教师公布权威的案例分析方案,引导学生总结。

(2)构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法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建设工程法规课程应用案例教学这一方法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应结合其他的教学方法,构建以案例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此来提高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教师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角色辩论法、头脑风暴法、情境演绎法、实景观摩法等教学方法,形成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体系。

3.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1)完成传统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传统教学资料一般指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具以及辅助教学资料等。建设立体化教学资源库,首先要实现教材、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具以及辅助教学资料的信息化,即完成电子教材、电子课程标准、电子授课计划、电子教案、三维或四维立体化教具以及电子辅助教学资料的编制。

(2)优化PPT课件的制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的发展,运用多媒体上课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现在通用的多媒体课件形式就是PPT。制作PPT课件是当前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但并不代表所有教师都能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功效,给学生最直观、最有画面感的视觉冲击,PPT课件的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3)制作网络视频课。教师要在完成课堂授课任务的前提下,完成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网络视频化,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课后学习的需要,真正实现学生所期待的线上线下学习。教师可以边上课边录课,也可以借用学校的录播室录课,还可以采用相关软件录屏,完成课程的视频化。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利用世界大学城这样的网络平台,将自己的视频课上传,真正实现了建设工程法规课程的网络视频化。

(4)建立试题库。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建立配套的试题库,满足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需要。试题库的建立,要充分考虑到现有知识的难度、广度和延伸度。因此,在试题库的题型上,要与国考、省考接轨;在试题库的内容上,综合历年国考、省考的相关法规试题;同时还要尽可能收集更多的工程纠纷案例,建成建设工程法规案例教学库。

(5)利用世界大学城、QQ、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现在线互动答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世界大学城、QQ、微信等网络平台为教育者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提供了平台。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世界大学城、QQ、微信等网络平台,实现课后在线互动答疑,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职业本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对高端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快大学高层次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早已成为我国应对高端技能人才短缺的发展战略。2024年底,教育部印发文件,在全国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工作。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把规范化管理作为职业本科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教体系,完善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职业本科质量提高中的基础功能。2024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15所高校为职业本科教育示范点。这意味着我国的后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教育-高职院校文化教育-职业本科文化教育”的细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传输链。

一、职业本科教学水平质量标准体系的理论基础研究

1.综合认知教学水平质量标准体系。教学水平是高校生存的基础,是学校德育发展的关键。无论教学水平系统的基础理论还是特殊性,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改变和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并根据教学水平的提高完备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规范服务体系,才能真正更好地推动职业本科的发展,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高校教学水平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研究。高校要定期组织老师和管理人员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深入了解构建教学层次质量标准体系,落实好学校日常基础性工作,对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总体目标是必然的。为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课程管理;加强课程管理,建立教学水平质量标准体系。2.基础建设教学水平评议智能化管理系统。保障教学水平涉及学校精准定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式、师资力量、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标准、课程管理、质量监督等课堂教学工作,是一个系统体系。学校各院系,从校领导,到行政部门、学院、教研组、班集体,形成多层次的通用互联网,是一个细化的教学层次智能管理系统。各单位要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工作职责,建立自己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总体目标,进而为学校打造一个三级多方位的相互支撑点,相互合作、相互对接和相互监督的智能管理系统。3.按时考核各项教学标准。教学评价对促进教育思想转变、梳理当代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规范课程管理、加强教学标准基础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坚持“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改革、以评价促管理、评价与建设相结合、以基础建设为重点”的评价建设战略,紧紧围绕评价总目标开展各项质量准时进行标准评估。4.坚持标准化的教学层次管理计划。坚持以规章制度为控制、过程管理为方法、质量保证为总体目标,构建教学水平保障机制,推进本科院校教学水平保障管理机制建设。一是成立课堂教学督导联合会,完善教学水平管理的督导管理办法,直接对负责课堂教学的学校领导负责;学院督导委员会负责学院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督导评估工作,立即对接学院教授,接受学校督导业务流程具体指导和日常任务分配,二是建立党员干部按时上课的规章制度,规定各行政部门党员干部要按时进行课堂教学,同时掌握师生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发现和处理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各种问题,防止管理方法和课堂教学脱轨。最后,建立教师评价体系,以学生按时在线教学评价和研讨会为基础,掌握学生对教学水平的评价,及时处理课堂教学和管理方法的不足。5.坚持每学年例行检验规章制度和重点质量检查。每个学年,除了基础的初期、中期、末期课堂教学检查外,教务处还应根据各专业的教学情况,定期与校检查组合作开展各种主题风格的教学检查。对标准化水平、教师教学课堂、综合实践课程、基础课堂教材(课本内容、日志、考试大纲、教学设计、讲座进度)、期末试卷和考试成绩质量检查表、论文(设计方案)状态、等抓好教学督查,确保教学标准的顺利实施。

二、建立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

1.构建职业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想。根据本科教育审核内容定位和相关规定,整合多元化审核主体,构建审核内容研究和全方位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审核评价指标体系。操作步骤如下:参照我国本科教育专业认证研究会发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建立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行为主体框架。《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分为职业道德与规范、专业知识与素质、工作能力和自主创新三大规范。2.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明确五个一级总体目标后,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建设规划进行核对,对领域内重点企业、校企合作办学企业进行调研和访谈,跟踪调研毕业三年及以上的学生,整合校园资深教师“背靠背”获取初始文本数据信息;其次,对回收后的文本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主观比例数据信息进行权重计算平方。3.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息反馈。由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与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高质量技术技能的纵横比相一致,评价指标体系也要具有自我调整和闭环控制的特点。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开始对学生主要表现进行点评后,反馈服务平台也要及时思考和提升“获得工作能力”,甚至对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进行动态调整。

三、职业本科高校教学标准的基础内容

1.精准定位与训练计划。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估计和要求。它反映了一系列的观念和意识,它要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方向,它是围绕着所有教学活动的过程展开的,自始至终都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职业本科院校培养计划既要符合相关基础规定,又要遵循人才培养的整体精准定位,体现学校特色是评价学校整体办学理念和整体素质的关键。目标定位是否符合本科院校的要求,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是否清晰、实用,是否与公司、行业的需求一致,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需求;能反映学生大学毕业五年后的关键工作能力及其在社会发展和专业领域的发展。职业本科要积极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良性发展,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继续推进文化教育改革在培养计划上体现“实用性”,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结构上体现“复杂性”,在技术专业设置上体现“地域性”,体现“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理论性”,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文化教育教学水平。2.教学阶质量标准。教学阶段的质量标准是所有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应始终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实际上包括课堂教学基础建设与改革创新、课程管理与运作、实习与实践活动、学习效果和附加指标值组成。职业本科大学教学阶段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职业本科大学教育科研的规律,突出基础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徒制实践等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作为职业本科大学,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基础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提高文化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本科见习实践活动质量,不断提高见习实践质量标准的关键一步是加强对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监督,促进实践活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理性认识、认可和推进,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3.师资力量确保质量达标。高校应引进教师、开展对教师资格评估、聘用评价教师等对策,建设不仅拥有基础知识更拥有一支具有社会经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团队,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教师基础素质是指教师要具备基础的职业道德标准、足够的教学能力、技术专业水平、社会经验、沟通协调能力、职业发展工作能力,以及有足够的时间和活力投入本科课堂教学和具体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改革创新,改善师资结构,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在实践活动阶段的专业技能。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至少不低于50%。高度重视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的发展,教师可以到企业锻炼、学习和提高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能够聘请企业或领域的权威专家担任教师,保证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的要求。企业与学校之间相互促进、深度合作的多元化课堂教学精英团队进一步保证了联校、教学与管理阶段的教学专业性和职业影响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4.课堂作业创造质量标准。课程作业创造的质量标准是结果规范,关键是要考虑学生的大学毕业需求。课业的质量标准涉及通用课程内容、课程、通用工作能力、专业技能、道德修养、职业素质等多个方面。事实上,相关工作部门可以设置子标准,重点关注院校的具体教学阶段的特点和规定。例如,在技术专业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体现了受训人员重要工作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受训人员具有卓越的工作竞争力。制定职业本科教学水平规范,逐步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打造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理念,系统体现了以学生为管理中心培养技能型人才构建产教融合的关键要素。智能化教学水平保障机制,完善课堂教学督导反馈,推进教育改革,保障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质量,融入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四、职业本科课程管理中的质量标准

1.完善高校课堂教学文件存储理念。教材的收集、整理、归档是否完备?工作能否顺利开展,需要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共同奋斗与配合。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堂教学档案存储,按照管理制度确立各级工作人员在课堂教学档案存储中的权利和责任,同时向专注于教学评估和教职员工宣传课堂教学档案保管的必要性,不断完善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档案保管观念,为课堂教学档案保管工作赋予强有力的理念。2.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档案保管制度。根据高校的技术和专业特点,制定课堂教学档案保管制度,确保课堂教学档案保管制度的落实。一是制定教材收集、分类、保管的归档规章制度。例如,确定教职员工归档的内容、时间和方式,明确课堂教学档案的存放类型、存放地址、存放人员、存放规定等。二是教材应用,建立订阅和阅览规章制度,明确申请的阅读、报销程序,以及申请中的常见问题。三是制定课堂教学和归档工作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课堂教学档案管理不断合理正常进行。3.加强高校课堂教学档案系统基础建设。高校管理人员和教师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档案系统的基础建设,把课堂教学档案系统的基础建设纳入高校总体建设规划。一是在规章制度、人员、机器设备、资产等层面为课堂教学档案系统的基础建设提供必要的应用和保障。二是升级梳理、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文件目录建设、数据信息建设等课堂教学文件系统的工作内容。三是根据课堂教学文件存储规定,对课堂教学文件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整合,建立课堂教学文件数据库以供查询。四是做好课堂教学档案系统的安全管理,避免内容丢失、故意伪造等,确保课堂教学档案数据的详细和安全。

五、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1.课程结构比重定量分析。选修课学分制占比超过20%。因材施教,实行“多方位”“多层次”分类培养体系,加大各类选修课比重,构建跨校、跨系选修课程管理系统培养学生综合工作能力。同时设置部分学生自学课程的内容,以提高对课外学习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自学工作能力。实践活动比例:专业实践活动占比都要达到50%以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职业基础技能培养、职业关键技能和发展、职业技能工作能力层层递进、学年不间断的综合实践课程管理体系。实验课程的内容要注意摆脱课程内容之间的界限,防止重复设置,将原来的演示或认证课程内容改为实用或创意课程内容,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新的实践活动。开设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指除技术专业科目要求的具体内容外,与岗位和公司要求相对应、与技术专业科目相衔接的模块化设计技术选修课。大学专业要积极建立能够体现学院人才培养特点的交叉学科、复合应用等专业方向。每个技术专业一般设置2~3个方向供学生选择。2.校企深度合作办学定量分析。设定用人企业参与主课率、校企合作学校开发设计课程的最低总数、实践活动时间等,保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1、公司主课参与率100%。用人单位的参与方式包括课程评价、课程内容设计方案、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2、校企合作学校开发设计课程的最低总内容一般不少于4门课程以上。同时,鼓励开设短期课程内容,与公司共同掌握和解放学生的技术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对于公司可以实施的相应短期课程内容,可以在多次短期课程的学习和的基础上,积累学生的技术专业整合能力。3、完善学生在校实习、公司实习、假期实习的规章制度,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国外应用技术院校的学徒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德国双元制”方式,学生具有学生和员工多重身份。以纽伦堡应用技术大学机械与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实习时间包括入学前(6周)、第三学年、第六学年三个阶段。为此,每个人对技术专业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了解该职位的具体工作情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具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的职业本科教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健全和建设,要从整合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优秀人才入手,不断探索与创新于审查参与者、方法、内容的整个过程,基于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用人企业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重磅!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建设[EB/OL].中国教育在线,2024-02-14.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学合作;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工科类本科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体现新的思路,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实施,落实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遵守以《华盛顿协议》为基准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作为培养方案的设计依据。通过专业认证,将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证,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我院现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和汽车服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为稳步提高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适应工程师教育国际化趋势,学院把机械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目标,以此带动全院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来规划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就是要遵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必须既考虑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又考虑专业特色;既考虑学科知识体系,又考虑学生能力构成;既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又考虑结果导向,坚持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查,更注重学习效果;既考虑理论教育,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等。

2.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新版培养方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设置课程体系。特别是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在分类基础上实现: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两者合计至少占总学分30%,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10%,纯集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近30%。按照标准要求,对原培养方案中未设置,但认证标准规定需设置的课程进行了补充。2015年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产学结合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1.扩大产学合作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扩大产学合作。实现产学结合的关键是校外合作基地的建设。没有长期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产学合作就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院结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现有的一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四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新的院级和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等合作建立订单班,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实用型人才。不断拓宽现有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教学、学生竞赛、教学资源共建、合作研发、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功能,扩大产学合作成果。校外集中实践环节全部在企业进行,校内课程实践除部分课程实验外,普遍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建立实践课程项目库,项目内容多由企业课题转化而来。

2.课程资源建设

我院围绕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SMC(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除集中实践环节大量采用企业案例外,还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专业核心课程由行业产业名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进行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编制产学合作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材内容上体现应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项目与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深入挖掘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课程设计的实践项目库。

三、基于OBE的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OBE是基于学习结果的工程教育模式,在理念上,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OBE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在方法上,OBE要求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开展。OBE以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实施的着力点,按照泰勒的课程理论具体包括四个阶段。一是选择教育目标,重点明确专业定位和特色。要建立专业培养标准并尽可能地把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细化,同时可以测评,要用学生的展现来表现知识和能力。二是设计教育经验,重点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以达到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学习结果为目标,保证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效果得到明确的落实,即学习目标的可追溯性。三是组织教育经验,重点探索与改革教、学、考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手段。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培养任务,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培养任务为依据,为实现不同目标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四是评价教育计划,重点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持续改进。要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创新考核形式,加大实践内容在考核中的比例,让学生明确目标,促进自我培养。本文就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围绕北京市产业定位调整和生源结构变化,在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实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微观课程,保障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对机械类专业从传统的以制造过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创造为中心,从面向生产过程到面向生产,以培养面向机电、汽车行业和高技术装备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成,赵林惠,唐井武.产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

[2]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1).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问题 开展措施

1.引言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全面检验和巩固房屋建筑学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符合建设项目设计任务的能力的重要实践性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可以使学生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

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要求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紧接着在房屋建筑学课程结束时安排的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模拟的建筑工程项目类型有单元住宅、教学楼、小别墅、办公楼,根据课程内容及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完成方案草图设计;第二步完成初步设计:提交建筑设计中的各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构造详图。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学生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够。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学生初次接触设计,由于缺乏了解,有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所培养的目标以建筑施工企业一线的项目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主要应学习施工技术而不是设计,因而设计成果粗糙马虎。

3.2学生层次不一,设计进展不易统一。

因为目前生源种类不一致,学习基础不一样,知识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致,所以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有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设计任务,或者完成效果不好。

3.3设计时不注意规范的应用及与课程的联系。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既有建筑设计又有构造设计,同时还要遵循建筑设计规范、制图标准,懂得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方法,但有的学生在完成实训的过程中对存在的疑惑、遗忘的知识、错误的认识没有积极地解决,对应该遵守的要求也不认真执行。

4.解决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目的的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通过房屋建筑学设计可以获得以下收获。

4.1能达到系统巩固并扩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使理论联系实际。

4.2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建筑施工图设计问题,并能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具有正确、熟练运用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4.4提高对建筑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增强建筑构造的运用能力,以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5培养学生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和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6了解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4.7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工作的责任意识。

此外,教师要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按照规范、标准要求随着课程的开展逐步完成方案草图的内容,使选题多样化,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构思方案、解决问题,并在正式完成课程设计的那一个星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最后的修改与建筑图纸绘制。

5.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开展

5.1房屋建筑学课程内容与方案草图设计的开展。

房屋建筑学课程第2章是民用建筑设计部分,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应根据建筑设计内容结合规范要求,回顾制图标准,完成建筑平面图草图设计,通过典型图纸分析、设计原理讲解,在本人反复修改、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进一步完成剖面图及立面图草图设计,此阶段的图纸内容并不能一次性确定,因为涉及到构造要求及做法的知识还将在后面构造设计教学中逐一补充完善。如学习第5章墙体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进一步完成立面图中墙面装修做法及墙体细部构造详图;学习第6章楼层和地层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善剖面图中地面构造做法、楼板尺度、楼板的搁置;学习第7章楼梯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补充平面图、剖面图中楼梯的尺度、立面图中建筑入口形式及楼梯构造详图;学习第8章屋顶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完成屋顶平面图的绘制;学习第9章门窗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确定平面、立面、剖面图中门窗的位置。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学、教、做‘三位一体’”的课堂模式可以使学生领会到设计的开展程序,督促他们踏踏实实地完成设计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知道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对应的设计,哪怕是多次修改都感觉到其乐无穷,对自己的成果了如指掌。

5.2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实训开展。

在课程结束后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训周,学生的方案草图设计其实已随教学过程的开展基本确定,在前面近15周的理论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边做边改,对设计的要求、标准均已明确,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在初步设计阶段即使要修正内容也是局部而不影响实训进程。因此将方案草图转为正式的图纸时,效率大大提高,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5.3方案实施的效果。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点专业课程,学生开始对此都有很高的热情,只学不做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惰性、学习的盲目、学习热情的衰退。教师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随着课程的开展设计好每一堂教学过程,以及对应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内容,让学生在学中练习、思考,即面对设计成果,不仅能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体会到知识的运用、工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就感。

把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的内容结合起来使方案草图实训时间充足。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老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帮助确定其方案,让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边教学边设计边修改图纸质量明显高于只在最后一个星期匆匆忙忙地完成的情况,学生可增强独立运用理论知识、技术标准、设计规范,参考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通顺的文字和准确的图表系统、完整地表达设计成果。

我通过以上教学实践,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学生不但绘图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建筑构造的认识、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为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文中所指房屋建筑学教材为陶桦铭,墙新著.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姬慧主编.房屋建筑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电力出版社.

[2]王福彤主编.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

课程标准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依据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特色,首先明确本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是根本。武汉轻工大学是湖北省属高等院校,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培养目标——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从社会、企业、校友和在校师生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制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学习产出效果”目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具体为:(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2)具备较强的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各种手段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3)掌握力学原理、工程材料、工程结构的基本理论等专业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4)具有进行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2.人才培养计划

依据专业培养标准的学习效果目标、整合课程,制订设计项目等实践环节,编写每门课程或设计项目的课程大纲和课堂教案,并明确各课程与设计对专业培养标准的贡献,最终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经过两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订出具有CDIO思想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意识的2013版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首次制订了面向学生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学期为单位列出本科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降低了总学时和必修课比例,选修课选择性较大,并给出选课指导。对于“本科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给出了具体要求,可操作性强,以人为本,合同式教育教学真正体现。本方案实践教学环节比例提高较大,占28%。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体现了CDIO把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的背景环境的特点(土木工程专业<建工方向>主干课拓扑图见图1)。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先后建立了10余个专业实习基地,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实行多重考核与评价方式。

3.课程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