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阅览的本篇文章共有17901文字,由张尤泉尽心改进之后,发布于【】。学校(英语:School),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教育活动的组织机构。名称起源于民国。农村初中校校本课程建设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假如你对这篇文章想说点什么,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篇 农村初中校校本课程建设思考_基础教育论文
【摘 要】课程改革、校本建设关键在于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条件。就此而言,城市学校、条件好的达标校能进行校本研究与建设,农村校、物质条件差的初级校也一样可以进行。在这里人是决定因素。人的观念的改变与否决定了农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
【关键词】校本课程 转变观念 农村初中
前不久得知,英国将在中学开设一门叫快乐的课程,内心有所触动,不由地想到当前我国各地各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学校有了校本课程,再仔细瞧瞧,大家又会发现这里的相当多学校,都是城市的,而且是达标校,或是正在评估,准备达标的学校。观其校本,内容也可谓丰富多彩。有演讲、辩论、文学创作、二外选修、影视制作、采访主持、现代企业参观、主题旅游、到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等等。然而,2024农业、农村、农民,我们却难以在其中发现踪影,或者也只是浮光掠影。
2024校本课程建设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即认为:相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言,农村校搞校本课程开设条件尚不成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农村中学,尤其是农村初中办学条件普遍较差,许多学校不具备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农村孩子也不像城市孩子那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社区资源。但是因此就认为农村学校搞校本研究条件不成熟,不做、也不愿意做,这是不客观的,也是悲观的。其根本还在于没有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意义。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作为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系统中三类课程之一,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和个性的,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wWw.meiword.COm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是课程改革的一大创新,它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极大的责任和一定的自。
其核心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所以课程改革、校本建设关键在于精神追求和观念转变,而不是物质条件。就此而言,城市学校、条件好的达标校能进行校本研究与建设,农村校、物质条件差的初级校也一样可以进行。在这里人是决定因素。人的观念的改变与否决定了农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
一、转变观念,树立自信
目前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在传统的思想观念的支配下,很多学校还是定位在升学、“跳农门”,停留在“学而优则仕”的应试进城教育上,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课程教材缺乏适应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环境的相关性差,远离学生生活,学习的知识难以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农村校应该根据农村地域特点,看到农村所拥有的自身资源优势,开设并建设符合实际,有利于发展的校本课程。笔者所在的正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但老师们并没有因为学校无先进的教学设备而放弃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由于学校地处山村,有着淳朴的民风,许多在城里早不见踪影的民俗在这里仍延续着。老师们便开设了民俗探究课,与学生在追溯民风习俗的嬗变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学校还根据山村地理与经济特点,开设了水土与果树栽培课程,这些虽都只是山村教师的改革尝试,却也证明了农村初级中学一样能有校本,一样有开发与建设校本课程的自身优势。这些都是农村校本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树立其校本研究的信心,并身体力行。 二、建立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
制约农村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建设进程的因素,还在于由落后的观念导致的落后和不合理的教育评价。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但现行的评价与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甚至于形成阻力。主要问题是:
1.对教师的评价
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基本上是为确定教师升迁或惩罚服务的。其基本手段的运用是“高利害”的奖惩,基本方式是考核教师任教学生的考试分数。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评价目标片面,只重视教育的短期外部需要;(2)评价途径偏窄,只通过教育过程的终结状态去评价;(3)评价指标单一,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4)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诊断和矫正机制;(5)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参与评价的成分低。
在这样的制度下,名利的分配成为评价的直接目的,在为平衡利益服务的基调下,功利主义和局部效应的需要难免会使教师评价产生巨大的副作用,以至于影响教师群体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干扰教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阻碍教学改革的进行,阻碍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在当前的教育和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对考试涉及的内容优先考虑,重点保证;而对考试不涉及的内容则较少关注。
具体表现为重分数,忽视学生实际能力;重态度,忽视学生情绪情感;重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重升学,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重书本,忽视社会影响力。重管理,忽视学生合法权益。
为此必须建立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以确保农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教师评价运用评价的激励、调控、导向和诊断等功能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把教师群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诊断、自我调控的内在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摆脱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扭曲,要让涉及评价的全体成员真正站立在共同的价值平台上,去对所面临的教育现象进行由衷的价值判断。在这种以自由、自觉、自主为基础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才是真实、真诚和彻底的,依靠教师共同完成的评价才能达成共识而且具有多赢效应。
来自于教育内部需要的,同时注重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多元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式,才具有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力量,成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活动,才能保证农村教师课改的积极性、持久性,才能有助于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
让我们再将思考点回到本篇开头的英国将开设快乐课程这一消息上来,笔者以为,转变了观念,有了正确合理的教育评价,那么农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不仅成为可能,不仅也会如城市校、达标校那样如火如荼;并且,在开设怎样的校本课程上,无论是农村初级校,还是城市达标校都将会有更深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
[3]2024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中心.
第二篇 科学设计情境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_基础教育论文
【摘 要】本文就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了相关探索。结合7~9年级《科学》教学案例,根据科学设计引导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积极引导,设计实验;(3)分工合作,实验问题探究;(4)交流评价,读图;(5)归纳小结,拓展应用。
【关键词】科学教学 学生 创新
一、引言
提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浙教版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所提到的学生必备能力之一。按照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科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呼之欲出。
二、《科学》课程标准下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构思
对于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课程标准是从科学学习内容和科学学习活动两个方面来阐述的。认为科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科学活动。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内容的呈现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不是以简单方式把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研讨、归纳、推测等发现结论,从而使学生亲自感受结论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辅之以条件问题探究型问题、结论问题探究型问题、规律问题探究型问题及新知识问题探究性型问题的综合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直觉思维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WWW.meiword.COM
三、科学设计引导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中,只有创设适宜的问题情景,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果仅仅从设问“冰的熔化与蜡烛的熔化有什么不同?”来引入教学内容,是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此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安排:通过背景资料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用投影播放“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和生日晚会中点燃的蜡烛熔化的录相片段,让学生欣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任务上来了。然后,教师再进行设问:两个录相片段有什么相同?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完全一样吗?通过师生的问答对话,展示相互矛盾的事件。在展示情境与对话中,问题探究教学的任务明确起来了,学生主动问题探究的愿望非常强烈。
第二阶段:积极引导,设计实验。问题探究是解决疑问、寻求答案、发现规律的过程,是整个教学程序的中心环节。此过程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性。问题、实验设计等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构思实验。在这基础上,通过讨论,教师在材料、仪器、操作等方面进行引导,直到获得较为满意的实验方案。
第三阶段:分工合作,实验问题探究。在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规范学生操作,同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在这儿,每个同学在小组中,都有他的分工,体现他存在的价值与作用,自信心得到加强。同时,哪个小组的同学配合得好,自然,他们的实验进行得相对顺利,教师这时要利用好时机,及时点拨,引入竞争,让同学们意识到,只有相互协调,才能把事情办好。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第四阶段:交流评价,读图。从问题探究实验获得的感性材料中得出一个清晰的科学概念或原理,这之间存在着一个智力跳跃,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科学》问题探究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和原理,更主要的是要指向学生发展的预期目标。本案例中,教师能适时地把握时机,培养学生定量观察能力,借科学逻辑思维方法发展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加清晰阐述2024概念和原理,从而构建一个有序,稳步的认知结构。
第五阶段:归纳小结,拓展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要求学生自己的问题探究方式。想一想解决了什么问题?获得了哪些知识?是怎样找到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的?如何一步步获得知识的?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找出不足,从而激励和推动学生不断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知识拓展应用乃至创新,让学生运用所获取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应用。这一过程,就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应用性问题来实现。
四、科学设计引导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案例——《蒸发》案例教学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观看幻灯片展示的一个小故事,并思考问题。
(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述)一个年轻人漂流到了一个荒岛上,岛上没有淡水?该如何获得宝的淡水资源。然后张老师请学生假想一下如果你是那个年轻人,你该如何进行自救呢?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做法]
[教师揭开谜底]年轻人先在沙滩上挖掘一个约一米深的洞,在洞的放置一个容器,后洞上盖上一块塑料布,在塑料布的放置一小石块,每天早上,容器就会2024到一些水。
[教师提问]水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有学生回答]从沙滩里获得的。
[教师]那么水怎么进入杯中的?
[有反应快的学生回答]水蒸汽遇冷凝结成水珠
[教师继续提问]水蒸汽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大叫]蒸发!蒸发!
(教师用一支湿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蒸发”两个字,但由于粉笔湿的缘故,字淡淡的清楚,学生觉得很奇怪,这里是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伏笔)
第二阶段:积极引导,设计实验。
在《蒸发》这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蒸发的过程可能会有所了解,但对于影响蒸发快慢的具体因素知之甚少,而要从粒子角度来解释对于预备班的学生更是个难点。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对实验现象进行和理解。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多种实物模拟水的粒子,用湿粉笔写“蒸发”,在多种场景中体现蒸发的过程,并通过对教材上学生活动的改进,让学生能看得到、摸得到,最终能想得到,想得通,从而能够有所收获。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多项活动中观察、设疑、实验、理解、解惑,是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活动时间超过了三分之二,体现了主体性原则。
在新课引入时,教师先用幻灯片创设了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同时,利用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出蒸发的概念,此处的教学体现了情境性的原则。由于每个同学都帮家长晒过衣服,所以学生一般知道将衣服展开置于阳光下或将其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但很少有同学会将“展开”、“置于阳光下”、“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这些基本常识同“扩大蒸发表面积、提高蒸发的温度以及通风条件”等影响蒸发快慢的外界条件联系起米。于是教师请同学晾晒衣服,并引导同学思考为什么衣服要展开而不是团在一起,为什么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而不是放在阴暗处,为什么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而不是放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同时帮助学生把这些条件与影响蒸发的因素结合起来使学生自己提出假设。
第三阶段:分工合作,实验问题探究。
为了验证假设,教师先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分组研究外界温度高低、周围通风好坏、蒸发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经过不同组别相互间的交流,同学很快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外界因素有了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的重点,而且由于是学生亲自体验活动后得出的结论,所以更易于为学生接受,体现了问题探究性和实践性原则。 教师课前根据影响蒸发的外界条件,事先在实验桌上放置上许多实验器材,并将整个班级分为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研究外界温度高低、周围通风好坏、蒸发面积大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同时为了使实验效果快速明显,张老师在实验之前提醒学生,作对照实验要求每组只能有一个条件不同实验开始后,同学们经过轻声讨论后,很快能找出自己这一组所需的实验器材。实验结束了,不同组别就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第四阶段:交流评价,读图。
[一小组代表]外界的温度越高,结果蒸发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二小组代表]周围的通风条件越好,越容易蒸发。
[三小组代表]蒸发面积越大,那么蒸发速度越快。
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在自我评价时应清楚自己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懂了哪些概念和原理?哪些还不清楚或不知道?能否运用新学知识提出问题,2024证据,问题,验证证据,处理信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思维过程中出现障碍时能否从相关的证据和材料中推论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在自我评价时,要自己学到了什么?应该学什么?学习方法是否恰当?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同时学生之间还要相互评价。
通过探究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标。
第五阶段:归纳小结,拓展应用。
从以上的简要中,我们可以发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都注重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活动,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实施活动教学真正体现了二期课改要求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问题探究的主动式学习行为。
在课后,教师应及时反思自己的教法是否得法,是教学程度偏高还是偏低,学生的接受状况如何并作出适当的调整或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并用于下堂课的教学,然后在课外时间再备课时记下本堂课的课后小节,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和纠正。平时还可以通过单元测试、调查问卷等形式测定学生结果和行为的变化,进行总结,反省这阶段来的教学方法及运用情况,初步在头脑中形成对教学策略的认知框架。教师的这种经验的积累是教学策略产生的直接源泉。若能即时的反思,反思教学中得心应手的地方、棘手的地方,记下来想想如何去解决这些尚未妥当的地方。反思学生课堂中反应的冷热程度,反思学生练习和作业的反馈情况,想想学生出现的各种状况是否因为自身原因造成,若是则想想是哪方面的原因,该如何去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定军.初中科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考试周刊,20xx,(18).
[2]袁建双.初中科学教学中环境教育问题的初探.陕西教育,20xx,(z2).
[3]林静.为了每位孩子的科学素养——浙教版《科学》(7-9年级)教材编写特点.基础教育课程,20xx,(07).
[4]何灿华.熄灭的是烛火,点燃的是智慧——浙教版初中科学“二氧化碳”课堂教学片断的透析.基础教育课程, 20xx,(11).
第三篇 做好幼小衔接,家长你准备好了吗?_基础教育论文
【摘 要】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它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它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家长与幼儿之间的那种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决定着家长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家庭 幼小衔接工作 存在问题 对策 原则
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从学前进入小学的跨越阶段,因为它跨越两个学段,所以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到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期,其受教育的过程是不间断的。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标志着再一次体验、融入另一个社会团体,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因此做好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工作,家长在幼小衔接中所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从我们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对自己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使幼小衔接工作成为家庭中教育的盲区。
一、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合作性、性的培养
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生活方式、学习内容、师幼关系、活动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很多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尤其是在幼儿的性方面,由于现在的幼儿家庭多属核心家庭,家长过分娇宠溺爱孩子,包办代替,不给幼儿锻炼机会,造成幼儿多以自我为中心,谦让和协作能力差,依赖心理严重,使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性受到影响。
2.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习惯培养
由于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因而不了解游戏活动、操作活动、探索活动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获得知识和经验的源泉,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受社会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而对知识的学习要求过高过急,让他们早些认字,熟练掌握加减运算,有一定特长,是很多家长的心愿,因而很多家长让孩子上多种补习班,学拼音、学英语、学算术,写作业等,而忽视了幼儿学习能力的培养。WWw.meiword.CoM
3.家庭教育中缺乏一贯性
现在“421”的家庭模式(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幼儿),使幼儿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因而很容易出现教育不一致的现象,爸爸妈妈一种要求,到了爷爷奶奶那儿全变了样,或者父母的要求都不一致,使幼儿或无所适从,或乘机钻空子。
4.缺乏规则和任务意识
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多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幼儿的活动没有太多的限制,随意性大。幼儿园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分配给幼儿的事情没有明确要求,并且认为孩子小,不放心让孩子去完成某一项任务,或有布置无检查,而造成幼儿的任务意识淡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孩子年龄小,幼儿园中又重视幼儿保育工作,因此家长和教师在生活上给予相当的呵护与关爱,幼儿的依赖心理严重,没有一定的规则和任务意识。入小学后,教学的目的性加强,孩子每天要按时做作业,而且还要考试,上下课的要求也很明显,比如上课不能随便喝水、去厕所等,也使幼儿出现了不适应。
二、多渠道加强家、园、校沟通,帮助家长转变观念
找出家长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尝试开辟多种家校沟通的渠道,了解家长的需求,帮助家长解答困惑,转变其教育观念,以达到有效沟通,家校同步的目的。有人将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比喻为一个坡,幼小衔接做的好,幼儿在爬这个坡时就会轻松一点,反之幼儿就会很吃力,甚至会出现厌学或对上学的恐惧心理,因而做好幼小衔接关系到幼儿一生的成长。针对家长在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也找出了一定的对策和要坚持的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小学、家长在幼儿幼小衔接工作中要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认识,统一方向,统一目标。尤其在幼儿性培养上,家、园、校更要有机配合。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的道路前进。”性的发展对于幼儿的个性、认知、情绪、情感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性是养成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善于解决问题等良好习惯的基础。因而在家庭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性,放手让幼儿自主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注重幼儿性的培养。 2.主体性原则
幼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主体,因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兴趣,不要强迫幼儿过多接受一些诸如认字、计算等方面的知识,而要从吸引幼儿的兴趣入手,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如在学前期,家长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分辨上、下、左、右等方位,发展孩子的空间及方位知觉,利用“田字格”、“四线方格”,让孩子在方格内构图,做判断方位的练习,提高幼儿划线条的流畅性,还可以和孩子玩看图认字、配对认字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增加对认字的兴趣;吸引幼儿的入学兴趣,引起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和对做一名小学生的迫切期望,让孩子有信心,向往上学,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3.个别针对性原则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一样,因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要采取不同的有趣的方法,不能人云亦云。家长要在了解孩子发展水平及不同时期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比如家长了解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就要针对幼儿的这一弱点,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锻炼,比如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收拾床铺、自己洗袜子、打扫房间等,家长在带幼儿外出时,也要敢于放手让幼儿决定想玩的地方,并让其自己准备所需的物品;有的孩子责任感、任务性不强,家长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的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比如让孩子打扫自己的房间,家长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让孩子带着任务去完成,家长进行督促检查。
4.循序渐进原则
幼儿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家长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幼儿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习惯,逐步提高对幼儿的要求,儿童某方面的能力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衔接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所以要将幼儿入学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分解成不同层次、水平的教育目标,划分到各教育阶段去完成。
5.教育一致性原则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园、校三方的教育认识、方向、目标要一致,不是简单的幼儿园向小学靠或是小学向幼儿园靠,更不是幼儿园和小学,尤其是幼儿园一味迎合家长,出现小学化倾向,而是三方都要向幼儿靠,三方要彼此沟通,相互衔接,既要保持各自的性、特殊性,又必须同时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家庭成员的态度和方法要一致,不要出现宽容和严厉、专制,放纵和迁就交替运用,教育认识与教育态度不统一,教育方式因时、因地、因人、因情绪和因事而发生变化,从而相互抵消影响,这样就会使幼儿无所适从。
6.适应性原则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家长还要注意在学前期有意识带领孩子到小学或和邻居家小学生朋友一起玩,引起幼儿对小学的兴趣,熟悉小学的环境,改变作息习惯。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入学后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帮助幼儿尽快完成幼小之间的过渡。
三、结束语
幼小衔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任务,它需要家、园、校三方面有机配合,共同完成。在教育观念上要达成共识,在教育行为上能形成教育合力,努力缓减孩子在幼小衔接中不适应的坡度,对孩子多些理解与宽容,尊重理解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转折,使他们能够愉快地进入小学,幸福健康地成长。
第四篇 从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看儿童语言习得_基础教育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探讨儿童习得语言的现象。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天生有一种独特的语言习得机制,它使得儿童能从有限的语料输入中习得语言。同时,他提出的参数理论认为儿童学习语法的过程主要是设置参数值的过程,获得语言知识就是确定参数值。最后,本文探讨了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优势。
【关键词】普遍语法 儿童语言习得 参数
1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在《语言与心智》一书中提出了“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的概念,以后简称为(ug)。他假设儿童一落生大脑里就存在一种独特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device),以后简称lad。这种机制使得儿童从周围听到有限的句子却能说出无限的句子。他还提出一个语言习得的公式:最初的语言资料→lad→语言能力。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头脑中的lad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言普遍特征,即普遍语法(ug)和一套评价系统。儿童听到外来语言后启动普遍语法,并在普遍语法的指导和控制下,在外来语言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假设——演绎的方法,在头脑中逐步形成2024母语的、系统的语法知识。ug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帮助人类习得语言,是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初始状态。ug以第一语言习得速度快、知识准确、具有创造力等为依据研究第一语言。乔姆斯基2024ug的假设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小孩子一生下来,用不了3-5年,不用接受系统的教育便已掌握了自己母语的主要特点。
ug是所有人类语言都遵循的一些共同原则和规则,但是如果语言知识仅仅是这些原则的话,那全世界的人就应该说同一种语言,但事实并非如此。Www.meiword.cOM为了更合理的解释这一现象,就要应用到上面提到的评价系统。也就是ug学说中的“原则和参数理论”(principle and parameters in syntacticaltheory)。儿童天生具有一种普遍的语言知识,当他掌握自己的母语时,他会把自己内在的语言系统与本族语言的语言系统相比较从而调整他的语法。该理论认为任何语言的参数可以根据这一具体语言的特定规则而设置不同的参数值。儿童学习语法的过程主要是设置参数值的过程。用公式来表示ug和个别语法(particular grammar)的关系:
“经验”
↓
普遍语法(ug)→个别语法(pg)
↑
pg=α?ug
上面公式表示:通过参数α(即儿童的出生地不同,周围的语言不同),可以得出各种具体的语言。例如,α=a时,a?ug可能就是汉语语法;当α=b时,b?ug可能就是俄语语法。这种pg就是儿童接触语言材料之后内化了的语言规则,是下意识的语言知识,乔姆斯基称之为语言能力。正因为儿童天生有了这种语言能力,才能使儿童在短期内、在不需要大人教授更多语言的情况下,就能说出很多成人意想不到的语言。
2 普遍语法理论与儿童语言习得
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内在论”观点不同于bloomfield和skinner为代表的结构主语所提出的“强化”(reinforcement theory)或——反应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是大脑的一种技能,是通过物种遗传获得的,正常人都具备的语言能力。如果不假设人先天具有语言能力,就不能揭示为什么人能掌握语言而其他动物不能,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儿童先天的智力水平以及后天的学习环境都不同,但都在四五岁以突发的方式学会了语言。但语言的习得是与语料输入分不开的,儿童需要接触一定量的原始语料输入才能习得语言,而且儿童语言初始状态的激活受时间的限制,过了临界点(critical period),即10-12岁,一个人便终生无法获得完整的操控母语语法的能力。人类发现的由野兽抚养长大的小孩,由于没有语言输入被发现时均不会使用人类语言,进入人类社会后均不同程度的学会一些语言。 3 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优势
现代科学研究辩明,0-6岁是儿童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每个儿童都有在大脑中形成两个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乔姆斯基指出:“一种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个侨民的幼儿可能在街上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学会第二语言,甚至每一个细微的音变都和说本族语的人一摸一样。”这表明,如果在语言中枢发展的关键时期内,给予儿童一个习得第二语言的良好环境,则儿童第二语言中枢的技能很容易在激活中得到发展。然而如果在关键期内,儿童未能获取另一种语言的,那么另一语言的中枢技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国外科学家对接触第二语言的侨民儿童按年龄分组进行了试验,结果是:不满6岁的儿童组与13岁以上的儿童组有明显的差别,年幼组中,68%的儿童的口音被专家认为“酷似说本族语的人”;在年龄较大的一组中,这样的儿童只占7%。这显示出,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儿童未曾得到第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那么语言中枢的调节、控制机制,无论从发音到书写,还是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都已形成了与第一语言相吻合协调的、整套的控制模式。这时候再接受第二语言的学习就可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儿童和成人不同的认知能力是造成其语言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在接触外语时,通常看到的是语言的相似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语言。对他们来说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表现自我的工具。此外,儿童不会像成人那样戴着社会的有色眼镜去选择应该使用何种语言,所以他们对任何语言都是包容的。
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语言习得与成人语言习得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情感因素上。儿童往往把语言学习看作一种游戏,并从使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获得乐趣。他们几乎不担心犯什么语法错误,甚至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创造”一些错误的词语或表达法。最初接触外语的儿童经常试图用有限的词汇表达思想,以博得大人的欣赏,所以大多数儿童带有融合性学习动机,即有强烈愿望结识持另一种语言的人并与之成为朋友,甚至希望融入那个社会。与之相比,成人往往带有工具性学习动机。
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还在于:(1)幼儿先从听开始学习,这正是适合儿童语言学习的习惯方式;(2)幼儿不是逐个词去记,而是整句去学,这正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3)动词是言语的中心,幼儿往往很容易从一个简单的动词开始,深入下去,逐步掌握复杂的语言表达;(4)幼儿大体上是按照思维的顺序来使用语言,这种方式易于促进记忆。
综上,本文了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ug)理论,儿童习得语言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头脑中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lad)解释了儿童为何能迅速习得母语,同时,儿童必须接触一定量的语料输入才能激活其语言习得机制,在其头脑中内化出语言规则。另外,乔姆斯基的参数理论解释了不同国家的儿童为什么习得了不同的语言作为母语,而且,与成人相比儿童习得第二语言具有相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大学出版社,1988.
[3]张淑静,崔艳菊.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j].外语数学,20xx,(3):8.
[4]宗占营.浅谈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在心理语言学上的影响[j].天中学刊,1995,(3):57-58.
第五篇 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浅探_基础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
【论文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能从儿童诗歌里获得精神的力量,获得内心对于美的体验和享受。儿童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契合关系,他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肯定可以成为儿童内心的容器,可以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儿童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色彩,烙上一重烙印,带来一种节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年(1~2年级)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要“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可见,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在儿童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诵读的作用,让儿童在诵读中去感悟。wWw.meiword.coM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儿童诗更是如此。反复诵读能让儿童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品味诗歌语言的优美,促进语言积累和语感积淀,并能在诵读中受到情感的体验。儿童诗的教学,就要注重让儿童在诵读中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一、品味凝练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不仅生动、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张力。儿童诗的语言优美、简洁、流畅、口语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儿童最易于模仿。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第166~167页中《四季的脚步》,这是一首歌颂四季的儿童诗,整首诗语言优美,节奏欢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极适合儿童诵读的诗作。诗分四节,分别写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来临时的变化,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四季气候的特征,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丁冬、知了、刷刷、呼呼”等几个拟声词的运用,叠词“悄悄”的反复使用,以及每节末尾的押韵,使整首诗处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之中,诗的语言也具有了音乐美。一般而言,儿童诗比较符合古诗押韵的要求,用韵也比较严格,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诗中拟声词、叠词的运用,也能直接将客观世界的声音和节奏传达给儿童,拉近与儿童的距离,使儿童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二、欣赏具体而生动的意象?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的,他们把握对象、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的,欣赏诗歌的时候,他们总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儿童诗,总是致力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让孩子们在具体可感的画面中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46~47页中《听听,秋的声音》为例,对儿童而言,“秋”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是把它具体化为“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代表秋天典型特点的具体事物,就使抽象之物具体化了,从而吸引儿童往下读。当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触摸的形象时,儿童诗歌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拉住了小读者。在这首诗中,诗人用“黄叶”、“蟋蟀”、“大雁”、“秋风”等几个具体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天来临时世间万物的变化,流露出孩子们对秋的季节的独特感触。诗中通过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意象,化无形为有形,通过浅白的文字,像图书一样描绘出来,使本来抽象的“意”变成了具体的“象”。由此可见,一首好的儿童诗,总是要借助于具体的意象来诠释抽象的概念,使儿童通过具体可感的事物去领会诗中的意境。换言之,意象是儿童诗歌不可或缺的成分。?
三、领悟丰富而优美的意境?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2024融主客观于浑然一体,创造一种浓郁的情感艺术氛围,把读者引进一个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论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因此,儿童诗正是符合儿童心理,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让儿童在教师的引领下漫步诗境中,借助具体意象去领悟丰富的诗意胜境,欣赏诗歌的独特魅力。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139~140页中《山城的雾》,这是一首意境优美奇幻的儿童诗,借助于多个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美丽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对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学习这首诗,关键是要体会它的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大自然的奇幻美。抓住了意境,就抓住了诗作的灵魂,儿童阅读这样的儿童诗,不仅能够获得一种知识,而且能透过这种知识性的描述,窥见诗人的内心世界,并能感悟到另外一种深意。?
四、感受纯真而饱满的情感?
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情”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生命力的美感表现。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在儿童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观,引导他们积极体验诗歌中表达的情感。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23~25页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儿童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的深切热爱。在孩子眼里,雷锋叔叔是爱心的源泉,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我们不禁为诗中流露出的朴素而亲切的情感所打动,爱心就像泉水一样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惬意,愉悦,幸福……儿童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爱的情感氛围之中。儿童诗因为有了情感,自然也就有了生命。由此可见,“情”是诗的根本,儿童诗必须缘情而发。?
总而言之,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为初入学堂的儿童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它承载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通过儿童诗歌的教学,儿童的发音会更加准确,语汇更加丰富,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在儿童诗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撞击出学生的睿智火花。?
参考文献:?
[1]夏登高.试论诗歌教学中的审美赏析.小学语文教学,20xx,(4).?
[2]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周小芳.谈低年级儿童诗歌教学.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版),20xx,(1).?
[4]陈晖.儿童诗歌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7).
第六篇 浅谈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探究_基础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低年级?口语交际?能力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对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较完整地进行讲述,会与别人交流。因此,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就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情景,激发口语交际兴趣?
“燃起学生的渴望和学习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首先要注意提高低年级学生口头表达训练兴趣的培养。作为老师,应在课内外创设形式多样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和欲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切实开展好口语交际活动课和语文教学实践课,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合作交流,在轻松的语境中“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例如,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学生如何问路,我们指定一个从大家熟悉的地点到学校怎么走的问路情景,我们将学生分成两组,让一组学生扮演问路人,另一组扮演指路人,让学生模仿表演。这种富有语言实践性的活动课,不仅激发了学生语言的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起交际的兴趣。?
二、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多赏识学生?
我们在对低年级学生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表达意愿和认知规律,因为低年级学生在年龄、心理、认识等方面都处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阶段,他们表达出来的一些想法和对事物的认识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苛求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完美状态。wWW.meiword.CoM老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许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笔者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即使说得不好的,笔者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你说得真棒!”“你的声音真响亮!”“你说得生动极了!”“你还会用这个词真不简单!”“你能一下说这么多,真厉害!”这些话都是我上课常挂在嘴边的,小五星、大红花、卡通图片等小礼物更是我常奖励给学生的,学生们听到表扬,看到奖励,十分高兴,觉得和同学、老师交流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十分喜欢口语交际课,对于学生说得特别好的,我会请他到台前说给大家听,并向大家介绍经验等等,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
三、课外延伸,拓展交流空间?
口语交际训练不要局限于课堂,还应向课外延伸,要在真正的生活情景这个“大课堂”中开展起来。例如,在春季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春天》时,我们会事先布置下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观察春天,观察后再让学生们到课堂上说一说。课堂上,学生们有的说:“春天到了,农民正在忙着播种。”有的说:“春天到了,到处鲜花盛天,小草长出新芽!”有的说:“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还有的发出:“啊!春天真是美不胜收!”的感叹。这样,学生观察到的多了,亲身感受多了,说话能力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
四、引导评议,发展语言?
在口语交际训练过程中,我们老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评议,听听同学是否把话说清楚、明白了。如果不清楚,那该怎么说。让学生在同伴的评议过程中规范语言,学会如何把话讲得更清楚、更明白。由于让学生参与评议,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例如,《如何打电话》一课,我先创造个情景: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求学生打个电话祝妈妈生日快乐,接着就是我扮演妈妈和学生进行模拟表演。在我的带头示范下,学生马上都来了劲,争相上台表演的两组同学也能很好地运用一些礼貌用语,于是我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他们也可自由选择,可与组内同学进行,也可以与老师直接通话。这样边说边表演,同时同学之间互相自由议论等,在这种互动中,既增强了言语表达能力,又锻炼了思维,提高了应变能力。?
五、要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告诉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家长在平时具体环境中对孩子口语交际方面正确引导,例如,同小孩外出时,让小孩自己问路;在买东西时,先让小孩自己去同老板讨价还价;接待客人,到亲戚家做客等均是学生进行交际实践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我们老师会布置的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请家长密切配合。例如,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把学习课文内容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要求每天朗读给父母听,或者让学生每天把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感兴趣的作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对于学生来说,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学来的,而是在不断口语交际训练中训练出来的。只要我们老师能不断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从各个教学段着手,并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积极鼓励每一位学生,那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7.?
[2]王群.口语交际训练教程.汉语词典出版社,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