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研究_金融证券论文十篇

2024-11-19 03:13:01心得体会

眼前所欣赏的本篇共有38676文字,由乐丽秋尽心修改,上传于!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随着科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材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此外,教材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研究_金融证券论文十篇欢迎来学习参考!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研究_金融证券论文 第一篇

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应积极发挥农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农产品期货的优势功能。本文在论述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国在发展农产品期货方面遇到的问题,并进一步研究出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策略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 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农产品期货是农产品交易双方在现在就制定未来某一时候农产品的交易价格,并按照合约在未来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农产品期货发达与否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按照以运营农产品期货著称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对农产品期货的理解,若一个区域的农产品交易超过50%的份额发生在农产品期货领域,受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带动,那么这个区域一般都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拥有郑州和大连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从1990年作为我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主打小麦、棉花、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品种的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为我国农产品期货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表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帮助农民发现价格趋势、更好的避免蛛网困境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机制,即通过判断商品期货合约的一个未来价格趋势和均衡价格得到现货市场农产品的预期价格。由于期货价格在自由、公开、公平环境下进行竞价,所以其比现货价格更真实,更权威,也更具有前瞻性。一般情况下,期货价格与未来时期的现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期货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农民可以提前预知农产品的价格趋势,从而使农民更好地避免陷入“蛛网困境”的被动局面。

(二)发挥风向标功能、引导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的行政命令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借助于有效的价格和市场手段来正确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农产品期货市场是供求信息最集中的地方,汇聚各方投资和预测的专家,这使得农产品期货价格成为未来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走向,通过农产品价格就可以制订未来的种植和生产方案。这样,农产品的期货价格就成为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的重要依据之一。

例如,大商所的大豆期货交易品种是标准化的优质大豆。其价格与我国常见的混合大豆的价格有着很大的差距,这就促使农民积极主动的去种植优质大豆品种。近几年,我国辽宁、黑龙江等区域就是受大商所大豆期货交易品种的启发,大力推广种植优质大豆;同时,在与期货相关的专业中介机构和农业企业的指导中,这些地区的种植面积都直接受大商所大豆期货的影响,实现了种植面积的随行就市。

(三)改革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弊端、促进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按照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前几年,我国每年都要动用大量的银行资金去收购储藏年高达千亿公斤左右的粮食。巨额的资金占用也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粮食风险基金和超额补贴已占我国财政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面对目前国际优质低价粮食对我国的冲击,如何改善旧有的粮食流通体制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我国粮储部门在困境中思变,积极利用郑商所和大商所来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即在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进行储备粮调换。具体为:在期货市场上卖出陈粮期货合约,然后再买入新粮期货合约,进行实物交割和套期保值。这样就避免了旧有粮食流通体制中经常会出现的财政资金运用紧张、粮食储存超期和陈化的现象,同时也使我国粮食流通企业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国际化的视角来进行发展。以郑州商品交易所为依托,郑州在20xx年成立了我国首家粮食交易物流市场,彻底在全国率先打开了新的粮食流通体制的新篇章。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农产品期货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种种益处的同时,伴随着农产品期货向纵深发展以及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近几年发展较慢

受国家稳健开展期货业务指导思想的制约,同时受来自世界其他著名农产品期货交易所——诸如芝加哥和伦敦期货交易所的竞争影响,郑商所和大商所在新业务开展、争取国家政策扶植、深入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业务出现较慢发展的现象。

(二)我国农产品期货参与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滞后现象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尽管我国有一部分农民参与到农产品期货的交易体系中,但我国大部分农民对农产品期货还很陌生,农产品期货意识参与薄弱。其二,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的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影响有限,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

(三)期货交易占我国农产品交易的比重不高

在我国整个农产品交易的份额中,期货交易占的份额并不高,期货交易方式亟待创新。按照20xx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期货交易大概尚不到整个农产品交易的6%,这就给期货交易方式提出了创新的契机。

三、新时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策略

(一)相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1.要积极在各方面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的发展

郑商所和大商所是我国非常宝贵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资源。我国相关部门为支持推动这两者的发展,应该在税收、期货业务开展、农产品期货基地等方面给予郑商所和大商所最大程度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与交易所联合起来,努力争取决策层的支持,加大研发水平和投入,改变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局限的瓶颈,尽快推出有影响力的新品种,形成交易品种推出的市场化机制。因为只有改变农产品期货品种单一的现象,才能增加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2.大力支持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参与全球竞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国应该积极鼓励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个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沪深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通过联合监管、共建信息平台、共同设计新产品等方式,整合我国的交易所资源,同时要协助郑商所和大商所大力构建同国外主要交易所的合作体系,建立战略联盟,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全球竞争,以提升郑商所和大商所在国际期货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努力培育农产品期货参与者

1.增强农民对农产品期货的市场意识、加大对农民的期货教育工作力度

虽然农产品期货对农民非常有裨益,但如果农民认识不到这一点,再好的政策也是空话。在美国,有65%的农民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农产品期货交易中来,但我国却寥寥无几,这与我国农民缺乏市场意识与金融意识非常2024联。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现代期货教育工作力度,各级要积极引导农民的市场意识,期货交易所要发挥主导作用,有计划地给农民普及期货知识,要让农民有现场感,提高农民对期货的了解程度与兴趣。

2.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影响

机构投资者是构成成熟的期货交易市场的核心和主导部分,但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地位仍比较薄弱。为大力培养农产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首先应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限制,放开一些国有大型粮食企业,培育机构投资者进入期货市场,以优化期货市场的主体结构;其次应积极培育期货投资基金,像培育股票投资基金的机构投资者那样来全面发展机构投资者;同时还需设立一系列的保护投资者的制度,以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农产品期货具体运做实施过程中的创新型研究

1.壮大发展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

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仅为总农户数的21.8%,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生产分散,规模太小,同集中而大宗的期货交易相矛盾,一个标准的农产品期货合约规定的交易一般每次不得少于一手吨,一般的农户显然难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如果让各家各户分散播种的农户参加期货交易根本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要提倡培育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以其为依托,大力开展农业公司与农户联姻的捆绑经营方式的原因。

为大力发展农产品期货,我国可以在农产品中介服务组织的基础上构建面向期货交易的期货合作社。期货合作社是指在支持和引导下,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成的自治性合作组织。它以集体的名义签订远期合约,同时利用现货市场、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民资金互助。其核心在于利用合作社组织农户的优势把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结合起来,规范合作社与农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充分利用期货价格来组织生产,解决农产品价格风险和农民资金问题,实现农产品高效流通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扶持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定单加期货的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的运作机制是:一是先把粮食存到公司,待日后认为价格理想了再进行结算;二是现款现粮,按照订单及时结算;三是与公司签订了保值订单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存到公司后,到三个月后再进行结算,结算价格为三个月中的最高市场价格。这样可以使企业减少资金占用量并节省了三个月的银行利息,同时掌握粮源,避免农民在家中存粮造成的品质下降。在此期间粮价上涨给企业造成的风险,则由企业通过期货经营在期货市场上规避,如果利润较大还可二次返利。

这种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订单签订模式中履约困难较大和容易引起纠纷的缺点,而通过期货操作,订单等于为种植农户买了“保险”,期市不但为订单和企业经营买了“保险”,同时又增加了增值赢利的空间和机会,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我国农产品期货发展前景展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期货的发展历史,虽然我国在农产品期货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之处,但是展望未来,依靠郑商所和大商所这两家稀缺性农业发展资源,通过的政策扶植,日渐理性的我国农产品期货各级参与者一定会把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运作得更稳健、更成熟;而更稳健、更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又势必会把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带动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蔡胜勋.我国农民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再思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5):32.

[2] 甘爱平,王胜英,张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xx,(5):68.

[3] 景再方,吴东立.浅析农户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途径[J].商场现代化,20xx,(3):89.

[4] Y Murata,Rural- 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xx,(3):113.

期货投资基金与我国期货市场发展_金融证券论文 第二篇

摘要:期货投资基金(FuturesFund)是一种专家理财的期货投资方式。它不但可使投资者享受到专业化管理和规模经营的好处,而且可以有效防止期市风险波及到社会,有利于期市稳定和社会安定。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已实现了发展期货投资基金所需的市场容量条件、规范性条件和人才准备。后发优势、民间资金充足和投资者入市动机为现阶段发展我国期货投资基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有利条件。发展我国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控制;金融创新

 一、期货投资基金的产生与发展

1868年,英国成立“海外及殖民地信托基金”,这是世界上第一只投资基金。在此之后,尤其是随着战后全球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基金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西方国家取得巨大成功,成为世界金融市场上最流行的投资工具之一。据统计,到1999年底,全球各类基金达23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约有 16000只投资基金,资产达13万亿美元,全美有47%的家庭,近8000万人持有基金股份。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基金、银行、保险三分天下,而早在 1994年,基金的资产就已经超过了商业银行。在各种投资基金中,共同基金占很大一部分。有资料显示,截止2000年5月,全球共同基金10.4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有共同基金7791个,434家基金管理公司,资产总额约6.9万亿美元。期货投资基金作为共同基金的一种,是基金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期货的蓬勃发展,随着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大型机构投资者和投资组合经理人开始运用期货投资基金,使期货投资基金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1988年,美国期货投资基金的规模为60亿美元,到1996年就增加到30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0%.从20世纪80年代起,EastmanKodak、Alcoa、Amoco等大公司就已经开始把部分养老金投资于期货投资基金,到1993年,美国200家最大的养老基金中约有一半涉足衍生品市场。这表明,期货投资基金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普遍欢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期货投资基金主要集中在美国市场,但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期货投资基金的出现是资本市场风险管理的需要,是推动期货市场进一步稳定发展的重要步骤之一。期货投资基金的顺利发展,除了要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之外(如法规制度健全),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期货市场基础要好,期货市场无论从规模和规范性方面,均需符合一定要求;其二,市场投资者主观上要有利用基金回避风险的动机和需求。随着市场风险的不断增大,许多企业急需利用期货市场来套期保值和回避风险,但苦于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不敢贸然入市或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很希望有一种专家理财的渠道来满足其套期保值和回避风险需要,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的组织创新,即通过设立套期保值基金来解决。

 二、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自1993年开始期货试点,经历了无序发展和清理整顿两个主要阶段,在经过了长达7年的清理整顿之后,期货业的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了,期货业的规范形象已初步树立起来。无论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我国期货市场都已经具备了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基本条件。

(一)清理整顿任务基本完成,期市规范程度大大提高。从期货市场自身条件来看,经过清理整顿,期市规范化程度显著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法规体系。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的四个管理办法已正式施行一年多,为期货市场的长期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二是监管体系和市场结构逐步完整。我国期货市场的监管体制发生重大改变,初步建立了中国垂直管理体系,监管思路符合市场规律,监管能力显著提高。期货交易所从14家撤并到3家,经纪公司从原来的300家压缩到170家,期货经纪公司充实了资本金,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经培训和考核获得了从业资格,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运作的自觉性显著提高。三是经过几次升级和改造,期货市场的交易和信息系统更加成熟,其容量、速度、安全等主要指标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四是投资者操作日趋理性。经过十年磨练,投资者对期货市场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操作手段日趋成熟和理性,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总之,经过几年实践,期货市场已建成一套严密的交易、结算与风险控制制度,特别是经过一系列风险事件的洗礼,期货市场风险监控技术与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已能有效遏制期货市场较大风险事件的发生。现有的市场基础和条件,非常有利于推出期货投资基金。

(二)实践造就了一批专业的期货管理与投资者队伍。目前,我国专业期货经纪公司有170余家,期货经纪公司的最低注册资金由原来的一千万元提高到三千万元,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一些大型期货经纪公司脱颖而出。另一方面,期货经纪公司不得从事自营业务的规定,使经纪公司的风险大大降低,自有资金显得比较充足,这就为发起成立期货投资基金创造了条件。同时,期货经纪公司不从事自营业务,也可以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打消投资者的顾虑,这从制度上保障了期货投资基金的公正性。此外,通过培训和长期实践,期货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造就了一支既懂期货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期货管理人员、经纪人与投资者队伍,为期货投资基金的试点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础。

(三)期货市场达到一定的规模。在经过长期的低迷之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20xx年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大环境趋好的背景下,大连、上海和郑州国内三大期货市场全面活跃,交易规模已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xx年,全年交易额累计达10.84万亿元,一举刷新了1995年创下的10.12万亿元的历史新纪录。这说明,我国期货市场经过几年规范整顿,正逐渐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已经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权威部门预测,我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的环境继续看好,理由如下:第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包括生产资料、农产品等一系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的需求;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增量,成为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主要变数,在铜、铝、大豆等主要期货品种上,中国期货价格对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的影响不断增大,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党的三中全会通过的《2024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决定》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确定了期货市场的重要地位,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期货市场容量将继续扩大,交易规模将更加扩大。

 三、中国发展期货投资基金的有利因素

(一)利用后发优势,有丰富的国际国内经验可资借鉴。期货投资基金在国外已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在组织、监理和运作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在设计和规划期货投资基金时免去摸索之苦,避免别人曾经走过的弯路。充分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可以使我国的期货投资基金从一开始就以规范的面貌出现。另外,我国虽然没有期货投资基金的直接经验,但是,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取得了许多2024基金管理与运作的丰富经验,而期货与证券属于相关行业,两者间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期货投资基金在管理与运作上与证券投资基金是相似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办法》中的大部分条款对期货投资基金实际上也是适用的,这就减少了期货投资基金监管和立法的难度。

(二)社会资金充裕,有进入期货市场的欲望。当前,社会资金充裕,存款突破了11万亿,社会各界投资欲望强烈,希望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即使在股票市场不太景气的20xx年,机构投资者的资金规模仍有大幅度增加。截至12月19日,20xx年共发行25只股票型基金(债券与保本基金合计13只),首发规模为401.44亿元。截至20xx年10月31日,保险公司基金的投资金额达到449.43亿元,占股票基金规模30%左右。目前国内股票基金中,三分之一的基金是保险公司持有的。这些机构投资者入市交易,必然需要风险管理工具,期货投资基金不失为一种工具创新的尝试。

(三)市场对期货投资基金有强烈的内在需求。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投资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投资手段已由过去单一的储蓄发展为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多种手段,居民个人资产也开始由储蓄向投资转移。但作为个人,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对投资工具进行研究,无暇亲身投入到投资市场进行具体交易,因此,他们对期货投资基金有极大的需求。期货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风险投资工具,将为大众投资者提供一种新的投资途径,把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引向金融市场,可使居民个人和金融市场同时受益。目前,我国投资基金已有数十家,资产数百亿,但其投资结构非常单一,未能充分地利用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投资,这不利于基金功能的发挥。当然,这和我国金融工具单一、金融市场不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期货投资基金,使其成为投资基金组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投资基金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设立期货投资基金对我国期市发展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期货投资基金是在法律的监管下,以专业投资机构为操作主体的期货投资活动。创造条件,促进期货投资基金的设立对我国证券与期货市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造性地培育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期货市场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缺乏机构投资者,而在美国的期货市场中,投资者则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因此,不改变投资者结构,不利于我国期货市场的长期和健康发展。据统计,美国期货市场的个人投资者亏损面越来越大,1969年的数字是62%,目前已达80-95%,这说明,个人投资者正逐步被现代期货市场所淘汰。截止2000年9月30日,在NFA登记注册的CPO和CTA分别有1416人和935人,正是这少数的专业人士管理着庞大的期市投资资金,促进了美国期市的繁荣。同样,设立期货投资基金也有利于我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有利于改变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从某种意义上讲,设立我国期货投资基金也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发展。因为,开放式基金和社保基金都已入市,庞大的资金带来同样庞大的风险。根据国外经验,这些大型基金都需要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作为避险或分散投资的工具,而期货投资基金极有可能成为它们进入金融期货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期货市场的投资结构改变之后,机构投资者占到主要地位,有利于期货市场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因为,机构投资者操作比较理性,其决策是建立在对基本面和技术面的理性的基础上,可以有效避免市场的剧烈和非理性波动;另外,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对因自己投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有一定心理准备,不会将自己投资决策的失误归罪于或交易所,也不会采取极端措施引起社会的动荡。因此,期货投资基金可以在期货市场和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防火墙”,避免了期货市场风险波及到社会,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三)有利于保护期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绝大多数中小投资者来说,由于在知识、经验、资金规模、技术手段、信息、投资成本、交易渠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同投资大户相比处于劣势,所以在投资活动中往往失败多于成功,最终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而期货投资基金的投资交易活动是由专业投资机构进行的,较中小投资者有较大优势,期货投资基金可以集中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为一体,统一调度、统一使用,这将能为期货投资争取到较好的条件,并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同时,由于资金充裕,基金可以分散操作,分别投资于不同的市场和品种,这将大大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规模投资效益。另外,较之个人经纪人,期货投资基金也有明显的优点:首先,期货投资基金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一旦出现违法或违规,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其次,在分配上,个人经纪人的报酬以获取佣金为主,这里面隐含着巨大的道德风险,而期货投资基金除了按规定收取正常的管理费用外,可以按预定的比例与客户分享赢利,这就从机制上迫使基金管理者将基金赢利放在首位;最后,在专业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上,基金更胜个人经纪人。所以,期货投资基金将给投资者提供一种新颖且可以放心的投资工具。

(四)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为应对WTO的挑战,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必将大大加快,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指期货、利率期货等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将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这些金融品种有些十分需要机构投资者,有些则本身就是机构投资者。期货投资基金则是大型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的一种很好的组合品种。根据“马可维兹分散”理论,用相关性低,甚至具有负相关性的投资工具作组合能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使投资组合做到充分的分散化。一般来说,相关性越低,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也越低。根据Lintner博士的研究,期货组合与股票、债券组合之间的相关性很弱,甚至为负值,如果一项组合投资中加入期货基金,即可减少组合的波动并提高收益。

(五)有利于期货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功能发挥。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规范是期货市场规范化运作的必要条件。期货投资基金的投资活动是通过专业性的期货投资机构进行的,在投资之前,投资者同受托的投资机构间将会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投资协议文件,文件将在资金管理、交易原则、投资政策等诸方面对投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加以约束,以使投资活动科学化、理性化,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而这种投资活动除受到监管部门和交易所的监督之外,还要受到与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投资者的监督。从而使投资行为符合规范运作的要求。通过期货投资基金的形式可使众多中小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由基金经理统一运作,也为对期货市场的管理创造了便利的手段。此外,受法律严格监管的、规范化的期货投资基金,可以使大量存在的地下期货委托投资走上正途,避免由此引发的各种经济纠纷。专业的投资机构是靠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业绩而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必须在投资人才的培养和发现、投资技术的探索、投资管理的完善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这必将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投资人才,并相应提高期货投资服务水平,从而促进期货市场的稳定发展和走向成熟。因此,期货投资基金费用低、专业操作,有利于吸收中小投资者参与期货交易,扩大期货市场的资金量,增加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从而有利于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CharlesB.Epstein.ManagedFuturesintheInstitutionalPortfolio[C].JohnWiley&Sons,Inc.,NewYork,1992.

[2]JackSandner.TheCompleteGuideoElectronicFuturesTrading[M].McGraw-Hill,Inc.,NewYork,2000.

[3]StephenM.Douglass.InstitutionalInvestmentsGuidetoManagedFuturesProgram[M].McGraw-Hill,Inc.,NewYork,1994.

[4]王开国。投资基金运作和发展[M].上海出版社,1998.

[5]厉以宁,曹凤歧。跨世纪的中国投资基金业[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张明华。多样化投资组合中的管理期货[J].中国期货,1996,(4)。

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心理状态及思想状况调查分析_社会学论文 第三篇

一、中师生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经过统计发现,学生提出如何处理同学关系或认为同学关系紧张的问题有576个,占总问题的22.5%。 这类问题有“有人嫉妒心特强怎么办?”“有人说我的坏话怎么办?”“有人个性太强怎么办?”等等。人际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师范生最关心的问题,经过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 中师以女生为多,在女孩比较集中的地方,相同气质类型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心理和性格上的冲突,她们之间容易发生心理矛盾,如心胸狭隘、个性较强、遇事爱计较的学生之间矛盾较多。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应以心理疏导为主。

第二,独生子女学生之间个性冲突是人际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我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80%以上,而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一个同龄儿童接触较少的家庭环境中,因家庭的溺爱教育,形成了不肯谦让、不受委屈的心理特征。大多数独生子女都程度不同地有争强好胜或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这类学生生活在同一集体中难免会发生个性冲突。对这类学生应该采取一定的训练方法,以改造和训练学生克服不良个性的教育方法为主。

第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而激发的感情冲突。来自不同环境的学生虽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集体之中,但由于小时候已经形成的不同生活习惯会使同学之间相互难以适应,而产生人关系的冲突。如有的学生喜欢干净,有的学生喜欢物品摆放整齐。而有的则比较随便,这就可能使生活习惯不同的学生而发生矛盾。对这类矛盾的解决,应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训练教育为主。

第四,同学之间的相互议论而导致误会也能引发矛盾。有的学生在背后议论别人,一旦议论的内容被传播,就有可能激发较激烈的矛盾。对这类矛盾的处理,应该查清问题产生的原因,对背后言论他人的学生进行帮助,同时对因此事而苦恼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适应能力训练。

第五,狭隘的小团体主义所产生的排斥作用是中师生人际关系不眭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年学生在一个集体中生活,会因不同情趣而结成许多个小团体,这种小团体的最大副作用是对他人有排斥作用。由此而引发出人际关系的紧张就不奇怪了。对小团体主义的解决应以疏导教育为上策,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集体活动,把小团体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第六,教师的不公平教育方导致对某个学生的孤立氛围。有时教师偏爱或者无意偏爱了某个学生,这时就会引发一部分学生的不满,而联合起来孤立某个学生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出现,教师必须改正错误,以做到公平教育,才能消除学生因此而产生的矛盾。

二、中师学生的生活学习能力欠佳,希望获得心理上的帮助。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占15.66%,有340个同类问题。如“如何处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我为什么感到孤独?”“我为什么情绪总是低落?”等等。处于青年初期的学生,正值生理和心理的变异阶段,他们对生活幻想较多,理想中合理成分相对少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还富于冒险。但他们的感情脆弱,意志不强,难以经受挫折,一旦某个理想不能实现或者生活中遇到某种挫折时,就会认为生活不公平,情绪低落,孤独和失望的情绪占主要地位。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就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出现坐立不安、不爱学习、寻求、谈恋爱、违反纪律、病事假多等现象。这个时期女学生的月经期不规则,男学生有遗精现象,他们的身体和心理负担都比较重,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突发性的心理变异,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个时期应多给学生举办一些青年心理学、卫生学讲座,指导师范生自我处理各种心理矛盾,同时应由心理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开展一些有生活气息的各种文体活动,调节学生的紧张心理情绪,减轻其神经系统的负担,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中师生的人生观比较模糊,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在本次调查中,学生提出人生观方面的问题305个,占全部问题的11.9%。这说明许多学生对人生观方面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在笔者对其他学校的近五千名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发现各校中师学生在人生观方面的提出问题的提法和提问的数量都差不多,这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即青年学生此时对人生观问题比较关心,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 中师学生之所以关心人生观和要求对人生观进行指导,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理想中有很多成分不大合理,把个人的理想看得太重,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估计得较高。再加上近年来社会上的现象不断被暴光,和西方的一些人文思想的侵蚀,对青年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当他们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或者在生活方面遇到一定挫折时,在人生观方面就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如“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应该为自己而活着”“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对人太不公平”等等。所以中师德育工作应该加强对师范生的理想教育,以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对他们进行人生观教育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他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启发自己思考,如果教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中师学生比较关心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其教师心理开始形成。

学生在调查中对学校建设和管理比较关心,这说明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后,对自己未来即将从事教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能够从主人的角度关心学校的发展。如“如何看待我校的发展?”“师范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应该怎样处理违反纪律的学生?”“学校的课程应该怎样安排?”等等。这类问题有277个,占全部问题的10.8%。学生主动关心学校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学校的建设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学校的各方面的工作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所以教师启发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把学生看成是学校的主人,征求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有条件的应该设立主人周或吸收学生代表直接参加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管理。

五、中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质量比较关心,学校在进行德育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

调查中学生提出学校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有208个,占全部问题的8.1%。这些问题大部集中在食堂伙食质量、价格及宿舍生活条件等方面。学生之所以对这方面问题比较关心这说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师范生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在生活管理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前几年在省内的其他师范学校进行调查中,这类问题的数量也比较多。所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是必须要加强的工作,同时也是思想教育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六、中师生对从教思想有担心,从入学后就关心其毕业去向,培养师范生形成立志从教的思想是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调查中提出“毕业后如何分配?“和“毕业后是否应该到农村任教?”之类的问题336个,占全部问题的13.1%。但实际上关心这方面问题的学生达50%以上。目前社会收入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农村教育状况还不能使中师生完全理解。另外社会上一些部门的用人观念和某些有特权的人在子女安排上的不正确做法,对师范生的就业观念有较大影响,以至于有些学生在学校期间找关系,挖路子想办法解决毕业后的分配去向等问题。所以在对师范生德育中,应该加强立志从教和为农村基础教育而献身的思想教育。在实施这方面的教育时,应下大力气,采取多种教育措施,经过较长时期的耐心教育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七、中师生比较关心国家的法律建设,对社会现象比较憎恨。

师范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现象,作为准公民,他们必然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表示憎恨,希望通过法律建设使国家更加完美。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有“我国的法律是否公平?”“法律面前真的人人平等吗?”“法律对以权谋私的高级干部能否制裁?”等等。提问题的学生有205个,占全部问题的8%。学生能用法律观察社会现象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基本上是站在怀疑的角度上提问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德育过程中经常向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该结合以法治国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说明:法制是人人平等的,只要有违法犯罪的行为存在,党和国家会毫不犹豫地运用法律武器予以制裁,随着改革开放和法律建设的日益发展,社会现象终将被彻底铲除。

八、中师中有许多人已经涉足早恋,需要教师对其恋爱观予以正确的指导,这是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难题。

师范生正值青年初期,在学习期间发生恋爱现象是不足为奇的,关键是如何对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导。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_社会学论文 第四篇

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对新农村建设的冷静思考

编者按: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今年后,“建设新农村”成为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相关话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后礼务村党支部书记陈汗同志结合他在全国多个乡村进行调研的情况,从农村政策具体操作层面对建设“新农村”进行了一些思考,以农民话语浅谈“三农”,他的观点代表了主流覆盖下的一些“悲观情绪”,对一些过于乐观的同志不失为一种进一步思考的提醒。

一直以来,农业问题始终受到党和高度重视。近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展的前沿,“三农”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和社会问题。党的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新农村,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延伸,是中国、经济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不断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表现。2024“新农村建设”问题涉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内容十分宽泛,众多媒体上发表的理论文章连篇累牍。我仅以一个农村基层工作者的浅薄眼光在政策具体操作层面谈点体会和认识,抱着虚心向同志们学习的诚恳态度和大家切磋探讨。

我国农业正处于“爬坡”阶段,“建设新农村”的历史境遇十分艰难,时间、空间迂回量极小,内容繁博,关联复杂。

三农现实远没有大家了解和预想的那样乐观,2000年8月24日,《南方周末》头版发表了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写给领导的信。全文只有1595个字却点出了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文中堪称点睛之笔的三句话即“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深刻反映了当前“三农”问题的现状。

?一、历史的、制度的原因迫使农民赤手空拳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单兵作战。

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生产从来就是自给自足基础上的“果腹”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和的人口数量所造成的“安全”问题一直左右着农业生产战略的定位。

“联产承包”充分释放体制能量的同时也对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国家财政连续多年的农业投资欠帐及农民家庭生产形式的投资短线,致使农业生产硬件不但没有长足的发展且旧有的生产条件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漠化等原因造成可耕地急剧减少。耕地资源的有限增加不断被城建、交通、工矿企业占地抵消。

土地质量下降、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目前全国中低产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2/3,有机质含量已降低到1.5%.全国5万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仅有20%的河流有防洪设施。全国8万多座水库中有1/4的大中型水库、2/5的小型水库属病险工程。全国万亩以上的灌区工程,已报废的占10%,不同程度老化失修的占60%,基本完好的只占30%.大量的泵站、水闸、涵洞、灌渠破损,功能减弱。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工大量进城,撂荒土地现象严重。另外不到世界10%的耕地使用了世界30%的氮肥,20xx年我国化肥的使用量达4124万吨,每公顷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公斤,远远超出发达国家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农药的使用量每年到达120万吨,1.36亿亩农田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600mkw以上,农机原值3362亿元,但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为17%,机耕率47%、机播率27%,机收率19%.

另据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仅为35%,而农业发达国家达到60―80%,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0―40%,转化成果普及率低仅为30―40%,也就是说成果转化后有2/3没有得到普及优良品种的推广。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论在合作领域或合作数量上,都远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46万个合作经济组织在数量上显得相对不足,在合作组织数量少、功能不能有效发挥的情况下,农民对市场信息、成本、价格、信贷以及政策的反应迟钝,经营决策盲从,“看不见的手”在戏弄着成千上万的农户,农业结构调整中屡屡发生伤农事件。在“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产加销一体化”等等市场化探索中,利润并不在生产上游体现,农民赤手空拳进市场进行单兵作战,必然头破血流。加入wto后,本来靠劳动密集精耕细作的水果、蔬菜、花卉应当成为进入国际市场的强势产品,但严格的化学成分残留检验一次次成为技术壁垒的牺牲品,脆弱、落后、低效的我国农业必然要和已经完成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产生利益冲突,对弈的结果可想而知。

如此严峻的农业生产形势,在加上、素质不高、农资涨价、市场发育不良、非涝即旱的气候,没有一整套体制创新、制度改造,没有城市优势资源(资金、技术)的直接参与,没有金融机构的宽松信贷支撑,没有科学合理符合各地发展条件的农产品区域规划,没有引导下农业相关企业的生产环节前移、仅靠农民自身已没有能力发展生产。

?发展农业生产痼疾深重、千头万绪,1、土地承包经营权已基本具备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但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在利益驱使下操控土地流转、乱征滥占,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相关法律需要完善,土地制度需要规范。2免除农业税后转移财政支付资金相对巨大的三农管理成本杯水车薪,全系统、大范围、外科手术式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将要引发的“管理者”的“抵制”“扭曲”结果已有多次前车之鉴。3一家一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怎样在粮食主产区实现机械化?良种推广等科技手段如何快速应用?农业设施谁来投资管理维护?4农业产业化链条如何保证环节联接顺畅和上游利润不被剥夺?5、农业经营组织怎样建立健康运作机制,避免中途生变?6、如何掌握农产品的大体市场供求动态、保证无毒、无污染、高品质的产品供应以及参与国际竞争?7、如何拓宽投资渠道、放宽信贷条件、破除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资金瓶颈?

二、低水平的工业化不但不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

在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中,资本和产品可以在全球自由流动,劳动力却不可以。这就意味着必须主要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几亿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化问题。而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工业化配套机制以及农业人口的自身的条件都不支持农业人口的非农业化转移,农业人口成为实现工业化的最大拖累。

所以,中国的工业化只有二种选择:一是花巨资大量购买知识产权和生产专利,用所购得的新技术、新设备武装制造业,实现“跨跃式”发展,技术封锁和资金限制让这种选择成为不可能,二是继续走“世界工厂”的道路,为发达国家组装和加工产品。但踏上了这条道路只会让中国的工业化离发达国家越来越远。

拉丁美洲、巴西、菲律宾、泰国的工业化都早于中国参加了国际分工和资本国际循环,但是,经过近50年的发展,尽管在绝对意义上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社会结构并未随之得到优化,甚至遭到了劣化,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些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一些国家丧失了工业化的机会。我国可以通过自主研发或是模仿创新技术来实现工业化。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具备自主研发、赶上并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资金和人才能力,工业化进程危机重重。

农村发展生产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强调的除了农业本身的发展,就应当指的是农业相关工业的发展,应当是农业中的工业、农民的工业、农村的工业。我国乡镇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式,在促进国民经济高涨、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成长等诸方面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连续5年高速增长后,乡镇企业进入了一个发展低谷期。

20xx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4180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26%左右;20xx年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劳动报酬达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左右。此外,乡镇企业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主体,一般占县域经济总量的70%左右。可以说,乡镇企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基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九十年代乡镇企业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转制”,目前私有化率达到95%.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工业化其实就是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改善投体制、清晰产权属性、集中连片兴建、扩大企业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规避市场风险、加强污染治理等一系列方面必须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否则现实状况不会有像样的改观。问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那样的促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已是昨夜蓬莱,而土地、资金、资源、能源、市场、技术、环保等制约性因素决定了现有农村资源不可能仅凭“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呼唤还能创造奇迹。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当前由于农村地域广阔、情况复杂,国家监管部门没有能力对农村中的所有“生产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管,假冒伪劣产品的60%均来自于此(语),同时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减少安全投资带险生产,废气、废液、废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等已不属个别现象。如果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所谓大力发展,投资者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不可能放弃监管缺位的机会,表面繁荣掩盖下的罪恶对经济、造成的恶果令人担忧。

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就背离了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和初衷。

城市化、工业化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车轮。2024城市化道路,国家的表述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然而,小城镇的先天不足使其不能成为中国城市化的主流形式。虽然国家政策限制大城市的发展,事实上大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资源、资金全面向大的xxx集聚,小城镇只在一段时间的一些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取得了比较大

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中的“个性”问题_社会学论文 第五篇

当今,个性问题已是现代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中心课题。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心理学家都对个性问题的研究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出于一定社会生产目的上的需要。个性问题究竟实质,就是如何看待人及其本质问题,对于心理学来说,就是要更加重视对心理的主体——人的研究,要以人的心理的整体观和人心理的社会本质为基本出发点来研究人的心理,既要研究人心理的个别过程和特征,也要研究个体心理的总体结构和面貌,揭示它的发展规律,阐明一定社会所期望的理想人才的良好个性是什么,指出社会应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用和控制它的生产者,应该按什么方向培养它的新一代的接班人,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一代新人的要求。因此,个性问题既是心理学当前面临的需要认真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心理学如何走出“象牙之塔”,进一步密切联系建设实际的重大方向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一些心理学教材以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其主要任务,其知识体系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知、情、意和个人心理特征的罗列上。根据他们的观点,人的个别心理现象的总和就是人心理的整体,因而,心理学没有专门从整体上把握人的精神面貌的必要,因此,这类教材不设置“个性”专题,不讨论个性的社会实质和主宰个体的心理成分、结构及其机制和作用。这种以专业研究人的个别心理现象为主的松散的知识体系,使心理学远远地脱离了人心理的本来面目和实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知道个别心理现象的规律而离开活生生的社会的人的心理面貌的研究,这不能不从全局上影响了心理学对人心理的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心理学教材在国外个性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虽然也设置了“个性”专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性的社会制约性,但他们对“个性”的理解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的教材不是从“个性”的心理学本义上解释“个性”,而是从人们的生活概念或文学意义上把个性归结为人心理区别于他人的个别性或差别性,把个性特征之一的个别性当成了个性本身,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将个性研究引向歧路。也有的教材认为个性就是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是企图用个性心理结构中某些心理成分的机械总和来解释个性,这种解释只能说明个性构成的某些成分,对阐明个性的本质意义并未增加什么新的东西。

在我国的某些心理学教材中,不讨论个性,不按个性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个性的本质和表现,特别是由于偏重人心理的自然特征,忽视其社会特征而造成的心理学中2024人心理的社会化内容十分薄弱,笔者认为,这是心理学教材中最大的理论脱离实际之所在,是当前心理学教材改革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的。

师范类心理学课程改革之我见_社会学论文 第六篇

90年代以来,心理学教材开始不约而同地贯穿了认知思想,并大量引入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方法、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考察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对其中每个具体环节所涉及的认知过程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例如,将课堂传授的知识分为不同类型,对每类知识采用不同的教育与学习方法;将教学过程进行具体,根据不同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术等。这些新内容、新思想与传统教材相比可说

我们认为师范类心理学教学应达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首先,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其次,应使心理学知识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加强应用性、实践性,提高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以上两方面现行教材都有较充分的体现,取得了不少成效,受到了各方好评。但还有一个主要目标目前仍处在忽视的地位,这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问题。当前中小学校相当部分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曾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却仍然沿用简单粗暴教育方式,漠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忽视学生的心智启迪、个性发展。有些读书时心理学得高分的教师对学生却缺乏必要的尊重,很少去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青少年脆弱心灵造成怎样的伤害;学了很多心理知识,眼中的学生却仍是无生命、无情感,只知服从与接受的“知识容具”或是“考试机器”。换言之,他们还没有形成重视学生心理,关注学生成长的基本意识,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述问题也反映出师范类心理学在课程体系上存在着的盲区,教材中各种概念、理论、研究成果介绍了不少,但总体而言多偏重于从专业研究角度进行,学术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使人将所学知识与教学工作完全联系起来,而在教师相关意识培养方面更显缺乏。也许教材编写者们的想法是:师范生主要任务是把理论学好,等将来工作后自然就会把理论与教学实际挂上钩。但对于接受了多年传统教育,又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这种想法则多少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因为他们在学习心理学时,更多地是作为一门孤立的课程来学的,往往觉得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很少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也就是说,对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不足。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注意加强相关意识的培养,那么他们在成为人师后,又会沿用早已习以为常的应试教育那一套做法。这样发展下去,素质教育的实现将显得遥遥无期,可见师范类心理学课程迫切需要加以改革完善。既然师范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教书育人的合格人才,那么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青少年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实现从“经师”向“人师”的转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这样的任务对于心理学这门重要的教育理论课程而言可说是责无旁贷的。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还应加强心理规律与素质教育的联系,更多地切合教育实际,青少年的心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相应教育方法措施的不力之处、依照素质教育要求的努力方向等。这样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之认识到复杂的心理现象在青少年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遵循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他们避免或减少在未来工作中重入传统教育的误区。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它要求让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要培养的个体素质结构包括生理、心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心理学课自然应着重于心理素质的发展方面,在教材中不仅要说明心理素质的各方面(如认知、情感、意志、人格)的特点、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搞好教学工作,还应讨论怎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各方面心理素质,使青少年形成健全心理,尤其是如何发现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一定发展。这后一方面应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才能有助于未来教师相关意识的培养。通过教学使他们认识到中、小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心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方法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采取更为慎重、负责的态度。

面向21世纪的xxxx武器装备发展_社会学论文 第七篇

一、认真研究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革命性变化

前苏联拥有强大的核力量、常规力量以及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国防科研基础,对军事技术在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未来战争的影响都有透彻的了解。前苏联元帅奥加尔科夫早在70年代就曾预言,即将出现的种种新技术必将引发一场军事革命。80年代初,他指出,高新技术可以大大增强作战能力,核武器的、军事效用正日益下降。到80年代中期,他再次提出,以探测器和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成果为基础的军事技术革命,可以做到使常规武器与核武器在效果上相当。作为前苏联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主要继承者,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的出现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认真研究了高技术给武器装备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常规兵器的杀伤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以侦察--突击和侦察--射击综合体形式出现的毁伤手段和自动化侦察武器控制系统的一体化,再加上巡航导弹和无人驾驶飞行器的使用,使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成为可能。常规武器高技术化使其可在有限的极短时间内,在任何距离上,有选择地准确摧毁任何重要设施。电子战兵器具备了极高的突防效能,并从过去的保障手段跃升为当前主动毁伤武器。

太空武器即将登上军事斗争的舞台。太空资源可提供2024敌情及敌方所采取措施的详细情报,拥有利用太空资源的优势,首先使侦察效能全面提高,从而使战略兵器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未来空中--太空作战中,从太空可以用精确制导武器和新物理原理武器对任何目标实施猛烈的突击。他们认为,太空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无能力抗击太空武器的国家是注定要失败的,俄必须发挥其在太空武器发展方面拥有的优势。

非传统武器将相继问世。俄军事专家认为,武器装备毁伤效能主要来自物理能、化学能和生物能三种能量形式。传统武器装备毁伤效能的能量形式主要是物理能的动能和热能的效应,而非传统武器正在开发另一种物理能表现形式在军事上的运用,即声能、电磁能、辐射能等。目前正在研制开发的此类武器系统有:激光武器、射频武器、不相干光源、粒子束和次声武器等。另外一种非传统武器是用于破坏通信系统、电力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电子和电磁武器,还有可设置各种阻碍运动的全能障碍手段(包括各种泡沫物质、难以忍受的氯味和声响等)。

武器装备发展趋向信息化。俄委员会现任科学顾问、海军上将彼罗诺夫认为,现代武装斗争涉及到一场夺取信息优势的斗争,这是一个确保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因素。俄军事科学界通过对军事革命、信息技术、信息武器和信息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军事革命的优势源于信息武器”、“信息武器的优势是克敌制胜的决定性因素”、“提高作战能力最合理的方式是提高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信息支援能力”等观点,强调要在未来军事斗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

二、确定武器装备发展的新思路

为了在新的一轮军事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全面维护安全战略环境的需要,俄非常重视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他们认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群,正在迅速地改变着军事领域的方方面面。武器装备正在向信息化、远程化、精确化与一体化方向迈进,其毁伤效能已大幅度提高。武器系统与系统的对抗趋势更加明显,为了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俄军武器装备发展必须走系统、集成化道路。

预测21世纪初武器装备发展趋向。俄军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等高技术群的发展,到21世纪初,能够对军事斗争产生重大影响的军事技术突破至少有以下10项:一是提高了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制导系统精度;二是制造出新一代精确制导机动弹头,其效能不受大气层和天候因素影响;三是发展了“隐身”技术,不仅应用于飞机,而且也用于导弹,尤其是巡航导弹;四是采用了新型雷达(超视距雷达、相位自动调频雷达、可见光和红外线波段雷达);五是研制了“电磁脉冲”武器;六是发展了全球形势监控、获取和处理信息的综合系统;七是在军队指挥、通信中采用了新的信息技术;八是研制了军用机器人和智能武器(采用智能信息学成就);九是研制了定向能武器;十是进行了用于军事目的的宇宙开发。

确定俄应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世界军事正面临着一个核武器后的全新发展阶段。现代武器系统的毁伤效能越来越不取决于火力,而是更多地取决于信息参数:精确性、可控性和快速性。信息化在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军事技术政策中已成为最优先的任务。在军事行动中,信息技术对抗的比重和意义越来越大。以毁伤计算机系统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武器,已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通过比较研究,他们认为,武装力量已经在先进常规、电子战系统、信息系统(C3I系统)、计算机技术、隐身技术、某些类型的激光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国家。通过对海湾战争的研究,俄军认为,国防关键技术是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必须超前发展。要重点加强对潜在的军事威胁和军事技术突破有重大影响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试验与设计工作。俄军确定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领域为:微电子和计算机装备技术、雷达技术、电子战对抗技术、航空和航海动力技术、新型、燃料和核能技术、近实时导航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等。

探讨武器装备发展的新思路。俄军事科学院院长马·加列夫大将1997年初在其《的军事学说》一文中指出:在发展军备和国防科研工作中,不要陷入别国的军备竞赛轨道,应努力选择符合国家经济能力和战略目标的途径,力争把军事技术发展放在首位;应当重视研究装备体系,而不是某一种武器。他认为,不能分散力量和资金追求发展其他国家已经有的或可能有的各种武器和装备;在必要时应当敢于冒险和超越几代武器,集中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研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武器,它们可以削弱或打乱别国谋求军事技术优势的长期计划。从目前来看,即使最完善的武器,装备最精良的海、陆、空集团,也只有在具有高度发达的组织性、可预测性、保密性、准确性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优势。未来战争中,最主要的作战重心不是消灭某个武器,而是摧毁统一的信息系统、智力资源、导航通道和整个指挥控制系统。由此可见,俄军将重点发展其在《联邦军事学说基本原则》中确定的武器系统:即军队指挥系统、武器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侦察系统、战略预警系统、无线电电子对抗系统、高精度武器系统、机动的非核毁伤武器系统及其信息保障系统等。

三、加快技术成果向新型武器装备转化的步伐

为保障其军队整体作战能力不因大幅度裁减员额而受到削弱,及时调整了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方针,加强了高技术科研成果向武器装备转化的步伐,并重点突出了信息武器的研制。

确定武器装备发展的基本方针。俄军提出,武器装备的发展以高科技为先导,积极研制和发展新型高精度武器装备,巩固军事领域关键技术的科技优势。在保证现役武器装备不低于世界水平的前提下,努力减少繁杂型号武器装备的采购,重点改进现役武器装备,不大规模生产全新武器系统,但保持必要装备发展时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在战略武器方面,按照保障的总体构想,俄仍将主要靠战略核攻击力量的规模及战略导弹和核弹头的数量,提高机动发射能力和命中精度,增强生存能力。在常规武器发展方面,陆军主要保留80年代服役的先进武器装备,并不断改进某些分系统,使地面压制兵器实现装甲化和智能化,以适应现代高技术常规战争的需要。空军将逐步淘汰老式的第二、三代飞机,减少装备机型,保留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飞机,以提高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防空军将改进现役防空导弹的跟踪制导系统、提高攻击多目标和电子战性能,全面提高防空作战能力。海军将发展全球和区域指挥系统,完善单舰和编队的自动化指挥系统,注重综合武器系统的研制,装备可抵御全方位导弹攻击的武器系统,提高其隐蔽、机动和远洋作战能力。

加快科研成果向新型武器装备转化的步伐。根据新的武器装备发展方针,俄军强调要以高技术为先导,加快科技成果向军事能力转化的步伐。1994年1月俄安全会议正式批准了国防部制定的,为期10年的“俄军武器装备发展长期规划”。该规划要求以新的国防科研成果为基础,优先发展空军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和机动部队运输工具;进一步提高战略武器的可靠性;完善师以下部队指挥通信设备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目前,俄正加紧进行SS-x-27、SS-x-27和“胖孩”等新型战略导弹的研制;陆军开始少量装备90年代研制的采用计算机火控系统和第二代反应装甲并可攻击直升机的T-90E型坦克;空军重点发展并装备米格-33、35,苏-30、35、37等新一代具有隐形或反隐形功能的作战飞机;防空军重点研制具有全天候、全方位、全高度拦截战略弹道导弹和隐形飞机能力的防空兵器;海军正在加紧研制可垂直起降作战飞机的水面舰只和新一代战略核潜艇。1997年初,俄军制定了《20xx年前国家武器装备发展计划》,该计划以发展武器系统为突破口,将未来一个时期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放在侦察、指挥、通信和电子对抗等领域,并强调国防企业要保持现代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以便在财政状况好转后尽快投入生产、并装备部队。

重点发展信息战武器。认为,目前,技术发达国家已经制造出了信息武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逻辑炸弹以及可抑制公共电视网交换信息的各种手段。这些武器已成为军事潜力的一个新内容,对敌对国家和管理机关的工作基础将构成威胁。信息武器的使用同常规武器、核武器或化学武器不同,还没有受到国际监督和条约的限制,这将对利益构成更大威胁。因此,俄提出:“必须加紧研制自己的信息武器,把它作为军事技术装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国家军事、和战略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信息武器方面实现力量对比的平衡”。目前,俄军方正在重点研究计算机病毒战,并将其作为未来信息战的一个主要作战形式。俄已经确定了几种候选病毒:如特洛伊木马病毒(在一段时

美军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_社会学论文 第八篇

一、从C2系统到C4I系统美军的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内涵是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的变化逐步扩展的,系统名称也随之不断变化。50年代称为“指挥与控制”(C2)系统;60年代,随着远程武器特别是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大量装备,通信手段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于是在系统名称中加上“通信”一词,形成“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1977年,美军首次把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与C3系统结合,形成“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系统。由于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到1989年又加上“计算机”一词,变成“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系统,即C4I系统。实际上,C4I系统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实现军事情报搜集、传递、处理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二、美军现役C4I系统的组成美军现役战术C4I系统包括指挥控制、预警探测、情报侦察、通信和电子战五个电子信息系统,是70年代至80年代初开始由各军种分别研制的。目前该系统尽管仍处于发展阶段,但一些分系统已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指挥控制系统80年代初,陆军根据“空地一体战”的理论,针对其指挥控制系统高度集中的实际情况,开始研制分布式战术指挥控制系统,供陆军军、师、旅级部队使用。该系统包括战场机动、火力支援、防空、情报/电子战、战斗勤务支援等5个功能分系统,其特点是:各分系统自成体系;整个系统通过纵向隶属、横向互联,形成网络。

60年代初,海军研制成功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70年代,为满足反潜作战和对空作战的需要,又研制了“海军指挥控制系统”和“宇宙盾”舰载防空指挥控制系统。海军指挥控制系统分岸基和海上两部分。岸基部分包括海军舰队指挥中心和岸基反潜战指挥中心;海上部分主要包括战术旗舰指挥中心和“宙斯盾”舰载防空指挥控制系统。后者是一种与武器相结合的舰载作战系统,可实施对空、对海和反潜作战。

早在50年代中期,空军就建成了全军半自动化转报系统;60年代,采用了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空地一体战”的理论,加速研制了战术指挥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战术空军控制系统和战术空军控制中心两部分,其中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核心,负责制定作战命令、监视任务执行情况和根据要求修改计划等项工作,下辖控制与报知中心、空中支援中心和联队作战中心。战场空中指挥所和E-3A预警指挥飞机分别是战术空军控制中心和控制报知中心在空中的延伸,用来加强指挥控制功能和扩大监视范围。

2.预警探测系统美军主要现役预警探测工具有预警飞机、机载战场监视系统和地面防空雷达。

①预警飞机美国空军现装备E-3A预警飞机34架,海军装备E-2C预警飞机139架。空军正在实施E-3的改进计划,预计到1998年完成,改进后的E-3预警飞机可使用到2025年。为适应未来航空兵器的发展,提供探测雷达反射截面更小的新一代战斗机和“隐身”巡航导弹的能力,美空军正在研制波音747-200相控阵雷达预警飞机。美海军正在改进现役E-2C预警飞机,命名为E-2CⅡ,约75架,拟装在12艘上。主要改进项目是安装AN/APS-145监视雷达,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探测海面和地面低空目标。海军还在研制S-3舰载相控阵雷达预警飞机,以满足2000年后的防空作战和预警的需要。

②机载战场监视系统—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它由E-8飞机和车载地面站组成。E-8飞机上载有合成孔径相控阵雷达,天线装在机腹的船形罩内,可探测飞机侧面的地面和空中目标。一般情况下,飞机在离前线100~200公里己方上空往返飞行,高度约11000米,可监视150×180公里区域。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将E-8的样机派往海湾战场,共出动54次,累计飞行600多小时,搜集到军队防空导弹阵地、部队集结地等大量情报,为多国部队实施空袭、评估攻击效果和支援地面进攻提供了重要依据。美国空军和陆军将在今后10年内耗资80亿美元,采购20架E-8飞机和90个车载地面站。

③地面防空雷达美军现装备的有AN/TPS-59固态战术三坐标雷达、HADR三坐标多功能雷达及其改进型HR-3000、AN/TPS-43轻型可空运型固态三坐标雷达。今后,美国将部署高机动、高性能的AN/TPS-70/75全新雷达。此外,美军还装备能及早发现低空入侵飞机的气球吊载雷达,能探测海上与空中目标(包括低空巡航导弹)的预警飞艇。

3.情报侦察系统美军已装备星载、机载、舰载、车载和背负式电子侦察装备,并在研制新系统。例如美陆军和空军的全信息源系统与敌情态势相关系统,是一种多情报源、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系统,旨在向战术指挥员提供及时、准确、合成的战场图像。又如陆军的车载综合防御系统,可使地面部队具备探测和对付敌方装甲车和反坦克导弹威胁的能力。海湾战争后,陆、海、空三军都在致力于建立更严密的电子对抗情报侦察系统,广泛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侦察手段多样、频域宽、功能多、性能高、智能化、自适应能力和支援能力强等特点。

4.通信系统美国战区通信系统由最高统帅部对战区的通信系统和战区内部的通信系统两部分组成。最高统帅部对战区的通信主要有国防通信系统、国防数据网、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和E-6A“塔卡木”通信系统;战区内部的通信主要有战斗网无线电系统、公共地域通信和数据分发系统。战区通信系统实行集中管理,组网快速,通信手段多,能多层次、全天候工作,机动隐蔽、安全保密、抗电子干扰,并与战略通信网络连接紧密。

5.电子战系统美军已装备使用多种电子战系统。其中空军和海军共同为90年代以后作战飞机自卫研制的综合电子战系统,代表当前电子战系统的发展方向。它集电子侦察,威胁告警,有源、无源干扰,光电干扰等多种电子战手段于一身,不仅能对各种微波/毫米波雷达作出反应,也能对红外、激光威胁作出反应,是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期服役的机载综合电子战系统,可装备空军、海军的新式作战飞机和陆军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美军电子战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是:①发展多平台、通用化、系列化的电子战装备;②发展一体化电子战系统;③研制具有电子压制干扰和电子攻击双重作战能力的电子战系统;④提高综合电子战整体作战效能;⑤综合应用高技术,实现电子战系统智能化。

三、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

80年代末,美军在总结以往C3I和C4I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针对海湾战争中所暴露的系统不能互联、相互脱节等问题,为适应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决定把分立式、封闭式的系统,集成为分布式的、开放的大系统,并为此制订了面向21世纪的一体化C4I系统发展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一体化C4I系统的内涵也将从传统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的范围扩展到反情报(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己方信息不被敌方获得和利用)、共同信息管理和信息战领域。

为建设面向21世纪一体化C4I系统,美军采取如下一些措施:1?分两个层次统筹规划,统一协调一体化C4I系统的研制与建设第一层次是美国国防部,由国防信息系统局负责,建立共用的综合传输平台和信息处理平台,即国防信息基础设施,领导“国防信息系统网”和“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的全面建设,为实现一体化C4I系统提供灵活的基础设施,全面支持国防部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保密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所有重要活动。

第二层次是参谋长联席会议(简称参联会)和各军种。它们根据作战需要,建设满足各自需要的一体化C4I系统,包括各种传感器的研制、部署以及C4I系统与武器控制的接口。具体计划有:参联会的“勇士”C4I系统计划,目标是使各军种的C4I系统实现最大限度的互联;空军的“地平线”C4I系统计划,是空军实现C4I系统现代化的总体战略;海军的“奏鸣曲”C4I系统计划,侧重于发展性能更好的指挥控制能力,实际上是一个指挥控制战(C2W)计划;陆军的一体化C4I系统计划,拟将目前的“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发展成一体化的“陆军战斗指挥系统”,最终建成从战略级到战术级的无缝指挥控制体系结构。

以上两个层次的关系是:如果将一体化C4I系统的信息搜集部分比作为“头”、信息传输部分为“躯干”、信息利用部分为“尾”,国防部主要负责“躯干”共用部分的建设,各军种主要负责“头”、“尾”,即信息搜集和利用部分的建设;通过可控编程接口,将各军种C4I系统与国防部国防信息基础设施互联,形成跨军种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满足执行多种任务的需要。上述关系表明,无论是各军种的C4I系统,还是国防部的信息基础设施,都是一定范围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它们的进一步综合,形成跨军种的范围更大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2.采用一体化C4I系统采办策略美国国防部的一体化C4I系统采办策略是:①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系统,采取渐进的方针,逐步改进分系统和部件,解决互通性和提高系统性能。②利用技术演示,验证重要的概念和关键技术,训练指挥员,并通过建设小范围C4I系统进行示范,逐步推广。例如,为建设完整的“勇士”C4I系统,先在太平洋司令部建一个示范设施,取得经验后再推广到其它战区,同时在演示验证中训练各级指挥员。③采用民用技术、产品和标准,加快研制进度,节省经费。在建设一体化C4I系统过程中,美国国防部一再强调要采用民用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民用标准,以避免重复开发。鉴于统一的标准是建立互联系统的关键,所以国防部特别强调用民用标准统一各军种的不同标准。

美军根据近年来局部战争和维和行动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掌握战场态势的重要性,提出了“战场感知”的概念,即利用各种监视与侦察装备,全面了解战区的地理环境、地形特点、气象情况,实时掌握敌我友及武器装备配置及其动向,为作战行动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一体化C4I系统的内涵还将进一步扩大,演变成还要包括监视与侦察的一体化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C4ISR)系统。

作者: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

最终贷款人理论及其发展综述_金融证券论文 第九篇

面对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最终贷款人如何有效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减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最终贷款人的基本观点,指出迅速变化的金融环境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最终贷款人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现代最终贷款人理论的2024文献进行了总结,重点评述了现代最终贷款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道德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最终贷款人;道德风险;建设性模糊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当同业救助等方式不足以向商业银行提供防范流动性冲击的保障时,为防止单个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向系统性银行危机甚至整个市场转化,作为最终贷款人的银行将向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救助。最终贷款人功能是银行最基本的制度特征,而货币政策功能和金融监管功能则是最终贷款人功能的进一步引申。面对风云莫测的金融市场,最终贷款人如何有效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减少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是当今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最终贷款人(Lender?of?Last?Resort)是指在危机时刻银行应尽的融通责任,它应满足对高能货币的需求,以防止由恐慌引起的货币存量的收缩(《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当一些商业银行有清偿能力但暂时流动性不足时,银行可以通过贴现窗口或公开市场购买两种方式向这些银行发放紧急贷款,条件是他们有良好的抵押品并缴纳惩罚性利率。最后贷款人若宣布将对流动性暂不足商业银行进行融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缓和公众对现金短缺的恐惧,这足以制止恐慌而不必采取行动。

一、最终贷款人理论的基本观点

1797年,巴林(Baring)爵士在他的著作中谈到英格兰银行具有“银行的银行”职能,首次提出“最后贷款人”这一概念,他指出一切有清偿能力的银行可以在出现危机时向银行借款。之后,桑顿(Thornton,1802)和巴杰特(Bagehot,1873)系统的论述了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理论,他们用一套制止银行恐慌和危机的规则来阐明该思想。

(一)桑顿的观点。1802年,桑顿在文章中论证了最终贷款人的可行性。他指出,在遇到银行恐慌时,英格兰银行应该扮演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提供现金。他认为只要遇到恐慌的银行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就可以向他们提供贷款度过难关。桑顿提出最终贷款人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储备的银行体系;二是银行对发行金币和银行券等高能货币基础的垄断。这是最早的2024最终贷款人职能、原则的论述。

桑顿是首先将最终贷款人确定为一种货币功能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最终贷款人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银行恐慌引起货币收缩,而这种货币收缩会带来压抑经济活动。当社会公众对银行的偿付能力的怀疑增加时,会引发对高能货币成倍的需求。公众把值得怀疑的银行负债转成现金时,银行便开始寻求增加其高能货币的储备。现金和储备分别与票据及存款之比的提高将减少联系高能货币同货币总乘数,最终贷款人必须通过货币基础的补偿性增长才能抵消货币乘数的下降,从而维持经济生活所需要的货币数量。

桑顿指出,最终贷款人功能可以在不同的货币制度中成立,并在那些制度中支持银行的目标。如在固定汇率、金本位制度中,最终贷款人帮助保护银行的黄金储备,进而保证了纸币和黄金之间按固定比率进行兑换。最终贷款人通过制止银行恐慌、提高贴现率吸引国外黄金及以用自己的票据发行调节对高能货币的需求等方式,来缓和对黄金的紧急需求。在不可兑换的纸币和浮动汇率的制度中,最终贷款人可以通过防止货币存量的灾难性崩溃来帮助稳定货币单位的购买力。

桑顿认为最终贷款人的责任是对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商业银行。在任何情况下,最终贷款人都不应该维护无清偿力的银行,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银行。因为帮助这样的银行会鼓励他们过分的冒险,从而导致对最终贷款人更多的需求。为避免这种道德风险问题,最终贷款人应该让经营不善的银行倒闭,其责任只是努力遏制这种倒闭的蔓延。因此,最终贷款人的责任是宏观的,而不是微观的。

(二)巴杰特的观点。英国经济学家巴杰特(1873)继承并发展了桑顿(1802)的许多观点,他在1873年出版的一书中,对最终贷款人原理进行了精辟的阐释。巴杰特在书中指出,银行必须具备一个规模合适、可供随时动用的储备,以便在银行恐慌时支持危机银行。同桑顿的看法一样,巴杰特也强调在金本位条件下,最终贷款人应支持银行保护金属储备以确保通货与黄金的兑换。巴杰特提出,当英格兰银行作为最终贷款人干预并拯救整个货币体系时,它应遵守四个基本原则:1、以惩罚性利率提供贷款,使商业银行不能将其作为当前的贷款操作。2、银行事先声明,会对满足偿债和抵押条件的银行提供贷款。3、贷款只能提供给有良好偿债和抵押(根据恐慌发生前的名义价格衡量)能力的银行。4、仅向陷入流动性危机而并非破产的银行提供贷款。

巴杰特提出的最终贷款人基本原则,反映了一些他不同与桑顿的新观点。第一,巴杰特认为最终贷款人的责任不只是在恐慌期间向市场流动性,还包括事先公开宣布在未来所有恐慌时期将迅速而有力的提供贷款的承诺。这种承诺大大减少了公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产生稳定的预期,于是提高了最终贷款人的有效性。第二,巴杰特提倡最终贷款人以惩罚性利率进行调节。惩罚性利率不但可以保护黄金储备,还可以满足公平分配的标准(借款人应为最终贷款人提供的保护和救助支付报酬)。此外,惩罚性利率还可以避免其他没有出现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也申请援助,而占用最终贷款人的储备。最终贷款人将把高能货币的扩张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即把紧急发行的高能货币分配给最有价值的使用者,如同高价格在自由市场中分配给任何稀缺商品和资源一样。第三,巴杰特确定了最终贷款人给予的借款人的类型、资产的种类及接受资产的标准。最终贷款人应在发生恐慌时向任何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贷款。限制条件就是借款人有清偿能力,只是暂时流动性不足,其抵押物在正常时期是良好的(包括由于证券市场的恐慌而暂跌价但通常是优良的票据或债券)。

(三)古典理论的发展。现代经济学家对巴杰特的观点继续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看法。汉弗莱(Humphrey,1975)总结了巴杰特的思想及现代人对他的看法,把以巴杰特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对最终贷款人的建议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最终贷款人要及时为受到恐慌威胁的银行慷慨解囊,提供无限的现金支持。2、最终贷款人的责任是整个金融体系,而不是某些银行。3、最终贷款人的重要责任是防止恐慌造成的货币储备减少。4、最终贷款人的存在不是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而是为了缓解金融冲击的影响。 5、最终贷款人有双重任务,一个是为受到恐慌威胁的银行提供无限援助,另一个是要公众知道它也会为未来的恐慌提供无限的救助。6、最终贷款人愿意为有良好资产抵押的银行提供贷款。7、最终贷款人的责任在于防止恐慌大范围的蔓延,而不是去拯救那些破产的银行。8、所有提供的救助性的贷款应该是高利率的,有惩罚性的。银行应该严格依照价格因素,而不是使用非价格机制限制最终贷款人的救援贷款。古典理论的现代支持者还对巴杰特的研究做了一个限制。弗里德曼(Friedman,1960),古德弗兰德和金(Goodfriend?&?King,1988)认为如果最终贷款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贴现窗口贷款来提供流动性,那么他提出的合格要求、惩罚利率以及实际上所有确保把援助送达可信的借款人的措施都是不必要的。

梅尔泽(Meltzer?,1986)概括和发展了巴杰特的传统观点,在巴杰特提出的四个基本原则基础上总结了五个观点。第一,银行是货币体系唯一的贷款人(如美国);第二,为避免缺乏流动性的银行被关闭,银行应当满足有抵押物的贷款,该抵押物在没有恐慌的正常情况下是有市场价值的(这一点很重要)。因此,不应限制抵押正常时期向银行申请再贴现的合格票据,最终贷款人要同样给予贷款;第三,银行的贷款或放款应当是大量的、及时的并以高于市场利率的方式提供,因此不鼓励未发生危机的银行通过此渠道获得贷款;第四,上述原则要预先声明并在出现危机时严格遵守;第五,破产的金融机构,若不能被完整的拍卖,则应当按市场价格出售或清算。在处理机构破产过程中,损失应依次由股东、债券持有人、债务人、无担保的存款人及有存款担保的企业承担。梅尔泽认为,金融恐慌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银行没有遵循巴杰特的原则。

二、最终贷款人理论的现代发展

古典学派2024最终贷款人的观点至今对银行的政策制定者还产生着重要影响,但随着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2024最终贷款人理论的各方面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出。

(一)最终贷款人存在的必要性。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最终贷款人为现代银行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在出现银行危机时防止了恐慌的蔓延。塞尔金(Selgin,1989)是自由竞争银行业的支持者,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当自由银行业内在稳定时,除去一切对银行业的法律限制将排除对最终贷款人的需要。他们认为,造成银行恐慌的唯一原因是法律对银行体制的限制。塞尔金指出,两个最重要的限制是美国银行法对跨州设立银行的限制和对商业银行体系发行自由货币的限制。然而,塞尔金的观点,忽视了银行创造的货币和高能货币之间根本的区别。因为即使在自由银行业的条件下,战争威胁和大公司的倒闭也会引发货币持有者把内在货币转为外在货币的愿望。竞争性的银行本身并不能提供外在货币,只能利用一些价值不由它们控制的资产来换回货币。即使商业银行能完全自由发行自己的银行券,也不能满足其存款人由恐慌引起的转为外在货币的愿望。当给定不可兑换的纸币本位时,就只能是银行或最终贷款人能提供外在货币。现代金融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单个银行的危机会蔓延到有清偿力的银行,甚至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历史已经表明,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存在,可以为单个银行提供流动性,保证支付,防止由于公众信心丧失引发的集体非理性挤兑,从而避免金融恐慌,维护了公众的利益。

(二)承担最终贷款人功能的主体。费雪(Fischer,1999)认为,银行并不是唯一的最后贷款人。他指出,最终贷款人主要承担着两种角色。一是危机贷款人,主要在危机中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危机管理者,即最终贷款人本身有责任处理危机或潜在的危机。因此,除了银行之外,其它机构也可以成为最终贷款人,如美国的财政部,清算中心和1907年的摩根集团都承担过最终贷款人的角色。保度(Bordo)也认为履行最终贷款人的机构并非一定是银行,其他公共的机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如美国的货币监理署、加拿大的财政部和外汇管理局等都成功的执行过最终贷款人的职能,对出现危机的银行进行援助。

(三)最终贷款人援助的对象。古德弗兰德和金(Goodfriend?&?King,1988),鲍德(Bordo?,1990),舒瓦茨(Schwartz,1992,1995)认为最终贷款人的资金支持对象应该是市场,他们指出紧急流动性资金的支持只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向市场提供,同业市场可以保证资金从流动性充足的银行流向流动性不足的银行。货币政策向市场提供资金和最终贷款人向市场提供资金都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的,古德弗兰德和金(1988)认为这两种方式没有区别,对整个市场来说,最终贷款人的资金投放与旨在调整利率的货币政策资金投放相同。古德哈特(1999)认为,最终贷款人只能是向个别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他指出无流动性但有清偿力的银行会由于同业市场效率低下、不能从其它银行借得款项而发展为无清偿力的银行。最终贷款人向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会导致准备金供给总量的增加,而向单个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则不会导致准备金增加。费舍(1999)则认为最后贷款人既可以向市场也可以向单独机构提供贷款。

(四)最终贷款人的援助方式。在实践中,最终贷款人支持出现危机的银行有一个难题,即难以判断一家银行是仅无流动性而有清偿力,还是既无流动性又无清偿力。古德哈特和黄(Goodhart?&?Huang,1999)认为,一家银行的倒闭会引致金融不稳定,市场主要表现是恐慌,此时很难预测存款人的行为,货币政策操作容易失误。当一家银行向最终贷款人寻求流动性支持时,最终贷款人很难有时间准确判断这家银行是否有清偿力。如果最终贷款人向这家银行提供了贷款援助,而事实证明这家银行是无清偿力的,则最终贷款人必然要承担财务和声誉方面的损失。因此,最终贷款人对出现危机的银行究竟进行救助还是将其清盘,还需谨慎的判断。通过建立最终贷款人和道德风险的模型认为,如果在单一时期模型下,即在银行倒闭的概率、最终贷款人救助的概率和风险概率既定的情况下,最终贷款人是否实施救助取决于银行规模的大小;在动态、跨时期模型,即各种概率不确定的情况下,最终贷款人实施救助取决于对道德风险和传染性风险的权衡。如果关注道德风险,最终贷款人会慎重考虑是否实施救助;如果关注系统性风险,则最终贷款人有动力进行救助,由此产生的整个市场的均衡风险会较高。

索洛(Solow,1982)认为无论银行是否到了无法偿债的境地,当出现银行危机时,最终贷款人都应进行援助。他以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为例说明了这一问题。当美国某个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将要倒闭时,会引起人们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信任危机。美联储既然对整个金融体系负责,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它就必须援助陷入危机中、甚至资不抵债的银行。当然,索洛也承认,这种做产生某种道德风险,鼓励其他的银行有可能冒更大的风险,而公众也失去了监督金融机构的热情。

古德哈特(1985,1987)发展了索洛的观点。他认为,银行可能会出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也可能会出现丧失偿付能力的情形,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危机突发时很难区分。当某些银行出现流动资金不足时,公众会立刻怀疑它们的偿付能力。出现这种情况时,最终贷款人应马上以最终贷款人的形式提供资金援助,以帮助解决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此时,最终贷款人没有时间去评价陷入危机的银行的资产状况,也难以准确判断它们的偿付能力。因此,遇到银行危机时,最终贷款人应为所有银行(包括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提供资金救助。古德哈特进一步指出,如果最终贷款人让处于困境中的银行破产,将会失去极有价值的、难以替换的银行——客户关系,而保持这些关系的社会利益超过破产的成本。由于大的银行破产会使公众丧失对整个银行系统的信心,为此最终贷款人不得不向大的无偿还能力的银行援助。詹姆斯(James,1991)的研究表明,一家银行清盘价值比其市场价值低得多,银行倒闭成本通常高于重组成本,因此向一家濒临倒闭的银行进行注资要比将其清盘要好。

考夫曼(Kaufman,1990)认为,索洛和古德哈特的观点低估了最终贷款人过度援助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面临危机的银行增加在未来对更大援助的需要。他们也忽视了由于最终贷款人延迟让无偿付能力的机构停业,会招致额外的损失及增加最终解决问题的成本。索洛和古德哈特没有意识到最终贷款人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而不是贴现窗口贷款来完成其职能。事实上,借助公开市场的操作也可以满足最终贷款人对高能货币的紧急需求,因而不必担心如何援助个别的危机银行。由于真实经济活动和总体经济防止了恐慌引起的对货币存量的冲击,最终贷款人就不必害怕个别经营不善的银行发生倒闭。

(五)最终贷款人的资金来源。银行作为最终贷款人实施救援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当银行向出现危机的银行提供救助时,对那些只是暂时缺乏流动性、仍有清偿力的银行给予资金支持并不会给银行带来风险;但无清偿能力的银行的抵押品价值可能会低于贷款的价值,使得银行的风险增加。因此,给一家清偿力不明的银行提供贷款,就可能会使银行蒙受巨大损失。古德哈特和斯科恩梅克(Schoenmaker,1993),斯德拉(Stella,1997)和古德哈特(1999)认为,因援助危机银行而造成的资产负债表恶化会减弱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的性和灵活性。因此,许多国家银行不愿单独承担这种风险,通常会要求财政对银行面临的风险给予担保。实际上,为了维护经济稳定,财政部门通常比银行有更大的积极性。如果某些银行丧失清偿能力,即使在银行不注资的情况下,也会根据其它标准参与注资,尽可能避免其破产。

(六)2024最终贷款人理论的实证检验。最终贷款人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避免银行恐慌的扩散,通过监督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支付系统,最终贷款人能够减弱银行危机传染性的风险。2024的实证检验也支持这一结论。米伦(Miron,1986)得到2024在美国建立联邦储备体系的效果的证据表明,它对限制银行挤兑具有重要作用。在它建立之前,春秋两季是货币紧缩的季节,其间恐慌容易发生。联邦储备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最终贷款人,改变了利率和贷款的季节性周期,银行恐慌的频率大大下降。在1915年到1928年间,银行系统未经历过恐慌。米伦用贝努里分布作了一个简单检验,结果表明,在99%的资信水平上,在联邦储备体系建立之前给定年份发生恐慌的概率为0.316,1914~1928年间发生银行恐慌的概率仅为0.005。这说明联邦体系的建立对防止季节性的由流动性需求引发的银行恐慌起着重要作用。

欧美各国的历史实践与古典的最终贷款人理论非常吻合,最终贷款人在治理危机中的责任简单明确。当银行出现危机时,最终贷款人为其提供资金援助,条件是被援助的银行只是暂时的出现流动性问题。鲍德(1986)对欧洲国家银行危机的历史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从1870年到1970年,欧洲国家的银行严格遵循了最终贷款人理论,几次成功的治理了银行体系危机,期间也让那些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实现破产。保度的研究也证明,进入20世纪以后,各国都开始放松紧急援助的标准。为了挽救银行体系,维护银行的信誉,欧美各国不惜敞开提供紧急贷款,既为出现流动性问题的资产良好的银行提供无限的贷款支持,也为那些资不抵债的银行提供援助。保度认为,现贷最终贷款人救助银行危机的趋势是,无论危机银行是否资不抵债,最终贷款人都要提供无限的援助。因此,未来银行业的道德风险越来越大,需要的援助行动也会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频频发生,其规模不断扩大化,欧美各国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援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例子也证实了保度的预言。

能把“问题生”推向社会吗?_综合论文 第十篇

首先,我不同意对“困难生”分类的方法。孩子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很正常,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力帮助他们,而不是把他们推向社会,或找心理医生,这是不切实际的做法。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关心他们,才是我们做教师应尽的责任。

其次,“困难生”大多仇视一切,自暴自弃,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自己对别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他们“闹”大多是因为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确实没有能力,确实不重要了。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些学生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们担负一定的责任,有成就感,进而触动他们的心灵,这样才有利于这些学生的成长。

学校生活对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人生中很短的一段旅程,但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阶段。抛开学习知识不说,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以及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大多在学生阶段形成,人为的将学生人为“三六九”等,把一些孩子过早地推向社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育人更为重要。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动人之处,我们不能因为有些学生听话、成绩好,就忽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这是对这些学生的不负责。更不能把他们过早的推向社会,只能断送这些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对这些孩子的犯罪。把他们交给心理医生更是不切实际的,除了省会城市,试问还有多少地方有心理医生?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能有条件上学已经不易了,又上哪儿找心理医生?

让那些所谓的“问题生”在班级活动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给他们一定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