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前所欣赏的本篇文章共有25017文字,由费文建仔细改正,发布在!方法是一个汉语词汇,方法的含义较广泛,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方法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的人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想说点什么,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四季中的变化》教案 第一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
2、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
3、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
4、了解四季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2024。
5、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2024。
6、会记录星图。
7、会通过星座辨认方向。
8、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探索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准备
2024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透明胶片、投影仪、指南针、各种星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1、认识冬季星空。
(1)谈话:上节课布置同学们搜集了2024星星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了哪些资料。
(2)学生汇报,讲星座神话故事等。
(3)教师提问:现在是冬季,夜晚的星空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冬季的代表星座——猎户座的特征星的形状和亮度)
(4)学生汇报。
2、用星图找星座、画猎户星座,认识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
(1)教师提问:在夜晚,我们怎么观察猎户座呢?(分发给学生星图)
(2)学生观察星图,讨论观察星空的方法,所需要的器材,并汇报。
(3)教师提问:在星图上发现不同季节的星座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讨论。
(4)向学生介绍不同季节的主要星座:春季的狮子座、夏季的天鹅座、秋季的飞马座以及它们的特征星和形状。
(5)教师组织部分学生夜晚一起观察星空,约定观察时间,带好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家长接送的时间。其他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观察星空。
(6)把观察到的猎户座画在书上的方框里(观察时进行,边观察边画,注意比例)。
(7)交流夜晚观星的情况时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没有实物投影仪的地方可用投影仪)让学生把画下来的猎户座投影出来,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并交流观星的感想。
3、模拟四季星空、探讨四季星空和四季变化的成因。
(1)讨论:为什么不同季节的星座不一样?
(2)讲解模拟实验的要求,明确:“楼房”比作什么?围绕楼房转圈的“人”比作什么?看到的“景物”比作什么?注意观察的内容。
(3)室外模拟。
(4)室内汇报、讨论:实验中发现的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5)教师讲解: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也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2024。
4、利用星座辨认方向。
(1)学生在星图上观察大熊座的特征星的形状,认识“北斗七星”。
(2)介绍根据“北斗七星”找北极星的方法:这七颗星在北方天空形成一个很大的勺子,勺子的末端两颗星联起来,向勺口方向延长出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五倍,便是北极星。
(3)讨论:找到北极星后,怎么根据北极星确定东西南北?
(4)学生汇报并在课本第63页的框里做好记录。
一年中气温的变化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一年中气温会变化,初步了解这种变化的规律性。
2.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绘制曲线图,并根据绘制的曲线图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
4、能利用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整理2024资料。
5、了解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2024
6、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善于倾听的意识。
8、渗透事物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世界观。
教学准备
1、气温2024卡(学生用)
2、曲线图座标纸(可利用教材上的、学生用)
3、大的气温卡(教师演示用、可用投影片)
4、准备挑选有本地特征的能突出四季特点的典型图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
1.谈话:一年四季,春华秋实,寒来暑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请大家说说看一天中气温有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发言)
2.提问:你能说一说你对一天当中气温变化的感受吗?
3.谈话:刚才我们说了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在我们这儿,一年四季中气温有没有变化呢?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
二、2024整理资料
1.出示本地四幅春夏秋冬景观图。
请学生看图后,讲讲自己对气温变化的直接感受和亲身体验。
2.在学生讲述他们感受的基础上,提出:一年四季中气温的变化有规律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它是否有规律呢?
3.学生讨论交流找规律的方法。
4.师生统一研究方法。
5.师生交流2024的本地气温资料。(表中的数据资料准确地表现出了气温一年内的变化状况,但不够直观。怎样才能更直观明了的表示出一年内气温的变化状况呢?)
三、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学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曲线图。
教师巡视、查看。鼓励指导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重点指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任务。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2.展示交流学生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四、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1.观察曲线图,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吗?
2.小组内学生交流。
3.集中交流,教师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述。
4.记录交流结果。
五、课堂评价小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自我评价。
水结冰了
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4、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和评议,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5、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深色搪瓷杯、冰、盐、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课我们了解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谁来说说,一年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回答)
2、是啊,进入冬天,天气就变得寒冷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结冰了)。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结冰”这个问题。
二、课堂探究
(一)认识水的三种形态
1、冰和水是什么关系?它们各是什么状态?
2、除了这两种状态,你知道水还有哪种状态?(气态)水的气态是什么?
(二)模拟霜的形成
1、冬天的早晨,我们时常在屋顶上、树叶上看见一层白白的霜,霜是怎么形成的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谈)
2、分组完成实验。
(1)分组阅读实验方法。
(2)观察分析:搪瓷杯的外面有没有水?
(3)分组实验,观察冰的外壁有什么现象发生?用手摸摸,它是什么状态的?
3、汇报交流
4、引导分析霜的形成原因
①霜是由水变成的吗?为什么?
②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实验中霜是怎样形成的?
6、大自然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7、阅读文中文字、了解水的特点。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当水和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低温时,就会变成固态的冰,那么固态的冰会不会发生状态变化呢?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变化的?
2、学生互相交流。
3、提问:冬天挂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变硬后,过几天,衣服就变干了。衣服上的冰没有变成水,那么,它到哪儿去了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冰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水和水蒸气。
6、出示水的三态变化图。
7、学生在书上完成水的三态变化图。
8、指名在黑板上完成。
9、师生共同评价。
(四)了解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1、水的三态能发生变化,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呢?
2、学生交流。
三、拓展研究
1、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你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
2、2024水的三态变化,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
3、指导学生筛选问题,设计方案。
4、课外作业:分小组对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课外探究,作好记录。
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学目标1、知道一些常见动植物过冬的方法。
2、知道四季的变化对动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3、能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2024资料。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5、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动植物过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冬天来了,你们感觉到了吗?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是的,冬天到了,人们都穿上棉袄,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来渡过严寒的冬季。动植物又是怎样过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研究动植物过冬的方法
1、研究植物过冬的方法。
(1)谈话:书中有几种我们常见的植物,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冬天到了,它们和以前相比都有哪些变化?
(2)学生讨论:植物的这些变化与它们过冬有什么联系?
(3)交流:植物过冬的一些方法。说说还有那些植物的过冬方法和它们一样。
(4)说说你还知道植物的哪些过冬方法。
(5)将你的发现填写在表格中。
2、研究动物过冬的方法。
(1)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植物过冬的情况,接下来我们看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书中有几钟我们常见的动物,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冬天来了,它们和以前相比都有哪些变化?
(2)学生讨论:它们为什么发生这些变化?
(3)交流:这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这样过冬的?
(4)说说你还知道动物的哪些过冬方法。
(5)将你的发现填写在表格中。
(三)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1、将本课所学的知识归纳填写在书中的表格。
2、课外搜集各种动植物越冬的知识。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1、了解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知道如何给大自然记日记。
3、培养学生长期观察、记录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识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2024竺可桢的资料、日记本、笔、气温变化曲线图、天气情况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上次上课的时候,布置同学们搜集了2024竺可桢爷爷的资料。请同学们交流一下竺可桢爷爷的故事,讲一讲竺可桢爷爷是怎样给大自然记日记的?以及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学生交流。
二、记日记的方法。
1.谈话:刚才同学们交流了竺可桢爷爷给大自然记日记的情况。讨论一下:竺可桢爷爷为什么要给大自然记日记?
2.学生讨论、汇报。
3.教师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给大自然记好日记呢?
4.学生阅读课本第70页的“自然日记”,讨论怎样记日记?记哪些方面的内容?
5.学生汇报记日记的方法。
6.教师提问:给大自然记日记还需要准备什么?
三、布置日记任务。
谈话:竺可桢爷爷从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1974年2月6日),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每天记录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他的自然日记有40多本,有近千万字。从这里我们知道,给大自然记日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学们在给大自然记日记的过程中会不会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坚持不懈,从不间断呢?今天,同学们准备好日记本,明天,就让我们像竺可桢爷爷那样,每天都给大自然记日记。一个季节完了,我们再来整理我们的自然日记,看看从我们的日记中能有什么收获!
四、整理自然日记。(在记录完一个季节的自然日记之后进行)
1.教师提问:在自然日记中记录了哪些内容?有什么发现?谁能一下子说明白?
2.谈话:竺可桢爷爷共计38年零37天从未间断地给大自然记日记,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写出了备受人们欢迎的《物候学》一书,在83岁时还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我们也可以像竺可桢爷爷那样对我们的自然日记进行整理,看看从我们的自然日记中能发现什么?
3.教师提问:怎样整理自然日记呢?学生讨论、汇报整理日记的内容和方法,教师板书。(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气温变化情况、天气变化情况、动植物的新现象和人们的新活动等方面进行整理)
4.学生整理自然日记。并讨论:经过对自然日记的整理,有什么新的发现?
5.学生汇报整理日记的情况和新发现的情况。
五、推测。
1.教师提问:明年的这个季节,气温会怎么变化?天气情况会是什么样的?动植物会出现什么现象?人们会出现什么活动?
2.学生讨论。
3.我们的推测正确吗?怎么验证?(引导学生坚持长期给大自然记日记)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有的人 第二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学习重点:
对比写法的好处。
学法提示: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写法,以鲜明的对比,抒发作者的感情,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认真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认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用“∕”标出语气的停顿,用“?”标出重音。
(1)骑在头上:“呵,我多伟大!”
(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3)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4)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国成立后,为 ,怀着 情感而写的。
3、“有的人”诗中指 和 的人。鲁迅先生属于
一种人。全文采用对比手法,褒贬鲜明。作者从鲁迅生前 ,去世后 这两点来表现他的伟大。
4、我能理解诗句中的几个词语
5、这首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节)
第二部分(第 节)
第三部分(第 节)
6、我有几个问题要与同学交流
(二)合作探究
阅读提示: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怀念的思想感情。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含义?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如何进行对比的?
。
3、体会“骑在头上”和“俯下身子给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4、“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你如何理解这节诗。
5、对比是这首诗歌的主要写法,有什么作用?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出一个什么道理?
7、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为什么不直接以纪念鲁迅为题,而取名为“有的人”?
。
(三)拓展延伸
某 人
--泰戈尔
你的天性是忘掉自己
我们心中却把你牢记
你总是爱把自己隐匿
我们的爱戴使你发射光芒
你把发自心灵的光芒
带给那黑暗的东西
你从不寻求名声和崇拜
可是 爱之神发现了你
1、这首诗所2024的你和课文里的“有的人”有哪些相似的美德?
2、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相关链接
臧克家 (1905~20xx)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2024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的经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识地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抒情诗,其中《有的人》《毛主席向着黄河笑》等作品,多次被选入语文课本。《有的人》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20xx年10月,他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写作背景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三篇
教材简析
课文生动地2024了江姐牺牲前的悲壮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机敏老练、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女党员的光辉形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从容镇定、机敏老练、生活严谨、视死如归、坚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从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领悟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江姐高贵的品质。
2、学习作者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坚强的代表,她的一句的名言曾激动了无数人的心——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的时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你能告诉老师江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做了哪些事情?
1、处理文件。
2、整理着装。
3、深情告别。
三、学习第一件事——处理文件
过渡:江姐长期从事革命斗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巧妙地处理了党的文件。
1、朗读课文1、2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江姐处理文件时神态2024、动作2024的句子。
2、生交流。
3、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
4、生交流说出江姐的从容镇定、机敏老练。
5、带着体会朗读,读中指导。
6、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一读画出的句子。
四、学习第二件事——整理着装
过渡:面对生命的最后时刻,江姐认真地整理着自己的着装。
1、默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整理着装的句子。
2、指名读画出的句子。(第5自然段)
3、想一想这段话在刻画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样的2024方法?
4、生回答,并读出外貌2024、动作2024的句子。
5、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江姐整理着装的动词来。
6、把动词放入课文中,认真读一读,从中看到一位什么样的江姐?
7、生交流自己的感受,说出江姐的生活严谨、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品质,同时带着感悟去读这段话。
8、学贵质疑,请你认真品味这段话,看你还有什么疑问?(此时的江姐面临的是刑场,而这里为什么说“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9、让学生交流提出的问题。
10、播放江姐最后一次受刑时的视频,之后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交流自己的意见,之后教师总结:当竹签子钉入江姐的十指,江姐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地说:“你们可以砍断我的手,杀掉我的头,但是要组织是没有的。”严刑拷打见证的是江姐的铮铮铁骨和敌人垂死的挣扎。这是江姐斗争的胜利,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了,此时的江姐走向刑场,就是走向敌人失败的庆典。)
11、小练笔:此时江姐心里是如何想的?
12、生交流。
13、带着理解和感悟读这段话。
五、学习第三件事——深情告别
过渡:江姐和狱中的难友亲如兄弟姐妹,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告别时的动人情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6——1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句子。
2、生交流,重点学习第13自然段。
3、生说出自己的感动(忠于革命、大义凛然、坚强不屈),之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4、指导朗读。
5、用铿锵有力的声音齐读第13自然段。
六、写作指导
学习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作者巧妙地抓住江姐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细致地刻画,使江姐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富有感染力,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对人物进行刻画,使你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七、拓展升华
过渡:牢门外等待江姐的死亡,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江姐和其他难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悲壮情怀。
1、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读出对英雄的赞颂和敬仰。
2、此时的江姐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生交流。
4、口语训练:面对先烈,你想说些什么……
5、思想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6、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生一起唱,在歌声中结束本课。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四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葵花生命之坚强,体悟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围绕“葵花”讲述的事情,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
过程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升华感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葵花生命力的顽强以及借葵花来喻女兵的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近一位特别的女作家,她叫毕淑敏。学生汇报2024毕淑敏的资料。然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为理解文本扫清障碍。
1、强调易错生字“葵”字的写法,并指导书写。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并适时指导学生注意每个字的读音。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三、出示重点词语,理解词义,理解它们所表达的内容。
1、出示:常年积雪 喜怒无常 寒凝一切
提问:这三个词语都是2024什么的?(昆仑山恶劣的环境)
“常年积雪”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常年积雪的昆仑山。
“喜怒无常”在字典中什么意思?在这里指什么?迅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昆仑山喜怒无常的天气。(学生找出句子后,指导朗读这句话,帮助学生体悟“喜怒无常”表达的意思。)
“寒凝一切”什么意思?(要求学生这里要用拆字解词法来解释。)那同学们想一想,在文中寒冷凝固了什么?到文中找一找。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花被凝固了?要求学生勾画重点的语句,边读边体会寒凝一切的风雪。
2、出示词语:生机盎然 毅然不动 傲然舒展 明艳
提问:这些词语都是2024什么的?
“生机盎然”什么意思?大家想一想,生机盎然2024的是哪个阶段的葵花呀?你能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葵花的生机盎然呢?
“毅然”是什么意思?“毅然不动”是什么意思?“傲然”是什么意思?“傲然舒展”是什么意思?你从文中的哪些语句感受到葵花的“毅然不动、傲然舒展”呢?好,让我们读一读这两个词。
明艳是什么意思?明艳的花是一朵怎样的花?
3、出示词语:奇迹 不可思议
奇迹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奇迹指的是什么?
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谁读一读这句话。那从文中的奇迹和不可思议,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介绍借物喻人的写法,女兵的生活环境。
也就是在昆仑山上,还有一个和葵花的发芽开花一样,不可思议的奇迹,那就是五个十六七岁的女兵,不但能在昆仑山驻守边疆,而且一呆就是十一年。谁能说一说,那是怎样的环境啊?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大家讲一讲。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那是怎样的环境啊,把关键的语句勾画下来。
这篇文章表面上在写葵花,实际上作者在写自己和她的战友。这种写发叫借物喻人。
五、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下面请你以葵花为主线,想一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六、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葵花之最,也初步感受了葵花的形象,下节课,我们要细细的品读课文,走进葵花,走近作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回忆主要内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葵花之最》,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二、借葵花的生长阶段,理清文章脉络。
迅速的浏览课文,看一看这篇文章讲了葵花的哪三个生长阶段。
A:葵花子发芽了,并生机盎然的长大起来。
B:葵花长到一尺高,并萌出了花蕾。
C:葵花开出了明艳的花,并凝固成了冰晶。
三、品读葵花的第一个生长阶段。
“葵花子居然发芽了。……生机盎然的长大起来。“
提问: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葵花?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预设:生机盎然 生命力顽强 坚强不屈
提问:再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高兴 惊喜 欣喜 兴奋 喜爱葵花
指导朗读:读一读这段话,让我们都看到这样的葵花,都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段教学,主要是希望同学们初步感悟葵花的形象,感受作者对她的爱。)
四、品读葵花的第二个生长阶段。
“这株幸运的葵花……好像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得更高一些?”
提问:读一读这段话,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葵花?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预设:柔弱 坚强 谦虚 执着 勇敢
提问:再读一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怜爱 敬佩 2024
指导朗读:读一读这段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阶段小结:这株葵花能够在昆仑山生根发芽,已经是个奇迹,但是她还是惭愧自己为什么不长的更高一些?多么了不起的葵花,多么伟大的葵花。
五、品读葵花的第三个生长阶段。
“石围墙也被飓风吹得四散飘去,……发出环佩般的叮当之声。”
提问:读一读这段话,你又看到了怎样的葵花?你是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预设:坚强 顽强生命力旺盛 努力完成自己使命 明艳
学生汇报。并指导朗读。(“一面面玻璃做的旗”,仿佛在鼓舞这女兵们什么?“环佩般的叮当之声”多么向用生命奏响的凯歌。)
汇报明艳的花是怎样的花?学生练习重点语句回答。
重点品读:“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盘四周弹射出密集的黄色花瓣,箭头一般怒放着,像永不泯灭的星。”
提问:最令人警醒的是什么?
读着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预设:葵花值得敬佩,用尽最后的力量怒放着花朵 葵花的品格永远不会消灭。葵花在努力完成自己作为花的使命。
拓展:葵花在警醒着谁?警醒什么?
预设:在警醒着女兵,警醒她们要向自己一样,顽强的战胜困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回归生活:葵花会警醒我们什么?
作为学生,我们要……
六、深化主题。
我们这篇文章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法。葵花就是女兵的化身,女兵从葵花看到了自己。同学们想一想:女兵和葵花有怎样的相似点?
七、解读主题:
向日葵身上的冰花越结越厚,最后凝固成一方柱形的冰晶。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的葵花。同学们这是毕淑敏心中的葵花,老师相信你们每个人心中也有了一棵与众不同的葵花,现在,你对于“葵花之最”是怎样理解的?
八、结束语。
江西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设计 第五篇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学习知道部分的吉祥物,了解它们的造型色彩、年代、国度等,知道吉祥物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能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个有特色的自己喜爱的吉祥物。
2、隐性目标:通过以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个有审美取向的形象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有在动手活动中的合作能力、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
吉祥物造型的常用基本方法和色彩搭配设计。
教学难点
吉祥物设计的创新构思。
课时:4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回答法,实物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若干实物茫例
学生:铅笔、橡皮、水彩笔(或油画棒等)、剪刀、胶水、彩色卡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实物教具向学生介绍北京的吉祥物,由此导入课题,讨论时事激发兴趣。
二、讲述新课:
1、什么是吉祥物?
①学生看书、讨论、自由回答。
②教师小结: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的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
2、吉祥的设计基本特征:
①造型:可爱、夸张、活泼、幽默等。
②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通过对部分吉祥物的欣赏,让学生自行总结回答以上内容,教师启发引导学生。
3、吉祥物的设计方法:
①确定主题。(运动会、班级活动、艺术节等)
②选定原形。(基本形,如动物、日常生活用品等)
③对原形进行变形。(拟人化,如添加五官、动作、表情等)
④设计色彩。(根据实物、主题或自己喜好等)
以上内容教师可通过示范来讲解,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参与。
4、学生创作:
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行选用一定的媒材进行大胆的自由创作,作业可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师巡回辅导,也可适当加入某小组一起制作,注意启发孩子的构思。
5、自我展示:
让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以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们进入角色,充分表现自我。
6、课堂小结:
教师适当总结点评作业,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第二课时
1、吉祥物设计课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它不仅是某一门艺术学科的设计与知识,其中包含了创作技能、文化背景、风格流派等内容的综合,同时涉及到各种创意、设计、制作、表达、交流以及多视角的连接与转换。
2、充分开发利用来自学生自身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的教学资源。
课前引导学生2024吉祥物并分析不同的表现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教师美术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教学资源。
教师以同一组字为例,以不同类型的字体进行表现,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感悟吉祥物表现技法,激发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
4、创设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环境。
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课堂容量,增强直观性。
6、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第三课时
(一)情景感知:感知吉祥物
学习
1、方式与环节
(1)课前布置学生2024吉祥物的资料,并带到学校,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
(2)选择学生手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3)用多媒体展示吉祥物,并配以相应场景。
(4)引导学生总结出吉祥物定义。
用2、意图与效果
以吉祥物形成富有启发性和诱导力的学习氛围。
(二)探索感悟
1、方式与环节
(1)用多媒体展示吉祥物,讨论分析它们的造型特点。
形象特点:夸张、活泼、拟人
色彩特点:对比鲜明亮丽
(2)a.确定主题
如主题班会、爱鸟日、劳动周运动会、艺术节等
b.选定原形
能够充分体现活动主题,具有鲜明代表性,可以是动物、植物、人物、物品或幻想事物
c.夸张变形
对原形进行拟人化处理,在形体、动作、表情、服饰等方面造型,可适当添加代表性道具,突出主题。
(3)a.手绘法
用绘画的手段将设计表现出来,注意线条清晰,色彩鲜明。
b.粘贴法
用卡板纸粘出吉祥物形象,在背后加支撑,易于稳定摆放。
第四课时
(一)实践表现
1、意图与效果
从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的角度安排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主题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2、方式与环节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和制作方法进行吉祥物的设计与制作。
(2)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对吉祥物的追求与感悟表现出来,进行适当的夸张、变形和象征性,注重形式美感。
(3)教师巡回辅导,注意学生的不同基础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个性,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学生的实践表现。
(二)交流评价
1、意图与效果
为学生创设的时间表现的时间与空间环境,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创作。
学生相互交流作业,以自评互评师生互动的方法评价实践表现的效果,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对吉祥物做自我介绍,点明主题,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课后进一步分析自己作业的成功与不足,思考改进的方法。
(三)课后拓展
文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教学准备:一些范作图片。
教学重点: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让文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游戏引入新课。猜字谜。目、面、耳、象。(出示图片)
二、作品赏析。
1、我们的中国的文字是我们祖先的结晶,现代的人同样也非常聪明,看!经过,装饰的文字,同样有趣别致。
2、欣赏字。
甜。
为什么用一个苹果放到笔画中。他代替了哪一个笔画呀。代替的笔画效果是否一样。如果把整个字用苹果代替行不?想想,还有哪些字也可以这样装饰。
秋。
这个什么字。你发现了它的变化吗?说说这样变化好在哪里?
学。
看到学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创作。
1、根据字形字意来联想。
2、夸张变形的字来联想。
3、学生练习,美化字。
二、作品展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标志的应用
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学设计说明及教学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综合运用艺术字、自选图形知识制作班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方式落实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通过学生的学习汇报,还有最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的能力及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自我展示的过程也是在进行自我激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提升个人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班徽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标志设计》,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有特点的标志应用(交通标志、安全标志、商标标志、电视台标志),产生联想,然后适时与学生共同总结标志设计的三种构成方式:图形、文字、图文结合。
二、1、提出本课任务:发挥你的想象力为本班设计一个班徽,要求:利用自选图形和艺术字制作。
2、提供参考样式:让学生参考几个班徽形象设计,给学生一个引导的方向,而不是让他们盲目的去创作。
3、师:为完成本课任务我们需要应用以下内容,现在以组为单位讨论这三个问题(五分钟):
1)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
2)调节图形之间的层次关系(上、下)
3)组合图形
(以上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最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
一、布置任务:上机实践,并让学生遵循以下几个原则设计:
●简:简洁简练,一目明了
●准:内容准确,有主题思想
●奇:独树一帜,不能雷同
●美:符合艺术美的规律
符合大众审美情感
制作的过程中以组为单位进行设计。
二、发布作品
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成果,并讲解设计意图。
其他同学参照设计原则评价作品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评选出最喜爱的作品。并鼓励学生:这一课我们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目的已经实现了,希望同学们以后多思考、多实践、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六篇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
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应该掌握比较扎实,但实际水平离该有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小学基础问题。尤其是识谱能力不强,歌曲的感情表达不是太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音记谱能力。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普遍不喜欢教材上音乐,要研究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增强教育音乐教育实效。
二、反思重建:
提高学习兴趣,音乐课应该让学生喜欢,能放松心情,能得到美的享受,但我国中学音乐课绝大多数都达不到这个要求有统计报道。我的课也不例外,究其员原因,主要是教材音乐不能吸引学生,加之流行音乐的泛滥、如周杰沦之类音乐极能迎合学生逆反心理,很中胃口。
六年级我的第一堂课学生告诉我只喜欢类似如周之类,学生的音乐审美方向离我们的教育初衷甚远。教师自身艺术素养又欠综合,对课堂的投入也欠缺,特别是网络音乐的运用或互动学习尚不足,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教学效果不好,这是我,也应该是许多中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改进的。
三、目标任务:
1、通过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2、加强音乐的情感体验,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3、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
4、在欣赏的基础上了解中外音乐家、作曲家。
四、教材重点难点:
1、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听音记谱
3、在作品欣赏中学习音乐知识。
五、研究专题:
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流行音乐怎样进课堂。
4、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
5、多搞竞赛,激发兴趣。
七、进度安排:
第一周必唱歌曲《在烈士墓前》学习旋律
第二周唱《转圆圈》学习旋律
第三周唱《采树种》学习旋律
第四周综合活动
第五周唱《拾贝壳》
第六周学习音乐的速度
第七周综合活动
第八周欣赏音乐
第九周学唱
第十周学校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学习音乐的力度
第十二周补唱《摇篮曲》
第十三周补唱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第十四周补唱欣赏《读书郎》学习音乐的力度
第十五周补唱欣赏《真实一个好样的少年》
第十六周补唱欣赏《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
第十七周综合活动
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考试
江西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七篇
活动目标:
1.通过照哈哈镜,激发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发现。
2.通过照一照,摸一摸,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孩子能知道凹、凸镜。
3.培养孩子乐于探索影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生活中各种不锈钢制品(如:碗、杯子、热水瓶、锅子、锅铲等);凹、凸两面哈哈镜;人手一张会发亮的板(制作方法:在每块泥工板上贴上银色闪亮即时贴)。
课时:4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活动,激发孩子在照哈哈镜时寻找发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两面很有趣的哈哈镜,你们想不想来照一照,看看哈哈镜里的你是什么样的?照完以后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二、进入活动主题,使学生发现影像。
1、初次尝试——发现影像
师:其实呀,在我们的生活周围也有许多东西会让我们照了变的很有趣。比如:我们吃饭的碗、烧菜的锅子、热水瓶等等。不信呀,就请大家试一试。照一照热水瓶里,碗里------的你是什么样的?
师:你照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我发现碗里的我倒过来了;我发现锅铲柄上的我变长了;我发现茶杯盖子上的我头变大了脖子变小了------
师:为什么热水瓶里,碗里,锅子里的你会变的这么有趣呢?
第二课时
1、再次尝试——探索影像
师:请小朋友再去照一照,并且用手模一摸,想想你为什么会变。
学生:我摸到碗的外面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我摸到锅铲有的地方光滑有的地方不光滑------
小结: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凹凸不平的,所以照出来才这么有趣呢!
2、探索活动
师:请小朋友从椅子底下取出一块板,这快板也能让我们的脸照的很有趣。请小朋友动动手、动动脑,怎样照才能让我们的脸变的很有趣?
请学生上前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发现。
总结:原来呀当板凹进去的时候会把我们的脸照的胖胖的,这就是凹透镜;当板凸出来的时候会把我们的脸照的瘦瘦的,这就是凸透镜。我们去把这个发现告诉其他小朋友吧!
第三课时
一、引导学生照哈哈镜
师:哈哈镜里的你,是什么样的?
生:“变成大胖子了”“变得又瘦又高”“上面瘦瘦的,下面很肥”
师:为什么哈哈镜里照出来的人,会变得这么有趣呢?
(请你看一看,摸一摸哈哈镜面和我们平时照的镜子有什么不同?)”
小结:哈哈镜的镜面是凹凸不平的,是不是这个原因才使里面照出来的人变得很有趣呢?老师先不告诉你,要请你们来玩一个东西。
二、引导孩子操作锡箔纸板。
1、师: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来照一照,让照出来的你变得很有趣。并把自己所用的方法及结果记录下来。(学生进行探索)
2、师:你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
小结:当这块板凹进去或凸出来的时候,照出来的我们会变得很有趣。现在,你知道哈哈镜的秘密了吧。
第四课时
一、引导学生在周围生活中寻找有趣的影像。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能照出你有趣的脸,现在,老师要请你到四周去照一照找一找。学生进行操作探索活动
师: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小朋友发现有许多东西都能照出脸。当镜面凹进去或突出来时,照出来的脸会变得很有趣。
二、游戏——《我照哈哈镜》
请学生边念儿歌边用肢体表现高、矮、胖、瘦等。
《我们来照哈哈镜》
嘻嘻哈哈,我们来照哈哈镜。
不准动不准笑不准开玩笑。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投放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望远镜等,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光的秘密。
亮丽的城市景观
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词语,如“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能书写、能掌握词义。
2、能了解景观花卉的分类、材料和设计原则。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能整体感知文意,简单地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培养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2、引导学生把握景观花卉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一些不同的城市景观所采用的花卉装饰图片
生活在城市中,一些起到装饰作用的花卉随处可见,有的绚烂夺目,有的娴静优雅,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感受。但是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花卉的装饰是讲究一定的原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说明花卉装饰的文章《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二、学习新课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思考:说明文首先要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那么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设想:城市景观花卉装饰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1)城市景观花卉的作用
(2)城市景观花卉的分类(气候、形态)
(3)城市景观花卉的材料
(4~7)城市景观花卉的设计原则(实用角度;布置的环境特点;欣赏的角度)
(8)总结
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
一、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1、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设想:(1)、实用角度:布置庆典场所,色彩鲜艳,用期不长;
布置展览馆、阅览室,淡雅朴素,花期持久
布置陵园,常青,简素
(2)、环境特点: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相适宜
(3)、欣赏角度:花类,色彩绚丽,温暖、热情
叶类,青翠舒展、宁静、清爽
果类,鲜艳可爱,丰收的喜悦
二、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第三课时
1、介绍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
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这是常用的说明方法,例子前面常有“比如”“例如”“如”等标志词语。举例子的作用是反映一般情况,真切、有力的说明事物。
2、思考:在4~7段中,作者是否用到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个例子,并试着说说它的作用。(小组讨论)
例:第5节,为了更好地说明布设展览馆要求时,作者列举了“山石盆景、蕙兰和富贵竹”,具体地说明了布设展览馆要求时花期长,淡雅的花卉。
请同学朗读语段,更好地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请同学个别发言
第四课时
一、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1、用5分钟默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掌握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2、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
3、思考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小结:概括段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本常识
重点研读4~7段
4、请同学散读4~7段
思考:(1)、从花卉装饰的实用角度,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2)、从环境特点,花卉装饰应掌握什么原则?
(3)、从欣赏角度,花卉有哪些效果?
5、小结:在研读每段内容时应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以及一些重要的标点符号的运用,在这几段中,多次用到了分号,这其实已经暗示了学生文章的条理结构。
总结:通过这篇说明文,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包括概括每段段意,注意一些路标性的词语和标点,以及能够辨别一些说明方法并了解作者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二、作业:
1、抄写词语并解释:返璞归真、陶冶、静谧、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2、选择一个社会活动,并自己给它配适合的花卉,并且作一定的文字说明,说说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花卉的原因。
多彩的郊外风光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
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
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
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课题:
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
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①得出结论:
1.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2.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背光面:固有色加暗+环境色的反光
4.投影:固有色加暗+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
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
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
二、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
①节奏(欢快);
②旋律的起伏(起伏大);
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三、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回答问题:
①跳跃的笔触;
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
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
①笔触柔和、细腻;
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
5.欣赏同类型的作品。
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
五、作画步骤:
1.取景、构图。
2.大色块的铺垫。
3.调整完成。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星空畅想 第八篇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2024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2024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
3、器乐演奏。
用竖笛演奏乐器。
4、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6、小结。
教学随笔:欣赏器乐曲时非常投入。视谱水平有所增长。创作旋律时积极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