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亏损企业审计报告

2024-07-04 21:15:02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亏损企业审计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亏损企业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现就某税务机关**年度涉外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加以剖析,具体分析亏损的原因。

该局**年度应参加汇缴企业为120户,实际汇缴户120户,汇算面100%。通过初步评估和案头分析后,亏损户为53户,亏损面为44.17%。

一、亏损户情况及纵向变化分析

与去年同期的数据进行纵向分析对比,汇缴户增长了10户,亏损户增长了7户,亏损额增长了98.93%,从增长幅度来看,亏损户的增长主超过了汇缴户的增长户,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1、从户数的自然增长来看:新增亏损户主要是新办企业

**年比**年的汇缴户数总体赤看增长了10户,其中新增加汇缴户24户,注销及因停产等因数减少汇缴户14户。但新增的24户中赢利的8户,亏损16户,亏损户占了新增总户数的64%。16户中**年新成立且亏损的12户,其余5户中04年成立的4户,还有1户因04年没有收入处于歇业状态而未参加汇缴。可以看出新增亏损户主要是新办企业,由于处于经营初期,市场未完全打开等因素暂时处于亏损状态。

2、受优惠政策影响波动较大的户:

**年处于免税期,**年新进入减半期而亏损的户有2户,我们对此种变化予以重视,在初步评估中列入重点评估对象。

(1)对某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通过初步评估,发现其有隐瞒收入嫌疑,已移交稽查检查。在初评中,评估人员发现其进入减半期突然亏损且数额不小,并且没有审计报告,通过电话约谈发现会计事务所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进而发现其可能存在隐瞒收入事项,及时转交了稽查。

(2)某专用车有限公司**年度的亏损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有很大关系,分析如下:

一是南京市政府为解决渣土车在运输过程中的抛洒问题,对所有渣土车进行加装封闭装置,该公司通过竞标争取了这个项目,在03—04年加装了992辆渣土车,实现销售收入1058.91万元,由于渣土车改装为一次性产品,所以05年失去此项收入,总的销售收入锐减。

二是由于钢材价格上涨,**年农用车产品的萎缩、销售价格的不正当竞争等因素造成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增加得不到补偿,获利能力差。

3、从亏损额的大幅上升来看:个别企业亏损骤增影响所致。

除去亏损户的增中带来的亏损额的增加这个因素,某购物中心有限公司**年骤然由赢利转入亏损了1700万左右,是影响亏损额大幅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外资企业主要亏损原因分析

(一)企业核算不实原因造成的亏损

一是部分小企业管理不规范,收入或成本不易控制,人为的不如实记账或不如实申报纳税造成的亏损。

二是利用关联企业避税造成的亏损。部分外资企业通过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利用避税港等形式避税。如我们**年在转移定价审计选案中发现某电子有限公司存在账面亏损额随着销售不断扩大与不断增长的情况,存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的嫌疑。综合各项指标分析,我们认为该公司在关联销售的定价上,有着比较明显的高进低出现象,存在较为明显的避税疑点,已提请作为转让定价审计对象,进行正式调查。具体疑点如下:1、该公司属“长亏不倒”企业,自开业投产以来一直亏损,且亏损额随着出口销售的增加成正比例增加,出口销售对象是母公司。2、该公司生产经营期限为15年,前6年已连续亏损,有理由怀疑利用税收政策,人为调节控制利润,达到先亏损后弥补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目的。3、根据平时征管掌握的情况,该公司6年平均年缴纳增值额14万元,说明内销部分增值空间较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企业总体亏损的原因是出口部分亏损在逐年增加。4、该公司00—05年从母公司出口销售产品给母公司的交易在逐年增加,进口原材料也逐年在增加,但05年骤然降低(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其出口成本年年大于出口收入,存在转让定价嫌疑。

三是部分企业法制观念淡薄,故意偷逃税款造成的亏损。有的企业加大开办费的摊销、有意识的多列费用少列收入、违反规定进行费用预提、虚开收购凭证抵扣税款、隐瞒收入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如我区某建筑企业鼓励隐瞒销售收入,挂在往来账上,数额较大,已移送稽查处理。

(二)新办企业由于自身或市场开拓原因造成亏损

新办企业由于工人熟练程度、市场开发、前期投入较大等原因当年出现亏损。**年该局新成立且亏损的户为12户,主要分布在制造业9户,占了75%,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①经营初期,认知程度比较低,市场未完全打开,业务量不足,定单不够稳定,销售收入较低。

②生产经营初期有较大数额的开办费用需摊销。

③企业新成立,有一系列初期费用,比如产品打开新市场要进行调研;对新员工的培训费用;成立初期工人技术不是很成熟,可能导致一定比例的返工及维修费用等。

④新公司的租赁费用也是初期较大一笔支出。

⑤个别企业受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很大,而且由于新成立企业信用度尚未建立,原材料供应商会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形式,导致企业资金压力大,流动资金不足,产生一定的财务费用。

(三)由于决策失误以及政策变化等原因造成的亏损

今年亏损在千万元以上的两户,均存在市场定位和管理决策不善等原因。

(四)税务部门征管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

目前的征管力量和工作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机构调整,人员变动换岗,人员成分较新,个别干部业务刚接触到外资企业所得税这一方面的工作,而且现在责任区片管工作繁杂,对亏损企业或微亏企业的监督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被事务性的工作冲淡的现象。在日常管理性事务中,基层管理员承担了大量的管理性工作,比如“四小票”核查、发票调量调限、一般纳税人认定等等。这些工作占据了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使得管理人员缺乏时间对这些亏损企业进行有效的直接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外资所得税管理的措施和对策

1、规范税前扣除,充分发挥中介机关作用,规范会计核算

税前扣除审批制度改革后,有许多项目取消了审批制度而是实行备案,由企业在申报纳税时按实际发生数据实扣除,这项改革方便了纳税人,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征管难度。目前存在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不一致,加之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差距很大,任意扩大费用支出、虚列或隐瞒收入等情况时有发生。在备案资料的要求上很大一块是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对相关内容的披露情况。而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文件对审计报告的质量予以规范,在审计报告的编制中,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要求注册会计师按规定披露审计发现的问题,对应有的指标说明须予以指出。这样也有助于税务机关在初步评估中进行亏损原因的案头审核。

2、进一步协调税政与征管、稽查部门职责,实现管理有效监控

所得税征管应该逐步实现由税政部门负责为主向税政、征管、稽查部门协同管理的转变。各税源管理科应明确专门的外资管理片,由专人负责外资户源税源控管、纳税评估、催报催缴以及管理性检查等工作,这样保证了税户管理员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可以有效的建立对企业的监管。努力实现对企业成本、费用、利润情况以及核算全过程的动态、有效监控。稽查部门应在日常检查或专项、专案检查中,把所得税纳税情况列入其中,在查补增值税的同时,考虑是否涉及所得税的调整。在初步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也应及时移交稽查进行进一步延伸检查。

3、加强外资重点税源企业的纳税评估

结合全国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服务型调查工作,了解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建立区局行业指标预警机制,参照全省全国的行业税负对企业的情况进行分析。另外可以统筹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一些亏损企业的监督管理和纳税评估。对企业进行纳税辅导,帮助企业梳理税收政策,纠正纳税行为。

4、强化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实现人力资源最佳组合

在现阶段,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相继出台,会计与税收的不一致将长期存在,纳税人采取的偷税手段越来越隐蔽。鉴于所得税管理内容广泛、专业性强、对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特点,根据工作需要,要将具有较高税收政策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会计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税务干部配置到所得税管理网位,并且建立健全各种学习机制,强化所得税业务和会计知识的学习培训,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征管能力,以适应企业所得税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年度汇算清缴反映出的问题,及时提出加强管理的办法、措施。

5、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构建税源监控的社会护税体系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纳税人的政策宣传。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漏洞及时加以检查纠正,及时向纳税人传递新的税收政策信息,可以通过发放税务资料如税务公报、召开企业会议、上门送税法、把税收政策上网公布等措施,切实加强宣传工作,确保纳税人及时了解税收政策,以增强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高纳税申报质量。

6、综合运用涉外审计、反避税手段实施国际税收一体化管理

亏损企业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审计显示,11家央企均不同程度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导致多计成本少报利润的问题。大唐集团等9央企及其所属企业,201 2年少计利润29.48亿元。

发放隐利最厉害的是财大气粗的中国烟草总公司,201 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所属湖南中烟等38家企业存在超缴住房公积金和在工资总额之外列支工资性支出等问题,涉及金额2.56亿元。

海外盲目投资导致亏损,中冶集团、兵装集团、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及其所属企业的境外投资,亏损合计33.73亿元。中冶集团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3个境外矿山,截至2012年底,累计投入55.56亿元,形成亏损30.93亿元。利益输送包括邀标、单位委托个人代持股。而未公开招标的数额以中石油为最,所属抚顺石化分公司等9家单位部分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未按规定公开招标,涉及合同金额260.35亿元,其中工程建设238.51亿元、物资采购21.84亿元。

每一个环节都有漏洞,如同一个四处渗水的水管,成为财富黑洞。政府一头在给予补贴,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另一头却投资亏损输送利益,财富之水渗到黑洞之中。

201 2年国资委监管的11 6家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2.5万亿元,同比增长9.4%;实现利润总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2.7%;累计上缴税金总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 3%。通过上市子公司企业,我们来看一看央企获得财政补贴的点滴。

201 2年数据显示,88家ST公司中,有20家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按规定“披星戴帽”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央企上市公司有1 3家,占65%。2012年上市的“两桶油”合计获政府补贴金额1 22亿元,连续第三年攀升,*ST远洋、中国铝业和中国中冶三大央企,2012年获得的补贴数额达到22亿元,但三家企业的累计亏损额高达247亿元。

让审计署进行全面审计,这其中的成本难以估量。此次公布的11家央企2012年财务状况,已经用了一年的时间。如果每年由审计署对113家央企逐一审计,那审计署就不用干别的了。

财务的公开透明是第一位的,央企与国资委不能进行内部操作,而应全面公布当年的“三张表”,以便社会公众进行监督。这是央企的属性决定的,既然理论上央企、国企的财富属于全民,当然有必要公示于众,让公众对央企的质量,对央企的资产状况做到心里有数,从央企那里获得了多少税收,进行了多少补贴,有本明账。而审计署每年抽查3家左右,由抽签决定,对央企的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进行准确评估。

审计结果公布后,各央企不敢怠慢,纷纷做出表态。截至5月31日,相关企业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194项,对19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其中厅局级干部32人。同时,按照审计要求,企业已补缴各项税款1.78亿元,挽回和避免损失32.96亿元。对提出的62项审计建议,企业均已采纳。本次审计查出一些企业的个别人员涉嫌经济违法违纪线索,审计署已将2024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待查处结案后再予以公告。

亏损企业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表现形式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必须接受相关会计准则约束,但由于与资产减值准备相关的会计准则界定模糊,并具较大灵活性,为企业进行会计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于是,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转回在某些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挑起了制造利润的大梁,成为T族公司扭亏、亏损公司避亏,以及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法宝。具体表现形式及实例如下:

1、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企业利润。TCL通讯于2003年3月29日了一则《2024对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整改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了TCL通讯2000年虚增利润4952万元的情况。其中包括少计坏账准备4392万元,少计存货跌价准备2813万元,少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85万元。TCL对此事件仅解释为会计处理不当、会计估计不当以及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真实等原因造成的。而2024专业人员却有不同看法,1999年TCL通讯亏损17984万元,如果2000年继续亏损,则将被ST;企业管理当局正是为了不被ST,才少提当年应提的资产减值准备4392万元,这违背了会计谨慎性原则,也反映了上市公司难以摆脱年末粉饰报表的情结。

2、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企业利润。ST鲁银在2002年度报告中显示每股收益-1.07,亏损额高达2.65亿元。实际上鲁银投资2002年度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24%和40%,但由于在期末对应收账款、委托贷款、对外投资等资产计提了高达1亿元资产减值准备,使得公司管理费用剧增,才是是导致公司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这所以这么做是基于2002年扭亏无望,干脆再多提减值准备,为来年扭亏做准备。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造成的。

3、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利润,粉饰业绩。ST幸福是一个连续亏损三年面临退市风险的上市公司,2002年4月30日起被暂停上市,2002年半年年报宣布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62.62万元,从而恢复上市,而之后的三季度却显示公司亏损1369.85万元。ST幸福的业绩在短短时间内何民产生如此大的变化,经分析,该公司是在2001年扭亏无望的情况,干脆多提减值准备1812万元,然后在2002年半年报中冲回减值准备,才使公司扭亏为盈,得以重新恢复上市资格。

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内外成因

事实证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已经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砝码,那么目前这种滥用资产减值准备都显得利润操纵的状况是如何产生的呢?

1、内因:企业自身动机所致。作为上市公司,公司往往负有为所属集团或其控股公司向市场筹集资金的任务,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健全,而获得上市资格也并不容易。因此,作为稀缺的壳资源,上市公司在整个集团月乃至某个地区就显得珍贵了,而为了避免由于连年亏损造成壳资源的丧失,公司进行违规操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初次发行股票或配股都规定了一系列必备条件,企业为了发行新股或配股也有利用减值准备进行财务包装的动机。而作为非上市公司,比如一些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务或相应的考核指标,或是为了偷逃税款或是为下年度完成经济指标留下空间,从而利用资产减值准备任意调高或利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在一些地方,由于“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存在,这也是企业内部产生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动机之一。

2、外因:相关规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所致。目前,我国还没有2024资产减值准备的单项会计准则,2024规定都体现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个别的会计准则中,因此,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并不系统。

(1)各项资产确认标准不一,而且对于如何判断一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的规定也不甚明确,有的虽然在制度中规定了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种情况,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但是如何确定企业存在上述情况还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在操作中有较大的随意性。

(2)对于资产减值准备计量的规定也不具体,对于计量的关键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实际情况往往是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一个减值计提比例,按照资产账面价值和比例的乘积确定本期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简直就是一场 有趣的数字游戏。

(3)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确定受到环境上的限制。我国目前的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尚不透明和完善,从而使准备金的提取缺乏一定的资料基础。即使上市公司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这些准备的提取是否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客观性也难以衡量。

三、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抑制对策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减值准备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主观随意性,而造成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原因,为了有效抑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提出以下几点解决对策:

1、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企业运用各种手段进行会计报表粉饰的内在动因主要来自于外界对其经营业绩的考评要求。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考核结合起来,改变以往只重视结果(如利润),而不重视考察形成结果的程序和过程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目前利润操纵的严重问题,并有助于引导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加快相关具体准则的制定。现2024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缺乏系统性,在实务中也已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因此制定一个系统并且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则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提上日程。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上,新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实务的可操作性,针对目前我国价格市场不完善和会计人员水平不高的现状,只有加强其操作性才能降低利润操纵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进一步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由于我国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尚不完善,无论是企业、中介服务机构还是证券管理机构都很难获得公司各种投资、存货当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导致计提工作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因此,只有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反映,让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体现会计核算的公允性和客观性。

4、加强中介机构的审计作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可以说是防止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由于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职业经验和专业判断,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涉及到很多主观判断,以一种主观上的判断去判断另一种主观上的判断是否合法公允,因其标准难以客观固定,必然增加审计风险。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一旦缺乏客观依据或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考虑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决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表使用者充分注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5、完善内部计提减值会计控制制度

(1)建立不相容岗位分离、互相监督制度。由于提取资产减值准备是在实际工作中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由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多部门共同来完成。资产管理部门要以生产技术部门报送的资产使用和维护情况作为依据,拟定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比例和数额,并对2024资产的市场价值作出估计、对已提减值准备是否核销作出判断;财务部门对这些资料从会计角度做分析,并对减值准备从价值角度进行测算。测算出的数据只有经过企业内部相关部门的审核,报相关领导审批,并作为提取减值的依据,从而确保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的客观性和正确性。

亏损企业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一)利用固定资产减值进行利润操纵

1.亏损公司巨额计提。

按中国证监会的现行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时,公司的股票就要被特别处理(即ST处理);若连续三年亏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即摘牌)。上市公司为避免连续亏损,往往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模糊性,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一次亏个够”,以便来年“轻装上阵”。

2.扭亏公司巨额转回。

亏损上市公司要想“保牌”或“摘帽”,就一定要避免出现“连续两年”或“连续三年”亏损。由于该类公司通常主营业务不景气,很难在短期内依赖主营业务扭亏为盈,只有在扭亏年度将以前巨额计提的减值准备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的巨额转回而刻意制造“报表利润”,造成“扭亏为盈”的虚假表象以逃避市场的监管。

3.盈利公司加速计提。

一些绩优上市公司往往趁着当前生产经营态势较佳、利润大幅增长的经营背景,大额加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这样既能集中清算、释放一些历史问题遗留下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又能利用“会计估计”而低估资产形成秘密准备金,为以后的会计期间留下足够的“业绩储备”。

(二)计提过程存在较大随意性

《企业会计制度》2024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留下较大的可选择空间。202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会计制度规定了固定资产应按单项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了应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几种情况,以及实质上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情况,要求按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这里留下了判断估计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较大空间。

(三)信息披露无法满足要求

制度并未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作详细明确的规定,而相关准则中的规定也不甚全面具体。如固定资产准则只要求披露当期确认及当期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从近几年年报的披露情况看,不少上市公司虽然也披露了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计提方法等,但其计提依据、计提方法不外乎是“按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等,几乎是制度中相应条款的重述,却很少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减值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到底其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是如何确定的?由于没有提供充分的信息让信息使用者了解报表数据的来源,计提数据的可靠性很值得怀疑。

二、解决我国固定资产减值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国有股缩减,改变股权结构严重失衡的局面;其次,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根据各国的经验,站在客观公正立场上保护公司利益的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一定制约作用,同时,通过参与董事会的运作,独立董事可以发现公司经营的危险信号,对公司的违规或不当行为提出警告;再次,明晰产权,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一套科学的考评指标与激励机制,使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挂钩,使股东目标成为管理者目标,消除激励管理者的利益障碍。

(二)建立、健全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健全、发展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是有效实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重要途径。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定期、及时地公布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使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很差,而健全、有效的信息和价格市场是顺利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要保障。因为,信息价格市场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公正合理的确定和公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定期公布2024资产的价格、信息资料,企业可以得到2024资产价格的各种信息资料,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固定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增强固定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

目前除上市公司股票投资及上市债券投资以及少数商品在市场上有价格信息外,绝大部分商品及股权难以确定其可收回金额。因此,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逐步建立,各种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完善,2024部委及各省应完善各种价格信息及信息报价系统,定期正常地向社会全国或全省的各类商品的交易价格,使各企业对固定资产减值的计价具有合理统一的依据。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进一步扩大在企业中实行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制度的范围,决不能忽视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问题,否则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将难以推行。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反映,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和合计方法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和经营目标的全面深入了解。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职业判断能力不强,因此,会计理论界和2024部门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和阐释新制度新准则的要点,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另一方面要完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的力度。同时,会计人员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注重实践,努力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四)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通常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依据2024因素做出的估计,存在较大的利润调节空间,发生错报的风险较大。通过外部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类风险,因此为了规范固定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应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职责,使其真正承担起“经济警察”的职能,并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努力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的利润操纵。

亏损企业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具体审计实务的角度分析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特征,识别可能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经营和 财务 迹象,概括持续经营能力审计的相关内容,着重从审计程序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事项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持续经营是 会计 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或惯例。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是假定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12个月)会继续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可以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 债务 。

一、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的作用和影响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相关利益各方最为关心的问题。当企业不拟或不能持续经营时,应当采用清算基础等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对影响持续经营的重大因素进行充分的披露,相关利益人就可以早日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重大损失。

但是从我国目前公司治理情况来看, 管理 层仍然缺乏披露企业无法持续经营的动机,甚至还出现过恶意掩盖公司无法持续经营的案例。而 注册会计师 的职责之一就是评价企业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合理性,也就是说只有当注册会计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审计评价之后,才能判断企业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合理性。从另一个方面说,企业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导致了 审计风险 。

二、持续经营能力审计实务分析

2004年3月19日,珠海鑫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鑫光)股票终止上市公告称“因公司调整后,经审计的200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为亏损,根据

(四)实施的专门 审计 程序

上述审计步骤是建立在 会计 师事务所连续审计,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的基础上。

如果 注册会计师 对企业的基本情况不甚了解,或者企业不愿主动明确面临的经营困境以及企业的改善措施貌似有效时,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实施专门的审计程序2024证据。

1、审前 调查 、现场了解,初露端倪。通过调查、了解发现st鑫光长期存在主业不突出、主营业务萎缩以及巨额的 债务 等问题,致使公司年年亏损;公司原本的主业因新 材料 被司法拍卖,公司不得不对稀土生产计划做出调整。

上述生产经营基本面全面恶化,导致注册会计师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怀疑。

2、异常 财务 指标红色预警,发现病因。通过计算st鑫光各种重要财务指标,发现企业营运资金产生负数,负债比率超过100%,企业已经资不抵债、经营发生巨额亏损、资产周转率低、资产报酬率为负数、净利润现金流量为负值。

上述财务指标的逐步恶化,使注册会计师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怀疑。

3、复核期后事项,持续深入。注册会计师在复核期后事项时关注到st鑫光与公司实际控制人签定了《股权转让 合同 》。

这一可能导致st鑫光主营业务全面停止的事项,使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怀疑。

4、复核借款或债务合同的履行。注册会计师了解st鑫光2002年9月为珠江光电1128万元贷款提供的担保将于2003年9月到期,但是根据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担保到期后履约能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5、阅读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会议的相关文件。st鑫光处置所 投资 公司50%的股权,但是仅产生投资收益约20万元人民币,不能缓解公司目前的债务压力。

6、向 律师 函证相关诉讼事项。st鑫光涉及到的重大诉讼事项5件,涉讼总额近5000万元,企业确认的预计负债总额高达1.6亿元,一些不可撤销的担保事项形成实际损失可能性较大,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7、向关联方或第三方确认对被审计单位提供财务支持的安排或承诺。st鑫光与其大股东签署了《偿债合同》,其大股东将3294万元的资产注入,但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主营业务萎缩的问题;st鑫光通过与关联方债务重组实现快速扭亏,由于相关债务重组事项的公允性及是否符合谨慎原则尚待2024部门确认,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8、评估被审计单位履行客户订单的能力。由于st鑫光未从根本上改变本公司的主营业务萎缩的问题,企业发生严重的财务困难,主营业务被迫出售,难以履行客户的订单,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大的不确定性。

(五)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通过上述审计程序,注册会计师虽然发现st鑫光存在可能不能持续经营的情况,但是在最终对其 管理 层提出的针对危机改善措施评估前,注册会计师仍不能得出st鑫光无法持续经营的结论。注册会计师需要根据管理层的应对计划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

1、取得并复核st鑫光的资产重组计划。通过复核st鑫光的重组计划,注册会计师得知企业拟进行资产重组计划以缓解经营压力,但是上述计划尚属构想,并未具体实施,公司巨额诉讼风险仍未化解,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下一报告期经营成果能否有较大改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其仍具有退市风险。

2、取得并复核st鑫光资产处置计划。公司拟将现有资产用以偿债、变卖、剥离以恢复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但是公司的实物资产、股权由于债务的原因已被抵押或冻结,实施处置计划成功与否涉及到很多现实的复杂问题,而企业尚未对上述问题的制定更具体、更具说服力的解决措施。

3、复核其他应对计划和缓解措施的效果。通过生产场地的现场观察,公司原主营贸易业务已完全停止,未来盈利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向 工商 部门函证资产的抵押情况,发现企业固定资产中的房屋及配套专项设备、无形资产中的土地使用权均已被作为债务抵押;通过对企业的律师进行函证,发现企业存在大额未决诉讼;通过查看董事会的文件记录,发现大股东的财务支持(重组)协议仍未签订;通过对 金融 机构 函证,发现公司的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等。因此,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六)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当被审计单位出现持续经营不利的迹象时,不管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披露如何公允、全面,注册会计师也绝对不可以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至少要加强调事项段,提醒报表使用人注意不可验证和不可控制的事项。如果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坚持采用持续经营假设,注册会计师应该出具更严厉的审计意见。

在本例中,在充分考虑上述已经获得的审计证据以后,注册会计师认为st鑫光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是未来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要求st鑫光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出充分披露,st鑫光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已作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即肯定了st鑫光的会计处理与披露,只是通过增加审计报告的信息量表明自己的疑虑和预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