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

2024-07-06 02:00:01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尽管社会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持续升温,但现有针对大众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意见的调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内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调查报告,仍然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行业的产业规模、资源配置和意见领袖。缺乏对大众参与和理解的足够关注,是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媒体作为塑造并指导大众意见的重要社会资源,尚未寻找到有效整合大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解,与专家意见和产业发展一同协调合作的道路。尽管如此,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通过主流社交媒体迅速形成了人工智能意见领袖群体,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舆论导向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以脸书公司总裁扎克伯格为代表的技术乐观派认为,过度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所引发失业率上升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人工智能最终会促进人类进步,而非取代人类。与之相反,比尔·盖茨和史蒂芬·霍金则认为人们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缺乏了解,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是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一强调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专家、产业领袖群体,俨然在公共媒体中成为技术乐观派的对立派别。当前媒体对大众意见的整合和引导,主要通过呈现技术乐观和谨慎忧虑派的意见纷争,激发大众讨论的方式完成。

事实上,仅仅依靠意见领袖吸引新闻流量,激发大众关注,远不足以打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意见体系来支撑人工智能产业的良性发展。当前大众意见同专家学者意见欠缺有效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大众意见对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估计,同专家意见存在明显落差。在学者专家看来,人工智能全面取代诸多就业岗位这一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例如,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但在北极星和ASM联合撰写的调查报告中,普通民众出于对安全和效率的双重考虑,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在重型制造、物流、公共交通、医疗、军事、消防、农业和烹饪领域,人工智能无法胜任人类工作。学者专家和业界领袖对人工智能的变革影响力非常乐观,而大众对此则相对保守,甚至过于谨慎。

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就世界范围看,智库的产生无不是经济高度发展、社会高度分工、专业性和“专家人才”不断得到重视的必然结果,这一前提对我国传媒业同样适用,我国的媒介咨询服务业是伴随着媒介的市场化进程而同步发展起来的。

目前,我国的媒介咨询服务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依托于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科的科研院所,这类研究机构常常得益于高校的教育和师资资源,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类研究机构研究能力和水平良莠不齐;第二类研究机构是以读者调查、收视率调查为核心业务的媒介数据调查公司,如央视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公司、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慧聪等,但是这类机构的研究成果往往呈现出数据有余而分析不足的特征,且商业性强,对媒介产业的总体把握和政策分析缺乏力度;第三类是一般性的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尽管这些公司在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上比较成熟,但对它们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媒介这样一个有着较强特殊性的产业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关键性问题的分析上有隔靴搔痒之嫌。总是,就目前的媒介咨询业而言,能够被称为真正的传媒业外部智库的研究机构,并不多见。在笔者看来,传媒外部智库至少要体现以下四个重要功能。

媒介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的影响者

智库与一般的研究院所及商业性咨询公司最大的不同,即是为公共决策者提供新的政策主张、策略、政策研究方法等,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优劣性、可行性及适用环境。尽管由于我国媒介的特殊性质,媒介政策的制定体系相对封闭,但是,对于真正的传媒智库而言,却也并非没有施展的空间。

就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管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十几年的实践而言,其长期开展文化与传播领域的制度、法规和产业政策、行业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例如2003年的成果“出版评估论证指标体系研究”被相关部门在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过程中采用,写进了《2024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中办发[2003]19号文件),“人口在50万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的县(市、旗)所办的报纸,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的,经严格评估论证后,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办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报,其余都要停办。”这个2003年报刊治理整顿中衡量县级报纸能否保留的相关指标就直接采纳了该所的研究成果。

2007年,该所又受新闻局委托,完成了“主流媒体机构进入新兴传播领域问题研究”。对38家媒介集团进入新媒体的情况进行了普遍的问卷调查,完成了《主流媒体机构进入新兴传播领域调查报告》,并探讨了媒体竞争与融合的趋势、新媒体赢利模式等问题,还对主流媒体如何更好地在新媒体领域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发展对策。这一报告得到了相关决策部门的认可。

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传媒智库,在提供政策咨询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它能够通过整合多个方面的智力资源,突破信息在行政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回路,将更大范围的专家见识和遵循专业规律的意见建议导入立法与决策过程中,并将这种智力资源通过为决策者提供方案、决策等形式,转化为公共政策,实现智力与政策的有机结合。

媒体管理运营的咨询师

传媒智库还应该是媒体运营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多方面问题的咨询师。近年来,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与全国各地的多家媒体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联合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运营实力评估和发展战略咨询

市场运营中的媒体需要客观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环境和自身的实力状况,并据此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而战略问题关系到每一家媒体的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多年来,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针对此类问题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开创了一套对媒体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的有效工具,能够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多学科综合优势以及对报业生存及发展环境的深入了解为依据,帮助媒体进行市场区分和市场定位,制定多元经营战略并选择投资方向,设计相应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该所曾为中国经营报社、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鲁中晨报社、北京娱乐信报社、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导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城市晚报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大连新商报、九江广播电视报、绍兴广电总台等多家媒体提供此项咨询服务。

第二,媒体产品与市场研究

长期对媒介市场的研究,使该所熟知我国不同区域媒介市场和产品的特征,能够为媒体展开相应的读者调查和专业的数据分析,为媒体进行产品与市场研究,提交权威、准确的调查报告。该所曾为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都市快报、保定日报社莲池周刊、金华日报社等提供此项服务。

第三,媒体营销管理咨询

现代媒体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媒体产品营销能力的竞争。近年来,该所提供了相当多的媒体营销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其中包括报纸发行战略战术制定及发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报社广告经营战略战术制定等。北京娱乐信报社、小红帽报刊发行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今晚发行快递股份有限公司等报社及发行公司都是该所在这个领域的合作伙伴。

第四,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在媒体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开发出人力资源的价值是这部分项目的主要目标。近年来该所完成了“北京晨报社编辑部工作考评与激励机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考评体系设计方案”、“浙江卫视人力资源考评体系建设”等项目。建立完整的媒体考评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以科学完善的激励约束系统激发媒体发展动力,是这些服务的宗旨所在。

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的推动者

传媒智库应该完成的第三个功能是要积极而稳健地推动产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这种推动,不能止于一两个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更应该付诸一系列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和沟通的平台的建设。

就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的经验而言,近年来该所承接和搭建了传媒业内多个交流平台常设机构的工作。这些平台主要有:中国报业协会报业经济研究工作委员会、全国城市新兴媒体峰会、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全国报业广告经营信息

平台和全国报业广告经营联盟、全国城市周报联谊会、全国城市商报联盟等。依靠这些平台,该所定期组织召开各种专业研讨会,邀请全国相关媒体参加,探讨问题,切磋经验,以求共同促进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该所于2001年10月创办了学术性内部刊物《传媒经济参考》,利用与管理层和业界、学界的良好关系和密切联系,为传媒人士提供独有的、权威的内部参考资料,为传媒人士掌握业界动态和发展走向,做出正确选择和决策提供帮助。同时,为了全面记录中国报业的发展历程,为业界和研究人员提供一本资料翔实可靠的报业百科全书,该所在多年研究我国报业发展、搜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每年组织编写一部《中国报业年鉴》。本书是目前国内一部综合反映报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的大型史料性工具书,已经连续出版了3年。

专家资源库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传媒智库是媒介人才的汇集地,就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的经验而言,人才的汇聚和培养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通过研究项目汇集学界和业界专家,这些学界业界的领军人物是智库的重要资源;第二,开发专家资源,为媒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人大传媒管理研究所一直承担为各媒体开展采编及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的业务,科学设计训练课程,聘请业界与学界的高级人才组成一流的师资队伍,务求专业、实用。该所曾为深圳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长春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报业协会、烟台日报社、全国城市报业发行网络联盟、长治日报社、洛阳日报社、鲁中晨报社、保定日报社等媒介机构开展过此类服务,效果良好,颇受好评;第三,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以“社会科学实验室”模式培养研究生,使研究生参与到媒介研究的项目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使他们获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培养,也使研究所成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3年,是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去年初省决咨委进行了换届,新一届咨询委员会在上届工作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紧紧围绕全省中心任务,紧贴改革发展和决策咨询需要,明确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优势,深入调查研究,强化咨询论证服务,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聚焦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一批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咨询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一年来,共完成18份重要课题研究报告和66份决策咨询建议,围绕19部地方法规论证以书面形式提出187条修改意见,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高层智库应有的重要作用。

(一)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决策参谋作用。坚持把全省改革发展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准确领会省委、省政府决策意图,树立质量第一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建议、指导工作。

一是围绕深化改革新要求开展调研。关注全省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就加快土地流转、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低电价试验区建设等深入调研,先后形成了4份调研报告,一些调研成果已通过决策程序进入工作实施。比如,针对我省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分类指导、健全平台、强化服务、规范运作、典型示范、加强督查的建议,孙清云副书记和祝列克、庄长兴副省长分别作出批示,责成省委政研室牵头在全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专项督查,督查报告把省决咨委的建议全部予以采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榆林建立低电价区域后,我们调研提出建立“自发自用、自求平衡、互为备用、互保安全”的地方电力运行体系和“厂网分离、输配分离、大厂直供、余电上网”电力体制改革原则,为榆林有效缓解电力制约瓶颈、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从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推进项目建设的若干建议》、《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是我省创新社会管理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等调研报告,也得到了省上领导和2024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是围绕经济发展新任务开展调研。紧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组织多学科专家深入调研,形成了《抓住历史机遇,发挥我省优势,积极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建设》、《我省县域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2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调研中,提出了创建“丝绸之路博览园”、筹办首届“丝绸之路博览会”、率先实施“网上丝绸之路”和“数字化丝绸之路”的开发建设、策划开发丝绸之路专题旅游等具体措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中,提出要从“五化”同步发展,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推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4个方面把握县域新型城镇化内涵,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是围绕打造文化新优势开展调研。近年来,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各类民办博物馆迅速发展,为促进我省文化事业和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促进民办博物馆健康发展,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形成了《我省民办博物馆发展中的2024问题与建议》的调研报告,提出应制定规范的准入门槛,对民办博物馆评审定级、重点扶持、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等建议。赵正永书记、娄勤俭省长和景俊海部长、白阿莹副省长先后作出批示,省上2024部门也提出了落实的具体意见。我们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就洛南古人类文化遗址群的保护、利用进行了深入系统调研,并提出了实施方案,这是我省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文化保护工程,要继续跟进推动实施。同时,对石峁遗址建设等进行了调研,为促进我省古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探索了新的路径。

(二)选准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调研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坚持把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作为中心任务,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推进生态建设构筑绿色家园为重点,集中力量进行深度研究,积极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

一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积极建言献策。深入研判我省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和结构调整阵痛期叠加的趋势,主动超前部署,明确研究方向,努力提升政策建议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先后完成了《加快我省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步伐和发展液化天然气产业意见》、《以三星项目为契机,推进我省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2024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等专题研究报告,提出了从战略高度调整我省能源生产结构、做大做强半导体产业、以电子商务为重点扩大消费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等政策建议,引起了省上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24加快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报出后,赵正永书记、娄勤俭省长和王莉霞副省长先后作出批示,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积极采纳所提建议,在推动我省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参谋作用。

二是在促进和谐陕西建设和民生改善中积极建言献策。围绕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和重点问题,针对城乡医保现状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我省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课题报告;针对能矿资源集中开发区长期存在的村矿矛盾尖锐、多发等突出问题,组织专家赴横山县调研,形成了《横山和谐矿区建设的有益探索》的报告,为在全省推广横山县创新思路构建和谐矿区的经验,妥善解决矿权纠纷、利益矛盾、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激烈冲突和提供了路径办法;针对打官司难、打官司贵的问题,把加快建立法律援助体系作为研究重点,提出了探索通过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让更多律师事务所承担法律援助工作、改变有钱养人无钱办案困境等具体意见。报告报出后,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泽林,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安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报告所提建议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全省和谐稳定和推动出台关注弱势群体、保障民生等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陕西中积极建言献策。按照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的要求,突出了优化生态建设布局、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形成了《我省污水处理厂运营效能差的问题亟待解决》等一批研究报告。特别是根据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意见,组织2024院士、教授、专家和相关企业负责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西安市以及甘肃兰州市、福建泉州市“煤改气”的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对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的成本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完成了《2024“煤改气”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议》的课题报告,对有效治理关中地区严重雾霾、降低空气污染指数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

(三)注重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相对接,咨询论证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坚持把提升咨询论证服务能力作为工作切入点,聚集各方智慧,发挥人才优势,主动加强与地方和省级2024部门的沟通联系,逐步形成了咨询论证和决策需求相对接的工作新模式。

一是主动服务市县地方发展。省决咨委先后就支持汉中建设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中心城市、支持商洛发展“一市一策”意见、商於古道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方案、府谷县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十大行动计划方案、商洛――西安第二生活区规划纲要、支持咸阳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措施等议题,组织了10多次专家咨询论证活动。这些咨询论证,由于会前精心组织,委员认真准备,论证有深度,建言有新意,所提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地方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省决咨委组织法制组专家,对《陕西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陕西省水产种苗管理办法》、《陕西省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条例》、《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19部地方法规草案进行了专家论证,提出了187条修改意见,并派专家参加了11次省法制办召开的地方法规征求意见座谈会,所提意见和建议绝大部分被吸收、采纳。

三是充分发挥咨询委员作用。拓展和完善委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创造必要条件,聚合人才优势,委员个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三星项目落户西安后,针对大量集装箱、木质包装伴随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入境,其携带的有害生物对秦岭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的实际,王成德委员提出了《加强三星入境货物检疫工作,切实保护好秦岭生态安全》的建议;红碱淖是我省最大的内陆湖,对平衡陕蒙地区的生态环境、调节气候有重要作用,为保护这一珍贵水源,卢智德委员提写了《2024迅速上报终止在红碱淖景区开矿的建议》;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曹钢委员及时提出了《我省应抓好“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的建议,等等。这些建议文字不多,篇幅不长,但报出后引起了省上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19人次,一些具体工作建议正在逐步实施之中。

各位委员、同志们,从去年4月换届到年底只有8个多月,时间虽短,但省决咨委工作取得的成果堪称丰硕。这些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在我省重大决策形成和经济社会发展若干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各专家组长和全体委员的心血,是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得益于省级各部门、各市,特别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过去的一年,省决咨委的工作有成绩,有亮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是:一些课题研究的前瞻性不强,研究深度还不够;一些专家组活动不经常,团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些委员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研究型团队建设还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提出办法,切实加以解决。

二、工作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加深形成了一些认识和体会,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第一,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智库建设的重要作用。智库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4月,在《新时期加快我国政策咨询类智库建设的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新形势下推动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省决咨委作为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的重要智库之一,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对于服务党委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作用,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国家软实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襟怀使命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推动决策咨询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能广告;广告产业;广告传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分析处理与机器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一个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智能媒体时代正在来临,而广告行业自然也面临着变革。一方面,媒体行业积极寻求智能化的步伐,催生了智能广告这一具有广阔前景与极大潜能的产业;而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媒体的智能化道路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1],被机器学习能力与算法迭代加持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为广告行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广告行业智能化的变革中,传统广告行业不断地瓦解与重构,广告的运作模式与分发策略,相较以往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技术为行业带来变革与机遇的同时,因为技术发展不完善、监管能力滞后等因素所产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这些机遇与风险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切入点,本文将从智能广告发展溯源、智能广告的传播特征、智能广告时代的潜在风险三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智能广告发展溯源

计算广告这一概念最早于2008年被提出,其核心是一种能够做到精准投放的广告投放机制。它在基于大量数据2024的基础上进行实时高效的计算,对用户进行场景画像,找到最优匹配的广告内容并定向投放给目标用户群体,由此能够将广告收益大幅拉升。这一广告投放机制在商业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谷歌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基于数字计算广告的营收就达到了373亿美元。计算广告在其诞生之后也在经历着不断的迭代升级。随着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技术与广告行业进一步融合,以计算广告为基础的智能广告应运而生。在目前国内对于智能广告的研究中,有学者对“智能广告”这一概念做出了较为清晰的界定,即“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广告内容的耦合生产、精准投放与互动反馈从而个性化地满足消费者生活信息需求的品牌传播活动”[2]。智能广告在原先计算广告的基础功能上,进一步发展出了即时性内容生产与创造、精准化个性化内容分发、依据反馈数据进行广告效果优化等能力,对于整个广告产业链有了更加全面的渗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广告是对计算广告的进一步发展与升级。

二、智能广告的传播特征

人工智能技术对广告的深度介入,不仅使得广告的内容生产与呈现方式出现了改变,“对产业运作形态、产业链生态也带来了革命性变革”[3]。

(一)人工智能对内容生产的深度参与

相较于传统的数字广告,智能广告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对广告的创意策划与内容创作进行了深度的参与,智能广告的内容生产大部分由特定算法负责,相较于人类设计师,负责智能广告内容生产的人工智能可以进行不间断的自我优化升级,同时也能与最新市场动向相结合。例如,天猫的广告AI设计师“鲁班”,在2017年的“双11”活动期间,这一人工智能设计师共生成了4.1亿张海报。如果以每张海报花费20分钟的时间计算,将同等数量的海报由人类设计师来完成,总共将会耗时近300年的时间。由此不难看出,智能广告在生产效率与内容时效性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在广告的内容呈现方式上,智能广告最为核心的特征是“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呈现。由于广告内容的生产效率与数量脱离了人力的限制,使得智能广告能够依托用户画像等技术为基础,为不同的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定制创作并加以针对性地投放。以前文提到的天猫AI设计师“鲁班“为例,在同一时间,使用不同的手机打开淘宝,APP首页所出现的广告海报均不相同;SaatchiLA的人工智能“沃森”,在为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型进行推广营销时,广告内容的呈现方式也显现出了相同的特征。该公司在Facebook上开始了一项运动———“ThousandsofWaystoSayYes”(成千上万种说Yes的方式),并且最终基于100多个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生成了100余条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广告。综合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对于内容生产的介入,使得广告的内容生产进入了高效率的工业化生产时代,由此生产出的海量广告产品推动了广告个性化的呈现方式。

(二)基于用户画像的分众化传播策略

智能广告时代,广告的智能内容生产与呈现方式的转变,自然也促使广告的传播策略发生转变,而广告生产与传播重心也发生了较大的偏移。在广告的传播策略方面,传统的广告传播策略往往是基于广告理论、市场及消费者调查而进行制定的,由此所形成的传播策略针对的受众往往较为宽泛,投放策略较为粗放,所获取的传播效果也与预期有一定的差距。而智能广告的投放策略主要是基于用户画像,再通过大数据与算法对受众进行精细化划分,筛选出合适的广告受众之后再进行广告投放。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信息流广告,这一形式的广告广泛存在于社交媒体(如国外的推特、Youtube,国内的新浪微博、微信)当中。此外,智能广告在传播时会选择与内容信息进行深度融合,这一传播策略使得智能广告对受众的心理把握得更为精准,使得广告的商业化目的更为隐蔽。如前文提到的信息流广告,往往都与潜在受众所浏览的信息、咨询等相融合,“并且通过用户的刷新行为不断变化,更易于用户接受”[4]。智能广告在广告投放效果监测方面也同样与传统广告有着较大的不同,智能广告经过分发之后,可以实时根据后台的反馈数据进行广告效果监测。同时,智能广告在投放的同时往往会保留手中的反馈渠道,如Youtube在进行智能广告投放时所使用的反馈机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程度,对投放给自己的广告进行意见反馈,这使得系统能够根据用户反馈对广告的传播策略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形成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投放策略。

(三)日趋完善的智能广告产业链

由于智能广告所取得的投放效果更为优异,因此广告主对智能广告的投放兴趣与投放预算正在逐渐增加,而这一系列的变化必然导致传统的广告产业链发生格局转变。目前,国内正在逐步形成一条完整的智能广告产业链,这一产业链的主体“包括智能广告技术公司、智能广告媒体、智能广告监测公司、智能广告数据管理公司、智能广告交易平台等”[5]。由于智能广告的传播主要依托于受众数据与用户标签,受众数据成为广告运营机构的核心资源,而拥有大量数据计算、分析、处理能力的智能广告技术公司在产业链中占据了较为核心的地位。如前文所述,由于广告的创意与内容则逐步成为了数据优化与算法计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告的创意策划人才、资源正在逐步向幕后隐退,传统的广告设计公司在未来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冲击。

三、智能广告时代的潜在风险

在技术为行业带来变革与机遇的同时,因为技术发展不完善、监管能力滞后等因素所产生的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一)消费者个人层面

1.个人信息与隐私泄露风险

广告受众关切程度最高的一个潜在风险是自身的个人资料与隐私信息是否会遭到智能广告公司的滥用与泄露。由于大数据已成为众多智能广告公司的核心资源,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价值进一步助长了不当利用个人隐私信息的不良动机。由于智能广告的核心是建立在大量的数据搜集与分析的基础上,智能广告公司所抓取的数据中必然含有大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因此用户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与广告公司的数据使用似乎正在形成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如何处理用户隐私所带来的信息伦理问题,在未来也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与解决。

2.非理性消费风险

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一书中提到,“消费者总是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而智能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往往与信息内容深度融合,对于消费者的心理把握更为精准,让广告的商业化目的更为隐蔽,而“广告的功能性美丽则唤醒了消费者内心的隐秘与欲望,产生购物的冲动”[6]。这使得消费者更容易受到智能广告的操纵,从而导致非理性购买行为。

(二)行业生态层面

1.数据孤岛导致的行业信息不平衡风险

一个良性的广告产业生态,往往是建立在行业内部的信息共享这一基础之上的。但是由于数据自身所带有的隐私性,加之数据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往往蕴含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这也使得公司之间对于数据的共享意愿处于较低的状态,同时也促使了“数据孤岛”的出现,如何避免数据垄断的出现,如何在数据共享与公司利益之间寻找平衡,这需要整个行业的进一步思考。

2.广告内容工业化生产导致的广告文化属性下滑的风险

广告除了与生俱来的经济属性外,还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属性,而智能广告的核心往往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这也使得广告的文化价值可能会被忽略。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如何使AI理解人类的情感与文化需求、如何保证机器生产的广告内容不只是冰冷的掘金机器,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四、结语

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未来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高地,就是对广域网络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实现其价值匹配与功能整合的高度智能化”[7]。广告行业的智能化已然是大势所趋,通过智能化的广告生产与运作,能够推动广告行业形成新的行业生态,提升广告产业的经济繁荣程度,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在智能广告为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变革时,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到技术与风险相互并存,而如何应对这些潜在风险,需要业界与学界进一步合作与思考。

参考文献:

[1]苏涛,彭兰.“智媒”时代的消融与重塑———2017年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2440(1):38-58.

[2]姜智彬,马欣.领域、困境与对策:人工智能重构下的广告运作[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72(3):56-63.

[3]李名亮.智能广告信息伦理风险与核心议题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73(1):76-84.

[4]唐英,黄丹旎.新《广告法》语境下微信信息流广告监管制度研究[J].当代传播,2024(1):86-88.

[5]廖秉宜.优化与重构:中国智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传播,2017(4):97-101+110.

[6]蔡立媛,龚智伟.人工智能时代广告的“时空侵犯”[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73(2):70-76.

人工智能行业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安全威胁全面泛化,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思想和技术应对各类安全威胁,是国内外产业界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报告从风险演进和技术逻辑的角度,将网络空间安全分为网络系统安全、网络内容安全和物理网络系统安全三大领域;在此基础上,本报告借鉴 Gartner 公司的 ASA 自适应安全架构模型,从预测、防御、检测、响应四个维度,提出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具体应用模式。与此同时,本报告结合国内外企业最佳实践,详细阐释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空间安全(AI+安全)的最新进展。最后,本报告提出,人工智能安全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大蓝海,人工智能的本体安全决定安全应用的发展进程,「人工+「智能将长期主导安全实践,人工智能技术路线丰富将改善安全困境,网络空间安全将驱动人工智能国际合作。

目 录

第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沿革

(一) 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阶段

(二) 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因素

(三) 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代表

(四) 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二章 网络空间安全的内涵与态势

(一) 网络空间安全的内涵

(二) 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态势

1、网络空间安全威胁趋向智能2、网络空间安全边界开放扩张3、网络空间安全人力面临不足4、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趋向主动

第三章 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模式

(一) AI+安全的应用优势

(二) AI+安全的产业格局

(三) AI+安全的实现模式

1、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系统安全2、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内容安全3、人工智能应用于物理网络系统安全

第四章 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案例

网络系统安全篇

(一)病毒及恶意代码检测与防御

(二)网络入侵检测与防御

第三章 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模式

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智能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应用(简称 AI+安全)不仅能够全面提高网络空间各类威胁的响应和应对速度,而且能够全面提高风险防范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全面应用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在应对智能时代人类各类安全难题中发挥着巨大潜力。

(一)AI+安全的应用优势

人们应对和解决安全威胁,从感知和意识到不安全的状态开始,通过经验知识加以分析,针对威胁形态做出决策,选择最优的行动脱离不安全状态。类人的人工智能,正是令机器学会从认识物理世界到自主决策的过程,其内在逻辑是通过数据输入理解世界,或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然后运用模式识别实现数据的分类、聚类、回归等分析,并据此做出最优的决策2024。

当人工智能运用到安全领域,机器自动化和机器学习技术能有效且高效地帮助人类预测、感知和识别安全风险,快速检测定位危险来源,分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方式,综合智慧大脑的知识库判断并选择最优策略,采取缓解措施或抵抗威胁,甚至提供进一步缓解和修复的建议。这个过程不仅将人们从繁重、耗时、复杂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且面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环境、异常的攻击威胁形态比人更快、更准确,综合分析的灵活性和效率也更高。

因此,人工智能的「思考和行动逻辑与安全防护的逻辑从本质上是自洽的,网络空间安全天然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显身手的领域。

(1)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效威胁识别:大数据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提供源源动能,使人工智能保持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升级的安全分析引擎,具有动态适应各种不确定环境的能力,有助于更好地针对大量模糊、非线性、异构数据做出因地制宜的聚合、分类、序列化等分析处理,甚至实现了对行为及动因的分析,大幅提升检测、识别已知和未知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效率,升级精准度和自动化程度。

(2)基于深度学习的精准关联分析: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算法在发掘海量数据中的复杂关联方面表现突出,擅长综合定量分析相关安全性,有助于全面感知内外部安全威胁。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种网络安全要素和百千级维度的安全风险数据进行归并融合、关联分析,再经过深度学习的综合理解、评估后对安全威胁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还能够自主设立安全基线达到精细度量网络安全性的效果,从而构建立体、动态、精准和自适应的网络安全威胁态势感知体系。

(3)基于自主优化的快速应急响应:人工智能展现出强大的学习、思考和进化能力,能够从容应对未知、变化、激增的攻击行为,并结合当前威胁情报和现有安全策略形成适应性极高的安全智慧,主动快速选择调整安全防护策略,并付诸实施,最终帮助构建全面感知、适应协同、智能防护、优化演进的主动安全防御体系。

(4)基于进化赋能的良善广域治理:随着网络空间内涵外延的不断扩展,人类面临的安全威胁无论从数量、来源、形态、程度和修复性上都在超出原本行之有效的分工和应对能力,有可能处于失控边缘,人工智能对人的最高智慧的极限探索,也将拓展网络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实现安全治理的突破性创新。人工智能不仅能解决当下的安全难题,而通过在安全场景的深化应用和检验,发现人工智能的缺陷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指明方向,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变革及其更广域的赋能。

(二)AI+安全的产业格局

人工智能以其独特的优势正在各类安全场景中形成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从可观察的市场指标来看,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安全市场迅速成长, 公司在 2024 年的研究表明,在网络安全中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增多,同时地域覆盖范围扩大,将进一步扩大技术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市场内将快速发展,预计到 2024 年,可用在安全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市场规模将超过 350 亿美元,在 2017-2024 年之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可达 31%。

MarketsandMarkets 公司在 2024 年 1 月发布的《安全市场中人工智能》报告则认为,2016 年 AI 安全市场规模就已达 29.9 亿美元、2017 年更是达到 39.2 亿美元,预测在 2025 年将达到 348.1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1.38%。而爱尔兰的 Research and Markets 公司在 2024 年 4 月份发布了专门的市场研究报告,认为到 2024 年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应用的市场规模将达 18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34.5%。由于机器学习对付网络犯罪较为有效,因此机器学习作为单一技术将占领最大的一块市场,到 2024 年其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60 亿美元。

除了传统安全公司致力于人工智能安全,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开展人工智能安全实践,如 Google、Facebook、Amazon、腾讯、阿里巴巴等均在围绕自身业务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安全应用。

(三)AI+安全的实现模式

人工智能是以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综合交叉学科,涉及技术领域众多、应用范畴广泛,其知识、技术体系实际与整个科学体系的演化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根据各类场景安全需求的变化,进行 AI 技术的系统化配置尤为关键。

本报告采用 Gartner 公司 2014 年提出的自适应安全架构(ASA,Adaptive SecurityArchitecture)来分析安全场景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此架构重在持续监控和行为分析,统合安全中预测、防御、检测、响应四层面,直观的采用四象限图来进行安全建模。其中「预测指检测安全威胁行动的能力;「防御表示现有预防攻击的产品和流程;「检测用以发现、监测、确认及遏制攻击行为的手段;「响应用来描述调查、修复问题的能力。

本报告将 AI+安全的实现模式按照阶段进行分类和总结,识别各领域的外在和潜在的安全需求,采用 ASA 分析应用场景的安全需求及技术要求,结合算法和模型的多维度分析, 寻找 AI+安全实现模式与适应条件,揭示技术如何响应和满足安全需求,促进业务系统实现持续的自我进化、自我调整,最终动态适应网络空间不断变化的各类安全威胁。

1、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系统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较早应用于网络系统安全领域,从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以及过程自动化等到如今的深度学习,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证实能有效增强网络系统安全防御:

机器学习 (ML, Machine Learning):在安全中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可增强系统的预测能力,动态防御攻击,提升安全事件响应能力。专家系统(ES, Expert System):可用于安全事件发生时为人提供决策辅助或部分自主决策。过程自动化 (AT, Automation ):在安全领域中应用较为普遍,代替或协助人类进行检测或修复,尤其是安全事件的审计、取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度学习(DL, Deep Learning):在安全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如探测与防御、威胁情报感知,结合其他技术的发展取得极高的成就。

如图 3 所示,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系统安全,在四个层面均可有效提升安全效能:

预测:基于无监督学习、可持续训练的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提前研判网络威胁,用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过程自动化技术来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安全基线,可以让系统固若金汤。

防御:发现系统潜在风险或漏洞后,可采用过程自动化技术进行加固。安全事件发生时,机器学习还能通过模拟来诱导攻击者,保护更有价值的数字资产,避免系统遭受攻击。

检测:组合机器学习、专家系统等工具连续监控流量,可以识别攻击模式,实现实时、无人参与的网络分析,洞察系统的安全态势,动态灵活调整系统安全策略,让系统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

响应:系统可及时将威胁分析和分类,实现自动或有人介入响应,为后续恢复正常并审计事件提供帮助和指引。

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系统安全,正在改变当前安全态势,可让系统弹性应对日益细化的网络攻击。在安全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不仅有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网络攻击等伴生问题,还有如隐私保护等道德伦理问题,因此还需要多种措施保证其合理应用。总而言之,利用机器的智慧和力量来支持和保障网络系统安全行之有效。

2、人工智能应用于网络内容安全

人工智能技术可被应用于网络内容安全领域,参与网络文本内容检测与分类、视频和图片内容识别、语音内容检测等事务,切实高效地协助人类进行内容分类和管理。面对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等实时海量的信息内容,人工方式开展网络内容治理已经捉襟见肘,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内容治理层面已然不可替代。

在网络内容安全领域所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下:

自然语言处理(NLP,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可用于理解文字、语音等人类创造的内容,在内容安全领域不可或缺。图像处理(IP, Image Processing):对图像进行分析,进行内容的识别和分类,在内容安全中常用于不良信息处理。视频分析技术 (VA, Video Analysis):对目标行为的视频进行分析,识别出视频中活动的目标及相应的内涵,用于不良信息识别。

如图 4 所示,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网络内容安全,在四个层面均可有效提升安全效能:

预防阶段:内容安全最重要的是合规性,由于各领域的监管法律/政策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区别且动态变化。在预防阶段,可使用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进行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理解和解读,并设定内容安全基线,再由深度学习工具进行场景预测和风险评估,并及时将结果向网络内容管理人员报告。

防御阶段:应用深度学习等工具可完善系统,防范潜在安全事件的发生。

检测阶段:自然语言、图像、视频分析等智能工具能快速识别内容,动态比对安全基线,及时将分析结果交付给人类伙伴进行后续处置,除此之外,基于内容分析的情感人工智能也已逐步应用于舆情预警,取得不俗成果。

响应阶段:在后续调查或留存审计资料阶段,过程自动化同样不可或缺。

3、人工智能应用于物理网络系统安全

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 等技术的成熟,网络空间发生深刻变化,人、物、物理空间通过各类系统实现无缝连接,由于涉及的领域众多同时接入的设备数量巨大,传感器网络所产生的数据可能是高频低密度数据,人工已经难以应对,采用人工智能势在必行。但由于应用场景极为复杂多样,可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更加广泛,并会驱动人工智能技术自身新发展。

情绪识别(ER, Emotion Recognition):不仅可用图像处理或音频数据获得人类的情绪状态,还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心率、脑电波等方式感知人类的情绪状态,在物理网络中将应用较为普遍,通过识别人类的情绪状态从而可与周边环境的互动更为安全。AI 建模(DT, Digital Twin/AI Modeling):通过软件来沟通物理系统与数字世界。生物特征识别 (BO, Biometrics):可通过获取和分析人体的生理和行为特征来实现人类唯一身份的智能和自动鉴别,包括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等技术。虚拟代理 (VA, Virtual Agents):这类具有人类行为和思考特征的智能程序,协助人类识别安全风险因素,让人类在物理网络世界中更安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