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优选3篇)

2024-07-06 06:59:01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女大学生;素质提升

工科女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专业特点以及自身发展等种种因素,在客观上面临着发展诉求得不到满足、职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现实状况。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工科女大学生是院校中的弱势群体。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强化成就动机,开发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科院校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的现实困难

1.工科女大学生总体学习成绩优秀,但就业择业困难

在工科院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在各类评优评奖中人数较少的女生往往占据了较大比例。但不可否认,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学习成绩优秀的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却还是存在着就业竞争力偏弱,就业质量较低、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比如一些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同学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女毕业生其发展的机会也明显少于男生。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个人自信受到影响,产生焦虑乃至就业依赖心理,个人成就动机不断弱化。在一项调查中,全国随机抽取了25所高校约500名女生做了问卷调查,有30%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亲身经历过就业歧视,其中工科女生的歧视程度排在各学科之首。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2.工科女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处于被动、次要位置的困境

与女大学生较多的人文社科类院校相比,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虽然学校和班级给予女大学生特别的关心照顾,但这种关心照顾更多体现在生活、安全等方面,这并不能摆脱工科女大学生由于主客观因素在校园生活中处于配角、次要角色地位的现状。总体上讲,在工科院校的教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择业以及各类学生群团组织中,女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明显,她们的发展诉求和权益得不到一种主动的满足和维护,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次要的位置。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着对未来发展缺乏自信、焦虑,成就动机弱,甚至依赖、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校园的“弱势群体”。

二、工科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工科类女大学生成长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结为社会环境、工科院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

1.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偏见的驱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招聘是种市场行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招聘时往往考虑人才的性价比,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加之工科类单位工作性质对女生而言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比如建筑行业工作地点流动性大,工作强度大等性质,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更合适男生。同时,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传统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总习惯将男生与高效、主动、能吃苦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对女生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而影响工作。因此,工科类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男生,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

2.工科院校无差别教育使得女大学生发展机会较少

虽然工科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都很强调女生的生活安排、安全管理等工作,但由于工科院校中女生人数偏少,也比较听话,往往容易在教育教学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忽视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而实行无差别教育。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校园文化生活往往按统一标准来组织实施,而这些标准多是参照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制订,女生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和保证,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难以得到充分锻炼,心理成就动机自然受到制约。比如在工科院校的一些教学实践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环节,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环节,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同学,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得不到充分锻炼提高。

3.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缺乏自身成就动机、综合素质不强

一方面受“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等传统偏见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性在事业上太要强、活得很累,会导致女性柔美气质的流失”等消极观点的影响,同时受现实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制约,部分工科女大学生的自我成就动机较低,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缺乏开拓新的工作生活空间的勇气和胆识,缺乏从眼前做起、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虽然工科女生认真细心的特点可以使她们取得较好的专业学习成绩,但由于自我成就动机的不强,她们缺乏主动磨练意志品格、拓展综合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往往在各类教学实践和校园活动中,甘当助手和配角,不能充分主动地锻炼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她们良好的学习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转换为专业能力,长期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工科女大学生发展的应有之义

解决工科女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中的困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对于工科院校而言,尤其要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强化自我成就动机,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综合素质,实现更好发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发展性心理咨询、发展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咨询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布洛克尔(D.Blocker)指出“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应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帮助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国内学者认为“发展性心理咨询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相对于重障碍、重矫正的矫治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言,重发展、重预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关注的是长远的、联系的、整体的目标,即把心理辅导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联系起来,它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知识背景,强调多元化的引导措施和校园文化的熏陶,除了少数专业人员以外,众多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管理工作者都可以参与教育过程。

2.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满足工科女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据调查,我国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最常见的内容是正常学生的心理适应与发展,虽然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心理问题的类型、重点有所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均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其中,一年级大学生集中表现为新生适应问题,兼有学习问题、专业兴趣和同学交往问题;二年级依次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等问题;三年级集中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上,兼有自我发展和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等;四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问题、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这些伴随学生成长过程出现的发展性问题实质是发展性心理需求,工科女大学生不仅与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发展需求,而且由于社会、学科特点等因素比其他女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与需求,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工科女大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职业辅导、人格辅导,可以帮助她们完成心理发展任务,妥善解决大学各阶段的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能,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组成的复合结构。而心理素质则是综合素质结构中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和中介,只有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人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生理机能、更好地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觉悟。因此通过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工科女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正确地认识社会和自我,克服消极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们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全面素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工科女大学生素质提升中的实施路径

1.开设妇女学、心理学公选课和讲座,提高工科女大学生心理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

工科院校可结合女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困惑,将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公选课和专题讲座所具有的生源广、实用性强,影响大等特点优势,开设2024妇女学、心理学的公选课或专题讲座,通过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妇女与传统文化、女性的成长与就业、妇女权益保障、恋爱与婚姻、形象与礼仪、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普及妇女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培养工科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心理品格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与自我,提高自我调适的意识与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公选课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科的系统与逻辑来编排,而是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来编排;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简单地传授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过程中,在师生互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悟。专题讲座要注意与学校集体活动的有机结合,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期举行,从而提高讲座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为刚入校的女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对待恋爱的讲座,对高年级女生开展女性职业发展指导讲座等。

2.注重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工科女大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多样的心理状况调查,可以较准确、较全面地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发展需求,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地帮助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奠定基础。根据心理发展需求不同的状况可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有机结合的心理调适手段,比如针对部分工科女大学生存在的自我成就意识偏弱、缺乏自信、职业发展观念狭隘等问题,可以根据团体动力原理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灵电影欣赏、团体讨论、团体咨询、成功女性报告会、演讲会等团体辅导方法;对于具有特殊心理需求的个体,可通过以咨询为核心的个别辅导方法,来解决个体的心理发展需求。

3.在学科课程教育中重视工科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无论是学科本身还是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都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除了通过艺术、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女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调节消极情绪、锻炼意志品质以及改善人际关系以外,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强化心理成就动机、树立职业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要注意发挥女大学生认真刻苦、踏实细心的优点,鼓励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各类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使工科女大学生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加强。比如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施工实习、各类实验等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女生更多的指导关注,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实践任务,对于女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让女大学生真正成为主角。当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有机渗透、适度渗透和灵活渗透,不能牵强附会而影响学科知识本身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这一首要目标的实现。

4.差别化、多渠道地开展女大学生素质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脱离素质教育的整体单独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成功,只有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植于女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通过素质教育各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在工科院校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中,要考虑到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的差异性,要根据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诉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安排相关活动,让女大学生在差别化、多渠道的活动过程中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审美情趣、促进人格完善,从而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要让女大学生在日益扩展的交往范围中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就曾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能力即教育的四大支柱为:(1)学会认知;(2)学会做事;(3)学会共同生活;(4)学会发展.并指出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团队合作态度、交际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组成的综合能力.而这些全部都与社会实践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一.从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以及对人的培养要求看,上述提到的四种能力,恰恰是最需要加以培养的.主体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基础之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得以确认,却忽视了受教育者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甚至由于强制参与而引起学生的不满.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获得预期的成效,极大的挫伤了组织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实践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得到保障.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使得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同构”关系被割裂开来,因为“一方面,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人的活动,教育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实现‘人之为人’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人又先验地构成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与主旨.”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究其实质是忽视了人的生命需要,是对人生命的漠视和不尊重.生命是流动的,生命的本质是创造.大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方向,都需要激发和引领.这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的思想和观念.尊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这一活动主体的视角出发,设计、组织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要求.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主体性教育理论表明,主体性是最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的重要方面.而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和发展,是要通过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而实现的.作为实践教育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才能够最优化的得以实现.大学生立足自身的专业,提高学业水平、满足未来职业以及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恰恰是对于这种立足专业、学业和职业的专业社会实践教育的忽视和弱化,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实现.因为作为社会的人,生活素质、公民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互支持的三个点.加强专业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借助导师制来实施。从导师制产生的渊源看,导师制始于14世纪的英国,先后在剑桥、牛津两所大学的研究生中实行.后来在牛津大学本科生中也开始实行.内容包括根据学生的情况,导师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修读计划,以及提供学业及生活上的问题咨询等.而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实施,将导师制引入到了本科生培养中.至此,本科生导师制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发展.目前,我校为了加快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开放办学,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地方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的步伐.已经实施了学分制、选课制和导师制.这就为导师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可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发展的了解和把握,以及对大学生个性、专业和学业发展状况的掌握,对学生提出包括实践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内的个性化发展计划和指导.就这一点来说,其对于大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校内其他教育者所不能比拟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我校学分制的实行看,大学生实践创新是专业学习要求之一.而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也为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保障.而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等方面的现状,也为导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见,确立导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引领地位,不仅是必要的还是可行的.必须打破固有的观念,即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工作人员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无关.发挥导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引领作用,是尊重受教育者的生命本性,基于人的生命需要,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重要举措之一.

2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和整合

在明确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理论的基础上,秉承开门办学,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促进应用型大学转型宗旨,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实践.那么,何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如何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呢?这是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所谓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而“新”则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就是说,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或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以及手段的创造,都可以视为创新.立足现有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完善和丰富,同时力争有所突破,这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预定目标.本次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涉及3个院系的学生.以教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为例,首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专业未来职位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及未来职业发展做出初步规划建议;其次,结合本专业及导师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设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据已有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活动———“梦工厂”活动.具体做法是把大学生带到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参观了解社区的发展和工作需求;进驻心理咨询室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个情境中:作为一个创业的大学生,取得了创业赞助,拥有了一个工作室,该如何完善工作室的建设,并开发自己的第一批客户;如何在团队中协调工作,共同成长.在活动中,大学生感受到了真实生活需求的不同表现方式,譬如,现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形成了人们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巨大需求.这就为施展专业特长,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基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需求,并没有与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直接对接.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偏见等,使有需求的人并不一定采取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另一方面,面对来访者,咨询师要接受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一般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面对问题情境,接受挑战.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学生看到和体验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体会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进而更深入的了解自身需求和社会对所学专业和职业的要求.这种要求,促使大学生反思、调整发展思路,提高了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专业学习的动力.二是面向全校组织开展的活动———“一元生存挑战”活动.这种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既与专业2024联,又适合非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活动的最大特点是导师只提出一个活动意向,具体活动内容、策划和操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活动方案的设计和提出,是大学生组织团队多次讨论论证的结果.导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引领思考,提供专业方面的建议等.这个活动意向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很多学生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三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思想和创意.如,有的学生提出了把心理剧普及化,创办心理剧协会和心理剧场的想法.这样就使得心理剧不再是大学校园的奢侈品,具有更普遍的意义.实践中发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必须依据已有的便利和优势,并据此去拓展.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方式,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这就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指明了方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体系的构建,既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3问题与思考

基于导师制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很多.比如,如何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意义;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去作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内容和体系如何构建;导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机制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双主体———大学生和导师,他们对于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具有怎样的认识和看法,对于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基本需求如何,这些是影响导师制下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的最基本影响要素.对此,笔者做了问卷调查.从我们对314名大学生和111名导师进行调查的结果看,喜忧参半.首先,针对大学生具有的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实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状况,以及导师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作用等问题,从调查结果看:在“你有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意识或积极性吗?”的反映中,回答“非常强”的占18.5%;“强烈”的占29.6%;认为“一般”的占44.6%;而“不太强烈”以及“没有”的占7.3%.可见,其中“非常强”、“强烈”的学生比例只占48.1%.这表明近半数的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意识和积极性需要导师的引导、挖掘和培养.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目前,你有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行动吗?”的反映中“,有”“、没有”和“酝酿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8.5%、45.2%和16.2%.也就是说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大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1.4%.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有待深入开展和普及.而导师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在“导师对你的影响作用如何?”的项目反映中,大学生觉得导师对自己影响“非常大”和“很大”的占62.7%,对自己的影响“一般”的,占27.7%,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很小”“、非常小”的,占9.6%.从中可以看出大约37.3%的大学生并不认可导师对自己的影响作用,此结果值得深思.其次,导师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看法如何,导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指导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导师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如何,其中,导师对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项目反映中,认为“有必要但限于理念”的导师占19.8%;认为“有必要但可操作性差”的导师占60.4%;认为“有必要且可操作性强”的导师占18.9%;认为“其他”的占0.9%.对于“导师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存在的问题或困难”项目反映中,“不清楚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怎么做”占7.8%;“没有充足的指导时间”占16%;“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或研究而无法指导学生”占16.7%;“缺少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平台”占20.6%;“学校缺少这方面的鼓励或奖励措施”占13.2%;“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创新活动意识或积极性”占15.2%;“学生缺少社会实践创新活动的能力”占10.5%.2024导师“对大学生指导起到怎样的作用”的反映中,10.8%的导师认为“非常大”;27%的导师认为“大”;认为作用“一般”的导师占49.5%;而认为“很小”和“几乎没有”的导师占12.6%.从上述数据反映出导师对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如何来做”是存在困惑的,对于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创新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缺少创新活动平台,缺少实践经验和研究,缺少时间,大学生缺少创新意识和积极性,以及学校缺少鼓励和奖励措施等.对于导师对大学生的指导作用62.1%的导师觉得并不理想.

4结语

大学生就业活动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摘要: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但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而且关涉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在大学期间,针对心理问题,运用班级心理辅导模式,进行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对自己、职业和未来形成清晰的轮廓,为踏出校门进入社会做好各方面准备。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班级心理辅导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1zcj316)

作者简介:郭增波,男,菏泽家政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教学与研究、法学理论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4-0067-06

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也给日趋严峻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使本来就“难”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难上加难”。[1]然而,很多用工单位却叫苦招不到称心如意的职工,“珠三角”和“长三角”连年出现“用工荒”。[2]“就业难”和“用工荒”同时出现,表明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间存在错位,高职学生就业水平不高,职业发展能力偏弱。对菏泽家政职业学院405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约占75.3%的同学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对将来如何晋升和发展也缺乏设计。约有24.7%的同学表示做过设计,但有明确设计的仅占5.1%左右。针对高职学生在职业发展规划中的问题,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探讨利用班级心理辅导方式来增强他们的职业发展能力。从最初的自我认识,到职业认知,再到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和灌输,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了解职业的发展趋势,熟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踏出校门进入社会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不良的心理表现

(一)由学习和生活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校园生活和交友过程中,由于自身及环境等各种原因,经常出现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复杂的情绪反应,产生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等心理焦虑。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8.6%未及时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学习模式的过渡,学习吃力,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约32.1%学生在校园生活和交友过程中,由于性格内向和不善交流而缺少知心朋友,产生许多感情问题;有18.2%的学生在学校就通过各种途径隐约获知残酷竞争的社会现实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认知和经验,没有勇气甚至害怕去面对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学习和生活的挫败感以及对未来职业和社会的恐惧,使他们的心理产生焦虑,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

(二)因不能正确认知自我产生的心理问题

全面、客观和实事求是的自我认识是健康的就业心理的基础,但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不到自身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产生自卑感;如果过高地评价自己,则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自负。

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在大专院校中往往是较低的,许多高职生认为自己不如普通本专科学生,甚至认为自己不是真正的大学生[3],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占到受调查总数的87.9%。加之,因部分高职院校存在基础建设落后,配套设施不全,学院规章制度不完善和师资力量偏弱等问题,使部分高职学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落差,调查中,有约78.4%的高职学生对目前就学的院校不满意。由此导致自己对自己评价过低,产生自卑感,职业目标规划偏低。

部分高职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行业和社会需求,开设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甚至超过了普通本专科院校,这些高职院校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心存优越感,眼高手低,对未来职业期望过高。

(三)对职业认识模糊引起的心理问题

清晰、明确和科学的职业认识是健康就业心理的必要条件。由于职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使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认识模糊,造成职业认知盲区和灰色区。

高职学生对职业的认知除了来自于课堂上专业教师的讲授,大多来自网络、电视和报纸的相关报道,而这些信息往往是零碎或不系统的。缺乏相应的职业体验,也限制了他们对自己职业角色的认知,继而导致对自己职业能力的发展水平、职业兴趣的取向和适合自己个性职业种类的选择,很少进行认真分析与评估,使得多数高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特征认识得比较模糊(69.6%)。这种自我认知上的不足,造成职业生涯规划时的盲目心理。

许多高职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习惯性地依赖父母和老师,不积极主动计划自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对职业生涯规划缺少热情,对于职业和就业,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主动了解职业就业的相关知识,不主动2024信息,从而造成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认知模糊、自我规划意识缺乏。[3]甚至缺乏基本就业技巧,如整理个人2024材料、2024和选择适合的就业单位,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等。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0.5%高职学生因为喜欢而选择目前的专业,有57.9%的学生所学专业是由父母做主选定的。

二、班级心理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优势

针对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心理问题,除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外,还可以尝试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新模式。心理学相关研究证明,人具有社会性特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要与各种人交往,建立各种形态的人际关系,而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是这种人际关系的适应。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不良的人际关系,这类心理问题就可通过从复原人际交往情景中重新纠正交往行为加以解决。班级心理辅导能够提供适当的社会交往情景,班级成员围绕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彼此进行交往,相互启发和诱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和提高,发现自我,尝试学习和改变行为方式,改善人际关系,进而解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一)班级心理辅导的团体性优势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强烈追求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希望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渴望获得友谊和关爱,渴望得到同伴、父母、老师、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班级心理辅导这种团体形式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未来的热情。[4]

在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讨论分享环节,团体成员间积极的、正面的反馈,如一面镜子,通过别人从多角度来看待自己,不但发现自己的短处,还能发现自我的优点,从而比较客观地进行职业定位,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克服在面对专业和职业问题时的自卑、自负和盲从心理。

(二)班级心理辅导程序的人本性优势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在人际交往中及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发展和维持的,因此,将这些在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问题放回到类似的情境中去加以解决,既具针对性又简单有效。(1)班级心理辅导能够营造良好气氛,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组员心理产生安全、信赖和温暖的感觉,自己感到被他人需要和接纳,自然就有归属感。班组成员可从中获得力量与支持,在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增强自信,避免盲从和对他人的依赖。(2)加入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后,学生会发现他人也有类似自己的问题,心理压力自然就会减轻,甚至在参加活动中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他们之间也能够建立起互帮互助的真正情谊,共同克服和战胜在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3)班级心理辅导过程可以给成员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可以有效释放压抑性心理负担,恢复到正常的精神状态。不少高职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积蓄了许多不安和忧虑情绪,宽松、安全而又互相关注的心理辅导小组为这种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5]

(三)班级心理辅导形式的灵活性优势

班级心理辅导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辅导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展开,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通过游戏、观看视频、演讲、讨论等方式,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班级心理辅导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组织和实施

丹麦心理学家艾鲍说,在辅导的过程中,辅导者能带进辅导关系中最有意义的资源,就是他自己。在进行班级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除了在实施的不同阶段具有心理咨询相关技能和对团体氛围应有敏锐的察觉和组织利用资源的现场应变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个人特质,如亲和力、客观、诚实、耐心、有同情心等。[6]

(一)制定辅导活动目标

班级心理辅导要依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提高职业认知能力,最终帮助他们进行职业定位。班级心理辅导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班级心理辅导所要达到的整体目标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在辅导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设定相应活动目标。

1.实现学生学习的目标。通过心理辅导,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实现理想抱负和自身价值的可能性。

2.达成学校教育的目标。通过科学的职业规划,学院能有效地实施教学计划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极大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

3.满足社会需求的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班级心理辅导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克服职业选择和职业定位中的困境,提高长期职业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不仅实现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减轻社会就业压力,而且,还为社会提供急需的人才,缓解人才市场中的供需矛盾。

(二)说明辅导活动方案

1.辅导的对象是大一学生,以自然班为一个团体,人数在30-50之间,并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成立5-8个讨论小组,每组的成员设定为5-8人。高职三年,在校理论学习时间仅二年,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笔者认为,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机合适。在高职学生对大学生活、学习和自己专业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心理辅导,无论对他们今后的学习还是就业,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2.辅导活动共设计五套步骤,每套步骤设定四方面的内容,每套步骤活动时间为150分钟。

3.班级成员分别在第一步和第五步活动结束时填写“班级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其结果作为班级心理辅导事中效果评估和事后效果评估的指标参数。

4.辅导活动场所最好选择多媒体的教室或活动室,有利于开展活动,便于师生交流互动。

(三)设计辅导活动步骤[7]

根据所制定的辅导活动目标和活动方案,设计出具体的活动步骤(见表1)。

(四)效果评估

活动效果评估是对班级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实效性的评价,是整个心理辅导活动不可或缺的一步。它不仅影响活动进程,而且,对于积累辅导者的指导经验,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干预具有基础性意义。评估分事中评估、事后评估及反馈评估三次进行。(1)事中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在整个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中,通过观察或问卷方法对活动情况进行适时效果评估,能够掌握班级成员的个体表现和整体表现,并随时调整心理辅导方法、手段和内容,及时变换辅导步骤,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如在自我认识部分的自身评价环节,按花名册顺序请班级成员对自己做出评价,大部分成员都不愿开口,好像也不知如何开始。出现这种状况,辅导活动就难以进行,就需要及时变更辅导方法。改为每位成员在名字下面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对自己做个总结并写到纸上,纸收起来后,辅导老师按顺序请每位成员进行解释,就能顺利完成本环节的任务。(2)事后评估。班级心理辅导结束后,填写评估表,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了解活动对班级成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对以后举办此类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对两次“班级心理辅导效果评估调查表”进行20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