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优选5篇)

2024-07-07 03:08:01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努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1)畜牧业生产现状。紧邻县城,交通便捷,养殖自然条件优越,饲养生猪、肉鸡历史悠久,尽管今年市场行情不稳,生猪价格持续低迷,但群众养殖热情极高。经统计,全乡常年存栏生猪8900余头,牛2800余头,禽28万羽,羊864头,全年出栏生猪13200头,牛870头,禽200多万羽,禽蛋20吨,畜牧业产值3200万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0.6%,完成了年初工作目标,畜牧业生产取得可喜成绩。

2)畜牧产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瞻远瞩,把农业产业化建设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紧紧抓住国家发展农业产业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机遇特别是县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我乡畜禽规模养殖如火如荼,方兴未艾。除传统的肉鸡、生猪、肉鸭养殖持续增长外,肉牛、肉羊养殖也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至11月16日,全乡共有存栏5000羽以上的肉鸡养殖22户,年出栏10万羽以上2户;存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18户,其中年出栏200头以上的7户;肉鸭养殖19户,其中年出栏10000只以上3户;肉牛养殖3户,存栏50头以上1户;肉羊存栏50头以上4户。今年新增肉鸡养殖3户,生猪养殖2户,肉羊养殖2户。畜禽养殖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规模养殖占畜牧业生产的比重达65%以上。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纷纷成立,我乡先后成立了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畜禽养殖公司5家,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规模养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3)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亮点纷呈。至目前,我乡有县级产业化规模养殖示范场24个,另有两个正在申请中。特别是朱瑛肉鸡养殖有限公司被授予市级龙头企业和省级示范养殖基地,该基地建有标准化程度极高的鸡舍11000平方米,年出栏肉鸡30万羽以上;健康养殖有限公司常年存栏生猪近300头,出栏500头以上;今年立华集团已在投苗两户,种鸡场也即将落户,必将给我乡的肉鸡生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另外,我乡的肉鸭养殖也得到了县乡领导的高度重视。

2、积极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清净无疫

(1)取得了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的重大胜利。新年伊始,乡畜牧兽医站在得知邻县发生了H7N9禽流感疫情后,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立即召开全体职工参加的紧急会议,启动《防控预案》,全面部署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又在县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严防死守,构筑牢固防线,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至今全乡始终没有发生一例H7N9禽流感疑似疫情,取得了防控H7N9禽流感工作的重大胜利。

(2)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各种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年初,乡政府即出台了调整乡防指领导和应急预备队成员,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强化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疫情监测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落实了防疫责任制和追究制,完善了动物防疫体系和网络。乡政府同各村、兽医站同各防疫员均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兽医站制定了《防疫工作制度》、《防疫工作纪律》、《年终考核和奖惩方案》等工作制度,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3)积极宣传发动,认真组织实施,确保质量效果。两季集中强免工作开始,乡政府均召开了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动物防疫员参加的专题会议,对防疫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又专门发文进行安排和强调。兽医站多措并举,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并对防疫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防疫期间,各村委派得力人员进组入户进行宣传并协助防疫员实施免疫,完善档案登记与发证工作,防疫员严格按规程操作,确保免疫质量。规模户按免疫程序免疫,散养户实行集中强免和月月补针制度,确保“只只免疫,头头注射”和“五率”达标。同时突出工作重点,加强消毒灭源工作,对重点地区严防死守,构筑牢固防线。全年累计免疫猪瘟脾淋3.2万头份,猪口蹄疫苗3.5万亳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2.9万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37万毫升,鸡新城疫苗192万羽,牛、羊口蹄疫苗0.48万毫升,发送免疫信息1500余条,送检禽流感免疫血清280余份,检测合格率85%以上,圆满完成了县防指下达的免疫任务,确保了我乡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动物防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4)加强疫情监测,强化监督检查,注重综合防控。我们严格按照《疫情监测》方案坚持常年对全乡动物疫情进行严密监测,定期开展疫情普查,密切关注本乡及周边地区疫情动态,做好疫情分析和预警,按规及时上报2024报表。防疫期间,乡主要领导和蹲村干部多次过问防疫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按期完成,分管领导专门安排时间对防疫工作进行督查,兽医站技干全程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疫结束后,及时开会总结经验,补缺补差,又组织专人进行防疫考核评分,落实绩效挂钩。同时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的执法力度,防止流通环节的疫情传播与蔓延。这些措施切实保障了防疫工作的有力有效开展。

3、加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和检疫的执法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1)畜牧业投入品安全监管。年初乡站即根据县局下达的工作目标落实到人,安排专人不定期巡查兽药房及饲料市场,进行畜牧业投入品的安全监管,突出饲料、兽药、兽用生物制品监管,兽用生物制品有专人领用,保管和发放,进出有台帐,销毁有记录,确保了全年无一例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2)生猪定点屠宰和产地检疫工作。今年我乡全面开展了生猪定点屠宰及检疫工作,大力开展产地检疫和运输检疫工作。年初乡站制定了《检疫工作制度》,明确了检疫工作任务和职责,强化了检疫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大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的执法力度,严禁不合格动物及产品上市销售。全年共检疫生猪8860头,禽126万羽,有力保障了群众食肉安全。

4、加强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确保牧业增效,农民增收。

生猪良种补贴等民生项目得到了有力落实。年初即制定了《生猪良种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安排专人切实抓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与督查,加大人工授精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全年共放明白纸1560份,组织母猪户和输精员进行培训6次,大力宣传生猪品种改良和人工授精技术。由专人领用保管和发放,建立专门台帐,及时报送2024报表。全年共发放1956份,使我乡良种普及率不断提高,养殖效益显著增长。

同时,我们积极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2014年度全乡母猪投保投保率达92%,做到了应保尽保,提高了农民养殖积极性,降低了养殖风险。

5、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乡党委202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乡站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树立了群众观点,解决突出了问题,改进了工作作风。(2)完善了各项制度,强化了职工管理。乡站进一步完善了《值班制度》、《学习制度》和《会议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得到严格执行,用纪律管人,按制度办事。全年开展各类学习培训11次。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了职工思想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职工服务意识,规范了行业行为,提升了行业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方面。一是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规划,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二是精品和特色养殖稀少,没有创出品牌效益,亮点不多,影响不够大,养殖效益难以有更大提高。三是基本是初级生产,没有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四是养殖手段和技术相对滞后,养殖户水平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有限。五是多数养殖户缺少资金,无法扩大规模和改建圏舍,制约了生产发展。六是组织化程度低,抵御风险能力低,疫病来袭或市场不稳往往会给养殖业带来灭顶之灾。2.疫病防控。少数规模场排污消毒设施不完善,防疫档案、养殖档案填写不够规范完整,常见多发病免疫率低,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隐患。

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我乡有一半山头地区,给定点屠宰及产地检疫工作带来不便,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有一定难度。另外我乡地处城边,饲料经营个体户有10多家,加之散养户锐减,合同工全部解聘,因而经营任务难以完成。4、人工授精项目。我乡偏远山头地区多,交通通讯不畅,实施人工授精技术费用大,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财务管理。工程缺口资金太大,收入微薄,积蓄用尽的乡站无力筹措,祈盼上级给予项目支持和政策倾斜。

三、明年的工作方向

1、首先是统筹兼顾未雨绸缪,突出重点,对全年的各项工作做出周密部署和安排,结合能力和实际,对每一位职工的工作进行分配并强化职责,做到人尽其才和切实履责。

继续将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推动精品与特色养殖,打造品牌树立特色,凸显亮点;加大培训和技术支撑的力度,主动服务重心前移,努力提高养殖技术和水平;重点培养和扶持大户,以点带面,推动畜牧业向更高水平和更大规模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养殖户抗风险抗灾害的能力,使我乡畜牧业生产再上新台阶

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坚决贯彻动物防疫双轨负责制要求,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措施,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努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4、认真做好良种补贴项目和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促进我乡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肉食品安全。

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推广畜牧技术和动物防疫是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和防止动物疫病传染的重要阵地,在我国动物疫病的长期规划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来看在乡镇畜牧兽医站中仍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及时的解决才能发挥畜牧兽医站的作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1乡镇畜牧兽医站面临的问题

1.1无法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

计划经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的主要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经济的发展较为缓慢,生产的典型是小农经济,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畜牧兽医站能够发挥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样的体制下,专业、集中的生产方式成了社会主流。从畜牧业来看,专业养殖的农户越来越多,同时在农村养猪的个体化越来越少,这样的背景下,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作用越来越小,无法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相适应。

1.2技术水平不高

在新形势下,生产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规模化,因此畜牧业中禽畜发病的规律、病因等越来越多,因此在防治措施上与散养有着很大的不同,乡镇中的很多畜牧兽医都是习惯了一家一户的服务,没有新知识的补充,这样的服务方式无法适应规模化、专业化的养殖。在乡镇中,技术水平不高是影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不需要畜牧兽医上门服务的情况,这对于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1.3经济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是当前影响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政策较少,国家给予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补贴没有落到实处,自收自支的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随着退休人员越来越多,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经济基础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是因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方式较少,在服务模式上还沿用着传统的模式,主要是以一些生猪的出栏为主要服务内容,近几年生猪出栏的数量越来越少,因此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入也越来越低。

2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思路

2.1面向市场进行改革

面向市场,改变传统思想是当前乡镇畜牧兽医站进行改革建设的首要任务,很多新问题在不断地出现,比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队伍素质较低,服务体系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与当前畜牧行业生产不相符,无法满足群众对畜牧兽医的要求,人员管理问题较多,经济基础较差等一系列的问题。如若还沿用传统的思想和模式是很难解决当前畜牧兽医站中的问题的,因此需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要改革思想,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

2.2明确服务内容和目标

乡镇畜牧兽医站必须明确自己的服务目标和内容,主要为畜牧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在改革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过程中很多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无法适应乡镇的生产需要,服务的手段也是较为落后,在服务的过程中有些人员只对畜牧大户进行服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我国畜牧兽医站的建设。此外,还有很多畜牧服务没有开发,比如一些家禽疾病的防疫工作,人工授精等业务,如果将这些业务发展起来经济,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在建设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服务目标和内容,扩大服务方式,全方位的开拓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业务。

2.3严格管理制度

国家对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要求是防疫和检疫,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这一方面的工作做好,保证计划免疫工作,按照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管理制度,管理要禽畜的防疫工作,让规划到位,实现严格管理。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保护生产、发展生产的正常,通过自我发展和积累来壮大乡镇畜牧兽医站,提高技术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这样才能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经济水平,为更好地为广大农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奠定基础。

2.4拓展服务方式和领域

想要在新形势下建设好乡镇畜牧兽医站就必须拓展畜牧兽医服务的方式和领域,通过开设一些新的经营项目来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入。在拓展畜牧服务领域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选择,可以为农户提供一些服务,比如销售一些中草药、兽药器械、中草药等。其次可以利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一些优势来进行经营,对一些禽畜、商品猪的购销活动进行组织。第3是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来为广大农户提供服务,通过经营饲料加工、经营商品禽畜等活动来增加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服务。总而言之应该通过更多的方式来为人民服务,拓展服务的方式,发挥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优势和作用。

3结语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在兽医体制改革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是在我国农村发展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促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改变传统思想,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服务和技术水平,才能满足乡镇畜牧业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为乡镇畜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金安.乡镇畜牧兽医站将何去何从[J].中国畜牧业,2010,(11):25-26.

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2005年改革前,金堂县兽医管理部门为畜牧食品局,是县政府下属的二级局。下设畜牧站、兽医站、检疫站、饲料工业站4个局属事业站、21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局机关事业站在编在岗人员150人,乡镇站事业人员289人。县局属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县财政解决。乡镇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财、物“三权”归县局管理,承担所在乡镇畜牧发展、防疫、检疫、兽药饲料管理工作,经费保障主要依靠防检收费、服务收入。乡镇站收取防检费的34%上交县局使用,用于解决局属事业站工作经费不足部分。收取防检费的66%归乡镇站使用,用于解决乡镇站人员工资、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等开支。随着国家取消收取动物防疫费,下调检疫收费标准的政策落实,依靠检疫收费保障乡镇站经费运转的体制被打破。全县的动物防检费收入由过去300多万元下降到150万元左右,导致乡镇站工资发不起、养老保险缴不起、职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出现了乡镇站职工轻防疫、重诊疗、搞兽药饲料经营等被动工作局面。由于诸多历史原因,乡镇站人员进站关系复杂、“三定”工作又未落实、大部分人员没有编制,要把这一部分人员全部纳入县财政解决相当困难,因此乡镇站这部分人员的生存问题面临抉择,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县政府下决心进行了畜牧系统乡镇站改革。

2.2005年改革后到2011年之间兽医管理体制的情况

2005年的改革,主要是针对乡镇站。县上撤销了畜牧食品局,成立县级兽医管理部门畜牧食品产业推进办公室,属县政府二级局。下设畜牧站、兽医站、检疫站、奶管站和饲料工作站。撤销21个建制乡镇畜牧兽医站,按区域成立了9个片区畜牧防疫检疫站,“三权”归县管理,下派县级事业站人员和划转原乡镇站招聘干部大中专生到片区站工作,核定编制50人,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承担县级事业站职责职能的延伸。对原乡镇站未纳入财政编制人员进行了分流清退,由财政借出300万元对分流清退人员一次性买断工龄给予补偿,对原乡镇站房屋财产进行公开拍卖变现偿还财政借支。这次改革共分流乡镇站人员289人,一部分人员有财政编制进入了片区站工作,一部分人自愿加入了新组建的乡镇兽医院团体组织,从事村防疫、诊疗、兽药饲料经营业务工作,一部分的人选择重新就业。这次改革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彻底解决了乡镇站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业务分离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乡镇站历史遗留下来的人员问题,乡镇站的包袱少了,人员经费又纳入了财政。新的乡镇片区站运转6年来,切实承担起了公益性职能,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益大幅度提高,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成效明显。

3.2011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管理后的情况

3.1机构人员编制2011年,金堂县进行大部门机构改革,畜牧局、农业局、农机局合并组建成一个大部门县农村发展局,负责农业、畜牧、农机管理职能,属县政府一级局,为正科级单位,内设兽医管理机构3个。局机关设畜牧兽医科,局机关公务员编制。局事业站所设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为全民事业单位,定编32人;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参公事业单位,定编151人。下设21个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站派出机构,属全民事业单位。乡镇设村(社区)级动物防疫员,属非全日制用工,按全县现有自然村(社区)设221名。

3.2机构人员管理县级兽医管理机构的人、财、物“三权”统一由农村发展局管理。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站人员编制和业务由农村发展局管理,人、财、物“三权”下放由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村上聘用,乡镇和村(社区)管理。

3.3运行机制

3.3.1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县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由原畜牧站、兽医站、奶管站整合而成,负责全县畜牧业生产指导、畜牧统计、结构调整、标准规模化基地建设、畜牧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预防、监测、控制、扑灭工作。全县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指标与乡镇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县畜牧产业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站负责组织安排实施,承担疫苗的供给保障、防疫技术指导、过程监督、检查考核,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协调,乡镇农业产业综合站安排落实,村级动物防疫员具体实施。

3.3.2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动物卫生监督所由原检疫站人员和重新参加考试进入的参公人员组成,负责全县动物检疫、动物卫生执法、瘦肉精监管工作。全县有21个动物卫生监督分所,28个动物检疫申报点,6家生猪定点屠宰厂。屠宰检疫由官方兽医和官方兽医助理实施,每个屠宰场派驻2到3名官方兽医或官方兽医助理,承担全县26万头生猪的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由监督分所官方兽医负责实施,承担全县120万头(只)的畜禽检疫。

3.3.3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工作乡镇农业产业综合服务站挂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牌子,负责畜牧发展、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分所的官方兽医负责做好辖区内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乡镇站由乡镇政府管理与考核。

3.3.4村级动物防疫工作全县农村散养户养殖的动物实行春秋两季普防,由动物防疫员逐村逐户进行防疫。日常的农村散养户养殖补栏由动物防疫员查漏补免。规模养殖户的防疫由业主聘请的驻场兽医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4.2011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管理与2005年改革相比存在的问题

4.1乡镇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困难兽医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改革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成了大农业基层推广机构,既要承担畜牧、农业、农机职能,又要承担乡镇政府事务性工作,整合后人员偏少,一般乡镇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人员1到2名,有的乡镇没有专职人员。乡镇农业综合站实行“三权”归乡镇政府管理后,工作重心转移给业务部门的工作开展带来困难。

4.2动物防疫经费严重不足改革后现行兽医管理机构的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发生了变化。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纳入参公单位管理,其人员都参照了公务员管理与考核,工资和绩效全部由县财政预算解决。而畜牧产业和动物防疫预防控制站及乡镇农业综合站纳入全民事业单位管理,其人员按事业人员管理与考核,工资和部分绩效由县财政解决,其他支出依靠检疫收费和技术服务自筹解决。目前县财政只解决了部分动物防疫劳务费,对于村防疫员的费用,县财政只解决每年每人定额补助的1200元和春秋两季防疫按实际每针次计算的少量的劳务费。因此,县乡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管、瘦肉精检测和无害化处理等经费都存在大量的缺口,需要县财政解决。

4.3人员混岗使用严重县乡两级兽医管理机构在设置上存在人员身份不同,在人员资金配套上县财政又实行了区别对待,造成了人员的自由流动。存在在编不在岗、在岗又不在编的人员使用问题,出现了做业务的不懂业务、执法的不具有执法身份的怪现象。人员混岗使用,造成队伍不稳定、工作不连续、业务水平难提高。

4.4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低、人员老化全县221名村防疫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情况。绝大部分人员是过去一直从事乡村治疗的老兽医。由于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年轻人不愿意干,出现了村防疫员青黄不接的现状。

5.县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门管理后的思考

5.1切实加强县乡兽医管理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5.1.1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将依法承担的公益性管理职能细化,避免职责不清。

5.1.2理顺管理体制,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方式,县兽医管理机构负责县乡人员、经费和业务的统一管理和目标考核,负责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

5.1.3科学设置岗位,按照人事部、农业部《2024印发〈2024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97号)及人事制度改革2024规定科学设置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在编制上配备足,人员一律实行竞聘上岗,严禁人员混岗使用。

5.1.4强化培训教育,建立和完善县乡兽医管理机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培养教育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高其管理服务能力。

5.1.5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县乡兽医管理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运行管理制度,促进兽医管理机构运转高效、服务优良、管理规范,探索以质定酬的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工作绩效等确定工资报酬,调动动物防疫机构人员工作积极性。

5.2培育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完善和强化公益性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体的兽医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水平、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市场化管理的要求,农民自愿加入社会化组织购买服务,由社会化组织提供畜牧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比如疫苗的注射、疫病的治疗、猪种的提供、饲料的统一供给和畜产品的销售等。不断培育和壮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既丰富和完善了兽医服务体系,又解决了农村散养户养殖动物防疫存在的诸多困难。支持和鼓励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兽医管理部门在项目资金上要给予配套,积极主动参与兽医社会化组织的规范化管理,使兽医社会化组织成为一支与市场接轨的新型社会化服务队伍,与国家公益性兽医服务体系队伍并驾齐驱,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服务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5.3动物防疫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按照《动物防疫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人员、村防人员的待遇。政府应该按照这一规定,把动物防疫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检疫费收取由县财政实行专款使用。

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各位领导:

按照自治区政府办公厅《2024对重点区域开展检疫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新政办发明电〔2007〕25号)内容,结合我县工作实际,下面,就我县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畜牧业发展概况

全县辖8个乡镇场,总人口7.18万人(农牧业人口),由汉、蒙、维、哈、回等19个民族组成,有可耕地面积49.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619.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601万亩。据统计,2006年末,全县牲畜存栏达37.26万头(只),同比减少8.4%,其中:农区牲畜存栏11.93万头(只),同比减少17.33%;牧区牲畜存栏25.33万头(只),同比减少3.48%。全县能繁殖母畜24.22万头(只),母畜比例达65%,繁殖成活仔畜27.57万头(只),成活率98.9%。牲畜出栏数30.73万头(只),出栏率75.54%;商品畜26.45万头(只),商品率64.3%。家禽年末存栏11万羽,同比增加26.29%;禽蛋产量684吨,同比增长0.15%。年内,肉类总产量达7432吨,奶类产量6752吨,绵羊毛产量673吨,山羊绒产量8445公斤,各类皮张219258张。

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2024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和防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工作部署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202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县上下把对整顿和规范活畜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上来,把整顿和规范活畜禽经营市场秩序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保证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有效避免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为切实做好整顿和规范活畜禽市场秩序工作,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特制定了《温泉县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具体工作目标、内容和阶段任务,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县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活畜禽经营市场的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活畜禽经营市场从业人员公共卫生管理;工商部门负责活畜禽经营市场活畜禽经营行为监管;质检部门负责活畜禽产品食品安全监管;建设部门负责活畜禽市场外经营行为的巡查监管;县经贸部门负责严把活畜禽市场开办条件审批。并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实行联防联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专人,切实加强市场检疫监管力度,严禁没有检疫证明的活畜禽及畜禽产品上市销售,县畜牧兽医局加大了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对县城内活畜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和禽类屠宰点进行了走访、检查,针对活禽宰杀条件简陋,屠宰场卫生消毒不彻底等薄弱环节提出整改要求,责令从业人员限期整改。

三、以检促防,以监促检

(一)切实加强了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了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一是努力推进牲畜定点屠宰场、活畜交易市场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成定点屠宰场3座(博镇1座、哈镇2座)、活畜市场5座(博镇、哈镇、安乡、呼场、查乡各1座),有效带动我县畜牧业朝着正规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是加强检疫,以检促防。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力度,有效防止病害动物及产品流入市场。①建立健全动物监督检疫机构,配强配齐“两员”(检疫员、监督员)队伍;②在全县实行了产地检疫,杜绝无免疫耳标和免疫卡的牲畜上市销售,并对这类牲畜及时进行补免和耳标佩带;③在定点屠宰场派驻检疫员,严格查证验卡,确保动物产品安全;④发挥临时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作用,严防重大动物疫病传入。在强制免疫和牲畜转场时期,在赛里木湖设立临时公路动物防疫消毒检查站,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对进出县境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查证验物和车辆消毒,设置免疫隔离带,确保外地动物疫病不传入。

据统计,2006年我县完成屠宰检疫牛560头、羊16840只;市场检疫各类上市牛1840头、羊38000只、猪480头、禽类18700羽、水产品12000公斤(以赛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冷水鱼检疫为主);产地检疫牛1920头、羊42000只、猪485头、羊毛205吨。全县完成牲畜佩带产地标识率97%以上。

(二)切实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工作。通过动物防疫监测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加强了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建立疫情预警机制,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动物防疫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保持了县内无重大疫情发生的良好局面。我县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对牛结核病、布病、口蹄疫、马传贫等几项疫病的监测工作。通过制定完善工作制度,对全县动物疫情实施了全面的常规监控,实行了较为规范的疫情报告制度,每个乡镇场都有人抓疫情监测,每个村队都有疫情观察报告员,确保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严肃性。目前,我县动物疫情网络传输工作已全面启动,我县动物疫情监测工作正不断向规范化、正规化方向发展,动物疫情预警预报机制已逐步健全完善,应变疫情突发快速反应能力得到增强。

2006年,我县完成四大慢病监测任务如下:马传贫检疫马100匹,均为阴性;马鼻疽检疫马35匹,均为阴性;结核病检疫牛350头,均为阴性;布鲁氏杆菌病检疫采血检疫羊150只,牛250头,均为阴性。同时,向自治区送牛血清25份,作为口蹄疫免疫密度和抗体监测。

四、加大免疫工作力度,提高免疫密度。

我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五强制”、“两强化”防疫措施和“防、堵、检、查、消”的工作要求,使我县动物防疫工作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2006年全县共购进禽流感疫苗11.65万ml,完成两次免疫禽类165195羽(春、秋季各一次),免疫率100%(其中免疫鸡131230羽,鸭9113羽,鹅8180羽,鸽子6249羽,其它禽类423羽);购进牲畜口蹄疫疫苗74.84万ml,完成两次免疫牲畜72.61万头(只),免疫率99.5%,(其中免疫牛5.76万头,羊66.2万只,猪4776头,骆驼1731峰);在抓好强制免疫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了牲畜常规防疫工作,全县注射各类常规疫苗44.06万头(只)次,其中:牛气肿疽免疫2.81万头次,免疫率94%;羊三联四防苗注射32.51万只次,免疫率94%;羊痘免疫8.74万只,免疫率27%。鸡新城疫免疫4.46万羽,免疫率53%。羊药浴56.62万只,牛羊驱虫57.55万头(只)。

五、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自治区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后,xx县党委、政府立足实际,认真学习贯彻新政发[2005]102号、103号、104号文件精神,及时成立了推进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2024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并下发文件《2024做好乡(镇、场)畜牧兽

医站“三权归县”上划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乡(镇、场)兽医站“三权归县”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县畜牧、编委、人事、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联合,派出专人负责,对乡(镇、场)兽医站开展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人员事务交接等工作。目前,乡镇场兽医站固定资产移交、人员交接已基本结束,在县畜牧兽医局设立总会计,乡镇场兽医站配备了报帐员。编委、人事部门对县、乡兽医站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核定后人员编制为:县兽医站25人,乡镇场兽医站共83人(国营牧场28人),其中:哈镇10人;塔秀乡10人;安乡9人;查乡14人;博镇4;扎乡9人;呼场13人,其中退休3人;昆场15人,其中退休6人。除此之外,部分乡镇场还有聘用人员,其中安乡聘用3人,呼场聘用4人,昆场聘用3人(聘用人员将依照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进行统一管理)。至此,我县乡镇兽医站“三权归县”工作已全面结束。

根据《实施意见》,制定机构设置方案为:温泉县畜牧局更名为畜牧兽医局,内部增设兽医股,设行政编制3名。在县动物卫生监督站的基础上组建温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副科级)和县畜牧兽医站(副科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编制10名,其中领导职数2名;县畜牧兽医站设编制16名,其中领导职数3名。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及乡(镇、场)动物防疫检疫站、畜牧兽医站进行了更名挂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畜牧兽医站人员分配工作完成,站所领导任命近期将由县委组织部门确定。

六、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了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县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队)、驻村单位干部包户、兽医技术人员包畜群制度。县、乡、村层层签订和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加大了对动物免疫工作的政府行为,使动物防疫责任全部落实到位、到人。同时县、乡两级加强了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大了畜牧、卫生、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

二是加大对动物防疫体系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①我县加大了对县、乡(镇、场)畜牧兽医站的标准化建设力度,通过利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项目、世行项目等项目资金,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软硬件建设和巩固完善工作。从2003年起,动物防疫体系设施设备累计投入191万余元,其中乡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58万元(新建哈日布呼镇兽医站30万元、塔秀乡兽医站建设17万元、安格里格乡兽医站改造维修2万元、呼和托哈种畜场兽医站改造维修2万元、查干屯格乡兽医站改造2万元、昆得仑牧场兽医站改造2万元、扎勒木特乡兽医站改造3万元),活畜市场建设55万元(博格达尔镇活畜市场建设15万元、哈日布呼镇活畜市场建设17万元、呼和托哈种畜场活畜市场建设11万元、安格里格乡活畜市场建设12万元),定点屠宰场建设48万元(博格达尔镇定点屠宰场建设13万元、哈日布呼镇屠宰场建设35万元[包括冷冻厂建设及设备引进]),新建药浴池6座投入15万元,黄牛改良冷配器材设备投入15万元,另外还完成了县畜牧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及仪器设备采购。目前,大部分基层兽医站的各项业务工作均能正常有序的开展,达到了标准化兽医站建设基本要求。②在全县开展禽流感、防五及常规免疫防疫工作中,县财政、畜牧部门专门拿出一定的资金全力支持动物防疫工作,分批足量购进防疫各类疫苗,从物质供应和物质贮备上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做到了防疫注射“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

三是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通过举办业务技术培训班的方式,强化技术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年内举办大型培训学习班三期,参训人数达160人次;二是配强配齐技术服务设施设备,2005年我县投资5万元现已完成县兽医站化验室建设,并在项目支持下购进了大批实验设备。各基层站技术服务设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三是加强了基层兽医站标准化建设,为确保有效服务创造了良好环境;四是通过聘用离退休老兽医、村级动员防疫员和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深入一线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有效的弥补了我县兽医技术人员不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五是通过行政干预,增强技术服务功能,完成技术服务任务。在技术人员紧缺、人手不足、防疫注射工作繁忙之际,各乡镇场主动选派机关得力干部积极配合兽医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并纳入年终干部考核管理机制。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06年我县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人员与县工商、经贸、卫生防疫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全县的85个餐厅、宾馆(含渡假村)和22个屠宰户进行了全面检查,现场讲解《动物防疫法》、《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和《自治州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实施办法》等2024内容,受教育人数达386人次。同时,执法人员每月还定期不定期在乡镇场集市日对市场肉品检疫、活畜交易市场检疫(产地检疫)、定点屠宰、免疫耳标佩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使全县动物防疫工作逐步走向规范。据统计,2006年共开展《动物防疫法》大型宣传活动2次,挂横幅12条,张贴标语360条,出动宣传车20余次,播放录音32次,现场咨询40次,记者访谈1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在全县畜牧系统举办《动物防疫法》培训班3期,参加300人次,受教育面达85%以上,组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考试190人次。

五是建立健全信息网点,形成情况及时上报制度。根据实际需要,我县在县兽医站、各乡镇场基层站均建立了一个信息网点,每个网点配备1—2名信息员,由各单位负责人亲自负责主抓信息管理及上报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追究2024人员的责任,并在全县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在我县平稳时期一贯实行月旬报制度,防五和禽流感紧急情况下实行日报和零报告制度。

六是认真做好动物普查登记、建档立卡等基础性工作。做到年内普查登记不少于两次,防五注射不少于两次,常规免疫注射不少于规定次数,对禽流感的防治工作做到常防常抓,高度重视。在建档立卡工作方面,做到逐步完善,逐年规范,真实可靠、便于管理。同时对规范建档立卡工作经常性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为全面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为使防治工作保证进度、保证质量。县党委、政府带领2024部门领导组成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场防疫检疫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暗访,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进行统一部署和合理安排,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在春节来临之前,组织县兽医、卫生、建设、经贸、工商等部门联合对全县活畜禽经营市场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二是加强免疫和免疫监测,制订完善监测方案,加强抽样送检工作,及早开展免疫接种工作,保证防疫无死角。

乡镇兽医站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的兽医工作方针,按照政府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动物产品安全为目的,以健全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为重点,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和动物疫病防治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构建符合我市实际的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逐步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稳定基层队伍,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市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市动物卫生和动物产品安全水平。

二、我市兽医工作机构设置方案

(一)市级兽医机构

1、市级兽医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机构。成立酒泉市兽医局(加挂市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牌子),为县级建制,隶属市农牧局,内设防疫科、监督科(加挂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市兽药饲料监察所的牌子),履行动物疫病防制、动物防疫免疫监督、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动物检疫监督、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监督、饲料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行政管理和执法职能。局长由市农牧局主管兽医工作的副局长(市畜牧中心主任)兼任,设专职副局长(副县级)1名。

2、市级兽医技术支持机构。整合酒泉市动物检疫站和兽医站,组建酒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隶属市兽医局,内设检疫科、防疫科、动物疫病检测室3个科室。履行动物防疫检疫技术支持、技术培训、兽药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检验等技术服务职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畜牧中心加挂牌子,市畜牧中心现有建制、编制不变。

(二)县(市、区)级兽医机构

县(市、区)参照市兽医工作机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县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兽医技术支持机构。

(三)建立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

l、按乡镇设立畜牧兽医站,与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乡镇和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双重管理。根据经营性业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公益性职能,剥离兽药饲料经营、诊疗等非公益性职能。

2、根据预防免疫工作需要和畜禽饲养量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由村民委员会2024乡镇政府初审,经县(市、区)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和核发“动物防疫员证”后,由乡镇政府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在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监督指导下,承担预防免疫、疫情报告等防疫基础工作,并协助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产地检疫和畜牧兽医技术服务。

3、大中型养殖企业、国有农牧场和其他动物养殖、屠宰、诊疗等相关单位配备的兽医、动物防疫员须经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证,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指导下,负责本企业动物防疫工作。

三、兽医队伍建设

(一)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培训、考核、认证辖区内动物卫生监督员、动物卫生检疫员、动物防疫员和兽医执业人员,努力提高动物防疫人员和兽医执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

(二)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各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机构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经资格认可、法律授权或政府任命,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根据国家2024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执业兽医管理办法。凡从事经营性兽医诊疗和动物保健的兽医人员,在具备规定的学历和专业经历的基础上,经培训考核,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后从业。

(三)加强各级兽医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持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具体编制员额,由机构编制部门会同人事、财政和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兽医工作的任务核定。其中,乡镇畜牧兽医站按每站2—3人配备,以保证工作需要。乡镇畜牧兽医站在编的非专业人员要通过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分流,退出财政供给。对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中分流出来的兽医人员和非专业人员,要依法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已参保的分流人员,要按规定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做好各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

四、公共财政保障机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整合现有兽医设施、设备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有效的动物防疫体系。按照国家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对兽医工作的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和乡镇站基础设施建设。

(二)控制和消灭动物疫病。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动物疫病防控5-10年规划,确定各类动物疫病控制消灭计划和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科学有效地指导和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三)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工作经费及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级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机构和乡镇畜牧兽医站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村级动物防疫员劳务报酬纳入财政预算,劳务报酬补贴标准由县(市、区)财政、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承担的工作任务核定。疫苗购置、疫情监测、疫病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兽药、饲料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根据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设立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

(四)强化收费管理。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规定依法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要严格执行核定的项目和标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上缴财政。

(五)积极推行保险服务。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开展养殖业和动物疫病商业保险,并协调督促保险机构及时按规定进行保险服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