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 存在的问题 保护对策
一、汶上县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汶上县环境污染总量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无重大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现象发生。所监控的河流水质达标率75%,护城河水质主要指标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小汶河上段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县城、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地下水水质尚好,消毒处理达标后可作饮用水;城乡空气质量属清洁水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县城环境综合质量有明显提高,乡镇环境面貌有所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58.5%,绿化程度83.9%,年森林资源增长量8.66万m3,超出年消耗量达7.45万m3;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2万m2,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但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产、生活、养殖污染在增多,生态破坏趋势在发展,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局部环境问题加剧。
(一)水污染问题
护城河污染严重,下游水质低于Ⅴ类水质标准。乡镇饮用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水质合格的仅3个乡镇。因养殖造成的河水、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有加深的趋势。
(二)空气污染问题
城郊和乡镇砖瓦窑点多而广、规模小、技术设备简陋,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污染农村环境;私营企业增长迅速,废气排污体制滞后,大量废气直接排向大气;机动车辆剧增,尾气超标排放成为县城空气主要污染源。
(三)城镇脏乱和噪声扰民问题
县城布局较为杂乱,排水排污和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旱式公厕改造缓慢,乡镇缺乏垃圾堆放场,造成城乡脏乱差现象尚难根本改变,城镇交通拥堵、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超标严重。
(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1、耕地危机,地力下降
县人均耕地面积0.8亩,且无后备宜耕荒地,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上重用轻养,耕地土壤养分失调,缺磷钾严重,地力下降。
2、水资源短缺日趋突出
县水资源不丰富,人均拥有量2721m3,且分布悬殊,经济发展较好、人口较多的乡镇?水源不足,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3、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2.3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采石场等矿山开发带来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严重,这些矿点规模小、投资少、开采技术含量低,没有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措施,不仅造成青山、水土流失、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严重破坏人口密集区和交通干线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森林结构不合理,城镇绿化不足
多年来汶上县造林多以天然阔叶林为主,造林树种单一,森林内部生态不平衡,不利于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城镇绿化较差,县城建成区绿地率仅17.39%,人均公共绿地3.44m2,离省定要求的6m2以上和30%以上有较大距离,影响县城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
5、防灾减灾能力不足。
汶上县现有水利设施8396次,总蓄水量6600万m3,海堤和防洪堤总长48km,有效灌溉面积1.13万h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保护耕地面积仅4533.33hm2,加上老化、破坏、失修,抵御旱涝、台风灾害能力较弱。
二、提高汶上县环境质量的对策
(一)加快污染治理,遏制污染加重,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加强制度建设,控制排放总量。
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将汶上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地规定的指标范围内,这是遏制污染加重的宏观调控措施,也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基础。
2、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强制淘汰生产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发展轻污染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并组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改变粗放型生产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
要在大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注重推行清洁生产,达到既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4、抓好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区域和重点污染行业的综合治理。
主要是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大对污染严重的扰民企业和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同时提高现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
(二)加强生态保护,防止生态恶化,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重大规划的规定、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项目的确定,都要从保护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防止和杜绝决策不当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2、抓好新开发建设项目的环保和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执行建设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水土保持方案“四同时”制度,引导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和产品,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3、积极大力引导农村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多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推广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沼气技术,减少对农村水源和耕地及农产品的污染。
4、加强耕地和水源保护,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的原则,抓好土地利用管理。加强对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技术,防止水污染。
(三)推进环境建设,增强生态优势,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封闭式垃圾中转站和乡镇垃圾堆放场的规划建设,健全完善城镇排污管网,提高道路硬化水平。
2、加强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抓好城乡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路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和城镇的道路绿化、小区绿化、花园式广场、绿化隔离带建设,并对部分农田实行退田还林,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地水平。
3、抓好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与保护。莲花湖湿地作为我县新兴的生态旅游项目,结合生态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抓好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后世。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搞好综合治理,争取打造最优越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芦燕娟.山东加速建设生态省[J]. 绿色视野. 2005(08)
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第2篇
1.1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经过对我县一些农村的实地考察,发现很多地方还在使用比较落后的农业种植技术,用普通的喷施机器去灭虫,而且农药都不是生物农药,这些落后的喷施农药灭虫方法不但效果差,而且在很多程度上污染环境,农药不但污染大气,而且通过降雨还会污染水资源,流失到土壤中的农药,还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同时随着农药的不断使用,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大大减小了农药的灭虫功能,但还会杀死很多有益生物,农药残留在庄稼上,被人食用,对人体也会产生极大的伤害。化肥不可能被庄稼全部吸收,这就导致化肥流失,过量的使用化肥会导致水质的富营养化,还会使土壤受到破坏,导致土壤酸性增强,破坏土壤的原有特质结构。
1.2对农药化肥等所带来的污染的防控措施农药化肥等中的化学物质对土壤的危害性极大,为了使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减小到最低,在使用中一定按照科学的方法使用,建议在农村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化肥,这样既减小了对土地的损害,又生产了“绿色食品”,做到环保,健康。
2.妥善处理农村废弃物,做好污水排放问题
农村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家禽牲畜类的粪便等,这些垃圾是病菌传染的主要载体,对人的健康存在威胁,对家禽和牲畜的瘟疫传播有潜在的危险性。在农村地区,废弃物已成为污染的主要来源,环保方面对于农村废弃物处理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从现实情况看来,发展沼气工程与无公害农业实现整体化,采用循环再生,实现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废弃物污染的主要途径。建议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与我县农村城镇化发展总体规划相结合,制定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是的农村废弃物污染及早得到解决。家禽牲畜类粪便也是一种宝贵的饲料和肥料资源。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通过加工处理成优质饲料或有机复合肥料,开发利用畜禽粪便不仅能变废为宝,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粪便类污染问题,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解决农村用能问题,极大地改善污染状况,切断病菌的传染,具有很好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我国农村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治理好农村周边乡镇企业的各种污染问题,减少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3.1乡镇企业的主要污染现状及原因我县是山区农业县,我县一直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不懈努力。而县内的一些中小型企业的污染问题一直未得以彻底解决。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趋势的发展,乡镇企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污染方面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水污染,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等。我县乡镇工业行业大都存在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和设备简陋等方面的问题。我县乡镇地区企业多数是小规模企业,设备购进的大都是廉价设备,这本身就对环境污染存在潜在的隐患。我县缺少对乡镇地区企业污染及其特点的追踪,加之乡镇工业污染防治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我县的乡镇企业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目前我县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一级检测部门不到位,存在环境问题无人问,环境事故无人管的现状。
3.2对与乡镇企业污染情况的处理措施针对我国在法律法规制定中2024农村环境保护针对性不强的现状,加速对乡镇工业污染防治的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乡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乡镇工业污染防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我县应该促进2024政府部门加强这方面工作,为基层职能部门提供法律和政策依据,加强乡镇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和基础体系建设。无论是在乡镇政府,还是在乡镇企业,都要把乡镇环境污染防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综合环境防治体系,在乡镇政府,或者村级部门,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对环境污染防治重视起来,使农村环境极大得到改善,使我们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让我们的家园越来月美丽,身体越来越健康。对与小规模的乡镇企业来说,要加大引进高科技人才,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政府的帮持下,购进新的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减小因设备和技术的问题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4、小结
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本文作者根据2024法规及节水型社会的要求,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结合县情,提出了加强临泽县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极其宝贵的物质资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我县是水资源紧缺,水环境形势严峻的县区之一,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将影响未来我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工作,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历史的必要性。
1 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背景分析
1. 1自然环境概况
临择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属黑河流域中段,梨园河(大沙河)纵贯南北,全县总面积2727. 29 km2,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海拔高度在1 360^-2 082 m之间.属典型大陆性干早气候,年平均气温7. 7℃,无霜期152 d,年均降水量117. 1~,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 211. 7 mm,年日照时数为3 052. 9 h,主要灾害气象因素有干早、霜冻、干热风、沙尘暴等.境内自然形成南、北、中三条风沙带,总长103 km,沙化面积4 053 hm3,占土地总面积的12. 900,与绿洲面积之比为6,5,盐化草甸面积2. 42万hm2,占绿洲面积的1/3.
1. 2水资源现状及趋势
全县地表水总量12. 8亿m3,其中黑河过境水量10. 5亿m3 ,梨园河(大沙河)年径流量2. 3亿m3,计人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1. 02亿m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3. 82亿m3,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处,中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0. 327亿m3,干、支、渠道91条,长613. 2 km,机井888眼,2002年总用水量5. 68亿m3,其中农业用水4. 6亿m3,生态用水0. 86亿m3,工业用水0. 15亿m3,生活用水0. 07亿耐,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1%以上.
根据2024资料显示,近年来,祁连山雪限上移,流域来水量逐年减少,可见未来10年地表水量亦将不断减少,地下水量也将减少.总之,在生态环境维持现状的情况下,境内水资源呈逐年递减趋势.
1. 3水环境质量及存在的问题
监泽县属黑河水系,黑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祁连山,自张掖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境内,境内流程56km,年平均流量50.5 m3/s,流域内乡镇企业少,水污染较轻.梨园河(大沙河)源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脉的柴诸山,属黑河支流,流经县境流程30.5 km,自南向北流经县城,汇人黑河,为季节性支流,7---9月为汛期,河水量不足黑河的 1/4,其他月份即为断流期.流域内既有工业废水排放,又有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人大沙河,使大沙河水体受到污染.城区水源地,县自来水公司第一、二水厂区的地下水水质均为工、类优良生活用水.据《临泽县城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及《新民滩水源地地下水供水可行性论证报告》显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1792万m3/a,现状开采量740万m3/a,可满足近期及远期生活、生产用水需要.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年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地下水开采困难。按水利部《黑河水量分配方案》确定的中游可用水量分摊,我县亩均水量511 m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9写,水资源紧缺,制约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用水方式粗放、节水意识不强,水量损失大,工业用水定额偏大,大多为自备井用水,循环利用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现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低,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大沙河,造成地表潜层水污染;年化肥施用量约3万,对水环境构成潜在威胁;四是随着城镇人口不断聚集和增加,餐饮、理发、洗浴等服务业的膨胀发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对大沙河的污染负荷将不断加重.
2 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目标及期限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历史机遇,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人力度,对重点污染源严格控制排放总量,重点流域进行重点整治;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流域沿岸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通过“一控双达标”,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关停“15小”和“新5小”、遏制污染反弹、强化清洁生产、加大排污收费力度等措施,如期实现控制目标,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保护水资源的共识,最终实现流域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经济发展的双康目标.
控制范围:梨园河(大沙河)自梨园到野沟湾黑河人口段止,全长30. 5 km;黑河临泽段自高崖子水文站到萝泉下庄村止,全长56 km.
控制期限:近期2003 ^-2005年,远期2006 -2010年;
水环境质量目标:大沙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v级标准,远期达到n级标准;黑河流域临泽段水环境质量近期保持n级标准,远期达到班级标准.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我县工业水污染源近期和远期达到的排放标准为111级标准.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近期2005年林木覆盖率达到12%,远期201。年达到1500;城镇建成区绿化搜盖率近期达到30.1,远期达到3500;农业生态示范区面积近期达667 hmz,远期达到9 333 hmz.
3 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重点
3. 1污染源治理
要控制和清除水体污染,必须从控制废水排放人手,实行“防、治、管”三结合.首先,搞好全县水污染调查工作,确定污染源分布状况,时间变化及污染数量、浓度等,然后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加以细化分解,由排污单位向环境保护部门如实申报排污量,经核定后,编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管理责任书,并由排污单位与政府签订控制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监督管理,严格考核奖励.经考核、超标排污的,由县政府责令限期治理,并依法处罚.流域排污单位必须在排污申报的前提下,取得合法排污资格;重点污染企业还应在排污口安装流量计,做到规范、科学.自2003年起,禁止一切排污单位向流域水体超标排放污染物.其次,加强废水无害化处理.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必须经过净化处理.雪晶淀粉、天森蕃茄等水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污染防治设施,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再次,要加大流域水体的监测管理力度,通过监测,及时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来源,以便果断采取治理措施.
3. 2水源保护
对城区、乡镇饮用水源地,要划定保护区,严格加强保护.近期,(2005年前),应将城区一、二水厂水源地和小屯乡矿泉水水源地列为一级保护区,严加保护;其他乡镇水源地也要加强管护,在水源保护区内,严禁单位或个人利用渗井、渗坑排放或倾倒有毒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及其他废物,所有排污单位(个人)都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体环境质量标准,保证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6-1985 ).
3. 3水处理项目建设
从2003年开始,逐步完善城区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区生活污水做到应排尽排,坚决清除渗井、渗坑.拟在铁路北侧洼地,建设生物氧化塘一座,利用藻菌共生系统净化污水.工业企业污水由工厂无害处理后,争取达标排放.力争在2006年建设处理能力10 000 m3/d的污水处理厂一座,使城区生产和生活污水实现管道化排放、工厂化处理.
3. 4农村污染防治
控制水土、有机质流失和农田污染,大力推广有机肥,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使之减量化、无害化;积极推广高效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创造条件开展喷灌、滴溉种植业生产活动;大力推行降解地膜使用,提高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率,加强对农药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环境安全管理,掌握乡村农药污染状况,确定农药污染控制重点,采取切实措施积极防治;加强乡镇企业污染防治监管工作,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会同2024部门开展对关停“15小”企业的监督检查,防止死灰复燃.
3. 5生态环境保护
进一步加强对水务、矿产、土地、林木、动植物、风景名胜等自然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林区、绿洲保护,严格控制生态开发活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行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随着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的推进,应加强干、支、斗渠两侧树木的保护工作,禁砍禁伐;加大退耕还林、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增加全县林木总量,提高覆盖率;在城区搞好防护林带绿化造林工程,提高城镇绿化覆盖率,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4 水污染控制与防治的主要对策
为促使我县走生产发展、生态富民、生活富裕的文明道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应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4.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切实增强环保基本国策重要性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环保工作当作重要的日常工作,抓紧抓好,人人保护环境,城乡联动,共同保护好流域水环境,切实改善水体质量,实现控制水污染达标排放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4. 2努力创新机制,实施清洁生产
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面源污染,加快污水截流工程建设步伐,结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进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提高林木覆盖率;倡导节约用水,全力推行节水灌溉先进技术,积极推行循环用水制度,提高水循环利用效率;改进水污染企业生产工艺,引进新技术,降低单产排污量,开展对废水的综合利用,使其资源化;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审批,严禁在黑河、大沙河流域新建污染严重的化学制浆造纸、制革、印染、电镀、酿造等生产项目,对已建设的化工、食品加工企业,严格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污水处理和治理资金投人,切实做到达标排放.创新乡镇企业机制,要实施清洁生产,同时开展清洁生产自愿承诺活动,努力实现水污染排放减量化、无害化.
4. 3强化目标管理,遏制污染反弹
严格遵循“谁造成污染,谁承担责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多渠道筹措治理资金,保证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同时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要将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列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重点水污染企业的管理,按要求制定水污染防治计划,确定每年削减废水排放量.强化目标,落实责任,努力保证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如期完成,采取果断措施,关闭“15小”企业,遏制污染反弹.
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宝坻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FN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214-01
宝坻地处京津唐三角腹地,素有宝地之称。辖区行政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人。城镇体系现状为18个镇、3个乡、3个街道,共765个行政村。根据国家2024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要求,针对如何加强我区农村环境保护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题走访调研。
1 农村环境现状
1.1 农村水环境现状
农村饮用水全部利用地下水源,根据区卫生部门2003—2005年的监测情况,东南部地区能够达到国家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标准,但西北部高上地区约有270个村、15万人的地下饮用水源的氟化物不同程度超标。农村地表水目前有5条一级河道、8条二级河道,除个别河道外,大多为劣V类水体。
1.2 生活固体废物现状
全区765个行政村有近三分之一的村庄成立了卫生保洁组织,村庄内设立了垃圾存放池,但尚未建立生活垃圾2024转运和处理的体制、机制,大部分村庄的生活垃圾仍然随意乱倒,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
1.3 农村工业污染防治现状
近年来,由于我区对“十五小”和“新五小”以及小塑料颗粒、粘土陶粒等污染较重企业实施了关停,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转移,并建设了污染防治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使农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乡镇工业园区尚未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
1.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现状
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推广和引导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使农药、化肥的施用量明显下降。引导和扶持畜禽养殖业向养殖小区集中、向公司化运营转移,部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立了污染防治和沼气利用设施,对控制面源污染起到了示范作用。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民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单方面追求产量和效益,致使农药、化肥施用量超标,构成对农产品安全的威胁。大部分畜禽养殖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坑渠。多数秸秆堆放在田边、沟旁。上述因素,加剧了水体氮磷负营养化,成为水体有机污染的新来源。
1.5 农村生态示范创建现状
宝坻区是全国50个生态建设试点县(区)之一,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同时也是市政府命名的“环保模范城区”。2004年12月宝坻区又被原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全国第三批生态示范区。截止2010年底,建成市级生态村3个,市两局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18个,建成文明生态村118个。
2 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农村污水2024处理系统尚未建立;集中供热系统尚未实施,小型燃煤取暖设施普遍存在;天然气管网尚未形成,直接制约着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善;生活垃圾2024转运体系尚未实现,农村卫生环境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
2.2 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农村河道淤积严重,水生杂草滋生蔓延,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乱倒,农作物秸秆随意丢弃,畜禽养殖废水随意排放现象较为普遍,农药化肥使用量偏高,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村镇园林绿地面积偏低,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安全。
2.3 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村镇经济总量不足,乡镇尚未形成支柱产业,传统农业比重偏高是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其次,扶持和奖励制度尚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保证。三是,农村环保工作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虽然建立了基层环保所但乡镇领导的环保考核体系尚未健全。
总之,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3 对我区农村环境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农村环境问题与成因,为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202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宝坻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逐步改善全区环境质量,有的放矢地进行乡镇村的环境建设。
3.1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村环保补助资金政策,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并引导农村企业投入,全面实施乡镇和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乡镇所在地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垃圾2024转运和主要街道、集贸市场卫生公厕等基础设施建设。
3.2 深化工业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
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严格实行项目准入制度,强化环境执法,严禁城市污染项目和高耗能项目向农村转移,取缔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工艺,鼓励和扶持乡镇、村发展技术含量高、污染小、耗能低的生产项目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实现增产不增污。
3.3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加快对重点乡镇、村的畜禽养殖粪便、作物秸秆的无害化综合利用,兴建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推进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和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肥的施用;以“三区三带”为重点,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城市型农业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工程,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3.4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监测工作,科学划定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对重点乡镇、村加大供水管网建设力度,逐步发展区域集中式供水,或采用除氟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农村饮用高氟水的问题,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3.5 深化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
深化绿色通道、绿色河道、农田林网、环村林和生态林、经济林建设,以村落绿化为“点”、公路河道绿化为“线”、农田林网绿化为“带”、林业产业基地为“面”,形成点、线、带、面一体化的农村生态绿化新格局。
3.6 推广农村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依托饲料工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实现畜牧业与种植业协同发展,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生产饲料、有机肥和沼气,构筑种植业—饲料加工—养殖业—有机肥料—种植业的良性循环产业链、形成“饲草—粮食—饲料加工—畜禽—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高产、优质、低耗和防污治污、综合开发利用的生态示范园和一批秸秆固化、气化利用示范村等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工程。
3.7 推进农村生态示范创建
加强乡镇、村主干街道园林绿化、景观景点建设,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生态区细胞工程创建,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创建活动。
参考文献
[1]宝坻区年鉴[M].
[2]中国环境报[M].
乡镇大气污染防治总结范文第5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部署要求,就我县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刚才,海仁局长解读了我县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任务明确,责任明晰,措施具体,一会儿,张县长还要作强调,大家一定要抓好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当前形势,认识要再提高
打赢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事关“十三五”蓝天保卫战任务的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蓝天保卫战的良好开局,我们要切实认清面临的形势,明确肩负的使命。首先,当前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是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其次,大气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之一,是重大政治任务,同时也是中央考核各级政府的重要指标,我们的工作成绩将直接影响到省市任务指标的完成和最终的排序位次。省、市政府前天召开了专题推进会,要求非常之高,林武省长强调这是关键的决战时刻,是要交“十三五”的总账的,我们无任何缓冲余地,要用硬措施、铁手腕,不折不扣落实好责任,完成好任务。朱晓东市长也强调任何一项指标都不能拖全省的后腿,必须完成好各项任务,谁完不成任务都是要负责的。第三,我县空气质量指数形势不容乐观,从通报的结果来看,1-9月份,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57,同比上升1.42%;二级以上优良天数为249天,PM2.5、PM10同比分别下降了4%和7.94%,空气质量排名全省第六、全市第三。但6月份之后,受施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汽车尾气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影响,导致PM2.5、PM10和氮氧化物平均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与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40%、2.63%、5.56%,与周边县市相比呈现偏高现象,对全年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把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做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头戏”,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措施要再强化
我们已经制定了《静乐县2024-2024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细化了攻坚行动任务清单,各乡镇、各部门要主动认领、精准发力,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改善全县大气环境质量。
一是全面落实散煤管控措施。加强对“禁煤区”的管控,扎实开展好“禁煤区”内散煤排查和清理,对暂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区域,能源部门要加强洁净煤供应保障,市场监管部门要同步开展打击销售劣质煤专项行动,确保区域内使用的散煤质量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保证居民正常供暖需求。
二是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工程。我县因清洁取暖工程完成率不达50%,被市政府通报。下一步,要对标对表全年任务,加快推进全县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确保2729户清洁取暖改造工程任务在10底前全部完成,力争建成区及周边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达到60%以上。同时,要大力推广“洁净煤+环保炉具”模式,对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予以淘汰,保留的在用锅炉要稳定达到《山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是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扎实开展好“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施分类处置,进一步夯实大气污染网格化监管制度,落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以农村、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域交界等区域为重点,加强部门联动,坚决打击“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等反弹现象,做到发现一处、取缔一处。
四是加强扬尘污染治理。要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对全县建筑施工工地进行规范化整治;推行“阳光施工”“阳光运输”,减少夜间施工和运输;开展对重点区域(路段)、重点时段的执法检查,依法严查渣土运输车辆未按规定时间和路线行驶、沿途抛洒、随意倾倒等行为,依法重处超载抛洒行为,确保扬尘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五是强化机动车污染管控。全面完成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中型和重型柴油货车淘汰任务。加强对油品销售企业质量监督管理,实施“黑加油站(点)”动态清零行动,持续开展生产和流通领域车用油品质量抽检;严格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管理,开展双随机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把汽车尾气排放导致氮氧化物浓度升高的指标降下来。
六是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坚持疏堵结合,各乡镇要早谋划、早动手,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要严格落实乡、村两级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秸秆禁烧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网格化监管制度,结合秋冬季护林防火工作,严格落实禁火令,加大巡查检查频次和宣传力度,坚决不发生一起秸秆焚烧的现象。同时,要扎实抓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严格执行全省禁止生产、经营、运输、存储和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确保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好转。
三、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要再压实
大气污染治理是硬指标、硬任务、硬约束。各乡镇、各部门要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书面的制度、方案变成实际的行动,抓落实、求实效。
一要压实责任抓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主要负责同志要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认真分析研究,督促措施落实。各企业法人要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切实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
二要通力协作抓落实。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要发挥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技术支持、督导检查作用,特别是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重点研究、靶向突破,第一时间、最快速度做好问题协调和落实工作。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密切协调配合,形成做好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要强化督导抓落实。始终保持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强化“网格化”监管,加大巡查检查执法力度,严格对照《任务清单》的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进行全程跟踪和督查督办,对因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方法不妥等行为,导致攻坚任务无法按期完成的,约谈相关乡镇及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并依法依规依纪追究2024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四要强化宣传抓落实。提高全民治污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畅通公众参与污染防治的渠道,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反馈,及时曝光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回应企业群众关切,最大程度便民利企,最大程度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在全县上下形成环境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