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核心,是人类基础道德最本质的东西。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就要从道德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点切入。而抓责任教育就是这个切入点。所以,学校决定以“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作为科研课题,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为突破口,全面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走入了误区,不少的教师和父母心目中“好学生”的衡量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只注重了智育,而忽视了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教育。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了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塑造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独生子女教育畸形发展,导致在部分中小学生中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自我意识强,自私自利,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班集体漠不关心。没有理想或目标,易满足,不求上进,只求得过且过;攻击性强,抗挫折差,一味追求享受,却不肯付出,做事缺乏恒心和毅力……这种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当今,无论谁,要想在他将来的本职工作和学习中作出成绩,他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我们很难想象,这样自私、没有责任感、没有爱心的下一代,将来如何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大业。
研究目的: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积累资料,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揭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开展责任教育活动,组织责任教育研究提供经验借鉴和理性思考。
研究对象: 一至六年级在校学生
课题研究人员:沈风云、吴丽丽、姜明芳、姜桂英
研究实施方案:
准备阶段:
1、成立学校中心课题组;
2、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进行课题论证;
3、制定《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实施方案;
4、召开开题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5、教师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出子课题实施方案;
6、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的现状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
实施阶段:
1、深入落实课题实施方案:
①确立各年级段责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开发系列责任教育校本教材;
②建立小学生责任教育系列制度;
③完善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重在学习行为);
④构建小学生责任教育评价体系。
2、办好家长学校,进行学生家庭责任教育的指导,并进行经验交流;
3、开展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
4、每学年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一次,及时调整课题实施方案;
5、每学年召开阶段成果汇报、经验交流会。
总结阶段:
1、实践、总结—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而广之;
2、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3、完成预期的课题成果。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发表论文若干篇;
2、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报告;
3、小学生(分年段)责任教育校本教材一套;
4、小学生责任教育研究案例集;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1 课题简介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主要针对张家口市特别是宣化区小学数学学习现状进行研究,以期帮助小学学生建立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并对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出指导意见。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寻求人类对外部物质世界与内部精神世界的理解模式,是关于模式与秩序的科学。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提出数学学习的三原则,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猜测"和"发现"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进一步指出,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 如何完成再创造的过程,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与实践的。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学习并非是一个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学生作为认知行为的主体,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发现数学问题的前提,建立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完成再创造过程的有力保障。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及持续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能力对其以后的发展将产生直接影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其终身学习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因素,因此,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内容。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张家口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环境及教育现状还需要探索和改进,本课题的研讨对改进本市特别是宣化区小学数学学习现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成果将率先在课题研究合作单位(小学)地得以应用。另外,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是一所着力培养小学教师的高等专科学校,本课题研究必将对该校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使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目前,国内外关于小学生数学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性学习等方面研究成果颇丰,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理论也成争鸣之势。但是鉴于地域性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其具体针对性尚有欠缺之处。找到一套适合我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自行探索。
2 研究背景、研究基础及理论依据
本课题旨在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上,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发,对小学学生数学学法及兴趣培养指导教学加以重新建构,从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三位一体研究方法,开展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行动研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问题,修正教学过程中的有关理论和做法,论证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效果,积累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成功经验。
我们有两所"共建"小学,分别是张家口宣化区大北街小学(国办)和张家口宣化双语学校(股份制),可以作为实验和研究基地。后又着手联系一所乡镇小学--康保处长地民族学校作为第三所实验基地。
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理论"和"行动研究理论"为指导,分两个实验阶段来研究,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且成果颇丰。目前除大量实验原始资料积累外,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完成科研论文27篇,课堂实录、教学片段、课堂设计、教学随笔等16篇。
本课题研究成果将报请张家口市教育局研讨,以期对我市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做出指导性意见。
3 研究方法及步骤
3.1 指导思想、依据和研究原则
本课题的目标是在数学学习观和建构主义原则指导下,采用教育行为研究法,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规律及可行的数学学习科学方法。同时揭示学生兴趣对数学学习方法形成激发作用。
3.2 研究重点和预期目标
我们主要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关注学生个体的思维习惯、优势、劣势、以往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情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最终针对学生层次及个体的差异,探索有个性的有效学习方法。我们尝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通过教师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质疑问题,创设应用机会,让学生品尝成功之喜悦,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中,教师都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观,以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主要研究方法
(1) 问卷法
研究初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内容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并在后期进行了问卷统计与分析。
(2) 分组法
对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了解后,用科学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分组,收集反馈
信息,定期指导。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对比法
为了全面掌握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激发和建立情况,我们每月举行一次教学调查,与对比班进行对比。通过分段分期对比,及时发现差距、找出原因、寻求对策。
(4) 激励法
科学地设置诱因,最大限度的消除负面影响,激励学生向正面发展。一方
面及时与学生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及时肯定学习方法的正确性、巩固学习兴趣。
(5) 教育经验总结法
对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判断,通过验证进行提炼和概括,上升
为理论。成为教育理论或教育模式后,在实践中近一步检验和探索。
3.4 研究进程和研究工作实施
课题研究的实施周期: 2006 年 7 月-2009 年 12 月
(1) 准备阶段: 2006 年 7 月-2007年 1 月
成立课题组,收集相应资料,开展小学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经验交
流和讨论,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对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理论进
行重新建构,并着手调查研究。
成果:对共建小学数学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完成《小学数学学习
方法指导探索》及《小学数学兴趣培养探索》论文。
(2) 实验阶段: 2007 年 3 月-2009 年 1 月
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2007 年 3 月-2008 年 1 月
通过经验交流对共建学校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进行教学实践,选定实
验班和对照班,同年级的其他班级作外部参照。实验班的教学主要以数学学法
指导和兴趣培养教学为主(对不适合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内容采用
与对照班相同的常规教学法),对照班用常规教学法进行第一阶段的行动研讨,
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理论。
期末根据测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进行访问调查,总结调整实施
的方法与效果,对第一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初步结论。
第二阶段: 2008 年 3 月-2009 年1月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数学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的教学手段,
实验教师在专家、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并做好
研究过程的记录。期终对第二阶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得出最终结论。
成果:参与课题组老师根据实验效果各自撰写实验效果报告、撰写经验总
结及论文并公开发表。
(3) 结题阶段: 2009 年 3月-2009 年 12 月
征集并整理各种资料形成研究成果,同时邀请教育领导部门及兄弟学校有
关教研人员进行评测、推广和借鉴。
预期成果:形成《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及兴趣培养研究报告》并
结题;参与实验者各自撰写研究成果论文。
3.5 研究调查及实验
(1) 在课题开展前期,对实验班学生展开数学学习兴趣及学习方法的问卷调查,并汇总资料展开分析。统计数据、研讨对策、提出实施方案。
(2) 指导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专家培训和课题研讨。提高教师的理论及实践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素养。
(3) 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实验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理论研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探讨对策。
(4) 后期问卷统计及分析,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尤其是课题未涉及的相关问题,共同研讨。
4 研究所产生的效果和研究成果
4.1 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实验前期的调查中,我们知道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民主型的教师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法单一、枯燥,学生学而无味,影响学习兴趣;教师放任自流的"自学式"教学,使60.1%的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对培养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2 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走向多元化、科学化
实验前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无非是课前预习、课上听讲、课下复习。主要靠记忆和强化解题训练。学生思维不开阔,解题方法流于机械,学习效果欠佳。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记忆能力、运算能力、交流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关注学生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技能要素。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关注学生个体的思维习惯、优势、劣势、以往的学习状况、心理特征、情趣爱好及生活习惯的差异对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产生的影响,最终针对学生层次及个体的差异,探索有个性的有效学习方法。学生在协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取得可喜的进展。
4.3 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升
随着课题研讨的深入开展,我们逐渐发现学生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个性学习方法,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题后期学生毕业考试中,双语学校数学总评成绩名列全区第一名,大北街小学名列全区第三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4 征集课题组及实验教师论文成果
在课题组的努力下完成科研论文27篇,课堂实录、教学片段、课堂设计、教学随笔等16篇,先后有7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部分实验教师在市区级教育评选中获得各类荣誉,被评为市区级骨干教师。
5 问题讨论
5.1 我地区现行的教育评价机制是否有助于知道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巩固是否有利。限于种种原因未能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是课题研究的缺憾。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1 课题的提出
农村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层主阵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是重点,但是,更应当层出不穷地培养具有现代人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教育实践证明,强化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就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强化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已成为校园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
3 现阶段我国小学养成教育存在的弊端分析
纵观我国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与教育形势的发展,我国农村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究其主要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家长过多的包办孩子的一切,减少了孩子实践及体验的机会。是只注重认知教育而忽视行为的指导和实践,容易造成纸上谈兵。
其次,在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中仍然存在着“不真实”的弊病。
再次,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偏差,“偏”在对书本知识的灌输上,“重”在知识型单一人才的培养上,“差”在对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和陶冶上。
4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一条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增强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增大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举止,培养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要求的良好个人品质。
5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6 研究对象界定
研究对象:农村小学五、六年级班全体学生。
7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分析法;调查法;体验感悟法。
8 研究遵循原则
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9 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两年,分了四个阶段实施。
9.1 准备阶段:拟定方案、申报立项、考察论证等工作。利用3个月的时间,实验成员认真搞好学生思想、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调查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当前学校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宣传动员,为全面推进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9.2 实施阶段:在广泛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对研究内容进行研究。每学月制定相应的研究目的、内容、计划、方法等。针对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其间,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检测成果,写出阶段性分析报告。
9.3 自我评价阶段:做好后测工作,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以及有关论文,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9.4 申报结题阶段:整理总结研究成果,完善过程资料,撰写结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10 研究成果与结论
①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小学中高年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研究内容全面具体。实践证明,对我校是切实可行的,效果良好。②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了调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对比、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法,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充分调动了学校党、政、工、团、队、班级的一切有利因素,结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了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③在实验过程中,遵循了循序渐进、活动育人、研究与实践、正面引导与负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了有计划实施、按目的探究、有方法导引、按规范进行了装档。④把握标准,建立了科学的行为习惯评价机制。实验中,评价内容全面,采取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灵活性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评价和矫正。⑤通过两年的努力,小学生良好道德水平和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纪,探索出了一套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⑥我自从参加课题研究后,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经验,总结得失。在这段时间内,获得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6月《农村小学养成教育有效性之我见 》在白城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获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和县级模范班主任。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 品德、学习后进生的存在,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它不仅影响着《义务教育法》的贯彻 落实,更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市场竞争、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后进生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 中华民族未来的素质,也决定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兴衰。
??? 减少一个后进生,学校就少一分困扰,家长就少一分忧患,社会就多一分稳定,中华民族就多一分希望。 可见,后进生教育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 二、品德、学习后进生的概念界定
??? 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把品德后进、学习不良的学生称作“品德、学习后进生”。这些学生的智商水平 属于正常状态,只是由于环境(学校、家庭、社会)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个体不良的心理结构,从 而导致品德、学习较长时间表现为后进。我们对其品德、学习后进界定的具体标准是:
??? 品德标准:在学校的平时表现及各项活动中,由本人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不良及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 造成不思进取、品德修养与一般学生有较大距离,在行为表现上多次违反中、小学生守则与社会行为规范、准 则,存在较多与学生身份不相符的问题行为与不良行为,或有较大过失、过错、违纪行为且屡教不改,并已基 本发展成为行为、习惯定势。
??? 学习标准:三门主要学科(思品、语文、数学)在一年内或更长时间内平时考查、其中考试、期末考试、 学年考试其总成绩不及格,与部颁教学要求有较大距离,且学习成绩大大低于自己的智力水平。
??? 三、样本分布
??? 为反映当前后进生存在的实际,样本选择上中、小学取样以初中为主,城乡学校以城为主,普教、职教以 普教为主,上中下三类学校比例各占三分之一。
??? 实际调查,本课题样本分布全省7个市、22个县(区)、105所学校,共得到有效个案、问卷调查样 本712个。
??? 四、品德、学习后进生归因分析
??? (一)学校教育归因分析
??? 我们的调查表明:在712名后进生中,与学校教育失误相关的有619人,占后进生总数的87.07 %。这是一个严峻的事实!
??? 1.错误的教育观念在制造后进生
??? 在问卷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迫于“升学无望”而自暴自弃或越学越后进。他们说:“我们升上初中 的第一天,校长和老师就对我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能考上高中、大学才算有出息!’”有的说:“班级 、学校评‘三好’,就是看学习好。”有的甚至说:“学习不好,不是让我们降级,就是给我们放假,我们不 念才好,我们还有啥学头儿?”……这些道白充分揭示错误的教育观念首先导致的后果。
??? 2.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
??? 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例不对教师错误的教育方法提出批评。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 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动骂动打,不讲师情;撵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 转嫁教育;强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种种,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 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在我们的调查中,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失当而使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占 被调查总数的37%。
??? 3.班主任工作失误导致出后进生
??? 前面曾提到,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37%。在这37%中,涉及到班主 任工作失误的占绝大多数,主要表现为:(1)偏爱失误。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 心大减,越来越后进。属这种情况的后进生占总数的近一半。(2)非正式群体工作失误。无视友谊与“小团 体”的界限,把本不后进的学生推到后进生一边。属这种情况的后进生占总数的近21%。
??? 4.学校管理失误“管”出了后进生
??? 调查表明:后进生的出现与学校管理失误密切相关。学校管理的主要失误有:(1)尚有近三分之一的校 长的首位工作是抓钱,导致德育被忽视;(2)有近70%的校长不抓教学,抓教学的副校长近半数对教学抓 得不力;(3)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法虽涉及到的学生不多,但涉及到几个便有几个成 为后进生,“命中率”极高。
??? (二)家庭教育归因分析
??? 1.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
??? 调查表明:由于家长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导致子女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6 1%。40岁以上的家长多以“文革”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 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 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 2.父母教育方法不当
??? 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相关的后进生在所有家庭教育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72%。主要表现为粗暴打 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
??? 3.家长自身不完善
??? 调查表明,与父母自身不完善相关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33%。这种不完善,一表现为父母经常吵骂、 大打出手,从而导致子女对爱的失落,对生活的失望,性情孤僻,性格暴躁;二表现为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 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不思进取;三表现为父母生活的 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从而导致子女不想学。
??? 4.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
??? 在被调查的后进生中,有7%的后进生父母有一方不全,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 样能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而成为后进生 。
??? 5.父母系个体业者
??? 我们的调查显示:后进生中有11%的父母是个体业者。这些父母整天起早贪晚地忙于作买卖攥钱,无暇 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 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跑腿学舌,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
??? (三)社会教育归因分析
???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
??? 当前的报刊、广播有关教育工作的报道,时常可以发现错误的导向。诸如: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 升学率作标准,对升学率高的教师给予重奖,有的集团、公司、乡镇对考上大学的奖以上千元奖金。受社会错 误导向影响的后进生,占被调查人数的13%。
??? 2.社会风气不正
??? 调查表明:主要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而成为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18.5%。社会不良风气中对 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不高的学生沿着羡 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后进生。
??? 3.黄色文化毒害,灰色文化熏陶
??? 黄色录相、书刊对少年儿童的毒害已多为人知,灰色文化却尚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歌词既不“黄”更不反 动,无非是爱呀、情呀、不问前程地“潇洒走一回”之类,使许多青少年灰退丧志,荒废了进取,过早地投入 了对爱的寻觅、对情的追求,不思增长本事地去空手潇洒!……我们的调查显示:主要因有害文化熏陶而成为 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13.6%;我们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归因的专项调查显示:主要因有害文化毒害而犯 罪的占调查总数的14.02%。
??? 4.社会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
??? 中小学生渴望在同龄人中寻找知音,但鉴于他们是非判断能力较低,一经与社会上有劣迹的人搭上手臂, 很快就会成为后进生。调查显示:主要鉴于这种影响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6.55%;青少年违法犯罪归因 专项调查显示:主要鉴于这种影响而走上犯罪的占调查总数的15.85%。
??? (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归因分析
??? 学习后进生属智力正常的少年儿童,与学习好的学生比较,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 (1)兴趣离异与兴趣转移。主要因教师讲课枯燥乏味,让学生死记硬背,给学生留做不完的作业。
??? (2)意志品格低下。由此而成为学习后进生的,占调查总数的半数以上。
??? (3)抑制力品格低下。这是绝大多数后进生的共同弱点。有的表现为对外来刺激的抗干扰能力较低,有 的表现为对主观不良情绪的抑制能力较低。
??? (4)学习动机不端正。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升大学而学,一类为将来攥大钱而学 。于是,有的当感到将来升学无望时便急转直下而后成为学习后进生,有的当很难使学习与挣钱挂起钩时便淡 漠学业,不仅成为学习后进生,而且由于由“钱”的支使,又极易成为品德后进生。
??? 后进生的非智力因素品格低下不是固有的,是学校、家庭教育影响的结果,但主要责任在学校。
??? 五、品德、学习后进生对策研究
??? 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的复杂性决定了后进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为此,需要我们依据系统科学与教育科 学理论,实施一项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与社会为两翼的“我为后进生献爱心”的整体教育工程。
??? (一)工程组织与领导
??? 以学校为单位,吸收街道社区教育负责人与家长代表参加,成立“我为后进生献爱心”教育工程委员会; 委员会下面,以班级为单位成立教育工程小组,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省、市、县(区)教委(局)建立领导 、指挥系统,负责对本地区教育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监控与评估工作。
??? (二)工程指导思想
??? 认真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与党的教育方针,为青少年奠定良好的素质发展基础 。
??? (三)工程目的任务
??? 规定期限内完成所承担的品德、学习后进生的教育任务,使其达到所设计的转化目标:半年内,品德不再 出现新的“滑坡”,学习成绩平均达到及格;一年内,品德表现有所进步,学习成绩平均达到65分;二年内 ,品德表现有较大进步,学习成绩平均达到70分;三年内,品德表现、学习成绩达到良好;工程付诸实施不 再有新后进生出现。
??? (四)工程实施总原则
??? 1.偏爱后进生原则。认真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践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 2.因材施教原则。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最后奏效。
??? 3.德育为首、非智力因素为先原则。后进生教育只有运用“内发律”才可能奏效。
??? 4.整体性原则。后进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互相制约的,其教育只有学校、家庭、社会整体实施才能实 现教育效果的优化。
??? 5.激励性原则。对后进生的教育应坚持肯定评价为主,努力使来自外部的激励化作内部的动力。
??? (五)工程实施的基本设计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7-8周)
??? 1.成立学校“我为后进生献爱心”教育工程委员会与班级教育工程小组。
??? 2.确定工程对象。
??? 3.签订工程责任状。以班为基层工程,层层签定责任状,写明教育对象、教育期限、应实现的教育目标 ,以及依目标完成情况应给予的奖罚规定。
??? 4.开展工程前测。即对教育对象的品德、学习的具体表现的调查摸底。
小学生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 调查报告;自主学习;语文;学习习惯
一、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习惯的现象。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不良习惯一旦形成,纠正起来便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中之重。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习习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调查对象
我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
三、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学生问卷。
2. 观察法:随堂听课时进行观察,查看作业本。
3. 好习惯主题比赛法:
①一、二年级:读书比赛、写字比赛、整理书包比赛。
②三、四年级:黑板报比赛、讲故事比赛。
③五、六年级:中外名著诵读比赛、读书笔记展览比赛。
4. 访谈法:师生座谈会。
四、调查内容
1. 课内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
2. 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
五、调查分析与结果
(一)小学生课内听说读写的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1.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从随堂观察记录看,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
2. 认真倾听、抒发见解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到同伴的发言,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往往喊着“老师我”,有抢答现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3. 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思考的习惯。
4. 写字姿势不正确、字迹不美观。许多小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写字活动。普遍存在写字姿势不规范,做作业字迹不美观,而且做完作业主动检查的学生不多。
(二)小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孩子过分依赖于老师安排学习任务。很多学生是现实的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对老师的信任,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已经习惯了由老师安排他们的学习,当老师把更多的自主空间留给他们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久而久之,这种听从使他们失去了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习”二字在学生的意识中也就成了一项为了完成老师任务而进行的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谈何自主。
2. 用压力替代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虽然大多数是在无意中形成的,但这并不等于任何习惯都不必有意地加以培养。良好的习惯往往都是经过正确引导或强化训练而成的。有些家长把“正确引导”幻化成一种压力去替代应对孩子进行的习惯培养,施加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的前途抱以殷切希望,为孩子规划蓝图,设计未来。孩子就生活在这种重压之下,久而久之,这种压力使他们的学习目的变得扭曲,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二字在学生的意识中成了一项为了完成父母夙愿而进行的痛苦跋涉,谈何自主。
3. 习惯培养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任何习惯的培养都是长期的、连续性的。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如此。当孩子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的习惯之后,我们没有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发展孩子的能力使之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是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停滞。长此以往,使得这些孩子认为只要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是自主学习的错误观念。
(三)问卷调查
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填写对象为本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填写一份有9个问题的问卷,问卷涉及学生个人对课内、课外阅读的习惯,还牵涉到学生对学习语文的态度、个性方法研究。问卷要求学生做出客观回答,无须署名,反映真实情况。问卷均由课题组分发和收回。试卷回收率达100%,调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1. 关于课内听说读写能力的调查
调查显示:学校较普遍地存在着重写读听能力的培养而轻视说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上课回答问题,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或期期艾艾,语无伦次;平时交际,颠三倒四,不知所云,究其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注重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认为口语交际能力考劲不大,练也白练,耽误时间,况且考试中不涉及口语测试。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经过理论学习,借鉴参考,构建了课题的理论体系,认为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单纯的说话技巧的体现,同时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因素,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将会更高,将两个知识水平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当然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定受青睐一曲,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说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读写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办法和途径,但他们有时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 关于课外自主学习时间
问卷1:你每天用于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是?
调查显示,自主学习30分钟到1小时左右的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从来不学的情况随着年级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这也许与学生的年龄及现有的阅读基础相关,还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学校的阅读氛围有一定的关系,有待重视。
问卷调查2:课外自主学习时,你喜欢的方式是?
课外自主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延伸。内容上要有新的拓展,不可能是简单重复。因为课堂教学毕竟受时间限制,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养,所以辅导学生课外学习,仍然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只是相对向外扩散,去拓展教材的空间,鼓励学生进图书馆、上网络查找资料。课外的自主学习受环境影响很大,作为老师要及时取得家长、社区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
问卷调查3:课外自主学习时,你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的处理方式是?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交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搜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答案,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得到答案的途径和渠道。
六、调查反思
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全面素质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还必须要坚持进行长期训练和平时的严格要求。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高度的责任感,以塑造人、培养人、关心人,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认真严格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会自然地形成。
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自主学习中,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养成过程。自主学习中,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巨大支撑。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协同作用,必须经常抓,反复抓。
【参考文献】
[1] 丰际萍. 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M]. 青岛:青岛出版社,2009.